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大全(十二篇)

时间:2023-04-06 作者:储xy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一

师:读了课文,哪些语句让你深受感动呢?

生:“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这句话使我很感动。

师:你读出了什么呢?

生:周总理用一点点花生米充饥,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花生米的分量。

师:花生米增加了吗?

(有的学生认为增加了;有的认为没有增加。)

师:再读读这句话,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花生米是增加了,但增加得很少,所以作者用了“好像”一词。

生:多了一个人,但食品增加得很少,可见平时总理的夜餐就更少了。

师:总理工作一夜后仅仅用一碟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充饥,读到这里,同学们你们的感受——

生:周总理这么简朴,我很敬佩。

生:周总理工作十分幸苦,但是生活这么节俭,他身为一国总理,但对生活的要求极低。

师:是的,谁还能说说总理生活简朴、工作辛劳的其他事例?

(学生就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谈了许多感人的事例。)

师:让我们把对周总理的崇敬之情融入到自己的朗读之中吧!

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

【教学评析】

从以上教学片断可见,该老师能积极引导学生读书、争议,以读促思,充分领悟课文语言的丰富内涵。教学中,重视学生读书的独特体验,巧妙设问,“你读出了什么?”“你有什么读书感受?”而不是从理论的高度让学生来谈看法,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他们的热情得以充分的释放。通过课堂上学生积极的发言,充满激qing的朗读就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感悟。同时,为了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深层次的体会,老师把课内外知识相融合,让学生对总理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总理的感情有了进一步的升华,这种感情学生通过感情朗读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学生读中悟情,真切体会到周总理崇高的人格魅力。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二

《一夜的工作》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文章讲述的是作者何其芳亲眼目睹了周恩来总理一夜的工作,由此抒发了自己对周恩来总理无限的崇敬和爱戴之情。这是一篇老课文。如何将老课文教出新花样,是每位教师努力追求的目标。我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景仰之情,一次又一次地潜心细读文本,试着从另一角度来切入教学,更深入地挖掘出文本的内涵。

我曾经也教过这篇课文,也多次听过这篇课文的公开课。老师处理本文的方法几乎是千篇一律,在学生通读了全文后,引导学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以此来概括出这是工作劳苦的一夜,这是生活简朴的一夜。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所执教的《一夜的工作》是非常成功的案例。他不仅能带领学生读明白了字表的含义,更引领学生感悟到了字背后的周总理的高尚的品格。如:从极其简单的陈设中,引导学生体会出了总理甘于奉献的精神;从认真审阅稿子中,引导学生体会出了总理为国为民、鞠躬尽瘁的精神;从数得清颗数的花生米中,引导学生体会出了总理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的课堂中,学生、执教老师以及听课老师们都泪光闪烁,被周总理高尚的人格深深地感动着。

但笔者总觉得王老师还忽略了一些细节!

文中多次写到我与总理之间的一些事:1、“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2、“总理招呼我坐在他的写字台对面,要我陪他审阅我整理的记录稿,其实是备咨询的意思。”3、“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4、“我也站起来,没留意把小转椅的上部带歪了。总理过来把转椅扶正,就走到里面去了。”这四句,看似平常,看似微不足道,但我们却可以从这四句话中看出周总理平日待人的态度!如上述第1句的关心别人;第2句的热情;第3句的和蔼可亲;第4句的宽容和细心。

一个人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仅在于他的工作热情、生活方式,更在于他的为人。也可以这么说——作者何其芳之所以被周恩来总理感动着,不仅是看到了周总理对工作的认真负责,对生活的朴实无华,对条件的毫无苛求,更是因为在那一夜,作者被周总理无微不至地关心着、爱护着。这种爱才是最让人刻骨铭心的!

读到这些句子,我欣喜万分。同时也将我以前对周总理这一传奇人物的形象做了最真实的还原。周总理他不是“神”,而且是一个有血有肉,可让人感觉到温暖与力量的真实的人。从《周总理的睡衣》《一件珍贵的衬衫》到《温暖》《飞机遇险的时候》再到《一夜的工作》,最后到《十里长街送总理》,他总是那样的温和、是那样的平凡、是那样的崇高、那样得教人难忘。周总理就是一本读不尽的书,他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情感。

笔者注意到本文的导读提示中有这样一句: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笔者综上所述,归纳为三个方面:一是周总理对待工作方面;二是周总理生活方面;三是周总理待人方面。本文《一夜的工作》,在作者简单的描写与叙述当中,我们看到的是周总理不简单的人格。这样,一个完整的、高大的人物形象就矗立在我们每一个人的面前,我们怎能不感动?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三

“让我们一起随何其芳走进周总理的办公室”“夜深了,总理办公室的灯还亮着,想不想对总理说点什么?”在创设的这种情境中,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 

二、通过品读与感悟 ,学生对重点词句理解到位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因此,任老师让学生边读边划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圈划重点字词,在书旁空白处写出自己的体会,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样旨在教给学生边读边悟的读书方法,随时记下思维灵感的火花。老师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重视学生个性化的读书体验:“你读出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 并给学生充分的自主读书感悟、和学习伙伴讨论的时间。在体会“工作劳苦”时,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抓住“一尺来高”、“一叠”来体验周总理工作的繁重,工作量大;抓住“审阅、思索”“看、画、想、问”感悟周总理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在体会“生活简朴”时,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等词感知周总理的办公室陈设极其简单;抓住“一杯”“一小碟”“数得清颗数”来体会周总理饮食的简单。 

三、通过赏读与激情,再次深化理解课文 

体验了总理那感人的品质,此时此刻,每个人都会心潮澎湃,指导学生激情练读最后两个自然段,要求读出感情。并通过指名读,齐读等,使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切实受到强烈的感染。然后,再通过质疑:作者只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为什么说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呢?此时,出示“周总理工作的一天”时间表,并结合课外阅读,展示图片,补充交流总理忘我工作的感人事例,体会“一个夜晚”和“每个夜晚”的关系。这样再次引进课前搜集的资料,决不是重复,而是深化。在自读自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再来充分感受这位好总理的感人事例,正是水到渠成,画龙点睛。 

四、通过迁移与积淀,感受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四

师:1998年的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位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限崇敬与爱戴,写下了这样首诗《你是这样的人》。(师朗读宋小明的诗。大屏幕打出这首诗。)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你是这样的人。

毖所有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睛诉说:你是这样的人。不用多想,不用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

毖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你是这样的人!

师:相信这首诗一定让咱们有所感触,自己再读一读这首诗。一边一边体会,这首诗的哪些方,让你有所触动?放开声音读一读。(学生自由读《你是这样的人》)

说一说,读完这首诗什么地方触动了你?

