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

时间:2023-11-04 作者:雨中梧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

心得体会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悟,还可以与他人分享经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一

市场经济在从社会深层召唤出生气勃勃的改革活力时,它也呼唤生机勃勃的创新人才的产生,因此,市场经济必然呼唤生产这种人才的新型教育。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教育已无法适应这种需求。新一轮课程改革“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从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出发,吸取了当代知识观合理成分,对知识和知识教育进行了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诠释。面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物理教师怎样贯彻新课程理念,改革物理课堂教学的新局面,这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对物理新课程的认识。

新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教师与学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共创共生,形成了“学习共同体”。很显然,新的理念表明,新形势下的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尊”,而是“学习共同体”中的一部分,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不断进取,并且适时地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教学双方”积极性的提高,所以教材有多处地方不直接给出答案或现成的结论,这迫使师生要用最直接的实验加以验证,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地域差异、学校硬件差异、教师水平参差不齐、学生智力水平不同等客观原因,新课程实施的成效并不理想。在不少新课程研讨课上,我们往往看到这样的现象:一堂课下来,热闹非凡,又是演示实验,又是电脑动画;教师问了几十个问题,学生回答异口同声;有时教师抛出几个看似很有探究意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但所给的讨论时间仓促,三分钟没到就总结结论,甚至有的教师还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总结出类似于课本或教参中的结论……这样的课,热闹是热闹,但并没有收到实效,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并不深刻。显然,流于形式、只注重外表形式的课程改革是不能算成功的。新课程的实施最关键的是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尤其是物理课堂教学,如果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其中,那么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就只能停留在表面、肤浅的层次上。

1、设法教会学生如何听课。

学生听课要做到眼、耳、手、脑并用:眼睛认真看教材,看教师的表情、手势;耳朵注意听教师的讲授和同学的回答;积极动脑思考;笔不离手,随时记下重点、难点,或书上没有的知识,或自己不懂的地方,以便及时请教并弄懂。我在和几个学习成绩中等的学生谈话时问他们:“听不懂的地方,为什么下课不问?”他们说:“上课时有好几处不懂,下课想问,又忘了该问什么。”这充分说明了上课记录的重要性。学生及时动笔作记录,可增强记忆效果,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2、以学生为主体,引进竞争机制,让学生参与思维活动,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比如教师可采取男女同学竞争的方式:男生回答问题,女生纠正错误;或女生回答问题,男生纠正错误。教师也可多找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各小组选代表做,最后评出小组第一。这样既能增强竞争的学习气氛,又能使每个学生都能精力集中,积极思考。教师还可引导学生以教师的角色去备课、讲课,教师帮助学生备课,设计教案,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设计提问,预料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怎样回答,如何布置作业。这样学生会听得更认真,课堂效果也会更好。

3、找准自己的角色位置。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其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必须树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把教学过程转变成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实现从重知识到重能力培养的转变。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发展的需要,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展示的平台,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发展。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这就要求教师要由“教书匠”转向科研、创新型教师,从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

4、构建“开放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合作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与发现、独立自主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开放式”教学方式适用新课标下的物理课堂,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开放式教学:

一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合作性。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在于不教。”开放式教学能改变学生“等、靠、要”的被动情形,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自己探索、辨析、思考,自己去历练,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能体现教学的民主性、合作性。美国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倡“圆桌教学”,即打破讲台与课桌的界限,师生间平等、民主地探讨问题,彼此平等、和谐、融洽地教和学。在开放式教学这种环境中,教师不是“权威”,而是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应善于听取学生的不同,鼓励和肯定学生的发言,使“一言堂”的教学变为活泼、生动、积极的探究式教与学。

三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科学方法。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下,学生积极探究,学习情绪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探索知识的奥妙,品尝成功的甜蜜,从而发现自我、认识自我,能更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效率。

5、努力汲取知识,不断吸收“百家之长”。

学生现在了解认知世界的途径宽了,教师要想与时俱进,走在学生前面,就必须不断地用知识武装自己,让自己的知识更加地渊博,唯有如此才能成为学生的良师。教师有了渊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就能得心应手,学生也会因为教师“渊博的学识”而更乐于与教师接触,这样反过来也会有利于提课堂教学的效果。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二

教学方法主要是指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向学生传递知识所采取的教与学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正好位于教师和学生中间,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采取的手段与方法。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锻炼的习惯,更好地发展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高校学生身体素质,培养他们体育意识的最主要手段。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实现既定教学任务,在现实的工作过程中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便于教学工作的更好实施。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方法越正确,则体育教学效果越好,越能够在课堂上传递更多的体育知识,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基础。

一、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应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

传统的体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了实现体育教学任务,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会沿用语言法、直观法、预防与纠错法等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此类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便是重视教师在现实教学中的地位,认为只有严格教学过程,严密教学设计才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完成教学任务。受制于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认为选择这样的教学方法无可厚非,实际上,新课改后,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高校体育教学,需要借鉴像发现法、合作法、问题法等欧美国家相对成熟的教学方法,这些新式教学方法的特点便是注重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来增强学生的思维意识,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的身体与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新课改后新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比较符合时下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虽然这类教学方法尚不能被更多的体育教师所接受,但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竞争能力,则需要现实的高校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时下的体育教学。

二、结合游戏,愉快教学。

很多教师认为在高校学生的体育训练中没有必要加入游戏的成分,因为学生都是成年人了,再加入游戏的成分显得较为童稚,不适合学生的需求。但是殊不知这个想法其实并不准确,适当地在锻炼中加入游戏的成分,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到练习之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将原本被动的体育锻炼变成主动探究,让愉快的感觉催动学生更好地进行锻炼。教师可以将一些锻炼内容添加到较为复杂的游戏中,不要让游戏显得太过于童稚,而要让游戏和体育锻炼完美融合在一起,并且能够促进集体意识、探究精神等品德和能力的综合提升。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火线穿越”的游戏,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扮演一个冲入火线,营救战友的战士,将不同的体育项目设置成各种关卡,看看哪一个学生能够在最快的速度中通过全部障碍;如可以用五十米障碍跑来考验学生的敏捷性和速度,用翻越球网或匍匐前进来考验学生的攀爬能力如何,用挪移一定重量的障碍物来考验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臂力,也可以设置一些需要群体一起完成的练习,如着蒙眼,在战友的帮助下过障碍物等,考验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在设置游戏关卡时要花更多的.心思,既要让游戏更加有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产生快乐的感觉,又要避免过于娱乐化。

三、合理设计,倡导快乐教学。

教材不仅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而且还要照顾学生的体育兴趣,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比如篮球,战术内容很多,在短短的时间内不可能每样都教,所以教材的选择就很重要。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和需求,选择实用的内容进行教学,如运球技术。至于跨下运球、运球后转身、背后运球等相关运球技术,因其动作难度较大,可以只作为介绍内容。而对于一些重点内容,必须反复练习,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在比赛中能较好发挥。利用变化莫测的战术吸引学生。这类教学方法需要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比如篮球课。篮球之所以风靡世界,与它多变的战术有直接的关系。在比赛中队员技术水平的高低、位置的变化、相互之间的配合等等都使比赛瞬息万变。

四、结语。

高校体育教学是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于学生身体素质的增强具有积极意义。为了更好地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践行新课改的一些理念与方法,需要各级各类高校体育教师从以下四方面进行教法革新,主要为:变革传统的教学方法,转而应用一些新式教学方法;结合游戏,愉快教学;因材施教,成功教学;合理设计,快乐教学。

参考文献: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三

作为家长,教育孩子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教育方法论是我们指导教育工作的理论体系,它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在多年的教育经历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教育方法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用正确的方法教育孩子。下面是我个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行为,对孩子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明确自己对孩子的期望,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的好坏。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品德修养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未来铺路。

其次,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爱好、性格特点方面各不相同。作为家长,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不能强加自己的意愿于孩子。我们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中展现才华,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第三,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天生有模仿的天性,他们会模仿家长的一举一动。因此,家长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我们要以身作则,带给孩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我们自己做不到,就无法要求孩子去做到。只有我们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才能引领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第四,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的情感需求同样重要,他们需要家长的关爱和理解。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注和陪伴,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我们要给予他们温暖的拥抱和鼓励,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只有有了良好的情感支持,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最后,我们要与孩子合作共进。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家长和子女的共同努力。我们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我们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信任,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力。家长和孩子要心手相连,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共同迎接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总之,教育孩子是一项艰巨而又充满挑战的任务,家长的教育方法论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成为孩子的榜样,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并与孩子合作共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帮助他们成为有道德品质、有创新能力的人。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四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育者,对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如何正确地进行家庭教育却是一个让许多家长头痛的问题。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摸索,我总结出了一些教育方法论的心得体会。以下将以五段式的方式,分别从培养兴趣爱好、建立纪律意识、注重培养品德、倾听与沟通、尊重和关爱为主题,探讨家长的教育方法。

首先,培养兴趣爱好是家庭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兴趣是孩子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动力源泉,培养兴趣能够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作为家长,我们要从孩子的特长出发,引导他们选择感兴趣的领域。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优点,还能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事物上产生持久的兴趣和动力。比如,如果孩子对音乐很感兴趣,我们可以鼓励他们学习乐器或参加合唱团,让他们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成就感。

其次,建立纪律意识是教育孩子的基础。纪律能够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有助于他们的学业和个人成长。家长可以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和制度,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我们要严格要求孩子的执行力,让他们在遵守规则的同时,养成自觉自律的好习惯。比如,要求孩子按时完成作业、保持自己的房间整洁等等。通过建立纪律意识,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自律性,帮助他们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

第三,培养品德是教育孩子的重要任务。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个人的品德决定了他的人生发展。因此,我们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家长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孩子诚实、守信、友善等优良品德。我们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看电影等方式来启发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同时,我们还要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只有通过注重品德教育,我们才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道德感的人。

第四,倾听与沟通是家庭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家长,我们需要时刻保持与孩子的沟通,倾听他们的需求和心声。只有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我们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我们可以与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同时也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故事和想法。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还能够建立和孩子之间的信任和亲近感。

最后,尊重和关爱是家庭教育中的核心要素。作为家长,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和发展机会。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关爱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温暖和安全感。在孩子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耐心理解和包容,给予鼓励和支持。因为只有在尊重和关爱中,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家长的教育方法论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以培养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建立纪律意识、注重培养品德、倾听与沟通以及尊重和关爱,我们可以帮助孩子成为一个有才华、有责任心和有品德的人。家庭教育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不断改进自身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以达到更好地教育孩子的目标。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五

摘要: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探索一种针对不同层次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各自的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自己主动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得出结论的教学方法,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

关键词:新课程;分层教学;实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和新课程标准的制定实施,对中小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纲要》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是学生学习方式上的自主性、探索性和合作性,强调的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学科共通能力,如接受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这些要求的提出,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方面的发展和兴趣特长方面都不相同,所以在教学中再不能采用“一刀切、一锅煮、一碗盛”的教学方法,而要采取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教学组织形式。不能仅仅满足于每个学生一般的共同发展,而要根据人的个别差异性创造适当的条件,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发展。对此,我们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初步形成了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宗旨的分层教学的教学模式。

