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独特而有创意的,它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美好的记忆。高分作文是每个学生都向往的成就,我们有没有掌握写出一篇优秀作文的技巧呢?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更接近满分的优秀作文呢?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有独特的视角和独到的观点,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和积累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我们有清晰的思路和结构化的表达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列提纲、写草稿等方式来帮助自己做好写作准备。作文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我们用心去写,总有一天会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如果你对写一篇优秀作文感到困惑,不妨阅读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片段,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有所帮助。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一
坐在教室里,思绪飞出窗外,它带我回到几年前我生日的那天。
那天我很高兴,蹦来蹦去的,如一只翩翩起舞的白蝶。咦!乞丐!我心里暗暗的想:呵!本姑娘心情好,赏你10元钱。我蹦过去,把那10元放在他那破碗里,正准备蹦走,他忽然说:‘“小姑娘,请坐到那里去,听我给你奏一曲。”我连忙推托,原因呢?可想而知,我很害怕他!我犹豫着。“小姑娘,那算了,这10元,我不要了。”那个乞丐说。“什么嘛?还给我?我没听错吧?难道他神经出问题了?快闪!”我小声嘟喃。他好像听到了,解释说:“小姑娘,我四肢发达,不需要别人的同情,你给我一个钱,那你就必须听我奏曲,这是对你的回报!”
我打量这个人,脏污的长发,面庞并不肮脏,五官清晰可认,衣衫不整的。这个乞丐与其他的乞丐没有两样呀!不,有一点不同,他更加的淡泊名利。上一次,无意间看见一个乞丐,别人给他钱,他赶紧揣兜里,生怕被人抢走了,而这个乞丐与众不同。
为了让他接受这钱,我勉强的坐在他身边听他奏曲。声调低沉,一曲未终,他潸然泪下,俗话说;男子有泪不轻弹,他却哭了,我很尴尬。一曲终了,他对我说:“抱歉,我想起了以前。”我点了点头。
“喂喂!”同桌把我拉回现在。我还游荡在回忆里,一个乞丐都知道有所付出才有回报,付出了就可能得到,我难道不知道这一点吗?他更让我知道了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这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但是我还没有忘记这件事情。夜深人静,我时常梦到他,因为他——记忆中的乞丐值得我敬佩!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二
有的人,一个动作,一做就是一天;有的人,一样的话,一喊就是一年,有的人,一份工作,一做就是一辈子。
——题记。
我家楼底下有一个小亭子,这个厅子是我们的邻居一个老爷爷搭的,大大的木板牌上写着:“赵氏拉面馆”的字样,像是自我写的,很丑。亭子里并没有太多的装饰的东西,几张桌子和一个做拉面的台子,仅此而已。
老爷爷的客人不多,大多数都是老客户,我也不是常来——或许是因为习惯吃肯德基之类的东西,所以吃不惯的缘故吧!
