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

时间:2023-11-24 作者:纸韵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和观察与书中的内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见解和观点。以下是一些精选的读后感范文,它们对书中的主题和情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评价。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一

“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01。

本书的书名是很“诱人的”,“中国文化”本身意味着广度和深度,至于“深层结构”,作者解释为“中国历史上由古至今比较稳定的某些规律,它们是使中国在历经变化后仍保持自身特殊认同的因素”。如此看来,本书着重要阐述的是中国文化外在表现形式背后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这“东西”理应是明心见性、直指人心的。

02。

通读全书,作者耗字40余万,主旨为两点,一是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作者引用“仁者,人也”,“仁”即“二人”,“二人”才能称之为“人”的拆字新解读来解释中国的人情社会,作者认为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能对任何一方下定义,如“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二是由此引申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句话,个人的`“压抑”,集体的“权威”。全书围绕“二人与一人”的关系列举了种种社会现象来佐证上述观点。

对于作者提出的各种中国社会现象,如“对外客‘尊而不亲’,对自己人‘亲而不尊’”、“理性思考和道德判断容易被感情化,对持有不同见解者视为‘不友好’”、“一个人‘做好人’仍比‘有个性’更受人欣赏”、“存在‘亲民’姿势,而不是‘亲民’制度的情况”等等,不一而足,都值得深思。

03。

然而本书也存在诸多问题。一则,未见规律性、本质性的“东西”。用“仁者,人也”的拆字解读及众多自古有之的俗语来论证国人如何“抑制个性、臣服权威”有穿凿附会之嫌;再则,作者序言写“本书特点并非泛泛地罗列几项或十来项国民的‘劣根性’然后提出老生常谈的补救之道,而是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看似要彻头彻尾的“解剖”,读来却更像是一箩筐吐槽,不成系统,更遑论明心见性。如此吐槽需洋洋洒洒40余万字?最后,作者的佐例存在不少为吐槽而吐槽的情况。举一例如“笔者在美国看到一幕,一位来自香港上层社会的女留学生,当其友人的外籍妻子在抽烟之时,就当众用手在前面狂扇,驱散烟雾。她的原意可能是为了证明自己是‘妈妈的乖女儿’,不过真正证明了的却是不懂礼貌、‘土’与‘大乡俚’的心态”。如此臆测的逻辑,不值一驳。

04。

作者在导论中写道“不存在人的认知意向对客观事物‘兼容并蓄’的可能性”,以此表明本书的观点仅是万千分析构架中一套,并不能“看到”全部的现象。

这种说法是中肯的,正如马云说“你相信什么才会看到什么”,任何一种分析框架必然受到主观意向的影响而变得不那么“客观”。尽管如此,本书四面出击,不成系统、缺乏有力论证的“对国民‘劣根性’近乎千刀万剐式的切割”,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吐槽集,没有“老生常谈”的解决方案,也不存在“推成出新”的观点,只能落入“沽名卖直”的行伍中去,辜负了这么“诱人的”书名,而低劣的吐槽段子只适合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中。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二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三

第1页。

2013-4-8。

道德与文化。

1、文的意涵。

(1)纹理。

(2)礼乐制度。

(3)道德。

2、化的意涵。

3、教化。

(1)定义:指中国古代以孝亲伦常来变俗易教得文化现象(2)种类:

政教改化:有组织,强制的政教风化:有组织,并非强制的教育感化。

4、孔子在中国道德文化建构中的作用(1)孔子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那些思想基础?

积极乐观的有为精神。

开创了重视历史经验的优良传统。

确立了道德谱系的阿基米德点(2)孔子与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建构。

a孔子与春秋时代的基本状况b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仁。

孔子的道德是建构在自觉意识和亲子之爱的基础上的。

(3)如何理解孔子对传统道德的重新奠基1春秋以前的传统道德具有浓厚的巫术文化色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这种依靠外在强制的道德已经丧失其社会整合功能。

2孔子生活的时代正是一个人类思想大爆炸的时代,当时的中国理崩乐坏,道德急需重新建构。

3孔子最大的贡献是将道德由外在强制的社会规范转换为内在的情感自觉,即道德必须建构在一种自觉的个人意识基础上。

4同时这种以亲子之爱为核心的道德正是建构在传统的宗法血缘社会基础之上的,这使它具有了道德展开的起码前提。

三、什么是文化。

(一)定义。

文化是包括各种外显和内患的行为模式,通过符号的符号使人们习得并传授,并构成了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历史上经过选择的价值体系,文化既是人类活动的产物,又是限制人类进一步活动的因数。

第四章。

一、定义。

即指中国古代伦理型文化形态及其文化广性所得以形成的特殊文化环境。

二、内容。

1半封闭的温带大河大陆型区域地理2建立在这种地理环境上的农业生产方式。

(1)夏商周的原始协作式农业经济。

(2)秦至清的家族式小农自然经济。

3与上述地理环境和农业经济相适应的大一统的宗法组织。

(1)夏商周三代的宗法分封制。

(2)三代以后的宗法君主制分封制。

中国在二级群体中获得社会性满足的顺序:伦理——法律——宗教。

一、物态文化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由人类加工自然创制的各种器物,它是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构成整个文化创造的基础。

(二)特点:1创造性。

2时代性。

物态文化的时代性并不意味着进步性。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的高峰时期是宋朝,中国古代文化的隆盛时代是隋唐;

3民族性。

(一)生产1农业。

(1)基本情况:中国古代农业南北经济分界线:秦岭——淮河。

(3)农业生产与中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平1。

第2页。

2013-4-8。

1:54:57am保守。

忍耐。

2手工业。

《考工记》是中国目前所见的最早的手工技术文献。

家庭手工以纺织品生产为主3商业:单向性的朝贡贸易。

内敛式的海洋贸易。

中国古代的四民分业是士农工商中国古代抑制商业发展的原因:

第二,商业的发展导致的贫富悬殊与平均主义为核心的家族伦理传统相冲突;

第三,抑制商业也与以农业为本位的古代文化生态息息相关;

第四,中国传统世界观对经济人生得消极态度也导致了对商业的抑制。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从不贱视商业的王朝是元朝。

(二)生活。

1、衣服。

(1)基本情况。

b华夷之别,交领右衽。

c尊卑之别,长衣配饰(3)当代社会中的服饰。

2、饮食。

人类饮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是进餐时间的规律性。

第三,等级性和平均主义观念相辅相成;第五,中国文化的早熟而不成熟。

第三,社会关系上以血缘代替业缘;第四,文化人格发展的口腔期固着。

3、建筑。

(1)传统建筑概说。

世界建筑分为三大体系:欧洲,伊斯兰和中国。

中国建筑的三层式被称为天地人。

中国传统建筑如何体现传统价值观的?

第二,祖先崇拜的宗法制文化传统;

第三,极强的守恒性;第四,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理念。

4、社会交往。

黄帝——轩辕氏|:车子的发明者中国社会公德缺乏的原因:(1)社团生活的缺失。

(2)社会公德所要求的理性精神的缺乏(3)社会伦理的家庭化。

(4)公共空间的权力化、等级化。

第六章。

一、制度文化的定义: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为适应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各种具有外在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二、特点:

1、时代性。

2、客观性。

3.、强制性。

1、科举制度。

b战国时代:客卿制。

c帝国时代。

察举也是汉代最重要的官员选拔制度。

d共和时代:选举。

(3)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a使权力资源的分配有序化,减少了社会动荡;

b维护了大统一的政治格局,强化了中央集。

第3页。

2013-4-8。

1:54:57am权统治;

c传承了中华文明;

d科举制度造成了一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维定势。

2、法律制度(1)定义和特点。

(2)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

a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

b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历代王朝的各种改革称之为“变法”)c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建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

d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

e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f立法、司法与行政统一,行政干预司法;g以实质正义代替程序正义。

《唐律疏议》——把儒家思想法律化。

一、行为文化定义。

行为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尤其是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它以民风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起居动作之中,具有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

二、特点:

1、大众性。

2、民族性。

3、地域性。

4、非强制性。

三、行为文化元素概述:仪式。

(一)定义与特点。

1、定义:仪式是指按某种规定程序而进行的,由传统习惯发展而来,并且为人普通接受的一种行为方式,用以界定和表现特殊时刻、事件或变化所包含的社会与文化意味。

2、特点:(1)神圣性。

(2)话语的神话性(3)象征性。

(4)高度的形式化。

(二)节日。

1、节日的本性(1)节日能让人在一个非对象化的时空中自由地舒展开来。

(2)节日体现了一种活生生的时间节奏。在中国,仰韶文化时代是森林休耕,龙山文化史灌木休耕;春节在中国已经有至少三千年的历程。

(3)作为生存时间与体验的节日,总是会有些不寻常的交汇和新鲜经验。(4)节日还具有一种重新创造世界的神圣氛围。

2、传统节日体现了中国文化那些特点?(1)根植于农业文明。

(2)祖先崇拜的宗法制特征(3)天人合一的文化心理(4)非人格化特征。

第八章。

一、定义。

由人类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絪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等。是文化整体的核心部分。

二、特点:

1、精神性。

2、先验性。

3、超稳定性。

三、中国心态文化的特点:人文性。

1、这种人文性并不意味着对作为个体的人的尊重;

2、这种人文性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反神本主义;

3、与此相关的就是中国人对伦理的过度重视;

4、非科学性的实用理性文化传统。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兵、农、医、艺。

唐代佛教唯识宗哲学消亡的原因就是因为思辨性太强。

1、与商周巫术文化传统的没落有关;

2、长期的小农生产的经验论导致了实用理论的顽强保存;

3、宗法血缘导致了人际关系异常突出,阻碍了纯粹理性的发展;

4、先秦时代的社会大变动决定了当时中国人执着于人间世道的实用探求。

心态文化包括社会心理和社会意思形态。

(一)社会心理。

第4页。

2013-4-8。

2、乐感文化。

从文化模式来说,西方文化是罪感文化(也称爱感文化),基督教就是这种文化的表征,中国文化的类型和特点类型:伦理型特点:

a、特点:饕餮纹,人兽共生。

b、美学风格:李泽厚称之为“狞厉的美”(2)雕塑。

特点:与绘画有关:一是平面性,二是彩绘(3)书法。

最伟大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4)绘画。

特点:一是散点透视,二是遗貌取神文人山水画以宋元时期水平最高(5)音乐。

中国音乐的主流是无音节体系(6)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最有代表性的剧种是京剧和昆曲。

