日记是记录自己每天所经历和感受的一种文字形式,可以帮助我们回顾过往,思考成长。阅读一些优秀的日记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提升写作水平,让文字更加生动有力。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一
今天,我跟着妈妈去菜场买菜。妈妈说:“今天要考考你,会不会自己去买样你喜欢吃的菜。”妈妈给了我20元钱,要看看我的表现。“保证完成任务。”我自信地说。于是,我边走边看,来到蔬菜区。这时,我看到一个阿姨在卖白白嫩嫩的新鲜蘑菇。我想:家里还剩下的青菜可以与蘑菇放汤吃。于是,我问卖菜的阿姨:“阿姨,蘑菇多少钱一斤?”那位阿姨笑眯眯地对我说:“小朋友,这蘑菇7元一斤,那你要买几斤呀?”“阿姨,我只要买半斤。”我想:7除2等于3、5元,20减3、5等于16、5元。想着想着,我便一张20元钱的纸钞了给阿姨,并提示她还要找我16、5元。我又来到肉类区,看到一个叔叔在卖肉,便问:“叔叔,条肉多少元一斤?”“10元一斤。”“那我买一斤。”我又想:16、5减10等于6、5元。我就把16、5元中的10元递给了那个叔叔。
当我从菜场出来,妈妈看到我手中既有荤又有素与6、5元时,笑着对我说:“学会买菜了!”
通过这次考验,我感到我们的生活中躲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学会数学的.本领真的很重要。而且,我们应该不骄傲,要努力地学习与掌握更多的数学本领,才能够学以致用,解决身边的问题。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二
“叮铃铃——叮铃铃——”放学了。
一回到家,我就马不停蹄地从书包里拿出《指导丛书》。我做着做着很快就做完了。
我开始检查了,当我检查到第三题的第3小题时候,我就感觉有点不对劲。我反复验算了几遍27×34=9180就是等于9180嘛!这时,我想起了林老师告诉我们的一种计算方法,270×34先别看零,把27×34的得数写出来,再在得数的后面添上一个零,这个数就是这道题的得数了。
今天,我在书上看了一首中国民谣,是这样写的“一队猎手一队狗,二队并着一队走,数头一共三百六,数脚一共八百九。”看完后,我想算算到底有多少猎手,多少狗。我算来算去,就是算不出来。这时,哥哥来了,他给我讲解,好一会,我才弄清楚这样解题:题目告诉我们,猎手和狗一共360个头。假设我们把这360个头都当成狗头来算,每条狗有四只脚,那么就应该有1440只脚(4×360=1440),但是题目只告诉我们是890只脚,这样我多算了550只脚(1440-890=550),为什么呢?因为猎手只有两只脚,而我把他当成4只脚来算。如果用两只脚(猎手)来换四只脚(狗)就要减少两只脚,那么550只脚里包含多少个两只脚,也就是我们把多少个猎手的两只脚当作4只脚来算。
所以猎手有275人,狗有85只。
今天我去做《自主练习》的笔算乘法第二课时,做到最后一道题“练习拓展”。题目是这样的:小马虎把一道题目的13看成了31结果算出的答案比原来的得数多了450。我思考了一会,百思不得奇解,过了一会我终于想出来,我先算31-13=18、450×18=8100,然后我把8100-450=7650。第二天《自主练习》发下来了。我一看最后一道题做错了。经过老师的解答,原来是这样的31-13=18、450÷18=25、25×13=325。我以后一定要认真审题,要不又会做错了。
今天是数学单元考的的第二单元——角的测量。
我每道题目都很细心的做,直到做到“画三厘米的'线段,再延长成直线”。这道题目使我感到了迷惑,我怎么也想不出来,就在这时,林老师说:“不会做的题目先跳过去,先做别的题目,要不你就要损失更大的分数了哦”。听了林老师的话,我马上去做其他题目,就在我做最后一道题时,铃声响了,要交卷子了,但那道题还没有做,立马赶着做了,也把这张卷子简单检查了下,没有错误,就交给了组长。突然觉得那道题有问题,就跟组长说:“给我一下。”她听了,严肃的说:“交了就不能还了!”听了组长的话,心理很后悔当初没有仔细检查,我以后一定要吸取教训。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三
今天,我一早就做完了作业,母亲见了,便走过来,对我说:和你玩个游戏吧!”“好呀!”我爽快地答应了。
母亲拿来一块圆纸板,纸板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纸板被平均分成24个格,格内分别写着1—24个数。“母亲,游戏规则是什么?你快说呀!”我心急地说。“游戏规则很简单,就是:指针转到单数格或双数格,都要加上下一个数。假如加起来是单数就是我赢,假如加起来是双数就是你赢。”母亲笑着说。
