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

时间:2023-12-12 作者:GZ才子

教案模板的编写需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需求。对比不同教案模板的优点和不足,教师可以更好地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一

我所执教的《养花》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写了养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总结了自己在养花过程中获得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程度适度的文章,领会一定内涵的词句,体会思想感情,并有自己的见解,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1、通过理解“奇花异草”、“大雨倾盆”等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初步学会据词定义、据句定词义的方法。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品读中心句,能通过文中的具体事例说出并体会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的乐趣。

3、在朗读中感受作者语言的亲切、自然,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品读中心句,能通过文中的具体事例说说养花中的乐趣。

教学难点:体会老舍热爱、自然生活的思想感情。

我班共31人,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而对于需要思考动脑筋的阅读题目,学生不愿独立思考,表现出望而生畏,无能为力的态度。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材特点,在教学中。

1、以教师讲读和学生自学和分组合作学习相结合。

2、读写结合,学完文章后,作业中让学生口语交际练习。

3、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4变序教学法。抓中心再深入课文内容。

(1)合作、讨论法:这不但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积极性,还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并使用学生智力互补,实现共同提高的目的。

本课我总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

一、认识作者,导入课题:由作家老舍的相关资料,引出他的散文《养花》。

二、检查预习,直奔中心:本环节用10分钟左右,六年级学生经过六年小学生活的学习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了,这个环节检查了学习的预习效果并让学生自己找到了课文的中心,一下子就抓住了课文的主题。这一环节完成了本课的一个教学目标。

三、围绕中心,研读课文:

本环节基本在15分钟左右,请同学们分组读课文的3—6小节完成填表。体现了学生合作的力量,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在合作中就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也体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

四、阅读作品,感受人物。

让学生在小组内阅读读老舍先生的《猫》《草原》《趵突泉》《林海》。

等其他文章,感受到老舍是个热爱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人。这一环节基本用10分钟时间,完成了本节课的第三个教学目标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课件出示作业。

一、说教材我所执教的《养花》这篇课文是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老舍先生用朴实的语言写了养花过程中的真实感受,总结了自己在养花过程中获得的乐趣,表达了作者对生活......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二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二、说教材: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三)体会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也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客人,想想这乐趣有什么不同。

(四)深化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五)创造乐趣。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三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二.说教材: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三)体会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也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客人,想想这乐趣有什么不同。

(四)深化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五)创造乐趣。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四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一)导入: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三)体会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四)深化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五)创造乐趣。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五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2、给课文编写提纲。

3、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4、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要写出它的特点和你为什么喜爱它。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学习课文写法,选择一种你喜欢的花草写一个片段。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引入本课。

谁养过花?请举手,说说你的感受。

老舍先生养花有什么感受呢?(乐趣)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二、读讲课文。

1、请你默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养花的乐趣的?(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请同学按提纲上的内容读一读相关的段落。

2、请你再默读课文,举例说一说,课文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还有什么问题没解决?(自读——批注——讨论——交流)。

点拨:

(1)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什么叫“奇花异草”?

教师:这与老舍的性格有关,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要自己奋斗。老舍的一生就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有感情地朗读。养花的乐趣是什么?(人生启迪:勤勉奋斗。)。

(2)“多么有意思”指什么?(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养得很好。)。

(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养花的乐趣在哪里?(增长知识)。

(3)作者的收获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只有按规律办事,花才能养活,只有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才能摸到门道,增长知识。)。

(4)“这多么有意思呀!”指什么?养花的乐趣在哪里?

(养花须付出劳动,但有益身心,有所收获。)。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板书:付出劳动,有益身心。

(5)那么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板书:有喜有忧)。

“喜悦”是乐趣,那么“忧”也算乐趣吗?

