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9篇)

时间:2023-04-12 作者:储xy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一

1、每月下到各个科室监测住院病人院感发生情况,督促临床医生及时报告院感病例,防止医院感染暴发或流行。

2、每月对手术室、产房、血透室等重点部门的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剂、灭菌剂、消毒灭菌物品等进行消毒灭菌效果及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次。发现不合格处,严加整改,直至监测结果合格为止。

3、每季度对临床科室、重点部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检查一次,对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并提出改进措施。

4、根据本年度院感监控管理要求,配合全国院感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开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一次。

1、按照相关规定对抗菌药物实行分级管理,定期调查住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2、协助检验科定期公布全院前五位感染细菌谱及其耐药菌,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每天收集全院各科室的传染病报告卡、死亡医学诊断证明书、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卡,做好全院疫情报告和死亡、肿瘤病例报告工作。

2、每天对收集的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保证其内容完整、真实。

3、收到疫情报告卡和死亡病例报告后,按照规定时限,通过国家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4、每月末,查阅全院本月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出院病历、放射科检查结果及检验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5、每月与医务科核定死亡病例登记,发现漏报及时补报。

6、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1、每月到医院临床支持中心检查一次,督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执行情况,避免发生医疗废物流失。

2、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一次、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1、将手卫生消毒列入科室质量检查项目,每季度抽查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消毒技术考核一次。

2、加强职业暴露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减少职业暴露风险。

3、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妥善处理。

1、本年度协同医教科组织新进人员进行院感、传染病知识岗前培训一次。

2、分层次开展全院医务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两次,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知识水平。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二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院内感染控制标准及有关规定,建立健全院内感染病例的发现、登记、报告、分析及反馈,发现院内感染病例,立即按规定程序上报,及时进行隔离治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出院病例,院感科进行不定期抽查,今年医院感染病例13例。

严格遵照《医院消毒技术规范》,院感科每月对灭菌物品抽样做细菌培养,使无菌物品灭菌率达100%。

按照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的通知精神,院感科每月对全院住院病人及出院病人抗菌药物使用进行跟踪、调查并及时汇总、上报、反馈,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重要的依据。

对病房空气、物体表面、消毒液、医务人员手定期进行监测并抽查,对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等尽量采取使用一次性,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院感科每月对各科室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抽查及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考核,各科护士长负责检查指导,真正切断经医务人员手传播疾病之途径。

规范各科室的布局,清洁区、污染区、无菌区、标志清楚,分界明确,对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工作不定期督查,加强无菌观念意识,提高无菌操作技术,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将医院感染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从1月起在外科开展i类切口(甲状腺、疝气)的目标性监测,每月汇总分析,无1例i类切口感染。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在垃圾的分类、收集、运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检查督导,实行严格交接,各坏节登记、交接、签名明确,各科室均有弹簧称,每科交接时称重、登记,医疗垃圾专管人最后统计,各个环节专人负责,出现问题,追查责任,院感科不定期对垃圾暂贮地进行检查,保证了医用垃圾不流失。

院感科每月对灭菌剂进行采样,每季度对消毒剂采样,合格率在100%。

今年进行了全院性的院感知识培训一次,开院感质量分析会议一次,较圆满的完成了今年的院感任务。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三

为了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减少疾病的传播,控制医院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必要要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现制订出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控制的制度和措施,继续按照“二甲”医院评审的要求检查其制度和措施的落实情况,对手术室、供应室、产房、内镜、小儿科、口腔科、检验科、血透室等重点部门进行感染质量督查,并协助做好院感控制工作,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爆发和流行,并定期对全院各科室的医院感染环节质量进行检查和考核。

二、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培训,并通过各种形式对全院的工作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要让工作人员了解和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医院感染的有关标准及法律、法规,掌握消毒,灭菌、无菌技术的概念和操作及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等知识,并组织工作人员院感知识考试1-2次。

三、认真的做好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管理工作,包括环境、空气、无菌物品等的卫生监测和效果评价,每月抽查重点科室如手术室、供应室、产房等的卫生学监测,督促科室做好消毒灭菌隔离等工作,每半年对全院各科室的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进行监测和效果评价,对不合格、达不到消毒的灯管和消毒剂督促及时更换,对新购入的灯管进行强度监测,合格的产品才可以投入科室使用。

