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界限的作文提纲8篇(优秀)

时间:2023-04-30 作者:储xy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界限界限篇一

曾经,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我亲眼看见一个生命的离去,看见一个躯体失去意义的瞬间。虽然鲜血洒满了路口,虽然尖叫声还在耳边回荡,但是还在路上赶来的救护车已经失去了此次出行的意义。而我虽然有些害怕但在漫漫的岁月里我还是把它忘记。

我只愿相信世上有一个天堂,当人们抛弃世间的面貌,也许他们还有不舍,但我还是感受到生与死的界限是很明显的。

曾经,我亲手种下一盆太阳花,在阳光的照射下他们格外精神,一个个怒放着,向太阳炫耀。但终于有几天,太阳被乌云遮住,连续几日的大雨把他们一片一片地折损,他们在我看来是一个一个的生命。然而,现在我只需用淡淡的目光与他的败叶相视,便会有种心痛,便会感受到他失意落寞的枯萎。

这也是生与死的界限吧,它横划过遥远的时空之中。

人们总说生命只有一次,没错,生命就像一场单程的旅行,没有回程的'车票,没有回程的车。

在我们生下来的时候,我们有一颗完整的心。岁月带我们走过艰辛,走过痛苦,于是随着岁月的洗礼,我们忍不住疼痛把自己的心撕成一份一份。有的给了自己所爱的人,有的给了自己不爱的人,有的给了自己不认识的人。等到我们痛得安静下来,睁大眼睛,看见生与死的界限时,才会发现,自己的心已经变得千疮百孔。这时,我们想离开死亡的门口,却已经找不到生下去的路。

迷茫的看着这死亡之路,别无选择。走上了生与死的过渡带,跃过生与死的界限,或许会感到无比的悲伤,或许心上还有几分悠然,想着:就要这样走向死亡,去往冥界了。在那里还会看见明媚的阳光吗?跃过去看看吧。

死亡必然是不可轻易选择,因为它没有回到活人世界的通道。即使是美丽的死亡,是壮丽的牺牲,也不可以涉足死亡边界,生命边界。

但这种界限是无法回避的,是真实存在的。现在的你触及他的温柔与可怕,现在的你无法穿过这界限通往冥界又返回世间。一个人的一生只能有一次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条界限。那时,也许会是痛苦,也许会是平静,亦或是好奇,但是最终的结果便是你将永远回不来,只能在那界限的另一边,永生不能再回到这可爱的世界。

所以不要再被那条界限所迷惑了,在这边的世界里享受美好与温暖,等到真正要通过生死的界限时再去面对吧。现在的你,抬起头,让那傲视死亡界限的勇气压去那不实的迷惑,好好活下去。

界限界限篇二

一只正在偷食的老鼠被猫逮住。老鼠哀求:“请放过我吧,我会送给你一条大肥鱼。”猫说:“不行。”老鼠继续说:“我会送给你五条大肥鱼。”猫还是不答应。老鼠仍不死心:“你放了我,以后我每天送给你一条大肥鱼。逢年过节,我还会拜访你。”猫眯起眼睛,不语。

猫依然不语,心里却在犹豫:老鼠的主意的确不错,放了它,我能天天吃到鱼。但放了它,它肯定还会偷主人的东西,胆子越来越大。我再次抓住它,怎么办?放还是不放?如果放,它就会继续为非作歹,主人会迁怒于我,把我撵出家门。那时,别说吃到鱼,就连一日三餐都没了着落。如果不放,老鼠或其同伙就会向主人告发这次交易,主人照样会将我扫地出门。如果睁只眼闭只眼,主人会认为我不尽职守,同样会将我驱逐出去。一天一条鱼固然不错,但弄不好会丢掉一日三餐,这样的交易不划算。

想到这些,猫突然睁大眼睛,伸出利爪,猛扑上去,将老鼠吃掉了。

猫是聪明的,它的'选择也是正确的。面对老鼠的许诺,它最终还是选择了一日三餐。一日三餐便是它的底线。猫当然希望一日一鱼,但连起码的一日三餐都保不住的话,一日一鱼便成了水中月、镜中花。

