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人散文(大全8篇)

时间:2023-10-15 作者:QJ墨客做幸福的人散文(大全8篇)

梦想是一个人奋斗的目标和意义,是前进道路上的明灯。一个较为完美的梦想应该具备可实现性,不仅有追求,更有实现的可能和条件。接下来是一些关于梦想实现的心得体会和经验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一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丽的余晖让人沉醉。

夕阳下的人民公园,是那么美好,是那么让人沉醉。路的旁边是,碧绿的小草。不知名的小花们在拼命地吐着花香,让人沉浸在花海。这时,一对恩爱的夫妻,出现在了我的眼前,可不幸的是他的老伴,生了病坐在了轮椅。老人慢慢推着轮椅,陪老人散散心。

一阵微风吹过老人,怕老伴着凉。便推着老伴来到了一排木椅旁,在夕阳的照耀射下,把他们的影子拉的老长,老人把老伴的衣服盖了又盖,再坐到木椅上,将老伴的手,握在自己的手心中。

我发现,一直没有任何表情的老太太,在老人给她盖衣服的那一刹那,老太太紧紧注视着老爷爷的眼睛,在她那浑浊的目光里,透出了快乐,透出了无尽的幸福。老人读懂了老伴的眼神,在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两个老人静静地消失在这金色的余晖下。

我真希望天下的夫妻,也能如此的恩爱,如此的照应对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二

人生是一本书,在书中我能更多地感受是一首诗,我喜欢诗一样的人生,也很欣赏能用手中的笔尖轻柔地抒写美妙人生的诗人,在我的感觉里,写诗的人是思想的觉悟者,也是在灵动的世界里去舞蹈着自我多彩的人生。她总能带给人走向新的三维空间,总能使人在浓缩的只言片语中,去真情地回味和感悟时光丽人留给人是欢喜还有忧郁,是恬静还是灵性的骚动。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写诗,更多的人只是站在朦胧的意境中去长久地沉醉和思索,诗却一直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步履,催生着我们人性的智慧,装点着美妙的人生童话,我很有幸走进文学的舞台,并有机缘在网络上见到诗人唐益红,虽然不曾相识,但透过上传的照片,我能捕捉到她是一位非常漂亮,高挑有气质,并富有知识趣味和素养的女性,那甜美的笑脸,能穿梭在时空的隧道,带给更多人以开朗,恬静,祥和的情趣,她仿佛走在红尘的朦胧的纱窗,从灵性的自然中舞蹈着自我的旋律,我恍惚走进她的琴瑟之中,又好象走进烟波浩淼的音韵的世界,在诗里,在梦里,在心灵的子午线上,我能懂得,又未曾完全知晓她,簪花一笑间,我迷梦着自己的双眼,在诗与诗的衔接中,在心与心的碰撞里我走进去,又悄然地走了出来.

诗人唐益红祖籍常德,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做过老师,以后在《科教新报金大地》、《常德旅游文化》、《桃花源》、湖南日报华声在线等媒体工作。开始发表作品,主要创作方向诗歌。已在《诗刊》、《星星》、《北京文学》、《上海诗人》、《芙蓉》、《文学港》、《散文诗》等各级文学刊物上发表诗歌百余首。在《诗刊》、《青年文学》等全国诗歌大奖赛获过奖。有诗歌入选《中国诗歌精选》。出版诗集《我要把你的火焰喊出来》,前不久,我惊喜地听她告知,她的诗集已经出版,我真心地为她祝福,希望她在诗歌的舞台上亮丽出自我的风采,留给世人更多的甜美与快乐的遐想空间。

我们同饮沅江水,在奔流不息的江湖的洗涤岁月的浪尖里,在各自诗情画意的情素里,我们都在追求着心灵世界的感动,都在文学的殿堂的光辉与照耀下,我们在一步一步地攀爬着我们的人生,还有我们心中得与不得的情绪,她很平凡,但在淡淡的岁月中作为一个不甘寂寞,不愿意在平静的世界里去沉静,去掩饰自我的孤独与荒凉,我知道在她的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青春的火焰,还有她的奔放,她的洒脱,她的隐忍,还有她对生活的无限热爱,都静静地流淌在灵魂的舞蹈中,在她优美的诗《身体里的桃花》我用心地品读这几段文字,“你微笑着,用优美颤抖的声音反复地说,一朵桃花会在隔世的纷繁里开放出忠贞”诗人用形象的语言,展示作者内心情感的实与虚,既感真实,又觉空灵,象品饮咖啡的感觉,慢慢入味,渐渐使人心为之激荡,让人体会到情感的彷徨,欣喜与执着,让人沁人心脾,弥漫的芳香撩人心醉。

