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

时间:2023-11-22 作者:书香墨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

范文范本的使用需要学生们在借鉴的同时,注重自己的创新和个性的表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范文范本的写作技巧,下面是一些优秀范文范本的分享。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一

年代:唐作者: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2.《滁州西涧》。

年代:唐作者: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山中杂诗》。

年代:南北朝作者: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4.《送灵澈上人》。

年代:唐作者: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5.《赤壁》。

年代:唐作者: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年代:唐作者: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度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床床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7.《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年代:唐作者: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8.《行路难·有耳莫洗颍川水》。

年代:唐作者:李白。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後千载名。

9.《逢入京使》。

年代:唐作者: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天净沙秋思》。

年代:元作者: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二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扬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5、《回乡偶书》。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6、《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9、《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0、《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11、《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2、《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14、《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5、《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6、《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8、《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0、《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三

诵读,是古诗词教学最重要和最主要的手段,这是教育实践者的共识。朱熹对诵读要求“字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这对我们今天的古诗词教学仍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积累了几点诵读教学的“模式”,在此提出就教于专家同仁,以期得到教正与提高。

1.“减负式”诵读。

虽然我们一直在强调给学生“减负”,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压力,其中原因有许多,对所接触的课程、知识点不了解而产生的畏难心理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古诗韵律的相关知识时,大可不必详尽不遗、太过严苛,只求浅显易懂、点到即止即可。

比如,古诗韵律中涉及“平仄”一词。在介绍“平仄”时,只将“平仄”的基本概念讲清楚即可,若将五绝、五律、七绝、七律四种古诗类型平起或仄起首句押韵或者不押韵的情况一股脑儿地灌给学生,不仅浪费了课堂时间,也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得不偿失。所以,我在古诗词教学中对韵律知识只作一点介绍,不作任何练习测试要求,因为学生对古诗韵律的领会不是通过教师的讲授得来的,而是在古诗诵读中感悟而来的。从而把学习的重点放到大声朗读反复诵读上,让学生在“减负”的氛围中感受古诗词的韵律之美。

2.“入境式”诵读。

一首古诗往往创设了一定的情境,为了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到古诗的情境当中,教师在进行诵读教学时,应注意创造与古诗氛围相近的气氛。音乐就是一个很好的营造氛围、带动情绪的手段。在进行诵读教学时,笔者就常常引入音乐。在诵读中引入音乐,主要有两种手段,一是配乐诵读,二是欣赏由古诗改编而成的歌曲。

配乐诵读往往是教师先给学生做示范,这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配乐诵读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诵读水平和诗歌鉴赏能力,要求教师能准确把握诗歌的节奏韵律、情感基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进入古诗情境。如果教师本身不具备那么高的古诗词素养,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由古诗改编而成的歌曲进入古诗情境。

比如,在讲授《诗经·关雎》一篇时,笔者在讲解、诵读前先播放据此词改编的歌曲《关雎》,让学生对诗中营造的悠远意境和纠结情感有个较为直观的感受和整体的把握。这样,学生由于受到歌曲情感的影响,在进行诵读时就会自觉地投入感情。

3.“融情式”诵读。

能让古诗流芳千古的往往是诗歌中蕴含的情感,教师在教学中通常都很注重诗歌情感的发掘。在诵读教学中,为学生进入诗歌的.情感世界搭建平台是教师的职责。据笔者的经验,如果能巧妙地将学生的情感和诗歌情感联系起来,让学生以情入诗,诵读教学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他们对未来充满憧憬。他们往往自信满满,认定“天生我材必有用”。笔者在进行诵读教学中,就很注意引导学生的这种情感。

以教学杜甫《望岳》为例。《望岳》全诗共八句,正面描写泰山之高之雄的就有五句,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比较直观地领会泰山磅礴的气势。但当读到尾联“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我们会发现,作者并不是在单纯地赞美泰山,而是想征服泰山,看尽群山。作者越是渲染泰山之高雄,其登上高处的雄心壮志越是展露无遗。这时的杜甫正值青年时期,还未遇到人生的低谷,情绪积极向上,很容易和初中生热烈地憧憬着未来的感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精神的勉励。

所以,在进入诵读教学之前,笔者会让学生畅想一下未来,谈谈人生的理想,谈谈实现人生理想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是否做好了直面困难、克服困难的心理准备。在此基础上,笔者会告诉学生,一千多年前的杜甫也有着同样的豪情壮志。在这种暗示下,学生在诵读时情绪激昂,感情充沛,不知不觉中就达到了诵读教学的要求。