可悲的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人,面对“一日一鱼”的诱惑,动心了。他们还没来得及品尝“一日一鱼”的味道,便被绳之以法,失去宝贵的“一日三餐”不说,还断送了大好前程,甚至身家性命。

界限界限篇三

“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如若是愁,又何来懂与不懂。

懂或不懂的人都会说何必多愁善感,其实谁都不懂为什么要,又为什么会,因为谁都不能理解谁。很不喜欢自己,现在的,不潇洒却要演绎所谓的含情脉脉,眼圈在这几天变黑了,都不知道每个夜晚自己为什么无眠,是在等待什么,还是在害怕什么。恨自己,做不到笑笑地离别,怨自己放不下,恋家到想到要离开就会难过,到要自己不想却还是会想最后跟自己生气。

呼吸,是那么急促;夜,被惊醒。心,就好像被醋淹没了一样,酸涩。泪腺,会在瞬间变得发达……离愁,总会那么缠绵,“剪不断理还乱”,不是所有的愁都是愁,像人们意识里的愁,也许那是一种期许,也许那是一种不舍,也许那是一种执着,也许那是一份等待,也许那是一种爱…,亦或许那真的就是一种愁。

“枯藤老树昏鸦”,在风里独立的树枝没有叶,伴随的还有那枯黄的藤条,长长的延伸着,到黄昏的尽头那乌鸦声音模糊的角落;小桥再小,却承载这离别之人那份沉重的情感,流水忘了时间地在那潺潺的流淌,但依旧留不走曾经的记忆,唯独那人家,在桥头上,让人在离别时还有温馨,让流浪的人在天涯断肠。

明白自己要坚强,像歌里的词:我要的.坚强不是谁的肩膀,怀抱是个不能停留的地方,这世界多拥挤,就有多匆忙,用所有的寂寞时光为自己鼓掌;我要的飞翔不是借双翅膀,自由是个不能代替的远方,用旅途的孤单,来收获成长。

愁没有界限,人也没有永远,顺其自然里,在愁和孤单里,我要收获。

界限界限篇四

;

摘要:莱辛是18世纪德国的美学家,其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1766年出版的《拉奥孔》一书中。莱辛比较了诗与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不同,探索了诗与画的界限,提出了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从而批判了“诗画一致”说。莱辛的理论和实践促成了德国启蒙运动的高潮,为德国民族文学的建立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新文学之父”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g,1729-1781)是德国启蒙运动高潮中一位杰出的代表,优秀的剧作家、文艺批评家、美学思想家。《拉奥孔》是他的代表性论著之一,是18世纪德国启蒙运动时期一部经典美学著作,被誉为“现代主义美学里程碑”和“启蒙运动思想武器”,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是影响深远的。

有关《拉奥孔》的故事来源于希腊的传说,特洛伊国王子巴里斯访问希腊,却带着希腊著名的美人海伦王后私奔回国。于是希腊人组成远征军攻打特洛伊,打了九年却没拿下。第十年上,希腊一位将领想出了一个诡计,把一批精兵埋伏在一匹大木马的腹内,放在特洛伊城门外。拉奥孔(laokoon)是特洛伊国日神庙的祭司,他识破了希腊人的诡计,便极力反对特洛伊人将那个木马作为战利品搬进城。拉奥孔因为阻止特洛伊人将这些木马搬入城,而触怒了希腊人的守护神雅典娜,因此雅典娜从海中派了两条巨蟒把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活活的缠绕而死。

后来雕塑家将这一个故事雕成雕塑群,而这组雕塑群被长期的掩埋在罗马废墟中,直到1506年才被发掘出来。雕塑表现的是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两条巨蟒缠身时的痛苦挣扎的情景:那是三个由于极度痛苦而扭曲的身体,所有的肌肉运动都已达到了极限,甚至到了痉挛的地步,表达出在痛苦和反抗状态下的力量和极度的紧张,让人感觉到似乎痛苦流经了所有的肌肉、神经和血管,紧张而惨烈的气氛弥漫着整个作品。

这个题材在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的长诗《伊尼特》中也出现过:

