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笔尘

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内容。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是经过实际教学验证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指导性。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一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的点数,说出总数。

2、学习按照数量对应摆设物体,体验5以内的数序。

3、大胆思考与尝试,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1、知识经验:有点数5以内数量物的数学基础以及排序的概念。

2、物质材料:火车头模型一个,火车厢3节,15张小椅子、3张桌子、3个杯子、2个袜子、1根棍子、5个手帕、2顶帽子、数字1-5的图片若干、音乐《火车开了》、糖果若干。

3、环境准备:布置一个数学城堡。

1、开火车到数学城堡去玩。

教师邀请幼儿坐火车前往数字城堡。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乘火车到数学城堡去玩,请小朋友数一数我们的小火车有几节车厢?请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车厢。

2、参观数学城堡。

播放音乐《火车开了》,教师带领幼儿来到了数学城堡。

师:看一看城堡里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城堡中有哪些好玩的东西。

3、做客数学城堡。

(1)搬椅子。教师请幼儿观察出有几张桌子,并请幼儿根据每张桌子贴着的数量卡,搬椅子坐好。等幼儿坐好后,教师再根据每张桌子幼儿坐的数量进行检查和调整。

(2)插花。

师:在这个城堡里,住着一位数字老爷爷,这位数字老爷爷知道小朋友来做客,可开心了。他说要跟我们小朋友玩数字游戏"。

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花瓶上的标签的提醒,给花瓶插上数量5的小花。

(3)整理物品。

师:数字老爷爷年纪大了,数不清城堡里到底有多少东西,小朋友们能不能帮他数一数?

教师引导幼儿数一数老爷爷的帽子、杯子、拐杖、手帕等有多少,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反复练习点数数字1-5。幼儿在说的时候教师把相应的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

(4)奖励。

师:小朋友们真的是太棒了!数字老爷爷非常感谢你们,他要给你送上好吃的糖果。但是每个小朋友只能拿到5个糖果。

教师引导幼儿手口一致地取5个小糖果。

4、开火车带小朋友回幼儿园。

教师请小朋友乘火车回幼儿园,并提出乘车规则:要求小朋友们不要拥挤,排队上车,每节车厢只能乘坐5个小朋友。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二

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目标:

1、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难点: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活动准备:

1、演示教具:雪花片操作教具一套、数字和分合号卡片一套、黑板一块。

2、幼儿人手一套雪花片操作图、雪花片若干、数字卡片和分合号卡片一套。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个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3、4。)。

2、幼儿答。2、3、4、

3、提问: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2、3、4这三个数字宝宝可以表示什么呢?

4、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那今天呀徐老师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三个数字宝宝,而且徐老师还要请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我会分。在玩游戏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游戏要用到的操作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出示雪花片操作图。

3、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图片上有什么?它表示什么?

4、幼儿答。

三、学习分合式。

1、提问:“刚才小朋友一眼就看出了图片上有雪花片之外,还有两个小盘子,那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上面有个符号?”

2、教师告诉幼儿这个符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成号,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

3、提问:“这每一副图上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呢?”

4、师幼集体讨论。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分。

8、师幼集体验证。

10、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11、教师总结。

四、游戏:智慧大考验。

五、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我会分》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学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思维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幼儿,由幼儿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帮助其修正,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幼儿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幼儿用书》的实际生活经验看一看糖葫芦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活经验的活动,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

《我会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我会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

小百科:分,汉语词汇,汉字“分”有两个读音。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三

1.区分红、黄、蓝三种颜色,按颜色的标记分类。

2.能用语言表述分类的结果。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会按颜色的标记来分类。

1.经验准备:幼儿在美工活动及日常工作中已经认识红、黄、蓝三种颜色。

2.物质准备:红、黄、蓝颜色标记若干,小兔子玩偶三个。花片。

3.环境创设:创设"小兔的家"环境。(桌上放有红、黄、蓝色的东西)。

一、以"参观小兔家"的游戏形式引入,复习对红色、黄色、蓝色的认识。

提问:小兔的桌上有什么?是什么颜色的?

二、游戏"给小兔送花"。

2.游戏。

引导语:喜欢红色的小兔子,要送给它什么颜色的花呢?请你把花送给它。然后再分别给喜欢黄色的小兔和喜欢蓝色的小兔送花。

三、游戏:相同颜色在一起。

游戏规则:幼儿自由选取红、黄、蓝颜色标记一个,教师引导幼儿按标记的颜色站在一起。再交换颜色标记,再次游戏。

引导语: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颜色标记,请手那相同颜色标记的小朋友站在一起。

四、结束。

本次活动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主要通过游戏的形式展开活动,活动中,我借用了卡通图片、头饰等辅助教具,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增强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始终,并引导幼儿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开展游戏活动。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一个非常宽松而愉悦的环境,让幼儿在看看、玩玩、学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辨别红、黄、绿三种颜色,并进行分类,形成了良好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氛围。有力的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充分体验到了数学活动的快乐。