四、每月对全院各科的院内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和汇总,督促临床科室对院内感染病例的报告和汇总,定期下科室了解情况,抽查病历进行漏报调查,对全院的院内感染情侣进行分析汇总,及时向院长及主管院长汇报,每季度向全院各科通报反馈,每月对门诊处方进行抽查,查看抗生素使用情况,并计算出使用率。

五、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的管理,经常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医疗废物的收集,分类和运送的规范性。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中规定的要求进行医疗废物的规范处理。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四

2、每日查阅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发现漏报及时通知相关科室补报。

3、认真做好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疫情管理和报告的检查工作,配合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搞好疫情调查工作。

1、控制感染率:强调院内感染控制的重要性,加强对各科室院感质控人员的基础培训。

2、每月对重点科室进行环境卫生学等五项监测,其余科室不定期检查自测情况。

3、根据《消毒供应中心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对器械的清洗、消毒和保养工作进行监督检测。

1、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2、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知识;

4、医护人员手卫生消毒、保洁人员的工作要求、消毒灭菌的基本常识、清洁程序及个人防护措施等。

定期督查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等制度,杜绝泄漏事件。每月查阅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暂存地及消毒登记本,发现漏项及时填补。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五

1、科室每月组织一次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并做好记录。

2、院感科全年组织院感知识讲课两次,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全员培训,试卷考核,提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防范意识。

3、落实新职工岗前培训。

4、对卫生员进行医疗废物收集及职业防护知识培训。

5、院感专职人员参加省、市级举办的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以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1、各科使用的消毒液根据性能按时更换,器械按规定及时消毒灭菌,合格率达100%。使用中的各种导管按规定进行消毒更换。

2、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管理工作,不定期下科室检查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1、严格《医院手术部位管理规范》执行,每月进行手术切口感染监测。

2、充分发挥临床监控管理小组作用,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病例,落实24小时报告制度。

3、临床出现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同类病例3例)实行医院感染暴发预警报告,分析并调查传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传播途径,杜绝恶性院感案件的发生。

4、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各科室将每次出现的职业暴露及损伤的人员上报院感科,院感科做好登记,保护易感人群,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1、医疗废物按要求分类放置,密闭,包装袋有标识,出科有登记,专人回收有签字,送医疗废物暂存处集中放置。

2、医疗废物转移单由专职人员填写,并保存存根备查。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六

1、无菌技术落实情况;

2、消毒隔离落实情况;

3、医疗废物的处置;

4、病房管理;

5、科室院感知识培训落实情况;

6、抗生素使用的登记情况;

7、院感病例的上报及处理情况;

8、手部卫生。并对检查的结果做好记录进行分析评估,要求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定期反馈。

二、要求护士长和科主任每月自查院感质量一次,将检查的结果记录在院感手册上,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三、各科室制定院感培训计划,要求各科室对照院感培训计划的内容,每月组织科室人员学习,并考核。要求人人掌握在院感工作中的职责、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消毒隔离制度等,并做好记录。

四、每月监测各科室各项感染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工作制度执行情况并定期反馈到科室,使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率>95%。

五、定期下科室收集医院感染病例,分析诊断依据、感染部位、原因,并找出易感人群、易感因素,统计各科感染病例数,计算出感染率,查阅出院病历有无漏报感染病例,提出整改措施并定期向院方及科室通报。

六、认真落实抗生素药物管理制度,统计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总结抗生素是否合理,尽量开展耐药菌株的监测。

七、对消毒灭菌效果、环境卫生学一般科室每月监测一次,包括:无菌包、手、空气、消毒液和物表等,对妇产科产房、供应室无菌间、手术室每周将无菌包、手、空气、消毒液和物表等的消毒效果和环境卫生监测一次,每次将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进行反馈,并向全院通报监测结果。

八、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进行严格收集、分类、包装、交接、登记和储存转运。严禁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混装。

九、开展全院职工院感知识培训,包括新上岗的职工、实习生和保洁员,并对培训知识进行考核。

十、对每月院感质量考核不合格者,按照医院管理规定,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七

感控科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定期在院内(包括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自查。现对本季度院感工作情况作出总结,如下。

1、明确医院感染管理由医务科负责。医院招聘1名执业医师作为院感专责人员,最近参加了广东省医院协会举办的《广东省医院感染基本理论及实用技能岗位培训班暨20xx年医院感染管理岭南春季论坛》,经考试合格领取了医院感染管理岗位培训证书。

2、重新调整医院感染管理组织,进一步明确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院感专责人员和各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的职责;明确各职能科室,包括医务科、护理部、总务科、药剂科、检验科和防保科的职责。