拉奥孔想用双手拉开它们(巨蟒)的束缚,

但他的头巾已浸透毒液和淤血,

这时他向着天空发出可怕的哀号,

正像一头公牛受了伤,要逃开祭坛,

挣脱颈上的利斧,放声狂叫。这是诗人描写拉奥孔垂死挣扎的一段著名的诗句,让读者读后难以忘记拉奥孔临死前那撕裂人心的惨叫声。

“为什么拉奥孔在雕刻里不哀号,而在诗里却哀号”?温克尔曼这位与莱辛同时代的德国美学家认为其原因在于古代希腊的艺术理想和风格是追求一种“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无论是在姿势上还是在表情上。在《论希腊绘画和雕刻作品的摹仿》(1775)中,温克尔曼说到:
这种心灵在拉奥孔的面容上,而且不仅是在面容上描绘出来了,尽管他在忍受最激烈的痛苦。全身上每一条筋肉都现出痛感,人们用不着看他的面孔或其他部分,只消看一看那痛得抽搐的腹部,就会感觉到自己也在亲身领受到这种痛感。但是这种痛感并没有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表现成痛得发狂的样子。他并不像在维吉尔的诗里那样发出惨痛的哀号,张开大口来哀号在这里是在所不许的。他发出的毋宁是一种节制住的焦急的叹息。温克尔曼认为拉奥孔身体上的极端痛苦“表现在面容和全身姿势上,并不显出激烈情感”;
“身体的痛苦和灵魂的伟大仿佛经过衡量,均衡的分布于全体结构”。莱辛的看法与温克尔曼相似,他也认为雕像拉奥孔不能像维吉尔诗中那样呈露张口哀号的表情,但是雕像为何如此表现,他却不同意温克尔曼的看法,所以他的名著《拉奥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针对温克尔曼的观点而写的。

在《拉奥孔》第二章中莱辛写道:
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艺术家)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这并非因为哀号就显出心灵不高贵,而是因为哀号会使面孔扭曲,令人恶心。……只就张开大口这一点来说,除掉面孔其他部分会因此现出令人不愉快的激烈的扭曲以外,它在画里还会成为一个大黑点,在雕刻里就会成为一个大窟窿,这就会产生最坏的效果。

温克尔曼和莱辛都认为拉奥孔雕像群在艺术处理上是将哀号化为一种叹息。但是温克尔曼认为其原因在于“希腊人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一个伟大的沉静的灵魂,尽管这灵魂是处在激烈情感里面;
正如大海上尽管是惊涛骇浪,而海底的水还是寂静的一样”,这种执意于“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艺术理想和艺术风格,限制了拉奥孔呈露情绪激烈的表情,“张开大口来哀号在这里是在所不许的。”而莱辛则认为,“真正的理由是美的规律。”他说得很明确:“凡是为造型艺术所能追求的其他东西,如果和美不相容,就须让路给美;
如果和美相容,也至少须服从美”,而“身体苦痛的情况之下的激烈的形体扭曲和最高度的美是不相容的。所以他不得不把身体苦痛冲淡,把哀号化为轻微的叹息。

莱辛认为希腊造型艺术的最高法律不是“静穆的伟大”而是美。图画和雕刻不宜表现丑,而剧烈痛苦所伴随的面部扭曲却是丑的。拉奥孔雕刻不同于维吉尔诗篇的地方在于雕刻家要表现美而避免丑。莱辛的观点是,雕像群里的拉奥孔与维吉尔诗中的拉奥孔在内在意蕴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由于艺术媒介的限制,雕刻“只能把它的全部摹仿局限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所以拉奥孔在叹息时,想象就听得见他哀号”。这是二者分歧所在。