特点:程式化,虚拟性。

程式化:程式指的是前人戏曲艺术经验的凝固形态、程式化就是在戏曲表演中以故常为法度的一种普遍倾向,是对前人戏曲经验和已有格局的蹈袭和俯就。

1、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2、重实际求稳定的农业文化心态。

3、以家族为本位的宗法集体主义。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5、摆脱神学独断的生活信念。

6、重人伦轻自然的学术倾向。

7、经学优先并笼罩一切的文化领域经学:训解和阐释六经及其儒家经典的学问,是中国古代学术领域中压倒的一切的学问,成为古代社会汉以后历代的官学。

近代以来在物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心态文化方面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五四运动”。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四

这次要说的是《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这本书也是我们专业的专业书籍之一,如果作为同等学力的考生,这本书是加试科目之一。此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总体,它的总体特征、基本精神等。首先要澄清和说明的就是本书的“文化”概念,这个词是我们人类学和最重要概念了,内涵非常丰富,现如今以有一两百种关于文化的定义了,所以首先要明晰的就是此书关于文化的定义是如何。广义来说文化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传承和实践着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组织方式及其产品。从这个定义来看,文化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此书也将文化分为三个方面:物质生产文化、制度行为文化和精神心理文化。但是从本书的论述结构来看,本书的内容其实采用的是更狭义的文化概念,更偏向与泰勒的经典定义:“文化是一个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所以本书诠释的中国文化是偏向于一种思维方式、价值观、世界观、信仰、道德观念等这类精神心理层面。首先说中国传统社会的特征是:农业自然经济和血缘宗法制度。然后引申出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

1、重伦理、倡导道德之上;

2、重和谐与融合;

3、重实际、追求稳定;

4、重理性与人文教养。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以及礼制精神。需要解释或者说是和我原来观念不一样的是这里说的中国的人本主义精神,看此书之前我从未将此当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国文化其实更重视集体观念,但是这里说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始终围绕着人,重人事而轻鬼神,不像西方有个上帝高高在上,也有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关注百姓的人伦生活,从这几方面来看还是说得通的。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偏重辩证思维、直觉思维和中和思维,价值取向偏向: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进取;

2、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3、物质和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4、尚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说完总体特征,第二部分是为分论,为本书的主要环节,介绍了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泉:儒、墨、道、法、兵以及佛家,还有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史学、审美教育、科技,内容广泛,其中儒佛道三教合流的精髓也说得不错。呈各流派相互吸收借鉴的趋势,古人处不同的境遇或者不同性格的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归宿,这代表了不同的人生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功名利禄,需要积极进取的时候有儒家,遭遇失败或者需要退隐山林的时候有道家的清静无为;思考死亡、望及来生的时候有佛家。

第三部分算是从纵向论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其中要说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有杨朱“不拔一毛”的个人主义,也有主张听从内心感觉的人文主义,无鬼神的唯物主义等,其实中国文化中各种观点和见解很多,只是以儒释道为代表的观念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了而已。然后中西文化的比较中也有很多精彩的地方,如自然观方面:中国文化主张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好了,顺应自然,但这也导致了人与自然主客部分混为一体,从而缺乏探索自然、改造自然的动力;西方文化更偏向对自然的征服,自然与人类,主体与客体的区别,所以更容易发展起来科学精神。但在过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今天,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又散发出了它的价值,这也是中西文化相互借鉴的价值。然后在思维方式上,中国文化更为强调“执两用中”的中庸思想,这给中国人带来了人与物、人与自然交融和谐的境界,但也由于缺乏两极对立的思想,不走极端,导致了对罪恶感与灾难的感悟认识不如西方深切,对美、善、光明的追求不如欧洲人执着。中国文学也悲情不深,寂寞感不强,悲剧都常以“大团圆”式结尾,诗歌乐章也少有突破平衡、悲喜双用的结局。西方两极对立带给我们的是无穷进展、执着追求的精神,但也有其弊端,所以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也更显其价值。

看教材书籍就是内容丰富,观点非常繁多,因为它本来就是浓缩的文章和观点了,确实也不能在这区区一两千字就能详尽其妙处,只能尽量着其精彩之处以及新观点而论之。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五

《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这本书是弟弟强烈推荐的,买了较久,书的印刷和装帧都很好,拿在手里沉甸甸的,但书名给人一种距离感,对于我们来讲,中国文化深层结构这种问题好像深不可及,实难理解,我们也总是以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很少自己主动深刻地进行反思,直到今年跟弟弟闲聊中再次提起才开始潜心阅读,由于自己才疏学浅,在读完本书后,深感自己的无知和浅薄,不能透彻的理解本书所涵盖的内容和思想,所以说一下看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这本书首先从人们口腔期的个人单薄感和浑然不顾及陌生人的身体动作与情绪反应这几个问题所开篇,并且由此举了很多在国人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读完这本书让人莫名的产生一种逃离感,并且这种感受越来越强烈,我想是因为作者把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事情背后深层次的问题发掘出来后,让我们认清了中国文化深层的劣根性,当自己的丑陋被自己看清后,自己都会讨厌自己,让我们觉得是时候改变了,但我们很少去反思自己存在的问题,或者说反思的不够深刻,中国人对“人”的定义是放在“二人”的关系中去定义的,而不是以“自己”为出发点,所以我们很少去反思自己的行为,因为想要知道自己做的对不对,去看下别人便知道了,别人永远是评价自我的标准,所以便无法深入的进行自我的反思。

更好的认识自己。“人者,仁也”,“人”既“二人”,作者以此来总结中国人对人的定义,只有在“二人”的对应关系中,才可以对任何一方下定义,这就注定了中国人“个人”状态的不发达,而书中讲的很多问题都与这种不发达有关,中国历来以和为贵,由和气生财等熟语中我们就很容易看出,有时我们会为别人牺牲个人,就是为显示一种友好,以达到人际中的和谐。在这种“和”文化的熏陶下,也使得人失去了个性,有时甚至到达委曲求全的地步,不敢表达个人的喜怒哀乐,它造就了一种将自己贬低才能获得社会称许的'倾向。追求自我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很多时候都是看别人在做什么,然后决定自己要去干什么,我们永远想着像其他人一样活着,缺少对自己的认识,他让我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我在这个文化深层次下的真实状态,让我不断地反思,我离“自我”的距离还有多远。

虽然作者整本书都在讲每个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一一剖析后,使人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并没有给出解决方案,但作者一针见血的描述让人叹服,那种深深的逃离感让人印象深刻,就像一个医生一样对病人的病理进行了分析诊断,引发我们思考我们该如何去做。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六

这本书是由高教司组编的,因此书中所述皆是当今权威之论证,而众多作者亦可算是中国文化界的领军人物,我个人认为文章很有可读性,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尽管我在读第一遍时多少有些迷惑,但或许这也恰恰证明了文化内涵的一种深刻,证明了这本书的价值。确实,姑且不谈读完后我对中国文化又多了多少了解,单是那种巨大的时间跨度就会让人忍不住在内心生出无尽的肃穆和庄严之感。用半年的时间读完千年的历史,恍惚中总感觉半年的时光就如同已过了千年。也许这种感觉并不奇怪,用一个半年用一双眼睛去见证中国人从上古到今日的千年文化史,怎会不令人慨然?其中点点滴滴记载了中国的辉煌,透射着历史中灿烂的光芒,也详述了中国千年文明中所走过的所有曲折的路,让人读来自然会感到几分沉重。

不难看出,同样沉重的是历史,是文化。然而,在一种浩瀚的沧桑感之后,其实我觉得更有必要去思考一下文化本身的内涵和它在人类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一种文化往往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寄托和行为的指导,没有文化的民族应该是不会存在的,即使是有,也注定是没有希望的。中国经历了千年的风雨,走到今天其实也同样面临着一场文化的抉择。中国人其实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中国的文化该走向何方?在本书的末尾,本书的编者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观为中国新时代的文化指出了方向。然而抛开一种言论的说教以及思想上的控制,我们会发现这样的解释是经不住推敲的。一种文化的真正走向或形成往往并不会因为一种貌似客观甚至超脱的语言解释而定型。它需要的是实践的考验,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它的决定者是历史。

笔头落下上述文字之时,正听着那首小刚的《黄昏》,多少有种伤感,所以读史一定不能再听着伤感的音乐,否则那份慨叹足可令人窒息,因为人总是在不经意中把历史的沧桑与人生的际遇相结合,两相交映,便是一个沧桑的时代。由此我想到中国文化在今天发展的状况对于我们这代人的影响。人们曾经把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定位为迷茫的一代,就是说这一部分人生活在一个古今文化碰撞,中西文化冲突的时代,而这个时代造成了一种文化的波动与混乱,也就因此造就了一批思想波动混乱的人,读后感《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这些人面临历史向前的滚滚大潮,在一种思想的多元但又不能彼此相安的状态中变得无所适从,也因此,这一代人又常被戏称为没有希望的一代,其实本质上说的就是,这些人由于文化的不定性,始终无法让自己找到一种让自己信服的文化价值系统,所以理想是模糊的,前途是模糊的,他们伴随着经济的超速膨胀显得茫然不知所措。因此中国新时代文化的真正定型过程还远未结束,中国文化依旧任重道远。

古人云,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这本书记载的历史文化处处透射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但细读这本中国千年文化史的终极目的绝非是去一味追索一种昔日的文明,去单纯重温昔日中国文化的光辉灿烂。历史的真正作用是告诉后来人,不要再走前人曾经走过的错误的路,或是让后人从前人的经验中汲取养分指导未来,因此文化始终与历史相融。

千年的文化,千年的感慨。我们可以在书卷中穿越时空,走过这历史的千年,不胜唏嘘。然而当曾经的八零后最终开始登上社会的舞台时,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百年,就又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了,因为恰恰是无数的人生百年才凑成了历史的千年。