3、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表,每周对各科医院感染管理情况进行检查。

1、自查情况

(1)组织机构建设。综合科落实比较好,已作出本科室控制医院感染工作计划与职责分工。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与操作规程。手术室的无菌观念较强。门急诊、综合科、妇产科普遍存在棉签开封后未标注开启日期、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未标注开启日期,过期未作更换等问题,但经过自查反馈后,都得到改正。医护人员及保洁公司清洁人员未穿隔离衣、戴口罩、帽子进入产房的问题,经妇产科科主任及护士长的督促和教育,均得到较好的解决。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方面。各个科室治疗车上均配备有速干手消毒剂,落实一人一针一管一带一洗手制度。各治疗室、换药室等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2周用95%酒精擦拭,记录完善。

(4)消毒效果监测。各科室均符合要求,使用中含氯消毒剂每天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使用中戊二醛灭菌剂每周进行浓度监测并有记录。

(5)医疗废物管理。防保科、妇产科、门急诊的生活垃圾桶内混有医疗垃圾,经自查反馈后,已改正。

2、住院病例监测

已监测45份住院病例,其中综合内科16份、综合外科9份、妇产科20份,未发现院感漏报。

3、院感病例个案调查

本季度发生4例感院感病例,其中妇产科1例,综合内科3例,均为呼吸道感染。医务科院感专职人员立即开展个案调查,核实情况。

4、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本季度发生3起医务人员暴露,其中综合科2名护士、防保科1名护士。医务科已对职业暴露人员做出相应的处理,做好个案调查登记,并追踪监测。

5、院感培训

做到每季度培训一次。

6、医疗垃圾分类收集、运送与暂时贮存

各科室均做好医疗垃圾的分类收集。医疗废物暂存间医疗废物存放较整齐,无污、血水外流;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医疗废物有交接记录。医疗废物运出后,能及时对暂存间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7、医院消毒供应中心

供应室工作间干净整洁,有紫外线消毒记录及擦拭记录,记录规范。每一锅高温蒸汽灭菌都有记录,并有试纸监测。

1、门急诊、妇产科、儿保科均未作出本科室院感小组人员的分工及院感小组工作计划。

建议:未做出院感小组的职责、明确分工、制定出工作计划的科室,请尽快落实。

2、各科室有时会出现棉签、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未标注开启日期,过期未作更换的情况。

建议:各科室应随时注意棉签、酒精、碘伏、生理盐水是否标注开启日期,过期的是否已作更换。

3、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无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建议:医疗垃圾包装物、容器上应系中文标签,中文标签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产生单位、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特别说明等。

4、盛装的医疗废物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不够紧实、严密。

建议:盛装的医疗废物不要超过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应紧实、严密。

5、各科室未能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未能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不到位。

建议:各科室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做到合理应用,按指征用药。医务科应加大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监管力度。

6、每月的环境监测未有很好地落实。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八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将院感视为科室首要任务,完善了三级网络管理体系。在工作中,遇到需要多科室协调和配合时,及时汇报主管领导解决问题。

我科定期对科室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督、监测,及时汇总、分析监测结果,发现医院感染存在的危险因素,寻找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办法。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最终减少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通过对科室相关专业感染率的学习,了解科室易感因素及时做好了相关的防护措施,避免医院感染的爆发。四、加强医疗废物管理,规范下收制度。

1.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由专人负责下收工作的最终实施,并完成对下收专职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法规和个人防护方面的培训。使得医疗废物的管理过程更符合实际,减少了污染和医护人员受伤害的机会。

1.感染管理小组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

2.感染监测结果没有定期向临床科室反馈。

3.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不规范抗生素的病人病原学送检率极低,提示我科抗生素使用仍存在误用或滥用现象。

外科医院感染管理年度工作计划实用篇九

;

2018年院感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根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四川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督查标准(2015年8月6日修订)》《国家卫计委医院感染质控中心“2015-2018”专项指导方案》等相关医院感染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要求。结合我院实际,以保障医疗安全为目得,以法律法规、行业标准、规章制度为依据,以医院感染监测为基础,充分发挥“监测督查、培训指导、效果评价”得工作职能,着力推进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科学、规范、可持续发展,以此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针

一、进一步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落实院科两级管理。

以加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为主导,坚持“科学防控、规范管理、突出重点、强化落实”得原则,健全与巩固我院医院感染防控体系,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提高专业技术能力,提升医院感染防控水平,最大限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医疗质量与保障医疗安全。

