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是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和组织的重要手段。小班教案范文的分享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写教案的技巧和要点。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一
1、知道乘坐时不随意按动车内按钮,不干扰成人开车,不把头和手伸出窗,开关车门时注意安全。
2、被困车内时知道及时呼救。
3、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4、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2、节奏儿歌《宝宝坐》。
一、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1、提问:
(1)你坐过车吗?坐过什么车?
(2)是和谁一起坐的?感觉好不好?
幼儿都高兴地讲述自己的乘车过程。
二、了解安全乘车常识。
1、观看男孩被车门挤到手的图片。男孩坐在车内将头和手伸出窗外的图片。
提问:图中的小朋友怎么了?我们在开关车门时应该怎样做?在乘坐小时怎样做才更安全?
小结:开关车门时要注意安全,不要把手和脚放到车门外,不随意开关车门。
如果车内有宝宝安全座椅,一定要坐在安全座椅上,如果没有,就要提醒爸爸妈妈把车开的慢一点。不要把头和手伸出车窗外,这样做很危险。
2、观看内各种按钮的图片
小结:里的按钮都有各自不同的用处,小朋友在乘车是不能随便乱动按钮,千万不要干扰爸爸妈妈开车。
三、请你帮帮他。知道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播放一段视频:炎热的夏天,小男孩被锁在了内,车里又热又闷,小男孩满头大汗难受极了。这时候他应该怎样做?请你帮帮他。
与幼儿讨论被困车内的自救方法。
小结:我们一定要提醒妈妈爸爸,不要把我们独自留在车内。如果被困车内感觉不舒服,一定想办法呼救。可以按喇叭、用力拍打车窗等方法向路人求救。
儿歌
爸爸开,宝宝不淘气,
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宝宝数第一。
四、做游戏《宝宝坐.》
教师:我是小司机,欢迎小朋友们来乘我的。
坐车的时候要注意安全,要做文明小乘客。我们比一比谁做的最好。
(老师做司机,小朋友排成一排做乘客。)
我们开车了,小朋友一起唱儿歌《宝宝坐》
爸爸开,宝宝不淘气,
开关车门时,一定要注意。
小手和身体,不能伸出去,
安全坐,宝宝数第一。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现在幼儿缺乏安全乘车常识,家长也缺乏孩子安全乘车常识,因孩子乘车引发的伤害事故屡有发生。我们不但要教育幼儿安全乘车,更应该通过家园共育教育家长照顾好孩子,家长文明驾车,孩子安全乘车。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二
活动目标:
1.知道消防电话119,并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识。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宝宝一起寻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资料。
2.材料准备:消防图片若干或幻灯、消防车图片、电话机。
活动过程:
1、出示玩具消防车,吸引幼儿兴趣。
师:这是一辆什么车?它的用途是什么?
2.出示人为火灾、自然火灾师图片,教师介绍发生火灾原因。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火灾是怎么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下。
3.师幼共同讨论逃生办法师:那小朋友知道发生火灾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4.小结。
(1)发生火灾时应该设法逃离现场。
(2)知道消防电话:119。报警时要告诉消防叔叔火场的具体位置,自己不会要立即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头或匍匐靠墙边前进,避开烟雾,迅速离开火场。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三
1、认识消防队员,知道他们的工作任务是灭火和预防火灾的发生;了解一些预防火灾的简单知识。
2、知道火灾带来的危害;做到在日常生活中不玩火。
3、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1、邀请一名消防队员随带一些常用的消防器材来园。
2、消防车的图片一张。
一、认识消防队员。
1、组织幼儿观看"消防队员顶呱呱"专栏,利用照片向幼儿介绍消防队员的工作和训练情况。
2、请幼儿看看来园的消防队员叔叔的.装束。
3、请叔叔讲述因小儿玩火酿成火灾的故事以及灭火的经过,教育幼儿不要玩火。
4、请消防队员叔叔演示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5、让幼儿向勇敢的消防队员叔叔献上一朵红花。
6、轮流戴一戴叔叔的头盔,学一学消防队员的样子。
二、借助图片,认识消防车。
1、消防车与别的车有什么不一样?
2、消防车为什么漆成?
3、警报器有什么用?(表示紧急,要求其他车辆让道)请幼儿模仿一下警报器的鸣叫声。
4、车上带了哪些灭火器具?(水带、水、灭火器、多级云梯等)都有什么用?