我也是一个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啊。

《中国文化概论》是中山大学哲学系李宗桂先生的力作,这部著作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产物。

《中国文化概论》,如果只是看书名并不太象一部学术专著,不过即使写成“概论”,对研究中国文化来说是不容易的。“文化”这个词听起来很普通,大家都不感到陌生。不认识字的人,可以说是没有文化,但这些人的行为、心态都会受到民族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可是要说清楚什么是文化,要对此作出科学的界定,都似乎又成为难以捉摸的东西。关于文化的定义,据国内外不同资料统计,有说一百种,也有说二百种,总之,至今没有一个为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

此书取名《中国文化概论》,这与文化史有所不同。后者是按照顺序,阐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形式和变化发展的历程;而作为“概论”,则要按其内涵分类作专题论述。虽然有些专题也要讲述其发展顺序,但重点还是要阐明各个专题的特殊内容。书中对于中国文化的流变和分期,中国文明发展的特殊道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的基本特征,中国文化的文体内容、核心、类型、特点、理想人格、价值取向、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基本精神,都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和分析。对中国历史上一些重要思想流派,如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佛教,以至尊先五,重传统的社会习俗,书中都分别立专章进行论述。各章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书经纬成文,论史结合,交织成一幅丰富多彩的画面,从而显示出中国文化整体的概貌。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七

班级:人文院旅游092班姓名:朱颖学号:22209212在上大学之前,中国文化从来没有被专门独立开来,作为一门课程来由老师讲授。对于中国文化的概念,我一直很模糊,对其了解也很狭隘,最多也就是从历史课本上知道了一些皮毛。比如诸子百家中的儒家、道家、佛家等等。但我们去了解这些,是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去学习它们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并不是出于热爱,或是以想要达到一个提升自己思想境界的目的去学习,因而对它们的内涵并不是真正了解。

而这学期,通过把中国文化作为一门专门的课程来讲,我才真正有机会了解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在中国文化概论课上,听老师讲的最多,最为深刻的就是儒道佛思想。虽说曾学过一点,但由于自己认识的肤浅,对于这些传统文化都有一些误解和不解。好在通过这学期的学习,对于中国文化或多或少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对于儒家思想,可能是三个当中我们了解最多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它提倡仁爱精神,认为人性是善的,因而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在儒家思想中,我接触的最少的就是中庸原则,但通过学习之后,我比较欣赏的也是这一原则。中庸是执两而用中,是和而不同,它要求我们处理任何事情都必须牢牢把握那个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恰到好处的中正处。此外,它要求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正确的行之有效的原则、思想、策略、方案等,妥善地加以调和,使它们相互融通,相互补充,相互制约,达到亦彼亦此的中和状态。

在课间,老师经常会放一些很美、很好听的音乐,老师非常提倡乐教,所放的音乐也是通过精心挑选的,对此我也很赞同。音乐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乐教,能给我们美的享受,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使心灵得到安宁、平静。

预它、改变它。这种热爱自然,尊重自然、和自然和谐相处的审美态度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是极富启示意义的。

于我个人而言,我是比较喜欢佛家文化。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众生皆是佛,或者说有佛性。佛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既深且广:印度佛教对于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产生很大的刺激和提升作用,使宗教的超越信仰开始补充、校正、融入以世俗主义为核心的本土传统价值观与人生观;同时,大量佛家名相与词汇,大大丰富了汉语语汇,融入我们日常用语,潜移默化地影响思维方式,比如:世界、实际、相对、绝对、觉悟、因缘、方便、解脱、彼岸、净土、平等、众生、现行、知识、唯心、慈悲、刹那、劫难,还有:口头禅、三生有幸、不生不灭、不即不离、五体投地、六根清净、、花花世界、想入非非、一丝不挂、大千世界,等等。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学佛人的人生目标应该是和明确的“断恶修善,成佛作祖”,希望成佛以后救度苦难的众生,让众生摆脱轮回,成佛正果,破迷开悟。佛家思想中因果报应、灵魂转世的信仰深深扎根于人们心中,善恶皆有报、一切皆缘分、随缘放下等等。尤其是上节课的舍利子、佛骨给我很深的感慨。达摩祖师修炼那么久,修成正果,最后留下的是令世人赞叹无比的舍利子,那该是多高的境界啊。陆老师举得那么多例子,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了佛的境界,一个值得我们去努力靠近、努力追求的境界。

对于这三种文化,各自有各自的内涵与精髓,有其深远意义与影响,可以说是各有千秋。很可悲的是,我们看到当今社会上存在许多不良、丑恶现象,说的严重点就是——以变态无耻为时尚。从好多事件都可以看出来,这个社会的某些方面已经畸形、变态。比如: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连续多起杀害幼儿园儿童事件等等。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但我们应该保持一个清醒的头脑,一颗不被世俗的浑浊污染的心。

学习中国文化概论也仅仅是一个起点而已,要想真正深入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我们还需继续努力。陆老师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引领作用,给了我们一个良好的开端,相信在以后的学习中,只要我们端正态度,用心学习,我们会更进一步。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八

语言是区别人和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作为社会性的人所特有的。语言是在人类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所以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无疑要融进当时人们社会生活所特有的文化、风俗和思维方式。同时还要受当时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物质条件等诸多因素的限制。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哪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与其本民族的文化息息相关。反过来,语言作为人类交际的最重要工具,还担负着传承文化和创造文化的重任。

随着社会的发展,交流的需要,文字的出现成为必然,众多古文明的文字都是以象形的形态出现的,汉字也是由象形发展而来,从今天发现的最早的汉字甲骨文到现在我们使用的简体字,是一脉相承的,都是表意文字,这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汉语蕴含了厚重的中国文化,首先表意的汉字其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人文性,从象形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对生活中各事物的观察能力及其活动所涉猎的范围。指示、会意、形声字更体现出古人丰富的想象、高度发达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现象的分类等。如汉字中“示”部字之多,可以看出先辈对祭礼的重视,这是当时独特的历史文化风俗的见证。

汉字这种独特的结构和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毛笔,还造就了中国的书法艺术,或者说是书法文化。书法的背后是中国人特有的审美文化心理和高远空灵的意境美。不单书法,包括绘画艺术,诗歌都追求这样的境界。中国的诗歌对语言运用发挥到了极致,打破了现代的汉语语法规则,或者说从西方移植过来的语法体系不适合中国语言和中国文化的土壤。如汉语中的成语、典故是完全不讲求语法中的构词规则的,它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下形成的,通过逻辑分析是不能理解其本意的,不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就很难完整地理解成语、典故、俗语等。如“足下”、“染指”背后是一定的历史事件,不了解这些故事,就不能理解这些词语。西方的“不和的金苹果”、“阿基琉斯的脚踵”背后是古希腊神话,单通过字面分析是不能达到目的的。

中国的语言重神不重形,这与中国的`表意文字,中国人的悟性思维、重语感不重逻辑分析是分不开的。在当代的国语教育中,西方的语法体系占据了话语霸权,对语句进行解剖式的语法分析,使具有浓郁人文精神的语文传统丧失了其生存的价值。在母语教育中应根据汉语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感,以及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尤其是在诗歌教学中,朗读感悟应重于语言分析。理性的分析会丧失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各民族的语言不应该有优劣之分,不同的是它们背后的文化、思维方式等。我们不要把西方的语言语法套用在汉语中,这样只会导致汉语的混乱及其活力的消减。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九

疫情期间通过读程裕祯先生的《中国文化要略》,感觉里面的内容极其丰富,对于中国文化分析也较为全面,从地理、历史、政治等方面的关系讲述中国文化,简明而又富有逻辑,给人以一目了然、恍然大悟之感。

以前从来都不敢对文化妄自评论,觉得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觉得自己不敢望其项背,连皮毛都不敢沾染。但是通过阅读和了解,反而觉得文化离我们很近很近,甚至可以说文化就是我们本身。作者用通俗的语言,简明的文字,把中国文化概述出来。在书中提到,中国文化有这样三个特征:1、中国文化突出人文主义精神;2、中国文化注重和谐中庸;3、中国文化富于安土乐天的情趣。

文艺复兴以前西方人民基本上都视神为天物,顶礼膜拜,虽然中国古代也信神,但是中国人信得程度远远不及西方人那般虔诚。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政权从来都没有和宗教结合在一起,这也是中国宗教和西方宗教的一大不同之处。再者,在中国对人的'作用的强调也是古已有之的,甚至有“人定胜天”之说,即使是骂天者也不乏其人。由此可见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还是相当突出的。

中国文化的和谐和中庸则无需多论,孔子以来的儒学让中国文化保留了这一独特的特征。从古自今的中国人都是如此,不仅是儒学时代,就是当代和现代,中国人一直都在追求和谐和中庸,如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口号,即使是冠上了社会主义的头衔也还是“和谐”的。而中庸却是中国人民一直以来追求的一种境界,适可而止、恰到好处等词深刻的体现了这一特征。在中国几千年的史书中都有告诫人民做人要适可而止,恰到好处。

畅游在华夏文明的海洋,感受历史跳动的脉搏,寄托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美好愿望,汇集成一条有生命、有温度的历史长河。我们应该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继承中国文化,身体力行地弘扬和传承华夏文明。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

熙熙攘攘的人海中,小情绪太多太多:职位、权利、名声、利益、潮流、情感,在历史与现实中比比皆是,但值得我们驻足、仰慕、思索的应该是古往今来的那些大情怀、大孤独。

听到余秋雨的真人的声音,还是让我很是意外的,一代文豪的声音居然如此质朴,语速不快,没有华丽的辞藻很少引经据古,就像一个平凡的长辈向你谆谆教导。认真听下去,就如同一股清澈的甘泉流入心头,让烦躁的心平静下来。

我们在路上,摆脱了固定的环境,陷入了广阔无比的陌生和未知,但是生命的缆绳还紧紧地握在自己手上,这就会比我们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感到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强大!

