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雁落霞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

在小学教案中,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以确保教学的有效进行。小学教案的评价标准有很多,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评估。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一

1、会认读数字3和4,知道数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色气球各1只,统计表一张。

2、数量1~4的点子卡片若干,彩色笔若干3、《数学》上p。2。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气球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分别说出其颜色。

教师拿出气球,让幼儿说出其数量。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2只气球?

启发幼儿说出;一只气球再添上1只气球,就是2只气球。

引导幼儿说出这2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再观察中让幼儿发现2里面有两个1。

二、观察画册《气球飞了》。

看一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说一说,天空有几只绿气球?奇奇手里拿着几只绿气球?一共有几只绿气球?幼儿点数后知道:2只绿气球再添上1只绿气球就变成了3只绿气球了。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3,幼儿认读。

引导幼儿点数红气球的数量,并说出用数字几表示,然后拿出相应的点子卡片和数字数一数,黄气球和蓝气球各有几只?幼儿说出其数量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使幼儿知道: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找一找,数字3和4分别隐藏再哪里?

引导幼儿根据气球的数量圈出相应的点子。

三、讨论交流想一想,数字3和4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

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室找出数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二

1.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3.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4.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难点: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能正确读出算式。

活动准备。

1.课件2.数字卡片、符号卡片3.瓶盖4.头饰等。

活动过程。

一、预备活动。

幼儿说《数字歌》入场。

二、集体活动。

1.创设情境:

师:小朋友们,智慧王国到了。

国王:欢迎来到智慧王国,智慧王国,智慧多多,游戏多多,想挑战吗?

2.探索活动:

师:你知道我们教师里有几位男生?有几位女生?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数字表示?

师:你觉得应该用什么符号表示?

师:这些数字和符号放在一起,应该怎样读呢?

3.游戏活动:

游戏一:《瓶盖游戏》。

方法:请幼儿二人一组,二人分先后听声音数量,取瓶盖,最后看看一共有几个瓶盖,请幼儿用数字卡片摆出算式。可变换方法再进行。

游戏二:《下雨了》。

方法:幼儿取动物头饰扮动物,看到太阳标志时自由活动,看到下雨标志时,则快速躲进两间房子里,再请幼儿根据两间房子里动物数量说出加法算式。

4.交流小结:

三、结束。

1.导入环节:用故事情节引入,请幼儿到智慧王国,以幼儿喜闻乐见的形式,激发了幼儿的积极参与乐趣和探索欲望。

2.感知环节:本环节一般情况下,讲授新知识都是以讲解演示方法进行,而此环节我采用的是教师设定情节,幼儿自己探索发现数量之间的关系,自己发现加号、等号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及算式的读法,以幼儿为主,教师为辅,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以幼儿为主体的新理念。

3.复习巩固阶段:让幼儿对新知识加以巩固复习,以往的课堂教学都是让幼儿一遍遍写一道道算,小学化倾向严重,对孩子的心理和生理都造成严重危害,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厌学现象,有的幼儿过早的出现近视现象。因此,生动有趣、健康的学习方法、学习环境很重要,本次活动的复习巩固阶段我设计了两个游戏活动。

一个是共性的游戏《瓶盖碰碰碰》,用听音计数的方法进行,并用加号、等号区分取瓶盖儿的先后,然后请两位小朋友用拼摆算式的方式记录计算过程,并请幼儿将结果展示在黑板上,大家集体验正,使幼儿对新知识有一个加深、巩固的过程。

第二个游戏是《下雨了》,这个游戏相对瓶盖儿游戏是一个比较个性的游戏,它有一定的随机性,师幼不能预知下一步会出现什么样的算式,但幼儿通过点数每间小房子里的小动物数量,这样的实际操作就能轻松完成算式,对算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幼儿在玩这个游戏时非常兴奋,因为它完全调动起了孩子的兴趣,在这个游戏中还渗透安全教育,团队精神,也渗透了运动活动中的跑的内容,而且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并且活动中还渗透了按图索骥的内容,让孩子既学到知识又培养了综合能力。

4.结束部分。结束时我设计了一个小小的悬念,调足了孩子的胃口,“超级无敌恐龙屋”孩子会充满好奇和期待,而这个期待如果想实现是有前提的,请幼儿为小动物按特征分类,并区分左右,一个小环节渗透了分类,空间方位知识,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感知了新知识。

5、本人才疏学浅,对新教材理解不够透彻,对于游戏中算式是否一一出示尚有困惑,今后时间我会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深入研究新教材的内涵,领悟新教材及《纲要》精神,在今后的教学中从多种途径利用多种手段,创造丰富的游戏环境,有效开展幼儿数学活动,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三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2、竖式的书写格式。

小棒,口算卡片。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

备1、口答。

2、板演。

订正时,请同学们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

3、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

(1)理解图意。

(2)说一说你从图中看懂了什么。

(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

(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

(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

(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

(5)试一试,写出竖式。

(6)交流笔算方法。

(7)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

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

(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

2、看病门诊。

(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

(2)改正错误之处。

(3)提出改进方法。

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

(1)看清题中数据。

(2)独立完成。

(3)集体订正。

(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

(四)思维训练。

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额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四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幼儿喜爱的人物,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激进的探索氛围。跟随着情境,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层层深入的掌握大小排序。

活动目的: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帮助喜羊羊》。

2.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顺应情境,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五

教学案例: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认识角。

教学难点:

正确画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

2、提问:从图中你发现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一)联系实际,找角。

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什么?