5、让幼儿登上用积木搭建的消防车,体验一下当"消防队员"的感受。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四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4、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5、提高幼儿思维的敏捷性。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结束了,孩子们这才依依不舍地将自己的玩具带回了家,不同的是,通过这几周的认识,孩子们知道了自己带的是什么,同伴带的是什么……孩子们对马路上的种类、用途、的发明、构造、发展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再谈到,他们的话题开阔了。通过这一幼儿喜欢的载体,进行的美术、游戏等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到了快乐,从中也获得了有益的经验,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培养。
活动的延伸,也得到了家长朋友的大力支持,我们的调查表、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活动组织很顺利。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家长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有了家长的配合,很多事可以事半功倍。在次活动中也让我看到了自己作为老师应该努力的方向,关于这个话题,一直以为比这些孩子懂得得多,在这30多位孩子的面前,我和他们的关系也只是半桶水和一杯水的关系,可见老师的知识储备是很重要的。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五
有些幼儿不肯吃鱼,因为吃鱼的时候被鱼刺卡过,现在看到鱼就说不会吃,不想吃,对吃鱼充满了恐惧。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触摸,了解鱼骨的结构和生长部位。
2、了解鱼肉的营养价值学习剔除鱼刺的方法。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吃鱼的方法和步骤。
活动准备。
1、自制大鱼学具两个,制作方法是:用卷纸芯做鱼骨架,用习惯做鱼刺,用海绵纸做鱼肉。鱼肉铺在鱼骨架两边盖住鱼刺。
2、根据一周食谱选择午餐有红烧带鱼的那一天开展活动。
活动过程。
师:小猫们,今天妈妈烧了你们最喜欢的红烧鱼,快来吃吧!
1.以谈话唤起幼儿的经验,知道鱼骨不能吃。
师:(将自制大鱼学具铺在地上)鱼身上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
师:鱼刺是细长的、尖尖的鱼骨头,摸摸看,你能找到鱼刺吗?它藏在鱼的哪里?
2.引导幼儿观察自制大鱼学具,了解鱼骨头的分布的位置。
师:你们找找看哪里还有鱼骨头,摸起来感觉是什么样的。
3.引导幼儿学会又方便又安全地拿鱼块。
师:鱼肉里有这么多鱼骨头,应该怎么吃呢?现在妈妈把鱼分给你们,你们试一试怎么拿又方便又安全。
4.幼儿每人拿一块“鱼块”,从两边把鱼刺抽出,模仿小猫“吃”美味的“鱼肉”。
师:小猫们想不想再吃点鱼?
教学反思。
幼儿对自制大鱼学具很有兴趣,通过教具幼儿了解了鱼骨的结构和生长部位,不足之处,在吃鱼的方法处时间不够多,幼儿不能很好的知道怎样吃鱼对鱼的营养价值也没有向幼儿说明,没有让幼儿积极参与。在后半部分可以用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怎样吃鱼。在活动中没有让幼儿探索。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六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延伸提示: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七
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好奇,什么事都想尝试一下,服装上美丽、新异的纽扣常常会吸引他们。有时衣服上的纽扣会松脱,由于纽扣的“小”与“巧”,特别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幼儿往往不自觉地会把小纽扣看一看、咬一咬,甚至无意中吞下,其焉险性是显而易见的。利用日常生活让幼儿学习正确的处理方法,有初步的积极自我保护意识正是本次活动的主旨所在。
活动目标。
1.知道吞吃小纽扣等异物是十分危险的。
2.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录像:小纽扣旅行记。
2.预先约见“吞吃过异物”的小朋友。
3.联系医生到园。
活动过程。
1.看录像,思考讨论:
(1)看录像:珊珊有一条新裙子,裙子上的扣子可美了,像甜甜的糖,珊珊总是喜欢低头看,用手摸。可是有一天:镜头一:珊珊发现纽扣掉在地上了。镜头二:珊珊把纽扣放在嘴里了,想尝一尝。镜头三:唉呀,纽扣吞下去了,珊珊难受极了。镜头四:珊珊看医生,医生说要等纽扣随大便拉出来。
提问:珊珊难受吗?为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纽扣不能吞吃,既不卫生,又会危害身体健康。
2.交谈与访问:纽扣不能吃。
(1)与“吞吃过异物”的幼儿交谈其经历,引起幼儿注意。
(2)提问:“除了纽扣以外,还有什么东西不能吃?”孩子找找周围“小”、“巧”易误会的物品,如小木珠、小棋子等。
3.讨论:纽扣是我的好朋友。
(1)提问:你的纽扣在哪里?有几颗?它们有什么用途?