4.“点睛式”诵读。

抓重点即抓诗眼和秀句。“眼乃神光所聚”(刘熙载),诗眼在诗歌中起统领的作用,是诗歌的精髓所在。“秀者,篇中之独拔者也。”(刘勰)秀句在诗歌当中夺人眼球,画龙点睛,抓住秀句其实也就是抓住了诗人的精神气质。在诵读教学中,要突出诗眼和秀句,帮助学生领会诗歌精华。

仍以《望岳》为例。诗歌的诗眼即为“望”,然而全诗四联没有出现一个“望”字,却又无处不在写所“望”即所望见的泰山之景之境。作者的视角由远及近,从朝至暮,思绪从观望泰山发展为欲登泰山。在诵读前,教师着眼于“望”字,为学生描述泰山之巍峨雄伟,能引发学生的审美关注,帮助学生领会诗人望岳的心境。

秀句往往朗朗上口,广为流传。如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写于曹操晚年时期,曹操一生始终怀抱壮志雄心,积极向上,“老骥伏枥”四句正是其内心的写照。进行诵读教学时强调这些秀句,能引导学生咀嚼诗歌意味,帮助学生由句入篇,感受诗人乐观奋发、积极进取的精神。

以上是我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采取的几种“模式”。其实不管采用哪些“模式”,无非是要达到朱熹提出的“不忘”的要求,让学生由诵读达成“不忘”,由“不忘”达成升华。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四

北宋·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2、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江城子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欲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水调歌头(一)。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6、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7、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五

年代:魏晋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泊秦淮》。

年代:唐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年代:宋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春望》。

年代:唐作者: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归园田居其三》。

年代:魏晋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渡荆门送别》。

年代:唐作者: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境,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送友人》。

年代:唐作者: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年代:宋作者: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观刈麦》。

年代:唐作者: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背傍。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田家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六

《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渔歌子》唐朝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忆江南》唐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悯农》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寻隐者不遇》唐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江上渔者》北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元日》北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泊船瓜洲》北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王安石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北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北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惠崇《春江晓景》北宋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七

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有的是为了赶进度,往往是抓住三个字,那就是“读、译、背”,因而一两节课就可解决诗词单元;就各种类型考试试题而言,诗词也常常不登大雅之堂。我认为,诗词在文学中不仅占有重要位置,而且是文学中的精华部分,又有漫长的历史渊源,从诗词的数量就相当可观,仅宋代诗人陆游一人就有近万首之多。可见,诗词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要让子孙后代继承前人给我们留下的诗词宝贵遗产,就要让我们现在的孩子了解诗词的常用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的营养。对初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智力,这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一个环节。为此,试就如何引导学生想象,产生兴趣,培养他们形象思维能力说说自己的一点体会。

意境应是诗歌内容教学的中心,因而,怎样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入意境,体会一首诗的诗情画意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也是教者最伤脑筋的事。在日常教学生活中,我采用下列方法激发学生想象,培养其思维能力。

一、设问要巧,兴趣要高。

课堂教学提问要“巧”。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上,教师若能做到“大智若愚”,在学生易混淆的问题上装一点糊涂,借糊涂之机,诱导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观察某些自然现象,进行独立思考,也可以算是一“巧”了。

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进京》开头两句写的北风卷地,八月飞雪,而三四句却写的是梨花盛开,春风和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意图,我提问:“前面写北风狂吼,百草摧折,接着又怎么是‘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春天呢?可能是作者写错了吧?”学生一听说写错了,兴趣立刻来了,反应灵敏的学生争着说:“没错,是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时我顺势发问:“你怎么知道是比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学生就准确地说:“从‘如’字上可以知道,这样写突出了北国的美丽雪景。”此时,我也恍然大悟地说:“噢,原来是这样,作者把寒冷的西北描写得绮丽多姿,暖意洋洋,真美!”又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句,我问:“胡琴等都是北方民族的乐器,这些乐器是赠送武判官的礼物吧?”通过这些诱导,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明白饯别时的真挚而热情的氛围了。

用简洁的话提问,启迪学生想象,体味诗人的情感,可以算是又一“巧”了。比如苏东坡《浣溪沙》词的第一句“簌簌衣巾落枣花”,从字面上译是“枣花纷纷落在衣巾上”。如果让学生透过字面深入一步加以想象,就产生另一境界了:“枣花盛开是什么时候?诗人谢雨归来沿途经过了什么地方?如若你是诗人,感觉怎样?心情怎样?解决这些问题,有部分学生回答说:“春末夏初时节,诗人喜气洋洋地走在枣花盛开的路上,微风拂面,枣花纷纷洒落在他的袍服和头巾上。嗅到枣花的清香,该是多么愉快啊!”