2、小组活动:找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二)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

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教师示范)。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三)小组合作,折角。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

生:没有。

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展示)。

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

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

谁能告诉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

(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

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

你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请你跟我这样做。

你又发现角有什么变化?

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

2、魔术。

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

(抽动活动角)。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六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2、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七

二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初步接触了基本的几何图形,而这节课也是在一年级学生学习了平面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可以说学生具备一定的认知经验和生活经验。但是孩子们对角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尖尖的一点”这一个层面上,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

经过对教材的反复研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节课的的侧重点放在帮助孩子建立起“角”的正确表象,初步感知角是有大小两个层面上。对于本节课设计分成了3部分:课前的微课学习;课上在活动中感知建立角的正确表象,并在操作中体会角的大小;课下拓展提升(找一找家里的。角,并摸一摸、说一说)。有了这样的整体构思,使得这节课突破了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后的感悟也有些许。

1、从生活中找角,在活动中建立角的表象。

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五角星引入,在学生初步讲解角的基本特征之后,让学生指角,充分利用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知识“盲点”,结合角的特征,不断反复的指角,最终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在过渡到生活中找角、指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准确过渡出角的几何形象,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用充满了数学味。

2、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在学生建立角的初步表象之后,让学生利用自己做的活动角进行体会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由2个大小相同,边的长短不同的角,课件演示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到底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小鸭嘴巴大”的活动,更是帮助学生突破了难点,明确的角的大小与角开口的大小有关,得出结论顺其自然。学生在活动中成长。

3、每一节课都不是完美的,留有缺憾才让我不断反思进取。

(1)学生已经进行了微课学习—画角,但是课堂我在这个环节用时较多,导致后面探究活动比较紧张。

(2)学生建立了角的基本表象,但是指角的练习较少,不够扎实。

(3)对于活动角的利用还比较局限性,个别学生的活动角做的不够规范,没有提前整改。

一次备课、一节课、一次反思、一次提升,只有在这样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丰实我的臂膀,让我的教学之路走的更长。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八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帮助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画平移的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数平移距离。

1、观察43页第一题,让学生说一说怎么样数平移的距离。

2、动手涂颜色。

3、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样找到那条船的。

二、画平移后的图形。

1、先让学生给43页第二题的四个点标上记号。

2、问学生,图形移动3格上边的点移动几格?图形的'大小还是保持原来的样子吗?

3、学生讨论,该怎么样画平移后的图形。

4、学生汇报方法。

5、老师总结:先找好四个点移动后的位置,再把四个点连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平移后的图形。

6、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第2题的两个要求。

7、独立完成44页第5题。

三、判断练习。

1、判断哪些物体的运动是平移和旋转。

2、判断哪些角是直角,锐角和钝角。

四、动手操作。

自己动手或小组合作完成45页的做一做。

五、动手完成剪一剪。自学剪一剪,在全班展示作品。

教学反思:结合动手操作,才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平移现象。强调无论怎么平移,方向是不变的这个道理。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九

-->

由于本课教学资料是线的认识,小学四年级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理解起来有必须的困难,不容易掌握它们的特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我是这样预设以下情节的: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火车的轨道是怎样的?斑马线是怎样的?等等这样的问题能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我们从日常生活体验数学知识,如从三个图形中归纳总结出直线、射线和线段,学生从直观到抽象,从生活中的事例到学生的学习知识的转变,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并且贴合学生发展的认知体系。这样的情景设计即完成了衔接了新课资料,培养了学生的的学习数学的进取性。

2、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在小组合作前,我先是让同学们看到直线、射线、线段以及结合图上,说一说三种线的特点(独立思考3分钟),用自我的话说你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让学生敞开心扉,对三种线的理解到底是怎样的,再经过小组合作相互理解、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完全在学生开放的情景模式下展开。有的教学搞小组合作在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这样的教学我个人认为是不完美的,是不以不一样学生发展为基础的。假如说在小组合作前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时间,这往往是优等生的专利,而后进生只能是跟着走路没思考。在小组合作4分后时我也和同学们互相交流说一说,逐步引导从端点、长度、与直线的关系中说一说。学生完全开放学习后要适当的引导是有必要,这样有利于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轻负高质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永恒话题,我们不能脱离这个目标。

3、实践活动、体会规律。

让学生动手操作,体现了学生自主性。从学生自我玩中体会经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从学生枯燥乏味的教学中解脱出来,贴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学生的数学学习资料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资料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和交流等数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发挥了学生自我应有的个性特点。

有付出定会有收获,认真反思,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处理的较妥:

1、目的性与情境性相融合:

在教学中许多资料较抽象,教师教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抽象资料的学习中学生只是凭死记硬背,而不是理解记忆。直角在本册资料中就比较抽象,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巧妙的以拟人的方式,把一个直角说成一个活生生的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你们能在生活中找到我吗?你能给我画张像吗?等富有挑战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好胜的心理,在简便的玩中学到了新的知识。

2、兼顾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体现分层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教师再努力也无济于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资料与学生实际水平不相适应,异常是学困生,在旧知识尚未掌握的情景下,又要学习新知识,长时间失误积累只能更加厌倦。而本课实施分层教学,体此刻资料分层、练习分层,使学生依据各自的学习水平,充分调动原有知识经验,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解决不一样问题,使每个学生能在适合自我的层面上进行学习,得到不一样程度的发展,都有成就感,提高了学习数学兴趣,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得到了发展。

