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故乡的味道作文600字(大全6篇)

时间:2023-05-17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故乡的味道篇一

我的故乡是西昌河西,一个坐落在安宁河边的小镇。它是我一年到头的期盼。

回乡路上

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问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回西昌?”其实那时候也说不清楚为什么想要回去,就只是天天盼着,等到出发前的那一个晚上,又觉得幸福来得太突然。长大了,只能过年才回去一次了,那份期盼却没有消减一丝一毫。我才知道,这,是乡土情。

回家有很多种交通方式,我却最喜欢坐火车,尤其是凌晨六点到的火车——这个时刻,刚好可以迎接新的一天。我和我姐有太多的事可做了:吃零食、看电视、玩游戏……只有这时候大人才不过问我们的学习,我们才能正大光明地玩儿。我不是贪玩的孩子,但跟着我姐,就好像天性被激发了似的。

和旅游时的堵车不同,坐在回家的火车上,心是安宁的。我喜欢在火车停靠站台时,看那蒙蒙天色下月台昏暗的灯,喜欢看路旁孤独地亮着光的小房屋。而快要到目的地时,广播里一个平稳又柔和的声音报着站,黑暗里突然出现一大片灯光,闪闪烁烁的,远处的楼宇高高低低隐在静默中,这时,我就知道,西昌城,到了。我喜欢看,故乡的万家灯火辉煌。

乡土至味

我贪恋故乡的食物。

大年初一,是我们上街吃东西的好日子,印象最深的是冰粉和卷粉,成都的冰粉,通常会加冰、山楂、葡萄干之类,冰粉的味道倒不那么突出了。西昌的冰粉不一样,首先,粉是手搓的,喝起来更为柔和;其次,佐料只有两样:红糖水和酸角汁(本地人叫它“酸枣儿”),入口酸酸甜甜的,解暑又可口,过年时成都还冷,西昌却已经很温暖了,甚至还有些热,当内心急躁又静不下来的时候,猛喝一大口冰粉,清凉感瞬间传遍全身,绝对让你有飘飘然,即将羽化而登仙的感觉。

再有就是卷粉。卷皮是西昌特有的贵朝米做的,嚼起来绵软而富有弹性。皮里面可裹十多种原料:油面丝、海带丝、酸咸菜、油辣椒、大头菜颗粒、花生粒……可裹着吃,也可凉拌吃,但就一个字一辣!第一口下去,还没什么感觉,第二口,觉着辣了,第三口,额头上开始冒汗了,然后就控制不住了,越辣越想吃,越吃越香,不怕辣的,加些小米辣,最后的感觉就只剩下了“爽”。卷粉如此强烈的味觉冲击—现在想来,都不禁垂诞诞三尺。

乡情小趣

在故乡,还有好多有趣的事情可做。

第一是放烟花。年三十的晚上,小辈们都拿上小烟花到院子里来玩,有一种点燃后可以学进出金色小星星的烟花,颜色暖暖的,却一点也不烫,还有一种大约半米长的烟花,在被点燃的一瞬间“滋”地冒出火花,彩色的灯星,随着风儿飞走,格外好看。我喜欢用一支烟花画圈圈,看黑暗中循环的色彩,拿在手里的烟花是属于孩子们的,飞到天上的'烟花则是属于大人们的。十二点刚过,家家户户都开始放烟花,收丽的花朵争相绽开,天空顿时热闹了起来。

第二是看春晚。春晚在哪里都可以看,但和一大家子人看的感觉总归是不一样。十几个人坐在沙发上,嘴里吃着东西,看到好玩的地方就对旁边的人说:“你看!”,然后一起开怀大笑。那种幸福感,无可言说。

那些趣事自然是我们一年里反复咀嚼的故乡的味道呀!