从诗里面我能感知诗人外表的现代,以及内心的古典,还有她对情感真实的眷恋,对情感的憾梦中的留恋与追思,在她心中美好的总是那么的匆匆,象春天在最后的黄昏扣动扳机,我们成为彼此心中的影子。

在唯美与浪漫的文字色彩里,我会轻盈地走进大自然,我放下我思想的包袱,卸下我灵性的枷锁,在诗人写的《一棵树从来都是静的慢的》的文字里“一棵树从来都是静的.慢的,一片枯叶落下去的声音,也都是沉静的缓慢的”,我能感知诗人唯美世界的孤独,也能想象在她的心中就是一棵不断长成的树,在自然的风雨中,在天地的呵护下,静静地走来,慢慢地去品味人生,品味人性的自然,希望能多点沉静,多点沉淀,多点生活的重量,多点人生的静美,慢慢地去行走在红尘的滚滚风沙中,我能明白诗人在用灵魂述说着人生,在人生的过程里去演绎生命悲壮的美丽。

诗人的情感是细腻的,也是丰盈的,是唯美的,也是遗漏中的残缺,但人生亦如此,带着希望上路,在风光中领略丝路花语的永恒的念记,她一直在寻找心中最真最爱的爱人,离开一段纠葛的婚姻后,她遇到了一位当地一名官员,离异,有个小孩,但“有才气,和我一样,痴迷文学。”彼此的欣赏,让他们很快就坠入了情网。“原本以为,有爱情、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这样的婚姻应该会很幸福。”

但前夫的小孩一直很排斥她,成绩也一落千丈,一年多前,充满内疚的她选择分手。离异后,她逃离了常德,这个她土生土长、却让她伤感的城市。

离开是为了更好地装点自己玫瑰的色彩,是为了更好地迎合生活中带来的阳光的温情,唐益红来到省城长沙,找到了相对稳定的文字工作工作,她依然渴望着爱情,渴望着能有一个真心爱恋她的男人走进她的世界,在希望中,在真情的等待里,她把自己的情绪,还有对情感的诠释融化在诗歌里,诗歌成了她生命的牵挂,也打发着她心灵的孤独与惆怅.

我们相识在长沙,在文学笔会上,我看到她亮丽的身段,美丽的长发在风中,在她美丽的笑颜里,绽放开来,象一朵盛开的芙蓉花瓣,吐露着无限的芬芳,她带给我人性的高贵,还有诗一样的灵性的舞动,在她的举手投足间,在她心灵的缄语里,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与和谐,庄重而典雅,象永恒的风景定格在我生命的旅途上,叫我不时去观赏和流连。

我知道她继续走着她的文学之路,爱情之路,生活之路,还有很多的未知期待着她去精心地耕耘,在希望的田野里,她挥舞着心中的梨耙,在收获着她深秋的果实,当然也会悄然飘落她心中的落叶,那是对过往情感的洒落,那是在苦痛中的宣泄,那是对过去人生路的沉积,一切都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淡化开来,那前方遥远的旅途,象人生的彩虹将她带向美好的人生殿堂。

我走进夜深的寂寞的花园,我仿佛亲闻到夜来香的芬芳,在路上,在我的耳边,我听到诗人在轻轻的呢喃,"当黑夜来临,夜来香在不远的路上,一片片红色炙热而耀眼,我无法挽留住那流动的芬香,爱人眼中燃烧过后的寂寞......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三

发现它的时候,是五月里一个阳光很好的午后。

我和妈妈在院子里翻晒一些旧衣物。晒了大半天的棉袄啦、毛衣啦、围巾啦,都变得蓬松而柔软。

这些衣物已经很久都没有穿过了,但看着依然觉得很亲切。

我抖开一条粉色和白色相间的条纹围巾,那还是我上幼儿园时用过的。

奇怪的事情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

“哎哟——”一个石头模样的小怪物,忽然嚷嚷着从里面掉落下来。

“哎哟哟——”我也吓得一边嚷嚷,一边轻轻拍着自己的心。

“别害怕,我不是妖怪,我是一只歌。”小怪物用有点沙哑的声音说。

“歌?那你唱给我听听呢?”我的好奇心来了!