我见游戏规则这么简单,就一连玩了十多次,可是每一次都赢不了母亲,母亲笑了起来。“为什么总是单数呢?”我不解地问母亲。母亲说:“你自己想一想吧!”于是,我绞尽脑汁地想呀想,终于让我想起了老师曾经讲过的公式:奇数+偶数=奇数。这下我可明白了,假如指针转到单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必然是偶数;假如指针转到双数格,那么加下一个数就是奇数,所以,无论指针转到任何一格,加起来的.数都是奇数。母亲就是利用这个规律获胜的。
在数学的世界里,有着许多奇妙的规律,只要我们学好数学、善用数学,它,就是无处不在的!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四
我们家的书房是长方形的,它的长有7米,宽有4米,坐南朝北呈列着。
一进门,正对着的是一张大的紫红色的书桌,它也是长方形的,大约长有2.5米,宽有1.2米,那是我爸爸的书桌,旁边还有一张小一点的长方形的书桌,大约长2米,宽1米,我妈妈经常在这看书。
最后,我发现我在我们家的书房中竟然没有看到一个正方形,真奇怪!
这就是我家的书房,欢迎小朋友来我家玩。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五
今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年轻人,买个五元的肉丸子串,那位卖肉丸子的叔叔的价钱定位0.5元一串,卖肉丸子一时急把题目算错了,价钱弄钱了,认为定位1元一串,只给年轻人5个,年轻人一算好声好气对那位卖肉丸子的.人说:“你算错了应该10个肉丸子。”那个人不听回改,年轻人一劝在劝,后才答应,给他11串,年轻人说:“多一个我也不一样,你拿会去,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多了一个我也不能要的,原来是数学帮了个忙。
我也有一回,今天的事情终于发生了,我外公带我到理发店去洗头,洗头价钱是5元一次,洗完后,那位理发店的老板因顾客太多,忙不过来,我外公给他10元,他却找我外公7元钱,我外公没看钱就走,走了一半,外公摸了摸口袋的钱多了2元,外公把我送回家后,就回去把那2元钱还了那位糊涂的老板,老板惭愧的摸了摸脑袋说:“都怪我粗心大意,人多我忙不过来。”“这两件事中给突出要做个诚实、守信的人,老实的人给有上帝的保佑。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六
今天,我们学习了四边形,看到了这个题目我想到了3个问题。1、什么是四边形?答:有4条直边围成的封闭图形。2、四边行有什么特点?答:四边形有4条边、4个顶点、4个角。3、四边形有什么特性?答:四边形容易变形。
今天,我们学习了时、分、秒,看到了这个题目我想到了四个问题。1、时、分、秒是什么单位?答:时、分、秒是时间单位。2、一小时有多长?答:第一节课和第一节课间是一小时。3、一分有多长?答:我一分钟能数130个数。我一分钟能写19个字,我一分钟能跳107个绳。4、一秒有多长?答: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秒走一圈是一分钟,一共有60个小格,所以一分等于60秒。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笔算。一位数乘多位的笔算: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口算:从高位乘起。比如:28乘2等于56。先写28,再写2,相同数位对齐个位上的2和个位上的8对齐,再画横线。用一位数乘两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从个位乘起,用2乘个位上的8,二八十六,向十位进一,个位写6再用2乘十位上的2,二二得四,四加一等于五对齐十位写五,所以28乘2等于56,我们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比如28乘2等于56.口算:28约等于30,二三得六六个十是60,所以28乘2约等于60.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七
