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印象作文字 校园印象作文(五篇)

时间:2023-05-31 作者:储xy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刻板印象城市印象篇一

;

摘要:本文以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为视角,与前人研究相区分,具体分析新时期新视野下的泰国人对中国人刻板印象及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际提出解决的对策和教学启示。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泰国人;刻板印象

一、刻板印象的含义

刻板印象是由新闻记者walter lippmann于1922 年首次提出的。他将刻板印象看作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文化上、语言上和思考方式上的反映。

本文研究涉及到的是跨文化交际中的刻板印象。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1999)“尽管我们没有和一种文化接触,但是,我们可能已经对它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 该书认为我们现在使用的刻板印象这个词一般带有贬义。

二、泰国人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研究综述

现将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整理如下:

1、宗教信仰和价值观:佛教的道德标准已成为绝大多数泰国人的道德标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深深地扎根于泰国人民心中。轮回观一方面积极引导人们的从善积德,广结人缘,修持忍度,锻炼毅力。在很大程度上形成泰国人民的价值观,使人们心地善良,乐善好施。中国封建社会以小农经济为本,这种经济基础造成中国人讲究现实利益的文化心态,其宗教信仰也谋求对现实的生产和生存现状有直接的救助,因而中国人崇尚多神信仰,崇拜一切对其有利的东西,因此就形成了务实的价值观。所以有很多泰国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公共意识,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蔑视宗教信仰和冷漠。

2、等级观念:泰国是一个等级森严的国家,有过一段漫长的封建农奴制历史,因此,等级观念至今根深蒂固。虽然泰国实行了民主政治制度,但并没有因此消除等级制度,反映在日常用语中就是上尊下贱、男尊女卑、长幼有序。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平等。因此泰国人就很难理解中国人这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为中国人不尊重领导人或是对领导人的尊重程度不够,这也是他们对中国人固有印象之一。

3、民族性格。中国以儒道为主流的传统思想,其宗旨都以维护家国安定、群体谐和为基点。个人只有克制自己,服从群体,以家国的需要为需要,才能与世俗融洽相处。所以汉族传统注重群体意识。 而近代的泰国,西方世界注重个体发展的价值观也影响到了泰国人。泰国人认为中国人都是“群居的动物”,做什么事都离不开人之间的合作,甚至上厕所也要结伴成群。来华留学的泰国留学生深有体会,他们觉得中国人群体意识很强,有很强的“圈内圈外”意识,泰国留学生很难融入到他们的群体中。中国独特的“家人一熟人一陌生人”的交际风格,把来自异国他乡的陌生人排斥在交际圈之外,对待“圈外”的“陌生人”冷淡和粗鲁。

三、本文提出的泰国人對中国人的刻板印象

(一)残忍

泰国是佛教国家,他们不提倡滥杀生,餐桌上很少见到其他肉类,而中国人却对食物却没有那么多的禁忌,凡是能填饱肚子,满足味蕾的,都可拿上餐桌,所以就给他们留下了残忍的印象。

(二)脏

泰国天气炎热,洗澡是保持清洁的好办法。但是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没有每天洗澡,出门洗澡的观念。衣服的更换次数没有泰国人那么多,致使部分泰国人觉得中国人不太讲卫生。

(三)没礼貌

部分泰国人觉得中国人没礼貌,在接受他们的帮助后却不向他们道谢,或者是不经他们许可就擅自使用泰国人的东西。但在大多数中国人认为,道谢反而会显得二者关系生疏,如果我把你当做朋友的话是不用道谢和打招呼的。因此就造成了泰国人认为中国人不讲礼貌、不重隐私的印象。

(四)有钱 炫富

随着中国的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可支配的钱越来越多,现在有很多的中国老百姓都想走出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旅游性价比高的泰国成为很多中国人的首选之地。中国人现在已是泰国旅游业的主要支撑力,很多中国人去到泰国都进行疯狂的消费,让泰国人咋舌的同时,也给他们留下了中国人很有钱的印象。

(五)大声

出国旅游的中国人很多,当然素质也会良莠不齐。另外中国人喜欢集体行动,去哪儿都是一伙人,大家说说笑笑显得很热闹,但是有时却不太注重场合,即使是在需要安静的西餐厅也照样大声说笑。所以泰国人觉得中国人声音很大。

(六)能吃

泰国人提倡的是少吃多餐。但中国人喜欢一餐吃饱,然后进行下面的工作,不浪费时间,而且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太快,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吃多餐。

(七)没诚信

这一点体现在答应了泰国人的事情却常常不能做到,很多中国人都为了体现自己的朋友义气,常常答应一些自己并不能完全做到的事情,所以泰国人认为中国人喜欢随意做出承诺。

(八)分地区印象

而他们把大陆地区看做是另一部分,在他们的印象中,中国大陆遍都穷、素质低。而且他们接触到很多旅泰的中国游客,看到他们的不良行为,这就加深了他们对中国大陆人的不良印象。