小百科: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对光的视觉感受,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频率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频率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视觉神经感觉。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四

(1)观察、讨论、讲述蘑菇的排序。

小结:树、石头、蘑菇是从标记红旗下面开始,按照一个大一个小,或者一个小一个大的规律排序的。

三、幼儿操作活动。

1.师:“哎呀,不好了,美羊羊被灰太郎和红太狼抓走了,看,这是灰太狼、红太狼留下的脚印,大脚印是灰太狼的,小脚印是红太郎的,我们要救美羊羊,就要找出脚印的排列规律,才能跟着脚印走。”

2.幼儿操作,师巡回指导。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五

在此以前幼儿已进行过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的活动,积累了一些运用感官比较物体量差异的经验,因此在本活动中可以启发幼儿自己想出比较物体粗细、厚薄的各种方法,提高幼儿认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幼儿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二个困难。第一是不能准确地将比较结果与相应的词匹配。这是因为在幼儿阶段词与某些概念建立联系需要一个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应该先让幼儿通过非正式的教育活动积累有关概念的感性经验,然后在琥式的教育活动中指认和命名活动完成词与概念的匹配。

第二是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由于幼儿思维不可逆,他们不易理解相对概念。因此活动中要采用变换比较对象和设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思考,帮助幼儿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该内容是幼儿以后学习相邻数和进行排序活动的基础。如果幼儿真正理解了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那么他们的逆向思维和推理能力也将得到相应的发展。

这一内容除了组织正式的教育活动,还应安排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如在数学角放置各种有关的材料,让幼儿通过分类活动积累有关的感性经验。

1、学习比较两个以上物体的粗细、厚薄。

2、知道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对的。

3、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1、重点: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2、难点:词与概念的匹配。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教具: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若干;厚薄不同的书、纸、布若干。

学具:每个幼儿一份厚薄不同的纸、布。粗细不同的毛线、小棒笔。每个幼儿的物品不必完全相同,以便交换使用。彩色的篮子若干只。数学角内放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和分类盒。(分类盒上用形象的图画表示物体的粗细、厚薄。)。

1、通过分类活动使幼儿积累有关粗细、厚薄的感性经验。

(1)在来园活动区域活动时让幼儿用数学角里的材料进行分类活动。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幼儿的分类水平,如:“为什么把这支笔放在这个盒子里?”等。

(2)该分类活动是个别进行的,教师应尽可能了解每个幼儿的操作情况。

2、通过指认活动帮助幼儿在词和有关概念之间建立联系。

(1)幼儿每人一份粗细、厚薄不同的物品。

(2)听指令取出相应的物品。如“找出一张厚的纸。”“把粗的毛线举起来。”指令可由教师发出,也可让幼儿发指令,以提高幼儿活动的兴趣,并向命名过渡。

(3)要求幼儿说出完成指令的方法(即采用什么方法比较出物体的粗细、厚薄的)。

3、通过命名活动使幼儿完成概念与词的匹配。

(1)让幼儿说出教师出示的物体的粗细、厚薄。

(2)让幼儿按指令介绍自己盒子里的物品的特征。如:“请说说你盒子两根小棒的不同”。

4、通过分类活动让幼儿体验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根据语言标记分类。如:“请把粗的小棒放在红的篮子里。”

(2)向幼儿展示分类结果,让幼儿思考分得对不对。

5、通过讨论使幼儿理解物体的粗细、厚薄是相比较而言的。

(1)检查分类结果。如:“红篮子里的小棒是否都是粗的?”

(2)讨论:为什么大家都把自己盒子里粗的小棒放进去,现在却是有的粗有的细。

6、通过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活动让幼儿进一步理解物体量差异的相对性。

(1)让幼儿按指令作变化粗细、厚薄的操作,如:“请你让盒子里的毛线变细”。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如可以用分解的方法使毛线变细,也可找出比它粗的毛线作比较。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由于选择的教学内容——《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第一环节。

适宜行为:在第一个环节中,让幼儿进行探索性测量,并根据自己的测量经验进行讨论,让幼儿把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说出来,起到了互相学习,互相借鉴的作用,而且个别幼儿的演示、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对正确的测量方法有了初步地了解。

1、幼儿人数较多,而空间有限,选择椅子的高度来测量,让孩子的视线受阻,活动不方便。

2、在我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时,选择了和幼儿一样的测量对象——椅子,由于空间受阻,因此做在后面及旁边的幼儿观察地比较不清楚。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六