谈到文化,余老师首先否定了我们天天被灌输的职场规则、心灵鸡汤、厚黑学、权谋论等等,不能让这些文化牵着我们走,我们才是文化的主体,文化应该朝着简单的方向走下去,人与人的都勾心斗角不该成为文化的主旨。当我们醉心于职场的争锋夺利、一争高下、甚至不择手段把别人踩到脚下的时候,就真的快乐充实吗?当算计了别人,天天睡觉都要想着会不会别人算计,这样也不知道是痛苦还是幸福。

我的感觉就是,我们确实是在从我们古代的文化中汲取着糟粕,所谓职场文化就好比春秋战国,每个诸侯国都是满无仁义道德,干的大多是背信弃义的勾当,昨天还歃血为盟,今天就生死相向,从中原因说来也简单就是一个“利”字,这才是糟粕文化的核心。唯利是图成为文化的主流时,将会成为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这些文化巨人几乎同时出现在世界上,他们很像是一起同时接到了同一个指令,而且手拉着手并肩下凡,只不过他们互相在云端告别,去了世界上不同的地方罢了。余秋雨先生提道背诵古诗、古文、古代名人的生平事迹,张口就是引经据古,说些个大多人听不懂的古诗文,古代名人的生卒年月也是一清二楚,这些在当今这个网络如此发达时代,随便找个智能手机、随便一个搜索工具,一下就一清二楚的事情,何须再耗费时间和经历做这些事情。当代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就是一种文化,文化不是复古,而是这个时代前沿的东西。

就像古巴比伦文明残留的沥青路、古埃及文明遗留的法老村、古印度文明毫无底线的消逝;就像古中国文明里函谷关外远去的白发老子、离世前吟唱中的`孔子、雨中被逐出屋檐的墨子、稷下学宫中不合群的屈原;就像遥远的历史中被坑杀的百家学子、被焚烧的百家著作、被整个王朝侮辱的司马迁;就像曹操的江山与星河、阮籍的长啸与痛哭、嵇康的打铁声与绝响的琴声......

历史滔滔不绝,他们是圣者而终究不是仙人,但逝去的是他们的形体,而长存的是他们的文人风情。这些风情是大江大海里不灭的汹涌波涛,而我们在乎的不能只是那些“枯藤老树昏鸦”。

我看着听着余先生舒缓的讲述中不止一次落泪,这种感动,定然不是那些看似繁华簇锦的“枯藤老树昏鸦”能带给我的。感谢余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万里考察,数十年如一日的深刻研究与思索,感谢余先生带给我们,带给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的盛宴。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一

读过《中国文化概论》这本书之后,感觉自己身处一个文化展览馆,对于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均有所收获,知识体量和思想意识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文化概论》由张岱年、方克立主编,全书正文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篇对于中国文化的地理环境、经济基础、社会政治结构、发展历程等方面均有全面的介绍;中编介绍了中国的文化的财产,例如文字、科技、教育、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一部分从时间线上介绍了有关知识,更倾向于一种科普意义;下篇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价值系统、近代的转变与革新。每一部分都叙述得详尽而有条理,使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可感的立体结构。作者纵古观今,介绍方式系统而简明,让我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中国文化的特征有了整体的把握,对中国的文化瑰宝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并引发了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思考。下面我会对最有收获的几个部分进行介绍:

一、文化的本质:

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地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结果都属于文化。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文化”这一概念时,其内涵、外延差异甚大,故而文化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文化“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生存方式”,狭义文化“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人们在看待文化时,不应该讲这两者割裂开来,应当辩证统一的去看待,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与方法论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我自身而言,往往会将侠义文化视作文化,缺少了一种更高层次的视角,故而在某些问题上也会得出较为经验主义、不具有普适性的结论。读过此书后,我很好的纠正了对文化狭隘的见解。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句使用广泛的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其实这句耳熟能详的话揭示了经济对文化的作用:文化从来都是与社会的经济紧密联系的,它由经济决定,又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作者在这一部分中对农耕经济和商品经济进行了全面的讨论,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促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延续力,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使得中国文化兼具包容性,农耕经济的早熟又造就了中国文化的凝重性。反过来,上层建筑对于促进农耕经济的发展,保障农耕经济的长期持续性,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中国自古形成的庞大的官僚体系,出于自身既得利益的考虑,又会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对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商品经济发展。当然,这不仅仅是官僚的阻碍,在农耕经济下中国百姓自古形成的保守、官本位的意识形态,对于商品经济也起到了抑制作用。

三、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中外文化交汇:

“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个民族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在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在各朝各代都存在着冲突和交融,例如中原农耕文化和北方游牧文化、南方山地游耕文化的交汇,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对中原文化的贡献,在这些文化的作用下共同形成了当今中国灿烂的历史文化。

更加让我感触颇深的是中外文化的交汇: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追溯到汉代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传入中国,从佛教在中国所占据的地位就可以看出佛教对于中国哲学,乃至整个中国文化都起到了巨大的启迪作用。此后,中国的文化系统不仅吸收、消化了南亚次大陆的佛教哲学,还在再创造的基础上反输出给其他文化系统。对于第一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可以说中国受益颇多,有助于中华文化的延续。

第二次中外文化大交汇开端于明朝万历年间,水平远超中国的欧洲文化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系统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至今仍在继续中。在这个文化震荡期,作者主要说明了中国在此之中吸收到的有益部分,但我认为其有害部分也对中国文化进行了侵蚀,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化入侵。不得不承认,随着改革开放后人们对于西方文化的接触逐渐频繁,商品经济也越来越获得了蓬勃发展,在此期间,不在少数的中国青少年越来越缺乏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反正崇洋西方文化,甚至有不少人更多的看重物质、将自己物质化,导致中国文化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反正变成了现代社会下视为“傻”的东西,比如各种行业中都存在的潜规则,不赚昧心钱的商人反而会被同行嘲笑。

所以,对于外来文化,还是需要用那句老生常谈的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需要自觉抵制外来文化的恶意输出,吸收其有益部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综合实力。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二

完。《从书法看中国文化》一书,是韩家鳌老师编写的旨在向青少年及外国朋友通过书法这扇窗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本捷径之作,中国书法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瑰宝,在中国悠久的文化历史长河中,它独树一帜,异彩纷呈,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书开篇就铲述书法是奇妙的艺术,从书法最基础的汉字开始进行说明,首先汉字是方块字,虽然人类文明起初都由象形文字开始记录信息,但后来如古埃及文,巴比伦文都走向拼音化,只作为纯粹的符号,而汉字固定在了形体上面成为方块字,线条比拼音要丰富得多,而且单一汉字就能表达丰富的意思;其次汉字用软笔(毛笔)书写,毛笔富有弹性,使得字体线条极富变化;接下来讲了汉字的形体构造,主要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然后讲了汉字的演进,篆、隶、草、楷、行。讲了构成书法艺术基础的汉字后,开始介绍相应的辅助方面,主要是文房四宝,接下来讲了如何执笔运笔的.方法,讲究笔势,即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把握将速度、力度、圆度完美的结后,之后提到结构和章法,写字之前要考虑全局“意在笔前,然后作字”,首字要统领全篇,行气贯通,字距行距协调,突出主笔,不能轻视最后一行或一字,讲究题款,印章。

在对书法艺术了解后,作者开始为大家打开这扇窗,开始向大家铲述书法是如何与中国文化相倚相进,主要通过书法与中国园林(举了苏州园林,绍兴兰亭、沈园),书法与古建文化(浙江乌镇、名人雅十给店面题匾),书法瑟佛教文化,书法与儒道精神(“中立而不倚”的中庸思想滋养每一个书家,中国的美学思想总是把人品放在第一位,这里的人品也就是儒家所倡导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道家讲究“清净无为,独善其身”,就是遵循万物自身的规律而治之,无为是为了有为,这样也为那些归隐者和不得志者有了恬淡,豁达的精神归宿),书法与民俗文化(涉及内容,春节春联,福禄寿字,对联,挽联、挽词,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书法与帝王文化(古代众多帝王本身也是酷爱书法艺术,有很多是有名的书家,所在书法首先就被帝王极力推崇,作者辨证的的说明了帝王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与古代教育(涉及到科学,学院、国家、私学等内容,古代书法成为应试的基础,在很多朝代里,甚至出现写好书便成为仕的现象),书法与诗词文赋(对诗,词,曲,赋,文进行了介绍,历代书家都与词词文赋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如李白其书法造谐就极高),书法与绘画篆刻(中国画的笔法都取于书法笔画,所以有习画先习书的说法,),书法与装裱鉴藏(简单介绍装裱知识,装裱使得精妙的书法更好得以展现)。

读完全书,让人在书法方面的知识面大大拓展,虽然全书对于某些方面并无具体深入的讲解,但其提供了广泛的信息源,为初学者领略书法艺术提供了捷径。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三

1.结合你的个人感受或实际情况,谈谈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意义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对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周易文化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学习和掌握了儒、道、释、易等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组成部份的来源、产生与发展过程和主要思想内容,认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各自的地位、影响及其固有价值和现代意义,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国家的方面看:符合我国现代化人才培养目标——既掌握现代科学文化、具有现代意识,又具备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有助于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提高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以及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从小的方面看:对于个人自我完善、发展,在为人处事、安身立命等方面有益于个人的现实人生。

这门课让我进一步了解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儒家文化是一种礼乐文化。这种礼乐文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东方文明的象征。在中国历史上,儒家文化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或曰民族魂)和国民性格(或曰国民性)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就儒家文化传统而言,它既已融入中国文化传统,其精神价值必然活在中国文化之中,成为中国文化再创造的生命之源。经过创造性转换,传统的儒家文化将构成新文化的要素之一,而与现代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正是在这一意义上,儒家文化可以获得其定位。有了这样一个定位,将会对儒家文化有更平实的客观的理解。

作为身处21世纪剧变洪流中的现代中国人,要在挑战中去把握机遇,就更应当以处变不惊的冷静、理性和客观,去重新审视包括儒家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发掘蕴藏其中的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文化基因,加以继承和创新,进而去开创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2】从一个事例看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影响。

古代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诸如直面正道、贵和中庸、天人合一、民为邦本、重情轻理、平均主义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调人际关系,化解矛盾冲突,凝聚民众力量,注重自然环境,尊重生命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有诸多消极影响,关键是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如何从中汲取、升华出前进的力量。