四、对泰国人对中国人刻板印象的反思

初与泰国人交往时,因彼此处于不太了解的状态,所以常常借助刻板印象,对自己印象比较好的方面就选择喜欢或接受,对自己不喜欢的方面就选择讨厌或排斥。我认为,刻板印象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针对泰国人对中国人的一些刻板印象,首先我们应该提高自身国民素质,对出国旅游的中国人进行针对性改进,对一些可能产生交际分歧的方面进行必要的提醒和警示。其次,相互的交往了解是消除刻板印象的良好途径,因为不了解,所以才会产生成见和不必要的冲突。所以,在出国之前,应该对目的国进行预先了解,尊重他国的习俗文化,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加强移情能力,多换位思考,改善外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让每个中国人走出国门都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尊重和好评。

五、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启示

对外汉语教师身上肩负的不仅仅是传播中华文化知识的责任,还应为学生之间的顺利交往铺设桥梁。在学生因刻板印象产生交际障碍时,我们帮助和引导学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减少因刻板印象带来的冲突,让他们能顺利的进行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注释:

[3]《关于泰国宗教信仰与价值观》

[5]郑春苗《中西文化比较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刻板印象城市印象篇二

;

摘要:刻板印象是跨文化交际中的核心概念。在我们现有的外部环境下,它也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避免并且影响广泛的一种文化现象。众多的学者和社会学家更多的关注刻板印象的消极意义。跨文化交际也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汉语教师必须考虑的一部分。而刻板印象理论在对外汉语课堂尤其是师生关系的处理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多元阐释刻板印象的定义,辩证地讨论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多元功能。

关键词:刻板印象;
跨文化交际;
对外汉语教学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全球掀起了学习汉语的潮流。越来越多的汉语教师以及志愿者投身于汉语教育事业。诚然,对于汉语教师来说,过硬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讲课能力是必备本领和要求。但是,除了知识技能,汉语教师还应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会和不同国家的人相处和沟通以便推进汉语教育事业的开展。而刻板印象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对于刻板印象这一现象以及相关理论的应用。

一、刻板印象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跨国交流出现在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交流过程之中。如前面所提到的,非常有必要的一点就是明确什么是刻板印象以及什么是跨国交流。这一理论很早就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以及国际交流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词源学字典以及当代研究学者们都曾给出过具体的解释。

(一)刻板印象的起源

刻板印象的英文单词为“stereotype”。这个单词最早是出现在1725年人们进行印刷的过程中。被用来形容印刷的新方法。成型的字母被放到一个框架里,这样组成单词进而是完整的句子。墨汁浸染所有的字母,在经历按压和晾晒之后复印到纸上。整个过程中,装有字母的框架不可以移动,否则影响单词的成形。由此被称为“stereotype”。“stereo”在希腊语中意为坚硬的,难以改变的。由此可见,刻板印象一词在形成时期就附带着消极意义。

提到文化差异的时候,我们首先不可避免的要提及概括。iris warner 在他的著作《跨文化沟通》中给出了定义:刻板印象意味着通过过度概括来了解人们。这一过程涉及思维和行为方式。在跨文化交际研究中,webster于1976年在一本词典中给出了解释。他表示这多半用来描述对一个人、一件事或一个民族,成员持有的共同态度和情感。

麦克米兰的学生社会学辞典(1983)也给出了类似的定义:一种认为是过于简单化的内容和证据的理性标准。这些成见被特定群体用来指个人、群体或对象的先入之见。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字典给出的解释具有一致性,刻板印象大多是人们的先入之见。

当提到这一现象的形成时,研究人员给出不同的解释。比如samovar的三规则,包括1)来自家庭、朋友、亲戚的影响;
2)个体交流的印象;
3)大众传媒的影响。文卫平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探讨了刻板印象的起源和发展,他认为,要关注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化媒体以及从众效应。社会心理学家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现实冲突理论、社会认同理论等。尽管对原因的讨论很多,但仍可以从社会层面和個人层面这两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社会归因

刻板印象的形成源于社会化的社会背景,包括家庭、学校、特殊群体和多媒体的影响。家庭是个人主义社会化的起点。我们的行为方式依赖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学校是具有相当规模的教学计划、教学组织、知识体系、和社会规则的专业机构。当然,教师很难对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指导,所以教师给学生的东西往往是被概括、简化的知识。没有自己的经验,人们往往依赖于所有这些来看待外面的世界。

1.不同的成长环境

没有人能否认环境给人带来的影响,这甚至超过我们的想象。例如,不同文化、不同环境的民族,会培养不同类型的男女,尤其是在性格方面。古人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问其臭。”因此,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模仿他人是很自然的,他们也倾向于与群体的行为相同。根据最近的研究,可以发现,西方人在性格上与东方人完全不同。东方人往往习惯在自己的家里,习惯独处,而西方人性格开放爽朗,崇尚开放,交流和冒险。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都嵌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有这些因素都应该纳入我们的考虑范围。