二、温故知新。

《论语》有句话是“温故而知新”,在诗词教学中如何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学过的知识,也是诱发想象,领略诗人作品思想脉络的较好方法。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尾联“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和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可谓同工异曲了。在讲解时,先让学生回忆李白的这首送别友人的.诗,再体会其异同,尤其是相同之处:诗人送别,不是一般的客离主归。设想,你家来了一位和你父亲平常感情至深,关系至密,久别多年的客人,经过再三挽留,仍不能留下,在饯别时,送了一程又一程,还想送却又不能再送的情况下,又遇到大雨天气,试想你父亲的心里该是什么滋味。由此可知,朋友之间的友情何止是“桃花潭水深千尺”。在此基础上学生心里获得的感受加深了。这时诗人伫立风雪路口,举目遥望武判官一地远走之际的心情怎样?武判官心情又是怎样?学生会将“雪人”、“拭泪”、“转悲为喜”等词用在主、客二人身上了。此时此刻,再诱导学生回顾一下岑参的另一首思乡诗“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那种戍边将士的复杂心情,学生的感受也许更深,较为具体地感觉到诗歌词语的高度凝练,蕴含着作者及其丰富的情感,从诗句中发现诗人将不尽之情溢于言表之外的门道。

激发情感,诱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样的。诸如运用板书直观手段引导想象,加强表情朗读,展示图画,看录像、听录音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有时要密切配合交换使用,有时要根据客观条件、文章体裁灵活选用,以达到殊途同归的预期效果。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八

第一位六年级的老师在导入这一环节巧妙的运用了语文形象字,吸引了老师和学生的注意力。这位老师的导入方式很新颖和特别,使我明白在教学时语文和数学结合起来有时教学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三位二年级老师展示了动画片中的熊大熊二跳绳比赛,这也引起了低年级学生的兴趣。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而言,兴趣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探求思索,促进学习成功。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主要从下面几个方面探讨。

1.导语激趣。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精彩、新颖、扣人心弦的导语,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引人入胜。

2.诵读激趣。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学生要能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词,具有初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诵读显得尤其重要。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的最直接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示范,挑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诵读等形式,这样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初步感悟诗词的韵味。

3.竞争激趣。初中学生朝气蓬勃,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竞争是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兴趣的重要举措。笔者在古诗词教学中,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更主动自觉地学习,常有意识为学生创造一些竞争条件。如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行的古诗词诵读比赛,爱国爱家乡诗词诵读比赛,咏月诗词竞赛,通过各种竞赛,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

4.想象激趣。课要上得有趣,引导学生想象课文内容也是一种办法。即力求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形象生动的画面,或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走进课文,面对面与作者或文章的主人公对话,在空间和时间上缩短读者与作者及主人公之间的距离,使远古的画面走进学生脑海,使学生觉得新奇,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理解古诗词,积累古诗词。

情境教学是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激发、吸引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在某个具体的情境中凭借着自己的感受和情绪,理解教学内容,并受到道德品质和审美情感的陶冶。在教师所创设的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学生能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1.变身诗人,感同身受。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想要真正彻底地读懂一首古诗词,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

拉近学生和诗人的时空距离,帮助学生产生和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变身诗人,设身处地地去读懂这首诗词的内涵。比如在教学《行路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行查找资料,了解李白在创作这一组诗歌时的背景。在开元盛世的大社会背景下,诗人李白空有满腹才华、满腔抱负,却只是皇帝的弄臣。诗人恃才傲物之际,得罪权贵,被赐金还山。然后教师让学生来扮演诗人的角色,根据诗的内容设计符合人物性格和具体环境的对话,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那“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的苦闷,那“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呐喊,那“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在学生的表演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这一刻,学生即诗人,李白强烈的感情变化被学生准确地把握住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诗词教学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纵情诵读,情意皆通。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是简单地读出声音,读懂节奏,在平仄里享受那种原始的乐感,而是用心去读,在读的过程中调动自己的感觉,仔细体会诗中内在的感情旋律,一边吟诵一边再造想象,在头脑中创造性地再现诗中意境。例如,李煜的《相见欢》是表现作者由皇帝沦落为阶下囚的痛苦和对故国的离愁,诵读时教师指引学生注重其音节、节奏的变化:“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通过直接感受句法、音节的错落,缓慢而深沉地朗读,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体味到一个亡国之君的孤独形象,从而为准确理解诗歌奠定基础。