于是,小怪物真的唱起歌来。那歌词含含糊糊的,我把耳朵凑得很近了,也没听清楚一字一句。曲调呢,带点儿沧桑的味道,就像是一个疲惫的旅人从很遥远的地方缓缓走过来。

“你从哪里来呢?流浪歌。”我忍不住这样叫它。

“我也不知道呀,也许是风把我吹来的,也许是鸟儿把我衔来的,也许……”流浪歌很迷糊的样子。

我猜,一定是哪个粗心的主人把它弄丢了吧?

既然这样,那么,在它找到家之前,我只好暂时把它收留下来了。

我用毛笔在白纸上写了个简短的“失物招领”,郑重地贴在了巷口的老槐树上。

“今拾到流浪歌一只,请主人速与老槐树巷102号林小兔联系。”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也没有人来打听流浪歌的事。

流浪歌倒是心安理得地在我家住下了。我把它洗得干干净净的,还用灯芯绒给它做了一个舒舒服服的小窝。

它常常和我一起在院子里玩。暖融融的阳光,让它一天天变得柔软起来。现在,它不再像块小石头啦,而像是用厚嘟嘟的橡皮泥团成的。

我们常常在一起聊天。我给它学校里的新鲜事儿,它就给我唱歌。

虽然我还是听不懂它唱的是什么,但我惊奇地发现,那曲调一天比一天轻快了,那沧桑的味道,也像被掸子掸过了似的,渐渐地消失了。

一种很纯正的旋律,回响在槐花飘香的小院子里。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那张“失物招领”还是无人问津。只有风,掀起了纸头的一角。

渐渐地,流浪歌越来越喜欢黏着我了。有时候,半夜里它还会悄悄地钻到我的被窝里来。于是,我干脆把它放到了枕头边。

渐渐地,它变得更加柔软了,就像是百千朵蒲公英做成的,又像是晴空里刚刚摘下来的云朵。

渐渐地,我开始能听懂一些歌词了,它唱着,“我喜欢……我喜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越来越喜欢那歌声了。

不知为什么,它总让我想起一些美好的事物,带圈圈的棒棒糖啦,扎在麻花辫上的蝴蝶结啦,一不小心飞上天空的红气球啦……那些来自童年的事物。

每天,我听着那歌声,走进恬静的梦乡。每天,我听着那歌声,迎接新一天的晨光。是的,我想我已经离不开它了。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我心事重重地走在放学路上。

有一个声音悄悄地说,把槐树上的失物招领撕了吧,让流浪歌永远留在我身边。

第二个声音严肃地说,不行哟,那也是别人心爱的歌呀。

第三个声音无奈地说,那怎么办呢?

不知不觉地,我就走到了巷口的老槐树下。我下意识地向那树上的白纸望去——呀,它不见了,就连一片碎纸屑也没有留下。

是流浪歌的主人撕去了吗?他要问我要回流浪歌了吗?

我背着书包赶忙跑回家去。

院子里静悄悄的,妈妈正在屋里做晚饭。

“妈妈,有人来找过我吗?”我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焦急地问。

“有啊。”妈妈慢悠悠地应着。

“谁呀?”我的心咚咚咚地跳起来。

“隔壁的采采,她问你借羽毛球拍。”妈妈把一盘青菜盛了起来。

“哦。”我轻轻吁了口气。

可是,她忽然又像想起来什么似的望着我。

“奇怪,刚才我好像听见你唱歌了。”她疑惑地说。

“怎么会,一定是流浪歌唱的吧?”我咕哝了一声,向流浪歌的小窝跑去。

它还在!