1、根据国家持续新出台得相关法律法规、标准与规范,将在2018年完善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应急预案、风险评估等。并根据2017年科室感控动态记录存在问题重新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医院感染控制质量督查标准、各种消毒登记及填报表;更利于院感防控工作落实实施。

2、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要求,根据我院临床科室增加及人员变动,将于2018年1月及时调整医院感染委员会成员,并针对我院医院感染控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消毒隔离措施落实、职业防护、重点部门修建、制度修订等情况组织院感委员会成员计划于2018年

3、9月召开院感委员会议,若出现重大院感暴发及特殊事件及时召开会议。

3、本年度根据科室人员调整将重新变更临床医院感染小组成员,充分发挥临床感染管理小组作用,结合法律、法规及我院规章制度修订本科室得感控制度与措施,切实做好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得落实,保障医疗护理安全。

二、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多部门合作机制

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防控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总务科等相关职能科室得多部门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

三、加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1、每月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手册》得要求,采取科室每月自查、院感科人员定期或不定期每月到各科室督查、医院感染质控小组季度交叉检查等方式,对医院得消毒隔离、手卫生、无菌技术、医疗废物管理、职业防护、污水处理、环境卫生、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等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控督查,院感科每月到临床督查针对存在问题当面给予指导、干预;每季度交叉检查中存在得问题及整改建议、措施将以书面形式反馈给科室进行整改落实,并在院感手册上作好记录备查。

2、按照我院《2018年修订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手册》书写说明要求对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控制落实动态情况及时、真实记录。为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提供持续改进得依据及等级医院建设原始资料得备存。

3、着实做好医院环境物表清洁与消毒

医院环境卫生就是医院感染防控得基石,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环境物表、清洁用品清洁消毒要求,本年度继续加强医院保洁工得培训及督查,每季度与保洁公司采用现场督查方式对医院环境清洁情况进行抽查,针对存在问题与保洁公司共同制定整改计划,修订保洁流程,保障一床一巾一清洁一消毒,特殊感染与接触隔离(多重耐药)患者清洁用品专用。保持医院环境及病床单元清洁。减少交叉感染,杜绝医院感染暴发。

4、积极参与抗菌药物得合理应用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要求与医务科、药剂科等部门联合对临床抗菌药物得合理使用、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等进行督导、干预。院感科组织科室不定期学习加强抗菌药物、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等知识培训,进一步规范临床医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效预防与控制我院多重耐药菌传播。

5、加强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用品得管理,完成对全院各类消毒药械、一次性使用医疗卫生用品得证件审核,并对其储存、使用、维护及用后处理进行监督。

四:加强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流程管理

1、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2017版”》《四川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督查标准(2015年8月6日修订)》要求,修订完善我院医院感染暴发组织机构、流程与处置预案、报告制度。

2、采取院感科组织集中、科室不定期培训、月终检查抽问、应急演练等方式增强我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能力,要求全院医务人员熟知流程。

3、2018年6月协同各相关职能部门在内一科组织一次医院感染暴发应急演练。

五、全面开展医院感染各项监测

采用回顾性与前瞻性相结合得方式进行全院综合性监测。

1、医院感染发病例监测:

(1)继续加强医院感染发病率监测。院感科专职人员每个工作日定时到临床科室对重点人群进行关注,查阅病历,督促病原微生物送检,核实医院感染病例,收集医院感染上报卡,督导临床医生及时上报院感病例,减少迟报、漏报。

(2)每季度对全院得医院感染情况、迟报、漏报及医院感染部位分布等进行统计、分析、汇总,并反馈临床科室,对感染率高得科室与部位提出相应得干预措施,对医院感染病例漏报、迟报得主管医生及时通报,并与当月绩效挂钩。

(3)科室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散发医院感染病例或1例特殊感染病例,由科室主任组织全科人员及时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感染原因,查找医院感染得危险因素,提出相应得预防控制措施,并在院感手册记录。必要时组织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与,防止医院感染暴发,减少医疗纠纷。

2、目标检测:

2018年根据目标检测计划及方案将继续开展手术部位、血液透析患者相关血源性传染病、多重耐药菌、手卫生依从性、职业暴露等进行目标性监测。每季度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反馈到临床,找出感染控制得薄弱环节,与相关职能部门、临床医生、护士沟通提出与制订有效得干预措施。

(1)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本年度继续在外一科、外二科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根据临床手术开展制定监测方案、计划,感控人员每周不定期到病房查瞧患者伤口情况及医生换药,针对手术部位感染及时干预;继续加强手术科室及相关部门医务人员得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防控、伤口换药等相关知识得培训。