一、实施分层教学的背景。

1、分层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是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布卢姆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达到规定的学习目标”。与此相关的是掌握学习的目标,即每进行一个教学内容,均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目标。它将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辅导、自主互助、个人自学等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充分使用教学评价,保证教学始终以评定作为衡量的标准,以较好地解决统一教学与学生个别差异性的矛盾。它重视反馈矫正策略,赋予教学评价新的意义,调和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根据这一理论的设想和要求逐步发展起来的分层教学思想很好地将传统教学理论与现代教学理论统一起来,在保证学校教学效益的基础上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某些固有的不足,为学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分层落实到教师的备课、辅导、作业布置、讲评、测试和学生的预习、接受知识、和对教学情况的反馈之中。因此,教师设计的各个环节都必须以分层教学理论的基本思想为指导,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自己的教学活动。根据这一思路,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时,利用分层教学理论安排教学活动。

2、学校的教育现状。

过去,学生整体素质相对较高,学生间差距不大,因而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问题显得不太突出。如今,随着国家教育形势的变化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学生的生源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大,成为摆在各校面前的共同难题。学生本身入学成绩差异也十分明显,今后还有加大的趋势。这种情况给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许多问题。比如,按照原有的统一的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结果出现多数科目有不及格的情况;部分学生上课好动、说话,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拿出相当的气力和时间维持教学秩序,对此,很多教师不适应,缺乏必要的心理和思想准备,甚至出现师生在课堂上发生“纠纷”的现象;再者学生厌学,缺乏学习主动性的现象极为普遍,这一系列情况表明,面对如此参差不齐的生源,采用旧有的“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和管理手段已行不通。正视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素质学生进行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管理,既符合当前学校办学实际需要,又体现了新课程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

3、学生实际。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根据智力发展水平,习惯上把学生分为超常生、正常生和低常生。心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智力发展水平呈正态分布,即多数人为正常,超常和低常的为少数。就一个班级而言,一般约有70%的学生为正常生即所谓的中等生,拔尖生和学困生各占15%。

(2)认识方式的差异。认识方式是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思维,学习知识、发展技能和能力等认识活动过程中进行信息加工时独特的、稳定的方式。根据人的认识方式,个人在认知行为中较少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而注重主体性的倾向,具有独立性的学生在课堂环境易获得好成绩。具有依存性的学生在认知行为中,往往倾向于更多地利用外在的参考标志,不那么主动地对外来信息加工。一方面由于学生基础的.差异,进入学校后课程门类增多、难度增大,学习要求的坡度突然变大,使学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要求,分化也就成为必然;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生智力水平、学习成绩差异、学习环境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生分化方式呈多元化的态势;再者,学校实行平行编班,致使同一班级内学生差异较大,分化表现出更加明显的多层次性。所有这些,都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4、课程实际。

由于顺应学习的需要,学校增加了活动课,使学生发展个性的时间更少,课程的内容结构显得吃不饱,这就迫使教师提高教学要求,反过来使学习本来就有困难的后进生更加困难,显得吃不了,致使后进生面扩大,合格率降低,同时也忽视了学生个体需要。

二、实施分层教学的措施。

1、指导教师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

分层教学的思想提示出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以往对教学的认识太浅薄了,自己对自身的责任的理解也同样的是太肤浅了。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特殊的个体,既具有与他人的质和量上的差异--“个人外差”,也具有自身先进面和落后面的差别--“个人内差”。按照马克思主义差别即矛盾和矛盾的绝对性原理,学生个体的这种差异性是绝对的。忽视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只用单一标准、单一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和单一评估方法,压抑甚至泯灭学生的个性特长,削足适履,让学生去适应呆板的教学模式,显然是违背上述原理的,因而势必产生种种教育上的弊端。按照个性发展的观点,学生的这种差异本身就是一种权力,教师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抹杀,相反,应该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和关怀。一个懂得学生的差异和特殊需要,懂得爱护学生的一切方面包括对他们缺点的理解的教师,才是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在课堂教学中,要以精彩的内容来吸引人,具体到每节课怎样安排,怎样组织,这是关键,要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为此,要求我们要做到五个精心,即精心备课、精心设问、精心设计练习、精心研究教学语言、精心设计检测题目。要求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不断充实和改进提高,力求适应学生。除了要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这个关键之外,还要强调教师要再学习,深入到学生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更要进行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与评价,即要进行互相之间的听课、评课,做到优良教法的自觉良性流动,从而整体提高教学质量。缺少了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交流、评价和监控,往往会产生夜郎自大的现象。

2、实施“希望教育”

教师只有满腔热情,将爱的阳光播撒在孩子的心灵上,才能唤起孩子心灵的共鸣。关心“学困生”尤为重要,并要与严格要求相辅相成。关心是教师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是教学工作的灵魂,是教师事业心和敬业精神的体现。作为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学生的方方面面,这是教师施教的前提。要了解学生,懂得学生的心理,掌握学生的思想、学业和家庭等情况,教师就要亲近学生,平等对待他们,用民主方式开展教学和工作,并付出艰辛的劳动。教师通过关心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对自己充满信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希望”的目标。利文斯顿论文中有这样精彩的语句:“淑女与卖花女之间的区别不在于其行为举止如何,而在于人们如何对待她”。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所难免,教师用“期望效应”理论加以指导,想必会给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带来大的福音。

3、建立评价体系,鼓励、启发、发展所有的学生。

“分数”并不是评价一位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在教学中应采用对比自我评价方法作为评价学生的手段。如在教学中,从基础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每项分为优、良、合格、不合格四个层次;每个单元的考核,只要学生稍有进步,就应予以激励评价,从而培养其自信心,使学生产生追求更高目标的学习欲望和自信。根据课堂提问表现、作业完成质量高低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发现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和发展。当然,学生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实行分层教学所产生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是每个学生只要体验过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念。因此,教师应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表现才华、展示自我的机会,学生从中得到的不仅仅是满足,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习的信念和勇气。

三、实施分层教学时课堂教学的探讨。

针对传统教学方法存在着太多的不合理因素,我们在探索分层教学过程中,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指导思想,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其主要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诱发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激活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感悟、反馈等自主实践活动,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习创新,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分层”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差异和实际需要,在下列几方面进行“分层”:

1、按课程学习基础分层组织上课,确立不同层次的目标。

制定分层教学目标的前提条件,是要精心钻研教学大纲、精心研究教材、精心了解学生,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制定具体教学目标时,要注意与学生的水平层次相统一,在教学目标上应分为a层、b层和c层。a层次教学目标:适当提高教学进度,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求,注意拓宽知识面,注意学科的发展。b层次教学目标:按现行教学大纲,执行国家教委的必修和分科性选修的综合要求。c层次教学目标:按现行教学大纲,执行国家教委必修要求,采取“慢进度、多反复、重三基、常反馈”的办法,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划分学生培养层次。

对学生进行分层,必须对每个学生有全面的了解,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思维能力水平、记忆发展水平和学习的意志、品质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然后进行分层,一般可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并确定合适的比例,b层人数大概占45%~55%左右。将学生分成相对稳定的层次,一段时间后再作调整,如每次单元检测后作调整。当然也可以是每一章学习后作调整。并且恰当地安排学生的坐位,如让a、c层的学生坐在一起,而a、c层的学生又在同一纵向单列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有利于相互学习。

3、教学分层,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分层是实施分层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因此首先要落实好课堂中提问的层次。为了鼓励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使课堂充满生机,教师应有意识地编制和拟定三个层次的问题,有难度的由a类生回答,简单问题让c类生回答,中等难度问题则由b类生来回答,使每个学生均等地参加课堂活动。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大好时机,笔者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诀窍是多设计深层次启发式的提问,把“灌输式”的“这样做”变成“启发式”的“怎么办”,把“浅层次”的“是不是”变成“深层次”的“为什么”,把“单向思维”的“用什么方法”变成“多向思维”的“有多少种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探索和发现中获得真理,把学生思维引入求新、求异的天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创造欲望。

4、练习分层。

对不同层次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使各层次学生都得到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但由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单靠集体指导还不够,教学中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地进行个别指导。一般说来,优生基础知识扎实,有很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对优生的指导着重在以下两个方面:1)让他们多做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课本中的选做题、思考题。2)让他们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课,扩大视野,拓宽知识面,提高数学能力。中等生基本能够掌握基本知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但缺乏勤奋好学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他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指导。后进生缺乏自信心,知识欠缺多,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对他们要重点辅导。应善于抓住教学中动手操作、听、说、读、写、想等一切机会,有重点地对其进行辅导。同时,对后进生做到三优先:优先发言、优先辅导、优先批改。

四、实施分层教学的成效。

实施分层教学,解决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针对性不强、学生难以适应的问题,有效地推进了教学改革,大幅度提高了教学质量。

1、分层教学推动了课堂教学的全方位变革。

在课程结构上,分层教学体现了从宏观课程结构改革向微观学科课程设置的转变;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单一的班级授课制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形式多样、统分结合的教学组织方式的转变;在教学内容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千篇一律、以学科为中心的统一模式向灵活多样、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结构模式的转变;在教学要求上,分层教学实现了从目标划一、脱离学生实际向分层递进,符合学生发展需要,激励学生不断趋向更高目标的方向转变;在教学过程上,分层教学实现了由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转变。分层教学的理念是教会全体学生,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的原则,面向每个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个方面,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让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

2、分层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实现了个性化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不仅要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合作能力、竞争能力、创造能力、综合能力,而且还要求多类型、多层次、多特长、有个性。亦即现代社会对人的要求除了共性的基础性素质外,还要有不同的个性素质,同时,社会的不同岗位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千差万别的要求。因此,在人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学校教育既要促使受教育者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又要促使受教育者特长、个性等得到充分发展。共性和个性的发展应该是辩证统一的,个性的发展离不开必要的共性基础,而打基础的目的又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个性,打基础的过程同时也是发展个性的过程。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学校教育强调更多的是整体性、统一性和全面性,而忽视了差异性、多元性和个体性,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健全发展。现在,我们该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更多的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的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3、分层教学带动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实施分层教学后,对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教育教学组织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创新,以努力提高政治和业务水平。

4、分层教学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分层教学有效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较好地落实了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发展的每一个方面的教学要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快速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虽然分层教学实施起步不久,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实践,但分层教学已经显现出它的魅力: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感,体会到成功的乐趣,树立了成功的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并从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产生了学习的动力,树立了远大的目标。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六

摘要: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是它浓浓的亲情,它是无与伦比的,是任何教育都不可替代的,孩子的学习离不开每一位家庭,所以我们应该尽可能抽时间陪孩子,家长与孩子一同学习共同成长,通过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引导、鼓励孩子们热爱学习,学会学习。

