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时代新发展作文1000字 新时代新发展作文1000字初中汇总

时间:2023-05-03 作者:储xy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新时代新发展新时代新发展初中篇一

按照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的有关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上一堂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大家都是知道今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共迎新春佳节时指出,中共中央决定,今年在全党开展中共党史学习教育,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要求,要结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回顾同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奋斗历程,发扬光荣传统,坚守合作初心,加强自身建设。按照中央要求,我们及时开展了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将党史学习教育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点任务,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在回顾和重温党的光辉历史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下面,结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我围绕“为什么”“学什么”“怎么学”三个方面和大家交流学习党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借鉴。

一、“为什么”要学习党史,也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重要性。

2013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60多年的发展史,都是人民书写的历史。历史总是向前发展的,我们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一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必然要求。学习党史我们就会知道,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在九十多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谱写了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从客观现实来看,全面了解党所走过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初心使命,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至关重要。二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以史为鉴、更好前进。认真学习党史,厘清历史脉络,认清历史事实,回看走过的路、比较别人的路、远眺前行的路,能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是经历革命、建设、改革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就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只有深读深悟党史,深刻认识我们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才能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刻地牢记初心使命,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永远在路上。

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也在不懈奋斗中坚守着初心和使命。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要从党史中激发责任之心,发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传统,为民族之大我承担责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要从党史中激发担当之心,深刻认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立足新征程新使命,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走好当代人的长征路。要从党史中激发为民之心,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创造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二、学习党史“学什么”,也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主要内容。

2013年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一是要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翻阅中国共产党近100年的历史,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拼搏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奋斗史。从嘉兴南湖承载革命火种的小船,到劈波斩浪领航复兴伟业的“中国号”巨轮,中国共产党谱写了执政14亿人口大国的气吞山河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我们党、国家和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教科书。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自觉把学习党史作为“必修课”,在学习党史、借鉴党史中汲取成长营养、获取奋进力量,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恪守为民初心,担当时代重任。

二是要深入学习党的创新理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同时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属性和本质特征,是我们党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保证。要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反复证明了一个道理:政治上的主动是最有利的主动,政治上的被动是最危险的被动。在党的历史上,政治方向、政治路线一旦出现问题,形势就会变得复杂,局势也会随之艰难,党的前途命运则可能出现危险局面。历史经验和现实面临的任务告诉我们,全党上下只有绷紧政治意识这根弦,自觉站稳政治立场,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以及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政治判断力,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要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领悟力。面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要求,重温党和人民共同走过的光辉历程,坚定崇高的精神信仰,获取继往开来的强大动力,汲取革命前辈的智慧,练就“观察事物的敏锐眼光,判断时事的深刻洞见,处理人际关系的练达胸襟以及知行合一的行动能力”,是我们学习党史的落脚点。我们要在党史学习中坚定信仰、获得力量、汲取智慧,做到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头脑特别清醒、眼睛特别明亮,善于从一般事务中发现政治问题,善于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中发现政治端倪,善于从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中把握政治逻辑,坚持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要在学好党史中不断提高政治执行力。中国共产党成立近百年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攻坚克难,一路成长,成为当今世界第一大党。回望历史,不难发现,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只有具备崇高信仰、严明纪律、自我牺牲精神、敢于且善于战胜各种风险挑战的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持续前进。党的__擘画了“十四五”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这需要全党站在历史和现实交会的高度,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

三是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坚决反对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我们党历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明确指出:“形式主义是一种幼稚的、低级的、不动脑子的东西”“要把官僚主义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强调纠正“四风”不能止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经过一段时期的教育治理,作风有明显好转,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说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任重道远,需要作出艰苦努力。这要求我们通过学习党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思想上彻底消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滋生的土壤。

四是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净化政治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早在1932年的江西瑞金,中央苏区政府就专门设置了检举木箱。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坚持不懈“打虎”“拍蝇”“猎狐”,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抓铁有痕、踏石留印、成效显著。在新形势下,我们党员干部应把党史作为最好的营养剂,努力修好党史这门必修课。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经常揽镜自照、每日三省。要严在第一次,常存“白袍点墨”之戒,在从政伊始,就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要严在关键处,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保持对“腐蚀”“围猎”的警觉,把“严”的基因薪火相传。要严在细微处,常怀“堤溃蚁穴”之思,树牢进步靠组织、温暖靠家庭、消费靠工资的意识,从一包烟、一瓶酒、一盒茶做起,管好自己的手,做到干干净净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三、学习党史“怎么学”,也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方法。