3、改善教学方式,适时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搭设脚手架。

新的教学观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理解,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活动。在以往的教学中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无条件的服从与教,使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力求改变原有的单纯理解式的学习方式,经过创设情景,为学生供给要探究的对象,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发现、掌握知识。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仅仅展示出自我的想法,还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吸收、相互补充,使认识渐趋完善、深化,这样学生就能够逐步构成具有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尝试看图口述并懂得运算。

2、培养幼儿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体验数学的魅力。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活动准备:

1、10以内加减算式卡片若干张,加法图片若干张,口述图片5张。

2、抢答器(鼓、腰鼓、锣)三个,统计牌一个,唐老鸭、米老鼠、小熊图片各一张。

3、水果卡片若干,礼花一个,胜利、失败、欢快的音乐各一首。

活动过程:

一、引题。

1、师:小朋友,欢迎你们来到快乐数学大本营,我是快乐数学栏目主持人——小问号。我们栏目的口号是:快乐数学,快乐无限!我们现在大声的把口号喊出来:快乐数学,快乐无限!ye!首先我要向你们介绍今天的三个方队,贴有米老鼠的是米老鼠队,欢迎你们!贴有唐老鸭的是唐老鸭队,欢迎你们!贴有小熊的是小熊队,欢迎你们!米老鼠、唐老鸭、小熊都很喜欢吃水果,今天我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水果,你们想要得到水果吗?那我们马上进入快乐数学第一关。

二、快乐数学第一关。

1、师:第一关:必答题。三个方队的每一位选手都要回答一道题目,每答对一题,奖励一个水果。答错不奖励也不惩罚。但要自己独立回答。得到水果的选手,要自己拿起水果贴到自己队的英雄榜上。看那一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现在请各队的一号选手答题。

2、师:答题开始。请听题33=?(教师请三位选手轮流回答)幼儿:33=6师:(出示正确答案)回答正确,某某和某某得到水果奖励。

3、师:现在请各队的二号选手答题。(依次进行)。

小结:第一关六轮必答题结束,我们来关注各队的水果得数,某某队得到几个水果,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教师板书)小朋友看哪个队的水果个数最多?米老鼠队现在暂时领先,但唐老鸭和小熊也不要气馁,在后面的环节里,你们还有机会。现在我们进入今天的第二个环节——快乐数学,第二关。ye!

三、快乐数学第二关。

1、师:第二关“我说你来算”。今天我带来了一张图片,我给它编了一段话,请你算一算,我的图上有几只小动物?(花园里有两只蝴蝶,又飞来两只蝴蝶,一共有几只蝴蝶?)小朋友请你算一算。

2、我这里还有一张图片,谁能象我一样给它编一段话,让我来算一算。

(1)、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口述。

(2)、教师完整讲述,并板书:23=5。

3、我这里有三张图片,每个方队一张,请你们把图片编成一段话,把答案悄悄地放在心里。

拍一下。)恭喜唐老鸭队得到一个水果。现在请唐老鸭队出题。

5、小结:在第二关中,三队编的都很好,我给三个方队都加上一个水果。我们再来关注各队的水果个数。(表扬第一名,鼓励其他队)。

四、快乐数学,第三关。

1、第三关,抢答题。我出示图片,你们用数字算出来。比如:这张图片你回怎么算:(23=5)对!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算。

2、我请每队的数字6当队长,请队长那出凳子后面的乐器当抢答器,当我那出图片说:抢答开始。注意:队长必须在我说开始之后才能敲响抢答器。好!准备!抢答开始。

3、小结:抢答环节米老鼠队几个水果?唐老鸭队几个水果?小熊队几个水果?

五、统计。

1、三关过后,我们来看各队的水果得数。(幼儿唱数,教师统计)某某队得到水果最多,某某队和某某队水果也很多。米老鼠、唐老鸭还有小熊非常高兴,给我们送来了礼花,我们一起庆祝一下(教师打出礼花)跳起来吧!

2、结束:现在我们到教室里继续庆祝。(带幼儿离开活动室)。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学阅读,让学生去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从而逐步学会运用数学去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把学数学真正变成一个做数学的过程,这些都是我们奋斗的目标。

一。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与探索。创新的机会。

数学教师要更新观念,鼓励学生多阅读数学,如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课外书籍等,同时让学生多动手操作,创造性地组织课堂教学,并为他们提供主动探索。创新的机会,可以发问,以使学生充分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多角度的思维习惯。

二。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

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懂得数学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它是我们借以了解世界的基本工具。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去感受数学,让他们体验到我们生活离不开数学,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因此,我们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数学的存在与乐趣。如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时,问学生:“你们喜欢喝牛奶吗?可牛奶盒上写着脂肪:3。3%;蛋白质:2。9%……,这些3。3%。2。9%等表示什么意思?”又如:让他们说一说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哪几个数字组成的;让他们记录一星期的气温……。学生完成题目时兴致特别高,争先恐后地交流。学生在交流中体验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从而通过交流家里的电话号码,知道了由于数的排列顺序不同,构成的电话号码也不同,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们对生活中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他们想看一看,摸一摸。教师应借助孩子的这种天性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去想一想,仪一仪。把从课外阅读中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让每一位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另外,在同学之间,用儿童的语言进行交流最为真实。在学习过程中,他们的情绪很容易被感染与鼓励。遇到反对意见时,他们又会回到实际中去摆。去想。从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讨论,学会了学习。因此,让学生动手,让学生在实践与探索中学会学习,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如在学习“加法的简便计算”时,利用“妈妈购物98元,付款100元,找回2元”的生活实例,诱导学生探索。掌握:“138—98=138—100+2”的简便算理;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时,组织学生到超市调查商品的价格;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后,让学生用“正”字法。统计评选每周“升旗手”;学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后,让学生亲自设计桌套的大小等。