有次我放学后,因为没带钥匙,只能在老爷爷的亭子那里写作业,亭外人来人往,亭内却很安静,时不时能听到老爷爷在亭外吆喝的声音,偶尔会有客人“临幸”。我没有心思写作业,呆呆的看着他为那些为数不多的客人做拉面。他缓缓的弯下腰,从一个大木桶里舀出一瓢水,冲了冲手,然后就开始搓面粉,面粉在他的手里慢慢变成一个大圆球。他的动作很轻柔,仿佛一位贵妇对待丈夫送的玫瑰花一样,格外细心。他将面拉长,再折起来,拉长,再折起来,时不时还往上头泼一些水,没过多久,面条就拉好了,像丝一样。
一碗面这么做下来,老爷爷已经满头大汗,见他那么累却又挣不来几个钱,我告诉他,能够将厅子翻修一下,面一次能够下锅几碗。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三
时光匆匆,转眼间就告别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来到了学习紧张的青春。但我对童年仍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尤其是你,你的言行令我敬佩。
记忆中的你,幽默有趣,令我敬佩。有一次,我们俩因为一件小事,就争吵起来,吵得互不相让,吵得面红耳赤。当我恼羞成怒正要拳手相击时,你突然说了一句话:“君子动口不动手,你可不要做伪君子呀。”听到这句话,我没有办法,只好把手放下。谁知,你又说了一句,:“过能改,归于无。”我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我们俩又称为勾肩搭背的好朋友。
记忆中的你,宽宏大量,令我敬佩。一天,在数学课上,同学们正在安静地做老师布置的作业。突然“拍”的一声引得全班同学如临大敌。原来是某位同学走路时不小心撞到了你的桌子,调皮的水壶从桌子上滚了下来,摔了个粉身碎骨。老师见状要这位同学陪你一个新的水壶,但你却说:“没事”,你不用赔了,一个水壶而已嘛,再说了,人家也不是故意的。
记忆中的你,乐于助人令人敬佩。有一次,我们俩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谁也不理谁。直到有一天---那天的美术课上,我居然忘带了铅笔。怎么办?老师要求下课必须交作品,我没有带铅笔就没办法画,但总不能交白卷吧,这时,我发现你的桌子上有我的“救命良药”我好几次都想找你借,可是我还是忍不住了,算了,向他借吧,不行,士可杀,不可辱!不借吧,那我的画怎么办?没交是要抄课文的。正当我“山重水尽疑无路”的时候,突然,我的眼前“柳暗花明又一村”---我的桌子上竟然多了一支铅笔!呀,是哪条好汉子救了我的命?这时,你说“是我借给你的,我们以后不要再这样谁也不理谁了。”我拿着铅笔,心里对你充满了无限感激,我们俩又和好如初,成为了最好的朋友。
记忆中,你的言行,我一直深深地记得,因为你是我的好朋友,也是我最敬佩的人。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四
很少有人令我佩服。
他是我的同学,我的宿友。以往在我眼里,他只可是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渣渣,可是此刻,我不得不为他而惊叹。
不知什么时候,他开始脱离贪玩的阴影。上课时,再也听不到他的呼噜声了。他从他的错题下手,钻进去,展开来。为此,他特意准备了错题本,仅仅一个星期下来,就写满了密密麻麻,如同群蚁排衙的楷体。
我总是在下晚自习后,去小卖部里转上一两圈,而他的身影,立刻消失在了夜色中。我觉得很奇怪,他以前都要吃大堆零食,此刻头也不回就走了。回到宿舍,他便娴熟的拿出书包里的练习题,飞快地做起来。我吃着零食,翘着二郎腿,摇摇晃晃地看着他,但他只看着桌上的作业。
教师熄灯了,他立刻拿出台灯来,暗黄色的灯光照在桌上,照在他的身上,照在墙上。我去洗脸,他依然在写;我钻到温暖的被窝里,他依然在写。窗子开着,冷风不断地往房间里灌,我不禁收紧了被子。我看到了他的影子,一动不动。伴随着冷风的“沙沙”不是树叶发出来的,而是写字的声音。我不由自主地说:“你那样太伤眼睛了。”但回应我的还是“沙沙”声。就这样,每一天伴我入睡的就是那孜孜不倦的“沙沙”声,这声音已经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紧之后,便是第一次月考的成绩。得到消息后,我十分的震惊:他的成绩居然超越了我,甚至更多的人!应对教师的表扬,同学的夸赞,他并不骄傲。我有些害怕,后头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以及更多!