2015年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要坚持正确方向、把握正确导向,准确把握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主流、本质,正确评价重大事件、重要党派、重要人物。为我们揭示了党史教育的方法。

一是要真学、笃学。“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只有多学习党史,学好党史、学深党史,才能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深刻领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出发、走向哪里。只有理解和回答好这些问题,在真学、笃学党史中寻根守魂,才能真正补足精神之钙,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胸怀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走好新时代长征路上行稳致远。

二是要学深、学新。学习党史,贵在学新、难在走心。我们党是一个不断发展壮大、不断成长奋进的党。这一过程,党的理论、党的历程也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需要经常学、反复学、比较学,掌握新知识、学出新气象。要从党史学习中吸取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不断推陈出新,对标新要求,掌握新方法,走好新道路。要从经常学习中常学、常思、常省,对标初心使命,查一查、捋一捋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不断改造提升自己,使自己真正成为合格党员。通过在党史学习中丰厚知识、提升能力,厚植人民至上情怀,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三是要学常、学实。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做好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局面,就要把党史作为“必修课”学在日常、学在实处,始终做到实实在在学、结合实际学,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切实把红色基因浸入骨髓、融入灵魂,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真学真用、真知真行中汲取宝贵经验,练就担当的宽肩膀,提高成事的真本领,积极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好“六保”任务,以劈波斩浪的勇气、迎难而上的锐气、向难而行的胆气,不辱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梦想,书写新时代新征程壮美华章。

同志们,学史者不愚,知史者不慌,用史者不乱。百年党史,既是固根涵源的营养液、揽镜自照的清醒剂,更是鉴往知来的航标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从党的光辉历史中汲取阔步新征程的磅礴力量,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智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就一定能战胜一切困难,赢得一切挑战,抓住一切机遇,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

我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新时代新发展新时代新发展初中篇二

;

摘要: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更好的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鉴于此,本文主要对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发展的途经进行了研究。

进入新时期,各行各业发展都要与时俱进,基层党建工作亦是如此。近年来,基层党建是党组织的工作重点,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可对基层党建工作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基层党建部门也要结合时代发展需求,不断创新,明确认识到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以此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妥善落实奠定良好基础。

新时期的社会变化相比于以往更加的剧烈和深刻,对于基层党建工作,其更要在创新中保持先进性和科学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全新发展时期,不平衡的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是这一阶段比较突出的矛盾。社会矛盾的变化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时代的变化,由此也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在当前的基层党建工作中,工作条件、工作环境和主要职责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基层党建工作也要进行深层次的探索。

现如今,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逐渐增强,基层人民对于平等、自由和民主的需求十分迫切,因此,在基层党建工作中,还要立足于人民群众诉求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口。

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需要树立起新思想,以此为行动提供动力。现代社会发展中,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要构建起符合时代发展需求,并与当前客观环境相互适应的发展理念体系,确保其先进性与合理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深化和创新理论内涵,使创新实践和理论发展相互适应。首先,强化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创新,从党的先进性入手,深入分析党建设的重要价值,立足于新时代背景,合力把控基层党建工作创新。

其次,以发展、包容和开放的心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新时期,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思想意识逐渐变得多元化。在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以过往规定为主,而是要通過积极向上的思想来应对未来的多元化发展,将新时期背景下的先进因素吸纳进来,提升人员的理论素养。

最后,不断强化综合效益意识,站在经济学的角度上,对过往成功经验进行借鉴,通过投入和产出模型,深入分析基层党建工作成效,对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执政能力进行综合评估。与此同时,还可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二)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模式

基层党建工作创新属于一项长期性的工作,短时间内很难取得显著成效,必须要有完善可行的工作方法和体系作支撑。对于基层党建工作而言,形式化工作模式并不可取,且注定无法长远,因此,必须要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简单便捷、实用性强的工作体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在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情况,完善资源整合机制。其次,完善责任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创新的妥善落实,充分发挥出控制全局的作用,完善基层党建工作责任体系,实现定性和定量分析、人民测评和上层考核的有效结合,促进党建工作责任制的妥善落实。最后,完善动态化管理机制,结合新时期发展要求以及基层党建工作特征,完善调控和调动机制,构建出全新的工作格局,使基层党建工作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要求,因此,在基层党建工作的过程中,相关党建人员必须要主动适应新时期发展环境,结合当前实际发展情况,持续的探索和创新,构建出一套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新方法,帮助基层党建工作走出困境,提高党建工作质量。实践过程中,基层党建团队还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精细化管理办法,通过网格的方式细化基层党建工作流程,结合不同部门、不同时期和不同党员的实际情况,提供出精细化、高标注的服务。此外,还要结合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对项目式管理方法进行设计,通过项目的方式对基层党建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同时结合目标刚性化、项目目标化以及任务具体化标准,促进项目内容的妥善落实。通过信息技术的合理应用,还能加快基层党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对数据分析平台进行构建,使其更好的满足新时期发展需求,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量。