通过数学阅读和实际动手操作,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新学知识的认识及它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的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数学的阅读,是学生获得了很多的数学知识,大大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一

数学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个知识点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饱含着人类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艰辛和欢乐。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使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能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启迪,品尝成功的喜悦。

教学二年级(上册)认识除法竖式。教师首先通过6个小朋友跳绳,平均分成2组,每组3人的图画列出除法算式:62=3。然后指出:除法也可以写成竖式。随即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和各部分表示的含义,最后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一般算法为三步:一除二乘三减。

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与学生熟悉的加、减、乘法竖式都明显不同,并且计算过程涉及到除法、乘法、减法三种不同的运算,比其他三种竖式都来得复杂,因而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他们对于为什么要把2和3相乘、6减6等于0又是什么含义等可能无法达到真正地理解。为什么会这样呢?追根溯源,除法的含义是表示平均分。现实中平均分的结果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没有剩余;另一种是分到最后无法再满足平均分的要求,出现剩余。除法竖式的与众不同就是为了能很好地同时表达上述两种平均分的情况。因此,除法竖式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对这两种平均分情况的认识之上。所以,我认为认识除法竖式的教学必须按以下三步展开:

一、灵活调整,循序渐进。

虽然数学具有简约性的本质特点,学生也毫无必要重走人类认识史这条艰难之路,但在一些关键点上不应该急于用人们已经规范好的法则、做法去束缚学生的思路。只要是学生自己能看懂的,就指导学生自己看;只要是学生自己能讲出的,就鼓励学生大胆说;只要是学生自己能想到的,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所以,在教学除法竖式时,我就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领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独立去探索、去思考、去发现,从而获取新知。

首先,我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除法竖式。大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写出这样的竖式: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如此写竖式不合理之处为两点:一是如果没有实际的操作,如何能得出余数;二是竖式中的四个数均为一位数,应做到个位和个位对齐,显然第一个竖式中余数1并未写在个位上,有违竖式计算中相同数位一般要对齐的要求。

接下来,我组织大家讨论:除法竖式到底该如何书写呢?经过教师适当地指导,大家最终得出了除法竖式正确的写法:

最后,当学生写出除法竖式后,我又让他们深入思考:为什么除法竖式与其他三种方法竖式不同,必须要这样书写与计算呢?以此帮助学生加深了对除法竖式的理解,形成了深刻的认识。

我在教学认识除法竖式时按这样三步进行,就是希望学生通过对这一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索和自我体验,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增强智慧。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二

这节课我整体感觉很糟糕.例题1的教授上还是可以的.可是在这题重点的把握上我没有到位,这题最重点的一个地方是最后面让学生分析应该进哪种矿泉水,而我却在这里一句化带过去了,我们大人理所当然的认为学生应该知道销售量最多的应该多进,可是学生实际上没有理解销售量的含义,不明白销售量就是指卖出去的量,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学生就会回答说应该进销售量最少的那种.

这里就又出现了让我很矛盾的地方,数学教学上不是一直在强调要数学的语言来回答问题吗,可是,在课堂上,学生当你用数学语言去解释一个问题的时候学生并不一定会听明白,他们往往需要你用很生活化的语言去解释才会理解,就象今天的这个销售量和卖出去.

在例1中我让学生分析统计表的时间也把握的不好,太长了,这个应该更简洁点,这个例题应该在5分钟内结束.

在例2的教授中我觉得是我这堂课上的最失败的地方.在我出示了统计表分析数据以后让学生想想如果让他们来画统计图的'话,他们准备怎么一个表示多少个单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说1厘米、10厘米、20厘米,只有一个学生(应该是预习了课本的)说可以第一格表示137个单位,第二格开始表示1个单位。然后我就直接的进入了这个统计图的绘制,在说明第一格用折线区别出和其他格子表示的单位数的时候很含糊,没有重点的讲,以至于很多学生不理解。在出示了10岁儿童身高、体重的正常值以后,让学生分析以上学生的数据,想引导他们在统计图上画出那个正常值的位置,然后一目了然的进行比较,可是也没有成功,很多学生在我给出这个方法后还是很模糊。后来导师说可以配合语言结合手势来引导学生。比如正常值是140,那么可以把手指在那个地方然后上下摆动,让学生观察这些学生的情况是在正常值之上还是之下,然后从中发现问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三

设计理念:

平均分配这种现象经常出现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为了能够让孩子更好的理解平均分配就是把一样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孩子能够真正掌握和理解平均分配的意义,便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我们平日的生活中去。活动中,我遵循《新纲要》精神,能够将数学教育生活化,创设了去小熊家参观的游戏情境,让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轻松学数学。活动中我给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练习的机会,让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发现,在发现中理解。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知平均分配的现象,初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义。

2.能按要求进行数量分配,尝试不同的平均分配方法。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对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物质材料准备:

(1)各种颜色的糖果若干,点心若干。

(2)活动ppt。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初次接触平均。

1.参观新家今天小熊搬新家,邀请我们去参观,想去吗?

2.感知数量小熊家到了,请每个小朋友找小椅子坐下来,坐6组,要求每组的人数要一样多。

二、初步操作,学习分配。

1.集体操作,感知平均分配。

(1)小熊给我们小朋友准备了一份点心,我们看看是什么呀,数数有几个?

(2)请小朋友将这些点心分一分,每人分的要一样多?

(3)幼儿讲述。

2.逐一添加,体验平均分配。

(1)小熊发现这么多点心太少了,再给你们添一点,让你们吃得更饱一些!(教师添加点心)。

(2)除了这个办法,还有其它的分法吗?