2.不同的教育环境

教育是除先天基因之外的后天关键因素之一。此外,人们可以通过多年的学习塑造不同的个体形象。教育体制、教育目标和教育理论成为形成特殊刻板印象的不可或缺的要素。根据对哈佛学生的研究,其中90%人来自欧洲或美国,他们致力于创造事业。越来越多的人承认美国教育将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相比之下,亚洲教育更注重学习精神,如坚持不懈和刻苦钻研。我们一贯以西方教育为榜样,这也是一种特殊的刻板印象。

(二)个体因素

个性在相同的社会文化氛围中,也许在刻板印象的认知上不一定是一致的。相比之下,总是充满了分歧。因此,心理因素也是刻板印象形成的根源,表现为两个方面:个体特征和认知方式。刻板印象的形成也是个体认知活动的结果。每个人都倾向于简化复杂的事物,换句话说,清楚地分类可以帮助人们接近其他成员并适应环境。

1.个体特征

权力主义者往往形成和坚持刻板印象。这种特征包含了一些其他的特质,1)层次结构和传统价值观的意义;
2)传统规则的服从;
3)敌视其他群体;
4)过度概括。在某种程度上,心理因素已经成为我们形成印象并与他人交流的关键因素。外向的人总是倾向于接受别人的观点,而内向的人往往拒绝接受别人。

2.认知方式

人们是如何进行思考的?答案各不相同。很多人得到的信息是二手的,在他们的文化中,最可靠的来源、书籍、培训项目,而不是第一手经验。然而,在某些文化中,亲身体验是唯一合理的。其他都是道听途说。在书面语言的文化中尤其如此,但也可以在强调个人视角的文化中加以识别。所以认知方式的不同也会使人们对待外物有不同的反应和看法。乐于全面看待问题的人会较少的受到刻板印象的消极控制。

正如我们前面所讨论的,刻板印象会给我们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印象。像西方人通常会从中国电影或与中国相关的的新闻中做简单的结论:中国是一个贫穷和发展中的国家。同时,一些中国人认为所有美国人都过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就像美国的好莱坞电影一样。我们不得不说,这种断言是不明智的,甚至是错误的。我们必须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并学会把它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

(一)积极影响

刻板印象是对新信息进行分类的一种有效方法。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刻板印象心理往往受到特殊的文化心理的影响。积极的心理暗示将提高外语学习和多元文化交流的有效性。没有人能否认这种刻板印象的积极引导。当然,这种断言在业务领域也是一致的。在许多时候,这些定型观念在与新朋友接触时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有益的。例如,我们知道美国人多半直率、坦诚。根据一些研究,中国人委婉的性格特点是西方人心中最缺乏了解的东西。

(二)消极影响

刻板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刻板印象倾向于关注不同群体的个性和同一群体的普遍性。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通常忽略了不同群体之间的相似性和同一群体的差异,从而隐藏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在现实中,我们的教育或媒体仍然使用刻板印象来区分不同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这给每个人都带来了误导。事实上,个性和从众心理都存在于不同的群体中。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同一个星球。它决定了人类以同样的方式和风格存在,表明不同的人在生理上或心理上仍然有共同点。这是不同文化的人们交流的基础。此外,刻板印象是文化本位主义的根源。整个过程包括文化描写、文化定型、文化偏见和文化歧视。文化定势也有其自身的稳定性。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发展迅速、变化很大的现代社会。用成见来判断是不恰当的。但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心中的印象还是有变化的。这些变化不只是遵循别人的模仿。

四、刻板印象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人们在认识的初期会收刻板印象的影响来评判对方的性格人品行为等。很多人会受制于心中对他人的刻板印象来进行跨文化交际。由上文我们知道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当中,汉语教师应该采取积极正确的态度来发挥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克服消极影响。

(一)案例呈现

这是我来非洲孔子学院的第一堂课。在开课之前我做了很多准备,包括了解这个班级学生的情况、以往教师的上课风格,同学们更喜欢怎样的教学方式。第一堂课我打算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中国,然后自我介绍一下。我并没有安排正式的教学内容,毕竟是第一次上课,轻松一点大家可以相互认识一下。在自我介绍之后,我请大家介绍自己。然后给同学们留了一点时间自由提问问题。

后来我觉得自己这样做不太妥当。有个学生直接问我“老师你多大了?”我来之前,就有别的老师告诉我,这里的学生很调皮,由于他们教育制度的问题大学生普遍年龄偏大,思想比较成熟,有的男孩子举止会有些放肆。我作为年轻老师可能会有些镇不住场,就表现得有些严肃。我回答说“在中国,直接问别人年龄是不礼貌的,尤其是女士。”那个学生不怀好意地看着我“可你现来到布隆迪,就是布隆迪人。”我听了以后很不高兴觉得他是故意的“我是来教汉语的。无论在哪里,我都是中国人”。学生见我严肃起来了也不在笑嘻嘻的了。