(养花有喜有忧,生活中有成功也有失败,这样才是有趣的人生,无忧只有喜,生活平淡无味。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奋斗。)。

(照应)养花的乐趣是什么?有感情地朗读。

3、自己背诵喜欢的段落。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找出中心句。(第7自然段)。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3、投影出示本课的提纲:

文章中心: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养花》原文阅读推荐:

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可还没成为养花专家,因为没有工夫去研究和试验。我只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小猫只好上房去玩,地上没有它们的运动场。

花虽然多,但是没有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看着一棵好花生病要死,是件难过的事。北京的气候,对养花来说不算很好,冬天冷,春天多风,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最好,可是会忽然闹霜冻。在这种气候里,想把南方的好花养活,我还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

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是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大半还是会死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心它们。一来二去,我摸着一些门道:有的喜阴,就别放在太阳地里,有的喜干,就别多浇水。摸着门道,花草养活了,而且三年五载老活着,开花,多么有意思呀!不是乱吹,这就是知识呀!多得些知识决不是坏事。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这使我们全家都感到骄傲。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在夜里开放。花分根了,一棵分为几棵,就赠给朋友们一些。看着友人拿走自己的劳动果实,心里自然特别欢喜。

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三百株菊秧还在地上(没到移入盆中的时候),下了暴雨,邻家的墙倒了,菊秧被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全家人几天都没有笑容。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六

y老师执教的老舍《养花》一课,是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中的第一课。y老师设计了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我觉得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要理解这篇文章,难度不大,又因为是综合复习中的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效果,所以是可行的。

课堂教学中,y老师通过抓住文中最后一个总结段辐射全文进行学习,教学设计有主问题。即抓住中心词“喜和笑,忧和泪,须劳动又长见识”去找到相关语段,有所侧重地进行句段的读悟,即‘体会乐趣’在课堂中是重点部分。学完全文后,教师让学生体会了分总段式后进行了练笔的拓展,呈现结尾有……有……,这就是养蚕的乐趣。综观这堂课,执教老师教态自然,导入新课时的语言清晰明了,教学中注重了字词的理解,如给“门道”找近义词理解,找文章中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句子等,词语的积累,能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课堂中也体现了执教者读写结合、从读到写的思想。

现就本堂听课就以下两点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课堂上,老师试图注意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从句子入手,谈感受,再从理解入手,感情朗读。但在课堂上,老师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引导得不够精炼,个别问题的指向性不很明晰。如……教师的提问,宜粗不宜细,宜发放不宜收,设问要一线串珠,解决教学目标,粗要统领性,放要有发散性.教师不能过强的介入教学过程。有老师曾提及恰到好处的引导,好似学生画龙,老师点睛。课堂教学预设不能过重,教师不请君入瓮。

少一些内容的问答,多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情感的体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无体会的朗读是读不出味道的。语文课要让学生有所得。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还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引导自己的情感,将自己放到文本中。语文教学,选择切入文本的.角度,找到合适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使课堂教学想对集中,相对有效。

一位专家说,大气的课是底气和灵气的结合,借此,与大家共勉。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七

一.说设计理念。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二.说教材: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说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四.说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二)寻找乐趣: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三)体会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也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客人,想想这乐趣有什么不同。

(四)深化乐趣。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五)创造乐趣。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八

《养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本文通过写养花的过程,告诉我们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全文按由事到理的顺序,层层递进,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全文共7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一个相对独立的内容。

课文第1自然段主要讲:养花的原因、目的,即“把养花当做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课文第2自然段主要讲:自己不养名贵花草的原因。一个原因是“珍贵的花草不容易养活”;第二是北京的气候不适合养名贵的花。“冬天冷,”“夏天不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秋天“闹霜冻”。

课文第3自然段主要讲:养花可以多得些知识。文中主要讲了花草“喜阴”“喜阳”“喜湿”“喜干”的不同特点。

课文第4自然段主要讲:养花虽然辛苦劳累但有许多好处。那就是劳逸结合,“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课文第5、6自然段主要分别叙述养花的快乐与忧伤。

最后一自然段总结了“我”养花的种种乐趣。

2、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是怎么养花的,从中可以看出老舍是个怎样的人。

1、指导学生自读时,教师可以提示:老舍先生是怎么养花的?从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可以边读边勾画。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使学生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即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2、指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在指导中,教师注意巡视,发现问题随机解决。

再细致地读课文,结合养花的实际,看你能发现什么。

(1)老舍是一个很有生活情趣的人。

从文中可以知道,老舍不但养花,还养了“小猫”。老舍的生活情趣这一点,从他儿子舒乙的那句话也可以看出。

(2)为什么只养好种易活,自己能奋斗的花?