现在,它已经变得像水一样的透明了,好像千万颗晶莹的露珠凝结在一起,好像风一吹就会消失不见了。

听,它在唱歌。那纯净的声音,仿佛刚刚被阳光漂洗过似的。

这一次,我竟然完全听懂了它的歌声。

“我喜欢,爸爸。

我喜欢,妈妈。

我喜欢,蝴蝶的翅膀。

我喜欢,气球追着红太阳。

我喜欢,带圈圈的棒棒糖。

我喜欢,蚂蚁爬到窗台上。

我喜欢,我喜欢。

……”

为什么,这歌声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亲切得像我的呼吸,像我的表情,像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小兔,这不就是你上幼儿园时最爱唱的歌么?”妈妈也跟了过来,惊奇地说。

谁说不是呢?这分明就是我唱的歌呀。

那时候,我总是喜欢大声地歌唱,在星光下唱,在高高的阳台上唱,在春天的草地上唱,天马行空地歌,唱着独一无二的歌,自己的歌。

爸爸常常笑呵呵地说,我家小兔会填词作曲啦。

妈妈总是打趣道,小兔是要当音乐家的。

我小心地抱起流浪歌,哦不,那来自我童年的歌。

现在,它是那么的轻,轻得像一团若有若无的雾气。

然后,我听见那声音越来越淡,它真的像雾气一样地消散了。

我的手里空空的了。

但是我知道,童年的歌,你已经回家,已经永远地住在了我心里,不是吗?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四

很多人都会夸我说,你的文笔真好啊,其实呢,我的口才比文笔还好一点,当年上大学拿过河北省的辩论赛冠军和全系列的最佳辩手。写文章其实无非就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罢了,我其实文采很一般,但是好在文章通俗易懂,和聊天一样,阅读起来就没那么累,在互联网时代,就占了很多便宜。因为现在人们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的厉害,大部分人已经无法一次性阅读超过1500字的文章了。

记得有一个调研发现,排在死亡和绝症后面第三位人们最恐惧的事情里面,就是公众演讲。而且结论是这是千百年遗传潜移默化造成的,因为从远古时代开始,赤手空拳的站在空旷没有隐蔽的地方被众目睽睽的围观,是一件极其危险而且容易丧命的事情。到现在依旧如此,我记得第一次上台公众演讲的时候,两条腿还在打抖,而后来看到很多实习的老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其实,对于对于说话而言,形体和语气语调占了技术含量的70%以上,至于说什么,大概只有30%的重要性。这个问题在相声领域还是很明显的.,同样的段子,你说就没啥意思,郭德纲说就很好笑,而且明明你听过,还是觉得很好笑。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30%都做不到,更不要说那70%了。所以我还是要先说说这30%。

说话内容做得好无非有几点,信息量大、逻辑严密、表达趣味。

第一点信息量大,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当你掌握了100个信息,你随口可以说出三五个,当你只掌握了20个信息,恐怕张开嘴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而如果你掌握了1000个信息,你随口就可以扯俩小时。大部分人在积累上有很大的不足,你肚子里是空的,就别指望能吐出什么象牙。所以泛读还是很重要的,这个时代多看看新闻客户端也其实挺好,更多的知道一些事情。

第二点逻辑严密就要多看一些逻辑比较严密的文章了,比如我写的。哈。逻辑并不等于事实,但是会看上去让人觉得合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多人很有文采,但是写的东西逻辑很差,就不适合高速阅读,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家都这么忙,就特别喜欢看一些可以一口气说到底还很有道理的东西。实在不明白就去看看名侦探柯南什么的,那是通过逻辑推理事实,显然更厉害一点。逻辑锻炼还是比较麻烦,最好的办法还是写好稿子多念,比如面试,自我介绍那一段,有多少人写好了之后去背过呢,这事我就干过,不要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想要逻辑性很好的说清楚,还是要写一下,甚至用一下思维导图。反复的练习也非常重要,比如老师,同样的一篇课文,他可能讲一辈子,自然最后就炉火纯青。所以我自己会整理出一套课程,反复讲,讲次数多了,就越说越好。这东西都是练得,不是看书能学会的。

第三点,表达趣味,这事儿就和幽默感有关了,这个东西太难了,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书讲幽默的书,我觉得挺好的,现在也很多资料把幽默类型都分了类,当你熟悉了分类,然后又掌握了很多段子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直接关联,然后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按照场景流出了。当然,这里你的语调和形体语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人说出来的笑话只能冷场甚至打架,同样的话另外一些人说的再不合时宜,也会引人发笑,就是这个原因了。