生:我觉得是第二段:“不用多想,不用多问,你就是这样的人!不能不想,不能不问,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我觉得总理是个很有爱心的人,他对每个人都充满爱心。以前在看《延安颂》的时候,我看到周总理和他的妻子为孤儿捐献了许多。

师:是的,她从这两句诗,想到了总理的爱心,想到了总理的心与孤儿院的孩子连在了一起。说说你到的触动。

生:我受到的触动是:“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用你的微笑回答:你是这样的人。”我看过资料,有一次总理在刮胡子时动一下,给他刮胡子的叔叔不小心在他的脸上划了一下,那一定是很痛的,而且是在脸上,我想周总理平时是很劳累的,也会形成一些伤痛,但是不管是身上的伤痛还是心里的伤痛,他都会藏在心里,总是把微笑带给别人。所以,这句话对我有很大触动。

师:你的体会太深了。无论是内心的伤痛还是表面的伤痛,我们的总理都把它深深地藏在了自己的心中,只把那微的一面留给了世界,这是怎样的一位总理啊!你还有感触要说?

生:周总理是一位好总理,是我心目中最美最美的总理。

师:我相信你说的也是其他同学最说的话。同学们,为什么宋小明会有这样的诗句,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的感动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请看课文。

自己大声朗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读过之后,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在你心目中总理的这一夜,是怎样的一夜?(学生轻声读)

师:好,同学们读了、看了总理的一夜,假如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对总理这一夜工作的最大感受,你用哪个词语?请高举你的小手,让老师看到你那自信的神情。

生:我认为他是一个非常负责的总理。

师:(板书“负责”)这是负责的一夜,他读出了“负责”。

生:这还是“劳苦的一夜。(师板书:劳苦)

师:王老师知道,这个词书上有,但是我非常佩服你,咱们这篇课文983个字,你独独注意了这两个字,可见你目光是多么的敏锐。老师想问你一下,你为什么不用“辛苦”这个词?

生:因为我觉得“劳苦”比“辛苦”应该更深一层。因为“劳苦”的意思是又劳累又辛苦。

师:说得多好!又劳累又辛苦,这只是总理一个晚上的况。

生:我还觉得这是一个“简朴”的夜晚。

师:是的(师板书:简朴),这的的确确是一个简朴的晚。

生:他还是一个爱民的总理。因为作者说他把椅子弄歪了,而总理自己把椅子搬正了,也没说他。

师:(板书:爱民)你体会到了他对下属的关心和爱护,用“爱民”这个词来概括,是吗?(生答“是的”) 是啊,爱民的背后是一颗博大的爱心啊!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繁忙的夜晚。(师板书:繁忙)因为文中说:写字台上面有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一尺来高已经够多的了,而且还说“你送来的文件我放在最后”,说明在这之前,肯定还有很多东西送过来,因此,我觉得这也是一个很繁忙的夜晚。

师:说得真好。你注意到了这个晚上的一个小小的细节,而且这一细节是很容易被人忽视的,那就是“一尺来高”的文件。是吧?你从“一尺来高”这个词读出了这一夜的繁忙。有没有同学能用个字的词语来概括你对这一夜的感受?

生:我觉得这是“为国为民”的一夜。师板书“为国为民”)

师:是的,总理在思考的任何一件事情不正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吗?

生:他还是不辞辛劳的。(师板书:不辞辛劳)

师:这的的确确是劳苦的一夜,是辛苦的一夜,然而加上“不辞”,这才是总理光辉的形象,他永远是那样不辞辛劳。

生:我觉得这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夜晚,因为文中说: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提笔想一想,这说明他很认真地在批阅文件。

师:是吗?这是一个“认真工作”的夜晚,老师建议你为“认真工作”再换一个词儿,你一定能说出来。

生:认真负责。

师:你看看,词语就在你的口中,就在你的心中啊。(师板书:认真负责)“认真负责”说得多好!谁还有四个字的词语?

生:他还是个艰苦朴素总理。

师:这还是个艰苦朴素的一夜,是吗?(板书:艰苦朴素)

生:他还是个任劳任怨的总理。师:任劳任怨,多好啊,我相信这个词总有同学能从口中喷出来(师板书:任劳任怨),说得太好了这是任劳任怨的一夜啊!如此地繁忙,如此地辛,如此地简朴,但是,他没有半句怨言,没有一点儿的牢骚,这才是我们的周总理啊!非常好。王老师相信,对于总理的这一夜,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独特而真实的感受。这是非常宝贵的。但是,对于总理的这一夜,光有这点受是不够的,让我们从那么多的感受中选择其中的某一点(指点板书的那些词语),那是你感受和感触特别深的地方,抓住它带着它,再走近总理的一夜看看,你从什么地方,哪些文字,哪些句子当中再次深切地体会和理解了这一点,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可以轻轻地读,也可默读。

(学生默读文,边读边画。)

师:好的,所有的同学都已将自己的理解转化成了一条深深的波浪线,非常美丽的波浪线。老师想问一下,哪些同学对总理这一夜的简朴感触特别深?而且已经找到了一些细节?

生:“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从这里我看到,原来这房子挺大的,但他却很简朴,只用了“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这一点东西。

师:找得很准。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位同学了不起的发现。

(同学齐读一遍)

师:读一两遍显然是不够的,再细细地读,不要放过一个字,一边读一边感受,你会发现,一段话中突然有一个词语跳入了你的眼帘,把它抓住,不要放过了!(同学再齐读)

师:告诉大家哪个词语突然跳入了你的眼帘?

生:极其简单。(师板书:极其简单)

师:告诉大家,为什么这个词语会突然跳入你的眼帘?生:我觉得因为总理很简朴

师:你的回答也很“简朴”,再说说为什么这个词语会突然跳入、映入你的眼帘?

生:因为总理一般都是大人物,但周总理只是在房间里放一些和平民百姓一的东西。

师:好的,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极其简单”后面的话,一起来感受这“简单”之前为什么还要加上“极其”呢?来,读吧。

师:假如把“极其”这个词儿换掉,你会换哪个词儿?

生:我会换“非常”。

师:“非常”,不够啊!

生:我换“特别”。

师:“特别”,还不够啊!

生:“十分”

师:更不够!

生:我换“如此”。

师:“如此”?非常、特别、十分……这些显然不够,唯有“极其”才够味道。我们再读一读这句。(教师轻声地引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读——(生读。师接:“……如此而已。”)

生:这是一张不大的写字台,里面有“不大”两个字,“不大”说明张写字台小,而且只有一张。

生:我注意到这里只有一盏台灯,一般来讲,像总理的办公室应该有像会场里一样的很漂亮很大的灯。

师:那叫什么灯啊?(师用手势启发)

生:水晶吊灯。

师:水晶吊灯,通体照亮整个屋子,是吧?

生:是的,那样才能显出总理的气派。前面还说,一个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师:你注意到了“高大的、宫殿式的”这个词儿,是吧?你说下去。

生:一般宫殿式的房子,里面的装修都是很漂亮的,很气派的,但是,他却只有一盏台灯,而不是水晶灯。

师:非常好,这位同学由一盏台灯联想到了宫殿式的房子。请大家放下语文书。你们由宫殿式的房子想开去,猜测一下,这间屋子原来的主人可能会是谁?