一方面与老舍没有精力照顾费心思的花草有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老舍的兴趣爱好。对花草提出了一个内在的标准,不追求外形大小,色香与否,要自己能够奋斗。老舍的一生也是勤勉奋斗的一生。

(3)作者为什么说养花“有意思”?

增长知识,有益身心。在养花实践中摸到门道:花种类不同,习性不同,对自然环境与管理要求不同;让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得到适当的调节,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4)老舍的花到底养的如何?

应该说老舍的花养得很好。一是数量多、品种多。从小猫上房看出了院子里的花草有多少!菊秧有“三百棵”,“砸死三十多种一百多棵”。还养着昙花……这些说明了老舍对花的痴迷。二是从“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说明老舍的花养的不错。最可贵的是养花达到了把玩品味、物我相依的程度。想一想,昙花盛开的夜晚,几个朋友在院中、庭中小坐,谈天、论花,是多么惬意!

(5)从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出老舍的为人。

——非常勤快。从养花搬进搬出可以看出。

——爱交朋友。从约朋友看花,把花赠给朋友可以看出。

——宽厚待人。菊秧遭灾,不怪暴雨,也不抱怨邻家,只默默自己承受。

这一切,也充分说明了老舍对生活的热爱。因为心中涌动着挚爱,所以它能够发现山美、水美、花美、人美……生活处处充满了美好。

……。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总结养花的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体会理解中心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1、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他一生创作丰富,著名的长篇小说有《月牙》《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老舍是一代“语言大师”,有驾驭语言的本领,尤其善于运用北京话,使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形成一种通俗又诙谐幽默的独特风格。

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2、舒乙是老舍先生唯一的儿子,下面是他回忆父亲“老舍先生”的几段文字:

给孩子起名字。

为什么给我起这个名字?这要从我姐姐说起。我的姐姐生在济南,所以叫“舒济”。这个“济”字繁体字难写极了,所以起完这个名字,父母两个人都后悔:“唉,怎么给小孩儿起这么个麻烦名字?让她上小学怎么上啊?”到我这儿,就极端一下子,“乙”,就一笔。

两个妹妹的名字就都基本是触景生情的那种起法。舒雨是因为生她的时候下了一个月的雨。我父亲是很幽默的人,我看他文章里说过,原来他说,“给这孩子起名‘舒乱’得了”,意思说当时国家很乱。我母亲说,“那怎么可以”。我父亲就又说:“那就叫舒雨吧,赶明儿小孩儿写字的时候就光点点儿了,那多好玩儿啊!”

舒立呢,是她的生日跟我父亲很近,基本上是立春生的,我父亲叫“舒庆春”,就不能再叫“春”了,就叫舒立吧。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九

这是老舍先生的一篇散文,质朴无华的语言,向我们道出了养花的种种乐趣。透过文字感悟作者的生活之道及老舍先生的品格是领会文字内涵的要诣。本文诶饶“乐趣”组材,喜、忧、笑、泪、花、果、声、色,疏疏朗朗的布局,也如花一样值得我们欣赏。

本课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养花的乐趣,学习本文,要了解课文写了哪些事情,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

2.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

初读了课文,我们了解了课文的大体内容。这节课,你们还想知道什么?

读读课文,想想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养花中体会到了哪些乐趣。把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与老师、同学讨论。

1.讨论重点句,“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需劳动,由长见识……”

(1)作者从养花中体会到了怎样的乐趣,你能找出来吗?动笔标出来。

(2)全班齐读;谁想读给大家听,请你来读。

(3)看来养花还真不是一件随随便便就能做好的事,老舍先生竟然从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这回,我们也来当一名养花人,与作者共同体会养花的乐趣。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乐趣写具体的。找出有关的句子和组内的同学交流。

1、抓住“只要……就……、照管、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等重点词、句,体会“情趣之乐”。

2、“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成果之乐,你体会到了吗?