关键词:家庭教育;引导;鼓励;奖励;

说到孩子的教育,每一个做父母的都有说不完的话题,道不完的牢骚,虽然家庭背景不同,各家的教育方式不同,但家长们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成长。作为父母,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相信都会翻阅很多育儿图书,向许多过来人请教育儿经验,目的很明确,就是期盼自己的孩子不走弯路和错路,特别是在学习的道路上能一帆风顺。

一、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需要家长细细的引导。

从孩子刚踏入校门,我就和孩子一起商量制订每学期的放学作息时间表,涵盖了从她放学到晚间睡觉这段时间。孩子从小喜欢看动画片《大耳朵图图》,里面有一集是用收集星星的形式实现愿望,我就效仿动画片里的内容,在每日时间表的下方留下空格让孩子对自己今日作息时间遵守情况用敲五角星的形式进行自我评价,红星表示好,绿星表示一般,蓝星表示未完成。每周末准备几张心愿卡,让孩子填写认真的写下自己的希望达成的心愿,并在每张心愿卡的背面敲上实现心愿需要的红星数目,作为下一周周末活动的安排。到了周五晚上,做完作业,我们就一起清点本周获得的红星数,孩子根据星数再挑选可以实现的心愿卡。有时候,孩子的心愿很简单,如一次晚间护城河边的散步,一次超市逛一圈,去游乐场玩一次等。用这个集星星实现愿望的方法来督促她完成每天必须的学习任务,让孩子参与到活动的安排中,明白了放学后哪些事情做了可以加星,通过自己的努力能换得愿望的实现。此活动一周一轮换,注重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增加了亲子间的亲密度。

二、好的学习态度的养成重在日常家长的陪伴。

孩子在低年级时,我始终坚持陪同完成家庭作业,当然陪同并不等于看着,盯着,而是适当地监督和提示,并在适当时候纠正姿势、检查书写质量。陪同孩子完成,虽然要花费时间,但同时也可以用这个机会了解孩子一天的所学内容,便于沟通;并且掌握孩子的弱项,通过询问、提醒和联想启发等互动方式促进对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并及时消除疑问。我们发现同孩子经常讨论问题,还会给大家带来些乐趣和兴趣。如今孩子的学习进入一个稳定阶段,学习的陪伴随着孩子的成长需要进行适当,当孩子按照作息时间点,准时坐到写字台边准备开始做作业时,我先问她三句话:第一句,今天有哪几门课有回家作业?第二句,今天的作业那些是口头的,那些是笔头的?第三句,你觉得今天哪项作业是需要我支援的?问这三个问题,其实,就在和孩子分析今日作业的要点,给她理顺作业的先后关系。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想快快的高质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得到100分和优秀,回家能获得家长的夸奖和表扬,这时候,家长在做作业前的三句话,让孩子在明确作业内容后,满怀信心的开始完成每日作业。

现在孩子每天写作业,还有安排复习都是很自觉,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各科的作业任务。所以,必要的陪伴是为了让孩子慢慢养成自我约束的习惯,把握时间,提高效率。

三、好的学习能力的养成需要家长的鼓励和信任。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不断的鼓励、称赞和支持。有时笑脸说的一句话远比大声的呵斥来的有效多。这点我相信每位家长都深有体会。估计没有一个孩子不调皮,不惹得家长生气的。在多次和孩子的斗智斗勇中,我逐渐体会到要学会缓和语气,克制冲动,要时刻想到现在我想解决问题,而不是让换来孩子的抵触和痛哭。在学习货币单位时,孩子对钱没概念,做课外题错误百出,当反复讲解她仍旧搞不清时,家长往往会心中怒火熊熊燃烧,讲话声调变高,语气生硬,孩子经常是呆呆的或是眼泪汪汪,一点都学不进,听不进。这时候家长就需及时总结问题,着手想想纸上谈兵这招行不通,能不能有什么贴近生活的方法让孩子将书本的知识点理解到位。为此,家长可以带她去孩子去超市,让她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先从买一样东西开始,提醒她一定要拿好收据,回家后,和她一起回忆买东西的过程,在草稿纸上算买卖东西的金额。孩子性格内向,在陌生人面前腼腆拘束,锻炼她到小超市买东西,不但弄清楚了数学问题,而且发现渐渐的孩子变得开朗了。最近学习新知识分米毫米时,孩子会主动拿着各式各样的尺,把家里的大小物件测量个变。可见,有时,家长适当的转变,往往能得到超预期的回报,孩子的学习就会从被动变成了主动。

四、好的`学习成绩来源于家长的鼓励。

多数孩子都惧怕考试,问其原因责任不在孩子,关键在于家长。不管是月考、中考、末考,甚至是孩子的每次默写成绩如何,家长都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让分数给孩子造成学习上的压力,要帮助孩子养成客观分析试卷的习惯。例如每次考试结束,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错误的原因。事先准备一本错题本,让孩子自己把试卷上错题抄下来,自己再重新做一遍。做之前,可以先让孩子说说自己错误的原因,到底是审题错误,还是计算错误,然后家长再帮孩子总结一下,这时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把孩子的分析再深入一点,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所做的努力,家长要意识到,不管是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还是考试,只有一个目的:掌握知识。考试是检查一下哪些知识点掌握得不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是否合适等,然后再来改进。做作业,也是一样的,学习过程中的预习复习,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旧知识,同时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当然,在辛苦的学习时,家长可以实时的注意激励机制的使用,提前给孩子的学习定了一个目标分,当孩子通过努力达到了目标,就可以有一定的精神或物质奖励。适当的奖励,使孩子对学习更充满了兴趣。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孩子的成长过程也不可复制,每位家长在孩子的培育中要一定要边学边教,在实践中摸索,在学习中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用平常心看孩子,用耐心等待孩子,用真爱赏识孩子,用智慧引导孩子。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方法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经过多年来的育儿经验,我深深体会到了一些教育方法的价值和有效性。下面我将分享我对家长的教育方法论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把握教育的前提。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父母往往认为只有通过外部的物质条件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才是重要的。然而,实际上教育的前提并不是物质上的满足,而是家庭环境对孩子心理的呵护和建设。丰富多彩的家庭生活会让孩子体验到亲情的温暖和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在日常生活中,我善于与孩子沟通和互动,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并鼓励他们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只有在家庭温馨的氛围中,孩子才会感受到父母对他们心灵深处的陪伴,以此为基础,他们才能够获得自信和独立性。

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决定了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我坚信“三岁定一生”,所以从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开始注重培养他们的良好行为习惯。我在日常生活中,要求孩子注意卫生习惯、时间观念、道德观念和待人接物的礼仪等方面。当然,我不只是空口说教,而是希望能够做出表率,让孩子在我的模范中得到正确指导。通过我不断的榜样引领,孩子们在学习中也可以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因此,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此外,要积极引导孩子探索知识的乐趣。教育初心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在培养孩子的兴趣方面,我经常鼓励孩子多读书,通过读书让他们拓宽视野,开阔思维。我努力创造了一个有益的学习环境,给孩子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和乐器,同时也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兴趣班和社团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我注重了孩子自主选择的自由和激发他们内在的学习兴趣。在孩子们的自由选择中,我经常给他们提供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独立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孩子们对知识的兴趣在不自觉中被调动起来,学习变得更有乐趣。

最后,要重视教育与爱的结合。爱是教育中最纯粹最重要的因素。作为家长,我们要注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我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我尊重他们的需要和感受,同时也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我常常和孩子一起玩耍、讲故事、讨论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真挚的爱和不离不弃的陪伴。在教育中,我也会用平等、沟通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家庭和谐与温暖。只有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中,孩子才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接纳的温暖,从而更好地成长。

家长的教育方法论需要不断的总结和实践,这只是我多年来的一些心得体会。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而教育则是让他们成长的阳光。我们作为家长需要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为孩子提供更好更科学的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优秀、自信和健康的下一代。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八

摘要:面对目前初中实验教学目标模糊、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少、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化以及学生参与兴致不高的现实问题,提出了转变实验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以及编制明确化实验目标的解决措施。

结合版初中化学(人教版)教材内容,探究素质教育环境中初中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途径。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创新;研究。

初中化学是以实验建立起来的学科,化学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协助学生对化学原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理念被大力推行,使我国教育思想与教学理念产生巨大的变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踏上了改革的征程。

优化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率,积极研究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策略是极为重要的。

一、使化学实验与生活有机整合,以学生的兴致为基点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理念在教育领域渗透的进程中,化学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对实验教学方法采取调整与创新的手段,从而为学生拓宽身心发展以及学习能力提升的空间,达到了激发他们对知识学习的欲望,在此基础上为高效性化学实验教学课程的开展奠定基础。

生活中造成金属生锈腐蚀的原因有哪些?”面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有学生做出“被雨水淋湿的金属会生锈”的回答、也有的学生说“如果金属表层长时间得不到养护,并且处于不间断的使用状态中,就加速了生锈与腐蚀的进程。

”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致,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去设计“探究钢铁腐蚀条件”的实验课题。

二、使化学实验目标明确化,培养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实验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实验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与有效运行的依托。

本文作者总结长期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教师设计的实验目标应该简练而明确,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压力,使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情参与实验教学活动。

此外,实验目标的设置应该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为基准。

例如,在“粗盐的提纯探究实验”中,化学教师设置的实验目标如下:(1)使学生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实验的操作技能;(2)协助学生理解过滤法分离混合物的化学原理;(3)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过滤的原理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

在实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正确地选择漏斗与滤纸、掌握过滤器正确的组装、沉淀物正确的洗涤以及检验沉淀物是否洗净的方法。

在实验目标明确的情况下,初中生顺利地完成了实验任务,同时还积极思考:“是否还存在更有效、更快捷的过滤操作方式”这一问题。

由此可见,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进程中,明确实验目标是根本,在本次实验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带着一定的目的去进行操作环节。

并且学生在对滤纸对折时,没有将滤纸顶角的折缝压得过扁,使削弱尖端具有一定的强度,为“粗盐的提纯”实验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

三、丰富实验内容与形式,使化学实验体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化学教师在对实验实施改革措施之时应该秉持“精讲多练”的原则,教师的讲解要做到具有针对性与透彻性,使拥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均能学有所得。

例如,在“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中,教师在学生掌握“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这一快捷的方法基础上,为了使学生对氧气的性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本次实验实施了创新的手段,即不仅以碳和铁的燃烧实验研究氧气的性质,还增加了“硫和磷的燃烧”这一实验环节,当然因为硫和磷的燃烧会产生污染,所以实验过程中取材是少量的。

此外,丰富实验形式可以采用的方法也是多样化的,除了实验室教学之外,教师带领学生到室外环境开展实验活动、或者将实验布置为课后作业均是对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手段。

总之,无论是初中化学实验内容还是形式,多样性与灵活性特征的并存,协助教师落实改革的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综合上文,我们了解到初中化学实验生活化、以学生的兴趣为基点、明确实验目标、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均是实现改革的有效手段。

当然,初中化学实验的改革应该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基准,这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教师应该彻底地转变实验教学理念,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打造优质的实验教学环境,使其为提升化学课程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钱勤.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研究[d].苏州大学,.

