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迷路的小花鸭教案(优质9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紫衣梦2023年迷路的小花鸭教案(优质9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一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34~35页。

1.通过听、看、唱,感受理解歌曲的内容,学唱歌曲。

2.感受小花鸭的着急、伤心。

3.表现小朋友的热心,体验助人为乐的情感。

运用声音表情体现歌曲中的节奏型和“小花鸭”的心情及助人为乐的品质。

对歌曲的表现,体会故事中的情感。

课件、电子琴。

一. 通过故事引出歌曲主题。

1. 在碧蓝的天空下,溪水潺潺、杨柳垂垂、荷花盛开,一只可爱的小花鸭正在伤心的流着眼泪。

二. 欣赏歌曲(出示课件)

1. 师问:同学们,歌中都唱到了谁?

2. 听了这首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3. 听完歌曲,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请你把它念出来。

三. 学唱歌曲。

1. 请学生跟着教师用“啦”轻声哼唱旋律。

2. 师念节奏型,生跟着读歌词。

3. 教唱歌曲。

4. 师生齐唱,(用几种不同的演唱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四. 拓展。

学习了这首歌,老师想问一问同学们:当有人需要帮助时,你们应该怎么样做呢?

五. 总结。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二

1、初步感受、理解和表达歌曲中的小花鸭从难过到快乐的情绪变化。

2、萌发同情心,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1、挂图:迷路的小花鸭、《领域活动・艺术・迷路的小花鸭》

2、律动

3、复习学过歌曲《五官歌》

4、以讲述挂图《迷路的小花鸭》故事的形式,让幼儿熟悉歌曲的歌词与旋律。

5、玩表演游戏《迷路的小花鸭》,表演出迷路时的小花鸭的伤心、害怕等心理。

6、玩音乐情境游戏《迷路的小花鸭》。教师弹琴,幼儿跟随音乐进行《迷路的小花鸭》的歌唱游戏。重点指导幼儿跟随音乐节奏,用自然的声音清晰地跟唱歌曲。

7、幼儿初步学会演唱后,教师启发幼儿自己创编其它小动物迷路的内容,编入歌曲中进行演唱。

8、将幼儿按意愿分成两组进行《迷路的小花路》歌表演。

9、律动

活动中让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请一位幼儿扮演迷路的小花鸭。幼儿很快熟记歌词,并学会唱歌。幼儿很感兴趣。但幼儿唱歌时表现不出伤心的样子,还觉的好笑。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三

3、产生同情、关心他人的情感,体会帮助别人的乐趣;

1、多媒体ppt课件,律动音乐;

2、钢琴,小花鸭、鸭妈妈、小朋友头饰;

3、有关对迷路及自救的方法;

(一)律动进活动室,营造音乐气氛

1、播放律动音乐《小鸭嘎嘎》,教师带领幼儿做律动,活跃气氛;

2、幼儿自由创编动作,随音乐节奏做律动;

(二)播放ppt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谁在哭?(出示小鸭子图片)

3、小花鸭为什么哭了?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欣赏歌曲第一段,学唱第一段歌词

1、让我们现在就来听听,小花鸭它到底为什么哭了吧!

2、播放ppt课件,欣赏歌曲第一段,提问:歌曲里唱到了谁?小花鸭到底怎么了?

7、师生看图谱一起演唱歌曲第一段;

9、师生共同用慢柔的声音演唱第一段歌词

(四)创编第二段歌词

1、提问:小花鸭迷路了,请你们猜猜这时有谁看见了呢?

2、看见了迷路的小花鸭,会怎么做呢?(用一个动作来表示)

3、抱着小花鸭的小朋友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那他们会怎么唱呢?(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4、房子代表什么意思?眼睛呢?(房子代表家、眼睛表示看见)

5、猜猜这段音乐应该用什么动物来表示呢?(兔子)

6、看图谱共同演唱歌曲第二段。

7、请幼儿讲述第二段音乐描述的故事(播放第二段ppt,校对,体验创编的乐趣)

8、演唱第一段和第二段,分别用不同的声音和速度来表现。可以分角色演唱;

(五)音乐剧表演

1、小朋友们真能干,一下子就把这首歌曲学会了,还自己编了歌曲,我们来夸夸自己吧。

2、这首歌曲还可以编成一个好听的故事,请你们来说说看,这个故事可以怎么讲?