(3)我再添一些点心给你们,请你们用不同的方法分一分,要求每个小朋友分的一样多。

教师小结:原来把一样物品分成几份一样多的现象叫平均分配。

三、分享糖果,巩固平均分配。

1.出示糖果。

(1)小熊除了邀请我们来做客,还请了几个小动物来做客,可是它遇到了难题,想请你们帮个忙请你们把这些好吃的糖果也分给他们,用不同的分法让他们的糖果一样多!

(2)集体交流。

2.分享糖果现在我们就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好吃的糖果吧!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平均分配的意义,也能对人事物进行平均分配。首先我不是凭空讲课,使幼儿理解更困难。而是以实物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让幼儿能更明了的学到知识,理解平均分配。最后以操作题的方式,让幼儿对平均分配进行巩固练习。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很多不足。由于家长在孩子旁边,孩子们就会有一定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导致了孩子们上课时的注意力不够,就直接影响到了教学。在教学活动中孩子对概念还不是很够理解,平均分配还不够着重突出。我会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更进不足,努力把教学工作做到更好。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四

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00~101页。

一、情景引入。

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

(阿凡提是古时候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喜欢帮助老百姓。

所以,大家很喜欢他。

但古时候的国王和有钱的坏人都很怕他,一直想要害死他,就找个罪名把他关起来。

当时,这个国家有个条例,处死罪犯时要让他抽“生”“死”签,如果抽到“生”签,就不用死。

国王为了要阿凡提死,就把2个字都写成“死”,有人把这件事告诉阿凡提。

第二天,当国王让阿凡提抽“生”“死”签时,他不慌不忙地把一个纸团吞下,大家很惊奇他为什么这样做,阿凡提说:“吞下去的签是我的,请打开剩下的签,如果是‘死’,那我的是‘生’。)阿凡提用他的智慧逃过了一劫。

今天,他来到我们教室里,想看看同学们是否和他一样用智慧来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1、拿出一个箱子,放进一个红色的球和一个黄色的球。

师:阿凡提说:“我拿了一个球,你们猜会是什么颜色的?”(学生有的说是红色的,有的说是黄色的),学生上来试一试。

2、师:阿凡提夸你们说得很好,他想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

(请2个小朋友上来,一个拿数学书,一个拿语文书,把书藏在背后。)。

(1)xx同学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请大家猜一猜,我拿的是什么书?”

(2)同桌交流。

(3)汇报。

(要求有条理,说出推理方法)。

3、师:阿凡提带来3张动物卡片。

它们是:兔、狗、猫,准备送给3个小朋友。

(出示p101页第3题,并帮3个小朋友取名字)。

(1)请学生读一读图中小朋友说的话,说说和刚才猜书游戏有什么不同?

(2)小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都要说说怎样想的。

(3)汇报(注意引导有条理的推理)。

4、游戏。

(1)3人一组,模仿课本p100页的例3,分配好角色,

像他们那样说一说,猜一猜。

(2)请2个小组上来演示,指名学生说说推理方法。

三、巩固新知。

1、师:阿凡提夸同学们表现很好,还想出一题考考你们,有信心吗?

(1)让学生看p101页第4题,同桌互相说说他们各拍几下?

(2)汇报,指名个别学生说说如何推理的。

四、小结。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知识,你们会了吗?这些就是数学中的简单推理知识,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碰到这些问题,阿凡提希望我们今后遇到这些问题时,能冷静地去推理判断,找出解决的方法。

五、下课游戏:(全班分3组,按要求走出教室。)第一组不是最先出去的,第二组跟在第三组的后面。

哪组同学先走出教室?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初步培养学生能用清晰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推理过程。

许多学生碰到问题大部分懂得怎样解决,但要他们有条理表达是较困难的。

这教时重点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推理的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

一在故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学习过程较多关注“有趣。新奇”的事物,故事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喜爱的伙伴它是伴着儿童成长。

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

在这教时中,我采用与教学内容有些相关的故事来引入新课,从故事中不仅初步感知推理知识,而且重要的是让学生从小树立对机智人物的喜爱和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

有趣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在教学中我设计把例题改变成让学生参与演示,小组游戏的方式,让学生亲临其境。

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推理过程,把一节比较单调的推理知识变成生机勃勃,许多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推理方法。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个别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不能运用有条理的数学语言进行推理表达。

因此,在今后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练习“说”的能力,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学生数学语言能力。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五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运算顺序规定的必要性,进一步掌握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感受运算顺序的必要性,准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集智式备课。

(一)基础训练。

【口算】24×5=32÷4=8+27=900÷3=。

【解答题】用小棒摆8个六边形,共需要多少根小棒?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例2“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照这样计算,6天预计接待多少人?

1、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2、小组交流。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引导学生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3、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运用知识迁移类推,学会知识。

4、学生汇报。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并说一说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5、教师用线段图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

6、教给方法:我们可以用画线段图、简图等方法来帮助我们理清解题思路,保证准确的`解决问题。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2、划出下面题目的计算顺序并计算任意两题。

3、啄木鸟医生(判断并改正)。

=19=145。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六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下册第98~99页例2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培养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制作和选择,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及统计观念,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统计观念。

教学难点:

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扇形统计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扇形统计图,你对它了解了多少?