事后,我问他为何这么厉害,他告诉我:“大家都有一只笔,有一张嘴,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怎能超越别人”我想起了鲁迅说过的话:“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工作上。”不错的,他只是把别人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回头想想,多少个日日夜夜,他不是在努力可多少个日日夜夜,我不在学习。
比起那些酒囊饭袋,就算他是个默默无闻的人,不是更值得我们敬佩吗?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五
“下课了,赶紧回家吃饭。”伴着补习班杂乱的“下课高峰”我挤出人群。我在明亮街灯的光线下,看见天上下起了鹅毛似的大雪,地上、草丛中,停在路边的车顶上,都已经被染成了白色。
我坐上了温暖的小汽车上,这时候已经八点多了,天色早已经漆黑一片。爸爸见我上车,亲切地说:“下课了,走,赶紧买点吃的去!”
我们来到了街边的一个小吃摊边。我拿着这些零钱,向大爷说:“大爷,来两个鸡蛋灌饼,谢谢!”大爷热情地说:“好嘞,马上就好。”他的小吃摊是一辆三轮车改造的,他在车顶上固定了几根木条,并在上面放了一块木板,铺上了一个厚棉被,多出来的一截垂了下来,形成了两面用棉被制成的墙壁,就像一顶帐篷,车顶上挂着白炽灯,将“鸡蛋灌饼”、“手抓饼”和他们的价格显示的一清二楚。
我在等待时,冷的直跺脚,头顶上已经盖上了一层薄雪了。老大爷见我很冷,又十分热情的说:“快进来等,别冻着,里面暖和。”我没有推脱,当我进去后,才看清楚他的样子。黝黑的脸颊上挂着苍白的眉毛和雪白的胡子,眼睛有被岁月摧残的痕迹,但又炯炯有神。一看就已经知道,这位老大爷的岁数已经不小了,但却显得很有精神。
不一会儿,饼的油香飘了出来,老大爷熟练地把打好的鸡蛋从刚在饼上开的小洞给灌进去,顿时,香味围绕在这里,我将一张20元钱交给他,他将两个热腾腾的鸡蛋灌饼递给了我,笑着说“拿好了,小心烫!”,接着他又找给了五元钱。“应该找给我四元钱,大爷这一元还给您!”“这一元,我不要了,如果觉得好吃,欢迎下次再过来!”听完大爷的话,我心里暖呼呼的,心想“大爷真是个好人!”
后来,我们经常光顾老人的生意,每一次他都是乐呵呵的,他的善良与乐观也感染了我。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六
疫情又一次突然袭来,被困在家中的我此时饥肠辘辘,妈妈和姐姐都不幸中招,只有我一人还稍微健康。家中已无食材,没办法,只能叫外卖了。
放下手机,我焦急地等待着,不大的家里更是被我的脚印布满。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肚子中的饥饿使我烦躁不安。都过去了一个小时了,怎么还没到?我站在阳台上望了又望,大街上空无一人,更别说外卖员了。望着空无一人的大街,我心想:“一个人都没有,应该都感染了新冠,在家自行隔离治疗吧!要是买了准时宝就好了。超时这么久,真是太可恶了。”
时间真是令人煎熬,又不知过了多久,门终于敲响了。“终于来了!”我强压心中的怒火,推开门,本想放开发泄一通,一看,只见外卖员额上,鼻尖上满是汗珠,脸上还全是灰尘。眼睛布满红血丝,好似一夜未眠,他的眼神深邃,如经历一切沧海桑田,飞过高山,飞过大海,飞过河流,飞过树林,飞进我的心里,他的眼神就像黑暗中的一道光,无惧病毒!勇往直前!他手上布满大大小小的老茧,且烙下了因长时间握车把留下的印子。他的手指被外卖的包装袋勒的通红,手背上还有些擦伤的痕迹。
微弱的光下,我竟看到了他背上有泥巴,联想到他脸上的灰和手上的伤,立刻猜想到了全部。我肃然起敬,看着眼前再普通不过的外卖员,感到心酸,又感到伟大。”等等!”我喊道。他猛的回头,陪笑道:“对不起,在路上摔了一跤,可能食物有些洒出来了。”我转身跑回家中,拿了一包纸巾和一瓶水,双手递给他。他眼睛泛红,连声道谢,随后就去送他的下一单外卖了。
