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书香墨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

范文范本是对优秀作品进行汇总和选录,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一

中国戏曲文化传统之深厚,品种之丰富,在世界戏剧文化史上也是非常罕见的。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普及,让艺术种类、娱乐方式等各方面的角角落落都出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传统戏曲的演出市场不容乐观,许多剧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传统戏曲统领文化娱乐的主导地位,已经不复存在。虽然上至戏曲主管部门,下至各个戏曲团体及从业者,为戏曲的振兴和发展都倾尽心力,但我们依然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危机。

1.传统戏曲的存在危机。

一是观众断层的危机。传统戏曲观众断层的原因,从根本上可归纳为:传统戏曲的程式表现形式与现代生活的脱节,以致于大部分国人无法热衷。当下观众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传统的审美标准随之发生变化,心理上要求更为直接和刺激,相对应来说,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与现代观众要求越来越不相适应了。二是戏曲人才的严重流失。人才流失的现象在戏曲界内其实是普遍存在的。面对现实的物质诱惑,戏曲工作者也努力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一些人远赴国外,一些人下海经商,也有转行做其他工作的。坚守在阵线上的,也逐渐将艺术商品化,比如青年演员的教育传承上,以前的老一辈艺术家们对晚辈的教授,都是倾尽心力、无私奉献。而如今,许多的艺术家们迎合这个商品社会,收取着昂贵的学费,从另一个侧面打击了一大批有望成才的年轻一代戏曲从业者的学习积极性。而今的青年演员的确没有了老一辈艺术家般的拼搏精神,因而在功底上着实很难超越前人,人才自然流失、断档。

2.无所不在的传媒对传统戏曲的影响。

传播学中最简单的传播方式到最复杂的传播方式,各种模式当中,传者和受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大众传播是这样,戏曲传播中同样如此,戏曲作为一种文艺表现形式,其演出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演员的舞台演出就是传者,戏曲的台下观众们就是受者。那么当戏曲在电视等电子媒体中表现的时候,演员是否和观众割裂开来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演员照演,观众照看,传、受链条并没有被割断。然而深究之,当电子传媒横亘在演员和观众之间的时候,情况发生了改变。我们还是会发现其传播本质发生了变化。“不同的艺术媒介决定不同的艺术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媒介即形式。”演员与观众的相互关系,“这是一种活人和活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他们之间好像魔术般的、神秘莫测的交流给了戏剧一种特殊的品格。”的确,亲临戏曲演出现场观看演员的表演时,身临其境的体验对戏曲来说是灵魂式体验,是戏曲演出的灵魂。观众的被带入情境和演员的演出实力是不可分割的。这种所谓“场的效应”,是戏曲借助任何电子介质无法企及的的。可以这样说,传媒在目前建构“拟态环境”的能力上,还无法创造出能取代“这条往返巡回的线路”的其他产物。当然这并不是在绝对否定诸如电视戏曲或者其他一些通过电子传媒来展现戏曲魅力的新艺术形式,从根本上说,观众通过电子传媒所接触到的传统戏曲并非真正在剧场所观看到的,通过电子传媒再现的戏曲,其魅力被削弱了一大半。从另一个层面来理解:年轻人进电影院看节奏更慢的文艺片逐渐成为一种高品位的时尚。为什么进戏院看戏反倒是慢节奏,“不适合”节奏了呢?原因就在于戏曲本身与传递给年轻人的媒介在形式上不符,即参照系不同。本因由人对人的直接传递,变成由机器介入的人机传递,因此会出现这样的偏差。利用电子传媒的.传播能力,在推广戏曲自身的能力上绝对比传统的舞台模式要来的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传统戏曲必须通过传媒宣传自身,但是传播的内容和着眼点需要有所抉择。传媒仅仅只能是宣传戏曲的一个窗口和平台,帮助戏曲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开拓市场,其最终目的还是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走进剧场,观看戏曲演,感受戏曲艺术带来的魅力和震撼。