(3)多重耐药菌得监测:本年度继续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组织临床医务人员进行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相关知识培训,与微生物室、药剂科协同做好临床标本送检、临床用药指导及多重耐药预警。每季度根据微生物室提供得多重耐药菌及药敏进行分析、汇总并反馈到临床,院感科专职人员每个工作日到临床科室督导消毒隔离执行与手卫生得落实情况。本年度重点督查多重耐药菌患者转科、检查、手术告知及床单元、环境卫生清洁消毒执行情况。

(4)手卫生依从性监测:为提高我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预防医院感染、减少微生物传播,于2018年开展手卫生依从性监测,科室每月自查不少于40个时机,医生不少于20个、护士不少于20个,院感科每季度全院抽查不少于1350个时机,医生不少于600个,护士不少

于700个。

(5) 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我院继续对全院医务人员、工勤等进行职业暴露监测,采取由本人填报暴露基本情况,院感科根据询问暴露人、填报情况采取评估、检测、用药、追踪,并每季度给予统计、分析反馈给临床,针对暴露情况及时给予科室指导、干预、培训。

3、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

根据医院感染发病情况与四川省医院感染管理质控中心工作计划及要求,参加省上统一组织得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并做好调查汇总、录入、上报。根据2017年我院现患率调查情况,2018年控制实查率≥96%,现患率≤5%,从而掌握全院及不同科室医院感染基本状况与医院感染高发科室、高发部位,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得问题,制定与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医务人员院感病例诊断能力。

4、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监测:

(1)按照《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环境卫生监测计划”,针对重点部门、普通病区、检验室、发热门诊等不同部门采取不同时段对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消毒/灭菌剂、内镜、消毒灭菌物品/设备、污水等进行监测。发现或怀疑有医院感染暴发迹象时,及时进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检出不合格得科室立即责令整改。院感科将有关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半年一次反馈给临床。

(2)、对新建科室在开科前需接受本院及疾控中心环境卫生学监测,合格后方可开科。(3)、配合德阳市中江县疾控中心每年对医院监测抽样检查。

5、开展重点人群及高危因素管理与监测:制定高危人群风险评估、下呼吸道、手术部位、皮肤软组织、导尿管、相关尿路、血管导管相关血流等部位得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制度,并加强培训,落实到位。定期有分析、总结、改进、反馈。

六、规范医院感染重点部门、重点环节得管理

1、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消毒供应得两规一标与《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要求,2017年重点规范医院口腔、内镜器械、器具与物品得回收、清洗、消毒/灭菌、保存、运送工作流程,并加强外来器械及托管消毒灭菌包得清洗消毒管理,手术器械包不合格原因追述及改进;下送无菌物品人员手卫生;污染布类回收及清洗消毒流程。保障各种器械物品得清洗消毒灭菌质量,做好灭菌设备得灭菌效果监测。

2、手术室管理:今年重点加强以下几点:

(1)手术室环境卫生管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按要求做好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特别就是连台手术之间、感染手术及空调、消毒机出风口、外走廊等应及时进行清洁消毒处理。加强手术间物品管理,保持整洁。

(2)规范着装、严禁未更换手术室专用衣到手术间、穿手术专用衣到病房。

(3)加强手卫生管理,特别就是手术室护理及麻醉医生得卫生手、手术医生得外科手时间。(4)加强手术患者体温管理,做好术中、术毕得保暖。

(5)加强麻醉用具得定期清洁、消毒。可复用喉镜、螺纹管、面罩、口咽通道、简易呼吸器等须“一人一用一消毒/灭菌”,严禁一次性麻醉用具重复使用。

(6)加强手术间医疗废物及外包装盒管理,按规范收集、分类,做到每台清理

3、icu管理

继续加强环境卫生、三管监测、多重耐药菌、手卫生与职业防护管理,定期培训与考核,科室医务人员熟知icu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降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及多重耐药菌感染得发生,防止医院感染暴发。

4、口腔科管理

(1)今年口腔科所有复用得口腔诊疗器械使用后统一送消毒供应中心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处理。

(2)重点加强口腔科环境卫生管理及医务人员着装管理。

(3)口腔建筑布局改建

5、中医科室管理:今年继续重点加强针灸穴位皮肤消毒;复用火罐、刮痧用具得集中清洗、消毒;手卫生管理。

6、继续加强b超室、五官科、肛肠科等部门薄弱环节得医院感染管理,从环境卫生、物品放置、消毒灭菌隔离到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针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采取有效得干预措施。

