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时间:2023-09-30 作者:字海最新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通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篇一

1.1 编制目的

1.1.1为保证公司环境保护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要求,防止安全环保事故的发生,并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有效地控制、处理,特制定本和应急预案。

1.2 适用范围及相关部门责任

1.2.1 本预案主要适用于公司所属设备设施。

1.2.2 技术科是本预案的主管部门,负责预案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有关操作规程,安全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的检查。

1.2.3 企管科、生产运营科、经营采购科、设备检修科是本预案的责任部门,负责本预案及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1.2.4 企管科是负责职工所用劳保用品和事故负伤人员的急救工作。

1.3 编制依据

1.3.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

1.3.4《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12。

1.4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防御与救援相结合的原则,以事故的预测、预防为基础,以对事故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核心,以全力保证人身、供热、电网和设备安全为目标,以建立事故的长效管埋和应急处理机制为根本,以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将事故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为基本原则。

2.

2.1 废气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对策:

2.1.1 烟囱排烟冒黑烟,加强燃烧调整,拉火不能过快,及时调整。

2..1.2 烟囱排烟颗粒物超标,及时查找除尘水泵运行状况,除尘水是否畅通,喷嘴是否有堵塞。

入量。

2..1.4 灰、渣、煤运输车辆要覆盖,防止抛洒。堆放场地应有防尘网。 2.2 化学危险品(酸、碱、盐)突发性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和防范对策:

2.2.1. 酸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酸时要戴防护手套,如酸为强腐蚀性且易挥发,需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如酸液有毒,应戴防毒口罩。b、如果酸液滴在皮肤上,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用5%的碳酸氢钠冲洗,严重时需要就医。c、如果滴在皮肤上的酸是浓硫酸,需先用干抹布轻轻擦去,再进行冲洗。d、如果酸液滴在眼睛里,必须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并不时转动眼球,就医。e、如果滴在皮肤上的酸是氢氰酸,必须立即冲洗干净,并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解毒,立即就医。f、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用嘴去尝酸液。g、酸液滴在皮肤上时,绝对不能用碱去中和,避免放热烧伤。

2.2.2、碱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碱时要戴防护手套,如碱易挥发,需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如碱液有毒,应戴防毒口罩。b、如果碱液滴在皮肤上,需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用红醋冲洗,严重时需要就医。c、如果碱液滴在眼睛里,必须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水冲洗,并不时转动眼球,就医。d、绝对不能用手触摸或用嘴去尝碱。e、碱液滴在皮肤上时,绝对不能用酸去中和,避免放热烧伤。f、盛放碱的试剂瓶绝对不能用玻璃塞,否则会打不开。

2.2.3、盐操作注意事项:a、操作有毒性的盐时需要戴防护手套;b、绝对不能用手拿取或用嘴尝盐;c、如盐能经皮肤吸收,必须穿全身防渗透服;d、操作氰化物时需特别小心,必须要戴防渗透手套和全身防渗透服,如不小心吸入其粉尘,应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并立即就医。

2.2.4 化学品储运事故预测及风险分析见表2.-4。

表2-4 化学品储运事故预测及风险分析

2.2.5 应急防范措施

对于以上风险事故,建议工程采取以下的风险防范措施加以预防:

(1)搬运、装卸化学危险品时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一旦发生危险化学品的泄漏或溢出,针对可能产生的危害,根据该化学品的化学性质,立即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2)建议厂区设置危险化学品废水收集池,专门用以集中收集由于发生泄漏而冲洗的冲洗废水,发生事故时产生的冲洗废水应该进行安全处理使需要排放的冲洗废水达到地表水和地下水要求后方可排放。

(3)为了从根本上保证公路运输过程中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安全,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委托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运输企业承运;运输时必须遵照jt3130-88《汽车危险货物运输规则》执行。

3. 环境污染事故的处理

3.1 对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保事故,应及时按规定上报。

3.2 对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保事故,请环保小组进行查处。

3.3 对全厂范围内发生的环保事故,环保负责人和安环专工要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现场调查、取证,掌握第一手资料。

3.4 发生环境污染事件后,及时进行分析,制订防范措施,定性处理。

4.环境保护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贯彻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法及有关环境保护的各项方针、政策。