不过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也会问我,我现在在练习什么呢?说实话,我觉得我练了一两年,就可以把话说得很好,但我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用来学习闭嘴。觉得闭嘴简直比说话难多了,当然无话可说的闭嘴就简单很多,你有很多话可以说,还闭嘴,那就是本领了。这个世界上,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喜欢你去倾听他说,所以有技巧的倾听,也是会让别人觉得你口才很好的办法。起码,大家都爱和这样的人相处。所以我一直说,我最大的优点并不是口才好,而是不但口才好,还知道闭嘴。

恩,闭嘴。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五

我一向很尊敬我的表哥。他的年纪比我大了一截。我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出来社会做事。我没有哥哥,从小到大,表哥既像我哥哥,也是我的长辈。在我成长的过程里,他是我努力的目标。爸爸妈妈常常要我向表哥学习。他孝顺、聪明、勤力读书、人品好、顾家。如果没有他这个榜样,我也许不会那麽努力。

几年前,他遇到许多挫败,包括感情和健康。後来,他又再站起来了。对我来说,那是奇迹。早阵子跟他吃饭,他告诉我,他现在很快乐。他曾经在梦中笑醒了。

我听了很放心。

在我爸爸的'寿宴上,他告诉一些新的计划,一面却忧虑自己现在的年纪才去创业,似乎晚了一点。我鼓励他说:

“你还很年轻呀!”

圣诞节之前,我们通过电话,他在工作上有点不如意。我说:“你自己不是有很多计划的吗?”他慨叹:“当你肩膊上还有许多包袱,不是说走就可以走的。”

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才智和能力,但是,人生的确不可能永远随心所欲。唯一能够让自己快乐一点的方法,是做一些你自己能够控制的事情。忘记那些你没法控制的事情吧,为那些事情忧伤,是没有用的。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六

人生为何而活着?人生该怎样活着?没有人可以给一个标准的答案,也不可能有一个标准的答案。然而,在这个熙熙攘攘皆为利来,熙熙攘攘皆为利去的社会里,我们该怎样找到自己人生的航标呢?我认为人生是需要好好走过的,没有必要大喜,也没有必要大悲,应该按照自己的愿望快乐地生活!

其实每个人首先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就是世界无处不矛盾,我们要学会在矛盾中取舍。名利也一样,一旦选择锲而不舍地追求名利,那么你就需要心甘情愿地学会放弃别的东西,比如爱情,尊严。所以万不可因为名利失去了尊严而抱怨,过于贪婪只会让你更加的痛苦,不如快乐地享受名利给你带来的`幸福。

我们普通人其实更应该正确地对待名利。我们没有必要刻意地去钻营它,但是更没有必要虚伪地逃避它。我们应该积极努力正当地去争取它,得到自然好,得不到也不用悲观消极,因为我们已经尽力,我们的人生在我们努力的过程中得以充实。所以说摆正心态,我们才能从名利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人生就如同白驹过隙,转瞬即逝。不要为你的过去悲伤,不要为你的现在苦恼,也不要为你的将来担忧。把握好现在,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去做你要做的事情,让自己有一个无悔的人生!不要贪婪,不要什么都想得到,让自己有一个轻松的人生!不用别人的长处比较自己的短处,不用别人得到的比较自己得不到的,让自己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七

在一个单位工作,弄不好就有可自自使自己成为一个多余的人,如果成了多余的人,就离下岗失业不远了。因此,我们无论在何单位,作何工作,都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斯泰因梅茨因在交流电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与大发明家爱迪生齐名。但他从德国移居美国的时候,年龄已偏大,再加他身高只有1.5米多一点点,驼着背,头显得特别大。这模样,就是在当今的.人才市场上怕也很难找到工作。他以电器工程师求职的时候,就处处碰壁,没人愿意雇用他。最后他抱着唯一的一线希望,向工厂主依克梅尔出示了一封朋友的推荐信。依克梅尔不看僧面看佛面,给了他一份工作。虽说他的厂子并不很景气,但多个把人倒也没什么,这时的斯泰因梅茨,也就无异于是个多余的人。

依克梅尔的工厂生产大型电动机,之所以销路不畅,其原因在于机组一发动就过热,这在当时是一个普遍现象,没办法解决。斯泰因梅茨很愿意解决这个问题,他整天翻阅各种资料,然后运算和思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一年以后他终于研究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工人们用他的成果,果然制造出了不过热的电动机,一时间使依克梅尔工厂的电机销路大增。斯泰因梅茨也一举成名。