课件出示扇形统计图:我国居民平均月膳食各类食物的摄入量占总摄入量的百分比就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它能清楚地反映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

2.你还学过了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点击出现相关内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个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不仅可以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出数量增减变化趋势。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们发现,生活中有时用扇形统计图,有时用条形统计图,还有用到折线统计图的情况。那么人们在选择统计图时,是以什么为依据的呢?这三种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和用途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3.揭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对三类统计图特点的复习,唤醒学生对已有知识基础的回忆,为接下来统计图的选择做好准备。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1)组数据。

课件出示。

学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的横轴表示什么?竖轴表示什么?怎样确定竖轴上的数据每一格表示多少?(课件演示绘制过程)。

教师:还可以用其他统计图吗?

学生:还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如果学生没有说到条形统计图,教师课件展示。)。

教师:我们来看一看,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把统计表中的信息完整地表示出来呢?

学生:可以把每年的树木总量表示出来;还可以通过条形的起伏看出大致的变化趋势。

引导比较:这张统计表中的信息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折线统计图来表示,你觉得用哪一种更合适,为什么?可以同桌讨论。

小结:折线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示出数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趋势。相对来说,这里用折线统计图更合适一些。

【设计意图】通过对第(1)组数据的分析,让学生明确如何根据统计表所提供的数据特点来制作统计图,不局限于选择某一种统计图,以拓宽学生的思路,最后通过观察比较,选择更为合适的统计图种类。

2.学习教材第98页例2第(2)(3)组数据。

我们还对绿荫小学的树木进行了其他方面的统计,请看下方表格(课件出示统计表)。

请仔细阅读统计表信息,它们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来表示?试着在练习纸上画一画。

比一比:你认为哪种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表达统计表中的信息?

交流反馈。

第(2)张表格: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表示(课件演示)。

比较:都能表示出各种树木占树木总量的百分比,但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各种树木的数量和树木总量之间的关系。是的,当需要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时,选择扇形统计图更合适。

第(3)张表格:给出了各种树木的数量,只能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为什么不用其他的统计图?

各种树种处于平等、独立的地位,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是不合适的。

因为缺乏相应的百分比数据,所以也无法用扇形统计图表示。

3.课堂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设计意图】例题反映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统计图。第(2)张表格可以用不同的统计图,第(3)表格只能用一种统计图,选择什么样的统计图能更适当、清晰反映数据,通过让学生在自主分析数据以及制作、选择、比较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99页“做一做”。

课件出示题目:在林业科学里,通常根据乔木生长期的长短将乔木分成不同的类型。下面是我国乔木林各龄组的面积构成情况。

以上信息可以用什么统计图描述?哪种更直观?

(1)学生独立思考完成。

(2)交流反馈,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统计图(可以用条形统计图完成,也可以用扇形统计图来完成)。

引导比较:用扇形统计图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考考你: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

3.教材第103页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订正。

【设计意图】利用练习让学生在选择统计图的多样化选取和优化选择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每种统计图的特点,对三种统计图产生整体的认识。

四、回顾总结,布置作业。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现在你知道如何正确选择统计图了吗?

2.课外作业:教材第104页第8题。

课后反思:

在这节课里我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认识扇形统计图后,自己去解决问题,领悟知识的内涵,放飞自己的思想,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体现其主体地位;而我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倾听者,通过参与学生活动中以启发、调整、激励体现主导地位。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课从课前准备、引例到生活拓展,注重选取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真正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带来的乐趣,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只是在语言逻辑叙述上个别同学较欠缺,有待于进一步有意识训练。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七

1、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填写“百数表”,进一步明确百以内数的顺序,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

2、过程目标:使学生通过观察“百数表”,探索并发现“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数学思考,进一步增强数感。

3、情感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体验合作交流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

能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掌握百数表中数字排列的基本规律。

【学习难点】。

自主探求规律,灵活运用规律。

【学习准备】。

水彩笔,多媒体课件。

【学习过程】。

一、完成“百数表”,明确数的顺序。

1、出示教科书第35页例题中的表格,要求学生把表中已经填出的数分别读一读。

让学生先整体观察这张未填满的百数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这张表中一共可以填多少个数?你是怎么知道的?(横着数十行,竖着数也有十排)。

你能帮其他的数字宝宝找找家吗?请小朋友们把它们全部写出来吧!

3、学生各自填表,教师巡视。

4、核对,检查。

5、找数活动。

如:请学生从36读到44。

请学生从57往后数5个数。

师问:第4行第8个数是多少?(生答)。

55前面一个数是多少?

与50相邻的两个数是多少?

二、观察“百数表”,引导发现规律。

师:刚才,小朋友们很快就帮数字宝宝找到了自己的家,那你们想不想帮它们涂涂颜色?下面我们就来进行涂色比赛。请男生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女生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看谁涂得又快又好!

(一)1、横着找规律。

(1)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

学生完成后,问:十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学生齐读这行数。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生:这些数十位上……(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

个位呢?……(就是依次多1)。

谁来完整地说说我们的发现?还有谁想说的?

(2)你也选几行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说说你的发现。

(3)全班交流(指名2位学生)(我读的是我发现了)。

横着看,第2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1,第3行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是2,第3行。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所发现的规律,如:每一行数的个位上分别是1、2、3……0;每一行数的前九个数十位上都相同,最后一个数的十位上比前九个数多1;每一行数中,后一个数总比前一个数大1,前一个数总比后一个数小1等等。

(4)师小结:横着看,每一行,前9个数的十位都不变,个位依次多1,最后是个整十数。

(5)练习。

2、竖着找规律。

(1)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学生完成后,问:个位上是3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竖着选几排数分别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呢?