故乡永远是我的期盼,它的味道悠悠的,暖暖的,也是火热的。

故乡的味道篇二

门口新开张一家面馆。素爱吃面,便跟着父亲一同尝鲜。

刚入门,见菜单上赫然三个大字:格拉条。诧然,猛拽父亲衣角:“看,格拉条。”父亦惊喜,忙点两大碗。

格拉条,是故乡的面呢。

端上。一碗面,苍白如雪,面条细长,显得很干巴。我与父皆不语,眉头却锁起来。妥协般吞个大半碗,如嚼黄蜡。轻叹,一股失落猛地击我,想要“停杯投箸”。

是啊。异乡人又怎懂故乡人做面的情怀。

出店门,郁郁之心被汽车飞驰卷起的尘埃吞没,使我想起故乡,那灰蒙蒙的小城。

还记得那路口的。清早,悠悠的空气拭去小城的尘粒,,来来往往,挎篮买菜的,晨起散步的,还有吱呀吱呀,缓骑自行车徐徐过的。店面远远便飘出一份白面粉与蒸笼白雾的香。走近,老板娘正有条有理地忙碌,笑得一脸洁白。

故乡人做事总很利索。俄顷,两碗热气扑面的格拉条上桌。用筷子挑着,翻覆面中芝麻酱。酱的颜色,鲜亮,搭在面上,似在流动般,一股一股勾着人的味蕾。面是象牙白,略粗的,显得很水灵,旁再配些绿油油的香菜,一碗面,拽着微凉的晨曦亦香气袭人起来。

夹一筷子,“吸溜”入口,酱的芝麻香与面软糯的香顺着舌尖、喉咙,是笼罩着扑来的,若淋漓尽致的夏雨,面香不住地抓着每个味蕾,渗透味觉的每个神经元,一筷接一筷,香气一不留神,便不经意地溢了满怀。

想起当年苏东坡与白老先生,尝遍徽州大地,最爱的其实不是东坡肉,是这格拉条。面是白老先生在东坡发难下灵机一动做的,东坡悦之,以家乡方言“搁啦”为其命名。也不过是搅拌之意,很普通,亦不需什么大雅之堂。只是史海遗贝的轶趣,被故城中人奉为名吃的资本,自那时便流传至今。心下暗觉着,东坡或许不仅爱这面,更爱这淳厚的乡人吧。

面尝得急,汗也跟着顺颊淌。一碗鸡蛋汤,轻轻柔柔地,淡淡调和着汹涌的面香。

儿时于故乡,每日一碗,怎么也吃不厌。每碗七元,吃完只觉晨雾散去,阳光满地琳琅了,还能享受老板娘无偿的面食般烘焙的笑容。

后来,几乎举家迁城。一份故乡,星星点点,将记忆撒在天南海北,再后来,格拉条的味道,伴着故乡的过往,在离乡驰骋的公路上,被冲散,又混拢,满地落,生了花,远远望着我。回想上次见格拉条,一年半有余了。忙碌着,格拉条在异乡的冒名中,黯淡着。

远去了,远去了——

煨一碗乡情,饮一杯回忆,故乡呵,你何时再陪我长伴云衢!

故乡的味道篇三

没有故乡的人,身后一无所有。

的确如此,在远离故乡后,他的心,他的魂,他的身,从上至下每一处都魂牵梦萦着那片生他育他爱他的热土,他念眷故乡的热泪化作丝丝春雨,滋润着饱含他感情的热土,期待来年春临时,长出青嫩而富有生气的芽儿,诉说着他对泥土的热爱。

曹文轩曾在《前方》中说:“人总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面对外面的世界,人们总有探险家般急促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人们在成长中流浪,在流浪中成长,渐渐地,变成了离家的流浪汉。

可是异乡的风景再好,也比不上家乡的亲切。那湛蓝如海的天空,似镜一样,映照着村庄,映照着人们的心。远远望去,朵朵绿云将村庄围绕,把人们笑声圈在里边,使快乐永驻,使古朴长存。缕缕炊烟里夹杂着火苗的味道、柴禾的味道、家乡菜的味道。细嗅之下,便陶醉之下,无法自拔。门前那棵上了年纪的老槐树,是村子的守护者,在风吹日晒下也已愈渐沧桑。

故乡安放了我们的童年,也安放了我们美好的回忆。古墙借青苔的手一笔一画写满了过往,令人感伤。依稀记得,阳光洒在丁香花瓣上,花蕊喷出那沁人的香,使得围坐在院子里的人微醺醺地,仿佛被花香灌醉一样。孩子们的笑声溅湿了古墙的脸,哼着美美的童谣,玩着永远不会过时的竹蜻蜓。多好的岁月,细一回想,眼睛不由自主地发酸。