[2]乔栋贤.基于创新教育的初中化学实验改进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九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逐渐提高,当前学生处于物质的社会中,需要学会规划与管理自己的资金,具备良好的财经素养,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很多高中生都已经开始寄宿在学校,拥有了相应的经济独立能力,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甚至拥有较多的自由资金,在这种情况下,高中生需要具备较强的财经素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笔者是一名高中生,本文针对当前高中生财经素养展开探究,望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中生;财经素养;现状;方法。

一、当前高中生财经素养现状。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需要在生活、学习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现在很多高中生缺乏一定的财经素养,在物质方面比较享受消费带来的快感。同时,高中生长期处于校园之中,高中课程中很少涉及到财经课程,所以当前的高中生缺乏一定的财经素养。首先,当前高中生对于合理消费和理财缺乏较为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自己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其他方面都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不懂得体谅父母挣钱的不容易,在出现盲目消费、攀比消费的情况之后,也不会产生任何的愧疚心理,逐渐出现了错误的消费观,对未来的生活是非常不利的;其次,高中生在消费过程中缺乏正确的资金规划,很多学生都是在月初的时候盲目消费,在月末的时候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不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发展,无论在学习中还是生活中,造成较大的情绪压力,并且会持续地恶性循环下去;最后,很多高中生在消费过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情绪的影响,仅仅是关注消费带给自己的一时的愉悦感,无法做到理性消费,不能正确衡量自身资金水平和商品实际价值的差距。

二、提升高中生财经素养的方法。

(一)通过财经栏目、互联网了解财经知识。

高中生处于学校的时间比较长,接触到的都是语、数、外、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对于理财知识的了解非常少,根本无法提升自身财经素养,所以高中生需要时常留意生活,通过财经栏目、互联网来了解财经知识,借此来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在广播和电视上都能够接触到财经栏目,获得财经知识的方法比较便捷,高中生只需要听播音员和专家讲述财经内容即可,由此来获得大量的.财经信息,不断提升自我财经素养。当前信息技术广泛地运用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带来了较大的便利性,同样高中生也要善于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更多的财经知识,但是互联网也存在较多的无效、虚假财经信息,高中生需要多多请教父母与教师,提升辨别真假信息的能力,积累更多有用的财经知识。

(二)了解家庭收入来源,提升理财能力。

现在很多高中生都寄宿在学校,家长都会定期把生活费打给孩子,高中生不懂得金钱的来之不易,都是通过父母的汗水换来的,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盲目消费的行为,由此可见,高中生需要了解家庭收入来源,意识到父母挣钱的不容易,由此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逐渐提升理财能力。同时,高中生需要明确金钱和物品之间的交易关系,也要了解金钱和物价上涨的关系,不可以为了钱而迷失自我,在未来的生活中体谅父母,更加努力的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好的生活。大部分高中生不了解金钱的概念,所以高中生需要多多观察生活,去了解一下教师的工资、服务员的工资、工人的工资,来衡量一下自己一个月的生活是这些工作者多久的工资,这样就能够拥有正确的金钱概念,把钱花在有用的地方。

(三)在便捷支付下具备资金风险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当前便捷支付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与工作中,很多人出门根本不需要带现金,只需要带一个手机就可以买任何东西,但是在便捷支付模式下,也让很多人出现冲动消费、盲目消费的行为,尤其是高中生还不具备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无法了解便捷支付下的资金风险。由此可见,高中生需要正确对待便捷支付,并且要具备资金风险意识,在消费的时候,不随便告诉他人自己的信息、密码、账户等,不随意点击网页中的信息,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受到不法分子的欺诈,在消费过程中提高警惕。

(四)消除自身盲目消费、攀比心理。

当前很多高中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同时高中生会受到社会发展的影响,在生活中从来不会去考虑金钱的事情,存在较为严重的自私、攀比心理,什么东西都要买最好的、最贵的,当前高中生的盲目攀比现状较为严重,对未来的生活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由此可见,高中生需要消除自身盲目消费、攀比心理,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习中,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消除当前的不良消费习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高中生在消费的时候要买一些自己能力承受之内的物品,比如书籍,书籍可以让高中生拥有更为丰富的精神世界,促进高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协调发展。总之,高中生除了认真学习,还要在生活中拥有正确的消费观、理财观念,逐渐提升自我财经素养,合理、科学规划自己的资金。

参考文献:

[2]王威森.浅析财经素养与高中生的思辨能力[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9):151.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

“九五”期间,我主持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小学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研究”;同时,我主持的“九五”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素质发展的研究”中,也有一个“心育与德育结合”的子课题。在“九五”研究的基础上,“十五”期间,我继续了学校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道德教育探索,分别承担了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课题“中小学‘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和教育部课题“学校心理教育原理与实施的研究”。在此,我简略介绍在各个课题实施期间,参加课题学校在“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方面所作的一些研究。

1.初步探讨了德育与心育的异同。

如果说实施“九五”省哲社课题,我主编《心理与道德教育读本》(共6本,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前言”中所说,“试图为探寻适应我国国情的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的模式,即‘心理—道德教育’作一点实际的尝试”,那么,南京师大出版社8月出版的《心理教育》系列读本,则是这一探寻的继续。该系列共26本,其中小学、初中、高中共22本,教师用书3本,职校1本。在该书“总序”中,我阐述编写指导思想时,归纳丛书的特色有以下四方面:育人重于知识学习;内容新颖体现时代性;自觉地与道德教育结合;考虑本土性要求。丛书编写开始,我们就把心理教育与德育结合作为编书的重要指导思想,因此,在所阐述的四个特色中,对“自觉地与道德教育结合”阐述所占篇幅最多。“总序”对心育与德育从教育宗旨、作用指向、内容性质、概念范畴四个方面作了区分,同时又阐述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的共同性。共同性有四个方面:两者都以客观现实为源泉;两者都以实践活动为产生的基础;两者都以人脑为产生的器官;两者都属于个体的精神范畴。总序指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不是机械相加,而应是有机地结合。其理想的状态应是育心、育德融为一体,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为了简便,“我们可以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表述为‘心理—道德教育’”。在教育实践中,二者的相互结合,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心育课中融入德育内容,心育与德育有机结合;二是在德育课中融入心育内容,德育与心育有机结合。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达到“育心育德融为一体”的境界,都可称作“心理—道德教育”,属于心理教育的一种形态或道德教育的一种形态。

2.“育心育德融为一体”的可能与好处。

我们探寻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具有共同性,从而表明心育与德育具有内在联系,有可能实现心育与德育相互有机结合,即可能做到“育心育德融为一体”。此外,下面我们将说到的各个课题试点学校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情况,也可证明这一点。各校教育实践中涉及到的责任感、进取心、友爱、协同、合作、关心环境、热爱生命等,既是心理品质,又是道德品质。即这些品质具有心理的和道德的双重属性,这是德育与心育可能融合的基础。

“育心育德融为一体”很有好处。心理素质是中性的,在人的体、智、德、美整体素质中,道德素质处于核心地位,对整体素质的发展具有两个作用,一是有促进发展的内在动力作用;二是具有发展导向作用。也就是说一旦心理教育融入了道德教育,心理的发展,以至于整体的其他各项素质的发展,都有了合乎道德的内在动力和导向。“育心育德融为一体”对道德教育也有积极作用,一是为德性(也为体、智、美素质)的形成、发展提供优良的心理基础;二是促使德育也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教育形式。这在下文我们阐述各个学校的经验,特别在最后阐述各种课外心理—道德教育形式中,便能得到很好的`说明。

不少参加课题的试点学校除参与丛书的编写外,还自编了校本教材。例如,苏州的觅渡中学、苏州三十三中、南京五中、南京金陵中学、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无锡荣巷中心小学、海门东洲小学等。东洲小学参编的《心理教育》小学部分12册,直接用作了校本教材,供一到六年级学生使用。

南京五中杨静平老师编写了教师指导用书《高中心育活动》(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是心育与德育结合得比较好的范例。该书有两个特点:一是学习内容是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所关心的、希望得到回答的问题,如怎样培育集体荣誉感,如何合作共事,如何培养责任感、进取心,如何友爱同学、尊老爱幼,如何珍惜时间、热爱生命,如何做一个成功的职业人等,较好地体现了心育与德育的相互结合。二是本书的活动目的明确,教材“留白”甚多,教育内容多通过小组活动、师生互动生成。五中在德心融合教育方式方面,重视通过合作学习,通过故事、名人名言等形式,把心理品质与道德品质的培养密切结合在一起。

南京金陵中学以苏华老师为首,开发了“班级心育—道德教育活动课程”。他们的做法是:(1)修订“九五”期间自己制定的《班级心理教育纲要》(打印稿)。纲要在分析初中、高中各个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基础上提出教育的主要内容,作为班级心理教育主要依据。(2)研制“班级心育活动设计”,开展系列主题班会活动(如“欣赏我自己”“从黑洞中走出——高考复习效率大家谈”“直面困难”等)。(3)开掘学军、学农、社会调查中的心理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潜能。可见该校重视把社会实践作为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很好方式。(4)创建“绿荫网站”,为中学生的网络学习、心灵沟通提供了很好的平台。该校重视运用现代技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表明老师们具有符合时代特点的教育新思维。

苏州市觅渡中学徐洁老师自编了德育与心育结合校本教材《心灵的成长》。内容包括关心、帮助朋友,形成和谐人际关系,塑造美的青春形象,学会正确认识、处理早恋,爱父母、尊重父母,理解和尊重老师,学会面对人生的艰难和失败,学会关心自己的环境,做环境的朋友等。全书18个专题,融入了较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此外,徐洁老师编写的《故事告诉你》中,每个故事后面的“故事感悟”都蕴含道德哲理和人生智慧提示。这是运用故事作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融合的一种好形式。

苏州市三十三中以班级心理游戏为载体实施心理—道德教育。该校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研制开发了班级心理游戏这一深受学生喜爱的心理—道德教育新形式。华意刚校长编印的《心理教育游戏活动》共编入了22个游戏。这些游戏富有趣味性、创造性、社会性(契约性、互动性),受到学生的喜爱。这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又一好形式。这里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不是通过语言方式进行,只要参与了游戏活动,学生就经受了一次学习和训练。例如,游戏的组织是团体形态的,因此,参加者就受到成员之间协同、合作、配合的训练。游戏要经历的几个阶段也都具有教育价值:建立伙伴关系—共同承担义务—相互信任互助—分享领悟(合作的价值、友谊感、成功感)—正确认识自我(萌发改变自我的愿望,建立新目标)。