送牛奶的同志进门就夸好香,秉烛赏昙花,增给友人自己养的花……使作者心里感到喜欢,谈谈你的看法。

我们也来分享其中的乐趣你可以把自己主人,也可以把自己当客人,想想这乐趣有什么不同。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自己学到了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谈自己的收获。

生活中的乐趣无处不在,谁能简要地谈一下?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

高老师执教的老舍《养花》一课,是六年级下册综合复习中的第一课。高老师设计了用一课时完成本课教学,我觉得作为六年级的学生,要理解这篇文章,难度不大,又因为是综合复习中的课文,更注重学生自学的能力和效果,所以是可行的。

课堂教学中,高老师通过抓住文中最后一个总结段辐射全文进行学习,教学设计有主问题。即抓住中心词“喜和笑,忧和泪,须劳动又长见识”去找到相关语段,有所侧重地进行句段的读悟,即‘体会乐趣’在课堂中是重点部分。

总观这堂课,高执教老师教态自然,导入新课时的语言清晰明了,教学中注重了字词的理解,如找文章中具体说明“如此循环”的句子等,词语的积累,能引领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课堂中也体现了执教者读写结合、从读到写的思想。

现就本堂听课就以下两点再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说说老师的引导语和评价语。

课堂上,高老师试图注意学生的自读自悟,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从句子入手,谈感受,再从理解入手,感情朗读。在课堂上,老师在具体学习课文中引导得很精炼,个别问题的指向性也很明晰。老师提及恰到养花好处的引导,好似学生画龙,老师点睛。

二、说说课堂朗读的指导问题。

少一些内容的问答,多一些方法的指导和情感的体会。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体验。无体会的朗读是读不出味道的。语文课要让学生有所得。高老师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不仅引导学生体验文本的情感,还引导学生结合个人的生活,引导自己的情感,将自己放到文本中。语文教学,选择切入文本的角度,找到合适的教学设计是有效性教学的关键所在,使课堂教学想对集中,相对有效。

一位专家说,大气的课是底气和灵气的结合,借此,与大家共勉。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一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3课时。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1)(2—6)(7)。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

2、讨论交流。

(一)文章题目:养花。

(二)文章中心: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种种乐趣。

(三)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

2、具体讲养花的乐趣。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指导“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范读。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六、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练笔,写一种你喜爱的花草。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检查背诵。

四、明确“练笔”要求。

1、学生自己阅读练笔的题目。

2、讨论。

这次练笔的内容是什么?(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练笔有什么要求?

(写一个片断;写出花草的特点;要写出自己喜欢这种花草的原因。)。

五、学生写作。

1、分组练说。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修改。资料提供者: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二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热爱生活的感情。

2、学会生字新词,会用“置之不理”造句。

3、完成课后练笔。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完成练笔。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1、理清文章条理。

2、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一、导入新课。

你家中有花吗?谈谈你的感受。

二、检查预习。

1、指名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你说说老舍先生为什么要养花?他从中体会到什么乐趣?

三、通过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可以分几段?每一段讲了什么意思?

2、讨论:课文可以分三段。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三

(3)搜集有关老舍养花的资料。

1、教材分析: 。

2、学情分析:

3.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验收预习第三项,介绍写作背景。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出示预习要求:

(3)搜集有关老舍及老舍养花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a、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注意矫正计较的“较”、昙花的“昙”倾盆大雨的“倾”的读音。)。

b.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

(注意弄懂“计较、门道、秉烛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的意思。)。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

2.谈谈自己已经读懂了什么?

预设:

(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3)养花能增长知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

(1)“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读你喜爱的老舍的作品。

人文思想的体现:重点研读文章最后一段就是在让学生体会由文章所体现的人文思想,学习老舍的爱劳动,学习他的热爱生活。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四

能正确读写文中的一些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给人们带来了乐趣。能从课文中能够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能说出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对课文内容理解,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1、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2、理解课文如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ppt课件。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交流一些你所收集有关“花”的诗句、词语。

2、那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同学们交流预习的方法。交流有关作者老舍的一些资料。检查词语的理解:

奇花异草大雨倾盆三年五载秉烛夜游。

置之不理(结合学生预习情况,做一总结)。

那预习了课文,那谁来说一说《养花》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给课文分段落,并说一说每一部分讲什么内容。(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来概括)。

(一)继续让学生交流通过预习,你还从文中获得了那些信息。从而引出本文的中心句。

(二)学习课文的中心句。

1、课件出示中心句。

2、这个中心句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有喜有忧,有笑有泪”间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养花的意思)。

3、课文从3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哪每一方面。

内容又是课文中的哪几个自然呢?有喜有忧,有笑有泪:第五、六自然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第三、四自然段。

4、指导朗读课文第7自然段。

(三)学习第五、六自然段。

1、齐读课文(5、6自然段)。

4、指导朗读五六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2、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

3、哪一、二自然段又是如何紧密的连接起来的?