对故乡泥土味道感知深切的人,他的心不会冷淡。泥土的气息需要细嗅,若怀一颗迷茫、浮躁的心去感受,则不会有任何触动。如苏子所云:“此心安处是吾乡”,我们怀恋身后的这片热土,因为它让我们心安。想象自己由北国漂泊到江南雨乡,夜夜孤灯常伴,寂寞如雨连绵不断,只把日子过得如北国大地般荒凉,榻上凄冷的梦中,是否会忆起故乡的热年糕?是否会唤起久已奔波而不知疲倦的心的思念?用白月光温一壶绿龙井,故乡的味道,尽在不言中。

那沉淀着汗水和辛酸的土地,经历一代又一代的耕耘,人们对故乡的恋结也一天天增多。不知怎地,忆起席慕容的诗:“想云路遥遥,山河冷落,怎认归程?也曾伤心过,在那无望的奔波寻觅里,远天一线云影,仓皇间误作那年北上的行列,多少欢声笑语,都逝去了,像一个凄怆的故事。”然凄怆多悲伤,故乡的美往往是包含悲伤的美。“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如是说。故乡将这种悲伤熔铸在人们心里,灌注进人们血液里,世世传递,代代流淌,生生不息。

“任凭东走西顾,逝去的必然不返”,我自然是认同泰戈尔这句话,但那故乡的味道却不会被岁月冲刷掉,反而它会被冲洗的熠熠闪光,让流浪的人回望,找到回家的路。

散梦思乡独知苦,在那漂泊无依的远方,在那迷蒙困顿的路上,回忆故乡——那个生长金麦穗和赶车谣的港湾,那个贮存如酒酿般香醇清冽回忆的地窖,在流浪天涯时,让你念起故乡的味道,伴你漫漫人生路。

故乡的味道篇四

昨夜,我又一次梦回故乡。我趟过故乡的小河,见到故乡的炊烟,走在故乡的小路上却闻不到故乡的味道。

记忆中的故乡很美很美。

那里的每一条路都平坦、笔直,公路两旁矗立着一颗颗俊俏的的水杉,它们手拉着手肩并着肩恣意地生长着。走在路上你抬头是看不到天空的,多情的树枝为你搭建了一个长长的绿色屋顶,屋顶下面砌着一根根又圆又直的柱子,柱子两旁温柔的伏着羞涩的小草。风一吹来,她们尽情的摇曳着自己柔软的身姿,想要为你拂去一路的尘埃。

公路两旁,垂直分布着一排排白墙红瓦的平房,房子前面有一条河,人们用河里的水洗衣服和灌溉农田。河里的水是不能喝的,因为那里是血吸虫防疫区,于是每家门前都挖了一口井以解决一家人的生活用水问题。房子的后面每家都有一块菜土和一张鱼塘。菜园里“冬种萝卜夏种瓜”,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而最要提的便是那张鱼塘啦。快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会邀上三五个好友还有左邻右舍来到家里。大伙齐心协力把塘里的水抽干,等鱼都捉上来了,先捡几条又肥又大的草鱼,煮一盆又鲜又辣的火锅,十几个人围在火锅旁热火朝天的谈论着今年的收成一边开怀畅饮,吃完后每人还要带一两条回家,余下的那些大的主人就腌起来留着过年吃,而那些还没有长大的就又放回塘里。等到来年春天再添一些鱼苗,每日只需割一些青草放到塘里,到了冬天就又有肥硕的鱼儿吃啦。

可你也有烦闷的时候,因为大人们早已在田里等候你和他们一起去插秧。一开始插四蔸,横竖都要对齐,秧要插稳,且要分匀,每一束七八根,要做好这些对于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来讲是不太容易的。你稍不留神就插歪了,中间留下很宽的缝隙,插歪了大人是要你返工的,你不得不把秧扯掉重新插。路漫漫其修远兮,望着身后这一百米的距离哟,好像怎么也插不到头。站在田中看着路上骑车来去的人们,你心里便有了一个念想:长大了一定要住到城里去,去坐一坐长长的公车,看一看那霓虹闪烁的夜景该多美啊!