生:我想有可能是以前的皇上。

师:比皇上还大呢!你猜猜他是谁?

生:我想可能是太上皇吧。

师:我告诉大家,原来这房子的主人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的摄政王,什么是摄政王?就是管着皇帝的那位亲王。大吧?厉害吧?再由此想开去,你估计这座屋子里面原来可能会有些什么?

生:我想这房子里原来肯定会有很多很多仆人,而且设很好,一些餐桌也很好……

师:那是什么做的,你知道吗?生:是用黄金做的。

师:那是白银做的,所有的餐具都是白银做的。有这些餐具你觉过分吗?

生:不过分。生:我想可能会有很多名人字画。

师:说得真好,肯定会有的。

生:有很多奇珍异宝。

师:古董文物、奇珍异宝……肯定会有的。

生:还可能会有一张用金子做的床。

师:金床?金子是很有限的,不一定是用金子做的,也许是用红木做的。

生:肯定有很多装饰用的钻石。

师:许多石、玛瑙、翡翠……同学们,由此想开去,这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里面肯定会琳琅满目、金壁辉煌……但是,拿起书,当这座曾经是如此金壁辉煌的屋子,现在了我们敬爱的总理办公的地方,我们看见——

(生读:“一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有名人字画吗?(生答“没有”)

师:我们看见了——

(生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有银器、银具等这些古玩珍宝吗?(生答“没有”)

师:有水晶的吊灯吗?(生答“没有”)

师:有迷人的字画吗?(生答“没有”)

师:有大幅的地毯吗?(生答“没有”)

师:有子做的大床吗?(生答“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只有——生:一张不大的写字。

师:只有——

生:两把小转椅。

师:只有——

生:一盏台灯。

师:如此而已。你说,这简单前面怎么能不加上“极其”这个词啊!也难怪“极其”这个词会首先映入你眼帘。来,让我们再来读读这段话,再来感受一下总理办公室陈设的“极其简单”。 生读:“这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现在子的主人是谁?是总理,是堂堂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啊,他的权力大不大?

生:大。

师:作为一国的总理,手中握有如此大的权力,肩上挑着如此沉重的担子,你想,他的屋子里应该有些什么?

生: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个大的文件夹。

师:大一点的文件夹,是吗?还不是高大的文件柜,只是大一点的文件夹,这过分吗?

生:不过分。

生我觉得应该有台留声机和几张古典音乐的碟片。

师:你是想让总理在劳苦工作之后能够恢复一下、休息一下?你看,女孩子就是心细。不过分,一点都不过分!

生:我想,总理的房间里应该有三张大一点的沙发。总理累了,可以在上面坐一会,歇一会儿。

师:三张沙发,过分吗?

生:一点都不过分。

生:我觉得总理屋子的地板上应铺有很软的地毯。

师:是啊,这都不过分啊。应该有沙发,有吗?

生:没有。

师:应该有地毯,有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请你告诉人,我们只看见了—

(生读:“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师:简单吗?生:简单。

师:怎样的简单?

生:极其简单。

师:但是,我们分明感受到了一种“极其不简单”的东西在我们的心中涌动,什么东西让你感受到极其不简?

生:总理的艰苦朴素。

师:总理的艰苦朴素的作风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总理的工作真是繁忙。

师:他的工作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他不辞辛劳。

师:这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

生:他认真负责的精神。

师:他认真负责的精神让你感受到了极其不简单。好,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再读这一句话,你的感受肯定和刚才初读那一句话的时候不一样了,完全不一样了。(师生同读)

师:你们的眼神告诉了王老师,有一份深深的感动在你的心中涌动!来,再一次把你们的感动用朗读告诉在座的老师。

(学生齐读这一句)

师:同学们,王老师完全有理由相信,让你感动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

生:比如,“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加了分量”。

师:你为什么感动?

生:因为说“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这等于是很少的。

师:是啊,你能想象出,一国的总理应该吃些什么?

生:应该吃“鲍鱼”之类的!师:是啊。以你的生活体验,他应该吃这些山珍海味、美味佳肴是吧?没想到他吃的竟然是花生米,而且数得清颗数。你为此而感动。再比如——

生:再比如“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说明总理非常真,而且是看了一遍还看一遍。

师:是啊,来,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这一份感动。拿起书,读一读刚才这位同学发现的这一处。

(生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问我一两句。”)

师:再读一读,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这个词儿的?

(生再读这句)

师:你是从哪儿读懂“审阅”一词儿的?从哪儿读懂他绝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生:“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圈……有时问我一两句。”这就是周总理怎样审阅文章的。

师:能把你的目光再缩小一下,缩小到几个词,缩小到一个词来谈谈你对“审阅”的感受吗?你缩到了哪个词儿?

生: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你想说的是哪个词?

生:思索。

师:把“思索”这个词再放大了,你想到了什么?

生:我想到了,周总理是想到了人民的困,在思索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

师:是啊。她聚焦到了“思索”,然后就到了总理可能会想到很多很多的问题,只有这样看文件才叫“审阅”。再找。

生:“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放在最后。”文件有一尺来高,说明很多,而且他还说,把你们送来的文件放在最后……

师:这和“审阅”有什么联系吗?

生:他是很仔细地“审阅”这一尺来高的文件的,会花去很多时间的。

师:对呀,这一尺来高的文件他“阅”了多长时间?生:整整一夜。

师:如果用四个字组成的一个词语来概括,那是“通宵达旦”啊。这一尺来高的文件,他通宵达旦地看,得花多少时间啊,这叫“审阅”。谁还有不同的体会?

生:“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这句话写出周总理不是很简单地看一遍就算了,有时还问“”一两句。

师:对,说得挺好,要大声地说,自信地说。这才叫“审阅”。由此你想到,假如你在“审阅”前再加一个词,你认总理这是怎样地“审阅”这叠文件?