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也面临着更多的困境,因此,在对基层党建工作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全面贯彻党的方针战略,创新工作方法、工作模式和发展理念,使其更好的满足的新时期发展需求,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对新时期背景下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具体的创新途径。总之,进入新时期,各行各业都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基层党建工作亦是如此,由于该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问题较多,因此,必须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考虑,明确党的方针战略,创新工作理念、模式和方法,使其更好的满足时代发展需求,服务好人民群众。与此同时,还要结合当前基层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解决对策,以促进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工作质量和时效性。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新发展新时代新发展初中篇三

;

创新是引领内部审计发展的驱动力,是内部审计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 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创新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始终,让创新在审计机构内外蔚然成风。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长期以来,内部审计面临独立性不强、覆盖面不足、整改不到位等难题。xx 年《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的出台,从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明确内部审计职责及内部审计结果运用范围等方面开启了内部审计快速发展的新篇章,为内部审计更好地履行职责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有些单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专业人员配备不足、内部审计标准层级较低、数据采集范围受限,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职能定位不够清晰

内部审计的地位通常受组织管理层对内部审计态度和期望的影响。一些单位对内部审计认识不足,将内部审计机构与纪检、监察合署办公, 有的甚至归属财务部门或由财务人员兼任。尤其是当内部审计报告对象级别不高时,会直接影响内部审计部门在单位中的地位,影响被审计单位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和配合程度,最终影响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值。

有的单位对内部审计定位忽高忽低,迷失“方向”,找不准“位置”,审计工作重心时常变化, 出现审计不到位或者越位、错位、缺位的现象。某些单位的内部审计部门设定与自身定位不相符,提出诸如“没有打不开的账,没有查不出的问题,没有完不成的任务”等不切实际的口号,到头来只能是南辕北辙。

还有的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抱有过高期望, 寄希望于内部审计部门能够发现单位内部所有重要问题。而内部审计受审计程序本身的局限性、审计资源的相对稀缺性、审计抽样技术固有的风险性、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准确性等诸多因素影响,内部审计成果往往与内部审计报告对象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二)基础管理比较薄弱

队伍方面,有较大比例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老龄化严重,人才结构出现断层, 承上启下的中坚力量缺乏,部分内部审计人员未经过系统和完整的审计知识学习和审计技能培训,同时具有专业知识背景和丰富审计经验的审计人员比例过低,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

制度层面,由于内部审计散建于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缺乏统一的主管部门,主要依赖于协会等行业自律机构发布的指导性意见。各单位结合实际自行出台的审计相关制度,在操作性和规范化方面不尽如人意,内部审计工作的盲目性、无序性、随意性较为明显。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如何推动各单位遵循内部审计规范,并对其遵循情况作出相应评价。

(三)科技手段较为滞后

尽管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可, 但囿于高昂的软硬件投入,加之专业人才匮乏, 内部审计信息化进程较为缓慢。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利用业务系统直接查询数据或采取嵌入式审计模块等方式进行查询,难以满足内部审计工作的特定需求。

有的单位在制定信息化战略规划时,较少考虑内部审计的需求,各业务系统间的数据“各自为政”,数据资源缺乏统筹规划,存在“信息孤岛” 现象,有的业务板块信息甚至对内部审计人员处于封闭状态。政府部门持有电力、煤气、自来水、安全刑事案件、住房、海关、出入境、旅游、医疗、教育、环保等大量具有较高可信度的社会原始数据,但出于安全性考虑,资源的共享程度较低,造成内部审计部门可获得的审计数据资源有限。

还有的单位内部审计人员习惯于传统合规稽核式审计思维模式和方法,侧重于检查业务资料是否完整、业务操作是否规范等,缺乏对资产质量、风险责任、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整体分析。审计操作基本停留在手工阶段,多采用传统审计手段,审计抽样、数据挖掘等现代化审计手段使用较少。