4.2掌握工业“三废”排放情况,收集环境污染资料,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工作,并根据上级环保部门要求报送各种报表和数据。

4.3 做好环境保护的全面规划,编制年度计划,对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4.4加强对环保设施的管理,经常了解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提出各种补救措施。

4.5 负责本司污染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工作。

4.6 各种有关环境保护的法规技术文件,资料原始数据,报表保存完好。

4.7 需要摘抄、复制档案材料,须经主管领导批准同意。借阅档案材料必须妥善保管,注意保密。

5 应急预案

5.1 建立应急指挥机构

公司成立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由总经理、副总经理及生产、安全环保、设备、保卫、企管等部门领导组成,日常工作由安全环保部门兼管。发生重大事故时,以指挥领导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公司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总经理任总指挥,有关副总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公司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可设在生产调度室。若总经理和副总经理不在企业时,由安全环保部门或其他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5.2 编制应急预案

针对本期工程的特点以及可能出现的风险,首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以上事故发生。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生因污染治理措施关停导致的环境污染事故,按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使污染程度和范围减至最小。

5.3 保证措施

为了能在事故发生后,迅速、准确、有效地进行处理,做好应急的各项准备工作,对全厂职工进行经常性的应急常识教育,落实岗位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同时还应建立以下相应制度:

(1)值班制度。建立专制24小时值班制度,夜间由行政值班和生产调度负责,遇有问题及时处理。

(2)检查制度。每月由企业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结合生产安全工作,检查应急救援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例会制度。每季度由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一次指挥组成员会议,检查上季度工作,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

(4)如果发生上述事故,热电厂应立即通知当地环保部门,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事故问题,应停机检修。

6 组织机构及职责

6.1 应急组织体系

应急组织体系见图6—1。

7 检查与考核

8.1本制度解释权属公司技术科。

8.2本制度经项目公司总经理审批后发布之日起执行。

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篇二

外部环境风险指为了达到行政结果有利于自身利益的目的,行政管理对象可能对相关行政人员进行利益诱惑或施加其他非正常影响,导致行政人员行为失范,构成失职渎职或“权钱交易”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
1、“八小时”以外的个人生活不健康、情趣不高尚;2、不正当的私人关系;3、亲属鼓动违法乱纪、****,或者亲属直接收受钱财、干涉日常工作事务;4、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的拉拢、渗透,西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的侵蚀;等等。企业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危险。
企业经营风险通常主要包括以下五种:
1,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政策的变化对行业、产品的影响(宏观经济调控及产业政策导向)
2,市场风险:是指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是否适销对路,有无市场竞争力(技术、质量、服务、销售渠道及方式等)
3,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破产倒闭(资本结构、资产负债率、应收应付款及现金流问题等)
4,法律风险:是因签定合同不慎,陷入合同陷阱,造成企业严重经济损失(违约、欺诈、知识产权侵害)
5,团队风险:是指核心团队问题及员工冲突、流失和知识管理等。
建议: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牢固树立风险意识,切实采取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防止经营风险。

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篇三

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根据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进一步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相关工作开展如下。

(一)加快推进相关治理工作。

一是加快县污水处理厂扩建和提标改造工程进度。

该工程于20xx年10月开工,投资约6000万元,扩建2.5万吨/日处理规模,同时对处理设施按照一级a排放标准进行提标改造。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的80%,预计6月底前完工。

二是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我县有3个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未建成,目前均在加快工程进度,确保20xx年底前完工并投入运行,同时对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运行管理、提标改造及配套管网建设。

三是全面推进城区截污纳管、雨污分流工程。

已投入6000多万元开展城东片区、邱塘片区、杨桥片区管网建设工程,累计建成管网7.4公里;对城区雨污水管网开展全面摸排工作,对发现的截污不到位、雨污合流问题立即进行整治。

四是启动老赵店河、古襄河水环境治理工程。

该项目计划总投资8500万元,通过截污纳管、底泥修复、曝气增氧、种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建立河水生态系统,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保证水质持续改善。目前工程已完成挂网招标,即将动工。