他的背影消失在黑夜中,犹如一个英雄的背影,我不禁赞叹道,真令人敬佩啊!正是有这些不顾个人安危而又一直忙碌着的平凡人,他们不断奉献才使得我们这个社会能够安宁,得以继续正常运行。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七
艰难斑驳了岁月,青丝化作了白发,前一秒,你还在读书学习,后一秒,你为母亲穿衣做饭,有人看到了你的艰难,更多的人看到了你的乐观心境。
——题记。
底慧敏生活在兰考的一个普通家庭中,小时候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那时候的她生活也是十分幸福美满。可当底慧敏在兰考一中读中学时,一场飞来横祸降临到了她的家庭。底慧敏的母亲出了车祸,成为一个植物人,二十四小时都需要人来照顾。当时的底慧敏的父亲还得工作,弟弟仍年时尚幼,底慧敏就主动承担起照顾母亲的任务。底慧敏就这样一遍照顾母亲,一边读书学习。这样艰难的生活过了没多久,底慧敏又犯了难——她考入了郑州师范大学,这一步,至少就是四年,如果这样的话,谁来照顾母亲?底慧敏义无反顾的把照顾母亲接到了郑州,租了一间小房子,亲自来照顾母亲的起居。日复一日,底慧敏每天都会给她的植物人母亲换尿布湿,为她做饭,陪伴她,同时在深夜,她还在微弱的灯光下学习。
在《温暖郑州十大人物》上,我第一次见到了底慧敏,我惊呆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她那满头的'白发,谁会想到这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大学生,繁重的学生和照顾母亲的重担已经硬生生地把青丝熬成了白发,还有她那娇小的身躯,扛起了常人无法想象的重任,她的笑容如春风一样明媚,难以想象她在经历无数的磨难后还可以悦纳世间百态。
第二次见到底慧敏是在她和她的妈妈的家——一个不到二十平米的小房子。底慧敏正握住母亲的手,含情脉脉地看着她的母亲,眼神如一注清澈的泉水,没有一丝抱怨,只有对母亲满满的的爱。
底慧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华传统的美德——孝。。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八
我们所经历过的美好事物,其实都永不会失去,只是被典藏在时间的卷轴中,一旦打开了,就会在记忆中回香,从遥不可知的角落飘回脑海。
刚回到老家,虽说已到春天,可仍有些许凉意。走到院中,在薄雾朦胧的清晨,我闻到丝丝暗香,又有些甜蜜,又令人流连。趁着早晨的凉爽,跟着家人到了山坡上。大片的樱桃树,树上正开放着白色中带点儿嫩粉的小花,仿佛像一团团乳白色的云笼罩着树。
在树下,我看到了种树人,脖子上搭的毛巾已经湿了,太阳越来越热,可种树人手上的活儿却一点儿没有停下。风儿一吹,花儿如优雅的蝴蝶,飘然落下,留下的不仅是甜蜜的花香,更是那汗水滴落的坚韧淳朴。
花落下,我的心里还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心底轻轻飘落。
吃过午饭,在山坡上闲逛,看到那琳琅满目的商品,可心里还想着那种树人。
暮色已重,远处层峦叠嶂全部都朦胧在一种昏黄的烟霞中。此时天地间已经没有任何杂色,只有同一种光影在变化着浓淡。我忍不住又去了山坡上。那种树人依旧在,只有那衣服上的汗迹又有了一块块的深灰。我看到这些树,仿佛看到了一颗颗红玛瑙般的樱桃,水灵灵的,里面包含着这不停劳作的坚韧淳朴的汗水。
下了山坡,回头眺望。那开着朵朵小花的樱桃树,被风一吹,仍飘出丝丝香气。我好像还看见那种树人忙碌的身影仍在劳作。
这一幕,没有昙花一现的美丽,没有流星划破漫漫长空的壮丽,但它却是我心中永恒的风景。而那种树人,让我永远敬佩。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九