而今我实现了儿时的愿望住到了城里,领略了城市的妖娆和繁华之后却夜夜梦回故乡,想喝一杯故乡的热茶,吃一顿外婆做的饭菜,闻一闻故乡泥土的味道。

想念故乡,是该回故乡看看了。

故乡的味道篇五

人的一生,总要与很多的人和事发生联系,但太多的东西都会成为过眼云烟,而有些东西却会成为我们的宿命,它们会像血液一样渗透到你的全身。对于我来说,故乡的豆花就是如此。

我离开故乡二十余年,但每年春节都会回去。一方面为探视亲人、故友,一方面就是为故乡的豆花。

豆花的前身是豆腐,相传是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发明的,后来富顺人把它传承了下来。美食是懂得择善而居的,豆腐也不例外。富顺虽非名山大川之地,但却隐没于川南腹地,城边沱江自西向东绕流并形成三面环水,城中还有一西湖点缀。有朋友去过富顺后,把它比作一阙婉约宋词。豆腐的制作技术到三国时期才传至富顺,且极受欢迎。相传有一天,一些等待吃饭的盐工实在没有耐心等豆腐成型上桌,就跑到厨房将半成品豆腐加盐下饭,吃后却惊喜地发现,这种吃法比起煎炒过的老豆腐更加鲜美可口,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回味无穷的“豆花”便在民间流传开来,成为一道独具特色的民间菜肴。

豆花最早十采用石磨磨制的,而今已改为电动磨制。在富顺,豆花多被当做早餐食用。每天大清早,在古城的街巷里,豆花便透过薄雾在一个貌不惊人的小巷深处,和着斑驳久远的一张张四方桌拉开小城一天繁忙的序曲。富顺豆花在吃法上很是讲究,其中豆花、海椒蘸水和米饭必不可少,且要和谐统一,才能感受到其中无穷滋味。首先要将豆花盛到碗里,再用筷子夹上蘸水涂于豆花之上,然后掺合着米饭一起吃。如果感觉蘸水太辣,就颗喝一口豆花汤,自然辣味即淡,快感至心,回味悠长。如果是酒醉后喝上一碗,既能解酒护胃,又令人神情气爽,酒意大减。

豆花就像一把锈迹斑斑的钥匙,摩擦两下后就打开自己那只尘封已久的记忆箱子。记得在多年以前,我在北京参加一位亲戚的喜宴上,与在京工作已有数十年的老乡相遇,我们的话题从家乡文脉开始,很快就切换到美食豆花上面。谁知,同桌的其他客人也被我们的话题所吸引,称自己虽然不是富顺人,但有许多富顺朋友,也都喜欢吃富顺豆花。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大家把对富顺豆花的赞赏、品味喝理解淋漓尽致地叙述出来。当每个人讲述着自己与富顺豆花的点点滴滴后,我才知道,一份故乡豆花小吃,竟承载着大家那么多的美好回忆。一时间,差不多把酒桌变成富顺豆花的研讨会了。

对于远方的游子来说,豆花就是一味医治相思和乡愁的良药。难怪晋朝大才子张翰因为思念故乡,怀念家乡的美食,竟然辞官回乡,亦有了后来的“莼鲈之思”。

如回乡有幸恰逢豆花文化节,这对于一个刚经历了舟车劳顿从外地赶回故乡过年的游子来说,既能饱餐一顿风味独特的文化盛宴,又可满足久违的家乡味觉,并唤起自己内心深处的同年记忆,岂不美哉!