(四)审计问责难以执行

审计整改是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在需求,是提高内部审计质量的重要体现。一些单位内部审计环境较差,部分被审计单位和人员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意识不强,加之审计对问题的责任追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其抵触情绪,造成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屡查屡犯、屡禁不止等现象。此外, 对内部审计整改的标准和效果缺乏评判依据。实践中,对审计整改不到位或走过场的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缺乏相应的处理手段,有督促整改的责任,却无作出处理或者提请作出强制执行的权力,整改的决定权仍在被审计部门手中。

(一)增强独立性,创新内部审计管理体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包括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因此,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对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负责并定期向其报告工作的制度, 进一步完善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对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审计计划、审计质量控制、问题整改和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的管理,统筹工作计划管理、项目质量管控,强化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加强对审计工作的指导。只有通过健全有利于保障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领导机制, 明确工作体系、领导体制、组织架构、职责分工等内容,才能确保内部审计真正独立于业务经营、风险管理和内控合规。

(二)立足建设性,创新内部审计工作理念

一是以风险为导向,不断改进内部审计的预见性。事后处置固然重要,事先预防才是根本。内部审计的至高境界就是实现对各类风险的预测、预警和预防。要强化风险意识,树立新理念、运用新技术、建立新机制,提高对各类风险的防范、化解和管控能力,以新应新、以变应变,对组织存在的问题及早发现或提前预测,将风险化解于无形之中。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提升内部审计的威慑力。内部审计的首要职责是监督,监督就必须查错纠弊,纠正单位内部对规则、秩序和决策的背离和偏差。因此,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利用独立、客观的职业特性,以及处于单位内部,熟悉单位经营管理业务、贴近风险防控前沿的天然优势, 找到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坚定不移地严肃查处损害公共利益和集体利益、重大违纪违法、重大履职不到位、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等问题,树立内部审计的权威,切实承担起内部审计的历史使命。

三是以服务为导向,不断增强内部审计的主动性。

内部审计人员应摆正自身位置,不能置身经营 管理之外,应站在管理职能部门的角度,协助单位 对内部控制实施“再控制”。在审计策略上,要立 足于单位管理和发展需要,寓监督于服务,采取与 审计对象积极合作的态度,充分征求审计对象的意 见,及时与当事人讨论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分析改 进的必要性,共同探讨改进的可行性措施。

(三)着眼客观性,创新内部审计评价机制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目的是激发和调动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要求,即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牟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按照这一要求,内部审计需要推动建立容错纠错机制, 不断规范内部审计的纠错性、容错性。

一方面,促进构建知错即纠的“纠错”机制, 推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审计整改是审计工作的落脚点,是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能、维护审计权威的必要保证,是打通审计成果最后“一公里”的保障。通过审计整改,严格责任追究,及时纠正错误, 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措施,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另一方面,促进构建宽容适度的“容错”机制, 畅通审计发现问题的途径。在审计监督中,要支持改革、鼓励创新、宽容失误、允许试错,根据审计对象的行为动机、行为过程、行为结果等因素,正确运用“三个区分开来”,为敢于担当的审计对象撑腰鼓劲,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员工锐意进取、担当有为的积极性、主动性,做到免责问责相统一、容错纠错相结合。

(四)运用大数据,创新内部审计技术方法

一是推动非现场审计模式“建起来”。运用非现场审计模式,动态掌握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变化和趋势,破除现场审计对时间、地点、人员相对固定的限制,使对被审计单位实时监控、持续监控、全过程监控成为可能,实现了审计关口前移。同时, 立足于全量分析,确保监督不留死角,做到审计覆盖面“广”、反映情况“准”、查处问题“深”、原因分析“透”、措施建议“实”。

二是推动数据共享平台“联起来”。首先,要实现单位内部数据共享,推进跨系统、跨部门信息共享,完成内部审计部门与审计现场之间的网络互联。其次,要广泛运用单位外部的电力、煤气、自来水、住房、海关、出入境、医疗、教育、旅游、环保、安全刑事案件等大量社会数据资源,让数据“说话”,为审计对象“精准画像”。

三是推动大数据关联分析“用起来”。不仅要广泛运用数字化审计方式,归集数据、分析数据、查找疑点、综合提炼,为现场审计“升级”“导航”,大幅提高审计的精准度和时效性;还要站到更高层面、以更前瞻的视野开展大数据关联分析,提高研判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感知经济社会运行风险、发现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能力。

(五)突出职业化,创新内部审计人员培养路径

职业化是职业趋于成熟、社会分工臻于完善的典型特征,也是建设高素质内部审计队伍、全面提升内部审计能力的基础。要精心谋划、科学设计, 规范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责任、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标准、职业道德和职业地位,保持审计职业操守,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一是建立内部审计职业准入制度。着眼于审计人才库的建设,根据内部审计职业特点,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与实务技能等方面的准入标准, 做好人才储备工作,把好“入口”关。