后来,有一堂课上学习购物的知识,有个学生突然在课上问我,“老师,中国是不是总卖假货?”我说“当然不是,哪里都会卖假货,这是很正常的,中国也有很多很好的商品。”学生没有再追问,但我能感觉到他们还是有些怀疑。

(二)案例分析

在上面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在国外从事汉语教育工作时出现的一些状况,从中也可以看到刻板印象理论的在发挥作用。首先是该志愿者在刚到布隆迪时由于其他汉语教师的一些提醒,就对非洲学生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认为他们调皮,可能在课堂上捣乱,所以在第一堂课表现的有些严肃。这位汉语教师是出于最初的印象来把握第一堂课自己的教态的。但是当问及年龄和假货的问题时,他的表现过于强烈了。由此之前老师的话在这位教师的大脑中起到了更大的作用,他甚至觉得孩子们是不怀好意地笑。定势心理是这位老师在与同学的对话中呈现出敌对的状态。

作为一名合格的汉语教师,应该时刻保持客观冷静的态度去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潜在问题。克服刻板印象的消极作用,以开放包容的心胸去了解外国学生,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交集风格,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处理问题,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尴尬。这样才可以真正讲好一堂课。当然面对学生们对于中国所形成的一些偏见,汉语教师也要适当地给予解释,帮助学生们消除对中国的错误认识。以此来营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五、结论

在这个变化的世界里,这个时代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全球化,推动和标志着这种变化的是跨文化交流。而目前的汉语热,使更多的人了解汉语。我们在向别人传播自己的文化的同时,也要了解對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会促进更多的交流和合作。刻板印象是一种普遍应用的认知其他文化的认知策略,也是人际关系和跨文化关系的基础,它既影响社会交往的进程,又发展于社会交往。笔者主张看问题时应该全面客观,即刻板印象对于人们认识世界有双面的影响,对外汉语教师也应该理性地处理跨文化交际问题,从而推进国际交流,推进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作者单位:渤海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刻板印象城市印象篇三

世界上为什么要分成男生和女生呢?也许是因为神希望我们能学习如何和平相处吧!但是我们却没有按照神的指示,反而演变出许多一发不可收拾的问题,造成的伤害往往也很大。

筱莉是一个爱玩机器人又很好动的女孩,住在隔壁的阿杰则是一个爱玩洋娃娃又很文静的男孩,他们在学校时常被其他同学嘲笑、欺负,回到家里,兄弟姐妹也会排挤他们,这让他们感到十分委屈、难过,也很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到了学校,筱莉把她和阿杰做的海报贴在所有的墙壁上,标题写着大大的“打破性别刻板印 象观念”,原本他们以为效果会很好,没想到一点都没有改善,反而被老师骂破坏校园美观,这使筱莉和阿杰感到很灰心,甚至想要放弃,但是在他们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之下,他们又再次恢复信心,重新拟定计划。

过了一个礼拜,筱莉和阿杰借好了场地,也把邀请函发出去了,现在就只能祈祷有没有很多听众来参加这场演讲了。到了演讲当天,筱莉和阿杰带着满怀期待的心情,来到了演讲现场,他们看到人山人海的同学,还有一些老师们,看到大家这么热情的踊跃参与,筱莉和阿杰感到十分感动,他们很高兴他们的努力付出,终于有 了收获,也很感谢大家给予他们肯定,让他们能够站上讲台。

开始演讲了,筱莉和阿杰两人默契十足,令大家对他们刮目相看,也让老师们对筱莉和阿杰赞不绝口,同学们再也不敢轻视他们。现在,筱莉和阿杰已经完成他们自己出的任务,达成他们的心愿了。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往往容易对不同性别产生僵化的看法,而形成性别刻板印象,如果不打破这个观念的话,我们就无法落实性别平等,所以虽然男生、女生在生理构造上有所不同,我们也不应该歧视不同性别的人,应该要懂得包容、尊重异性,这样社会才会和谐。

刻板印象城市印象篇四

传统的面试流程设计一般是要经过2-3轮,由不同的面试官进行,在这个环节设计上经常会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面试官会把对应聘者的评价和印象写在面试评价表上,或者口头告知下一个面试官自己的判断结果,下一个面试官会带着上一个面试官的结果进行面试。

1.避免重复问题:如果自我介绍需要进行三次的话,应聘者会觉得公司招聘工作很水。

2.评价较为全面:不同面试官的考察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3.挖掘更为深入:针对上一个面试官的评价结果,下一个面试官可以深挖自己想知道的内容。

1.容易受到上一个面试官的情绪影响:如果有一个面试官对应聘者的评价非常差或者非常好,则会影响到下一个面试官的`判断。

2.容易形成刻板印象:“我觉得他就像个哲学家,满嘴的概念和想法,没有什么实打实的成绩。”“哲学家”就是一个刻板印象,这个时候大家想到的就是成天醉心于虚无缥缈的精神世界的人物形象。