比如,儒家文化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关系,而且不平等的意识已深刻印在每一个人的骨髓之中,在一个家庭中,当一个新生命一经诞生,家长在“为了子女的未来”的美丽谎言指导下,就开始按自己的意愿管教、雕塑自己的孩子,尽管有些家长自己就是文盲或流氓、恶棍或...等,儿童稍有不合大人的意愿,轻则吵骂,重则巴掌棍棒交加,大家熟知的板子就是最好的例证.稍长大,在学校里又受到老师的严厉教育和雕刻,在压抑的、扭曲的社会环境里,很多人形成了乖顺、胆怯、懦弱、自卑、内向甚至性格孤僻的不正常性格,当这些人走向社会失去管教后,压抑的人性开始喷发,有些人开始变得放荡不羁,反道德反社会反人类,常作出很多令人匪拟所思的事情。传统观念中本来有养儿防老的意愿,但遍观中国的农村社会,首先由儿不养老的官司经常出现,儿不养老和不愿养老的现象更成为普遍现象,传统的孝道在现实社会中几乎不存。

与条件,主要是靠文化的影响与传递。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3.结合“诚信知报”的传统美德,谈谈当今大学生诚信问题的现状。

“诚信”,即诚实守信。在中国传统社会,“诚信”倡导忠诚、诚实、守诺、信任,被看作进德修业、立人、立政之本。当今,市场经济使中国社会进入了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状态,人们为传统的诚信道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公平、公正、守信、互利,使之在今天的社会交往和公共关系中仍具有现实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表现。

1、考试作弊。

在大学,考试作弊屡见不鲜,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为了考试能及格,寄希望于作弊。他们认为“学不在精,作弊则灵;功不在深,会抄就行”。有些成绩好的学生,为了取得高分,为了得奖学金、评优、入党也进行作弊。还有部分学生看到别人作弊,怕自己吃亏,便随波逐流。

2、求职中不讲诚信。

为了能在就业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不讲诚信、弄虚作假的现象层出不穷。比如伪造计算机、英语等级证书及各种评优奖状,为自己安上“三好学生”、“优秀干部”的头衔,在履历中言过其实、极力渲染,编造各种在校的工作、实践经历。例如:山西某国有企业一次招聘了22名大学生,人事处处长发现担任过班、系、校学生干部的有15人,获各种奖励者21人。他暗中在这些学生的同学中作了调查,结果22人中,真正担任过学生干部的仅为8人,获系以上奖励者仅为12人。

3、在助学贷款中不讲诚信。

大学生在助学贷款中的不诚信,有些学生通过制造虚假证明来申请助学贷款,以满足自己的高消费;有些学生在毕业后拒绝向银行提供通讯方式和工作单位,恶意拖欠贷款。如甘肃省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从2000年开始发放的,据有关人士介绍,截至2003年9月底,全省高校获得贷款的大学生已接近1万名,贷款余额达5406.43万元。其中,不少学生已毕业进入还贷期,但实际情况非常令人遗憾。

三、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1、客观因素。

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客观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背景下,许多人把对物质和功利的追求作为人生的最终目标,常常采取不正当甚至非法手段在社会各领域进行恶性竞争。在经济领域中,假冒伪劣、偷税漏税、坑蒙拐骗、强买强卖的现象司空见惯;在政治领域中,一些官员在金钱和权力的驱使下,得过且过,知法犯法、贪污腐败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正之风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建立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学校的不诚信现象也成为大学生诚信缺失的重要因素。有些教师缺乏严谨治学的精神,上课应付、不求质量,在校外担任多项兼职;在学术上缺乏严谨的态度,抄袭论文,盗用他人研究成果。这使得教师在学生中的“典范”形象大打折扣,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

2、主观因素。

大学生正处于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虽然对事情的是非对错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自我控制和把握的能力较差,尤其是看到社会上不诚信的现象屡见不鲜,“老实人”常常吃亏,他们很难守住内心的道德防线。为了获得眼前的利益,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将“诚信”美德抛到九霄云外,最终导致了大学生各种不诚信的行为。

【4】、谈谈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已日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鲁迅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1、(1)巩固封建统治者的地位,统治者利用道教的威信来加强自己的统治地位,比如在唐朝时期李世民崇尚道教,称自己是老子的后代,道教也以此为契机在这一时期发展迅速。

2、对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巨大贡献。当时的炼丹技术盛行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统治者相信有长生不老药,要求道士为自己进行炼制,虽然统治者别用用心的想长期统治社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炼丹文化的进步。另一方面是当时一些道教人士通过炼丹来修炼,以此希望可以通过炼丹这条道路来实现“羽化豋仙、延年益寿”,比如当时道教内部出现了“金丹派”。同时火药的出现也与炼丹有一定的关系。

3、对古代文学和艺术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现在的道观的神仙造像和壁画艺术,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极高的地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价值更是不言而喻。当时的神仙传说和各种神话故事丰富了我国的古代文化,《西游记》、《哪吒传奇》动画片中也因为其中所表现的神仙世界和神仙形象也是受到许多人的青睐。

4、对当时医学的发展的贡献。道教和中医学又相互借鉴,共同推进了中医学的发展,如古代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等,在中医学方面都有极高深的造诣。其中这也是中国气功养生方法的重要理论依据,一代武学宗师武当派的创始人张三丰创立的《太极拳》现在也是许多人特别是老年人喜欢的一项休闲活动。

此外,道教在其它文化领域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天文、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药物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民俗、民族关系和农民运动各个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书上340—342]。

6.联系中华民族伦理道德观谈谈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近些年多发的中国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超出一般的市场违法违规范畴,它也正暴露出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沟油”菜肴、“染色馒头”、“苏丹红”鸭蛋、“孔雀石绿”鱼虾、“瘦肉精”猪肉、“墨汁石蜡”红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触目惊心。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古训,也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归结之一。“谋财害命”自古以来就为中国人所唾弃憎恨。而纵观当前的食品行业,道德伦理问题已处于危险境地。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

“法律和制度是刚性的,而道德的培养是根本的。”赵成根说,对于治理食品安全问题,虽然目前来说法律制度很重要,但从长远的角度来说,还是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让从业者主观上不愿“唯利是图”。

无疑,多发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是简单和孤立的,它是当前中国社会公共道德体系中一个令人焦虑和担忧的不良典型,与中共倡导的“以德治国”理念格格不入,必须采取系统的部署、长远的规划加以彻底整治。

2006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要引导树立包括“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和社会风尚的本质要求,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胡锦涛今年2月19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思想道德建设,持之以恒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全社会的法制意识,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会诚信。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教思想文化,不但是中国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还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哲学、伦理道德、文学、语言、音乐、舞蹈、建筑、雕塑、绘画、天文、医学、科技以及婚丧嫁娶、吉庆节日等民俗民风、民族性格和心理素质等世俗文化的诸多方面产生过重大影响和积极作用。

1、佛教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发生过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不仅带动了佛教与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全面发展,而且在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学术思想、修养方法、音乐美术、工艺建筑、风俗习惯等等。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佛学和中国古典哲学的交互影响,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佛学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对概念的分析,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在人生观上,佛教强调主体的自觉,并把一己的解脱与拯救人类联系起来。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中国传统社会民众精神生活以新的启发。

4、佛教对中国音乐、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

5、伴随佛教俱来的还有天文、医药等科学技术的传习。唐代高僧一行创《大衍历》和测定子午线,对天文学作出了卓越贡献。隋唐史书上记载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就有十余种,藏语系佛教中并且有医方明之学。佛教的刻经促进了我国印刷术的发展,至今被保存下来的世界上最古的版刻印本,几乎都是佛教经书图像。

【8】民本思想的意义及其在今天的影响。

1.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民本思想不仅是儒家文化的精粹,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思想主题。它是以民为国家政治本体的一种思想体系。民贵君轻,民心向背是儒家民本思想的主旨。从总体上说,民本思想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产物,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民本思想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贯性,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民本思想仍有值得借签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拟就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容,产生的原因,对我国封建社会的影响及其现实价值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2.孔孟子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思想的一颗明星,它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主要是重民思想、惠民思想、爱民思想与用民思想,对构建我国“以人为本”为核心的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3.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政治思想内容。自从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来,历代的儒家学者都或多或少继承了这一民本思想的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应有的积极意义。中国历史上出现的许多被后人传颂的清官、好官,就是身体力行儒家民本思想的典范。探讨儒家民本思想的思想内容和历史意义,无疑对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是有现实的重要意义的。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四

绪论。

(一)“文化”的界定1.识记: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的定义。

广义文化的定义是:以人类与非人类的分野作为理论的依据。

狭义文化的定义是: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心态的部分。

(2)文化产品、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事象、文化观念、文化思潮、文化政策的定义。

文化产品: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狭义的文化产品专指精神产品,纯粹是用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能源材料等。

文化内涵:我们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所具有的人文特征,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文化现象: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

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文化观念:

文化思潮: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生产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思潮,称作文化思潮。

文化政策: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2.领会:

(1)文化产品与文化观念的辨析。

(2)文化现象与文化事象概念的辨析。

3.应用:应用上述概念辨析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还是文化事象。

具体的事物属于文化现象。

(二)文化民族、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1.识记:

(1)民族文化的定义。

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

(2)国别文化的定义。

国别文化是以国家为划分文化的社会依据。

2.领会:

(2)两个文化层面——上层文化和底层文化。

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底层文化指民间文化,即不依赖于统治阶级的广大人民及其精英人物所创造、拥有的文化。

(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1.识记:(1)传统文化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

(2)文化传统的定义。

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

2.领会:文化发展的时代性及其历史阶段。

以文化的特质变化为前提,用有关文化的重大事件和典型事象为界限,文化流变的历史阶段划分是可以操作的。

第一章。

(一)中国地理特征与气候特征1.识记:

(1)中国地势和地形特点。

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

(2)气候变化大势。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广大的东部地区又处在季风气候内,四季分明,降雨量呈明显的季节性;灾害性气候也不少,旱灾特重,其次是洪涝,以及与此相关的蝗灾病虫害等等。

2.领会:

(1)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

首先是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光大的地区联系在一起。其次是地理通道。

(2)关中及晋北地区的地位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领会:

(1)广阔地域的人群众多。(2)“天下”观念。

到西周时。“天下”的观念已十分清晰。“天下”观念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追求统一。

(3)地缘特征与文化命运;地理的历史舞台与文化的悠久。2.应用:中国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三)大地域与地域文化的形成1.识记:

(1)中国自然区域的现代地理学划分。

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看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青藏高寒区。(2)古代的“九州”。

《尚书》中的《禹贡》篇,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青、徐、扬、豫、梁、雍九州。2.领会:形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

地域文化形成的第一个因素就是自然环境。第二个因素是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第三个因素是特定地区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并与其他区域的人群形成竞争关系。第四个因素是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

3.应用:西部开发与文化建设。

(四)古代区域文化概况1.识记:

(1)先秦时期几个重要文化区域。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把“天下”划分为四大基本经济区:山西(即关中)地区、山东(大致包括先秦时期秦国以东的六国)地区、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江南地区。

(2)秦汉时期农业与农牧交错区的大致界限。

龙门—碣石(从山陕交界南端到河北东北部一线)以北农牧交错地带。

2.领会:唐初南方文化状况的概观。

(五)地域文化的作用。

领会:地域文化几方面的作用。p28。

(六)古代保护利用自然的得失1.识记:

(1)古代起到保护环境作用的措施。p29(2)古代利用自然的成就。

一是土地的开垦,二是水利的兴修,三是运河的开凿。

2.领会: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p323.应用:谈谈环境保护对文化发展的重要硬影响。

第二章。

(1)新石器时代。

距今大约1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的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仰韶文化以前时期、仰韶文化时期、龙山文化时期。

农业、制陶、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

(3)三皇五帝的传说。

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五帝:黄帝、颛顼、高辛、尧、舜。

(二)夏商周时代的文化历程1.识记:

(1)敬授民时。

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括的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是敬授民时的本质。

(2)夏、商、周的年代。

夏: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商:公元前17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周:公元前11世纪中叶到公元前771年。

2.领会:

(1)夏、商文化特点。遵命、近人、远鬼神即所谓的夏上(尚)忠。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出土商朝。

(2)分封制的历史作用。

第一: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力。第二: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第三: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

(3)农耕文化方向的选择。

(三)春秋时代的文化创造1.识记:

(1)百家争鸣的特点。九流十家(2)重要极佳的代表人物。

儒家:孔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管仲、吴起、商鞅、韩非子。墨家:墨子。阴阳家:邹衍。名家:邓析,公孙龙、惠施。

2.领会:各家思想的特征。

儒家:思想核心是仁。道家:老子“无为而无不为”。庄子在个体精神解放。法家:以杀去杀,以刑去刑。墨家:核心是兼爱、尚同、尚贤、节用、非乐。阴阳家:五德终始,董仲舒天人感应说。

(四)秦汉时期的开拓边土1.识记:

(1)汉武帝时打击匈奴的几次战争。

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2)西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班超出使西域。(3)丝绸之路。

2.领会:打击匈奴的后果。

打击匈奴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对西汉北部地区的威胁,还引发了西域的打通。

(五)新王朝政治格局下的政治与文化1.识记:

(1)文景之治。汉文帝汉景帝。

(2)独尊儒术。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

(3)察举制。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向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2.领会:

(1)分封制向郡县制度的转变。

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的做法的彻底过去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消弱政权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唯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

(2)汉武帝中央集权措施。

弱干强枝政策。

(3)官员选拔的文化标准。

察举、征辟、考试。

(4)经学的作用及变化(5)士大夫阶层的养成。

(六)魏晋南北朝的文化发展1.识记:

(1)永嘉之乱永嘉五年(311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事成“永嘉之乱”。

(2)十六国。

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

(3)玄学。

玄学之风的一个重要现象是“清淡”,清淡是士流交际中的风雅。在文化方面一个重要结果是山水诗、山水画的兴起。

(4)般若学和涅槃学。

魏晋南北朝佛家交易的流行可分为两个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道安;后期以涅槃学为主。(5)《神灭论》范缜2.领会:

(1)西晋灭亡的文化原因和后果。

西晋灭亡的直接原因是八王之乱,深层原因是东汉以来世家大族的势力膨胀,根本妨碍着统一王朝的稳固。

士人的不恤国事,奢侈腐败。

(2)南朝士族政治及士族文化(3)开发江南的过程。

(4)佛教的传播及南北特点(5)南北民族融合。

(七)唐朝开放精神及其影响1.识记:

(1)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

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2)科举制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2.领会:

(1)唐朝的北方文化背景及其作用。

(2)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给北宋带来的影响。

(八)唐宋间的社会文化变革1.识记:

(1)中唐时期(2)古文运动(3)新乐府运动(4)理学。

(5)王安石变法2.领会:

(1)两税法的作用。

两税法的意义绝不止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难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

(2)南方经济的高涨(3)市井文化的兴起(4)新党旧党的分歧。

(九)元朝时期政治文化及民族融合1.识记:(1)色目人。

二等人,主要是西北人、西域人乃至欧洲人。

(2)南人。

四等人,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

(3)回回。

(4)孟德高维诺。

1291年,意大利方济各会士乘船到达泉州,数年后又被教皇任命为汗八里大主教、是基督教在中国传教的先驱人物。

(5)八思巴。

喇嘛,忽必烈奉西藏僧人八思巴为国师,又设宣政院。

(6)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

《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

(7)儒户。

可以免除赋税2.领会:

(1)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

(2)基督教与穆斯林的传入(3)元朝政治及经济政策(4)元朝时期的文人戏剧。

(十)东西方的相遇与明清时期的政治1.识记:

(1)利玛窦。

明朝西方教士。

(3)一条鞭法。

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第目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

(5)锦衣卫(6)税监2.领会:

(1)朱元璋出身与明初政局的关系。

(3)西方对中国的介绍和对中国的学习(4)明清社会经济迟滞的原因。

重农抑商。

(5)明清利用民间宗族关系加强统治表现(6)明清的闭关锁国政策。

(十一)明清时期的文化政策与士大夫的文化活动1.识记:(1)王阳明。

开创王学。

(2)文字狱(3)乾嘉学派2.领会:

(1)明清士大夫群体的分野及学术活动(2)清初三先生的思想与著作。

(3)明清之际学风变化的原因。

第三章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

(2)中国农业经济的多元文化要素2.领会: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

(二)农耕灌溉文化的内容1.识记:

(1)农耕灌溉文化的含义(2)农耕灌溉文化的主要部分2.领会:

(1)农业岁时历法的文化价值(2)农事信仰的文化阐述(3)农耕仪式的类型与功能。

(4)农书对农耕文化思想的概括。

(三)农政思想的内涵1.识记:(1)农政(2)勤农观。

2.领会: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

(四)市商贸易的以文促商模式1.识记:

(1)市的概念(2)商的概念。

(3)市商贸易的商业活动模式2.领会:

(1)传统市商贸易的文化特征(2)市商贸易以文促销的模式。

(五)手工业的行业管理规范1.识记:

(六)衣、食、住、行的文化含义1.识记:(1)家庭(2)家族。

(3)地缘关系2.领会:

(1)中国家庭文化管理的要素与含义(2)社区文化活动的特征。

(八)传统科技的文化特征1.识记:

(1)传统科技的概念(2)阴阳合历(3)本草之学。

2.领会:传统科技的民族文化基础。

3.应用:分析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九)四大发明的历史启示1.识记:

(1)四大发明的内容、发明者与发明时间(2)四大发明的对外交流。

2.领会:四大发明的民族成就感与历史局限。

第四章。

(一)宗法制1.识记:

(1)宗法制的定义。

(2)宗法制产生的历史背景(3)宗法制的特点。

2.领会:宗法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文化影响。

(二)君主专制及其特点1.识记:

(1)君主专制制度的定义。

(2)君主专制体制:三公九卿、三省六部、郡县制(3)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2.领会:

(1)家天下的含义。

(2)宗法制与王朝统治之间的内在联系。3.应用:分析君主专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影响。

(三)科举制的地位与作用1.识记:

(1)科举制的概念。

(2)科举制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明经、诗赋取士、行卷、策论。

(3)科举制的特点2.领会:科举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

3.应用:科举制对今天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

(四)古代法律制度的伦理特性1.识记:

3.应用:古代法律制度对今天法制建设的启示。

(五)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及特点1.识记:

(1)传统礼俗规约的起源(2)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

2.领会:传统社会礼与俗的关系。

3.应用:通过传统社会礼俗的关系,体会两个文化层面的关系。

(六)皇家贵族礼制1.识记:(1)‘五礼’的含义。

(七)庶族平民礼俗1.识记:

(1)岁时礼俗的伦理性。

(2)人生礼俗的内容: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五服”(3)家训族规的规范功能。

2.领会:庶族平民礼俗与社会上层礼制的关系。

第五章。

中国的传统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一)中国传统的思想模式1.识记:

(1)中国古代整体思维的含义(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含义(3)中国古代辩证思维的含义2.领会:

(1)中国古代重体悟的、已经验为基础的只管思维特征。(2)中国古代类比思维的内容和特征。

(二)中国传统的治学观念1.领会:

2.应用:今天应当如何评价中国古代传统的哲学观念。

(三)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1.领会:

(1)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状况及其社会作用。

(2)道教的形成和信仰特征及其与古代医学、化学、药物学、文化艺术的关系(3)佛教的形成和基本教义及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带有宗教色彩的先秦儒学2.应用:

(1)如何看看待原始宗教(2)对道教与佛教的评价(3)对儒学的评价。

(四)儒家伦理道德规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识记:

(1)孔子、孟子、董仲舒对儒家伦理道德规范的论述(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

2.领会:儒家伦理道德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应用:分析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

(五)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1.识记:

(1)儒家理想人格的两个层次。

(2)儒家对君子道德修养的主要要求2.领会:儒家倡导君子人格的主要目的。

3.应用: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说明如何为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赋予新的内涵。

(八)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1.识记:古代教学的主要原则和方法2.领会:

(1)因材施教教学原则的实践意义(2)启发诱导教学方法的学习效果。

3.应用: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说明怎样运用学思结合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九)中国古代艺术的主要门类。