这里要特别提出并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是赣榆县17所中小学积极探索心理—道德教育的实施问题。该县教育局先后编印了《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初探》(内部印刷,)《德育与心育相结合再探》(内部印刷,)。他们在课堂教学、课外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为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积累了不少经验。赣榆县的实践表明,即使在经济、文化、教育不很发达的苏北农村,学校也可能实行心理教育。我在“再探”一书的“序”中,提出了应当重视的两个问题:“一个是积极地在广大农村学校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教育研究问题;二是积极探索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的问题”,并认为“赣榆县的心理教育就是在农村学校开展的,而他们所探讨的心理教育经验,也应该是适合中国农村学校的,在这个意义上说,他们实际上是在探寻中国自己的心理教育之道”。

20,我在《班级心理教育与班主任》(《江南时报》,-6-26,第3版)一文中曾说:“‘班级心理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心理教育组织形式……在我们课题试点学校中,有的在部分班级,有的在全校范围内(如南京的金陵中学)都采用了班级教育的形式。”当然,除金陵中学外,还有其他一些课题试点学校,也把心理教育课列入了课程表,全面实施班级心理教育。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级组织的功能和目的就是育人。班级作为“社会—心理”组织,是学生心理与道德成长最切近的环境。班级教育系统即班主任为实现既定班级教育目标的特殊操作系统,当然也是实施班级心理—道德教育的特殊操作系统。其各个子系统,包括班级教育目标与计划、班级教学、班级集体、班级活动、班级文化、班级管理、班级教育合力等,都可作为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子系统。班级教育目标与计划可以包括育心育德的内容;班级教学可作为心育固定的形式;班级集体可以成为学生个性心理—道德发展的舞台;班级活动是心理—道德品质成长发展的基础;班级文化对心理—道德具有熏染、儒化的隐性教育作用;班级管理可以为学生的心理—道德成长发挥管理运筹职能;班级教育合力一旦形成,就可拓展教育时空,把班级内外、学校内外,包括家庭与社区教育资源变为整合一致的心理—道德教育网络。

当然,班级教学中的心理—道德教育,不仅仅也不应当仅限于心理课程的教学,它还可以也应当通过其他各个学科教学来实施。

课题试点学校的实践表明:中小学师生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和主动创造精神,能根据学科课程和教学中的相关内容,进行心理道德教育,这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一种基本方式。说它是基本方式,是因为学科教学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中占时间最多,计划性强,组织严密,有时间保证。

如何通过学科教学实施心理—道德教育,老师们的做法多种多样。我们应关注以下两个方面:(1)提高心育、德育相互融合的自觉性。有的老师上心育课举例时,用了品德方面的例子,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心育内容融进了德育的成分。我们听德育课时,也遇有老师阐述德的内容时,融进了心理的内容,他自己没有意识到这点,但表明了德育是可以与心育融合在一起的。如果我们具有了自觉性,就不是自发而是自觉地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其效果就更好。作为心理教育者,可以帮助其他学科老师确立通过学科教学进行心理教育、道德教育的教学理念,即形成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心理—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有的老师反思自己的语文学科教学,发现该课程中含有丰富的心理—道德教育因素,如尊重、关爱、平等、开拓进取、磨砺意志、爱祖国、爱人民、社会责任感等。学科教师一旦确立了心理—道德教育的教学理念,就有可能自觉地发掘、运用教学中有关心理的、道德的教育内容进行教育。(2)除教学内容外,教学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进行心理—道德教育。如在教学目标设计中,纳入心理—道德教育的要求;作为教学内容的学科知识,对优良心理—道德品质形成具有奠定科学知识基础的作用;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氛围等,都对良好品质的形成具有熏陶作用;学生的学习活动对其优良心理—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训练作用;教师人格对学生形成优良心理—道德品质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都可能成为促进心理—道德品质成长、发展的有效手段。

通过学科教学实施心理—道德教育是一种基本的教育形式;但是,实施心理—道德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学以外的各种类型的教育活动,都能够结合有关的内容加以实施。

课题试点学校的实践表明,中小学师生具有丰富的教育智慧,具有主动创造精神,他们多种多样的心理教育形式,并非是从书本上拿来的,而是自己创造发明的。只要我们到中小学去看看,就一定会为他们的主动创造精神所鼓舞、所感动!

校园心理网站金陵中学的心理绿荫网站已创办很多年。苏州市三十三中于20开始建立校园网站,其指导思想为“开放网路,引导学生;借助网络,走进学生;贴近网络,师生互动”。在网上设立了“心晴苑·心理—道德教育”等专栏。

校园心理剧苏州中学、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南京市五中等先后开展了校园心理剧活动。多为学生、老师们自编、自导、自演。心理剧题材取自学校生活实践,结合学生实际,富含心理—道德品质教育内容。有的还组织家长观看,学生、家长都写观后感,家长也成为了学校心理—道德教育的力量。

班级心理游戏苏州市第三十三中学把班级心理游戏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编印了几十个心理游戏并发给学生。无锡荣巷中心小学对我国传统游戏加以巧妙开发利用,变成了受学生喜爱的心理训练的好形式。

校园节庆文化活动不少试点学校都设有自己的校节,如文化艺术节等,形成了校园节庆文化,心理—道德教育则贯穿其中。荣巷中心小学设置有“公益童话节”“野外求生节”“节水节”“护鸟节”“书香节”等。多么富有时代特色!与生态德育结合得多么好!该校每个月都有自己设定的校节,学校据此设计、制作了十分美观的“七彩节日”年历,深受学生、老师、学生家长的喜爱!多么好的教育艺术!多么好的创造!

快乐小屋南京孝陵卫中心小学的“快乐小屋”,是充满童趣的、美丽的、温馨的、快乐的“小屋”,是很有特色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同学们进到快乐小屋,学到了知识,扩大了眼界,解除了烦恼,获得了快乐,直夸奖其是个“神奇的小屋”。该校总结了《“快乐小屋”心理—道德教育的研究》成效:

(1)用快乐小屋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与道德教育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快乐小屋是心理教育的一种设施,有温馨的环境布置,富有童趣的设置。从创办的第一天起,就吸引了全校学生。

(2)快乐小屋为小学心育与道德教育的交融提供了经验。该校先后四次承办了市、区的心育工作现场会,多家媒体对该校德育特色作了报道。(3)快乐小屋附设了“快乐自助园”,让更多的同学参与了自我教育。

(4)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一

摘要:传统的中职道德教育主要采取宣传、说服、奖惩等他律式的手段,效果不是很显著。文章认为,掌握中职生的心理特点,从心理现象入手,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导方式进行引导和教育,让中职生真正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在校中职学生已达多万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素质的高低。因此,国家非常重视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教育部等六部委在的首次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会议后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中等职业学生的德育目标、方向和内容。中职校也提出了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校内开设德育课,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等,从正面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即便如此,中职生的普遍道德水平还是不容乐观。

一、我国中职学校道德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中职校的道德教育往往都称之为德育教育,主要包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热爱劳动的教育、法制安全教育、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卫生教育、仪容仪表教育,等等。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而学校层面采取的教育手段通常是开设德育课,由老师(往往是班主任)讲授一些道德性的知识,举一些生活中的榜样作例子,包括老师自身的言行示范作用;除此以外,还要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和宣传活动,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等等。这些德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从外部让学生对道德规范进行识记和模仿,强调德育外部环境的制约作用,注重的是他律。

现今的整个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得进入中职校的学生绝大多数都是普通教育的“失败者”,其中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和心理方面都不是很健全。中职生在道德认知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失范现象往往高于普通教育的学生。上述的这种忽视学生心理年龄和心理特征,千篇一律的灌输式德育教育在当今的职校教育中收效并不尽如人意。这种教育的结果是中职校的班主任或德育老师天天像消防队员一样,学生哪里出了问题就上哪里灭火,可以说是疲于奔命。

二、中职生的道德现状和心理成因。

当今的中职生因为经历了普通教育的失败,在崇尚升学率和学历教育的大环境下,很多学生遭受了心理上的打击。加上家庭教育的影响、社会环境和不良思想的影响、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的不当,使得部分学生法制、纪律观念淡薄,旷课、逃学、早恋、打架斗殴、敲诈勒索、偷盗、乱扔垃圾、破坏公物、辱骂教师的现象时常发生,少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私自利,对家庭、集体和社会缺乏责任感,一切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明知不可以违反学校的规章制度,但由于自控能力较差,时常有违规行为,且屡教不改,总体说来道德水平偏低。

《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中指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指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综合,也指那些与之相应的行为活动。道德不是类似于法律的外在强制力,而是个人的内在的准则。而道德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内在的道德性。道德性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综合体,包括知、情、意、行等方面。具体来说,就是道德判断(认知)、道德情感、道德的实践欲望和态度方面。在心理学上,认知、情绪情感、意志都属于心理过程。部分中职生正是在这几方面出现了偏差。

1.道德认知有偏差,导致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薄弱。面对多元化社会中形形色色甚至完全不同的思想观念,由于没有一个清晰的道德价值取向,他们的道德判断往往处于举棋不定、茫然而无所适从的状态。根据对中职生的不良行为调查和统计,有些行为就是缺乏对道德行为的正确判断造成的。

2.缺乏正确的道德情感,狭隘偏私。道德认知的偏差必然带来道德情感的缺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集体荣誉感、责任感、正义感、美感、理智感等都是同道德评价相联系的情感,这些情感的缺失会导致学生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冲动、意气用事等不良行为的产生。

3.道德意志力薄弱。在德育教育中,通常有部分学生需要老师天天耳提面命地进行教育,即便如此还是有部分学生会反复犯错误,这都是源于中职生的意志品质不足。缺乏坚韧性,遇到困难就退缩;缺乏自制力,经不起错误道德价值观的诱惑,不能坚持用正确的道德动机战胜错误的道德动机,从而反复产生不道德的行为;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业后总嫌工作吃力,工作时间长而放弃就业机会,游荡于社会。

4.不合理的行为习惯。现在许多中职生由于娇生惯养,家长无原则的溺爱、宠爱,加上家庭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往往从小就养成了许多不合理的行为习惯。在家庭中通过不符合道德规范的行动方式满足自身的欲望后,渐渐成为习惯。这些不合理行为习惯一经形成,所产生的舒适的情绪体验又加强了类似的不良行为习惯。

三、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中采用适当的心理疏导方式。

鉴于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学校采用的他律式的道德教育收获并不是很大,改变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态比较困难。所以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我们如果能抓住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采用适当的心理疏导手段,从改变学生心理的知、情、意、行入手,往往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用合理情绪疗法纠正认知偏差,培养正确的情绪情感。让学生加强道德观念,首先就是要让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观念,也就是要让学生具有理性地看待问题和思考问题的态度。合理情绪疗法是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于20世纪5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理论和方法。主要是指采用一定的手段改变求助者的非理性观念以解决情绪情感和行为上的问题。合理情绪疗法理论强调不良情绪困扰和行为不良都来源于个体的.非理性观念。中职生因为心理不成熟,思考问题时常常会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绝对地认为某件事一定会或一定不会发生,从而造成不良的情绪情感;有时会以偏概全地看待事情,以一件事或几件事来评价自身或他人、社会的整体价值,动辄就产生“己不如人”、“自暴自弃”的情绪,或者一味地指责别人甚至将责任转嫁于社会。在教育中结合合理情绪疗法,找出学生的不合理认知或是非理性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客观合理地思维,拥有比较符合现实的、理性的、较宽容的人生哲学。合理情绪疗法可用于人际关系、早恋、自我意识、择业等方面的辅导。

2.用阳性强化法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学生对道德观念不认同的外部反映就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心理学理论中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后天习得的,并且认为一个后天习得和行为得以持续,一定是被它的结果所强化。如果想建立或保持某种行为,就必须对其施加奖励;如果要消除某种行为,就要设法给予“惩罚”。赏与罚有时可以相辅相成,但奖励的办法对行为的影响更大。在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中,采用阳性强化法,及时奖励正常行为,漠视或淡化不良或异常行为,使得学生良好的行为和意志品质一次次被强化,最终形成习惯。阳性强化法一般可以用于爱国主义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改变学生的惰性等方面。

综上所述,在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一些心理疏导方法作媒介,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找出其不良表现的深层原因并加以纠正,让学生在认同道德观念的前提下做到自律,再从外部加以强化,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尹登海.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机械工业出版社,.7.