二是建立内部审计职业序列制度。推进审计职业化建设,建立适应审计工作需要的内部审计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实行审计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和职务序列,合理确定职务层级,把好“进阶”关。

三是建立内部审计职业培训制度。持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完善审计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加强对人才的跟踪、培养和使用,促进内部审计人员更新知识,内外兼修,保持和提升专业胜任能力,把好“提质”关。

四是建立内部审计职业奖惩制度。坚持权责一致,通过激励与惩戒,强化内部审计职业的责任意识和道德素养,增强内部审计职业的依法独立意识、廉洁公正意识和效率质量意识,激励内部审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把好“管理”关。

创新是引领内部审计发展的驱动力,是内部审计持续发展的不竭源泉。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 需要营造有利于创新发展的良好环境,让创新贯穿于内部审计工作始终,让创新在审计机构内外蔚然成风。

(一)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意在引导, 重在推动

一是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充分调动、发挥内部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内部审计人员树立创新意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使创新成为贯穿内部审计工作的主旋律。

二是鼓励内部审计人员参与内部审计工作创新,倡导在创新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培育对内部审计事业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真正将内部审计人员同审计创新结合起来,把提高个人素质与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融为一体,把个人发展与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内部审计人员自身价值与内部审计事业的协调发展。

三是以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线, 聚焦制约内部审计发展的瓶颈和症结,找准问题突破口,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审计管理机制方式,补齐审计工作各项短板,进一步增强跨越关口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向管理要质量, 以质量促发展,持续改进,不断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实现新作为。

(二)推动内部审计创新发展,贵在实践, 志在效果

一是在广泛参与中求创新。内部审计创新发展的主体是广大内部审计人员,但离不开单位全体力量的广泛参与。可尝试开展内部审计技术方法和内部审计管理创新成果交流,以重点审计项目为基础提炼的审计专家经验评比活动及内部审计创新论坛、征文、答卷等活动,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

二是在日常工作中求创新。要将创新理念融入内部审计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在审计管理活动中, 善于抓住影响审计工作发展和成果的关键问题与切入点,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在审计实践活动中, 积极推进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监督能力的提升和审计方式的转变,探索创新非现场审计工作模式,从而实现审计技术创新。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新发展新时代新发展初中篇四

;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抓好“立德树人”,体现了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的内在必然规定。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根本取向指事物在运动发展过程中实际采取并予以确立的基本准则和实践方向。运动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方式,发展是解决运动过程中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根本取向则成为反映事物存在发展本源属性和运动状态的重要标尺,规定着事物运动发展的准则和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下,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学思践悟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气象”。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教育初心,确立以落实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涵、以“三因”“三规律”“三办法”为根本遵循、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根本目标、以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的系列根本取向,使主题主线更加鲜明、载体手段出新出彩、制度建设日益完善,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创新发展。这一根本取向,为新时代新征程建设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有益启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根本任务表征着开展工作、履行责任的本质目标和最终归宿。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确保我国高等教育不偏离正确的航向,这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首要根本取向。

1.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身之本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立身之本,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本质要求。“立德树人”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要义。所谓“立德”即树立德业、修养道德。古人认为“‘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将“立德”置于首要位置,突出“立德”的基础性和纲领性地位,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崇德修身的历史文化底蕴。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要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德”,要求教育对象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遵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道德要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谓“树人”即培养人、教育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之“人”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就是德才兼备、堪担大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指出:“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显见,“树人”必先“立德”,这是“树人”必不可少的重要基础;“立德”指向“树人”,这是“立德”锚定实现的目标追求,二者互为条件、协同互促,共同构成“立德树人”的主旨内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任务,而“立德树人”是一以贯之、全程贯穿的根本任务。质言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理念、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载体、环境、管理、评估等方面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抓好“立德树人”工作,帮助大学生掌握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人生应该在哪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做什么样的人,把准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成长成才方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抓好“立德树人”,体现了服务于国家发展需求的内在必然规定。“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这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进行的政治认同、价值引领、道德养成教育等,集中凸显了党和国家对于自身事业后继之人培养的规格要求。人才培养是高校最为核心的使命任务,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完成这一使命任务的重要途径,也是保证高校发展方向和发展质量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也就是说,在推进高校完成“五大使命任务”的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理论武装、方向保证和铸魂育人的关键作用,有力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围绕、关照、服务学生,提升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