我觉得对于这样的问题点,我们应该对面试官的要求上进行明确:

-要客观,要围绕岗位职责而不是个人喜好来评价:要根据岗位要求设计考核点,在写或说面试评价时要把问的问题点写清楚,以及对方回答的要点写清楚,把自己的初步判断进行客观的描述,不要掺杂个人情绪和个人情感。

-要独立思考:不要受上一个面试官的影响,如果对上一个面试官的考核点有疑问,就重新设计问题再深挖,不要深信上一个面试官的判断结果。

如果三个面试官最终在决定面试结果时取得一致意见,觉得是非常适合岗位要求的,那么这名候选者就能进入下一个提交领导审核入职的流程了。

在这里突然就想到了麦肯锡和大前研一的故事,麦肯锡的面试流程要经过8个人,每个人都会对这个候选人进行独立评价(他们应该没有在中途交流面试结果的传统),然后这8个人开会讨论要不要这个人,如果大家一致通过活一致不通过的话,这个人就不能要,是的,不能要!如果这个人争议非常大,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录用!大前研一面试完后,7个人决定不能要,而1个人则坚决要聘用大前,最终大前研一顺利进入麦肯锡,后来还把日本市场做到了麦肯锡国外最大的利润点,而他自己也成为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管理思想大师。

这个故事说给大家感受一下!

刻板印象城市印象篇五

;

摘 要:在进行刻板印象理论溯源的基础上,揭示体育人刻板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体育人要摆脱刻板印象的出路,旨在为体育人认识刻板印象,积极建构充满正能量的体育人形象。研究得出体育人刻板印象的致因:从社会层面上来说主要是因曾承担救国与立国的历史担当,从教育层面来说是因文化学习链条断裂而致行为失范,从生理层面来说是因长时间高激素水平刺激而对过激行为“度”的把握有所缺失,从身体哲学层面来说是因身体语言的泛化。同时指出:体育人要逃出刻板印象的桎梏,必须尝试了解刻板印象的成因与属性、充分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社会规约约束自身行为,以兴趣为先导提高学校体育的竞技性,修正大众对体育运动较为粗浅的认知。

关 键 词:体育心理学;体育人;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人们对某个群体及其成员相对固定的看法、观念、期望所构成的一种内部心理认知结构,不利于这一群体进行自我社会形象的建构以及自我社会角色的定位。体育这种特殊的文化活动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虽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社会、历史、教育以及其它方面的综合原因,社会对“体育人”这一群体形成一些有失偏颇的负面刻板印象。

纵观体育之于社会的价值与地位,不乏冠之促进民族凝聚力、树立国际形象、提升国际地位等大雅之辞,和冠之促进个体身心健康、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优化群体人际交往等小雅之辞。但论及体育二字,无论从社会和教育价值角度,都处在一种宣传力极强,而执行力偏弱的尴尬。学校体育课程是惯常的“替补”课程;竞技体育拿金牌遭非议、丢金牌遭训斥;社会体育流于形式而浪费众多资源。然而,被轻視的又何止是体育本身,此“身体之育”的执行者——体育人也群体性地遭受牵连。体育人的原义是指“长期参加体育活动或从事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一类人的总称”。在本研究中,体育人主要指从事体育相关专业的人。体育人遭受非议,不仅仅局限于普通的体育专业人士,即便是历史上曾作为“精神食粮”而最近又载誉而归的中国女排也不例外。中国女排曾是国人的骄傲,20世纪80年代的“五连冠”曾激励了一代人。2015年9月6日,中国女排在世界杯最后一轮以3∶1力克东道主日本队取得胜利,并最终以10胜1负积30分的成绩继2004年雅典奥运会后再夺世界三大赛冠军,同时也第4次拿到世界杯冠军。2015年9月11日,国内某知名大学的一名经济学教授却质疑中国女排的战绩,瞬间引起很大争议。在其言辞之中确有指出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问题,而此期间的诸多评论又着实因刻板印象而值得商榷。一时间,体育人成为大众争议的对象,这一群体也都陷入争论的迷潭之中,显然刻板印象已经成为禁锢体育人形象定位的枷锁。