3、我们把这首歌曲表演出来给大家看看好吗?(教师当叙述者,请几名幼儿分别戴上头饰扮演小花鸭,鸭妈妈,小朋友,引导幼儿创编各角色的对话,其余幼儿演唱歌曲。)

(六)律动,结束活动

1、小花鸭终于回到了妈妈的身边,真开心,它邀请我们和它一起跳鸭子舞来庆祝一下;

2、天色晚了,我们也该回家了,和小花鸭再见!

3、带幼儿出活动室。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四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完整演唱歌曲。

2.能用表情、动作等表现两段歌词忧伤、快乐的不同情绪。

3.通过帮助小花鸭找妈妈萌发同情之心,体验助人之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或课件,伤心和开心表情脸谱各1个。

2.小鸭子头饰。

3.歌曲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并用歌曲语言讲述故事:池塘边,柳树下,有一只迷路的小花鸭。

提问:什么是迷路?现在小鸭子的心理感觉怎样?

2.引导幼儿用难过、伤心、悲伤等词语表达小鸭子的感受,体验小鸭子此时的心情,出示伤心的表情脸谱。

二、请幼儿分段欣赏歌曲,感受高兴的情绪。

提问:小朋友怎样帮小花鸭的?现在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了?小朋友这时的心情怎样?

用高兴、开心、欢喜等词语表达小鸭子和小朋友的感受,并试着唱出表示开心的乐句“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同时出示开心的表情脸谱。

三、引导幼儿完整地学唱歌曲,表现歌曲中的情绪。

引导幼儿难过、伤心和高兴、自豪的不同请息怒演唱两段歌曲。

四、请幼儿扮演歌曲角色,表演歌曲中的内容。

幼儿戴头饰分别扮演小鸭子和小朋友。引导扮演小鸭子的幼儿迷路时用动作和歌声呼叫;引导扮演小朋友的幼儿轻轻“抱”起小鸭子,将小鸭子送回家。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五

1、能与他人一起有表情地演唱《迷路的小花鸭》这首歌;

2、能积极地参与音乐戏剧表演,并主动担当剧中的角色;

重点:能用动听、亲切的声音演唱《迷路的小花鸭》。

难点:能大胆、自信地参与音乐戏剧表演。

一课时。

多媒体设备、课件一套、鸭妈妈和小花鸭的头饰。

一、情境导入

随音乐拍手进教室

坐上小火车,跟我出发吧。(律动)

二、引导掌握

1、小花鸭怎么了?

师:碧蓝碧蓝的天空,溪水潺潺、杨柳垂垂、荷花盛开、一只可爱的小花鸭正伤心的流着眼

泪。(出示课件一)

师:那只小花鸭它怎么了,咱们快过去看看。

生:小花鸭好象流眼泪了。

师:嗯,小花鸭为什么要哭呢?

生:它受伤了、它生病了、它迷路了……

师:咳!其实它不认得回家的路了,它好想好想妈妈,正呷呷的在叫呢!(出示课件二)

师:小朋友们,咱们一起来帮帮它,好吗?

生:好!

2、唱一唱

师:你们听!哪里想起了美妙的歌声?(出示课件三)

师:好听吗?

生:真好听,我们也想唱。

(学生学唱)

a、师有感情的范唱;

b、师带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注意呷、抱两字的读音;

c、用听唱法进行教学;

d、学生有表情地整体跟唱;

e、师生合作演唱,表扬优点,指出不足之处;

3、比一比

分组进行一个对歌比赛,看哪一组能成为冠军,并给予“歌唱小百灵”称号!

三、参与表现

1、音乐戏剧表演

b、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出示课件四),然后指导学生为每个角色设计表情、动作、语言,比如小花鸭迷了路的那种眼泪汪汪的表情:“妈妈,妈妈你在哪呀?”鸭妈妈四处张望的那种焦虑的表情:宝宝,你到哪去了?”小朋友:蹦蹦跳跳、高高兴兴的:“小花鸭,小花鸭,你怎么哭了?”

c、为了区分音乐戏剧表演与歌表演之间的区别,表演要有情节性,例如唱完两小节后,“小花鸭”走着走着停下来,四处张望,然后皱着眉头的说:“我这是走到哪呀,怎么不像回家的路呢?”“鸭妈妈”在另一侧也可以同时表演:“太阳都快下山了,我的小花鸭怎么还没回家?”

d、在每组学生中,由一个学生戴好头饰扮演鸭妈妈,一个学生戴好头饰扮演小花鸭,一个学生扮演好心带小花鸭回家的小朋友,为了创设情境,其余学生可做场景,有的围成圆圈扮作池塘,把手举起表示柳树,双手叉腰站一排表示房子,而后进行表演;(出示课件五)

e、待小朋友表演后,师评价应以鼓励赞扬为主,使每位学生对自己的表演有充分的自信,并给予“表演小精灵”称号!