新时代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取得了显著成效,有力提升了我国高等教育办学治校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第一,丰富了“立德树人”新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发表一系列关于“立德树人”的重要论述,强调要从德育着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智育着力,加强知识传授,丰富学识、增长见闻;从体育着力,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强化学校体育工作;从美育着力,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从劳育着力,不断创新和完善劳动教育,传递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构建形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的内容体系。第二,探索了“立德树人”新方法。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的方法上进行了广泛探索,形成了包括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育人,利用重要节点、重大事件以及网络媒介育人等实施路径与手段技巧,丰富了方法体系,促进了立德树人落地见效。第三,夯牢了“立德树人”新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立德树人成为检验高校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尺,以此考量各项工作的发展质量,并在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完善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评价体系,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发挥“生命线”功能,确保我国高等教育育人实践“生命体”的健康运行。

根本内涵是事物结构中固有的、稳定的、必要的基本内核,表征着事物存在发展的最本质的属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帮助大学生塑造形成适应、促进社会发展和实现自身发展所需的价值观念,灌输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特别是其深层内核的核心价值观,确保高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变质、不变色、不走样。新时代十年来,高校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内涵,有力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

价值反映主客体需求关系,价值观是关于主体对客体意义和重要性的根本看法和系统观点。由于价值主体需求的多样性、差异性和复杂性,导致社会上存在着不尽相同、多种多样的价值观念,其中居于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的就是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相适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形成发展的价值观念,规约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前行路径和未来趋势,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引领作用。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范畴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用以凝聚形成全社会的价值共识。

新时代十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贯穿大学生学习生活各方面,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引导和实践养成,促进大学生将其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行为准则,引领辐射带动全体社会成员广泛践行。习近平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使命所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重点内容,坚持贯穿结合融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同办学治校、立德树人、教育教学紧密联系起来,确保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解决社会价值要求与个体价值需求之间的矛盾,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耳入脑入心,帮助他们铸就崇高的理想信念、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锤炼高尚的道德品质。这就要求高校务必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办学育人全过程、融入主渠道主阵地,将思政课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校外调查研究等各种活动置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摄之下,形成教室第一课堂、校园第二课堂、社会第三课堂协同推进的良好态势,引导大学生把从课堂中习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体系转化为生活中践履的信仰价值体系,在社会实践中增强“四个自信”,帮助处于人生“拔节灌浆期”的他们补足所需的“阳光”和“水分”,夯牢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坚实根基。

2.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果丰硕

新时代十年来,高校遵照党中央“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的要求,紧密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广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思想基础持续夯实。高校充分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优化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在上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有机融入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良好育人格局;充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加强校报校刊、广播电视等的管理以及图书馆、校史馆、博物馆等的建设,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传播阵地,使其潜移默化地浸润教育对象;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评选“大学生年度人物”、大学生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带动莘莘学子努力学习、争当先进、发奋成才。第二,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各高校采取系列举措,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比如,依托理论宣讲、艺术展演、知识竞赛、典礼仪式等载体,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开展“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以及学雷锋、学道德模范等活动,形成浓厚的环境氛围。又如,广泛利用网络载体,结合重大节庆活动和重要现实主题,举办“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告白祖国”“共抗疫情、爱国力行”等活动,推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健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规章制度。制度建设是管根本、管长远的。党中央将“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制度”作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重要任务和重点内容。高校以此为遵照,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建立健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建立完善志愿服务制度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在学校规章制度和师生行为规范中,确保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深入推进。

根本遵循意指事物变化发展应然遵照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指南、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三因”“三规律”“三办法”的重要论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破解实践难题、怎样实现创新发展开出了良方、提供了依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三因”“三规律”“三办法”,坚持问题导向、把握教育规律,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

1.“三因”“三规律”“三办法”的基本要义

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强调“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始终贴近青年,润物无声地给学生以人生启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9这些重要论述明确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理念原则,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第一,遵循“三因”催生创新发展之动因。“三因”,即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分别指向要善于将生动事实转化为深刻道理,在解疑释惑中达成育人目标;要审时度势、抓住关键时机,在与时俱进中发展前行;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在改革创新中提升活力效能。“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问题导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事”“时”“势”视为“化”“进”“新”的重要缘起和动力条件。“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问题导向内蕴着解决矛盾的切入部位和着力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三因”,以学生关注的“大事”、时代发展的“大局”、中国和世界面临的“大势”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以及教育实践活动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为动因导向,在回应现实要求、解决实际问题中实现创新发展。