生:我觉得他是在用心地审阅。

师:多好啊,这个“心”用得太好了。

生:专心地审阅。

师:再加一个词,专心——

生:专心致志地审阅。

师:对,这样语气就更强。

生:认真地审阅。

师:再加一个词——

生:对了,认真负责地审阅,语气更强。

生:细心地审阅。

师:换一个词儿——,还可以“一丝——”

生:一丝不苟地审阅。师:是啊,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周总理这专心致志,这一丝不苟,这认真负责的审阅。大家一起来读这一段话。

师:同学们,难道总理他这样认真负责审阅的仅仅是最后一个文件吗?不是,让我们随着王老师的描述,进入这个简单而又极其不简单的晚上吧。

师导: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拿出了他今天晚上要审阅的第一份文件,只见他——(示意学生接读)

生:“只见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夜很静,人们早已经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依然坐在那张不大的写字台前,只见他——(示意学生读下去)

生:“一句一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一句的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

师:东方发白,天将破晓,敬爱的周总理揉了揉疲倦的双眼,拿出了今天晚上他要审阅的最后一个文件,只见他一句一句地……(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读了起来)

师:这是一个多么漫长的夜晚啊,这是一个多么艰苦的夜晚啊,这又一个多么不平常的夜晚啊,因为,在那个夜晚,我们的总理思考着许多许多问题……(音乐自然响起,《在宁静的月光里》,同时出现字幕: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他想着——)

夜很静,周总理一句一句地在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边看,一边思索,他在想些什么呢?用你笔写下来,用你的心去写,用你的想象去写,告诉自己,那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以后的受命于危难之际的总理!上自国家大事,下至普通百姓,他有多少问题需要解决,想吧,写吧,写下来吧,写下总理的思考,也写下你对总理的那份感受和体验。

(学生在音乐声中写作,教师边行间巡视,边请起几位写得有代表性的同学。)

师:同学们,停下你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的这一个夜晚,一起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让我们一起用心地去倾听总理在想些什么。

夜很静,周总理一一句地审阅着文件,那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他想着——

生:这个村里的粮食不够了,明天得给他们送去。

师:是啊,这是一些芝麻琐碎的小事,但是,民以食为天,如果老百姓过不上温饱的生活,国家怎么能够安定啊!

生:为了新中国的强盛,我再辛苦也是值得的。

师:对啊,总理一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中国强盛起来。

生:我要为人民奉献,要做个好总理,我一定要一句一句认真负责地审阅这些文件。

师:说得多好啊,他一生的承,就是要做一个人民的好总理。是啊,他想着——

生:今晚我一定要把这些文件看完,明天还有更多的事情等着我去做呢。

师:是啊,明天一定还有更多的文件等着我。他着——

生:我一定要一句一句地审阅,辛苦一点也不要紧,这样才能对得起国家和人民。

师:辛苦一日又如何,为了人民,为了党和祖国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想着——

生:怎样才能让贫困地区富裕起来,又怎样才能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师:总理就是这样,大事小事他都要做得十全十美,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举轻若重啊。(音乐停)

“所以,在回来的路上,我对自己说,我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这样地劳苦,这样地简朴,我这样想着,我又想高声地对全世界说:看吧——”(示意学生接读)

生:“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你在读这段话的时候,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生:我是带着自豪的心情读的!

师:来吧,带着自豪的心情告诉全世界!

生: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你感受到了自豪。(对另一学生)请问,你是带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是带着佩服的心情……

师:佩服是不够的,带着敬佩的心情来读,好吗?

生:“看吧,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师:是啊,(对另一学生)你是带着什么样的心情来读的?

生:我是带着感动的心情来读的。

师:来吧,读出来,让我们一起来受感动吧!

(生读这一段,读得非常投入,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你们谁受到了感动请站起来,让我们一起感动地告诉全世界!(全班齐读这一段)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的仅仅是总理的一个晚上,但是,你们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告诉全世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为什么会如此坚定?你们为什么会如此感动?

生:为总理是个不辞辛劳,认真负责的总理。

师:为你对总理一生的了解,是吗?

生:因为周总理为了国家,为了人民而不辞劳苦地工作。

生:为我相信,周总理他一生都是为国为民的。

生:为周总理这一夜的做法。一个人是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一生的做法。

师:说得多好啊!这一夜的习惯足以证明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

师:(深沉地)是啊,正像你们所讲的那样,他的一生都是这样做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总理生病的那最后的一段日子吧。(出示课件:总理最后一段日子的工作时间表……师快读。)

课件内容:

1972年,周总理被确诊患了癌症。

1975年,周总理的病情开始化。但他仍然拖着只剩30公斤的重病之躯,继续顽强地工作着。

6月7日,周总理会见菲律宾总统马科斯。

8月26日,周总理在医院会见柬埔寨首相西哈努克亲。

9月7日,周总理不顾病情的严重恶化和医护人员的一再劝阻,坚持会见罗马尼亚党政代表团。

9月20日,周总理做第四次大手术。在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躺在推车上的周总理吃力地握住小平同志的手,鼓励他把工作做好。

10月24日,周总理做了第五次大手术。这次手术过后,他一再嘱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12月20日,生命已经处于垂危状态的周总理,向应约前来的罗长青询问中国台湾的近况。谈话不到15分钟,周总理就昏迷了过去。

1月7日11时,周总理从昏迷中苏醒,用微弱的声音对身边的医生说:“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你们……。”这是周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

976年1月8日9时57分,周总理心脏永远停止跳动。

师:……总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问一学生)你哭了,为什么你哭了?

生:因为周总理为了人民,他生病了也还是为了人民,所以我哭了。

师:你感动了。(对另一生)为什么你眼里满含泪花?

生:因为周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关心着其他的人。

生:总理生前留下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这里没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那里更需要你们……”总理也是病人呀,他为什么又要让护士去照顾别的人呢?

师:是啊,你想问问总理,为什么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你还不想想你自己啊!

生:我还想问问总理,为什么还要告诉邓颖超死后不要保留骨灰?

师:对呀!他连骨灰都没有留下来,撒向了碧蓝的大海!

同学们,了解了总理事迹的每一个人都受到了他人格的深深的感动。我们的作曲家三宝,在1998年3月5日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时候,怀着和我们一样的感动,为《你是这样的人》这首诗谱写了极其感人的曲子。来,我们全体起立,让我们怀着对伟大总理的无限崇敬和爱,走近我们的周总理。(学生起立,大屏幕播放总理的一生的事迹片断,画面配有戴玉强原唱的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师共同观赏,全场肃穆,师生泪下。)

师:同学们,让我们永远记住我们的好总理。下课。

(吴琳根据录音整理)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五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作家何其芳的《回忆周恩来同志》。课文记叙了在建国初期,作者送稿件去中南海请周总理审阅时,目睹总理一夜辛勤工作的情景,歌颂了总理为国家为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抒发了热爱和敬仰周总理的思想感情。

课文记叙的是平平常常的事,说的话,都是普普通通的话,全文没使用华丽的词藻,没有夸张的句子,没有任何铺陈、渲染。作者怀着对总理深深的敬意,用质朴的语言,对总理一夜的工作,做了真切的描写,读起来,有真情实感。作者对总理敬仰、赞佩之情,充盈于字里行间,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本课记叙事件时,实事求是,符合实际,人物的言行符合人物身份,用词确切,说话得体,文章的篇幅虽简短,但读后感人至深。

学生分析

在学习这篇文章之前,学生对周总理的认识只停留在那句耳熟能详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和“总理那件补了又补的睡衣”。对于总理为国家为人民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并没有很深刻地理解,作者对总理敬仰、赞佩之情,很难真正引起学生的共鸣。有鉴于此,结合我们开展的课题《教学手段的更新与实效性研究》(电影),在教学设计中引进影视资源等信息技术,利用电影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动人的故事情节,让学生在《百年恩来》电影片断及周总理生平的图片文字资料中受到教育,学习人物的崇高思想和优秀品质,领悟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能辨析“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几对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最后两个自然段的朗读。