(3)全班交流。(我读的是我发现了)。

竖着看,第1排的个位上都是1,第2排的个位上都是2,第3排。

找一找:个位是5的数有哪些?(第5排)个位是0的数呢?(第10排)。

(4)师小结:竖着看每一排的个位都不变,十位从上到下依次多1,也就多了1个十。从下往上看呢?(依次少1个十)也就是说,上下两数相差10。

(5)生自己说一说竖排的规律。

(6)练习。

(二)、斜着找规律。

给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涂上粉色。

学生完成后,问: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在“百数表”中什么位置?

这样的数一共有多少个?

读一读。

(三)、你从表里还能发现哪些有趣的排列?

斜着看:个位与十位数字相加的和是9。

……。

三、勇闯智慧岛。

第一关:我会填。

(1)、比99多1的数是()。比60少1的数是()。

92后面连续5个数是()。

(2)按照百数表的顺序填数。

3388。

第二关:我会选。

35、57、75、95、25、56、28、15、50、55。

个位上是5的数是()。

十位上是5的数是()。

第三关:我会猜。

王医生从1号病人看起,现在要看第35号病人、已经看了多少病人?

四、回顾全课,整理收获。

今天我们一起通过整理百数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顺序,你知道了哪些百数表的知识呢?

五、重填“百数表”,启迪新的思考。

启发:这节课我们通过填教科书上的“百数表”以及看表、用表,进一步认识了100以内数的顺序,并发现了许多有趣的规律。想一想,除了刚才的这种填法,还可以用其他方法填“百数表”吗?请感兴趣的同学课后按自己的设计再填一填。

板书设计:

数的顺序。

十位是3的数有:30313233343536373839。

个位是3的数有:3132333435363738393。

个位和十位数字相同的数:112233445566778899。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之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让孩子对于新的知识不是那么的陌生。在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程点评之后发现这节课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课前的准备还是不是很充分,在课堂进行当中对于自己课件的熟悉程度不够深。

其次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完整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

最后就是对于课程中出现的“百数图”中规律的研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这次讲课的过程当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的板书很不到位。

今后我会有意识地自问:我备课了吗?没有认真研读课标与解读也是我的一大弊端。今后一定抽出时间认真学习理论知识,为自己充电。

在研究教材、教参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考虑本课的知识点,思考每道题目的出题意图,联系整套教材,以便迁移与运用。思考教学目标,切实按照目标进行课程设计。重、难点以及用何种方法突破。最后再落笔进行教学设计。总之要好好认真细致地备课,备教材,备教参,备学生。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八

活动目标:

1、运用已有经验进行10以内的数数,初步感知数的守恒。

2、以游戏的情景,感受圣诞节的快乐氛围。

活动准备:

圣诞树、圣诞礼物、任务卡、小动物等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圣诞节到了,你们有没有收到圣诞礼物啊。

2、今天我给你们没人都准备了一个圣诞礼物,你们想要吗?

二、基本部分:

1、不过,老师准备的礼物是要你们动脑筋找的哦!

2、张老师在你们的椅子下面都放好了任务卡片(点数),你要根据任务卡片去找礼物。

3、我们来看看你找到的是你不是你的礼物呢?(验证)。

4、节日里收到礼物真的很开心,快打开看看里面是什么礼物。

6、我有一张爱心卡片(数字),根据爱心卡片请你把礼物放在袋子里,等一下我们去送给他们。给幼儿再次操作的机会。

7、我们来看看你们装的对不对,如果不正确他们一定不开心的。(验证)。

三、结束部分:

2、它们喜欢什么礼物呢?那是不是呢?有多少呢?

3、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用了什么办法?看看我的方法和你们是不是一样呢?,(眼睛看,心里数;两个两个数;封闭式数)。

4、原来,小动物们的礼物虽然看上去排列方式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但是我们还可以用好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数出来的。

四、活动总结:

教学反思:

能通过图片等方式,让幼儿区分中外节日的不同,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让每一位幼儿在娱乐中学习,从学习中娱乐。不足之处是没有让幼儿亲手制作小礼物,而是自备小礼物互送。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十九

1.在整理房间的情境活动中,主要通过学生对房间内物品的整理过程,体会分类需要标准,而且分类对日常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在情境活动中,一方面进一步巩固分类的思想,同时又引出了分类标准的多样化。通过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分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2.分类是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之一,学好分类对学生学好数学有较大的作用。虽然本单元开展的分类活动十分简单,仅要求学生把原来无序的物品进行分类整理,但却是渗透分类思想的一个启蒙教学,它对后续认识数、发现数的特征、认识图形的特征以及正确认识统计图都有重要的迁移作用。

学情分析。

1.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日常生活中分类的应用随处可见,如:书店、商店、超市等等,学生也经常在这样的场所出入,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中充分创设生活情境,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自主探究,从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

2.毕竟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是设计教学的前提,同时通过动手、合作、体验学习等学生比较感觉兴趣的活动,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唤起他们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经历分类过程,能按一定的标准或按自己定的标准分类。

2、能力目标: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整理事物的习惯。

3、情感目标: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体验在同一标准下分类的一致性。

小学数学竖式教案及反思(通用20篇)篇二十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而在现实课堂中有的教师要求学生依靠单纯的记忆、模仿、训练只是有利于学生应试,而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概括能力的发展帮助很小,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培养了。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和听课后的收获浅谈一下对高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重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数学。

高效课堂教学必须强调学生在活动中学习,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废除了学科中心论,确立了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体现数学教学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重视数学与学生生活、自然和社会的联系;体现了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性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倡导自主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