莱辛《拉奥孔》的副题是《论绘画和诗的界限》,主要论述了诗与绘画之间的区别,在此可以这样理解,莱辛所说的“画”包括造型艺术,例如雕塑等,而“诗”则可以泛指文学。从《拉奥孔》的第十六章和第二十一章,莱辛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了诗画异同问题。莱辛认为,一切艺术皆是现实的再现和反映,都是“摹仿自然”的结果,这是艺术的共同规律。诗和绘画属于两种不同性质的艺术,它们拥有不同的媒介和题材,这是第一个差别。绘画、雕刻以色彩、线条为媒介,诉诸视觉,其擅长的题材是并列于空间中的全部或部分“物体及其属性”,其特有的效果就在于描绘完成了的人物性格及其特征;
诗以语言、声音为媒介,诉诸听觉,其擅长的题材是持续于时间中的全部或部分“事物的运动”,其特有的效果则是展示性格的变化与矛盾以及动作的过程。因此,绘画的媒介较适宜于写物体,诗的媒介较适宜写动作。由于艺术媒介的限制,雕刻“只能把它的全部摹仿局限于最富于孕育性的那一顷刻”,“所以拉奥孔在叹息时,想象就听得见他哀号”。在《拉奥孔》中,莱辛还提出,雕塑家要避免描绘激情顶点的顷刻:“在一种激情的整个过程里,最不能显出这种好处的莫过于它的顶点。到了顶点就到了止境,眼睛就不能朝更远的地方去看,想象就被捆住了翅膀,因为想象跳不出感官印象,就只能在这个印象下面设想一些较软弱的形象,对于这些形象,表情已达到了看得见的极限,这就给想象划了界限,使它不能向上超越一步”。也就是说,避免绘画中出现激情顶点的顷刻,才能给欣赏者留有慢慢体会和想象的空间,这才是好的艺术品精华所在。宗白华说过:“画家只能捉住意义最丰满的一刹那,暗示那活动的前因后果,在画面的空间里引进时间感觉。”但是诗就不同了,对于诗而言,激情顶点的顷刻也许就是诗人着力描绘的高潮,主要还是因为二者题材的不同。

观点是,绘画适宜于“物体”或形态,而诗适宜于表现“动作”。一个是侧重于视觉享受,一个是侧重于听觉享受。

在传统中比较占优势的诗画同源的看法是和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相对立的。

风。可以这样说,莱辛在德国文化界是扭转风气的人,也是近代德国文学的奠基人。

参考文献:

[1]莱辛.拉奥孔[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

[2]朱光潛.西方美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陈定家.《拉奥孔》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6]孙津.西方文艺理论简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

相关热词搜索:;

界限界限篇五

芭蕾编舞大师巴伦仙说:“我不要想跳芭蕾舞的人,我要不得不跳芭蕾舞的人。”他选择演员的标准是,不要业余者,要真正为生活挣扎而不得不去跳芭蕾舞的人。

人的底线在于最坏也不过如此的境遇。生活在底线的人,可能前无出路,后有追兵,而不得不沉肘落膊,忍辱负重地扛起工作担子。也正是因为这样,工多艺熟,日后自有长进。

所谓底线,就是这种“不得不”的'境界。

富翁们大多都有吃饭的本事,自有一篇洋洋洒洒的血泪发家史,可是“富二代”们就很少有拿得出手的长项,几乎都是依靠父母的荫庇。虎父多犬子,是因为老爸可以给予儿子的太多。出人头地是毕生苦工,既然什么都不缺,谁会削尖脑袋去苦心钻营,也不会容忍自己被逼到底线。

古希腊有个著名的雄辩家叫狄摩西,小的时候甚至连话都说不大清楚,后来他苦练演讲技艺时,为了断绝自己出门的念头,他把头发一半剃掉一半留着;为了锻炼肺活量,他每天清早上山跑步还一边高声唱歌;为了把话说清楚,他嘴里含着小石子和镜子对练。他的成功源于他敢把自己不断推到底线,再不断努力挣扎着从底线上爬起来。

我们的碌碌无为,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对自己不够狠,无需去“绝处逢生”。破釜沉舟,项羽率三千江东子弟,终于亡秦。背水一战,韩信穿过井陉口,大破赵军。人生往往逼到了底线的地步,才会发生转机。

只因底线,我们才学会直面人生。

界限界限篇六

;

【摘要】游戏理论应当适应游戏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将幼儿园的游戏分为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两大类是适宜的。这两类游戏虽然形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但是都具有共同的游戏基本因子,其内核都是游戏精神。我们应当划清工具性游戏与假游戏的界限,避免假游戏借着工具性游戏的外衣重返幼儿园,从而维护儿童游戏的权利。