(五)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齐读第七自然段。

3、体会本文中的过渡句的作用。

1、读中心句。

2、从《养花》中,你对老舍先生有什么了解。

3、引导学生概括,文章中抒发了作者爱花、爱养花,从而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五

1、学会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工夫、置之不理、三年五载、循环、自生自灭、一来二去、门道、昙花、秉烛夜游、见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能从课文中找出点明中心的句子,并能说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表现中心的。

教学重点:

知道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是什么及养花带来的乐趣,以及课文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中心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一、课前谈话,引入本课。

你喜欢养花吗?谁说说养花有什么好处?那么我们看文中老舍先生是怎么看待养花的?

二、介绍老舍、老舍养花。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他开始用白话文创作。1937年,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问世。在现代文学史上影响很大。还创作了《方珍珠》、《龙须沟》、《月牙儿》、《西望长安》、《茶馆》、《四世同堂》等剧本和小说。曾获“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关于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事。

三、学生自学生字、词和课文。

1、按生字表读准字音,记清字形,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通读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划出不理解的词句。

3、朗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检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拼读,读生字,注意纠正错误。

记清字形,理解词义:有问题提出来大家讨论。讨论时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

秉烛夜游:部首:禾或丿。笔顺:秉,与“乘”区别。词义:秉,拿。举着灯烛在夜间游赏。

纠正字音:乐趣、计较、虽然、适当、尽管、倾盆。

2、多音字:

3、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如有不理解的提出来大家讨论。

如:置之不理,置,放。把它放在一边不去理睬。

4、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从哪几方面来讲的?(整体感知)。

(养花给“我”带来乐趣。)。

5、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质疑。(写养花的乐趣为什么还写忧?)。

五、练习朗读课文,读熟课文。

六、指名分段读课文,读后说出段意,理清线索。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六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a、识记和理解本课生字、新词,积累美词佳句。(借助字典和词典,联系上下文,预习时完成)。

b、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哪些乐趣。

c、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d、背诵课文后四个自然段。(课后完成)。

e、学习作者叙事具体、清楚的表达方法,“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拟人、排比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

读以贯之,读中感悟,抓住重点,研讨与点拨相结合。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2、老舍先生是怎样把养花的乐趣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课件、相关资料、配乐朗读录像。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方式。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结合预习,看课题,提出问题。激趣式。

2、结合投影,简介老舍先生。简介式。

二、感知。

1、播放录像,欣赏《养花》课文朗读。

2、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读式。

(自主阅读,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同伴互动,教师点拨,交流小结)。

三、探究研读式。

1、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划分段落,归纳段意。

课文段落有两种划分法:

第一种:第一段(1),概述“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总)。

第二段(2---6),具体讲养花中的乐趣。------------------(分)。

第三段(7),总结养花的乐趣。----------------------------------(总)。

第二种:每个自然段独立成段,单独表示一个意思。

第一段:写“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总)。

第二段:写“我”只养些好种易活的花草。

第三段:写“我”怎么养花和养花可以增长知识。

第四段:写养花需要劳动,有益身心。(分)。

第五段:写养花中的高兴事。

第六段:写养花中的伤心事。

第七段:总述养花的乐趣。---------------------------------(总)。

3、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及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1)(出示第一句话“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

读课文,从哪些地方能看出作者爱养花?