五是加强畜禽养殖整治。

以滁河、襄河沿线1050米为主要重点,对禁养区畜禽养殖场坚决予以关闭拆除,已拆除襄河沿岸养殖场96家、滁河沿岸养殖场87家,全县禁养区累计拆除278家;同时加强对限养区、可养区养殖场的监管力度,对水质污染严重的畜禽养殖场依法严厉查处。

六是大力开展农业面源防治工作。

已组织开展滁、襄河流域8镇13个村的种植业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工作,成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专业技术组开展技术培训,积极引导农户多使用有机肥,减少化肥、农药用量,大力推广精准施肥技术,构建生态绿色农业生产体系,减少农业生产对两河水体的污染。

(二)强化治理工作调度。

一是县效能办、县政府督办室、县环委办于今年3月12日联合对县规建、水利、国土等部门及相关镇下达滁、襄河治理任务交办单,明确管网建设、畜禽养殖整治、河道治理等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间,定期对交办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督查,确保工作按时保质完成。

二是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对滁、襄河治理工作进行现场督查调度,强力推进畜禽养殖场(户)关闭拆除、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以及入河排污口整治等工作,针对整治工作中的一些难点问题,立即予以现场调度,明确相关责任人和责任主体,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限时解决;对工作推进较慢的单位,责令其严格按照整治方案,不折不扣加以完成,必要时移交县纪委处理。

(三)积极开展跨县、市水污染联防联控。

20xx年4月19日,省环保厅和滁河流域三市(合肥市、马鞍山市、滁州市)五县(肥东县、巢湖市、含山县、和县、全椒县)在全椒县召开了滁河联防联控专题会议。经过省环保厅、合肥市政府、马鞍山市政府、滁州市政府充分协商,就滁河水体达标的协同治理机制达成了共识,明确了滁河污染责任和限批范围。针对滁州市政府草拟的滁河水污染防治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其他县市在会上提出了相关修改意见,目前已完成协议签订,并立即开展滁河同治工作。

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篇四

1、风险点:社会交往不注意把握分寸,容易造成不良影响。防控措施:提高交友标准,注意时间和场合。
2、风险点:不能很好地抵御市场经济的冲击,受“人情关”、“金钱关”的困扰,不能正确把握自己,违背原则办事。防控措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地位观、权力观、财富观,正确处理好工作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自觉抵御市场经济和人为因素冲击。
3、风险点:人情关系复杂,处理人情与权力关系不恰当,可能违反政策规定,造成工作失误。防控措施:严格执行制度,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正确对待工作和人情之间的关系,不循私枉法,不优亲厚友。
4、风险点: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接受亲朋好友或关系户的说情和吃请的风险。防控措施:加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加大矛盾纠纷调处力度,加强自律,并自觉接受党员干部、群众监督。
5、风险点:亲属鼓动违法乱纪,干涉日常工作事务。防控措施:严格遵守《廉政准则》,自觉接受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6、风险点:八小时以外生活情趣随波逐流。防控措施:提高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7、风险点:在公务接待中可能存在铺张浪费的风险。防控措施:严格按照接待标准,不搞特殊化。

环境风险防控及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救援培训心得体会篇五

1、在履行职能中,有可能存在“吃、拿、卡、要”、收受好处等不良现象,可能存在风险,三级;
2、在接待群众咨询和来访时,语气生硬、态度不好,易造成不良后果,三级;
3、军休干部调标、工资发放,易出现纰漏,三级;
4、优抚系统信息录入,数据更新、核查,可能出现遗漏,三级;
5、退役士兵档案接收、登记和交接过程中,可能存在遗漏,三级。
措施
1、严格遵守廉洁自律的规定,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和规定,确保无违纪违法事件发生;
2、不利用职权和工作之便,发生“吃、拿、卡、要”收受好处等不良现象;
3、接待群众咨询和来访时,认真仔细、态度热情;
4、做好军休干部调标以及工资发放工作,认真学习军休干部调标文件,不懂多向军干所专业财务人员请教,每月按时准确发放工资;
5、做好优抚系统信息更新、录入和对象核查工作,认真核对,做到不遗漏,不错录;
6、做好退役士兵档案接收、登记以及交接工作,认真细致做好档案接收登记,交接时认真核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