【关键词】游戏;自主游戏;工具性游戏;假游戏;幼儿园

当前,安吉游戏日益受到幼教界关注,幼教工作者也由此更加关注游戏的价值,从而推动了学界对游戏理论的进一步审视。

一、游戏理论应当适应游戏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林林总总的游戏理论,总回避不了有关游戏的定义和游戏的分类问题。游戏自身的复杂性和不同学科研究重点与研究方法的不同,导致了对游戏的定义和分类不同。就游戏的分类而言,有些学科侧重于形式化(如发展心理学),有些学科侧重于技术化(如游戏论)。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说,关于游戏的分类既不能过于形式化,也不能过于技术化。学前教育学对游戏的分类应该更关注儿童发展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目标及需要,而不是简单比照或搬用其他学科的分类。

从幼儿教育的实际出发,我认为,可将幼儿园的游戏分为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两大类。自主游戏是幼儿自己发起、自导自游的游戲活动,工具性游戏则是蕴含教学意图的游戏活动。两者虽然内容和形式不尽相同,但具有以下7个共同的游戏基本因子。

1.正向情绪。主要是愉悦,也包括推动个体追求愉悦的适度紧张和焦虑感。

2.身体动作。没有身体动作,就没有游戏,也没有认知。

3.心理表征,尤其是双向表征。没有表征就没有游戏。所谓双向表征是指儿童同时以两种方式表征同一个物体,即把这个物体既看作是一个物,又看作是一个符号。双向表征是儿童游戏的核心特征。

4.虚拟强化。传统游戏理论认为儿童游戏重过程不重结果,这是一种成人自我中心的解释,与儿童游戏的实际过程情况不符。事实上,儿童游戏的过程和结果,都对儿童的经验和行为具有强化作用,但这种强化通常不是物质的,而是虚拟的。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虚拟强化是人类社会使用语言交往后形成的特有功能,在儿童游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有效调节。游戏能增加儿童行为选择的灵活性,满足儿童的愿望,调节儿童的情绪。

6.适应行为。游戏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能帮助儿童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文化。游戏的最近发展区为游戏成为教育性活动提供了可能性。

7.游戏精神。游戏不仅是一种活动,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的形式不完全一样,但其游戏精神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游戏是具有正向情绪的、具有身体动作和心理表征的、具有虚拟强化和有效调节作用的适应行为和活动方式。从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的内在联系看,游戏精神是这两类游戏共同的内核。游戏的内容和形式是变化的,但其内核的游戏精神是不变的。游戏精神是人类内源性的精神。任何年龄的人都具有游戏精神。生活的苦难和心理的枯竭可能会压抑和窒息游戏精神,但不等于游戏精神不存在。

我们以“发起”和“主导”为分析维度,将幼儿园游戏分为四种类型,见上表。从表中可见,由成人发起和儿童主导的指导游戏、由儿童发起和成人主导的合作游戏、由成人发起和成人主导但儿童以活动方式参与的教学游戏(即常说的“教学游戏化”),可统称为工具性游戏。可以说,工具性游戏是具有一定教育目的、在一个由成人建构的结构内的儿童的自主活动,而自主游戏则是儿童自主掌握游戏权利的自主活动。在幼儿园中,工具性游戏是游戏的特殊类型,它不能冲击自主游戏,更不能替代自主游戏。与此同时,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工具性游戏又是不可或缺的。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都是游戏,而游戏是幼儿园的主导活动,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和主要途径。形象地说,自主游戏是儿童在海里自由玩水,而工具性游戏是儿童在游泳池里学习游泳。儿童在游泳池里学会了游泳,就能在大海中更加自主地玩水。儿童在游泳池里跟着教练学习游泳的过程,就可以看作教学游戏化的过程。所谓教学游戏化,是指在有指导的条件下让儿童进行有意义的游戏,使教学过程适应学习对象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使学习过程与学习对象的认知水平相适应。因此,教学游戏化就是教学追随儿童的发展性。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学游戏化是一个理念性的问题,而不只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绝不是用游戏作教学的“药引子”,或在教学中用游戏来调剂胃口,或在教学中使用某个游戏元素。教学游戏化,关键是弘扬游戏精神,让儿童在过程中获得游戏性体验,表现出趣味性,体现出自主性、合作性,体验到成功感。