尽管戏曲与电视等当今的大众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合适,然而作为两种文化,出现互动融汇是再所难免的。戏曲始终在意识到自己处于弱势的情况下,而媒体始终在强调自己的优势,因而双方的“结合”总显得不那么“情投意合”。早在19,上海东方百代唱片公司成立,当时录音的有著名京剧演员谭鑫培、张毓庭、刘鸿生等,后来又录了京剧四大名旦的节目以及一些地方戏,中国录制的第一张戏曲唱片《坐宫》当时用唱片听京戏是一种时尚。19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正是与国粹京剧相结合,一代名伶谭鑫培也就成为了我国第一位涉足影坛的表演艺术家。《定军山》在中国电影史上的显赫地位绝对是独一无二的。到了,内地唱片业风云人物宋柯及其公司“太合麦田”发行了梅葆玖演唱的《太真外传》和《贵妃醉酒》,在伴奏上更采用了西洋管弦乐和民族大乐团相结合的方式。如今,传统戏曲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创新吸引更多年轻人,是传统文化和大众媒介融合的结果。但是,我们深究这种尝试,从某种层面上可以说只是属于传媒的一部分,而非戏曲的一部分了。戏曲拿什么来吸引传媒呢?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先看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即白先勇策划的青春靓丽版昆剧《牡丹亭》的成功。整出戏唱还是原来的唱、作还是原来的作,许多人物表演还远不及老一辈的艺术家。舞美设计、剧本改编等虽然都有创新变化,但其实国内有不少戏也在这方面下了工夫却未见成功,而这基本上还是“新瓶装旧酒”的白版《牡丹亭》,为何脱颖而出获得成功?关键还是利用了媒体的“新闻亮点”。为什么媒体就愿意炒作青春版呢?说到底,还是因为青春版符合了传媒的要求:白先勇的名气,加上该剧在改编后突出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关系,有年轻美丽的青年演员担当主角。所有一切都在向传媒非常主要的一个受众群——青少年群体招手!于是双方一拍即合,成就了一段美妙的姻缘。因此,作为传统戏曲,必须找准自己的亮点,即找准自己的“新闻亮点”,这样才能获得传媒的青睐,或者说获得受传媒广泛影响的广大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青睐。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传媒的局限,炒红白先勇的《牡丹亭》并不能振兴整个戏曲事业,戏曲的繁荣需要全国戏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并创建更多宣传昆曲的平台。在扩大了宣传、开拓了市场之后,戏曲最终还是要有自身真真正正的作品质量和艺术魅力,才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二

摘要:民族群体在同自然荣辱与共的生存中逐渐形成了传统宗教理念,并且随社会生活的深入逐渐将宗教信仰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使传统宗教文化成为可视化的建筑艺术。然而宗教化的民族建筑色彩在建筑艺术的洗礼中逐渐被民族化与地域化,特别是“民族风情园”旅游潮推动下民族建筑内涵逐渐缺失,宗教色彩式建筑设计逐渐固化,严重影响着原生态民族建筑的现代采纳。因此,民族建筑设计中传统宗教文化的摄入成为透析民族建筑色彩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建筑设计;宗教文化;运用;摄入。

一、建筑设计视域下的民族宗教文化审视。

(一)基于宗教教义中安于故土的观念。

“安于故土”与“灵魂不灭”是民族自然宗教对生与死最朴素的阐述,就民族自然宗教对生命的常规诠释基本以“安于故土”的情怀为主。具体表现为:一原始民族宗教信仰基本上以氏族部落为单位。我国民族众多,受地域等多元文化的影响不同民族之间的宗教信仰截然不同,宗教信仰的差异性扩大了外在民族差异的基本属性。比如:水族信仰多神,水族村寨基本上维持以血缘氏族聚居为主的居住形式注重逐水草而居的习惯。而阿昌族群众受佛教文化的影响,村寨聚居基本上注重功能性设计,注重建设坐向。侗族群众受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影响,人为安于故土灵魂就离开躯体回到祖先住的地方。此外,建筑设计视域下民族宗教文化的氏族部落性还体现在同一民族不同区域间宗教文化不尽相同,同一民族不同阶段的宗教文化也略有不同。二是民族宗教文化同祖训乡约相结合。[1]祖先崇拜是民族宗教的核心,是民族宗教社会化扩张的基本驱动力。一方面以宗祠祖庙建筑为主的情感归宿是民族宗教文化中安于故土的关键。另一方面安于故土的情怀在长期的公社氏族部落生活中融入到乡约习俗当中成为道德枷锁。总之,基于建筑设计视域下的安于故土的宗教文化成为民族建筑设计和整体建筑布局的基本情感导向和逻辑出发点,引导着民族建筑设计的基本走向。