1 刻板印象及体育人的刻板印象

1.1 刻板印象的理论溯源

最早提出“刻板印象”(stereotype)概念的是一位美国新闻评论家沃尔特·李普曼[1],他在著作《公众舆论》(public opinion)中首次提及刻板印象。他认为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感情。刻板印象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严重阻碍着人们对新事物的接受以及态度改变。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认知理论的不断发展,学界对刻板印象的界定也有了新的发展。从认知角度来说,刻板印象被看作是发生在个体内部的一个加工过程[2],即由人们对某个群体及其成员相对固定的看法、观念、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3]以及特定的社会认知图式[4]。然而,刻板印象的群体共享本性使其不仅渉及个体水平的加工,也涉及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和传递水平。刻板印象在社会网络沟通链中从一个人传递给另一个人、从一个群体传递给另一个群体是很普遍的心理现象[5]。它虽不及“偏见”那样好恶分明,但也会影响个体对其他个体以及群体的最初评价,形成概念化、固定化的看法[6]。这些看法并不是以直接经验为依据,也非以事实材料为基础[7];比如很多人认为英国人保守、美国人开朗、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一样。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忽略真实的自我认知,甚至期待出现足以印证已存在的刻板印象的种种事实;即便这些事实可能是违背社会规范的,可能是被人伦法理所不耻的或者即使刻板印象的主体执行者做出有悖于刻板印象的举动,也无法在短期内改变深植于人们心中的想法[8]。中国有“人以类聚、物以群分”之说,这种类属性思维[9]同时也作为人们认识个体和群体的认知起点和心理基点[10]。目前国内外对于刻板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性别、阶级、种族、容貌、职业以及特殊社会现象”的研究上,有个别学者针对“体育教师形象”的研究虽涉及刻板印象,但都很少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1.2 社会中体育人的刻板印象

在社会大环境下,提及体育人(指运动员)的刻板印象,社会舆论中总是有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例如开朗阳光、风趣幽默、为人和善、灵活变通、情商较高、团队意识强、善于合作、意志品质坚定、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等。然而也有更多的负面刻板印象,例如文化水平低、基本素质低、懒散、好冲动、不冷静理智、好战、不遵守纪律、敢挑战权威等。对于体育人这一群体,社会默认的心理模式如此,即便是有个别体育人的说法、做法并不符合人们既定的心理模式和形象定位,也无法扭转人们心中类似“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体育棒子”等传统负面认知。当在体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之后,因为路径依赖人们会将潜意识中体育人的正能量形象置于头脑中,呈现出积极的刻板印象;而当在体育领域出现了某些问题时,同样因为路径依赖人们会将潜意识当中体育人的负面形象置于头脑中,呈现出消极的刻板印象。不过,这些刻板印象的产生都是有一定历史渊源的。

2 体育人社会刻板印象的致因分析

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其成因更多时候是在认知层面的、是多元因素综合形成的。对体育人社会刻板印象成因的分析不仅仅要关注社会历史、教育经历等层面的外显原因,更要分析体育人所特有的生物学以及符号学层面的内隐成因。

2.1 社会层面成因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社会平稳则尚文,社会动荡则尚武。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国位尚低、国力羸弱、军事发展依然落后的年代,在“种意识”的驱使下体育曾作为强兵、强国、强种的手段被人们所认可。建国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末容国团取得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是体育兴国之初;70年代初“小球转动大球”使中美破冰建交,号称“乒乓外交”;80年代初女排五连冠使得“女排精神”口口相传,1984年许海峰摘得第1块奥运金牌;90年代初北京成功举办了亚运会等。在90年代之后,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很快在世界体坛的各个领域崭露头角。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从建国开始国家、社会、国民都在心理上将体育视为“救世主”的角色,体育之于我国承担了太多政治、社会责任,而人们更在乎体育所带来的社会、历史、政治效应,忽略体育“促进体质发展、教育青年”的本质作用。涉及体育之辞常与“救国、兴国、安身、立命”相关联,人们对体育的情感倾注与评价标准已经超越了体育本身,对体育使命过高的期许使人们将历史发展过程中体育的形象、定位与实际过程中所接触的体育人在潜意识下进行对比,而这种对比与落差是形成体育人刻板印象的社会历史因素。

2.2 教育层面成因

当“救亡图存、强兵强种”的重任担之于肩时,为了完成国家赋予的重任,竞技体育运动员的选拔、培养、训练体制都逐步走向极端,形成“一元化”的培养模式。建国之初国情赋予体育过重的政治责任,“三从一大”的训练体制使走竞技体育道路的运动员缺失太多的基础教育。大多数在竞技体育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精英”都经历了“三级训练体制”中“金字塔”登顶的过程。很多竞技体育运动员并没有在正规的中小学完成基础教育,而是在运动队训练之余进行文化课学习,但是在运动队中的文化课学习一般都被认为是“休息课”“睡觉课”或“调整课”。占据在中国竞技体育顶端所谓的“精英体育”人士,很多都沒有接受过连续、完整、系统的中小学教育,而是在取得优异竞技体育成绩之后,被很多高校以“体育特招”或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形式招进大学的,主要是为提升学校知名度并让运动员为本校取得良好的体育成绩。运动员在高等院校的“修业”成绩等均走“特殊程序”或进行“特殊照顾”,这些已经成为体育圈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事。而不论是意会还是言传,基础教育对人的品德性格、道德意识、诚信意识等方面的养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价值在于形成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端正的行为态度。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过程的缺失以及文化学习链条的断裂,使部分体育专业人员的文化素质与其所处地位、所供职位有所偏差,最终导致行为控制的偏差。毛泽东同志曾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及,“欲文明其精神,必先野蛮其体魄”,而获得“野蛮体魄”的同时切不可忽视“精神文明”。因教育层面文化学习链条断裂而导致的行为失范是促成全社会对体育人刻板印象形成的最直接原因。