2、集体感受

师:小朋友们,当一回小演员的滋味如何呀?

(很有意思、很好玩)

师:当有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们应该怎样做呢?

生:(热心的帮助他、伸出援手、要有乐于助人的精神)

四、 总结全课

迷路的小花鸭在一位好心的小朋友的帮助下找到了自己的家、还有亲爱的妈妈。你们也试着

回去帮助别人做件好事,好了我们也该回家了,你们看小花鸭在对我们说再见呢!

(出示课件六,随音乐快快乐乐地走出教室)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六

知道幼儿园是一个集体,随便离开集体很危险,提高安全意识。

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图片

1、播放歌曲《迷路的小花鸭》的第一段,请幼儿说说小花鸭怎么了。

2、教师讲述故事《迷路的小花鸭》,边讲边出示图片。

(1)小花鸭为什么迷路了?

(2)迷路后小花鸭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

(3)是谁救了小花鸭?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离开集体、离开妈妈很危险。

3、知道自己是草莓班的小朋友,是大家庭里的一员,不要随便离开我们的“家”,我们的集体。

4、游戏:乖小鸭。

玩法:承认扮大灰狼,幼儿扮小鸭,小鸭子们去池塘边捉鱼,大灰狼仔细观察,发现有离开集体的小鸭子就立刻去捉。

有一只小花鸭,跟着鸭妈妈和小伙伴们一起去池塘捉鱼。走到路上,发现路边飞来一只蝴蝶,蝴蝶真漂亮,于是小鸭子离开了大家,去追蝴蝶。追呀追,蝴蝶飞走了,小鸭子回头一看,自己已经跑出来很远,看不到妈妈、看不到伙伴们。它大哭起来。这时候,一只大灰狼恶狠狠地走过来,张开嘴铺路过来,想一口吃掉它,突然,一只大花狗从小鸭的身后跑出来挡住了大灰狼,大灰狼吓得逃跑了,小鸭子得救了。大花狗把小鸭子送回了家。从此,小鸭子再也不敢离开大家了。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能随着音乐做出伤心的动作和表情。

2、丰富词汇迷路,引导幼儿了解简单的安全常识。

3、引导幼儿懂得同情、关心他人,体会和帮助别人的乐趣。

1、迷路的小花鸭

2、幼儿用书

3、相关图片、动画

1、教师带领幼儿进入芝麻开门的环节,和幼儿一起随着儿歌模仿小鸭子进场,引入今天的主题。

2、教师带领幼儿进入音乐坊,请幼儿欣赏歌曲,引导幼儿感受音乐所要表现的情绪。

(1)这首歌是快的还是慢的?

(2)听起来是开心还是悲伤的?

3、教师讲解歌曲的名字,帮助幼儿丰富迷路这一词汇。迷路就是找不到方向,这里指的是小鸭子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4、教师带有表情的清唱歌曲,请幼儿再次欣赏。

5、教师有感情的江苏歌曲中呈现的故事,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有一天,一只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呀玩,开心极了。可是当小伙伴们都回家了,小花鸭却迷了路,找不到自己的家,也找不到妈妈了,浴室小花鸭哭喊了起来。一个小朋友看见了,把小花鸭抱了起来,送回了家。

6、引导幼儿体会离开亲人独自一人的悲伤心情,并请幼儿了解简单的安全常识。

(1)这只小花鸭找不到妈妈,他是不是很难过?

(2)你有没有因为迷路找不到妈妈大哭过?

(3)我们外出的时候应该怎么做才对?

(4)如果找不到妈妈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跟家人外出的时候,我们要紧跟其后,不可以乱跑。如果真的找不到嫁人了,可以站在原地等待你的家人来找你,或者向警察叔叔求助,千万不能和陌生人走!

7、引导幼儿初步体验帮助别人的乐趣。

(1)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了家,小花鸭还难过吗?

(2)我们在生活中也应该去帮助遇到困难的人,对吗?