(2)讨论:纽扣掉了怎么办?(告诉大人,先收起来,及时钉上。)。
活动延伸。
1.设立小盒子:发现异物及时收捡。
2.手工角放置针、线,及时为孩子钉补纽扣。
3.建议家长经常检查孩子的服装,特别是纽扣是否松脱。
活动反思。
小班的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好奇心强烈,喜欢接触新鲜的事物,往往忽略危险的存在,很容易发生意外和事故。本节活动课幼儿的活动氛围很好,大部分的幼儿知道不能把纽扣放在嘴里,并能指出班级有哪些小朋友把小东西放在嘴里玩,还能说出行为有哪些危害,相信宝宝们以后更能知道哪些行为、东西是危险的。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八
1、让幼儿初步了解乘车过程中的一些基本规则、基本常识。
2、让幼儿懂得在乘车过程中怎样进行自我保护。
3、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食物投影仪、图片、乘车的音乐。
一、了解乘车的基本规则,出示车票:这是什么?它用来干什么?
你知道乘车要注意什么?
二、观看图片,知道乘车中的安全常识。
1、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做得对吗?为什么?
2、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安全常识。
三、讨论如何保护车厢环境。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车厢内的整洁?
四、组织幼儿“乘”,巩固乘车的基本规则与常识。
五、结束活动。
安全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探讨和努力,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增强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为每位幼儿撑起一把安全的保护伞!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九
4.激发对交通警察的尊敬和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学习一些常见的交通指挥手势和标志。
难点是让幼儿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活动准备。
1.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
2.一些交通标志如斑马线,人行横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
3.警帽,哨子。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观看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图片并让幼儿说说交通警察在马路上指挥交通时都做了哪些手势。指导幼儿学习一些简单的指挥交通的动作和手势。如左转右转,停止,直行等。
2.启发幼儿说说日常生活当中在马路上如果没有交通警察会发生什么事?
3.出示图片帮助幼儿认识人行道,禁止行人通行,左转右转等交通标志。
4.引导幼儿回忆在街上见到的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或交通事故,讨论在街上应该怎样走,怎样过马路,乘车时怎样做才能保证安全。
5.游戏,带幼儿到操场上,教师画出十字路口路线,让幼儿扮演交通警察指挥交通,其他幼儿模仿司机开车的动作,在马路上行驶,按交通警察的哨声和手势停止,左转,右转,直行等。然后再轮流交替扮演做游戏。
本人组织这次活动比较接近日常生活,所以孩子们都很认真听并积极参与,学习兴趣很高,接受能力也快,能掌握一些交通警察指挥交通的手势,懂得了一些交通标志,教学效果不错。在教学中设计的游戏活动目的是引导幼儿在玩中学,在趣中练。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
1、观察画面内容,分析图片中的人物、情节、角色以及判断他们之间的关系,能创编出故事的结尾。
2、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3、知道要理解他人的需要,学会关心、帮助他人,体验得到帮助及别人所获得的快乐情感。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一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活动过程:
一、感受火。
1、老师出示一张纸和火柴,提醒幼儿注意观察纸被点燃后的情形,注意火焰的颜色。
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让幼儿在火附近伸手烤一烤,说说自己的感受。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了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1)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2)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
3、实验:火的熄灭。
(1)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2)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
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二、讨论灭火。
1、组织幼儿讨论:
(1)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
(2)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
(3)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
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119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及单位。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穿过浓烟逃生里,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千万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到火灾不可乘坐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f:若所有逃生线路被大火封锁,要立即退回室内,用打手电筒、挥舞衣物等方式向窗外发送求救信号,等待救援,不可盲目跳楼。
2、逃生演习。