(学生自由读课文:只要开花,作者就高兴,而不是只喜欢好看的花;作者在小院子里种满了花草。)。

(2)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作为本段的段意。(我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问:这句话向我们解释了作者为什么要养花。从全文来看,本段起到了什么作用?(全文的总述)。

4、理解课文第七段,并了解其在全文中的作用。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七段,想一想,本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全文的总结)。

(2)养花的乐趣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5、学习课文第二至六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养花的乐趣的。

(1)作者养的花没有奇花异草,都是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奇花异草不易活,作者不忍心看着花草死去;另外,北京的气候也不太适宜养花。这是作者养花的特点,是在养花过程中摸出的规律。

(2)养花不能对花“置之不理”,而是要天天照管它们,像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要按花的生长特点来管理,管理得法,花就会活着。作者在照管花的过程中摸出了一些门道,增长了一些养花的知识,从中得到了乐趣。

养花说课稿设计(热门17篇)篇十七

四、抓住重点,理解课文内容。

1、“奇花异草”是什么意思?

作者养的花草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置之不理”什么意思?“自生自灭”什么意思?

作者“摸着了一些门道”,这些“门道”指什么?

3、作者为什么说他“可得感谢它们”?

用课文里的话说一说。

因为作者因为养花而受益:有益身心,胜于吃药。

5、什么是“秉烛夜游”?

6、为什么作者“也有伤心的时候”?

7、作者认为养花究竟有哪些乐趣?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试背最后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1、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一、复习旧课,学习生字。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齐背最后一段。

3、检查生字读音。

4、指导识记字形。

二、再读课文,概括中心。

1、提出要求:

2、自由读课文,讨论。

3、讨论交流。

4、概括中心思想。

三、练习给课文编提纲。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作者怎样安排材料的`?

2、讨论交流。

(一)文章题目:养花。

(二)文章中心:作者通过自己的养花实践切身体会到了养花的种种乐趣。

(三)材料安排:

1、把养花当作一种乐趣。

2、具体讲养花的乐趣。

3、总结养花的乐趣。

四、指导“置之不理”造句。

五、指导朗读、背诵。

1、范读。

2、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

3、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六、作业:

1、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

2、练习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第三课时。

练笔,写一种你喜爱的花草。

一、听写词语。

二、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检查背诵。

四、明确“练笔”要求。

1、学生自己阅读练笔的题目。

2、讨论。

这次练笔的内容是什么?(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草。)。

练笔有什么要求?

(写一个片断;写出花草的特点;要写出自己喜欢这种花草的原因。)。

五、学生写作。

1、分组练说。

2、学生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六、交流,修改。资料提供者:

相关范文推荐

    防溺水的家长安全承诺书大全(22篇)

    范本是作为写作参考的工具,我们可以学习其中的优点,避免其中的缺点。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供大家阅读和学习。临近夏季,气温炎热,全国各地少年儿童不慎

    幼儿园保健员个人述职报告(专业15篇)

    述职报告是一个对自己工作进行剖析和回顾的过程,有助于形成自我成长的反思。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如何在述职报告中展示个人的成果和工作价值,提升自己的职业

    读书的感觉真好小学生(优秀16篇)

    优秀学生乐于助人,善于合作,能够在集体中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学生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天空中一粒粒奶白色的雪粒落下来,

    春天里的梦(模板20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文学形式,能够展现出作者的思想深度和语言表达能力。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帮助。“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

    公司实习期工作总结(模板18篇)

    在这个月里,我经历了许多挑战和机遇,需要用一份月工作总结来记录下来。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写月工作总结,不妨参考以下范文以获取灵感和思路。我们是3月7号进入宏天实训

    泰戈尔诗选的读书心得个人感悟大全(17篇)

    读书心得可以培养我们的分析思考能力,使我们更加理性和客观地对待问题和现象。以下是一些经典读书心得的摘录,希望能给大家启发和思考。泰戈尔因所处的环境与时代的黑暗,

    办公室租赁合同参考(模板16篇)

    通过签订租赁合同,租户可以合法使用房屋或物品,而出租方可以收取约定的租金。接下来,请大家跟随小编的指引,一起来解读下面的范文。甲方:乙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

    大学中庸阅读心得(实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深入思考和有益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感谢以下作者分享的心得体会,让我们从中获得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假期阅读《赢在执行》

    护肤品的活动方案(模板17篇)

    活动方案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活动步骤和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提高活动效果和达成预期成果。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活动方案,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案例模板和

    我敬佩的爷爷小学(精选16篇)

    一个优秀的作文往往能够用简练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感情。优秀作文应该具备逻辑性、连贯性和表达的清晰度。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优秀作文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