记得一次的数学课,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虽然课只有40分钟,但我们感觉就像刚开始上课一样,为什么这么感觉?因为王老师教得太有趣了,我们恨不得连周六,周日都来上数学课。
老师笑容满面地走进教室,“同学们好”我们说:“老师好”,请坐,老师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第三单元:角与三角形的认识”。王老师带领我们复习了角的度量、画角、三角形的分类,角的比较大小……当老师讲到三角形内角和的度数时,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老师高兴的笑了,但在这时,王老师看见有人开了小差,便装作没事似的,叫了那个同学,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180°”老师接着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三角形和一个小三角形,问:“它们的内角和谁大?”“大三角形”同学们马上举起手,如果站在讲台上看的话,手就像一片小树林了!“xxx,你说!”“应该是一样大”“对了,xxx,听见了吗。”老师走到南边第三排桌子旁,说:“翻开课本第x页,看着第x题”书上画了一个大三角形被平均分成了两个小三角形,“大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其中的一个小三角形内角和是多少呢?”一同学说“90°”“错”同学们说,又一同学说“不知道”“唉……老师叫我吧!”同学们坐不住了,xx说:“王老师真是一挑一个准,怎么都不会呢”“王老师,真厉害”王老师又找了一个同学,同学说:“90°”我们叹气,“360°”“不知道”唉……这时,一丛小树林出来了。老师笑声连连,同学们也笑了起来。老师又叫了我同桌“180°”同桌响亮的回答。“唉”同学们又叹气,一是为了没叫自己,二是总算找到一个会的了。
大家刚要继续上课,下课铃响了,同学们“啊!这才多会啊!”“这么快就下课了,不对吧!”王老师说:“是的,下课铃声响了,下课!”“起立”“老师好!哈……不对,老师休息!”王老师会心地一笑,走了。
我们期待着下一节有趣的数学课,这节课让我难忘!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八
今天,我去学校报名回家后,包好书皮,就开始计算这学期我支出的费用。
首先是学费。学费410元,加上饮水费20元,共430元。接着是奥林匹克数学学校的收费180元,估计还要20元的乘车费用,共200元。还有练习本的`钱:《课课通》2本21.5元;《英语练习》1本9.9元;2本《试卷课课通》15.9元;《江苏大试卷》3本21元。21.5+9.9+15.9+13+21=81.3(元)。
学习用费:430+200+81.3=711.3(元)。
生活用费:这学期大概要喝完5箱牛奶,5×30=150(元)。每顿饭大概要2~3元,算它2.5元,2.5×3×30×5=1125(元)。“还有什么呢?”我咬着铅笔自言自语道,“还有你的学习用品。”哎,妈妈回来了。没错,还有学习用品。
学习用品:一只笔袋8元,一只铅笔盒3元(很便宜,清仓货),六枝铅笔3元,一块橡皮0.5元,两把三角尺1元,两枝自动铅笔5元,8+3+0.5+1+5=20.5(元)。
总支出:711.3+150+1125+20.5=20xx.8(元)。
哇,没想到,平时不太花钱的我,竟然会让父母花20xx.8元钱在我这一学期上。看来,我可要节约用钱呀!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九
我喜欢集邮,也喜欢邮票。今天,我就从一套邮票中发现了一个数学问题。我有一套1978年的“钢铁”邮票。一共五枚,每枚八分。在当时,这一套邮票值5×8=40(分)=4角,只不过4角而已。转眼间,26年过去了,这套邮票也值钱了。
现在,这套邮票要16元才能买到。是当年的40倍。平均每年涨了40÷26=1.53……(倍)。要是按照每年一套邮票价值是上年的两倍来算,要是把我们家的邮票都卖出去,可就发大财了!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
中午爸爸下班回来,哼着小调,兴高采烈地跨进家门我迎上去问道:“爸爸,今天有什么事这么高兴?”爸爸说:“这个月我涨工资了。”我问道:“那你现在一个月拿多少工资?”爸爸想了想,微微一笑说:“我比您妈的工资高,我俩的月工资加起来是2800元,月工资差是100元,你说我一个月拿多少工资?”