7、胃镜室、人流室建筑布局改建

8、结核门诊、发热门诊、肠道门诊医院感染管理

根据感染门诊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规范就诊流程、分区明确,并做好消毒隔离措施及感染控制得督导。

七、强化手卫生管理

本年度重点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得意识与依从性。特别就是门诊医生,医技科室人员

1、加大手卫生得宣传、教育、培训、考核等力度,采取全院及科室培训向结合得方式,发

挥医院感染小组作用,每月定期观察手卫生时机,不定期抽查考核。2017年抽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方法正确率≥90% ,重点科室抽查手卫生依从率≥85%,普通病区手卫生依从率≥70%。

2、继续采取多样化形式开展手卫生宣传。

八、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得培训与考核

根据我院医务人员感控薄弱知识制定合理得院感相关知识培训计划,安排合理得培训内容及强度、频率,使被培训人员从接受认知到行为改变。

1、对全院工作人员、新上岗人员、实习/进修、工勤、保安等采取全员集中讲座、针对性专题培训、院报及院内网宣传、网络培训、下发资料、开展活动、知识问卷等医院与科室相结合得多种形式,进行院感知识宣传,并针对培训内容及时考核、分析、总结,将院感知识得传播潜移默化得穿插进日常工作中,使培训教育得过程更自然,更易于接受。

2、邀请上级医院专家来我院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培训。

3、不定期选派专职人员、临床院感质控成员及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省市举办得院感新知识与上岗培训。

九、继续加强医务人员得职业防护

1、继续加强全院职工职业防护、职业暴露应急处理得培训与指导。特别就是实习/进修、工勤人员得培训。每月不定期对各级人员职业暴露相关防护知识知晓情况进行抽问,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流程及标准防护知晓率≥95%,提高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职业暴露应急处理能力。

2、加强科室防护用品配备,保证有效使用,定期抽查。

十、严格医疗废物管理

继续加强对医疗废物得管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要求进行医疗废物得规范处置。本年度重点加强医疗废物收集封口、暂存处得管理。院感科专职人员每周不定时下科室进行检查、督促科室医疗废物得收集、分类、转运、标示清楚。定期对医务人员及保洁人员进行有关医疗废物相关知识得培训。

十一、我院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按照《医院感染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要求及我院2015年医院感染控制情况制定本年度质量控制指标

1、医院感染年发病率≤5%,迟报、漏报≤10%

2、ⅰ类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ⅰ类手术切口感染率≤0、5%

3、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实查率≥96%,现患率<5%(根据我院前三年现患率调查数据)。

4、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洗手方法正确率≥90%;重点科室抽查手卫生依从率≥85%,普通病区手卫生依从率≥70%(根据2016年抽查结果制定)

5、可循环使用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得清洗、消毒、灭菌合格率达到100%。

6、标准防护与职业暴露应急处置流程知晓率≥95%。

7、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医务人员参加率≥60%,新上岗、进修/实习、保洁等人员培训率达100%,考核理论成绩80分、操作80分为合格,全部考核合格率≥85%。

8、完成本年度全监测、培训计划100%。

9、环境卫生学采样:检测空气合格率≥90%,物表、卫生手、消毒液≥95%,外科手、灭菌剂、消毒/灭菌内镜、无菌物品检测100%合格。

10、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病率≤10%:导尿管相关泌尿感染发病率≤5%

11、多重耐药菌感染发现率及检出率、抗菌药物使用、病原学送检率、ⅰ类手术切口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根据微生物室、药剂科提供统计、分析数据。

十二:2016年未完成得计划:

1、2016年修订得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未完成,在2017年6月前完成

2、预计2016年11月在icu举行得医院感染暴发演练因事未完成,在2017年3月进行

3、重点环节、重点部位得风险评估未开展,于2017年1月开始。

十三、参与医院重点部门改建提出感控方面得卫生学建议:如胃镜室、人流室、门诊口腔科。

十四:继续争取院领导得支持完善医院感染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以实现院感病例预警得及时性,以及各种监测数据采集得时效性,真正做到院感监测得前瞻性,防止院内感染流行暴发得发生。

十五、完成上级行政部门、医院感染质量控制德阳分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交办得其她院感控制工作。协助医院承担对口支援得乡镇医院得医院感染管理指导工作。

医院感染管理科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