1、引导幼儿探索学习5的分解组成,知道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

2、帮助幼儿理解分合的含义,知道怎样用语言表达,激发对分合的兴趣。

5个苹果卡片正反面颜色不一、幼儿用书、笔。

一、复习数字2、3、4的分解组合。

二、学习数字5的分解方法。

1、教师示范分苹果,并记录。

教师出示5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并点数。

教师:把苹果按颜色分成两部分,要怎么分?教师记录5可以分成1和4。以此方法记录5的其他3种方法。

2、小结5个苹果按正反面区分的不同结果。

3、比较5可以分成1和4、5可以分成4和1的异同;以及5可以分成2和3、5可以分成3和2的异同。

4、引导幼儿发现5的4种分合方法的排列规律。

三、游戏。

教师和幼儿玩手势口述游戏。5可以分成1和4,1和4合起来是5。

四、书写数字5。

五、完成幼儿用书上的练习。

孩子们对活动兴趣浓厚,积极参与到操作活动中去,体验分合活动的乐趣。游戏是幼儿的`最爱,是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最佳手段,于是,在教学中我便为幼儿创设了宽松、民主、愉快的学习氛围,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玩中学、做中学,寓教于乐。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七

孩子们进入大班下学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新《纲要》要求幼儿“应从生活中和游戏中感知事物的数量关系,还要关注幼儿探索操作、交流问题和合作能力。”并要求我们的活动内容能来自于孩子的生活,并是孩子所熟悉的。那我们更要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积累,在生活中得到发展,将我们学习的生活内容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年月日的概念,知道一年有12个月,一个月有30天,31天,总共365天。

2,引导幼儿知道日历是用来查看日期的工具,掌握日历查看的方法。

3,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想象能力,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

活动准备。

2,各种挂历,台历,月历等。

活动过程。

一,出示数字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今天老师带来来了一些有趣的数字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吗?那我们就来先认一认,读一读这些数字你们发现了什么吗?(学号年龄时间等)。

二,出示房子,讲述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年月日的概念,了解数学之间的关系。

1,出示房子图,幼儿仔细观察,问幼儿发现了什么,房子里面有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言。你们真能干发现了它们的秘密,请问你们想知道吗,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

2,教师利用大字卡讲述故事,幼儿操作小字卡,数字卡回答问题。

三,学习查看日历的方法。

1,现在老师指日期小朋友说出是几月几号

2,老师说日期小朋友上来把它找出来。今天是几月几号请小朋友找出来。

3,前几天小朋友带来了挂历,请小朋友在上面找一找,自己的生日告诉老师与同伴,再来找一找节日,如五一节,六一儿童节,国庆节,等等。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八

1、确判断7以内数量的多少,并按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序。

2、按要求进行操作活动并检查活动结果。

3、倾听同伴的发言,并能判断其回答是否正确。

4、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1、自制如附图所示1~7的长条点卡3套(如有投影仪就不需要点卡),磁性板或绒板。自备1~7的动物卡片。

2、用书第11页的格子纸,点子印章人手1个,每组2盒印泥。

3、布置:在活动室里摆放一些7以内数量的玩、教具。

(一)看动物卡片拍手。

1、教师出示1~7的动物卡片。

教师:卡片上有几只小动物,小朋友就拍几下手。

2、教师交代拍手数的变换要求。

教师:这次拍手的次数要比卡片上动物的数目多1个(或少1个)。

教师再次出示动物卡片,幼儿按教师提出的要求拍手。

(二)制作比7少的点卡。

1、教师出示7的点卡教师:卡片上有几个点子?请每个小朋友做一做比7少的卡。

2、幼儿操作后,教师请幼儿说说自己印了几个点子,几比七少。

教师:再印一张比7少的点卡,这次印的点子数目要和刚才的不一样。

3、幼儿操作后,教师再次让幼儿介绍自己印了几个点子,并说说几比7少。

教师:请小朋友将比7少的点卡全部做出来,做好后按点卡数量的多少有顺序地排好。

(三)比较七以内数的多少。

1、有目的地选择幼儿制作的几种点卡(有序的、无序的和有遗漏的),并用教具点卡进行记录(或直接用投影展示)。

3、按照幼儿的意见进行修改。

(四)“找一找”。

1、教师:请小朋友在活动室里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的数目是比7少的,看看谁找得多。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九

活动目标:

1、正确认读1-10的数字,学习用序数词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从不同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画出楼房图,10种动物卡,1-10的数字卡、笔等。

活动过程:

1、动物排队。

——小动物们排好队伍准备去参加比赛,看看他们是怎样排队的。

——将10种动物排成一行,指导幼儿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出他们的位置(如排在第几的动物是谁,某某小动物排在第几位),然后贴上相应的数字卡。

——教师任意说出某种动物的名字,幼儿说出该动物在序列中的位置。

——变换排列方向(从右到左),重新摆放数字卡片。想一想,小兔刚才排在第几位?现在排在第几位?为什么不一样呢?(排队的方向变了,位置也变了)。

2、比比谁最快。

——翻开幼儿操作材料,指导幼儿观察画面。小动物先比赛跑步,看清楚谁在前面,谁在后面,把他们的名次用数字或是圆点记在奖杯上。

3、爬楼比赛。

——第二个比赛项目是爬楼,看谁爬得最高。

——将10种动物放入楼房图中,并贴上数字卡。幼儿说出每种动物的比赛名次(谁得了第几名)。

《比比谁最快》,这是一堂数学课。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方向辨别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学习用数字表达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在第一环节中让幼儿分清左右边的位置。针对这个问题有几个幼儿不是很明白,因为他们对左右的概念不是很清楚,于是我就问他们:“你们是用哪只手写字呢?”问题一结束小朋友就举起握笔的那只手,我便告诉他们就是右边,任何靠近你这只手的物品都是在你的右边;“那小朋友你们的左边在哪里呢?”聪明的他们一下就明白了,兴奋的伸出了左手。然后我利用教室里的一些物品问小朋友这些物品分别在他们的哪一边,通过不断的提问,幼儿基本掌握了左右方向,已经把这节课的第一个重点吸收了。