陈鹤琴说过:“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活动,不管年龄、性别,人们总是喜欢游戏的……我们中国人往往轻视游戏,把游戏当作调皮的活动……这种把读书与游戏孤立分离的看法,完全是错误的。”“(教学)游戏化适合于任何人和儿童,也适合于任何工作与教学,只是儿童年龄愈大,教学游戏化的困难愈多罢了。”〔1〕教学游戏化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对游戏的理解及其创造性的发挥。正如安吉的程学琴老师所说,教师要“想明白,讲清楚,做到位”,要请教师从教育舞台的中心走下来,把儿童从观众席请到教育舞台的中央。这需要教师发挥高度的教学机智,需要教师有驾驭对话的能力、觉察学习点的动态变化的能力和掌控自己控制欲的能力。

谈到教学游戏化,就不得不谈到课程游戏化与游戏课程化的关系问题。如上所述,教学游戏只是工具性游戏中的一种。从课程论的角度看,课程游戏化是一种课程取向,而游戏课程化是一种课程模式。显然,游戏课程化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宏大目标,具有方向性、全局性、系统性的特点。我们更大的目标是希望建构幼儿园的游戏课程化。也就是说,在幼儿园中,建构自主游戏和工具性游戏相结合的游戏体系,使得两类游戏交相辉映,相辅相成,从而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2〕实现游戏课程化的前提是要像安吉那样,全面、大力推广自主游戏,创造丰富多样的自主游戏形式,积累根基扎实的自主游戏经验,自觉地将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有机融合在一起。我国台湾著名幼教课程专家简楚瑛教授首次将安吉游戏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收入《幼儿教育课程模式》(心理出版社,2016年第四版)一书。这是对安吉游戏课程化的学术认可,会对游戏课程化的课程模式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划清工具性游戏与假游戏的界限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广大幼教工作者努力克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在从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儿童为中心的转变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许多教师依然受限于根深蒂固的二元论思想方法,对幼儿园游戏中的一些复杂关系作出了非此即彼的误判。一是将游戏与教学割裂开来,把游戏与教学当作幼儿园教育轴的两端,认为游戏与教学的关系是一个“孰轻孰重”或“孰多孰少”的关系,是一个“五五开”还是“三七开”的关系。二是将自主游戏与工具性游戏割裂开来,认为自主游戏就是“放羊”,而工具性游戏就是“课堂教学”。三是将儿童愉悦与儿童发展割裂开来,认为自主游戏只能以愉悦为前提,不应该强调儿童发展。这种二元论不仅在理论上缺乏依据,在幼儿教育的实践中也会产生误导,束缚广大幼儿园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伤害儿童游戏、学习和发展的权利。这种二元论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思维枷锁。

1.看游戏是否自主。皮亚杰在论述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区别时,提出了主动性与被动性的本质区别。其实,是否自主,是否能发挥主动性,也是区别真游戏与假游戏的根本界限。

2.看是否使用玩具(包括工具、教具等)并有自己的表征。如果外部没有玩具,内部没有表征,那就不是游戏。

3.看是否接受和保持教师提出的表征。如果儿童不接受或没保持教师提出的表征,也不是真游戏。

4.看强化的来源。行为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强化是增加行为发展频率的有效力量。最有力的强化来源于个体的内部兴趣和动机,而不是外部的物质刺激。如果维持儿童游戏的动机是外部的物质刺激或获得表扬,那就不是真游戏。

5.看经验的获得是否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儿童的认知规律是从动作到形象再到抽象,这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总趋势。凡是与这趋势不符的游戏,都是假游戏。

6.看是否增强行为的适应性。卢梭说:“由于人类最初的自然冲动是在他的环境中估量自己,在他所见到的每个事物中寻找与自己有关的基本特点,因此,他最初的学习是一种为保护自己的实验物理学。”〔3〕游戏,就是一连串的实验物理学。儿童在一连串的实验中认识自己,适应环境,掌握技能。若是限制了实验,不能增强行为的适应性,无疑是假游戏。