听了爸爸的话,我动手在纸上画出了线段图帮助我理解:
通过观察和思考,我很快算出了答案,并且告诉爸爸。首先把妈妈的工资看作和爸爸同样多,那么爸爸、妈妈的月工资一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爸爸听了,满意地直点头。这时,正在做饭的妈妈对我说:“你还有其它方法吗?”“还有其它方法?”我惊奇地说。我报着好奇的心情静下心来再次观察、思考,我发现此题关键是找出以谁作标准的问题,标准不同,方法也就不同。于是,我有了第二种方法:就是以妈妈的工资作标准,假设爸爸和妈妈的工资同样多,那么俩人的月工资和就是元,再把月工资和平均分成2份,求出的1份就是妈妈的.月工资最后加上爸爸比妈妈多的100元,就是爸爸的月工资。
听完了我第二种方法的介绍,爸爸、妈妈笑了……。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一
在数学兴趣课上,庄老师给我们带来一道有趣的题目:
在清朝乾隆年间,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遇到一位老寿星。
一打听,这位老寿星已经141岁,乾隆皇帝便赠一联给老人: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乾隆皇帝要随行的大臣纪晓岚对出下联,这可难不倒他,他的下联是: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
老师说:“这一副对联里,藏有一道数学题,请同学们算一算老人几岁?”听老师的话,我想,“花甲”是指60岁,“重开”是指两个60岁,“三七”是指二十一岁,上联就是60×2+21=141岁;古稀是指七十岁,“双庆”是指两个七十,“多一度春秋”也就是多一岁,下联就是70×2+1=141岁。原来,对联中也藏有数学问题呀!
其实,早在我国古代,文人们就常作对联,以咏物喻事,而且很善于把一些数字嵌在对联中,使对联除文学性、趣味性外,又增加知识性。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二
昨天,我的数学书不见了,后来又找到了。
一开始,我回到家,妈妈也刚回到家,就给我检查书包,一看,妈妈就说:“咦,你的数学书在哪呀!我没有看到你的数学书。”
我说:“不可能的'事,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又在骗我。”
妈妈说:“你不信,好,你不信的话就来看看呀。”
妈妈说:“不会掉了吧!”
我说:“好像在桌子里,明天一早就去拿。”
今天早上,我到学校里去拿,一看,怎么不在了?我心里想,哎!我的书呢?这时,老师来上课了,是数学课,我特别着急,后来卢昌松把数学书还给了我,我一看,不对呀,怎么他会有我的数学书呢?我想着想着终于知道了,原来我昨天把数学书放在他的桌子上,他又当自己的书放进了书包里,怪不得我找不到呢,原来在卢昌松那里。
更多四年级日记数学书不见了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是班队课世外桃源心情日记早上的鸡人追逐战唉,妈妈不在家洗衣服秋游前的兴奋心灵的回音我是小小理财家“偷懒”的眼睛快乐的班队课!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三
以前,我一直认为学习求最小公倍数这种知识枯燥无味,整天与求11和12的最小公倍数类似这样的问题打交道,真是烦死人,总觉得学习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没有什么用处。然而,有一件事却改变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爷爷和我一起乘坐2路汽车去青少年宫。就在车子快要出发时,1路汽车正好与我们同时出发,此时爷爷看前面的这两辆车,突然笑着对我说:“泽群,爷爷出个问题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那你听好了,如果1路车每3分钟发车一次,2路车每5分钟发车一次,这两辆车至少要经过多少分钟后又能同时发车呢?”稍停片刻,我说:“爷爷,你出的这道题还缺一个条件:1路车和2路车的起点是在同一个地方。”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四
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准备找找千克和克。走进超市,首先来到了饼干柜旁,这么多琳琅满目的饼干中,我选择了我最喜欢闲趣饼干,我仔细看了看,终于在角落里找到了“净含量100克”,说明这包饼干不含袋子的重量是100克,那要是有10包这样的饼干不就是1千克了。
接着我们又来到买米的地方,我发现一袋米要10千克,如果我们家每天吃2千克的话,我家每个月就要吃60千克,也就是这样的6袋米了。
后来我又看到了16个鸡蛋大约有1千克,一个菠萝大约2千克,一个西瓜大约3千克。
今天,我收获真多啊,我感受到了数学中学到的千克和克这个知识,在生活中数学真的很重要。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五
今天,我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去首都北京。早在好久之前,我就听说北京哪儿风光无限,我早就想去了,可不,今天我就要去了!