刘静:
而在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的人,却为社会留下――美丽,干净。他们是谁呢?当然是――环卫工人。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城市增添了光彩。这样的人,才值得敬佩。
清晨大雾,冷风瑟瑟,走在路上定会觉得刺骨地冷,连手都不敢拿出来,连路灯照在路中央都不会感到一点温暖,反而会觉得更加寒冷。在这条“荒凉”的路上,有一位环卫工人正在忙碌着,时不时捡这里的垃圾,又时不时拿扫把扫。他穿着有些破旧的棉衣,棕色的裤子已经溅上了星星点点的污泥。
古铜色的面容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饱经风霜。他正一丝不苟地工作着,俨然不顾豆大的汗珠浸满他的额头,浸湿他的衣服。他不怕脏,不怕累,在这严寒的天气中依然不停下手中的工作。有时他实在抵不住寒冷,也只是搓搓冻僵的手,在没做完事情前,他绝不会停……不管寒冬还是炎夏,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一来二去,我也知道了他。
在那个狂风呼啸的日子中,我又看到了他的身影。他手握扫把,走一步,扫一下,就算冷风吹来,他也用那个快秃了的扫把,把垃圾收拾的服服帖帖。扫完地,他打开垃圾箱的铁门,里面堆满了垃圾,他把扫好的垃极倒进去,风吹来,一些垃圾的废渣溅到他身上,他也完全没理睬,依然我行我素地做看自己的工作。
每天上学时,总能遇上他在工作,那时才六点多,他那么平凡的付出,不辞辛苦,也许只是想给大家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们不愧是城市的“美容师”。让大家敬佩,我为环卫工人点赞!
这些平凡的环卫工人不辞辛苦,起早贪黑,只为了城市的美丽。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有看他们时光的烙印。他们可能平凡,但这无数个清晨足以让他们变成最美的人。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十
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值得敬佩的人:敬业的教师,刻苦学习的班长,不怕脏不怕苦的清洁工……可让我最敬佩的,是我的爸爸。
有一次,幼儿园开了一场“毕业音乐会”,是由大班的儿童参演的,我被选上做“鼓手”。大班的同学们都认认真真的排练,很快就全都熟练了。
快到音乐会那一天了,我才发现了一个问题:排练时用的是学校的鼓,都被我拍烂了,就拿这面破鼓去表演,咱们大班的面子往哪儿搁?于是,我准备买一个。
回家的路上,我跟爸爸提起这件事,想让他给我买一面新鼓。“买?”没想到,爸爸竟然不答应,“干吗要买?买完后你就不再用了,浪费!再说,你得问问我这双手同意不一样意!咱做一个。”我惊讶得眼珠都弹出来了,“什么?您能做好嘛?再说……”话还没说完,爸爸就打断了我,“不就是面鼓吗?有什么难的!”
爸爸说做就做,材料仅有一张牛皮纸,一个奶粉罐,一把剪刀,水和彩笔。爸爸先把牛皮纸横过来,量好尺寸就剪了起来,‘咔擦咔擦’几声便剪好了。把剪好的牛皮纸包住整个奶粉罐除了奶粉盖和奶粉罐底,此刻就像一个土黄色的桶,太单调了。于是,爸爸又在上头画了两只老虎,还真像两只正在咆哮的真老虎哩!鼓就做好了。
做完后,爸爸长长呼出了一口气,“耶!”爸爸像一个小孩子一样笑了,“怎样样?做得很好吧?女儿,你拿着这个鼓去表演,保证没问题。”说完,爸爸拍了一下鼓,发出的“啪啪”声清脆响亮,“真是一只好鼓!”我也开心地笑了。
几天后正式演出啦,唱得最好的同学詹佳彤负责主唱:“两只老虎,两只老虎……”我按着节奏拍鼓“啪嗒啪嗒……”那天,拍着爸爸做的鼓,我是多么开心!