8、教师边唱边表演,请幼儿尝试跟唱,并表现出小花鸭的悲伤情绪,帮助幼儿深切体会迷路的小花鸭的情绪。

教师将幼儿领到角色扮演区,扮演小朋友与小花鸭,从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以及亲身体会小花鸭的悲伤情绪。

活动中,教师也可以请幼儿对比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和《小鸭子》,案首两首歌曲的旋律以及所表现的情感的不同。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八

1、感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懂得乐于助人。

2、初步学会用不同的表情、声音表达不同的情绪。

3、能有感情地与同伴一起演唱歌曲。

电子大书、歌曲cd、小鸭子玩具等。

一、入室: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开火车”进入活动室。

二、情景导入。

——(教师出示池塘图片)师:小朋友,我们的火车开到哪里了?(池塘边)

——(助教老师在小鸭旁边假装哭泣:“妈妈、妈妈……”)师:听,好像有谁在哭?小鸭,你怎么了?迷路了!小朋友我们把鸭子送回家吧。

——教师请一个幼儿抱起鸭子,把鸭子送回家。

三、欣赏歌曲。

1、欣赏第一段歌曲,然后提问。

——池塘边,柳树下,是谁在哭呀?它为什么哭呢?

——你觉得小鸭子的心情怎么样?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表情和声音念歌词?

——教师用自己的表情和缓慢、轻柔的语速来表达难受的心情,请幼儿模仿。

2、欣赏第二段歌曲,教师提问:

——是谁帮助了小花鸭?怎么帮的呢?(小朋友,抱起它,把它送回家)

——小花鸭现在的心情怎么样呢?(开心)我们可以用怎样的表情和声音念歌词?

——教师用自己的表情和跳跃、断顿的语速来表达高兴的心情,请幼儿模仿。

3、学唱歌曲。

——播放音乐,欣赏一遍歌曲。

——教师清唱歌曲,请幼儿聆听。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念歌词,并配上相应的表情。

——教师带领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采取分组唱、分男女唱、分段唱的形式练唱歌曲。

三、歌曲表演:送小花鸭回家。

——教师扮演迷路的小花鸭,请幼儿边唱歌边把小花鸭送回家。

活动应变

可以启发幼儿用唱衬词的方法进一步表现歌曲里表达的难过和高兴的心情。如女孩唱歌词,男孩随第一段旋律哼“呜”,随第二段旋律唱“啦”等。

活动延伸

美术活动:池塘里的小动物。

区角活动

表演区:投放鸭子和小朋友头饰,鼓励幼儿表演歌曲。

环境创设

主题墙预设布置池塘、农场、草地、竹林、山洞、海等场景,学习了不同的动物就添加相应的动物。如本次活动后,添加鸭子、青蛙、鱼等小动物贴到池塘里。

家园同步

请家长和幼儿一起表演歌曲《迷路的小花鸭》。

随机教育

鼓励幼儿乐于助人,感受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迷路的小花鸭教案篇九

迷路的小花鸭(歌唱)

一、  活动背景:

随着幼儿园艺术教学改革的进程,新的歌唱教学的理念已逐步为大家所接受,接踵而来的是幼儿园的歌唱教材也日益短小、幽默,孩子接受一些情节性传统优秀歌曲的机会很少,而这些老的儿童歌曲,不仅旋律优美,而且歌词内容丰富,如同讲述一个个动听的故事,深受幼儿的喜爱。

人们常说“老的东西不能丢”,是啊,“老的东西”之所以经久不衰,它往往蕴含着许多的价值,我们应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利用。因此我组织幼儿开展了歌唱教学“迷路的小花鸭”,尝试用制作图谱的方法引导幼儿创编学习歌词,让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愉快、主动地学习唱歌,并从歌曲中感受到人与动物间的美好情感。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两段歌词及表达的不同情感,在学会唱歌的基础上学习用轻柔、跳跃的歌声加以表现。

2、尝试创编歌词及制作图谱,体验歌唱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歌词内容,发展想象力。

4、感受人与动物间和谐美好的关系,培养幼儿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图片《迷路的小花鸭》(一)(二),图谱(一)(二),哭笑脸谱各一个,幼儿人手一份图谱(小图片若干)。

(三)活动过程:

1、练声:我爱我的小动物(5个音阶,#b"f)

(评析:开始部分的练声,既是为下面的歌唱活动作好准备,同时,也让幼儿在歌唱喜爱的小动物时自然地表达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故事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出示图片(一),师:你看到了什么?

幼a:我看到有一天,一只小鸭子在池塘边玩。

幼b:我看到小鸭子哭 了。因为它想妈妈了。

幼c:我还看到了柳树。

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花鸭在池塘边的柳树下玩,玩着玩着它迷路了,找不到家也找不到妈妈了,它哭了,哭着喊着叫它的妈妈。

(评析: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它打破了传统提问“这是什么地方?有谁?”等问题带来的局限性,它使幼儿能充分表达他们对画面意思的理解,使图片变活,也便于幼儿理解教师讲述的故事。)

3、教师随旋律跳一段舞,让幼儿猜猜老师想要告诉大家什么。

幼a:我看到老师做这个是水波的意思(做手指波动状)。

幼b:我看到树在摇摆(手臂挥动)。

幼c:我看到小鸭子在叫,这样是哭(做擦泪动作)。

(评析:这一环节主要让幼儿在欣赏舞蹈的同时熟悉旋律,同时也给下面的歌表演一个示范性的启发。)

4、师生合作填充完成图谱(一),学唱歌曲第一段。

幼:第1、2、3格是空格,没有小图片。

(2)  指4、5、6三格,师:你听到老师刚才在这几个地方唱了什么?