[2]杨宏飞.心理咨询原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1.

[3]曹能秀.当代日本中小学首先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9.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二

摘要:学生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是单词,学生大脑中的单词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成绩。我们对英语单词记忆的方法进行研究,旨在找到适合学生记忆单词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学会科学地记忆单词,养成良好的记忆习惯,提高记忆效果,减少学习的盲目性并从中感受学英语的乐趣,为以后的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兴趣词汇情境记忆。

如何采用行之有效的记忆方法提高学生的单词记忆效果,一直是英语教师探索的焦点。如何在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下,让英语课变得有趣,让学生在自我需要中学习英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得以实现:

一、使用实物、图片、cai等直观教学手段。

文具、水果、食物、饮料、日常生活用品,这些单词都是可以用实物来呈现、操练的。就连动物,也可以将相关毛绒玩具带入课堂。遇到不便或不易带进课堂的物体,可采用图片进行教学,例如:plane、train、bookcase、table、cup―board等。如果一时找不到图片,也可以运用简单易行的简笔画,直接在黑板上画,边画边呈现,边画边操练。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cai)越来越多地走进了英语课堂。cai画面优美,音乐动听,能填补实物、图片的不足。特别在教学一些表示地点的单词,如zoo,park,supermarket,library,bedroom,sitting―room等时,它就比图片具有更多的信息量,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形象直观的实物、图片、cai,生动活泼,视听结合,容易使学生加深印象,强化记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二、动态课堂,寻找更多精彩源泉。

2.1将学生崇拜的明星引入课堂。

英语教学要善于利用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激发他们学习词汇的兴趣。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对成功所带来的美丽光环充满想象,他们热捧明星,视明星为偶像。我据此设计组织了课堂活动athletesandsports。这些体育明星们再次唤起了学生学习运动名称的兴趣和热情,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习刘翔所从事的hurdlerace,田亮的diving,泰森boxing,刘璇的gymnastics和舒马赫的rally等。

2.2将音乐与课堂相结合。

我在初中英语课中也作了一个教学实验,用一节课的时间教给学生一首英文歌曲“我心永恒”(美国影片《泰坦尼克号》主题曲)。这首旋律优美、节奏鲜明而又抒情味十足的英文歌曲,学生很快就学会了。学生就是在唱歌、感受音乐美的同时,牢牢记住了“heat”“will”“goon”“forever”(心、将、继续、永远)等陌生单词。直到第三天、第四天以及以后的随时提问,学生都能迅速准确地书写出来。且大部分的同学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用法意义较为宽泛的短语也能准确默写、听写。

三、在游戏中记忆单词。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汉语和英语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给学生学习词汇带来了不少困难,尤其是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更是被大多数学生当作敌人来看待。记单词成为学习英语的一个薄弱环节,成为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最大的“拦路虎”。很多学生学习词汇的方法是传统的死记硬背,即把单词一个个孤立的翻来覆去的背,其结果是忘了记,记了忘,忘了就再记。久而久之使学生丧失了学英语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可以在单词记忆时引入各种游戏,不仅能有效地调节英语学习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还能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在活动中主动地记忆单词。对于习惯机械记忆的学生,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思维去理解所学的内容,使所教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多方面的联系。大量的日常经验和实验研究都证实,只有理解了的,有系统的知识,才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在需要时很快地提取出来。

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理解中识记或识记时给材料,人为地建立一些联系,比如做游戏、讲故事等,这样的课堂是精彩的。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了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师生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理想境界。虽然教师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有效记忆单词起着主导作用,但是学生自己也应该有好的记忆单词的方法,这样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四、结束语。

高效记忆英语单词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结合以上几种方法来记忆英语单词,平时做到多听、多看、多说、多写,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法、法不离文,层层递进,从而达到综合运用的目的。老师要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主动性,使记单词不再枯燥,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最终达到让绝大部分学生学习英语,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甚至是生活中的一种兴趣,最终实现大面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大幅度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辉、邱永。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策略[j]。考试周刊,(37)。

[2]徐男。初中生如何快速有效的记忆单词[j]。中学英语之友(下旬),(06)。

[3]钱秋华。初中英语单词记忆方法初探[j]。中学生英语(初中版),(02)。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三

摘要:化学实验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采用创新型教学法已成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必然趋势。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顺应时代潮流,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效领略化学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化学;创新教学;策略。

化学是初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化学实验教学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化学实验作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让学生有效理解化学知识的重要教学方法。

在实验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积极利用大脑进行思考,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高。

为了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彰显出创新美,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实验探讨,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经常是教师先将实验演练一遍,学生再按照教师所操作的步骤,一步步模仿进行实验操作。

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在课堂上不愿发挥自己的主观意识进行思考,经常是教师说一步学生做一步,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放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对化学实验展开探索、研究,发挥集体的力量,让化学实验教学更具有创新性。

例如,在学习《制取氧气》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给学生讲解了大概的实验步骤后,让学生根据前面所进行的一些实验来对“氧气的制取”这个实验进行操作。

教师可以事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使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能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而各个小组间的学生可以形成一定的实力对抗,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化学实验操作中。

在划分好小组后,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需要准备哪些实验器材、器材之间的搭配是怎样的、先后步骤是怎样的、由谁来进行实验操作、由谁来进行实验记录,等等。

通过学生之间的探讨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步骤记忆得更深刻,还可以在探讨的过程中有效地激发每一位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学生产生灵感的碰撞,充分彰显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美。

二、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为化学实验创新教学提供保障。

化学实验需要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还需要学生细心,不能出现差错,因为稍有不慎就会引发意外事故。

为了让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投入到化学实验的操作中,教师要有效提高化学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效地启发自己的大脑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学习《酸、碱的化学性质》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对酸、碱的化学性质了解得更为透彻,一般都会采用化学实验法对他们进行检验,那么在学生操作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就要多对学生进行观察,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来进行操作,减少危险的发生。

同时当学生在完成一个步骤进行下一个步骤时,教师要督促学生将所用的实验器材洗干净,不然残留的实验品与另一种化学物质进行融合,可能会造成意外事故。

只有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效,这样也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有效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

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有时候因为课堂人数太多,当教师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练的时候,无法有效地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可能导致有的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得很清楚,有的学生却因为人多的缘故没有办法看清教师的具体实验操作。

为了满足全部学生的学习需求,全面促进集体学习效率的提高,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的时候可以将多媒体运用到化学课堂中,利用多媒体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让学生对化学知识掌握得更加全面。

例如,在学习《燃烧及其利用》这一章节的知识时,因为燃烧的实验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教学让学生了解燃烧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丰富学生的认知。

在多媒体视频中对这个实验操作有更加详细的了解,这样不仅让学生有直观的视觉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更为透彻。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在网上寻找一些相关资料,有效地对这一章节的内容进行扩充,引导学生掌握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头脑,也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

总之,创新是如今时代发展的一个主旋律,教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有效彰显创新美不仅可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发展得更为健全。

参考文献:

[1]常艳红.论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创新教学设计[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5).

[2]钱勤.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的策略[j].化学教学,2013(6).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四

岁月如梭,两年的中山大学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对于放弃工作而选择读全职的mba学生来说,两年学涯显得即长又短,短是的老师的谆谆教导、同学间的热烈讨论和快乐的业余时光,长的是工作学习兼顾带来的巨大的精神和体力上,以及经济上的压力。

在这里首先要感谢的是导师吴佩勋副教授,本论文的顺利完成是与吴老师的辛勤指导、多次的修改是分不开的,在吴老师的认真负责的督促和精心的指导下,我的论文才得以完稿,吴老师的工作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给我了很多,从吴老师身上,我学习到了更多的是严谨的做事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做事方式.

感谢中山大学05imba班的全体同学,能认识你们是我荣幸,感谢你们陪我度过美好难忘的两年!

感谢我的父母,你们默默的支持,深深的教诲!

感谢我的妻子,你是我的生命,每时每刻,你的爱是我前进的动力!