故乡的味道篇六

我的故乡七房村,是一个普通的村庄,深藏着许多不平凡的故事。故乡是一个童年的摇篮,载满了无限的思念;故乡是一幅美丽的画卷,勾勒出青山绿水;故乡是一壶醇香的酒,甜醉了幸福而美好的梦乡。

腊月二十八日,从县城出发,回故乡过年。一小时半的行程,我在车上昏昏欲睡,却抑制不住回故乡过年的喜悦。在我急切的目光下,可爱的故乡出现了。记忆中,这是我第三次回家过年。

从村东进入故乡,首先进入眼帘的是故乡的笑脸。一幢幢楼房大门两侧,贴上了红春联,门前挂上了红灯笼,村边的村丫上飘扬着彩旗。儿时的玩伴哼着曲子向我打招呼,一点都不陌生。童真而稚嫩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温馨而纯朴的话语表露出真诚的情怀;好奇而精妙的提问显现出无比感慨的疑惑。我斜视了一下父亲,父亲正与几位叔叔握手交谈,从交谈的氛围中可以肯定,故乡是多么的热情!我听不见正面的母亲与阿姨们聊什么,但从谈笑举止中,从大声拍手中,我清晰地分辨出故乡热情的味道。这味道,如清泉,润入心田;这味道,如桂花,清香入鼻;这味道,如蜂蜜,回味无穷。

年味,是烟花爆竹的狂欢,带着喜庆与火辣;年味,是采办年货的急切,带着喜悦与幸福;年味,是洋溢着春的气息,带着芳香与向往。“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年味。故乡的年味有其独特的一面。

腊月廿九,故乡的大年。追随故乡的习俗,一探故乡年味的面纱。傍晚七时许,我来到去年建好的"七房村文化娱乐中心",也称“祠堂”。这幢建筑雄伟、壮观,宽大,具有东方文化古韵。它凝聚了故乡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团结与奋进的信心。络绎不绝的亲人向"祠堂"而来。门前摆放好的爆竹形成一个“心”图形的模样,图形“心”的上端为数字“20xx",下端为“牛”字,其中的寓意可想而知。随着爆竹的点燃,乡亲们纷纷在祠堂朝拜,以感恩对先祖的怀念。

随着三发火炮的响声,八点准时过年。餐桌上早已摆满了丰盛的年宴。开席前,有的长辈还要求晚辈先许愿,以渴望新的一年平安吉祥。孩子自然抵抗不住年宴的诱惑,纷纷大开胃口,尽情享受年的味道。大人们也放纵自己,互敬团圆酒,毫无顾忌地畅饮高歌。我激情昂扬地感叹故乡的年味:这味道,纯香,香香入鼻;这味道,纯甜,甜甜入心;这味道,纯醉,醉醉入梦。

年三十,除夕。喜欢看孩童们拿着长辈的红包,那瞬间兴高采烈的神态;喜欢看阿姨们除夕夜欢歌笑语的姿态;喜欢看除夕夜间冲起的烟花,那七彩绚丽颜色。几声鸡鸣,惊醒了我沉醉的梦乡。几缕阳光从窗外闪入,透过窗户,我感受到春的明媚。大年初一,欢乐的一天又开始了。

你看,不知谁一早就放起了风筝?一个“牛"的风筝在空中飞舞。精妙的“春节愉快,牛年大吉”八个彩色大字写在“牛肚子”上清晰可见。这是给故乡新年的第一声祝福。我深深地感受到“放风筝的人”那种对故乡的深爱是如此热烈!“新年好,拜年了,向你拜年!"的话语成了大年初一最美的字句。

在故乡过年,让我体会到故乡的情味,故乡的风味,故乡的年味。这些味道只有切切实实品味,才会尝到精髓,才会留住美丽,才会永远深爱。我爱我的故乡七房村,鄱阳县油墩街镇的一个普通村庄。我爱故乡的味道,这味道芳香润甜;我爱故乡的山水,这山水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而纯朴的乡亲;我爱故乡的神态,这神态斗志昂扬,团结奋进。

故乡的儿女,品故乡的味道,创“最美故乡”而一起携手前行。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故乡的味道作文500字(八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

    2023年故乡的味道作文400字6篇(优质)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

    最新重阳节主题活动方案 重阳节活动策划案通用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写方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

    重阳节的主题活动策划案大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2023年故乡初中生作文800字 故乡作文600字精选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

    故乡的山水作文700字优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故乡的山水作文300字故

    2023年故乡的山水作文500字优秀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

    万圣节专题活动方案及策划精选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方案能够帮助到我们很多,所以方案到底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给大家介绍

    最新万圣节主题活动策划案 万圣节活动内容方案精选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通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

    2023年写外貌作文200字精选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