3.熟知意象,感悟意境。诗词中的意象,是融合了作者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许多意象经过人们感情的长期积淀,有着独特的情感内涵。如“圆月”、“明月”,往往成为人们盼望亲友团聚,表达美好祝愿,向往美好生活的寄托。王建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苏轼于中秋许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心愿。而“残月”则更多的是别离的象征,李煜的“月如钩”,勾起的便是深深的离愁。类似的还有“柳”象征了送别,“落日”象征的思乡之情等等。教师指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整合相关意象的诗词句,创造出该意象的一个浓重的学习氛围和情境,让学生沉浸其中,把个体的意象转化为多姿多彩的立体画面,将有助于理解诗词的意境。

4.巧用媒介,身临其境。古典诗词往往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对古典诗歌的整个审美感受中,视觉、听觉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是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设置相应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多种感觉器官以丰富他们对古典诗歌形象的感受,从而准确把握好诗歌的意境。如教学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可配上古琴曲《阳关三叠》,深情吟诵悠远隽永的送别情;教学辛弃疾的《破阵子》可配上古曲《十面埋伏》,沙场征战,壮志凌云。《春江花月夜》、《高山流水》等古典名曲与许多古诗词的意境也能达到意外的契合,教师也可从中选择适合的曲子。

三、抓住诗词眼,鉴赏古诗词。

古人写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力求一字传神,一语惊人。而一首诗中传神的字句就如同这首诗词的眼睛,即整首诗词的主旨句。因此抓住古诗词的诗眼或词眼,是我们教学古诗词的一个突破口。比如大家熟悉的王安石《泊船瓜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诗人曾用过“到”、“过”、“入”、“满”等字,但终觉不如“绿”字来得好。原因是:用“绿”字诗意就更显深沉,情思浩荡,不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流露出诗人当时奉诏入京的喜悦,还有经历罢相之后被征召回朝的重重忧虑,一个“绿”字高度概括出诗人的喜悦、彷徨等丰富的内心世界,着实让人称道。

四、联系生活,运用古诗词。

古诗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如何诵读,如何理解,如何鉴赏,更要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古诗词。比如当我们带领学生出去旅游,登上了高山之巅,可以问学生:“此时你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学生一定能答出:“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当有学生考试失意时,可以问其他同学,我们可以用李白的哪句诗来劝慰他?大家齐答:“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古人写诗非常重视意境的创造。意境的创造要经过艰苦的过程,具有深远、含蓄的特点。同时因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的文学样式,它往往以极简洁而形象的语言创造出完美的意境,表达出丰富的思想内容和主观情感,因此学生在对其进行把握时难免会遇到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准确地对诗歌的意境进行理解和把握,在诗歌教学与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对诗歌的意境进行艺术的再创造,让学生在有所感悟的基础上用散文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古诗词是中化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我们炎黄子孙,应当继承民族的文化。只有民族的文化,才能撑起精神的大厦。通过对古诗词的教学欣赏,学生更能体会中国古代诗歌的博大精深,更能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从而促进人格的完善。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十

近年来,中华古诗词吟诵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推广。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华古诗词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的宝贵财富。通过吟诵古诗词,我深感到其中蕴含的智慧与情感的力量,使我不仅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也更加懂得了生活的真谛。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中华古诗词吟诵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华古诗词吟诵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滋养与享受。古诗词通过独特的艺术形式传达了诗人们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当我吟诵一首优美的古诗词时,仿佛自己也进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也体验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例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让我感受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的变迁,而《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则让我进入了诗人的夜晚思绪,感受到了寂静与孤独。这些诗词不仅是艺术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滋养,使我能够找到安慰和力量。