感谢在中山大学相识的每一个朋友!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五

mba国际化教育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无论是在视野的开阔上,还是在个人能力的锻炼上都能够获得新的成长。当前,国内mba教学还存在教学模式僵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需要不断进行改进。

mba国际化教育能够让教育内容更加国际化。mba教育国际化不管是在课程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都更加接近世界前沿水平,教学内容的更新周期也更加短暂,这就保证了教学的实时性和效率性以及专业性。教育资源国际化包括教师国际化、学术国际化、教学基础设施国际化等。实现教师国际化的方法是促进教师的国际流动,使得国内的教师可以到外国参与国际前沿科研项目的研究[1]。mba教育国际化正式通过共同教学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互通,以此来实现资源国际化,提过学生的综合水平。

2.中财gtmba项目。

2.1项目简介。

gtmba(globaltrilateralmbacertificateprogram)项目是由我校商学院、美国霍华德大学商学院、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戈登商学院三方共同建立的国际mba项目。项目旨在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商业领袖,通过采用三方合作授课、带领学生参与国际公司咨询项目、组织国际三方会议等形式为参与项目的同学提供国际化教育,使学生在全球化的经济社会中,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通晓国际规则及文化,掌握全球及本土商业技能。

2.2项目优势。

(1)提高了学生们的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增强了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欣賞能力;

(4)实现了跨国师生间的深层次交流,对外宣传和展示了中财的特色和实力,传播和展现了中财学子的良好精神面貌,增强了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更是我校商学院走向国际商学院行列的一张名片,将有效推动我校商学院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我校商学院汲取全球商科教育的通用理念,逐步融入全球商学院体系。

3.通过gtmba的顺利实施带给mba国际化教育的启发。

3.1将国际前沿教学理论引入到教学中。

《创新思维》课程引入了以色列系统创新思维公司的sit理论课程,课程内容是针对创造力、创新和问题解决的实用方法,通过这门课程使mba学生在跨国文化交流和项目咨询实践中得以发挥出创新思维的优势和成效。在mba课堂上进行新方法和新理论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举措[2]。

3.2重视教学的实践性。

mba教学不能够仅仅局限于理论板块,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理论付诸实践。在gtmba项目中,通过采用三方合作授课、带领学生参与国际公司咨询项目、组织国际三方会议等形式为参与项目的同学提供国际化教育。通过这种实践教学的模式来让学生亲临其境,以此来切实提高自身水平,这也是mba国际化教育水平提升的重要手段。

4.结语。

在gtmba项目中,通过多校合作,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实践等来进行mba教学的优化,而这也是国内mba教育国际化能够进行进一步提升的关键要素。

参考文献: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六

政治心理就是政治人对社会政治生活各方面的一种自发的心理反应,表现为人们对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认知、情感、态度、情绪、兴趣、愿望和信念。大学生作为社会知识的中坚力量,他们的政治心理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的政治走向和政治前途,对大学生政治心理培育的研究探讨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政治心理培育的重要意义。

大学生政治心理是指大学生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对社会政治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政治行为、政治体系和政治现象等政治生活的心理反应,表现为大学生对社会政治生活某一特定方面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政治动机、政治信念、政治态度等政治个性品质。政治心理培育的核心是政治人角色的逐步内化,政治心理培养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有着特殊的挑战意义。

1.政治心理培育对于大学生建立、巩固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政治价值观是人们关于政治制度、管理、决策等所有政治客体在社会中的作用意义的总观点、总看法。政治心理中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意志对于政治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具有相对扎实的政治理论知识,对于社会政治现实能够在较强的认知水平上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他们缺乏必要的、宏观的和理性的思考。通过政治心理的培育、培养,使大学生对于政治的认知、情感和态度在深刻和理性的基础上,正确地接受各种政治理论和政治现象,正确理解我国现行的政治制度和政策方针,正确看待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个人本位向社会本位的逐步转变。

2.政治心理培育对于大学生确立正确的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

个体在集体环境下的发展必然受到集体环境的制约和促进,个体只有准确理解和把握整体环境的现状和趋势,才具备正确引导自己充分发展的可能性。作为当代大学生,只有自身政治心理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能对当前所处的政治环境增加认知,才能对政治现实和政治导向正确判断,从而将个人的未来发展与国家的导向发展相适应和配合,最终确立合理、高效、具有前瞻性的发展方向和策略。政治心理培育的过程,既是社会政治解读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内省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不断推进必然形成外在和内在发展观的修正或重建。

3.政治心理培养对于推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要从“自然人”成长为适应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人”,必须完成这一特殊阶段的各项社会化任务。就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而言,大学生政治心理的发生过程是其接受、学习和发展政治传统、政治知识、政治技能,形成相对稳定成熟的社会政治心理倾向,并以此为指导选择和扮演社会政治角色,从而使自己逐渐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这一过程的缺失和发展不足,必然阻碍大学生将时代要求内化为自我意识的过程,导致外在行为与政治信念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需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制度、政治策略等基本内容了解不清楚,甚至出现人生观、人生理想和人生目标的自我化和近景化而不能顺利进入社会。因此,这一时期的政治心理培育,对于大学生完成社会化进程尤为重要。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七

“心理—道德教育”是班华先生提出的一种植根于中国教育实践的新型教育思想,主张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心育德、以德育心,认为心理—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下小学生身、心、灵和谐发展的需求,我们对班华教授“心理—道德教育”教育思想进行了再学习,再认识,再思考,再实践。本文试从优化学校心理—道德教育生态环境的视角,谈谈我们的实践与思考。

一、优化学校空间环境——孩子的心空晴朗起来。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一个决定因素。优化学校空间环境,旨在让孩子们每天徜徉在多彩美丽、人文气息浓厚的氛围中,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启迪智慧。

音乐,心灵最美的请柬。音乐家冼星海曾经说过:“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的确,音乐以其妙不可言的旋律、变化有致的节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心理、品格和情操。学校充分利用音乐的独特魅力,为师生送去心灵最美的请柬!清晨,《上学歌》《校园的早晨》伴着朝阳为师生送来亲切的问候,开启新一天的校园生活;中午,百首名曲欣赏带着书香陪伴师生进入午读时光;傍晚,《放学歌》《追求卓越》校歌向师生送去一天的祝福。每天上午、下午的大课间活动,优美、轻快的乐曲一响,校园里就开始热闹起来,同学们有的聚在一起跳小苹果舞,有的打乒乓球、羽毛球,有的玩着自创的乡土游戏,有的三五一群地坐在一起看书、聊天……悦耳的音乐萦绕着校园,穿透了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受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熏陶。

壁画(话),心灵对话之所。校园内的每一面墙壁、每一个橱窗、每一块黑板、每一个景点都是不说话的辅导老师,都可成为孩子们自然轻松对话的场所。走进我们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学校精神——“追求卓越”,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操场西侧的五个墙面上布置了大幅的东小师生行动纲领:“我们爱运动!我们爱艺术!我们爱阅读!我们爱实践!我们爱生命!”南北宣传橱窗半月更换一期,期期精彩无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八礼四仪专栏、好书推荐专栏、名画名曲欣赏专栏、大眼睛电影课程专栏、莲心岛心育课程专栏、师生个人画展专栏……孩子们常常驻足观赏,流连忘返。校园内随处可见充满人文关怀的规则,如走道规则、教室规则、操场活动规则等,孩子们在规则的引领下,规范自己的言行,增强自己的责任心。走进我们的教室,阅读栏、生物角、心语窗、作品展……书香浓浓,趣味多多;百合班、海燕班、小荷班、蒲公英班……班班都有自己的文化标识,每个教室都在创造着属于孩子们的奇迹。

二、优化学校活动环境——孩子的体验灵动起来。

班华先生指出:“心理不是直接‘教’的,而是让学生在班级这个精神家园——心理社会中,快乐地生活、学习、成长。也就是说,在这样的心理社会中,接受其熏陶、感染,参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或者说,通过认知、体验、践行等提高自己的心理机能,发挥自己的心理潜能,形成自己良好的心理品质。”优化心理—道德教育活动环境,就要给孩子权利,让他们去选择;给孩子机会,让他们去体验;给孩子问题,让他们找答案;给孩子条件,让他们去锻炼,这样,孩子们在断动手动脑、用心用智慧中,获得了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促进了人格的良好发展。

主题阅读,滋养心灵。主题阅读能塑造心灵、锻铸生命质量。借助有系统、有层次的优秀作品,我们以“知”启迪人,以“情”感动人。学生情感上受到触动,思想道德水平又有了新的提高,必然会带来“行”的转变,从而完成由内心变化到外显行为变化的完整心理过程。学校组织开展了“我和经典有个约会”“魅力童话”“感恩——最温柔的艺术”“文学让我们的心灵柔软起来”“聆听自然的声音”等系列主题读书活动,引导学生与书为友,与大师为友,与经典为友,学会阅读、学会品悟、学会自励。在官能全纳的主题阅读活动中,优秀的文学作品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提升着孩子们的素养,完善着孩子们的'人格。

节日庆典,丰润生命。“擦亮”“装点”学校的节日庆典文化是我们校园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生态文化节、阅读文化节、艺术文化节、体育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缤纷帽子节、新年音乐会……开学礼、散学礼、毕业礼,入学日、校庆日、无电日、旧装日、水果日、静心日、步行日、素食日……这些节日庆典,东小的孩子们如数家珍,乐在其中。我们通过师生、家长共同参与、精心策划,把一个个节日庆典演变成一个难忘的日子、一次丰盛的典礼、一种浓郁的氛围、一个鲜明的行动、一抹明丽的色彩,让教育生活充满了神奇的力量,孩子们的自信心、感恩心、进取心、责任心,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心理品质、愉快的合作精神,都在这样充满魅力的节日庆典中得到滋养。

每月一辩,多元发展。“每月一辩”是学校一项传统特色活动,也是孩子们特别喜欢、特别踊跃参与的一项赛事。所有的辩题都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如雾霾问题、环保问题、交通法规问题、礼仪问题……孩子们以年级为单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参加辩论活动。每周举行两场辩论赛,一般在周三由学生辩论赛组委会张贴宣传海报,全校感兴趣的同学会在周四中午一起观摩辩论赛,每场比赛,影视中心都座无虚席。辩论赛为孩子们展示个性和才华提供了场所,从中,孩子们增强了对社会问题的了解,学会了用辩证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增强了团队意识,锻炼了心理素质,拓宽其视野、敏捷其思维、锻炼其口才,更培养了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心育社团,专业辅导。每所学校都存在着一群需要特殊关怀的孩子,他们有的是留守儿童,缺少了父母应有的关心与指导;有的是学困儿童,受过重课业负担的影响,导致学习兴趣丧失,成绩落后;有的是因为家长过于溺爱,导致行为偏常,自私自利。种种原因,让孩子稚嫩的心灵产生了困扰和影响,有的甚至早早染上了心理疾病。因此,我们除了开展丰富多彩的普适性活动以外,还对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给予专业的辅导和引领。学校培养了3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名心育专职老师,其中2名参加了南师大心理咨询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我们还成立了莲心岛工作室,组建了心育社团,对全校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给予个别辅导和团队辅导,如绘画班、心理剧班、讲故事班、沙盘游戏辅导班等;定期开展辅导活动,让孩子们在活动中逐渐找到自我,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优化家校协作环境——孩子的人格健全起来。

家庭是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第一个基地,家庭环境是心理—道德教育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家长理应成为孩子最主要的精神关怀者。但是纵观当下,家庭教育环境尤其是家庭心理—道德教育环境十分令人担忧,不少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业,而很少从心理、精神、道德层面去关心孩子。有些家长面对问题焦虑不安,常常把不良情绪带给孩子,影响自身与孩子的生命质量。因此,优化家校共育环境,更多地应从生命存在的角度,去理解父母,唤醒父母,帮助父母,提升父母,让父母与孩子在生命相遇中,互相唤醒对方的生命能量,营造理想的心理—道德教育生态环境,开启幸福的人生之旅。

家委会领衔担当。家委会是学校家长群体的代表,优化家校共育环境就应从优化家委会环境开始。为此,我们逐步建立了完善的班级、年级、学校层面的家委会。家委会成员在学校管理方面拥有相应的参与权和话语权,而学校借助家委会这条快速通道,及时了解孩子在身、心、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问题。双方以轻松、愉悦、发展的心态共同去面对、共同去解决,真正为孩子们创设了更健康、更有效、更广阔的心理—道德成长空间。