美国电器工程公司得知了他的天才,主动派人来“挖”他,并指示可以不惜任何代价,

斯泰因梅茨却不答应。他说:“依克梅尔先生不愿意我离开,你们即使给我10倍于此的报酬我也不会动心,我有义务在依克梅尔先生还需要的时候,留在这里。”老板闻言,便立即拍板:索性出高价买下依克梅尔工厂,因为这是得到斯泰因梅茨的唯一方法了。

1923年福特公司最大的一台大电机发生了故障,公司所有的工程师会诊了两个多月都没能找到毛病。公司便找来斯泰因梅茨,只见他在电机旁搭了帐篷安营扎寨,然后整整检查了两昼夜。他仔细听着电机发出的声音,反复进行各种计算,又登上梯子上上下下测量了一番,最后他用粉笔在这台电机上画了一条线作为记号。斯泰因梅茨对福特公司的经理说,打开电机,把我作记号处的线圈减少20圈,电机就可正常运转了。工程师们将信将疑地照办了,结果,电机果然修好了。事后,斯泰因梅茨向福特公司要价10000美元作为报酬。福特的工程师们大哗,说画一条线就要这么多钱,这价也要得太高了。

斯泰因梅茨不动声色地在付款单上写道:“用粉笔画一条线,1美元;知道把线画在电机的哪个部位,要9999美元。”就这样,斯泰因梅茨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由一个多余的人变成一个不可多得的人,不仅成为本单位不可多得的人,也成为全世界不可多得的人。至于他不为10倍报酬而动心,让人们想到的是他的高尚的人格和境界;而他在付款单上的签字.又让人们想起王安石的诗句:“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做幸福的人散文篇八

在我们日常琐碎和繁忙的生活里,诗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它仿佛是上界的语言,云中的天籁,是平凡现实中较为奢侈的东西。似乎只能让人远远地欣赏,静静地聆听。在感受人类种种升华了的复杂情感之余,总是有着很远的距离。而我近来在美国诗人马克·尼波的一封信中看到了一个颇为新鲜的说法:“你问我关于诗的问题,我只能说,寻找受到内心磨损的小事就是诗的.艺术。而聆听这些小事诉说的讯息,便能成诗。诗是灵魂触动每一天之所在。

诗与文字的关系不大,却与唤醒活着的感受有绝大关系。当我们安静地散步,直到奇迹通过万物发声,这就是诗,无论我们有没有写下来。我承认我的出发点是想写出最好的诗句,但唯有经历生活的磨损,才会想要发掘真正的诗。如今来到人生的下半场,我想要让自己成为诗,为此我虚心以对,兴奋不已。”一个人可以热爱诗,欣赏诗,甚至成为诗人,但要让自己的人生成为诗,也许这种想法过分浪漫。但通读这段文字,仔细一想又不无道理。

马克·尼波说,“寻找受到内心磨损的小事就是诗的艺术”也就是说,生活是不完美的,甚至有磨难与痛苦,而不完美的生活正是我们寻找诗意的地方。他还说,“诗是灵魂触动每一天之所在。诗与文字的关系不大,却与唤醒活着的感受有绝大关系。”这让我感受到:并不是每人每天都要去写诗,而是要在众多微不足道的生活“小事”里,认真去感受“活着”的诗意,它无须写下来,更重要是每天都感受到,诗就是让我们活出更有意识,更有意味的生命,也是每一天生命里的冥想与顿悟。

这和人与茶,茶与禅的关系多么相像呵!而茶与诗之间仅有最短的距离,常常是一纸之隔。茶也经常是诗的媒介,也是诗的本身。茶是生活的诗。

种茶,采茶是诗,山野、清涧、泥土,我们感受的是风雨寒暑,四季轮回,万物共生的欢乐与挣扎。

制茶,藏茶是诗,白雾、阳光、草木,我们触摸的是嫩叶花香,应时劳作,物美盈丰的遐想与期待。

交流,品饮是诗,市井、风月、雅俗,我们走过的是真假美丑,杯盏瓶壶,智慧通达的从容与大度。

时光轮转,日升月落,花开花谢,云卷云舒,我们在天地间站立,站成了一座山,站成了一道河,也站成了最鲜活的风景。

我们是茶,我们是禅,终于,让自己也成为了诗!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