爸爸,我爱您!您值得我敬佩!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十一
我最敬佩的是——钱学森。
在六年级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曾在课堂上说过,钱学森和一个人,现如今那个人的名字我已经忘了。他们两个一起到美国留学,等到学有所成的时候,钱学森想要回国深造,但是美国的领导极力阻拦,最终钱学森被周恩来总理接了回来,而那一个人的户籍从中国改为了美国,但是他却没同钱学森回来,而钱学森连死都不怕,最终呢,他凭借自己坚持不懈的精神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那个人虽说也做了很多努力,他的才华很出众,但他是为美国作出的,不是为我们中国。
听到这里,同学们想听一听那个人晚年的结局吗?那就让我来告诉你吧。
他在晚年时,美国人认为他没有什么用处了,在这里还要管他的衣食住行,于是就把他给抛弃了,最后他被赶回了中国。
钱学森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榜样,钱学森是我们伟大中国的骄傲。他为我们的中国添了一道色彩,最终造就了我们复兴的中国。
同学们,我们要向钱学森学习。师旷说过:“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让我们挥洒汗水,开动智慧,拥抱明天,好好学习吧!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十二
是谁总是身穿白衣?是谁总是低声细语慰问?是谁在与死神抢人?是他们,是白衣天使。
现在病毒猖狂,是白衣天使在最危险的时候勇敢的站出来,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奔前线。在被病魔折磨的生命面前,他们毫无畏惧,舍命去挽救那些不幸被感染的人,他们尽着最大的努力在和时间赛跑,和病魔坚决斗争,他们是这场无硝烟的战场上的战士,是中国百姓的救星!
在疫情期间,我也读过不少有关白衣天使的报道,但印象最深的始终是:白衣天使舍身为别人,白衣天使不能照料生病的家人,高龄白衣天使请战疫情等。其实没有什么气吞山河的豪言壮语,也没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惊险故事,有的就是一股浓浓的生活气息,虽平凡,简单,但却充满着他们对于病人的爱心,对家人的关心和对事业的尽心,在这不平凡的日子里,他们连最平凡日常生活也过得这般艰难,但他们坚持下来了,我们的白衣天使。
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他们为我们保驾护航。如今我们只能待在家里不乱跑,为国做一份特殊的贡献。而那些身穿白大褂的他们成为了战士。
有的白衣天使将要结婚,却因工作而无法完成自己的终身大事;有的还是少女,年仅二十几岁,就宁愿牺牲自己,为人民、为国家做贡献,出一份力;有的家中有老人、小孩,但他们却没有因为这样而放弃对医学界做出贡献。
如果没有白衣天使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健康。
向白衣天使致敬!
以这样的人让我敬佩为题(汇总13篇)篇十三
我认识这么一个女子,来自江南,她清丽,她端庄,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在雨声中缠绵着我的思绪,在我的思绪中有着李清照的背影。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出身在书香门第的她,自幼就打下了良好的文学基础,在14岁这样的豆蔻年华中,以《如梦令》一词,轰动了整个京师。她将年少时怡然的心情与此词融合在一起,饱含着少女时期的娇憨情态,洋溢着青春的愉悦。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是她对王朝的哀叹。她是女中豪杰,似一团炽热的烈火。她既是愤怒的,也是无奈的。她多希望当时的王朝能够想她一样,坚强地站起来。可世事不尽如人意,最后还是国破家亡。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目睹国破家亡,她“虽处忧虑穷困而志不屈”,她殚精竭虑,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未尽之功。
她的词,是那样的清新,那样的秀丽,那样的感伤,那样的多情。她既开明又传统,既快乐又忧伤,既坚强又脆弱。她是婉约词派拥有“宗主”地位的人物,也是一个深深让我敬佩的千古第一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