3、使学生了解作者亲眼所见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学习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想象和换词等多种训练形式,使学生领悟本课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人格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受周总理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人民的事业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伟大人格,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准备:

1、总理生平事迹图片材料幻灯片。

2、《百年恩来》录像片段。

3、刘欢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歌曲。

4、总理生命最后一段日子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周恩来总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的第一任国家总理。通过课外阅读,同学们对周总理有所了解,请说说你心目中的周总理。教师播放一组事先剪辑的总理生前各个方面成就的文字图片。

2.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的噩耗传来,举国上下,一片悲哀。联合国也降下半旗悼念这位世界伟人。让我们一起跨越时空隧道缅怀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视频播放影片片断《百年恩来》中各界人士悼念总理的情景。周总理是怎样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赢得全国人民的爱戴呢?今天,我们将随着作者去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板书课题:一夜的工作)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认真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读准,句子读通。

2、一边读一边用心思考: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的?

(板书:生活简朴、工作劳苦)

三、引导自读,感悟“简朴”。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周总理简朴的重点语句,读通读顺,并做批注。

2.边读边议,理解感悟。

(1)讨论交流。老师想知道哪些同学对总理这一夜的生活简朴感触特别深?

(“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出示句子。

l  学生谈感受。(学生可抓关键词谈,也可从对比写法上谈。“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l  品味“极其”。

①找一找:如果学生没谈到这个词,老师可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感受。(板书:极其简单)

②读一读:学生读“极其简单”后面的话,感受“简单”之前为什么还要加上“极其”?(说明周总理办公室的陈设简单到不能再简单了。)

③换一换:能不能把“极其”换成“相当”“很”等词语呢?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用词的准确、贴切。

④读一读:老师引读、同桌互读这句话。

(2)谁还能从其它段落读出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 “花生米几乎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出示句子。

l  议一议:究竟花生米的数量有否增加呢?

l  辩一辩:你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找到“有增加”的依据:好像并没有。)

l  谈一谈:你为什么感动?(感悟总理伟大的人格。)

l  读一读:用你的朗读,读出心中的那份感动,读出对总理的爱戴之情。

第二教时

一、引导自读,感悟“劳苦”。

1、默读课文,画出表现周总理工作劳苦的重点语句,读通读顺,做简单的批注。

(“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出示句子。

l  读一读:同学发现的句子。

l  品味“审阅”。

①议一议:是从哪儿读懂“审阅”这个词儿的?(找到一处读一处,加深感悟。)

②查一查:借助课前找的资料,了解到总理审阅的这一份文件是作者自己写的报告,大致有400多句。

③谈感悟。(自己写的报告总理审阅时却是一句一句地审阅,认真思考,反复斟酌,并且谦虚地征求别人的意见,以致于审阅这一份文件花了相当长时间。)

④议一议:总理为什么如此一丝不苟地审阅一份文件呢?(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做事一丝不苟,举轻若重的总理。)

⑤读一读。

2、你还从哪里读出总理工作的劳苦?

(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放在最后。”)

l  结合“审阅”,谈一谈:从哪里体会到总理工作劳苦?(文件多,时间长。)

l  想象朗读:这一尺来高的文件,总理通宵达旦地看,得花多少时间啊,总理的工作是多么劳苦啊!同学们,总理他这样认真负责审阅的仅仅是最后一个文件吗?不是的!让我们边读边想象,一起进入这个简单而又极其不简单的夜晚吧。

二、以读代讲,深入学习。

1、引读。总理就是这样,大事小事他都要做得十全十美,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举轻若重啊。所以,在回来的路上,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学生接读――这就是我们的总理。我看见了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是这样地劳苦,这样地简朴!

师:我这样想着,我又想高声地对全世界说:看啊——

学生接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我看到了他一夜的工作,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

2、读这段话的时候,你是带着怎样的一种心情?

3、齐读,读出对总理的爱戴之情。

三、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同学们,你们看到的仅仅是总理一夜的工作,但是,你们为什么如此坚定地告诉全世界,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阅读“资料袋”。

2、交流感受。(板书:深受爱戴)

3、播放歌曲和总理生命最后一段日程的字幕。同学们,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请听这首凝聚着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极其崇敬的诗;这首凝聚着亿万人民对周总理无限怀念、无限爱戴的歌!播放歌曲《你是这样的人》,一边听一边回眸我们敬爱的总理走完生命最后历程时最后的几行脚步。(课件出示字幕)

1971年月日,总理被诊断得了癌症……

9月20日,总理第四次手术,在推车上鼓励小平同志搞好工作。

10月24日,总理第五次手术。

12月20日,总理生命垂危……

1月7日深夜11时,总理从昏迷中醒来,用微弱的声音吩咐医生:我这里没什么,你们去照顾别人。

1975年1月8日上午9时57分,周总理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四、指导实践,延伸课外。

1、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共和国风云录》。

2、开展学习小组活动:读后感或观后感交流会。

教后反思

还记得教这篇课文时正好是学校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当时听课的家长中有一位年近70的长者,他是班上一名男生的爷爷,退休前是位教育工作者。课后家长座谈会时他说的一句话让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老师,那段影片和那首歌用得太好了,我都哭了。”其他家长也纷纷说到:“孩子们也深受教育啊,你看最后连续读三遍最后两个自然段时,孩子们读得多投入,多有感情啊!我们听的人也被感染了。”还有家长感慨到:“现在的课堂教学真的和我们以前读书时不一样啊!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各方面的交流,老师也能顺着学生的理解给予指导,没有训斥或漠视,只有鼓励与微笑。”

在家长的话里,我感受到家长对这堂课的满意;感受到家长渴望老师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孩子体会“我的课堂我作主”的快乐;也品味到影视视频的应用赋予教学新的活力。正如爱因斯坦写给纽约罗里奇博物馆的信中说道,“电影,作为一种对人类精神幼年时期的教育方法,是无与伦比的。因为电影可以使思想剧情化,这就比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更容易为儿童所接受和理解。”

是啊,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在一起看、一起议、一起读、一起评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完全打破了“教师上课自导自演,学生听课一知半解”的教学形式,把自主权毫无保留地还给了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摆正自己的位置,不期待答案,让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自主学习、个性化的提问、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表达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 这也是我对这节课较为满意的一点。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六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

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情感

1.师有感情地诵读《有的人》第一节

2.导入新课:这两句诗有些深奥,不过,学了《一夜的工作》(板题),同学们一定会理解这两句诗的意思的。

3.介绍作者何其芳,介绍周总理的身份及有关课文的资料。

二、初读课文

1.指名读课文,学习字词。

2.分段,概括段意。

3.再读课文,画出点明中心的句子

三、重点深究第二段

1.默读课文,分别画出表现周总理劳苦和简朴的重点语句。

相机出示有关的语句。

2.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这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理解“陈设”、“极其”、“如此而已”,体会“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说明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