第二,遵循“三规律”导向创新发展之趋势。“三规律”,即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进言之,就是按照人的思想政治素质形成特点和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的养成和发展;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教好书、又要育好人,着力提升育人实效;立足学生知识体系构建、价值观念形成、情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个体性差异开展教育引导。总的来说,遵循“三规律”以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为总体统领,从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成才两个维度延伸展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遵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三规律”,在认识并运用这些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合理预见育人实践实际效果和发展态势,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牢牢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发力处以导向前行之趋势。

第三,遵循“三办法”牵引创新发展之方向。“三办法”,指沿用好办法、改进老办法、探索新办法,即继承和沿用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切实管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新的时代元素、先进的教育理念等融入习以为常、屡见不鲜的方法中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群体的需求,运用新媒体新技术创新创造方式方法。“三办法”对“好办法”“老办法”“新办法”提出了“沿用”“改进”“探索”的对应性策略,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守正创新”的立场观点方法。守正是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的前提,创新是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关键,坚持守正创新意味着既要坚守本质要求,也要紧跟时代步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遵循“三办法”,坚持将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引导转化为大学生广泛接受并自觉践行的“灌输”本质,大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在“漫灌”与“滴灌”相结合的过程中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就像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被人吸收那样,力争实现潜移默化、成风化人的育人效果,牵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之方向。

2. 遵循“三因”“三规律”“三办法”的开拓成就

新时代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以“三因”“三规律”“三办法”为遵循,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展现出全新的实践样貌。

一是高校思政课主渠道呈现新姿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亲自擘画、亲自指挥、亲自推动下,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全新姿态。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社会大课堂”与“思政小课堂”相融合的“大思政课”全新格局。“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高校思政课聚焦“讲道理”这一实质,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因地因校因材施策,构建系统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体系。“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高校着力发挥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善思政课教师培训、研修、评价、晋升机制,健全打造“金课”、名师说课、集体备课、督导听课机制,多措并举配齐建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如今,12.7万余名高校思政课专兼职教师以饱满昂扬的姿态讲授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时代最强音。二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开拓新格局。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牢牢把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这条主线,切实巩固青年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社会事件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感悟成就、汲取力量。十年间,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各高校纷纷出台工作体系、育人体系实施方案,探索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径,形成“三全育人”“五育并举”新格局。三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战场展现新面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空间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成长的重要领域,客观地要求“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网络阵地为育人主战场,推进育人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创新网络育人方法、加强网络载体建设、净化网络空间环境,打造网络思政品牌项目、推出新媒体产品,深入推进高校思政工作联网上线。“教育部着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遴选出200个重点建设高校思政类公众号”,1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方式实现从“面对面”拓展至“键对键”的线上线下无缝衔接,使互联网这一最大变量成为高校立德树人的有效增量,显著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有力增强了创新发展的实效性和可行性。

目标是对达成预期结果的主观设想,体现着实践活动拟定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根本目标则指最核心的、最基础的目标预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要求“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以此为根本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价值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概括并反映着时代发展对于受教育者提出的在思想、能力和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阐明了其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内涵特质。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引。第一,从精神维度来看,要培养有理想的时代新人。“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时代新人要“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时代新人要自觉地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梦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一以贯之的奋斗主题,“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时代新人要坚定实现中国梦的信心。第二,从能力维度来看,要培养有本领的时代新人。“青年的素质和本领直接影响着实现中国梦的进程”,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坚持学以致用,增强本领,“用勤劳的双手、一流的业绩成就属于自己的人生精彩”,成为善于学习、勤于奋斗的人;“要有探索真知、求真务实的态度,在立足本职的创新创造中不断积累经验、取得成果”,成为勇于创新、敢于实践的人。第三,从责任维度来看,要培养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党的二十大号召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时代新人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立足本职、埋头苦干,致广大而尽精微,行而不辍地担当起实现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足新时代新征程紧密围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党的重要任务而确立的育人目标,彰显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担当。一方面,彰显了“为党育人”的政治担当。列宁指出:“在各方面的教育工作中,我们都不能抱着教育不问政治的旧观点,不能让教育工作不联系政治。”这充分表明教育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培养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所需的人“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所以,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无数事实说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办成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人,尤其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这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百年大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培养“时代新人”与中国共产党的千秋伟业紧密相联,用实际行动抓紧抓好培养接班人这个根本大计,以确保党和国家事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另一方面,彰显了“为国育才”的使命要求。党的二十大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持续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新时代十年来,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人才是推动国家发展、赢得历史主动的战略资源和中坚力量。形势越是复杂严峻、越是接近目标,就越需要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落实到培养时代新人的目标实现上来,在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实践中有力回应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要求。