接下来就是让幼儿明白同一物体在不同方向的先后顺序,从左往右看和从右往左看位置不一样。最后一个环节,是作业练习,把教具摆在了相应的位置上,有几个小朋友一下就看出了谁跑在最前面,对于这一重点我采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磁性教具:另一种是请了几个小朋友上来进行操作,他们要给把相应的数字卡片分别给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小朋友这一环节幼儿一下就明白了。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

2.能探索用不同的排列方式排列图形;。

3.能倾听同伴的发言,乐意跟同伴、老师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一张森林运动会的ppt图片2.大象图片7个、小鱼图片8个、小猪图片9个。

经验准备:正确认识10以内的基数、会口手一致地点数六.教学过程1.导入(3分钟)。

(2).请幼儿说出黑板中图片上的小动物名称。

活动过程。

(2).在给幼儿一定时间思考之后,请幼儿发言。

(3).针对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问:”你怎么知道是大象(小鱼)多呢?“。

(4).在明确幼儿的真实想法后,引导幼儿排除队伍排列方式的影响,用点数的方法正确判断动物数量多少。

(5).请幼儿在黑板是给小动物们分别变换队形,教师再次引导幼儿判断哪个队的小动物数量最多,哪个队的小动物数量最少。

”小动物们这次又变换了队形,这次又是谁最多,谁最少?"。

(6)最后,教师总结:比较数量的多少,要进行点数,在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不管队形如何变,其数量既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一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二

因为本班学生年龄都在四岁左右,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我采用贴绒教具进行教学,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可以吸引学生,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

1、逐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2、学习区分高矮并说出比较结果。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1、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

2、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1、贴绒教具:两棵高矮不同的树;长颈鹿、狗、小鸭一只;高矮不同的房子。

2、操作教具:高矮不一的木棒、积木、塑料瓶子、杯子等等。

一、目测比较物体的高矮,学习区分高矮。

1、出示两棵高矮不同的树,引导幼儿观察。看看这两棵树哪棵高哪棵矮?

2、出示高矮不同的两座房子,引导幼儿比较。

3、比较动物的高矮。教师出示高矮高矮不同的3只动物:长颈鹿、狗、小鸭,请幼儿找出最高的动物和最矮的动物。

二、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

1、请一高一矮两个幼儿上来比较高矮,看看这两个小朋友谁比谁高?谁比谁矮?

2、再请一个中等个字的幼儿上来,三个小朋友比高矮。看看她比谁高?她比谁矮?

3、帮动物找家。让幼儿根据动物的高矮帮动物找家:高的动物进高的房子,矮的动物进矮的房子。

三、操作和练习。

1、比较瓶子的高矮。让幼儿把3个塑料瓶子放在桌面上比较,指出最高和最矮的瓶子。

2、寻找高矮。引导幼儿在活动室里寻找高矮不同的物体,并让幼儿说出寻找的结果,如“老师高,小朋友矮,”“桌子高,椅子矮,”“柜子高,桌子矮,”“小朋友高,布娃娃矮。”

四、实践操作——按高矮排序。

1、每个小朋友使用以下几类操作材料进行高矮排序:

(1)按瓶子高矮排序;(2)按积木从低到高叠楼梯;。

(3)按杯子高矮排序;(4)按小棒高矮排序。

五、户外活动。

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

“今天我们学会了怎样比高矮,现在我们从矮到高排着队,到外面找一找,有什么东西可以比高矮。”

在这次活动中我设计的是中班数学活动《比高矮》。

一是逐步培养孩子观察、比较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二是学习区分高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并说出比较结果。

教学重点是:通过目测比较高矮,知道什么高,什么矮,感知高矮的相对性。教学难点是学习高矮排序,能在一组物体中找出比某物高(矮)的其余物体。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我以观察贴绒教具,目测比较高矮引入新课,导出课题。第二环节我设计了让幼儿和幼儿小组比高矮活动,使幼儿用眼睛去发现比较高矮。第三部分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和练习使幼儿对高矮的学习进行巩固,并让幼儿说出寻找的结果。第四部分我设计了实践操作——按高矮排序,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高矮的不同。第五部分我设计了让幼儿到户外寻找物体比较高矮。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

这节课教学中我能按备课的设想去讲授完成教学内容,通过这节课的课后反思认识到几点不足:

在幼儿动手操作比物体高矮时,过于牵制幼儿引着幼儿说出比较结果(此块设计时怕幼儿出现随意表达影响教学效果,这一课下来我有这样的感受,幼儿天真的话语才是幼儿的天性,不应该怕幼儿说错,说错时可以及时给予纠正。在练习说高矮时有的幼儿还出现了怯场不敢表达,这也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的加强幼儿语言方面的训练,教幼儿说完整话。

通过这次活动,我的收获是:不论是活动设计上,还是活动准备上,一定要进行反复推敲,怎样的设计,怎样的准备才适合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才有利于幼儿的发散思维,才有助于活动的成功;我们都应仔细地研究,只要我们认真地备课,那么每次活动也就都有希望成功。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三

1、感知4以内的数量,能手口一致地点数数量4的实物。

2、能认真观察、寻找事物中有关4的数量。

1、ppt课件《小熊的生日宴会》

2、礼物盒图片,苹果、香蕉、糖果等图片。

3、操作材料:每人一张图画纸,(简笔画图案:服饰)

一、导入:出示ppt课件,引出主题数量--4

1.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谁呀?(小熊)我们来看看小熊发生了什么故事?(过生日))小熊几岁生日呢,你怎么知道的。有几根蜡烛?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手举起来) 1、2、3、4,4支蜡烛。

二、进一步感知数量4,引导幼儿寻找数量为4的物品。

1.教师:(小老鼠、小牛、小兔子、小猪)好多小动物们都想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可是呢,小熊对大家提出了个要求,我们来听一听小熊是怎么说的:“谁准备了数量为4的礼物,谁就能来参加我的生日宴会。”

要求:

1.寻找小老鼠旁边的数量4.

2.寻找小牛身上的数量4.

3.寻找小兔子身上的数量4.

教师:那我们来看看谁能去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看看它们都准备了哪些礼物?

三、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数量4.

四、观看图片:为小猪准备数量为4的'礼物。

1.教师:小猪想了一个好办法,可以给小熊送礼物,猪妈妈帮小猪准备了很多个礼物,糖果,香蕉,苹果等。请小朋友按小熊的要求,帮小猪挑选合适(数量为4)的礼物,你们觉得哪个礼物合适?(手口一致的数,糖果、香蕉、苹果等的个数。)

教师:小猪很高兴的带着礼物去参加生日会,谢谢小朋友们的帮忙。

2.出示材料,请个别幼儿操作:送礼物。

教师:老师也想去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我也准备了很多礼物,想送给小熊,你们也来帮我挑一挑吧。将数量为4的礼物贴在礼物盒下。

五、参加小熊的生日聚会,进行装扮服饰;

1.教师:小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们都来了,非常高兴,你们想不想参加小熊的生日宴会?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漂亮的服装,可这些衣服上都是空空的,我给小朋友们准备了贴在衣服裤子上的小花图案。你们还记得小熊的要求吗?要贴几个才能参加生日宴会呀?老师也有几个要求:请你们操作轻轻,说话轻轻。

爱惜我们的操作材料,耐心完成。

当老师的音乐响起时,轻轻地把材料放在桌上,快速坐好。做得到吗?请小朋友一起来装饰衣服吧!

六、结束。

1.播放图片,评价总结。

2.播放音乐《我们大家跳起来》结束活动。

教师:听,宴会就要开始了,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跳起来吧,一起去参加宴会吧。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四

为了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1、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3、激发对数学活动的学习兴趣,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1、重点:知道2、3、4的分解、组成,认识分解和符号。

2、难点:能积极操作探索“2个、3个、4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方法和记录方法,并能用数的组成式记录。

1、演示教具:雪花片操作教具一套、数字和分合号卡片一套、黑板一块。

2、幼儿人手一套雪花片操作图、雪花片若干、数字卡片和分合号卡片一套。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呀老师带来了几个数字宝宝,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教师出示数字卡片2、3、4。)。

2、幼儿答。2、3、4、

3、提问:那小朋友们想一想,在生活中2、3、4这三个数字宝宝可以表示什么呢?

4、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那今天呀徐老师不仅给小朋友带来了三个数字宝宝,而且徐老师还要请小朋友来玩一个游戏,名字叫:我会分。在玩游戏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游戏要用到的操作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教师出示雪花片操作图。

3、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图片上有什么?它表示什么?

4、幼儿答。

三、学习分合式。

1、提问:“刚才小朋友一眼就看出了图片上有雪花片之外,还有两个小盘子,那小朋友有没有看到上面有个符号?”

2、教师告诉幼儿这个符号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分成号,带领幼儿用手做出分解符号的样子。

3、提问:“这每一副图上要我们小朋友做什么呢?”