其次,中华古诗词吟诵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中华古诗词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才情,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通过吟诵古诗词,我更加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也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例如吟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能够感受到词中对儿女情长的描绘与追问,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家国情怀的艺术表达,这让我对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这种热爱传统文化的体验,使我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身份,也促使我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再次,中华古诗词吟诵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古诗词是诗人们对人生、自然、爱情等主题的真挚表达,其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智慧。通过吟诵古诗词,我感受到了生活的真谛,思考了人生的意义。例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让我思考了时光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无常,而《登岳阳楼》中的“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则让我感慨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些古诗词不仅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了生活的真谛,也激发了我对未来的思考,帮助我更好地面对人生的挑战与困惑。

最后,中华古诗词吟诵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古诗词是优美的语言艺术,通过诗人们精湛的语言表达与艺术创造,使人感受到美的享受。通过不断吟诵古诗词,我培养了欣赏美的能力,使自己更加敏感于美丽的事物,也更加能够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同时,古诗词的吟诵也锻炼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使我更加能够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并且学到了很多优秀的表达技巧和词汇。这对我日后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总而言之,中华古诗词吟诵给我带来了心灵的滋养,让我更加热爱中国传统文化,引发了我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并且培养了我的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吟诵古诗词,我更加理解了中华古文化的独特魅力与价值,也更加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古诗词的美妙之处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将人们的情感与智慧相传,也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感悟与启迪。正因如此,中华古诗词的吟诵将在我心中永远闪耀光芒。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十一

初中语文(人教版)从七年级上册至八年级下册选编古典诗词篇目六十五首,约占课文总数的20%。新课标要求这些古诗词均为必背诵篇目。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除了突出工具性,还应该加强人文性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学生健全人格个性,是当前语文课追求的目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渊源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些老师说,“诗歌虽短小,但并不好教”。的确是这样。由于相隔年代久远,古典诗歌中的措词用字及句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今天的学生所熟悉,因而也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教学中也只限于对字训诂,课堂必定陷于枯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必定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情,这样又何以“乐学”?古人讲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本人认为对古诗词教学的探讨极有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情感共鸣和美的陶冶呢?本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一、以“说”激趣。

1、课前“说”。古诗名句其语言有节奏感,语短意长,直接抒情,有易于记诵的特点,有些名句还使人百读不厌。初一新生刚入学,我就在班上开展“课前赠古诗活动”。每节课前三分,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把自己喜爱的一句或一首古诗介绍给大家,并说明其喜爱的理由。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便积累了一百多首名诗名句,且上台前赠送的同学,既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得到“说”的锻炼机会,又体验到创造成功的乐趣,因此对这项活动的参与同学们乐此不疲。

2、课堂“说”。结合现代文阅读教学,本人把古诗词教学融入其中。针对初中学生对直观教学形式更感兴趣,喜爱参与各种活动的特点,我把教学古诗词的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落实完成,以“趣”当头,富教于乐。如教学课文朱自清的《春》,时值春季,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围绕“春”,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水、春日等景物的古诗名句”。

活动以小组合作各组竞赛形式进行,不一会儿学生便想出了许多含“春”的古诗名句,写满了整个黑板。这种说的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复习学过的古诗词,还能从中借鉴到古代诗人观察春景的角度和方法。

3、课下“说”。学习古诗词,还需要常记常忆,反复诵读。为此本人利用教室的空白墙面,把古诗名句以填空题的形式用毛笔抄写贴在墙上,营造一个学习氛围,给学生阅读古诗带来便捷。课间,时常会看到同学们在议论竞猜填空题的答案和古人古诗。有的同学不仅课下说古诗,还唱古诗。比如李清照的《月满西楼》、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等都是同学们喜欢传唱的曲目,有个别同学还用现代曲目与古诗“联姻”,如把加拿大民歌《红河谷》的曲配杜牧的《泊秦淮》的词唱起来还真是饶有趣味。

二、以“读”激趣。

“读”古诗作品,感受文学形象,培养审美能力,对教学古诗词十分重要。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给人以丰富的心灵体验。脍炙人口的诗篇佳句,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起到潜移默化的审美作用。多“读”古诗词如同漫步于古诗苑中,体会着中华诗文的灿烂辉煌,含英咀华,如同接受着一次次美的洗礼,使心灵净化;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作品文学形象,从而培养提高审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如读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无题》,诗人忠贞的爱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身影历历在目,挥之不去。读“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仙李白的高傲人格,千年之后的今天仍能令我们激扬奋发。读“衣沾不足情,但使愿无违”(《归田园居》)隐渊明的高洁品格便跃然纸上。激励学生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让每位学生选一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语意,把握节奏,然后配上自己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进行演读,还可以赛读。比赛的时候其他同学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表彰。