二、重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近数学。

1创设生活情境:数学来源于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周围,因此,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生活中的情境,强化感性认识,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例如,教学数学广角,我就设计了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用小石头来引入课题,小石头是学生们平常爱玩的小玩具。我让他们感觉到,他们的小游戏都可以跟数学有关。

2创设故事情境:学生都很喜欢听故事,而且可以从故事中得到更多的数学启示。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就设计了老师去旅游时看到猴子,编了一个小猴子给妈妈分饼吃的故事。故事给我们带来一个问题,然后用问题引出了课题。学生兴趣倍增。主动参与课堂学习。

3创设挑战性情境: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新奇的,具有神秘色彩的情境,能有效的激趣、导疑、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4创设游戏情境: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分配注意的能力较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

5、创设发现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例如,在教学体积时,我利用学生学过的课文《乌鸦喝水》,并动手拿一个瓶子根据课文故事情节,做一个实验给学生看,让学生以看到的现象发现规律。

6创设实践情境:适时、适度创设实践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个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和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境,可以巧妙地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得学生对新知识满怀无比强烈的求知欲。

三、重动手操作,让学生体验数学。

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发展思维能力。

四、重生活应用,让学生实践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教学中,教师应经常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数学的过程中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感悟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从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想身边的事情,拓展数学学习的领域。总之,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研究“高效课堂教学”,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从学生实际出发,从素质教育的目标出发,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建立在更加有效的基础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效课堂可以归纳为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实行高效课堂是给学生一个自己的舞台,给老师一种新的希望,给学校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对自己的数学教学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高效课堂来自多姿多彩的情境创设。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教学中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很重要。

以学生的自习课时间和其他时间内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提前预习,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导学案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我们的数学课堂正是通过:基础知识填空的完善、典型例题的学习、课堂同步练习的训练、帮助学生预习新课、解决新课中的大部分简单问题,把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任务放在课下课前提前解决,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的。推行,觉得效率还是不错得。

三、高效课堂来自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设置。

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

四、课堂展示,展出自信和魅力。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教师要发挥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展示学生个性,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使数学课堂教学真实高效。

1、课前展示应该在上课之前安排某一个同学根据本节课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安排学生进行激情展示。若需要激趣,可安排学生介绍历史人物、故事等;若学生有能力可说突破难点,可安排学生有梯度的复习需要的知识等。

2、学生课堂激情研讨: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带着问题对课文进行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学案教学”的重要环节,而问题设计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完成的状况。上课学生对问题的激烈讨论,更能知识能条理化、系统化和整体化,同学间互相帮助,增进学生间的感情,与此同时,在讲题中,学生更能找到自信。

3、课堂展示,让学生在有限的黑板空间,使学生能很好的表现出书写功底和概括能力。

4、激情点评,最好是脱稿,此环节让学生有了对题相应的知识点有了更深刻的印象,在讲的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环节明确,达到对题的方法的总结和对知识点的归纳。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增强学生得自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

五、高效课堂来自不断地教学反思。

“教无定法,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一堂课不会十全十美。我们自己白话文…每上一节课,都要进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对每一个教学环节预设与实际吻合、学生学习状况、教师调控状况、课堂生成状况等方面认真进行总结,找出有规律的东西,在不断“反思”中学习。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效果也一定会更好。

总之,对于高校课堂我虽然也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也怕学生虽然上课讨论的很积极,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能融入到新课堂中,是否真正的讨论过导学案中的问题。但是经过实践,我如释重负,学生的整体水平不但没有下降,还稍有提高。另外,改革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导学案的编写我自己还有很多困惑的地方;课堂上一些问题解决课、巩固练习课、回归复习课具体操作还有很多瑕疵和不足;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没有提高上来;怎么能让那些爱学习的学生更加喜爱学习并帮助那些积极性不高的同学等等很多问题。但是我相信,既然有了好的开端,我就会一如既往的努力下去,只要有努力就有收获。

相关范文推荐

    医院消防安全工作总结报告大全(18篇)

    医院工作总结是对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教训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文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医院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

    部队看病请假条(专业17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写作的灵感。请假条。是请求领导或

    保安副队长述职报告(模板15篇)

    述职报告应该突出自己在工作中的进步和成长,同时也需要提到自己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以下是一些精心整理的优秀述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借鉴。20xx年即将过去,一

    郑州大学国庆放假通知(专业14篇)

    通知的语气通常正式而客观,避免使用过于个人化的表达方式。鉴于通知的重要性,我们希望大家在撰写通知时要认真对待,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全校各部门:根据国务院办

    厨房工作计划总结(实用20篇)

    通过编写工作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加明确自己的目标和追求,为工作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激情。工作计划书的范文中反映了不同项目的具体要求和特点,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

    可爱的小金鱼小学(专业19篇)

    优秀的作文可以激发读者的思维和想象力,引导读者去思考和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下面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一缸金鱼,一共有

    小学语文三年级全册备课(通用18篇)

    范文范本的创作应该注意语言规范、结构合理和内容完整。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请大家参考借鉴。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基础,是提高

    运输行业工作总结(优质19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自己过去一个月工作状态的必要总结,通过总结才能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工作。不知道如何着手写月工作总结吗?不要担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

    公司员工青春的演讲稿(优秀20篇)

    青春是我们塑造个人形象和展现个性魅力的时刻,我们应该保持自信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青春是奉献的时刻,我们应该为社会和他人做出积极的贡献。如何把握青春的机遇,做出正确

    应聘教师自我信(精选22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学习的参考资料,它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可靠的标准和榜样,帮助他们更好地规范自己的学习行为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