3.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象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工作的繁重与食物的简单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不仅表现了周总理生活极其简朴,也进一步突出了总理的劳苦,读起来令人感到周总理形象高大,品德感人)

4.指导学生朗读这两部分,体会总理的高尚品质。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搜集有关周总理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作者是怎样记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你有什么感受。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机出示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一叠”,数量词,一堆的意思。“一尺来高”,表明文件之多。短短的一个夜晚,要批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明周总理工作十分繁忙、紧张,工作量很大。

2.“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是写周总理审稿的情形。“浏览”是大略的看。周总理不是“浏览”,而是一句一句的审阅。说明周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审阅文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联系前面可以想象的那“一尺来高的文件”,也是这样审阅完的。说明总理一夜工作多么辛劳!一夜的时间批阅完了“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也说明总理工作效率很高

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喝了一会茶”,表明休息时间非常短。“公鸡喔喔的叫明了”,表示天亮了。再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周总理让作者去睡觉,自己一直在批阅文件,叫醒作者后又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这最后一篇稿子,现在刚喝了一会茶,天就亮了。说明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时间多么长啊!工作到天亮才休息,下午又要“参加活动”,可见周总理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工作劳苦。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体会周总理的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想。

2.“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是由“一夜的工作”而联想到的。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

四、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

2.教师总结:

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能亲眼见到周总理一夜的工作,这是作者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一件事,令他刻骨铭心,不能忘怀。在写事的时候,要带着感情写,把自己的感情融进去,边叙事边抒情,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就会真切感人

五、练习

选合适的词语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词:简便、简单、简朴、简陋、简练

课文(简单)  设备(简陋)  生活(简朴)

穿戴(简朴)  方法(简单)  摆设(简单)

房屋(简陋)  操作(简单)  语句(简练)

陈设(简陋)  内容(简练)  问题(简单)

六、板书设计:

工作量大

审阅认真 工作劳苦

一夜的工作 工作时间长

陈设简单

夜餐简单 生活简朴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七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辛苦、生活简朴。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周总理工作、生活的书籍、文章等。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复习导入

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一夜的工作(齐读课题)。

2、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相机引导学生大体了解本文写周总理在一个夜晚工作的情景。)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四人小组学习:细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议一议。

(1) 课文哪些语句反映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用波浪线画出。

(2) 周总理生活简朴具体体现在哪些地方?用横线画出。

2、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出示有关语句)。

(1) 工作劳苦

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你从句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引导学生比一比“一尺来高”,体会总理一夜的工作量很大。教师相机板书:工作量大)除此以外,你还能体会到什么?(总理对他人的关心)怎样读出你的体会?(指名读、评议,齐读)

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你为什么画这个句子?是怎样体会到的?(相机理解“浏览”的意思,从审阅的过程和动作中感受周总理审阅的认真,教师板书:审阅认真。)怎样把这种认真读出来?(指导感情朗读)

喝了一会儿茶,就听见公鸡喔喔喔地叫明了。

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个词体会到的?(板书:工作时间长)指导读句子。

(2)生活简朴

过渡:周总理工作这样劳苦,然而,他在生活上享受到了什么呢?

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理解“陈设”、“极其”、“如此而已”,体会“一个”、“不大”,“两张”、“小”、“一盏”,强调了陈设极其简单。(板书:陈设简单)想一想:“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可以去掉吗?去掉了不也通顺吗?宫殿式的房子与极其简单的摆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指导感情朗读。

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一小碟花生米,放在写字台上,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总理工作了一夜,夜餐是什么?你觉得怎样?(板书:夜餐简单)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花生米增加没有?(小组内讨论讨论,辩一辩,找到充足的理由。然后请代表发言,弄清楚其实是说花生米增加了分量,可尽管增加了依然数得清颗数,说明总理平时吃到的花生更少,从而感受到总理生活的简朴。)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领会精神。

1、何其芳在课文中写到了周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那么劳苦,生活却是十分简朴。那么,周总理平时就不是这样的吗?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资料,请你读一读,再对照课文内容,看看你想说什么?

2、学生读资料袋,然后谈体会。

3、观看课件,了解周总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

四、布置作业:

1、看到了总理的工作和生活,你想说什么?请在课文插图旁写一句话。

2、摘抄文中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八

【字词荟萃】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极其(    )     劳苦(    )      简朴(    )      思索(    )

2、根据意思选择适当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打量     浏览     仰望     瞅见     俯视

(1)粗略地看一遍。(     )

(2)仔细看。(     )

(3)看见。(     )

(4)从高处往下看。(     )

(5)抬头向上看。(     )

【句段集锦】

抄写课文中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课文链接】

读句子,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1)我走进总理的办公室。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一句一句地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上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且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3)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九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十一册第十三课《一夜的工作》。课文讲的是作者陪同总理审阅稿件目睹总理一夜工作的情形。歌颂了总理不辞辛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工作作风,抒发了作者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思想感情。选编这篇课文主要有两个意图:一是使学生受到总理伟大人格的熏陶。二是引导学生通过生活小事和平实的语言展现人物伟大精神的表达方法。为此根据课程改革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如下:

1、学习课文,体会总理工作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2、领会作者用朴实无华的文字、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人物高尚品质的方法。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中2、3两个目标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体会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化学生的阅读感受则是教学难点 。

师生收集总理生前相关的录象和文字资料。

阅读教学过程 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为此本节课我主要采用“疑问导读法”,即以读为经,以问为纬,读、思、议、辩结合,营造自主、合作、平等的良好氛围,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达到“无为而治”的教学境界。

(一)激趣导入  ,质疑定标。

首先师生谈话,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总理生前的相关资料,初步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筛选信息的能力。然后教师自然导入  :“让我们跟着作者何其芳一起走近总理办公室,感受一下他一夜工作的情形。”板书课题后对学生发问:“看到题目,你产生了哪些疑问?”“这些问题你想怎么解决?”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自主阅读状态。

(二)整体感知,读中悟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这一环节,我先让学生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读书,然后在全班交流“通过读书,你都读懂了什么?”教师鼓励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地交流读书体会。

(三)研析设问,精读感悟。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所以在这一环节我仍然以学生自主质疑、释疑为主线,指导学生在交流、倾听、研讨、争辩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受到情感熏陶。

1、学生默读课文,圈点批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地方,多读几遍,再和同座交流一下。

2、结合文章的重点内容每个小组给其他小组提出一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同时教师出示教学提示:

(1)请分组讨论。(2)按照课文内容设计问题。(3)问题里必须有“为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词语。

问题从学生中来,是学生关心的,是他们自己提出来的,这样的问题更有吸引力,更有挑战性。

3、全班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问题,组内合作研讨,组间争辩讨论,教师进行相关的引导。