三、以“写”激趣。

1、巧用古诗名句添文采。中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能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古诗词语言精炼优美,是学习运用语言的范本。我想,初中古诗词教学如果能够借鉴古诗文中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来发展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那么,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是成功的教学。近年来,笔者采用这样的做法——运用排比、创设比喻、增添文采。下面以“生命”、“骨气”、“美”为例。

(1)“生命”

……生命就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精神;生命就是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感伤;生命就是苏东坡“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超脱。

(2)“骨气”

……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骨气就是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刚强不屈。

(3)“美”

“……美是飘荡在寒冬中的几点残雪;美是漫步在蓝天上的几朵浮云;美是跳跃在湖面上的一抹斜阳;美是悬挂在长河上空的一轮落日;美是回荡在密林深处的声声鸟鸣”。或“美是春天的花色满园,美是夏天的风调雨顺,美是秋天的累累硕果,美是冬天的银妆素裹”。

其实,具有文化韵味的古典诗词中,可以巧妙引用和化用的内容有很多,如《燕城的秋天真美》习作中,一位同学这样描绘道:“……小城的秋天真美,‘芙蓉映水菊花黄,满园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花香’(贯云中)描写的不正是眼前的景致的吗?那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舞,在告别树干的最后时刻,还依依不舍地倾诉着自己‘落红不是无物,化作着春泥更护花’的衷情,我不由得高歌‘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如果你是摄影师,一定会用镜头锁住这金黄的秋景……”又如习作《我发现生命的色彩真美》一文:“生命本没有色彩,但在生命的历程中经过不断的填充、染色,终于有了美丽的色彩……岳飞的‘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精忠报国之心是红色。李白号称青莲居士,人们称它为诗中的仙人,而我却读到‘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的感慨。鲁讯有一双犀利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光芒。‘横眉冷对千夫子,腑首甘为孺子牛’激励过多少的有志的青年……,只要你善于发现,由红、青、黑构成的生命的永恒之色是那么美,那么动人……”。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去挖掘,将名人、名言、名德、名事等内容灵活选择应用,那么,学生的语言表达将更丰富,学生的作文将更有文采、更有蕴味。

2、编辑《诗集》做探究。

开展综合性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是新课标的要求。学生从小学阶段到中学阶段学过的古诗已经不少。让学生把自己所记得的和初中学过的相关古诗词编辑整理归类录成《古诗词集》,对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体会古诗词的蕴含很有帮助。在本学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的学生把编好的《古诗集》配上插图、写上点评、注解,说明作者朝代;有的编好后还为自己的“作品”写“记”或“序”,说明自己编辑的过程以及读古典诗词的感受等等。下面《读诗是一种享受》为学生的习作:

小时候不喜欢读诗,因为总觉得行列整齐的诗句仿佛有些古板,似乎内容都是那般的千篇一律,非吟风便弄月,后来才发现自己的寡读薄阅竟使自己对于中国精深文化的认识如此肤浅,来不及惭愧,开始恶读宋唐诗文,以期补上幼时的缺憾。

近来读了许多诗,发现其中并非只有多愁善感,分明还溶解着古代文人的博学和境界。白居易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为音律做着最美丽的诠释;郑燮“墨点无多泪点多”更是中国画意境在画外的真实写照。美的诗句给人以美的享受。读了这么多诗,有一句令我实在难忘,个中情味,愿与大家分享——“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是唐时钱起《湘灵鼓瑟曲》中的名句,我深信经典是逼不出来的,但正应了那句话“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钱起是在科举考场上忽得五色笔的,初读此诗,我不知为何,联想到了桂林的漓江:澈而见底,鹅卵石间匿着无数鱼虾,竹排在如镜的江面驶过,掠过江上的白云的阴影。一阵琴瑟雅声顺流、逆流仿佛从四周而来,清新而悠远,幽幽弦声引得呼者思潮顿起: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年华。蓦地,乐曲适时终,听者早已泪流满面,入眼望云,四周空无一人,只有无语的青峰剌破苍穹,只有心中绕梁之音意犹未尽。

这一切,都是诗文带给我美的享受,俗人谈雅,唯恐亵渎,点到为此,只望能有更多人领略到读诗的享受。在这一个蝉声不多的夏夜,一张凉椅置于院中,人坐其上,身边一只没有雕琢的水杯,杯中温着一缕月光。手捧一本诗集,“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让诗人这泓清泉洗涤我们被渲嚣都市燻得浮躁的心灵。