7.看有无创造性。创造性的前提是自主性,没有自主性就很难有创造性。儿童在游戏中的创造性,是认知能力和活动水平的集中表现,也是最近发展区的展现。

8.看有无游戏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不能产生满足感和愉悦感的游戏就是假游戏。

9.看有无新的学习生长点。由于游戏是探索和交往的过程,必然会产生新的学习生长点,使游戏不断深化。如果只是简单的机械重复,不能产生新的学习机会,就是假游戏。

区分工具性游戏与假游戏的界限,是一项动态、连续性的工作,也就是说,是在游戏活动的全过程中进行的工作,不是孤立、僵化、间断、静止的判断。而辨别真游戏还是假游戏,从本质上看,更是一个辨析权利主体的问题,而不仅仅是个技术活。游戏是儿童的权利。儿童的游戏权利是否得到尊重、维护和发扬,才是最根本的界限。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

界限界限篇七

据报道,李宇春在北大演讲厅只唱了一首歌,说了十几个字,引起学生疯狂尖叫。这件事引起了争议。有些人认为娱乐节目不应该融入大学演讲厅,而另一些人则认为没有高低文化之分。在我看来,文化没有极限,大学的讲堂可以丰富多彩。

不可否认,大学论坛一直给人教学和学术研究的印象,但它没有规则,必须是传统的、严肃的。这是一个分享不同文化和领域的平台,是一个让大学生看得更广的平台。因此,当李宇春走进北大演讲厅时,他不仅宣传了自己,也向大学生展示了另一种音乐文化。

李宇春超女冠军穿着完全中性,是90后青春的回忆。有人问她为什么会让那么多人尖叫发疯。她的粉丝回答说:“因为他有独特的魅力。”代表一种音乐风格,没有高低文化之分。大学不仅仅停留在旧的印象中。李宇春带着文化走进了北大的论坛,不仅把娱乐带入了北大的论坛,也把视野和经验带入了北大的报告厅。任何事物都有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李宇春的出现在现场引起了很大的混乱,这真的很糟糕,但另一方面,它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另一种音乐文化。

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文化和技能。在人们的记忆中,大学讲堂是教学和学术研究的殿堂,但在一些人的记忆中,大学论坛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同样,离开北京56年的李敖也来到了北大讲台,李宇春也可以来,各有各的看法。

大学论坛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而是一个分享的平台,文化无国界!

界限界限篇八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就做过一场遥不可及的梦。我知道自己一直都是一只丑小鸭,从来不敢期待过天鹅的生活。我从来都不羡慕那些高贵尊贵的生活,我只喜欢我自己的生活,那么真真切切,又痛彻心扉。

我也知道无论如何,家家有本儿难念的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衷和悲伤,都要自己永远不想提起来却又永远忘不掉的过去。我想,或许这是我们此生为人所应当经历的`劫数。可是你知不知道,在远方有一棵树,他的名字叫做菩提。很多人都非常向往菩提树,因为坐在树下就可以立地成佛。

可是很多人不知道,那只是传说罢了。故事总是让人轻而易举的添油加醋,或许我们不知道事情真相,却又感到很好奇,就像演一场大戏,明明没有自己的戏份和台词,却硬要参与,就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朋友问我在那件事情上,对于那些曾经添油加醋伤害过我的人,我是否会原谅。

我没有回答他,但是我心里也在想这个问题。我到底会不会原谅呢?我并不是一个圣母,没有那么伟大的慈悲心肠,可是我也不是一个斤斤计较最小肚鸡肠的人,那些并非出于本意一定要伤害我的人,我不会和他们计较。就算留下了阴影,我也会找到源头,找到那些幕后黑手后主谋。

善良并不意味着一味的被别人伤害。而不懂得还手。善良也有底线。

相关范文推荐

    做一个的人作文800字(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最新做一个的人作文500字 做一个的人作文800字(通用五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2023年漫画老师作文六年级800字 漫画老师作文六百字以上优质(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

    最新漫画老师作文六年级400字5篇(优秀)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

    最新疯狂的一家人游戏 写一篇疯狂的作文汇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

    2023年界限的作文提纲(6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友情作文400字 友情作文开头(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

    我的简介三年级作文300字汇总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

    中国古代寓言读后感100字汇总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

    最新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450字 假如我是一棵树作文600字精选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假如我是一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