幼a:这是鸭子的嘴巴,我听到(唱):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幼b:第6格画的是鸭妈妈,(引导唱):哭着叫妈妈。

幼儿指图学唱4、5、6句。

(3)师:小花鸭在什么地方叫妈妈呢?

幼:在池塘边,柳树下。

边听老师唱,边随幼儿的回答填充1、2、3格,幼儿学唱1、2、3句。

(4)  师生一起看图谱唱歌,检查贴得是否正确。

(5)  请幼儿一边看图,一边唱歌。

(评析:学习制作图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先采用教师和幼儿一起商量贴图谱的方法,既让幼儿保持了浓厚的兴趣,又教会了幼儿在贴时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5、学习制作图谱(二),创编第二段歌词。

(1)出示图片(二),师:小花鸭迷路了,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时谁看见了它?

幼:是小朋友看见了它。

提示幼儿在小图片中找出小朋友、眼睛,贴进1、2两格,学唱1、2两句。

(2)师;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花鸭抱起来。

引导幼儿贴第3格,连唱1、2、3句。

(3)  师:小朋友很高兴,她是怎么唱歌的?找找应该贴哪幅图片?

幼:啦啦啦

引导幼儿贴第4、5格,连唱第15句。

(4)  引导幼儿将小房子贴入最后一格,并检查是否正确。连唱第二段。

(5)  边看图谱,边试着唱出歌曲第二段。

5、边指图谱,边完整演唱歌曲。

6、体会歌曲不同情感,学习有感情地演唱。

出示哭、笑两张表情脸谱,请幼儿分别贴到图谱前,该如何贴?为什么?

幼:哭的脸贴上面,因为小花鸭找不到妈妈就哭了,笑的脸贴下面,小花鸭回家了很高兴。

师小结:第一段讲小花鸭迷路了,找不到妈妈,心里很难过,我们要用轻柔的、伤心难过的声音来唱,第二段讲小朋友把小花鸭送回家,小花鸭心里很高兴,所以我们要用高兴的、跳跃的声音来唱。

听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遍。

(评析:纯粹的语言提示也能让幼儿用不同的感情来唱两段歌词,但如此采用贴脸谱的方式,不仅加深了幼儿对歌曲所表情感的理解,而且将脸谱贴在段前也能起到启发引导的作用,这符合幼儿的直觉行动思维。)

7、尝试用动作进行歌表演。

(1)  请幼儿边唱边想想可以用什么动作表现每一句歌词。

(2)  请幼儿找个空位子进行歌表演。

三、活动反思

新歌教学一直是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难题,特别对于新中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受到知识经验和语言能力的众多限制,在记忆歌曲结构和歌词内容上表现出了困难。歌曲《迷路的小花鸭》具有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为了更好地帮助幼儿理解、体验和记忆,我根据歌词内容绘制了优美的故事图片,从讲故事开始,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在此基础上教师清唱歌词给幼儿听,然后幼儿再逐句学唱,但在活动中我发现,在采用了故事导入的方法后,幼儿的学唱积极性虽然提高了,学得也比较认真,但真正的学唱部分仍然没有突破传统学唱的程序,仍旧是幼儿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跟唱。根据以上的认识,我结合填充图片的操作方法,又一次设计了活动,并在同年龄段的其他班实施,当幼儿在对故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我及时告诉幼儿:老师还有一幅画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然后引导幼儿根据教师所唱的内容逐句填充图片,因为活动中加入了手的操作活动,再加上每贴一张图片就预示着一句新歌词的产生,这样就彻底消除了无目的反复练唱和记忆歌词所带来的枯燥感,使幼儿边玩边唱,轻松主动地学会了歌曲,使歌唱活动显得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在整个活动中,幼儿情绪高涨,兴致盎然,令我也感受到一丝成功的喜悦。

通过以上活动,我更清楚地认识到幼儿歌唱活动同成人的区别,他们更多的是受到直觉行动思维的影响,鉴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尽可能地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操作机会,使幼儿真正成为主动学习的主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