老师发出发生火灾信号,幼儿自选逃生办法进行自救。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的头等大事,消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火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在生产和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就会给人们带来危害。所以对学生进行防火知识和安全的教育不容忽视,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职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孩子们消防安全意识都会有所提高,孩子们懂得了火灾虽无情,但很多时侯火灾是可以避免的,是可以预防的,学生知道了用自己所学知识如何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火灾的发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二
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其意识和行为之间的差异,幼儿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都较差,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次两次的教育就能见效的。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三
通过该活动,我觉得孩子的收获是很大的,以下是孩子的声音:
a、知道迷路后寻找家长的方法,和与家长出门要紧跟家长或拉着家长的手。
b、先在原地等一会儿,不要慌张,也许爸爸妈妈就在不远处。
c、如果走失的地方在商场或公园,可以找到公园的广播室,告诉工作人员你和爸爸妈妈的姓名,联络电话等,让工作人员帮忙广播寻找自己的父母。
d、要乖乖地听工作人员的话,和他们一起等自己的父母来接你。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四
1、多媒体课件、会说话的标志、导入课题。
小朋友刚才谁在说话,提醒我们注意安全。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这样的标志时刻提醒我们注意安全,所以需要我们去认识它。
2、认识安全标志。
小朋友我们坐下来和你的标志朋友说说悄悄话,看他叫什么?提醒我们怎么做?也可以把你标志朋友的名字告诉你的好朋友。大家互相说一说。动脑筋想一想。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把你的标志朋友介绍给大家,让大家都来认识他。
3、参观安全图片展览。
今天小朋友表现的都很棒,以后小朋友平时要注意观察你生活的周围、还有那些标志,提醒我们该怎样做?我们这里还有一个标志图片展览,老师带你们去参观一下,以后我们也要做小小设计师,来设计更多的标志。
4、为幼儿园设计标志。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五
1、知道消防电话119,并初步了解什么是消防。
2、结合日常生活,知道一些消防常识。
3、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考验小朋友们的反应能力,锻炼他们的个人能力。
1、经验准备:与家长取得联系,帮助宝宝一起寻找一些有关消防的图片、资料。
2、材料准备:
1)消防图片若干或幻灯;
2)消防车玩具、电话机;
3)娃娃四个;担架(可用布袋或小椅子替代)。
一、感知激趣:
1、出示玩具消防车。
2、讨论:这是一辆什么车?它的用途是什么(它的本领)。
二、讨论交流:
1、火灾是怎么来的?(人为的、自然的)。
2、老师在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小结。
3、家中着火了怎么办?
1)幼儿讨论:幼儿小组先讨论、说说,然后个别回答,引导幼儿能关注别人说了什么?学会倾听。
2)出示图片或幻灯,帮助幼儿提升经验。
4、结合幼儿园的消防演习小结:知道火灾应该设法逃离现场。知道消防电话:119。报警时要告诉消防叔叔火场的具体位置,自己不会要立即寻求周围大人的帮助。
3、分享:重点请幼儿说说合作的方法与过程;
经验提升:游戏抢答家里着火怎么办?答的又快又对的宝宝有小奖品。
在一阵抢答中孩子们很自然的进入了消防的主题。
活动反思:
在图片碟片等生动教具吸引下,在老师与家长的配合下,孩子们对消防有了一些简单的认识,这为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条件,而宝宝认知经验上的丰富,为他们在本次活动中的`言行提供的丰富的话题,于是参与性与主动性就自然而然的得到的提高。
来自于生活并能运用与生活的教学活动更受孩子们的青睐。于是在活动中我利用电话、娃娃等这些幼儿生活中所熟悉的物品,来带动幼儿活动的兴趣,同时创设与现实生活相仿的拨电话求救抬担架救娃娃等游戏情景来让孩子更深入的了解、巩固对消防的认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游戏中孩子们乐此不疲。
文档为doc格式。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六
1、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2、进一步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的能力。
3、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标志,主要认识:当心触电、当心中毒、禁止烟火。
4、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识、知道发生火灾以后简单的自救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5、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6、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七
鼓励幼儿观察并结合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想法。
教师:大家猜一猜,如果这些小朋友这样玩,可能会怎么样呢?
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推测,并说出后果和危险。
2、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其他比较危险的行为。
教师:你们知道还有哪些玩的方法比较危险呢?这样玩为什么有危险呢?
通过讨论帮助幼儿了解集中不安全的玩法,认识到它们的危险。
教师讲事例让幼儿说一说,这样玩好吗?
一天放学后,小明和小刚在马路边上踢足球。玩了一会儿,球骨碌碌地滚到马路中间去了。这时候刚刚有一辆车开过来,司机看见一个小孩子过来捡球,马上刹车,但还是把小明撞倒了。小明吓得脸色煞白,哇哇大哭。警察叔叔连忙过来抱起他说:"以后不要再在马路上踢球了,这样一来太危险了。"小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提问:小明和小刚这样玩好不好?为什么?那应该怎样玩才不会有危险?
3、组织幼儿讨论:怎么玩才可以使自己比较安全?
鼓励幼儿大胆发言讲述自己的看法。
4、学习了解自我保护的策略。
小班安全教案及反思(精选18篇)篇十八
1、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有关知识。
2、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识,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了解自防自救知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知道在发生危险时如何自救。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