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这么重要,那到底该怎么写一篇优质的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资料篇一
1、分享暑假生活,学生之间感受丰富多彩的暑假生活,并学习倾听。
2、明确新学期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做好心中有数。
3、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从大家的眼神里,老师读出了暑假你们一定过的十分快乐、开心。有的“行万里路”,和爸爸妈妈一起外出游玩,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有的“读万卷书”,跟老师一样在家读读书、写写画画;还有的学习了新本领、玩了新游戏、去了老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家,享受美好的乡村生活,与鸟虫花草为伴。总之,暑假生活一定丰富多彩。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暑假的快乐生活。
二、快乐分享
1、讨论交流要求
(1)讲的同学要把过程尽量讲清楚、具体。
(2)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后可以补充、提问。
(3)评一评谁讲得最好,谁的暑假最快乐、最有趣。
(4)听到介绍有趣的或打动你的地方,别忘了送给掌声。
2、学生讲述暑假生活
3、评一评
三、明确任务
1、学生讨论交流。
(1)同桌互相交流。
(2)全班交流。
2、是啊,大家说得很好,很有道理。我们年级升高了,各方面都要有所提高,不然无法与之相符。
3、板书:
(1)读好书。
(2)写好字。
(3)写好文。
3、学生交流。
4、小结:语文就是这么简单,一读二写。做到了、做好了、做实了,语文就学好了,而且终身受用。
四、制定目标和计划
师: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知道什么意思吗?就是说,要做好某件事,必须事先制定详细的计划,这样有利于成功,否则就会失败。人生如此,学习也是一样。对学习,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怎么学,如何安排,遇到困难怎么应对等等,都要做过周密的计划。有了这样的计划,学习过程十分清楚,不会“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是哪儿。”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书。如果时间不够,可以回家请爸爸妈妈帮助一起制定。
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资料篇二
本课简要介绍了隋朝的建立,社会经济的发展,大运河的开凿。重点叙述了大运河的开通和作用,这是本课的重点。隋初经济的繁荣难以理解,这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隋朝的建立和统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凿及历史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的综合分析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是与长城齐名的世界最伟大的工程之一,激发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中国封建社会开始于公元前475年。1000多年过去了,经过了“战国、秦、汉,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时期,又经过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中国封建社会进入新的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
二、讲授新内容
板书: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1、南北重归统一
提问:为什么说是同归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随国公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年号开皇。因怕时运随之而走,去掉“走之”,称为“隋”。于南北朝后期,北方民族大融合和江南经济的发展,重新统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板书: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提问:南北朝的.王朝顺序和重要年代
北魏分裂为西魏和东魏,西魏由北周替代。东魏由北齐替代。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时间581年,定都长安。(副板书)
南朝为宋、齐、梁、陈,都以建康为都,建康就是今南京市。589年,隋灭陈,重新统一南北方。晋王杨广,也就是后来的隋炀帝,是灭陈大军的统帅之一。(副板书)
板书:(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结论;隋文帝在位期间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出示《隋朝大运河图》)
时间:公元6。解释三点四段五河六省(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天津、北京)
2.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3.开运河的意义
四、隋朝的覆灭
隋炀帝是中国封建社会有名的暴君,他为了满足奢侈生活和虚荣心,营建东都洛阳,修豪华的宫殿;沿运河南下游江都;三次对高丽作战。他滥用民力,征发的徭役兵役负担远远超过人民可承受的极限。终于,人民大起义爆发,全国起义农民达几百万,重要的有30多支。隋朝的统治在人民起义的打击下陷于瓦解。隋朝的官吏,也趁机打起反隋旗号。太原起兵的李渊渡黄河占领长安,仿效当年汉高祖刘邦,与民约法,废除苛政,争得政治与军事上的主动权。6,宇文化及在江都杀隋炀帝。李渊即皇帝位,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
【板书设计】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时间;公元581年建立者;隋文帝杨坚定都;长安)
2.隋朝的统一(581—589—618)
1隋朝统一的原因
二、大运河的开通
1.开通大运河(三点四段五河六省)
2.时间:公元605年
3.开运河的原因(目的)
4.开运河的意义
三、隋朝的覆灭618年
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资料篇三
【课程标准】知道战国七雄的史实,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教学目标】
识记和理解:记住战国时期的起止时间,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理解战国时期战争的特点,了解合纵与连横的含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对战国时期战争特点的的概括,培养概括能力。通过对孙膑、白起等历史人物的了解和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人物的初步能力。通过对战国形式图的学习,培养学生释读历史地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战国时期的相关知识,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通过合纵与连横。培养是非分明、爱憎分明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战国时期的起止年代,战国七雄的名称和地理方位。
难点:对战国时期的战争的特点的理解,合纵、连横的含义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读引言
2.教师引入:我们上节课学习了“春秋争霸”,作为一个时期的名字,春秋和战国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了解了春秋争霸的情况,战国争雄的局面又如何呢?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争雄战争有什么不同?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战火硝烟的战国。请大家先把课文认真预习一遍,包括课文中设计的所有信息,看书的同时找出你没有弄懂的问题,5分钟后我们一起讨论解决。
二、新课讲授
(一)“战国七雄”
1.观察地图,谈发现。
2.战国七雄是哪七个诸侯国?“三家分晋”,七个国家的分布有何特点等
(二)战国时期的战争
1.学生读教材,看看战国时期战争有哪些特点?