在这里我一方面鼓励学生自主的选择教学内容,同时又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导作用。如指导学生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是自己感兴趣的,不懂的,重要的,特别是有关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方面的。再如,作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教师同样也有选择的权利,尤其在学生的提问有偏颇时,更要发挥示范作用,也要提几个有价值的问题与学生共同商讨——“作者目睹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之后,对自己说了什么?想对全世界说什么?把你想说的话写在插图旁边。”另外在学生研讨时,教师又出示了周总理1974年3月26至27日的工作日程表,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描绘的只是总理一夜的工作,其实每一天,每一个夜晚总理都是这样不辞辛苦的工作的,进而使学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得以升华。教师这样的点拨引导,把积极的接受学习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避免了学生学习中的“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真正发挥了师生的主体和主导作用。

4、让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内容进行感情朗读。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为此我让学生自己选择朗读内容。在读中力求体现以下特点:读的目的性;读的层次性;读的个性化;读的指导性。读的形式也让学生自己选择:可自己读,同座对读,小组交流读,可找学习伙伴比赛读,可向全班展示读。

由于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所以就能体会到参与的乐趣,品味到成功的喜悦。这样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才会水乳交融,相得益彰。

(四)拓展延伸,形成积淀。

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次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为此我用这样的问题总结全文:你认为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想法或不懂的地方?继而根据学情做出综合性总结和评价。

另外,为了把课内课外有机融合,适当拓展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我还布置了课外阅读作业 :读一读《一月的哀思》和《周总理,你在哪里?》这两篇文章,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学语文,在生活中用语文!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十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

【教学重难点】

从周总理一夜工作情景中,体会总理的劳苦和简朴,感受总理的伟大人格。

课前准备:总理工作照片,重点句段课件。

一、谈话导入

提起总理,大家都不陌生,我们曾学习过《温暖》《难忘的泼水节》等课文,总理关心清洁工人,与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依然留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同学们知道吗,周恩来总理生前最喜欢在胸前佩带一枚“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并用自己的行动,完全彻底地实践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他是为人民服务的杰出代表。从总理一夜的工作中,你一定会有所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叙述总理一夜工作的。

2.把使你感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读,做一些简单的批注,准备把自己感受讲给同学听。

三、汇报交流

1.读后,总理给你留下怎样印象?文章是怎样概括说的?(出示文章中心句“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2.学生结合课文具体语句和资料袋内容从多方面谈一谈自己感受。

3.把学生的感受通过朗读体现出来,学生自读感受深的重点段落。

4.质疑。同学们,你们注意到了没有,文章的题目是“一夜的工作”,可作者却写了那么多反映总理生活简朴的内容,这是否与题目不符,谈谈自己看法!

5.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看一看总理是怎样工作的吧!请大家看插图,把你此时此刻想说的话写在图旁边。

四、读中升情

1.有感情朗读课文,并鼓励学生积累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2.抄写令自己感动的句子。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十一

《一夜的工作》一课语言朴实、感情真挚,饱含着对周总理的崇敬、热爱和赞美之情,是一篇学习语言、熏陶情感的好课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尝试着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二、利用课程资源,引导学生走近课文。

案例

片段一:

师:敬爱的周总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典范,这平凡的一夜的工作正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还记得《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吗?还记得人民因痛失总理而泪洒长安街、哭声动天地的场面吗?学了这一课,你一定能理解周总理为什么这样受人们的崇敬和爱戴了。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找出概括作者看到总理一夜工作后总的感受的句子吗?

生: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

师:自由朗读全文,分别用“~~~~”和“——”划出文中表现总理劳苦、简朴的词句。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体会。

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全方位充分参与。组织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使学生参与面更广、参与率更高、参与讨论的度更深,但也有少数同学未真正深入思考、讨论。所以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不仅仅流于形式,的确是值得商榷的问题。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懂了总理的工作劳苦?

生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厚厚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这句话中“厚厚的一叠”足以看出。

生2:刚才一句中“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也能看出总理工作劳苦,特别是叫我先去睡一觉,因为当时已是黑夜,可见总理的工作时间是多么长啊!

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在你们的短短数语之中,我们也仿佛站到了总理的办公桌前,看到了他伏案工作的情景。

变“讲懂”为“读懂”,是教学观从“教师为中心”到“学生为主体”的转变。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施展本领,看学生的本事。

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段,看看作者有什么感想?

师:你读懂了什么?请试着读一读。

师:繁忙的工作后,仅仅是一杯清茶提神、几颗花生米充饥,古今中外,谁见过这样的总理?我们工作了整整一夜的总理,夜宵却那么简单、那么平常,总理多么简朴、多么劳苦啊!

出示:

仿照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的写法,从以下四题中任选一题,以该句为开头说几句话,表达你的情感。或者自己创作一个开头,说一段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走出老师的办公室,我不断地想,不断地对自己说……

2、当我看到英雄们奋勇抗洪的场面时,我默默地想,默默地在心里说……

3、游览天一广场的音乐喷泉后,我不断地对自己说,更想对所有人说……

4、即将离开母校,看着亲爱的老师,看着六年来朝夕相处的同学们,我……

生自由练说——准备好了就站起来说——师生共同评议。

师:就让我们再一次体会作者的心声吧!(齐读课文第3段)

学习文中最后两节的写法,选用任意一句开头,直抒胸臆,也可自己创作开头,说一段话表达真情实感,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既是写作的迁移运用,又是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沟通。学生感到学有目标,语文学习能学以致用,生活中时时处处皆语文,学习语文的兴趣将由课内至课外不断延伸,乃至影响一生。

反思

《一夜的工作》一课,细细反思,觉得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搜集书籍资料,激发学生情感。

《一夜的工作》一文主要通过描写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情景,使学生从周总理辛勤工作的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中感受周总理的伟大人格。基于现在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总理的生活与工作了解不多,对周总理的感性认识很浅显,很难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学习时体会也不深刻。因此我组织学生在课前收集阅读有关周总理的书籍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资料去感受。

二、转变学习方式,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一理念不仅强调了学习方式的变化,而且,强调了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一夜的工作》一文是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方面展开的,教学时,我充分让学生去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自由谈体会和感受,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思中质疑,在议中交流,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做到时时在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

三、创设情境,引起情感共鸣。

在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适时的补充周总理的感人事迹,出示周总理身患癌症时的一日日程表,更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震撼,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接着我出示满脸憔悴,夜以继日工作的总理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着周总理说说心理话,这时学生在前面深刻感悟的基础上,感情的抒发水到渠成,同时自然地引用课前阅读的资料故事发散地从周总理的其他品质来进行表达,这一环节给予了学生开阔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情感上和作者产生共鸣,因而在最后两段的朗读时学生激qing饱满,发自内心的呐喊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不过回想起这一节课,也有一些遗憾,在学生面对总理说心理话的时候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学生回答的面有点窄。最后两段的朗读由于时间关系指导的也不太到位。

一夜的工作教案第一课时 一夜的工作教案设计篇十二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写了周总理工作劳苦,生活简朴。材料感人至深,但是如何能让离那个年代久远的学生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并油然而生敬佩之情呢?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几个关键性的问题,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问题一:哪些同学对总理的简朴感受特别深?读读你找到的句子,说说感受。

学生听老师范读一遍课文后,已被课文内容和教师的深情朗读所感染,感触颇多。我尊重学生的自我感受和独特感受,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书,可是如何引领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脉络,领会课文主旨,使学生分散的心思集中起来呢?为此,我及时准确地提出了这一问题。学生在这个问题的引领下,迅速找到关键句子(那是一间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如此而已。”和“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并从中体会出总理的简朴和俭朴。学生从而明白了总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为学生体会总理的劳苦埋下伏笔。

问题二:细读“他一句一句地审阅,--------把稿子交给了我。”提问:这几句话中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这不是普通的浏览,而是在审阅?