早晨,我从家里9:10分出发,9:30乘公交车去机场,一路上,我傻呆呆地望着窗外,盼着早点到机场。10:30分,终于到机场了,爸爸问我:“文文,这一路上经过了多长时间呀?”我毫不犹豫地说:“嘻嘻,当然是一小时喽!”爸爸一心想刁难我,就说:“摆出个算式,试试?”我也不示弱,急忙回答说:“这个简单!先把30—30=0,再把10—9=1,就是一小时,但是,对我来说可以直接说出来!”爸爸没辙了,只好放我去玩。
原本飞机是11:15出发,可是空姐突然在广播中说:“亲爱的旅客,对不起,空中航班较多,会误机,请您耐心等等,谢谢合作!”听到这一切,妈妈突然崩溃了,无奈地说:“本来安排好的一切,就因为误机,全给打乱了!还不知道会误多少时间,唉!”将近过了25分钟,终于起飞了,是在11:40分起飞,在飞机上,我望着天上的朵朵白云,看着看着自己就和白云平行了,又过了一会儿,看不见地面了,一朵朵白云掩盖着地面,好像是在给大地披上一层薄纱。
没过一会儿,就到北京啦!这时是:2:10分,爸爸又开始问了,他问:“从温州到北京开始起飞到目的地飞了多少时间?”我不耐烦地说:“当然是两个半小时啦!”爸爸说:“嗯,不错不错啊!”
哎呀,我不多说了,我还得上车呢!
数学日记四年级(模板16篇)篇十六
我的外公是个关心国家的好公民。今天,他带我去郊外考察,多认识些动、植物。
他一时兴起,问我:“我这里有个等式,你看看吧?!”
我的心一下子被外公这个神秘的等式吸引住了,连连点头,说:“yes!”(是的)。
外公被我的话逗笑了,说:“小丫头,告诉你吧,1=10∶0000!你知道为什么吗?”
我心里别提多纳闷儿了:这个等式真怪呀!1和10∶0000可有天壤之别呀,1怎么会=10∶0000呢!不可能,外公可能是在唬我,我偏不上当,看他拿我怎么样?于是,我漫不经心地问:“到底为什么呀?真难懂,您还是快点告诉我吧!”
外公听了,耐心地给我讲解:“其实这很简单!1表示1年,10∶0000表示10∶0000人。”
我半信半疑地又问:“这虽然简单,可为什么1年会等于10∶0000人呢?我又不明白了,再给我好好说说看!”
外公笑了笑,苦口婆心,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一天,人们能砍好几十棵树,一年就能砍好几万棵树,也就是说四、五年过去了,可能树林就没了一些,这样会对环境造成了破杯,使土质松散了。如果一年发好几次大水,那将会牺牲十万多人;如果树多了,人也没必要牺牲那么多!难道居居几万棵树能抵过所有在灾难中丧生的人们吗!所以我说的等式的意思就是说一年砍几万棵树,会徒增十万多的牺牲人员!”
我听了,羞愧地说:“我以后会多种树,种花,为地球妈妈做‘美容,为保护地球妈妈做出贡献!”在此,我也要郑重地告诫人们:“不要再毁坏大自然,不要再毁坏动物的家园,更不要再毁坏我们这个幸福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