4、师幼集体讨论。

6、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请个别幼儿上黑板分。

8、师幼集体验证。

10、请个别幼儿上黑板操作。

11、教师总结。

四、游戏:智慧大考验。

五、活动结束。

大班数学《我会分》活动是让幼儿区分10以内的单数和双数,数学对幼儿来说,是较抽象的思维概念,为了帮助幼儿更好的理解,我把双数比成都找到了好朋友的数字,单数比作需要找朋友的数字,将抽象的概念生活化,具体化,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活动中适当的给予引导,将游戏的方式交给幼儿,由幼儿自己理解并完成,每一操作过程结束小结,留意到每位幼儿的学习情况,而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游戏简单的一带而过,当幼儿出现错误时,及时的帮助其修正,在幼儿的操作过程中,出现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如个别幼儿将双数和单数区分不清楚时候,不能忽略这些现象,在后面的环节中,要给予弥补,结合《幼儿用书》的实际生活经验看一看糖葫芦哪些是双数的,哪些是单数的,加入了迁移生活经验的活动,体现了数学活动的生活化。

《我会分》活动提倡的是操作性和游戏性,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受益,真正体验到操作游戏的快乐,这也是《我会分》活动的主要目的,整个活动条理清楚,结合幼儿日常生活经验来学习单双数。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讨论操作结果,达到了帮助幼儿整理经验,明确概念的目的。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整个活动中,在操作中,幼儿能自己开动脑筋探索知识,获得经验,并运用各种感官参与,使得多种智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怎样才能让每一个幼儿熟练掌握任意数是单数还是双数?这是我下一步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总之整个活动在动静交替中进行,且结合日常生活经验,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单双数的概念,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

小百科:分,汉语词汇,汉字“分”有两个读音。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五

“比的应用”一课,是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的全过程来获取知识,从而操作、表达、探索、类推、合作、概括、创新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教学模式和方法力求体现应用性。

由于按比例分配计算应用较广,学生有很多应用机会,因此,课前让每一个学生到生活中调查生活中的比,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获得这些比的。以此引人新课,使学生感受到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就来源于自己的生活实际。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

(2)、注重学生的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

课堂中,每名学生为达到“帮助他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去探究、去发现、去创造,使每一名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开拓的区域,每位同学不但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而且通过互相讨论分析,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在交流中学会了互相帮助、学习互补、增强合作意识、提高了交往能力。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六

由于大班幼儿比较好动且动手能力强。为了让幼儿能体验到动手的快乐,并能理解劳动的辛苦、伟大。特别是对父母的付出的体会。由于我园幼儿绝大部分都是农村孩子,且父母又大多不在身边。让她们能体会活动意境。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主要是让幼儿养成知恩、感恩得的优秀品质。

1、引导幼儿学习用剪刀制作玫瑰花,体验动手活动的快乐。

2、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增强幼儿的动手能力。

3、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动手做的过程。体验意义和品质的培养。

1、剪刀、色卡纸若干。

2、教师用剪刀制作的玫瑰纸花一朵。

1、教师出示已经剪好的玫瑰花花,提问引发幼儿兴趣:“小朋友们看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玫瑰花)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吗?”

2、教师用剪刀现场制作玫瑰花,一边做一边讲解制作的`步骤和方法。

3、请幼儿动手制作玫瑰花。教师分别给予指导。幼儿学会制作以后,鼓励幼儿用其他颜色的卡纸制作。

4、制作完毕,幼儿用制作的玫瑰花开展“为我最亲的人”献花的活动。请幼儿回家后把花送给天天为自己成长默默付出的亲人。(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在这个尝试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问题,如我们一再强调的一定要折好后再剪,有些小朋友还是乱剪,又如个别孩子社会交往能力不是很好,显得拘束,出现了不肯动手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打算通过个别谈话、老师在旁给予其安全感等手段解决其问题,也相信一回生,两回熟,多次以后这样的情况会随之减少;另外,在颜色的选择上,教师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一些建议。因此在对我班孩子进行‘教学’时还是应该考虑的再周详些。虽然是刚开始尝试但是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的积极性都非常高,同时也激起孩子剪纸花的兴趣。

当然,在活动中还会存在其他的问题。但我们相信一边实践,想办法会把问题解决好的,也相信我们的孩子一定能在剪纸花中找到快乐的!

小百科:玫瑰(学名:rosarugosathunb.):原产地中国。属蔷薇目,蔷薇科落叶灌木,枝杆多针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5-9片,椭圆形,有边刺。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七

1.通过活动,知道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2.通过活动,学习按指令向一定方向爬,并能做到正确、快速,不挤撞。

3.体验师生共同活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共同学习的愿望,提高活动的能力。

5.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猫妈妈头饰、小猫、小鱼头饰若干。

一、扮演角色,激发参加活动的愿望:

1.分配角色(教师扮猫妈妈,幼儿扮小猫)。

2.戴头饰,从中渗透许多可以分成1个、1个……。

二、游戏《小猫捉鱼》:

1.小猫跟着猫妈妈学爬。

2.小猫捉鱼观察猫妈妈手中的鱼,知道有许多鱼和许多种颜色。猫妈妈把小鱼朝一个方向抛,小猫朝这个方向爬着去捉鱼。

要点:必须是爬着过去捉鱼。

三、小猫装鱼:

分颜色装到相应的盘中,渗透1个、1个……合起来就是许多。

四、小猫回家:

猫妈妈带着小猫听着音乐高高兴兴地回家,把小鱼送到娃娃家。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一般的猫:头圆、颜面部短,前肢五指,后肢四趾,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爪,爪能伸缩。夜行性。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八

小班幼儿对抽象的图形理解不感兴趣,幼儿如果单纯的认知图形而不能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是达不到教育目标的。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为他们创设情境,让幼儿在亲自体验中认知、掌握。

幼儿在生活中接触到许多他们感兴趣的物品,吃的、用的、玩的等等,在我班有几个孩子在课间也会谈论起自己喜欢的物品,会跟同伴、老师说特征。在《纲要》中提到"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务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一般来说,孩子所热衷的行为,往往是符合该年龄孩子发展水平的需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他们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学习物品的形状,因此,我根据我班孩子的年龄特点,以游戏化的形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并设计了本次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解图形。并通过游戏"找朋友""帮图形宝宝找家",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识,体验游戏所带来的快乐。

重点:初步掌握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特点。

难点:在生活中找到符合图形特征的事物。

方形、圆形、三角形头饰每个幼儿一个,背景音乐,提前在地上画好的三种图形。

1、巩固幼儿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认识,知道各形状的简单特征。

2、在正确感知图形的基础上,能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3、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体验游戏的乐趣。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5、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一)集体认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1、听音乐入场教师:今天图形宝宝们邀请我们去图形王国玩,小朋友想不起去?

2、出示正方形、圆形、三角形教师:请图形宝宝介绍一下自己。

3、刚才三个形状朋友介绍了,现在,你们认识它们了吗?能说出它们长什么样吗?

教师小结:

(二)按物体的形状分类。

(1)哎呀,图形宝宝想请小朋友们帮忙了。先看看哪些图形宝宝在草地上玩?它们是形状的?请小朋友说一说。

如:皮球是圆圆的,是圆形妈妈的孩子。电视机是方形的,它们是方形妈妈的孩子。帆船宝宝是三角形的,它是三角形妈妈的孩子。

小朋友真棒,帮形状妈妈把孩子都送回了家。

(三)游戏:找朋友师:小朋友看看胸前,你现在是什么形状的图形宝宝呀?找和你一样的图形宝宝做朋友,一起来跳舞吧。

(四)游戏"找图形宝宝"地上摆好四种图形宝宝。

老师示范:走、走、走,找个图形站站好。口令结束,找到口令中的图形站好(五)结束部分教师:小朋友们,玩了这么长时间累了吧,我们休息一下吧。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喂图形娃娃吃饼干。

教师:哎呀,图形王国的宝宝们饿了,我们送点饼干给宝宝吃吧。圆形宝宝喜欢吃圆饼干,方形宝宝喜欢吃方饼干,三角形宝宝喜欢吃三角形饼干,请小朋友给图形宝宝送饼干吧!

小朋友真能干,把饼干送到形状王国去吧,和那里的形状宝宝一起分享。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领域的活动来得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在发展。于是就要求老师在组织指导活动中要多花心思。

近期班上的幼儿对各种图形非常感兴趣,每天吃早点时,都有小朋友问我:"老师,我们吃的包子是不是圆的?""今天我们吃的馒头是方的吗?......"我发现班上的幼儿对身边的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有渴望了解图形宝宝的欲望。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这节认识图形的活动为了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孩子对活动的兴趣,同时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我特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三种图形比作图形娃娃来到班里与小朋友做客,还特别设计了一个故事情境作为导入,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其次,在组织形式上行,我把幼儿分成若干小组,人手提供一套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图形,让幼儿在边操作、边观察、边发现的过程中自主地领悟知识。这种活动形式,对小班的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幼儿要有良好的学习常规,特别是要培养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才能使活动顺利进行。而且在"找生活中的图形"的环节中,充分调动幼儿感官,训练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进一步巩固幼儿对几何图形的认识。同时,我通过个别回答、集体回答的形式,为幼儿提供表达的机会,提高幼儿口语表达能力。在活动中,幼儿的情绪很活跃,能把自己发现的主动地告诉老师和周边的小伙伴,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都得到了发展。在活动的最后,设计了"拼图形"环节,整个活动过程幼儿始终乐此不疲,活动中幼儿的主动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孩子的创造性,动手操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幼儿操作时间不足,没有创设幼儿合作交流的机会,语言还要精炼等,在以后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应加以改进。合理安排活动时间,注重重点,为幼儿预留充分的自主空间,日常活动中有意规范教师语言,为幼儿传递良好的语感,培养幼儿善于表达的能力。

小百科: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十九

做完了试卷,我依然和以前一样,认真检查试卷,检查出来了一个错误,我自认为我应该没错误了,才不再进行第二次检查。试卷发下去后,我发现,我的一个“只写算式,不求答案”的题错了,所以减了三分,得了个“97”。做错这道题的原因就是粗心大意,本来我应该用单位一减去这两天用这些沙子的几分之几,而我却因为看题太快,所以想成了用两吨沙子乘以第一天用这些沙子的几分之几,再加上两吨沙子乘以第二天用这些沙子的几分之几,所以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下一次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再考出一个“100”分!