3.简述长平之战的影响。
(三)、合纵与连横
1.学生阅读教材,弄清何为纵、横?什么是合纵?什么是连横?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影响?在地图上出示意出来。
2.阅读小字,评人物的行为。“朝秦暮楚”。
(四)课堂小结
(五)学习测评
完成课后学习测评题。
【教学后记】略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资料篇四
提前通知学生上课地点在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的位置自己去找,给出一张校园平面图,同学们可以参考,也可以想其他办法找到教室。
二、谈话导入新课
1、可以看到我们每做一件事,都要了解一些和它相关的信息,信息在我们身边,无时无处不在。
2、而且了解这些事,知道某个信息我们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途径来获得。
三、身边的信息
1、由共同认识交通标志来引导学生发现、了解、收集身边的交通安全信息。
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现在大家来上学大都要骑自行车,那么走在路上,认识一些交通安全标志,会让我们的在来校和回家的路上更安全。
2、信息的有用性
这些标志出现在路上时他就在以图形的表现方式来传递交通安全的信息,我们看到了就可以帮助自己更安全地出行。
四、信息的多种表现形式
请学生想出一些方便盲人出行获得交通信息的方法。
方法:盲杖、盲道、语音提示等。
五、信息的加工
锻炼学生对信息进行初步的筛选和加工。
我们还有一种方法可以帮助盲人获得外面的交通信息,它就是导盲犬。我们来一起看看它是以什么样的方式传递信息的。
问题:
(1)导盲犬的以哪种信息表现形式来传递信息的?
(2)是什么样的狗都可以作导盲犬吗?
(3)你认为可以带导盲犬一起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吗?
六、信息的传递
通过刚才的学习、讨论和短片的观看,我们了解了许多关于交通安全的信息,这些信息都是我们从外界接受的,那么我们只有被动地接受信息吗?不是。我们还可以是信息的产生者和传递者。
七、信息技术
为下节课做准备
日常的信息中有许多需要我们对其进行加工处理,我们可以借助信息处理工具、运用信息技术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那么信息技术是什么,怎样运用才能最快、最好地获取我们有用的信息?在节课我们来一起研究。
七年级历史教案教学设计资料篇五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主要讲植物的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概念及其应用,并对与植物的生殖有关的实验进行探讨,使学生了解植物的生殖方式,井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应用有所认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
(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尝试区别植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体会到不同的生殖方式对环境的适应。
(4)关注植物无性生殖在生产实践中的运用。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能力。
(2)通过对植物生殖的图示观察,尝试图与文字转换的表达。
(3)能够模仿人工营养繁殖的图示,进行植物的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培养探究能力及在探究中发现解决问题,从探究实验事实中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花的观察,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情操。
(2)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完善。
(3)参与嫁接、扦插或压条等活动,体验植物新生命的诞生过程。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过程及概念。
2、植物无性生殖的概念。
3、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难点:
1、植物有性生殖的概念。
2、植物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
3、通过探究,理解影响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关键。
五、学情分析:
初三的学生在学习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上都有所提高,再加上有性生殖的有关知识在初一中学过,所以在复习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掌握这部分知识。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引导学生在上课的前一周观察几种身边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2、准备课件
3、收集关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以及无性生殖在实际应用方面的资料。
学生准备:
在上课前观察几种身边常见植物的生殖方式并作记录
七、课时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