2.3 生理层面成因

在人体内有一种激素称为内啡肽(endorphin),亦称“安多芬”或“脑内啡”,是一种在持续有氧运动刺激下由脑下垂体和脊椎动物的丘脑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属于内成性的类吗啡生物化学合成物激素[11],俗称“脑内吗啡”。内啡肽能与吗啡受体结合,产生跟吗啡、鸦片剂一样的快感,等同于人体在运动负荷刺激下可以天然分泌的“快乐激素”。有实验证明,由内啡肽所诱导出的行为表明,可能会参与感情应答的调节作用。对于任何一个生物人来说,长时间的运动刺激使中枢神经系统对肢体运动产生对内啡肽大量的“适应性记忆”,机体一旦产生这种生理上的适应性记忆便会“尚动而避静”,即所谓的“习得性运动快感”。另一方面,剧烈运动后属于自主神经系统的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髓质激素,机体接受肾上腺激素刺激而产生兴奋性[12]。长期、持续进行运动训练的人长时间沉浸在这种高度兴奋的本体体验之中[13],会产生“路径依赖”,而安静时机体兴奋性的回落使运动训练参与者产生倦怠感。从生理学层面看,对于将大运动量、大负荷作为日常的专业体育运动员来说,常常怠于书本知识,文化课也常被称为“睡觉课”和“休息课”,对于需要冷静思考以及逻辑思维推理的学科而产生整体的排斥感。机体长时间处于较高的激素分泌水平下而对过激行为“度”的把握有所缺失,这是从生理学角度来讲体育人刻板印象产生的不可避免因素。

2.4 身体哲学层面成因

身体是生物人存在的物质实体,人类发展的历史不过是生物进化史中的一段历史。将身体作为一种研究对象的身体哲学是人类源于西方的哲学认知。身体从根本属性上来说主要分为生命本体所赋予的“生物身体”和社会文化所赋予的“文化身体”。生物身体是体育忠实的创造者和实践者,而文化身体则是竞技体育尚力图腾下的产物[14],是在有负荷的身体运动中被逐渐教化的身体。对于体育人来说,进行运动训练的直接载体是身体,而在运动训练以及激烈的竞技体育过程中,身体代替语言已然成为与思维方式相联系的一种符号表达。体育人常以身体为中介进行表达和自我展演,而在遇到不合理、有冲撞性的语言威胁时,身体会自然而然在生物学原理的刺激下进行泛化,最终形成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的“冲突”。这便是从身体哲学角度阐释体育人更容易冲动甚至产生过激行为的性格特征,其实这只是一种身体符号与身体语言。当这种身体符号被印上“动”的标签,便会反控制和影响体育人冷静理智的思考行为,久而久之便形成社会大众心目中体育人好动武、易冲动的刻板印象。

3 体育人摆脱刻板印象的出路

3.1 了解刻板印象的成因与属性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修正当今社会对体育人的刻板印象,首先作为认知对象主体的体育人要从根本上了解刻板印象的成因以及属性。刻板印象是一种针对某一群体的社会心理学认知现象,这种心理学现象并非是因为某一个体行为而立刻形成,也不会因为某一个体行为而立刻消减,它隶属于群体而非个人。整个社会对体育人现有刻板印象的生成原因是多元的,其中有部分原因如历史积累的、社会心理遗留的因素是不可控的,但是对于个体行为等可控因素的适度把握,是每位体育人应该有的正确认知。群体由个体组成,“群体印象”也由“个体印象”组成,从根本上改变个体行为是改善外界对某一群体印象的基础因素。唯有个体行为的普遍改变才能实现群体印象的逆转,而修正体育人的社会刻板印象正是如此。

3.2 认识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在人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交往是人们通过认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自己与他人的形象与定位过程。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基本手段,在交往的过程中个体间的互动行为会影响认知,即通过交往互动完成个体基本的形象呈现与印象管理。通过自我呈现,人们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自己所需的资源,是人们策略性控制自己生活、提升回报并且是成本最小化的一种方式。同时,自我呈现也是一种建构自我形象的方式。我们对形象的认知即我们的自我概念,其中一部分来自于我们是怎么去理解他人对我们的看法的[15]。體育人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个体身份与社会身份之间的关联,积极了解自我呈现的重要作用,通过良好的自我呈现增强群体内的身份认同感,从而形成社会对体育人的群体认同。虽然改变刻板印象需要漫长的过程,但是唯有每一个“体育参与个体”都能够良好地呈现自我形象,才能建构体育人这个群体的良好社会印象,祛除现存的刻板印象。在社会形象定位的互构过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优势,克制因社会学、教育学、生理学以及哲学方面的各种影响因素,逐步走出刻板印象。