2.“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成效所现

新时代十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力在政治定向、思想筑魂、实践养成等方面推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进而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发展。

第一,确保时代新人的正确政治方向。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一个人成长成才的前提和基础。邓小平指出:“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一个人没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就如同没有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落细、落小、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持续深化、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明确了时代新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前提;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升大学生理论素养,奠定了时代新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基础;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国情世情民情教育等,激发大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和行为践履,构筑了时代新人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保障。第二,涵育时代新人的科学理论素养。“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三进”,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开展“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等,深刻感悟领会其中蕴含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升观察时代、解决问题的素养和水平。第三,强化时代新人的本领能力养成。习近平指出:“学到的东西,不能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只装在脑袋里,而应该落实到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党的十八大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育人形式,健全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强化实践育人保障,构建社会大课堂实践育人体系。各高校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每年都有超过1000支队伍、10000人次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运用所学服务社会、振兴乡村的过程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进一步强化了为实现民族复兴而矢志奋斗的信仰信念信心。

保证指具有担保效能的事物或因素,根本保证则指其中最本质、最关键的必要性事物、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是引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最大政治优势和强大领导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面领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1. 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领导的本质蕴涵

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领导的关键在于“全面”、重点在于“领导”,从根本上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保驾护航,涉及全领域、覆盖全方位、贯穿全过程。

具体而言,一是领导内容的全面性。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体现在政治、思想、组织等各个方面。所谓政治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对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掌舵把向,全面统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谓思想领导,就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牢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基本问题,落实好“两个巩固”的根本任务。所谓组织领导,就是健全组织体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动员各方力量积极参与,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组织队伍坚强有力、全面过硬。从总体上看,政治领导统领、思想领导铸魂、组织领导夯基,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协同作用,有效地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政治优势转化为立德树人的制胜效能,共同铸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的领导力、坚定的执行力和磅礴的创造力。二是领导范围的全体性。党的全面领导既包含对诸如构建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打造“三全育人”格局等总体布局的集中领导,也包括对课堂课程、队伍建设、支撑保障等具体工作的全面领导;既注重主渠道主阵地的协同建设,也重视发挥每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推进课程有思政、课堂润人心、教师育新人,打通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融合的“最后一公里”;既加强本科生研究生一体化教育、建设好马克思主义学院,也深入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专项计划”,加强青年政治骨干和教师队伍专门力量建设。三是领导体系的全程性。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链条和学生成长成才全流程,离不开从中央到地方、从高校到社会的共同参与、整体推进。这就要求既要实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有关方面各司其职的领导体制,也要压实各级党委的主体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常抓不懈,“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 党的全面领导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新时代十年来的实践有力证明,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取得了显著成效。

第一,引领创新发展方向。方向问题事关全局、影响长远。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在事关办学方向这一根本问题上站稳政治立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抉择。倘若忽视或弱化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势必会迷失前行航向甚至驶向深渊。高校惟有旗帜鲜明地加强党的领导,把好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课堂教学、科学研究、群团活动等的政治方向,才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得以有效贯彻落实。第二,提供创新发展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个方面多个领域,必须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政治优势,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抓住政工队伍主体、教师队伍骨干、管理队伍基本,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高校积极行动,建设了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配齐专职思政课教师,建强以辅导员为骨干的党务工作队伍,全面推进“大思政”队伍建设,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力量支撑。第三,健全创新发展制度。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需要健全制度来保障,确保高校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承担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党中央出台了《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制度文件,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等部门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制度保证。高校建强优化了学校党委、院(系)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基层党支部三级组织体系,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党组织会议议事决策机制,延伸落实职责,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创新发展中行稳致远。

如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更应毫不动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调动校内外力量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塑造力生命力,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不断创新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新时代新发展新时代新发展初中篇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方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工作心得,供大家参考。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中秋晚会的致辞稿实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中秋晚会的致

    最新成长的瞬间作文500字(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

    最新成长的瞬间作文300字 成长的瞬间作文600字9篇(优秀)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成长的瞬间作文3

    快乐国庆节的小学作文三年级实用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2023年民俗春节民风作文 民风民俗春节作文600字5篇(通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

    六一儿童节祝福语简短8字精选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2023年春节 满分作文(模板三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紫藤花开作文500字(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漫话国庆作文600字实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

    最新丝瓜作文100字 丝瓜作文400字通用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