1.识记:有关各艺术的门类发展历史的基本常识2.领会:各艺术门类的基本特点3.应用:

(2)简要分析中国古代建筑的人文性。

(十)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

1.识记:有关古代艺术致用精神的几种重要命题。

2.领会: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在各种艺术形式的具体表现。

(十一)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

(2)尚意追求在魏晋时期各艺术领域的具体反映(3)尊崇自然审美和观念的哲学基础。

3.应用:分析“中和之美”审美观念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第六章。

(一)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领会: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

(二)中国境内的语言文字1.识记:

(1)现代中国境内的语言种类(2)语系的概念。

(3)中国境内的语言可归属几个语系(4)汉语七大方言。

2.领会:我国多民族的语言文字政策。

(三)汉语汉字的特点1.识记:

(1)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2)主要的汉字造字方法。

(3)汉字的几个主要发展阶段2.领会:

(1)汉语的特点(2)汉字的特点。

(四)汉语汉字的传播1,。识记:

(1)对汉语共同语的不同叫法(2)“域外方言”是指哪几种语言。

(3)朝鲜、日本、越南仿照汉字创造的蚊子叫什么2.领会:

(1)汉语汉字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汉语汉字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五)中国传统的语言观念1.识记:

(1)什么是语言崇拜(2)什么是避讳。

(3)什么是“名实”之争。

3.应用:谈谈对语言崇拜观念的认识。

(六)中国传统的文字观念1.识记:

(1)河图洛书说(2)仓颉造字说。

2.领会:评价汉字崇拜和汉字否定的文字观。

2.领会:我国历史上主要的语言文字规范行为。

(八)传统的语言文字教育1.识记:《三字经》、《千字文》的作者。

(九)汉语汉字与文学艺术。

1.识记:对偶、顶针、回文、析字、复叠等修辞格的概念2.领会:

(十)汉语汉字的民俗。

领会:举例说明几种与汉语汉字有关的民俗事项。

第七章。

(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1.识记:

(1)中国文化对印度佛教的消化吸纳与中国化(2)西方欧洲文化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冲击2.领会:

(2)文化交流是一个双向互动、刺激、整合与变迁的过程。

(二)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1.识记:

(1)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2)四大发明、科举制度、儒家学说对世界文化的具体影响。

(三)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1.识记:

(2)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三大主要思潮。

2.领会: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只能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道路。

(四)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识记: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容与特征。

2.领会: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五

艾孜买提5102049017。

摘要:“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无数珍贵的文化财富。众所周知,文化也是人类进化的产物,而文化本身也是不断的进化,不断地积累。回溯时间的长流,中国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就有了对于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的思考。从文化的角度审视中国历史的进化,我们会发现早期的对历史的进化思想有着很多值得重新思考的地方。其实说到进化思想,进化的思想并不是在19世纪末才如神兵天降般影响到中国的史学界的。早在千年之前的先秦及两汉时期,便已出现了朴素的、带有哲学思辨性的进化思想。

中国的史学自古便是极为发达的,早在上古三代时期,《易传》就充分肯定了事物变易是具有必然性的,正所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百家争鸣的先秦诸子们在阐述各家思想的同时,也不时透露出自己对历史的看法。其中最为有名的,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当属“亚圣”孟子,以及他提出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孟子提出了“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命世者”,认为历史的发展是二元循环的,盛衰之世在循环之间又以五百年为单位交替向前变易,而且历史的推动力不是人民,不是生产力,也不是某些偶然事件,而是天降的圣人。

由于孟子在中国思想界的崇高地位,他的历史循环变易阶段论难以避免的影响到了后世的史家们。即使有史家希冀提出具有进化思想的理论,也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循环的怪圈之中,但是在历史循环的每一个阶段内,也蕴藏着历史进化、变易、发展的趋势,二者可谓是矛盾的统一。如下是春秋战国与秦汉时期最突出的几个史学思想。

首先是以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说为载体的“五德终始说”。此说是一种解释王朝更替与历史变易的学说,包括两个解释系统。其一是由战国阴阳家邹衍创立的按照“土木金火水”相胜之序来解说自黄帝以来的中国历史,其二是西汉经学家刘歆创立的按照“木火土水金”相生之序来解说自伏羲以来的中国历史。两种说法都认为每一朝代都有它的一德,就好象每一个人都有属相一样。不同的是,前者认为一德克一德,一个朝代取代另外一个朝代是依靠“逆取”、“革新”,这就叫做“五行相胜”;而后者认为一德生一德,前朝将天授之大位“禅让”于后朝,五德彼此相生。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解释,都是为了统治者服务的,都是为了证明新朝代旧朝乃是承上天之意,是合理合法合乎统绪的。从中我们能看出“五德终始说”的提出者们在创建这一思想时,是带有一种朴素的进化思想的,前朝气数、德运已尽,故新朝携新生或新胜之“德”,已全新进化之姿态接受天命,登上历史舞台。但即使如此,“五德终始说”也还是难以跳出历史循环的怪圈,只是从孟子的二元循环变为了五元循环。

而汉初的史学、经学家们则将此类带有神秘主义倾向及天人感应色彩的历史循环或进化思想继续发扬光大。

首当其冲的便是西汉经学大儒董仲舒及其“三统”说。董仲舒的史学思想无疑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易传》和邹衍的“五德终始说”的影响,他提出了“有道伐无道”之说,自夏以来是“夏无道而殷伐之,殷无道而周伐之,周无道而秦伐之,秦无道而汉伐之”的一个相克相胜过程。但董仲舒的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还是“三统”说。“三统”说是一种肯定历史朝代必须按照黑、白、赤三统依次循环更替的学说,此学说认为凡是异姓王受命而王,都必须改正朔,由于正朔不同,物萌之时的颜色各异,也就有了黑、白、赤三色。三统说从其表述形式而言,无疑是一种历史循环论,其最强调的就是一个“复”字,但就其实际内涵而言则是进化的。首先,董仲舒的三统说是一种体现亲疏之义的尊崇新王之说,主张新王与上两代旧王并为一轮之三统,新王需存二王之后,且帝王愈远愈疏、愈近愈亲,这种尊新王思想,无疑是一种历史进化论。再者,与“三统”相对应的是忠、敬、文“三道”,此乃一朝之礼乐制度,三道的循环是以变革礼乐,对前朝礼乐制度进行损益为主要内容的,当然也是一种进化论。因此董氏的三统说是一种以循环为表、进化为里的史观。由于儒家及其发展形式——经学在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历史循环变易论一直占据着史学界的主流地位。

中国文化中展现出的早期的历史观其实就是“历史循环”,是一种古老的观念。中国战国末期的邹衍曾提出五德终始说,用当时流行的五行解释历史的变迁和王朝的更换。他认为历史是所谓五德的相继更替、周而复始的循环。18世纪意大利思想家g.b.维科认为历史的变化经过3个阶段:神的时代、英雄时代、凡人时代。历史变化经历了这个阶段以后,就会重新回复到原始时代,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后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也宣扬过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社会,历史的继续只能是从这个顶点倒退到原始时代的观点。历史循环论承认历史按一定秩序变化,但曲解了历史变化的客观规律。社会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循环,更不是以资本主义为终点的封闭的圆圈,而是基于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形态不断发展和上升的过程。文化的进步推动了历史观的进化,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了近代史,也开始逐步融入世界,以进化论为主导思想的史学观也深刻改变了中国史学界,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文化思潮。为此奔走疾呼得最为卖力的当属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在著作《论学术之势力左右世界》中,便开宗明义的宣称,“是故凡人类智识所能见之现象,无一不可以进化之大理贯通之„„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而另一位思想巨匠严复则用妙笔生花的译作将西方进化论介绍至中国,除了最为有名的《天演论》外,严复翻译的另一部西方社会学著作《社会通诠》则明确展示了西方历史的“图腾社会—宗法社会—军国社会”的进化历史观。用形象的说法来描述进化历史观就是,历史是一条由野蛮到文明的“直尺”,尺上有诸多“刻度”,代表了历史进化的各个阶段,常见的“刻度”有“石刀期—铜刀期—铁刀期”、“渔猎—畜牧—耕桑”、“野蛮自由时代—贵族帝政时代—君权极盛时代—文明自由时代”。整个历史进化过程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代代嬗变而来的,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此数种时代,无论何国何族,皆循一定之天则而递进者也。”历史进化论思想可谓彻底改造或颠覆了过去中国史学界那种在循环与进化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史学思想,进化论将过去可能是一个圆圈或是一个螺旋上升的曲线拉直了,直线两端伸向无穷远。而持历史进化论观点的史学家们的另一个重要理论便是历史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所谓“优”与“适”,并非是传统史家所谓的有道德的,恰恰相反,无道德的,甚至野蛮强势乃至无耻者才在进化之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只有且必须通过变法图存才能崛起于世界强国之林,与强者为伍。不然,若只是向世界宣示自己的弱小悲凄,或者说是“占有道德的制高点”,便只能走向灭亡,而这一思想便为清末的一系列改革变法乃至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支持。

或许当年达尔文在书桌前为自己的巨作《物种起源》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万没有料到,他的思想早在千年以前,便以一种朴素的形态影响着万里之外的一个古老的国度,他更不会想到的是,他的思想还未经过太久,便已在那古老神秘的国度掀起了思想乃至政治的滔天巨浪。我想,历史的趣味便在于此吧。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六

纵览全书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能看到中华文化的缩影,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文化是一个国家文明的象征,浓缩着民族的智慧。中华文化其浩瀚的典籍记录了悠久的历史,铸就了中华民族知书达礼的品德,其传统伦理延续了几千年,奠定了中华的凝聚力和向心性。一、品《论语》,学治学柳诒徵先生说:“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可见,孔子乃中国文化之中心也。孔子的教育思路是四个字——仁、义、礼、德。他要把人塑造成集智慧、人品、胆识、才艺于一身的完美人格。这一点与我们现在所强调的素质教育是不谋而合的。

强调的'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孔子被后人尊崇为“万师之表”,的确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学与思,是人类精神成长的互相制约的两个因素,是学习知识的两把钥匙。进入知识宝库的每一扇门,都需要这两把钥匙,否则你只能窥一斑,而难以见全豹。