从习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位同学学习古诗词的热情是从无到有。他不仅获得读古诗的快乐,还把读古诗视为精神上的享受。中学生正是人生的花季,随着成长,他们开始关心社会,渴望了解生活,积累人生经验。而不同的古诗词作品往往反映了多样化的社会生活,同时也形象地告诉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生活,怎样面对生活,怎样创造生活。可以说,古诗词是社会人生的浓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精神食粮。

古诗词吟诵教学论文(汇总12篇)篇十二

中国古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深受人们喜爱和推崇。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常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而在吟诵古诗词的过程中,也能够使人沉浸其中,感受古人的内心世界。以下是我关于中国古诗词吟诵的心得体会。

首先,中国古诗词吟诵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常常以鸟语花香、山水田园为题材,表现自然的美丽和恢宏。而当我吟诵这些诗词的时候,就仿佛置身于诗中的景物之中,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和宇宙的浩瀚。比如《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我吟诵时仿佛能够看到太阳在山上逐渐落下,黄河奔流入海的壮观景象。这让我深深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壮丽。

其次,中国古诗词吟诵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哲理。古人在诗词中对于人生的思考和体悟常常让人深思。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被如下泪,共言谁忍观。”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友谊的珍视和对于别离的痛苦。当我吟诵这些诗词时,仿佛能够感受到古人的心境和感受到诗词中所蕴含的哲理。这让我对于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也更加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

再次,中国古诗词吟诵让我感受到了情感的丰富。古人在创作诗词时,常常借用自然景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比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之情的感受。当我吟诵这些诗词时,能够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深情和哀怨。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他人的情感,也更加明白自己内心的感受和追求。

同时,中国古诗词吟诵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古代的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其中古诗词作为一种表达方式,在古代经久不衰,并一直流传至今。而吟诵古诗词的过程中,我也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的瑰宝。比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句诗中融入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诗人对于自然的敏感。这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热爱中华文化,也激发了我对于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

最后,中国古诗词吟诵给我带来了心灵的宁静和平和。当我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时,吟诵古诗词成为我减压的一种方式。吟诵的过程中,我可以暂时抛开杂念,沉浸在诗词的世界中,感受其中的美妙和哲理。这让我心灵得到了一种疗愈和安慰,也帮助我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在吟诵古诗词的时刻,我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满足和愉悦。

相关范文推荐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及内容(通用18篇)

    制定活动方案的过程中,要充分调研和了解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喜好。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个适合你的活动方案,不妨看看以下精选的活动方案示例。今年3月28日是第27个全国中小

    理科综合教研组计划(专业19篇)

    教研可以推动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不断创新教育教学工作。以下是教研领域的一些优秀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以学生为本,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

    镇健康教育计划教育工作计划(优质18篇)

    工作计划书是对工作任务和计划进行具体细化和分解的书面材料,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工作计划书范文中充分考虑了时间、资源和团队协作等因素,具备一

    学校学生会副部长申请书(实用16篇)

    通过写一份精心准备的学生会申请书,可以展示自己的能力、经历和责任心,增加成功的机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会申请书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迎中秋庆国庆活动总结语大全(18篇)

    活动总结是一个重要的学习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在下面的活动总结范文中,不仅有优秀的案例,还有丰富的写作技巧。中秋佳节与国庆节刚好是同时过,许多人会利

    计算机老师述职报告(专业16篇)

    述职报告是对自己一段时间内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工作的规划和展望。最后请大家注意,在参考以下述职报告范文时,务必注重个人情况的差异和工作要求的特殊性。

    教师全员培训研修活动总结(热门12篇)

    活动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总结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为未来的活动提供借鉴和指导。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活动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低碳节能活动方案(优秀17篇)

    一个成功的活动方案应该能够激发参与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下面是一些创意的活动方案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按照市节能办《关于xx市节能宣传周活动

    造价咨询公司管理制度大全(21篇)

    公司可以通过市场营销和推广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探索创新是公司发展的重要方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公司创新实践案例,一起来学习吧。为了加强本公司的财务管

    母婴产品营销策划方案(精选15篇)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不应该只停留在理论层面,更需要我们能够将其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和成果。以下是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得到验证的策划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为了在xx产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