数学的教案反思(通用20篇)篇二十

能按点子的数量匹配相应数量的实物,初步感知物体的对应关系。

2.能按要求乐于参加操作活动,能边操作边讲述。

1.画有1个斑点、2个斑点、3个斑点的纸制瓢虫若干。

2.树叶3片,小虫若干。

3.儿歌《小瓢虫》。

一、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

小瓢虫,小瓢虫(上下弯曲手指)爬来爬去的小瓢虫(四指作爬行状)紧紧追上大害虫(加快爬行速度)一口把它吃干净(停下做吃状)。

二、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3以内的数。

1.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学习数数1、2、3。

(1)出示1只瓢虫。提问:瓢虫宝宝长什么样?(圆圆的身体。

背上有什么?(斑点)有几个斑点?(2个)师幼一起手口一致的点数2。

(2)再同时出示2只瓢虫。(身上的斑点分别为1个和3个)让幼儿说说它们身上分别有几个斑点,集体手口一致的数1个斑点的瓢虫,请个别幼儿上来手口一致的数3个斑点的瓢虫。

2.观察瓢虫的外型特征,巩固对大小、颜色的认识。

师:“这3只瓢虫宝宝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颜色、大小、斑点)。

三、利用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

1.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1)通过照顾小瓢虫,巩固手口一致数3以内的数师:“瓢虫宝宝的妈妈生病了,想请小朋友帮忙照顾瓢虫宝宝,请你选一个瓢虫宝宝来照顾,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虫宝宝身上有几个斑点?伸出手指数一数。”

(2)游戏“小瓢虫抓害虫”。

师:“瓢虫宝宝们肚子饿了,它们最喜欢吃虫子,我们带着瓢虫宝宝去抓害虫吧。”(听着音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抓害虫)。

2.送瓢虫宝宝回家。

(1)让幼儿把不同斑点的瓢虫宝宝放到有相应圆点的树叶上。

师:“瓢虫宝宝们累了,想休息了,它们喜欢在什么地方休息?(树叶)请你们送它们去树叶上休息。(送的时候要求幼儿1个斑点的瓢虫宝宝送到有一个圆点的树叶上,2个送到2个圆点的树叶上,3个……)。

(2)集体验证。

四、结束活动。

幼儿学小花猫走路轻轻的离开活动室。

上完这节课后,我对本次活动进行了以下反思:在第一环节中,游戏导入,师幼共同玩手指游戏“小瓢虫”我们班的`幼儿很有兴趣。第二环节中,利用图片练习手口一致的数5以内的数,对我们从托班升上来的幼儿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教孩子数数的时候,应该注重数数的方位,如从上往下,从左往右。第三环节是本次教学活动最重要的环节,通过游戏,培养幼儿按数量分类的能力。当孩子说的答案不一样时,老师需要机智一些,很好的把它转过来,如瓢虫身上的斑点不一样时,可以通过集体数数帮助幼儿解决。还有就是师幼的互动应该更多一些。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学习有效教学心得(专业20篇)

    学习心得是我们从学习中获得的宝贵财富,可以帮助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避免同样的错误。小编精心整理了一些学习心得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成长在逆境中成长(优质16篇)

    优秀作文透露出作者的个人修养和情感世界,给读者以启示和思考。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成绩优秀的作文范文,看看别人是如何写作的。在那个怀才不遇的日子里,我们只能

    保险内勤柜员工作总结(实用23篇)

    通过保险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进步的方案。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保险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春励志梦想的广播稿(热门20篇)

    在广播稿中,我们需要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使得信息能够迅速被听众接收和理解。最后,希望以下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提升广播稿的写作水平。

    ee个人总结(通用12篇)

    个人总结是反思自我、发现问题、提升自我能力的重要环节。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些个人总结范文,或许能为你的总结写作提供一些灵感。时间飞逝,岁月如梭,转眼间我

    读论语的心得感慨(热门18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路径。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一些写作技巧和思路。no.其实,瑜伽是

    记住教训初一(通用15篇)

    优秀作文不拘泥于形式,而是通过言之有物、意境深远的方式,真实地展现作者的情感和思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星期五上午月考结束,我刚

    云雀的心愿语文教学设计(热门17篇)

    通过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师可以合理地安排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充实而有序的学习体验。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和指导。

    在小学毕业典礼演讲(汇总23篇)

    毕业典礼是学生向母校表达感激之情,并告别青春岁月的盛大仪式。在写毕业典礼总结时,可以参考以下范文,同时也要保持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观点。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家

    因工作另有发展辞职报告(优秀17篇)

    辞职报告是向公司或组织提出离职申请并说明辞职原因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是员工告别工作岗位的重要方式之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辞职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