3.3 以社会规约约束自身行为

体育是身体的一种表演[16]。在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鲜有运动项目需要用语言去表达,而均以身体为中介进行信息传递。通过挖掘身体本身的潜力,突破人类在速度、力量、柔韧、平衡等方面的极限而不断挑战新记录。故以“物质身体”为中介的表达、以肢体姿态为表征的行为、以突破极限为目标的尝试都赋予体育人更深刻的身体意识。对于任何一个受过专业体育训练的人来说,因身体表演在大多数时候是获得社会赞誉的方法和手段,在以身体表演为外显行为而为自身获得利益的同时,会逐步认可“体育身体手段化表达”的观点。由此,自由的身体属性被逐渐巩固。体育人不断发展身体,不断追逐自由,对社会中的“格”与“界限”时常有挑战,亦如挑战身体极限一样,而这些挑战又时常以身体为语言。这些被肢体取代的“语言”偶尔会触碰社会规约,成为体育人散漫、冲动、鲁莽、粗野等代名词产生的根源。认清体育的身体表演本质,在进行身体语言传递的同时,能够认识到体育人所崇拜的“自由的身体”并无绝对,在社会框架之内的“自由”是被“驯化”的自由,是“相对自由的身体”。体育人应以社会规约约束自身行为,在社会规范的基础之上,以体育的游戏规则为基准遵守社会秩序规则,降低身体语言超越社会规约发生的概率,从而改变社会群体对“体育人过度使用身体语言”的刻板印象。

3.4 提高学校体育的竞技性

虽然学界一直提倡所谓的“竞技教育”“体教结合”亦或是“教体结合”等理念,但实质上我国现行的运动员选拔与培养体制依然沿袭着传统的“三级训练网络”,很多体育专业学生以及专业体育运动员都过早脱离系统的学校教育环境而进入到相对专业的运动训练体系当中。缺失系统的学校教育过程、过早脱离学校教育环境、忽略通识教育对人性的教化作用,是导致体育人行为失范而形成刻板印象的重要原因。因此,延长即将从事体育专业以及以后要接触到专业体育训练的“当然体育参与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提高以兴趣为先导的学校体育教育的竞技性,是延长体育人“文化生命”的有效方法[17]。“以兴趣为先导”是为了契合学生的个性化体育需求,提高学校体育的竞技性亦可改善现行学校体育教育华而不实的现状。既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又能保证体育人才培养不脱离系统教育,实现基础教育的连贯性与一致性,最终实现“全人的教育”。提高体育人的整体文化素质,依然是扭转体育人社会刻板印象的根本要素。

3.5 修正大众对体育运动相对较为粗浅的认知

对体育人刻板印象的修正,不仅在于体育人自身的改变,更在于大众对体育运动认知及观念的改变。当下社会中大部分人对体育运动的认知仍停留在强身健体的基础上,而对于体育运动的其它功能并无深入了解。在对体育经济的认识上,国务院2014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新兴的体育产业脱离体育的传统范畴,与文化、教育、经济和健康产业相互融合,成为中国经济的最新增长点。在对体育社会交往功能的认识上,信息社会的节奏变化相对较快,人们之间的沟通互动很多时候都是通过虚拟空间完成的,如电话、邮件、短信、微信等。体育运动可以促使人们走出虚拟空间,从而建立一种面对面交往的可能;在对体育情感宣泄功能的认识上,体育运动往往通过肢体运动消耗体力来传达某些信息。当人们存在某些负面情绪时,可以通过体育运动调节情绪,在体力消耗过程中获得成功与快乐,从而平衡心态与情绪,达到情感宣泄的作用,并维护心理健康。对体育运动审美功能的认知方面,体育运动能让人们从不同方面挖掘到美的存在,体会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过程,体育通过美的传达净化人的心灵。体育运动之“野蛮”被人们所认识,而体育运动之“雅”却常被人们所忽略,所以从理念上宣传体育之“雅”是修正大众对体育人刻板印象的有效方法。

任何一个群体的社会形象锻造都是“互构”的过程。人们在他人对自己的认知与理解中定位自己的形象,也在自己与他人的互动中积极建构所在群体的社会形象。当今社会对于从事体育专业的人有诸多有失偏颇的负面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改变这些负面刻板印象也非一日之功可达。体育专业相关人员应理性认识刻板印象的存在,不断提升个人魅力与价值,从每一个个体的角度去积极维护体育人的群体形象,减少体育人负面刻板印象,实现充满正能量的体育人形象定位。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刻板印象作文 城市印象作文(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刻板印

    最新交院印象作文(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

    2023年家乡的年味作文字通用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

    2023年家乡的年味作文字精选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快乐的除夕夜作文字(七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

    最新我们班的班主任作文(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

    2023年我们班主任作文字十篇(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

    2023年我们班的班主任老师作文七篇(优秀)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

    最新走访商户心得体会(实用1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经历一些事情后所得到的一种感悟和领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

    最新以丢为话题的演讲稿大全(七篇)

    演讲稿具有宣传,鼓动,教育和欣赏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讲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以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