家长学院专业支持。家长自身的心理素养直接影响家庭环境的优劣。我们在家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自身也迫切需要辅导和支持。帮助家长找到自我,更好地担负起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是优化家校共育环境的一个重要任务。为此,我们成立家长学院,为家长开设心育工作坊,定期组织授课培训,组织心语沙龙。“让孩子因爱而顺从”“儿童心理健康维护”“如何走进孩子的心灵”“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等活动深受家长们喜欢。学校“莲心岛”父母课堂把“家长的自我成长”作为辅导重点,让父母学会自我反省、自我接纳、自我完善,懂得尊重生命的差异性,从而改善孩子的家庭成长环境,让家长在享受孩子成长的同时,也享受自己的成长。

回眸几年来的探索历程,我们深深感到,优化学校“心理—道德教育”生态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坚信,只要大家携手努力,虔诚地去做,不懈地去做,快乐幸福地去做,就一定会开出更艳丽的花,结出更丰硕的果!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八

摘要:通过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文献的梳理,提出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内涵,指出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发展模式应着力于教育理念、mba教育的教学内容、国际合作与交流和教学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革新,以内蒙古工业大学mba教育管理项目为例,分析具体院校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实践方法,为我国mba教育管理国际化探索良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mba;教育管理;国际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企业对于谙熟国际化条例、人文、技术、管理等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mba(工商管理硕士)教育是世界各国管理教育的主流模式,为企业输出大量的精英人才。我国从1991年起开始设立mba学位和试办mba教育,mba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管理人才的重要渠道。然而mba教育在走向世界、融入国际教育发展的大浪潮时,遇到了本土化与国际化如何更好的结合等问题,迫切需要在教育管理方面进行适应国际制度的创新和改革。本文通过分析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现状,总结其发展的成功模式,结合内蒙古工业大学mba教育实践经验,找寻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新思路与发展途径。

一、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国内研究现状。

我国对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的研究上,梳理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成果总结为以下几点:第一,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涵义,如舒志定、魏腊云、刘兰芝等从不同角度对高等教育管理国际化进行了定义;第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必要性的研究,如张书祥指出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和必然趋势;第三,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如邓毅芳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强调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应是以掌握知识为目的“维持性学习”,主张“创造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张继桥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几种方式国际办学、留学生管理、学术交流等提出了建议;李江红提到了远程教育、网络教学、设立分校、授权、学位等教学模式的选择;第四,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经验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如普女女总结了德国、澳大利亚、美国、新加坡等四个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的经验,指出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应从理念、师资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做起。综上,目前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文献居多,但是专门分析mba教育管理如何国际化的文献比较少,从众多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的文献中也不难发现,人们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意义观点基本一致,而就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界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模式也因各国各地区各学校的差异而不同。

二、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内涵及发展模式。

(一)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目前存在着多种观点。魏腊云从高等教育国际化产生的动因角度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核心是国际交流。舒志定认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其本质是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信念的加强、国际化功能的扩张,融合本国传统文化,高等教育以更加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活动吸收国际教育办学经验,力求发展和完善的本国高等教育体系,以促进国际教育文化事业的传播与交流。

结合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本文主要从mba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途径和其目标为主对mba高等教育国际化进行阐释,认为mba教育管理国际化是指mba教育在国际理念的指导下,遵循国际惯例约束,通过合作、交流、协调等手段,调整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国际教育管理理念与体制,培养适应国际竞争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使mba教育管理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发展的需要。

(二)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发展模式。

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实现随着不同地区、不同高校具有地域性、差异性等特点,其发展模式也是可以进行不同选择的。mba教育管理国际化模式可认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国际化,二是管理的国际化。而当今世界在mba教育国际化上做的比较成功的当数美国的教育模式,其他西方国家的教育国际化模式也有可借鉴的地方。总结以美国为主的教育国际化发展模式,可以得出mba国际化的成功模式主要立足于以下几种途径:

1.国际化的mba教学理念。教育的国际化必先要求教育理念的创新与改变,只有突破原有的教学理念,树立国际化教学观点,认清教育的本质问题,方可建立具有特色的国际化教育体系,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的国际竞争能力等。mba教育管理的国际化亦需要首先认清时事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培养学生国际竞争能力和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是mba教育管理国际化的重要目标。所以要实现国际化,就意味着改革创新,需要理念先行。

2.教学内容及方式的国际化。教学内容的国际化是高等教育教学国际化的一种主要途径。在国际化理念的指引下,mba教学内容国际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课程体系建设与国际接轨,是指在mba课程体系中能够及时增设涉及全球化经济、文化等的课程,这些课程反映国际经济时事动态、富含世界管理先进理念和世界文化信息,能够增强mba学生对世界政治、经济环境的了解和与世界的交流能力。也有一些学校还特别增加了语言类课程的'比例,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主要指围绕课程设置在教学中融人世界经济的最新动态、多元文化特色、管理等领域内容。教学方式的创新主要是在mba授课中借助多种手段,采用能够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方式和引导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态度和实战性与创新能力。国际上盛行的mba教育教学方式可谓形式多样,主要有三大类即案例教学、现场实践、模拟。具体如案例教学、实地调研、项目研发、角色扮演、演讲辩论、计算机模拟、行动学习、参观实习、学生开放式讨论与演示等。然而,我国的mba教育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教学内容,保持本土文化,扬长避短,维持特色,这样才真正发挥了教育国际化的意义。

3.管理体制国际化。mba教育是市场的产物,因此也一定要面向市场竞争。国外的mba教育在管理体制方面多采用企业化管理模式,学校有很高的自主权,政府和行政机构主要是服务与配合,学校可灵活的建立规范化、国际化的管理体制以适应市场和应对激烈的竞争。我国的mba教育办学上缺乏自主性和灵活性;应该充分借鉴国外mba运作和管理的成功经验,参照国际通用的mba教育管理模式,不断增强mba教育中心的市场意识、服务意识及品牌意识,建立市场化、企业化mba教育管理体制。

精选党的教育心得体会和方法论文(汇总19篇)篇十九

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院校和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协调发展。

1。改变现行的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

(1)按照市场规律设计专业。这是校方应该做的,落后的、陈旧的、无效的专业及时撤并,新兴的、复合的、动态的新专业尽快地建立起来。逐步地使专业结构设计科学化、合理化、市场化,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不同需要。

(2)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高职属于重实践轻研究的院校,就业方向主要是经济实体,专业实践能力差,就是手里握有不少的证书也无济于事。激烈的市场竞争,其实就是实践能力的竞争,创新能力的竞争。在校期间,要把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积累学生的`实践经验放在首位。

(3)扬长避短。什么是体育教育的长处?是精神,是坚韧不拔的竞技体育精神。竞技优胜取得的过程,造就了受教育者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进取精神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坚韧性格。短板也是显而易见,专业独立单一,知识和能力不具有通用性,择业空间狭小。院校要在课程的设置上把短板补齐,除了专业要精以外,尽可能地使每个学生掌握更多的求职资本和就业技能。

2。体育教育衔接就业的对策解决体育教育和就业衔接这一问题,需要开放和科学的态度,围绕国家经济建设的进程来布局。

一是,发挥教育部门主导作用,统筹安排,合理规划。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全盘考虑院校、企业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和利益,有的放矢的进行全方位的课改。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力求做到政府宏观调控,紧盯经济运行对人才需要;院校专业设置布局合理,知识结构面宽适用,就业趋向清晰明确;用人单位乐于接受,学生、家长基本满意。

二是,改变专业设置,充实体育教学内容。把历史延袭的不适合当前教学内容的进行修订,把新兴的体育项目和体育产业课程收编进来。打破陈旧的、落后的体育教学理念,把培养优秀的体育人才和实现多数毕业生的圆满就业结合起来,适应社会行业的现实需要,适应时代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院校有责任和义务根据市场需求和地方特色开辟新的专业领域,比如,体育健身,体育旅游,体育传媒等专业,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范围,提高就业率。

三是,持续不断的就业指导,把工作做到前面。大学生从校门走入职场不是一蹴而就,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就业指导也应该是,纵向的接连不断,横向的全方位。院校要有一个贯穿学生教育全过程的规划,按照不同年级的知识掌握程度分阶段实施有针对性的指导。初期阶段:指导刚刚踏入校门的学生,开始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初浅的认识,制定一个初步的规划;中期阶段,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有选择地进行就业能力辅导;后期阶段,规划毕业后的就业方向,获取所需的职业资格和专长,接受就业指导和服务。三个阶段,短期目标和长期方向相结合,逐步深入,融汇贯通,无缝链接,形成完整务实的就业指导体系。

四是,提高毕业生的自我择业能力。全面提高院校体育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除体育专业以外的其他技能,毕业时基本具备自我择业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从学习吸收到能力生成,院校负有主要责任,而最终就业的主体还是学生。培养自我择业能力,就是体育教育和就业的最好衔接。

二、结论。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体育教育已经不是简单地培养竞技人才,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职场的需求变化,都需要教育和就业的衔接。培养高素质,多样化,综合性的体育人才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赋予院校体育教育的任务和使命。加快体育学科的建设和改革,综合思考,全面发展,才能使院校体育教育迈上一个新的阶段,也为学生的最终就业铺平道路。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组织人事干部竞职演说稿范文(20篇)

    人事管理需要关注员工的个人需求和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双赢的局面。以下是一些人事管理的专家观点和建议,希望对大家的管理决策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同事:很高兴,也很荣

    精选化解信访案件方案(案例17篇)

    计划书的编写过程需要深入思考,分析现状和未来的可能情况,为实现目标制定出合理的策略和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优ui实训心得体会大全(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总结,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经典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第一段:引言(150

    优质简爱心得体会报告(案例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轨迹和经验的记录和整理,有助于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工作方式。心得体会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和工作经历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方法,它有助于我们

    最优去学校宣讲心得体会(通用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经历和收获进行思考和总结。这些心得体会范文深入浅出,字字珠玑,值得大家细细品味和参考。近日,我所在的学校组织了一次法治宣讲活动,

    专业冬季轮训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所面对的挑战和困惑的一种思考和总结。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中,作者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概括。胫骨做这次的村党员冬季轮训,我们也可以为

    2023年高中假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15篇)

    通过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培养良好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社会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在班主任工作例会上的讲话(通用16篇)

    演讲稿范文能够帮助演讲者回顾演讲过程中的亮点和不足,提高自身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了更好地理解如何写一篇出色的演讲稿,我们可以来看一些著名演讲家的范文。

    2023年幼儿园工作体会与感悟大全(19篇)

    通过写工作体会,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工作中的挑战和成就。在读这些工作体会范文时,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将其中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从小的时侯就向往成为一名光

    实用三杯茶读后感(案例19篇)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个人阅读体验和思考的方式,可以展示我们对作品内涵的理解和感受。以下是一些读者们分享的读后感佳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作品,形成了多样性的观点和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