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一、就像我们这个班集体一样,42位成员各有千秋,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

二、读《大学》,学修身《大学》这本经典就是一本教育我们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为他人、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做事的书,简称“齐家、治国、平天下”。书中提到:“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正其意;欲正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我们今天依然能看到有些有文化传承的学校会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来作为学校的核心思想,其实这都源于曾子的这本书。

三、学《中庸》,知进退千百年来,中国人始终推崇“中庸之道”。看来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有多么大了。而我们有很多时候都误解了它真正的含义。它所传达给我们的思想并不是缩首畏尾、胆小怕事,而是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无论从官场,还是从做人、处事,这简直就是放之四海皆准的一个道理,真的由衷的佩服子思这个人物。还有《孟子》《荀子》《道德经》,包括儿童们耳熟能详的《弟子规》、《千字文》轻叩中华传统的大门,这本书让我们共享经典,引导我们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让我们懂得“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学会孔子的教思路“仁义礼德”……这样一种积极的向上的思想境界应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七

一、封面格式: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

名:学。

号:院。

部:专。

业:

年级:

二、期末论文选题:

1、儒家文化(任选儒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孔子“礼”的思想;从“仁爱”思想来看孔子对人性的关怀;试析孟子的民本思想;试论孟子的理想人格;孟子“性善论”对当代人的启示;试析孟子的义利及对今人的启示。

2、道家文化(任选道家文化的某方面来分析论述)。

如:分析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庄子名利观对当代人的启示;陶渊明田园诗的道家思想底蕴;魏晋玄学对士人心态的影响。

4、法家文化。

如:从韩非(商鞅)之死来看法家人物的精神;试述商鞅对法家思想的贡献;试析管仲在齐桓公霸业中的作用;法家与“依法治国”的法治观念的形成;法家与儒家历史观之比较。

5、科举制度。

6、姓氏文化。

如:姓氏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或影响);姓氏与家族本位观念的形成。

三、写作要求:

1、任选一题的一个方面来写,观点明确,层次清楚,语句通顺,格式规范,字迹清楚;

2、不准抄袭,否则不及格;

3、必须列举参考书目;

4、要求手写,正文字数不少于1500字,统一用大学稿纸。

中国文化概论读后感(热门18篇)篇十八

绪论:

(总体)文化是人类有意识的在自然界和社会的活动及结果。

(广义)人类社会的所有历史活动及其结果。

(狭义)一个民族的繁衍及其形成的物质、制度、风俗和思想的总和。

华夏民族5000年左右的历史文化。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地理环境。

1.基本特征:疆域:夏商周主要在黄河中游。前221年起秦帝国统一;西汉、唐、元、清诸朝代疆域较大;今天的四邻。

政区:商周分封制,秦汉至隋唐基本为郡县制,开元后行道(方镇)州县制,宋行路州县三级,后又有变化,清朝设省府县。

民族: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华夏族与汉族的起源和命名。

人口:东汉6000多万;唐8千至9千万;宋1亿多;鸦片战争后4.3亿。几次大移民对人口的影响。

地形:多山;西高东低;高原、平原、湖泊等地形的分布。

气候:季风;大陆性气候;类型多样。秦岭和淮河为界。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作用和影响:

适于人类生存发展的地理环境(人类的产生与繁衍;生产与生活;自然地理状况)。

地理环境为农业生产发展提供适宜条件(由渔猎到农业;黄河和长江农业是几千年经济主干)文化的多样性(利用自然态势的必然性;草原游牧文化、平原农业文化;地域文化(巴蜀丝路商业文化)。

地理环境对文化发展的开放与封闭的影响(山脉与平原,海路与陆路)。

1.自然经济:

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交换,主要是为了自己的需要.缺少商品交换。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顽强的自然经济模式造就了传统文化。

经济的多元性于文化的包容性。

农耕经济的早熟与文化的凝重性。

第三章:中国古代的政治结构。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宗法制度:阶级社会里以血缘为纽带的中央专制制度。

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

(2)、封邦建国(封建)。

(3)、宗庙祭祀制度。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长期的武力专制,利用宗教;经济基础稳固;中央集权走向极端;人身控制(由人殉到俑殉)。

第四章。

1.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轴心时期”

礼崩乐坏,战乱连连。前722年起,平王东迁,为东周。春秋300年,战国250余年,刀光剑影中的璀璨文化。

先秦诸子学派纷起,儒、墨、法、道百家争鸣: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等。基本理念:人爱(仁者爱人)。

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等。基本理念: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代表人物:管仲、商鞅、李悝、韩非等。基本理念:严刑峻罚治国。墨家——代表人物:墨翟。基本理念:尚力,节用,兼爱。

名家——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基本理念:主张辩“名”“实”。

阴阳家——代表人物:邹衍。基本理念:阴阳五行说。

纵横家——代表人物:苏秦、张仪。基本理念:合纵(苏)连横(张)。

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孙膑。基本理念:用兵之道。

杂家——代表人物:吕不韦。基本理念:兼储百家。

农家——基本理念:重农。

小说家——采民风,察民情。

第六章汉语言文字。

1.汉字发展的五个形态:

1、甲骨文。

2、大篆(铜器铭文、石鼓文)。

3、小篆。

4、隶书。

5、楷书(正书)。

2.汉字发展的规律:

1、强调表意性。如由“砲”到“炮”。

2、不断解决繁简适度与符号意义表达的矛盾。

3、不断完善和简化构形体系。

4、在自行发展基础上进行人为规范。简化字。

第七章古代科学技术。

1.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

2.中国古代科技特点及落后西方的原因:特点:实用性整体观(天体)。

落后的原因。

传统科技思维的局限和缺陷。

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重政轻技,重道轻器。

专制制度的遏制。

科技人地位低下。

第九章中国古代文学。

第十章中国古代艺术。

2.青铜艺术的特点:制作工艺精湛,纹样装饰华美。风格狞厉神秘,造型敦厚庄重。

3.建筑;古建筑分类:宫殿、陵墓、寺庙、园林、民居。

古建筑特点:下封闭,上拓展,环境融为一体。

4.雕塑:雕塑分类:陵墓,宗教,建筑,工艺。

形式:圆雕、浮雕(包括平面减地)、线刻。

5.书法:线的艺术:甲骨-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书法的形式:正草隶篆。

书法大家与流派:

6、绘画:分类:宫廷画、宗教画、文人画、民间画。

按材质分:壁画、绢本、纸本、其他。

风格特点:工笔、写意。

第十二章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1.董仲舒起,提倡“三纲五常”。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2.中华民族十大传统美德。

仁爱孝悌。道德的核心。“悌”即敬爱兄长之意,引申为尊长。

谦和好礼。主指礼仪规范。

诚信知报。讲诚信,知报恩。

精忠爱国。对国家的担当和责任。

克己奉公。指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

修己慎独。道德自律,严于律己。

见利思义。依义制利,先义后利。

勤俭廉政。节俭,勤劳;为政者要廉洁,“俭以养德”,不是“高薪养廉”

第十三章。

1.佛教的教义:“四谛”:苦——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集——集合,人要明白苦的原因。

灭——入灭,灭人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道——道路,懂得摆脱苦海的方法,进行修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

1.历史上四大哲学流派:原始儒家、原始道家、释家、宋明理学。

2.原始儒家:春秋战国时期,以仁爱思想为核心,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原始学派。

3.宋明理学:宋元明时期,以儒学为主干,融入佛道智慧,建立以理气论、心性论为核心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宋明理学是宋元以来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主要的意识形态。(张载提倡“民胞物与”思想。王阳明;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第十六章。

1.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主体:天人合一、以人为本、贵和尚中、刚健有为。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整合创新功能。

补充说明:1.唐代的五大书法家:怀素、张旭、颜真卿、唐玄宗、欧阳询。

2.华夏文明:形成于原始社会末期,以黄河长江流域氏族部落联盟为中心的东方文明。

3.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部:开放性,与自然相接。下部:封闭性、防御性。

4.玄学:魏晋时期源于老庄思想的一种哲**流,玄学追求“玄、远、清、虚,强调对个体人生意义的思考。

5.”以人为本“:以人为思考的处理问题的根本,承认天地之间人为中心,人神之间人为中心。

6.如何认识认识中国传统文化?

7.中国历史上三次历史文化思想潮流是:百家争鸣、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

8.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当代大学生?

相关范文推荐

    德育主任讲话稿(优秀19篇)

    讲话稿的结尾应该有一个有力的总结或呼吁,以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优秀讲演者的表达方式和逻辑思维。老师们,同学们:上学期,在校。领导。老师及

    领导总结工作讲话稿(专业15篇)

    讲话稿是一种能够激发听众共鸣和情感的文本,它要求我们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感染力的语言。以下是一些具有创新和独特观点的讲话稿范文,它们充满思想火花和激情澎湃,让人

    工程管理简历自我评价(优秀17篇)

    通过自我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为未来的个人成长设定目标。小编整理了一份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参考。转眼间20xx年在紧张忙

    年度企业财务科长述职报告(热门16篇)

    通过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几份写得出色的述职报告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在上级主管部门及市局党组领导支持下,团结

    高高兴兴上幼儿园教案及反思(汇总22篇)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积累经验和不断总结,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小班幼儿刚刚离开家庭,到

    历史开学第一课教案高中(模板22篇)

    高中教案应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

    社保专业实践报告(优质17篇)

    实践报告是对我们在实践中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的一种回顾和总结,有助于我们发现不足并做出改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实践报告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视觉传达设计分析报告(模板13篇)

    报告范文的写作要求文采飞扬,条理清晰,能够展现出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思维能力。在以下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研究领域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专业实习是我校艺术设

    社团办公室申请书(模板20篇)

    更多申请书是一个机会,让我们展示出我们在学术、实践和领导技能方面的成就和潜力。如果你正为申请书发愁,不妨看看下面这些精选的申请书样例,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计划月份(优秀22篇)

    一个成功的安全工作计划需要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以适应工作变化和发展的需要。分享一些成功的安全工作计划范例,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安全计划。以各级党委、政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