这个问题有双向作用。既帮助学生在文中理解词语,又使学生体会到了总理工作一丝不苟,严谨认真的态度,为提出下一个重点句的问题做好准备。即“总理全神贯注审阅的仅仅是这一份文件吗?谁能联系上文来说说?(一尺来高)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体会“一尺来高”,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总理一夜的工作量是多么大,工作多么劳苦。为后面的师生朗读奠基。

问题三:总理在思考什么呢?请写在课文插图旁。在师生分组朗读后,学生的朗读已表达出了对总理工作劳苦的理解和感动,可如果这个问题的研究到此为止,学生对人物精神的感悟似有浅尝辄止之嫌,所以我让学生展开想象,从政治到军事到经济文化,从国家大事到平民百姓等方面去思索,去体会总理在思考什么?这个问题既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又引领学生更深层次地走进总理的内心世界,深入体会总理的精神、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周总理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丰满起来。

最后,我借用两个课外资料《忙碌的一天》和《周总理最生命后的几行脚步》帮助学生品读周总理这个人物。至此,学生的情感已达到高潮。我们班的欧阳琳蕾同学含着眼泪说:“如果能让周总理回来,全世界人民真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换。”多么感人肺腑的语言呀,听了这句话,我的眼中噙满泪水,许多听课的老师也潸然泪下。此时,周总理已经在全体学生的心中活起来了,他们带着骄傲,自豪的感情激qing朗读了《你是这样的人》。这堂课就在我和学生们的感动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顾整堂课,高潮起伏。而推波助澜的恰恰是那几个关键性问题,所以,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心灵之窗的金钥匙。我们应该潜心研究,精心设计,使课堂更加精彩。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教学《一夜的工作》一文,我紧紧围绕“劳苦”和“简朴”这两个层次展开。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故我也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劳苦”和“简朴”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自己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齐读、师生同桌互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从而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达到“会学”、“善学”的目的。这是我们语文教学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之一。

课堂上,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反复地读,读完后在小组里和同学充分交流、和全班交流,学生相互启发,提高了认识。课结束时,我节选一首歌颂周总理的诗歌,让学生诵读,从而使学生对总理崇敬、爱戴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教学结束后,根据教案的预设,学生课堂的学习表现及知识掌握情况,静心细想,感触感悟颇多,现就以下几点谈谈本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1、诗歌配乐朗诵及配乐讲解周总理彻夜未眠,仔细审阅稿子这两处,前者为整堂课创设、渲染了崇敬、爱戴周总理的感情基调,后者突出了课文的重点,有利地帮助学生深入体会了周总理是如何不辞劳苦,夜以继日的工作精神,学生们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自然深刻地认识到了周总理生活简朴,工作劳苦这一中心,也为学生学习作者抒发强烈感情的两段教学难点的突破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2、两次想象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周总理屋内陈设极其简单,但正是这极其简单的陈设映射出了周总理简朴、清贫的可贵品质,“想象”的教学设计使学生通过合情合理的猜测、判断,自然地领悟到了总理的精神不简单,这比直接问同学“这里体现了总理的什么精神?”教学难度要大大降低了。

3、反复朗读,在读中感悟做得不够好,这篇课文要深入领会表达的情感,反复朗读尤为重要,或许是担心课讲不完,所以课堂上给学生充分朗读或指导学生朗读的时间感觉不够。

4、课文最后两段放在一节课内全部理解完,还是放在下一课时好,这是我授课后认真想到的。从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看,最后两段紧承上文,作者直抒胸臆,我觉得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对学生理解全文的中心快捷、效果好。可要全文讲完,仅靠40分钟有些紧巴,那只能把前面一些地方缩一缩,可那样会使学生的朗读时间不够,对文章语句的体会不深等,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认为我们要打破课时,依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教案预设、学生的学情来确定教学时间,本节课用50~60分钟授完全文也可,这只是个人拙见,不见得正确,有待讨论,另外,教学“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问学生:作者看到的是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为什么他却说“每个夜晚”呢?此处最好设置“周总理一天的工作”字片,让学生通过了解周总理一天都干了些什么,进而体会他的确“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而字片课前没有设置,正是本节课我的疏忽或遗憾之处。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作者陪同周总理审阅一篇稿子,亲眼目睹周总理一夜的工作,歌颂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一夜的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佳作,但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又多属独生子女,家境富裕,他们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周总理工作是那么劳苦而生活却又如此简朴。因此我在课前动员他们查找有关资料,了解当时社会现状,使他们对总理的高尚品质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再让学生认真读课文,划出描写总理工作劳苦的有关句子,最后让学生品读这些句子,划出突出表现总理工作劳苦的词或语句,并谈谈自己的体会,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审阅、一叠、一句、一圈、叫明”等的理解分析,可以看出总理工作量大,工作认真,工作时间长,从而体会到他工作是多么劳苦。

接着,我让学生看一组有关总理生前的资料,激发学生对总理的崇敬之情,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第四小节,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陶冶和思想的感染。

这堂课我能抓住文章的主线,把语言文字与中心思想融为一体,先由文章内容到中心思想,然后从中心思想到文章内容,最后由内容再回到中心思想,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文字训练中,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设计时,我还注意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一夜的工作》教学反思

课前我明确了本课教学的两个目的:

第一、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读来整体感知。

第二、在教学中体现读写结合。

为达到这两个目的,我教学的整个思路是这样的,主要分为四部分:激qing引入──整体感知──主动探究──拓展延伸。我首先以名言警句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就是整体感知文章,直奔主题,揭示出这节课的中心:周总理生活的简朴和工作的劳苦。紧接着我就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究,“你是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具体体会到的?”我紧紧抓住“简朴、劳苦”这两条线索,让学生在文中画、标、注;又通过体会读、指名读、整体读、背诵这不同的朗读方式,努力使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深刻地体会周总理这极其不简单的一夜。同时,在做每部分的小结中,我有意识的渗透写作方法。因为学习语文的目的不仅要理解语言,最终还要会运用语言。要力求做到以读促写,以写促读。最后我给学生准备了资料,目的是使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