(二)基于宗教习俗的建筑设计忌讳。

设计忌讳是民族建筑艺术对宗教文化最原始的显露,以宗教为核心的忌讳文化贯彻至民族建筑设计的整体构建与布局。基于宗教习俗的建筑设计忌讳下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介于宗教本源对立的排斥。一方面民族宗教多同自然密切相关,在鬼神崇拜的宗教法则中对宗教相对应的客观形体在建筑设计中的元素符号基本被杜绝。比如:牦牛作为藏族原始宗教崇拜,在藏族早期建筑间架结构设计中基本以牛头主视图设计为主。忌讳马背型间架结构的设计。另一方面民族宗教文化衬托着宗教排斥,表达着群体的内心寄托。比如:布朗族群众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在实体性建筑设计中排斥使用雷电击打过的树木。二是基于宗教习俗的忌讳。忌讳是原始自然宗教的衍生,民族群众在宗教信仰中逐渐扩展至建筑设计中。比如:受原始宗教万物有灵的宗教意念影响,忌讳有蚊虫飞禽类痕迹的树木做建筑材料,受小乘佛教万物有灵的影响,忌讳菩提树作为建筑材料。[2]三是基于审美视域的挤对。宗教文化是宗教理念的文化堆积,建筑设计视域下的民族宗教以色彩选取与地标性建筑设计为载体,彰显民族宗教文化镶嵌下的艺术魅力。比如: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在回族清真寺建筑设计中色彩基本上以白、绿色为主调,在建筑环境设计中注重建筑生态园林建设。四是基于宗教生活延伸的排斥。民族建筑设计中以宗教教义为导向的文化蕴涵成为建筑设计的必然趋势。比如:布朗族在建筑设计中的各个环节均介入生活化的祭祀活动和特定风水仪式。

(三)基于宗教观念的建筑设计倾向。

民族群体的建筑设计倾向是宗教文化的习惯性思维定势。一方面在原始的自然宗教洗礼下民族建筑设计基本上向宗教文化靠拢。换言之,民族建筑设计思维受宗教文化的影响,在建筑设计中几乎将宗教理念贯穿全局。[3]比如:回族宗教建筑设计中万物和谐与共的伊斯兰宗教理念在庭院环境设计搭配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另一方面民族原始宗教基本上以自然崇拜为主,在建筑设计中无论色彩还是建筑整体布局基本上接近自然浓缩。比如:独龙族群众早期信仰原始自然宗教,在建筑布局中主张“依山傍水”,在建筑设计中以“圆木小木屋”为主,在建筑环境设计推崇悬空搭建。另外,在原始宗教文化的熏陶下建筑外围设计也基本上接近自然。比如:哈尼族民居设计基本上以“蘑菇状”为主。

二、不同建筑设计中民族宗教文化的摄入。

(一)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中的宗教文化。

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即民居建筑的设计是民族文化起源的堡垒,也是民族宗教文化最容易植入的腹地。首先,民族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注重“祈福避祸”的风水设计,一是依托民族自然宗教信仰中自然崇拜观念,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群体坐向。比如:阿昌族民居注重依山傍水的整体布局,认为水源、光照是自然的恩施,建筑设计坐向朝阳既是对太阳神的遵崇,是对神意志的践行。二是注重避祸理念的建筑设计,比如:阿昌族在建筑设计中崇尚“开门迎山”,意在祈求山神庇佑。三是民族风水建筑设计中忌讳体现,比如:基诺族群众忌讳在坟地中进行民居建筑设计。[4]其次,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中天人合一宗教观念的吸纳,一方面民族民居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材料的原生态化,比如:鄂伦春族群众受萨满教自然法则的影响,在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中以土胚房为主。另一方面民族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注重宗教巫术的运用,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的中轴对称、三角排水设计等都是基于民族宗教文化中天随人愿、天人合一的设计演化。比如:穆斯林群众传统民居建筑设计中注重庭院绿化设计,基本上是伊斯兰教传统教义的建筑写实与艺术表达。此外,傣族竹楼中民居设计形似正方形,寓意天地合一、福禄寿喜。再者,民族地区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注重自然宗教文化文化中土著性相生相克观念,在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设计自身的几何对称、民居建筑群体体之间的对应与互补。[5]比如:基诺族竜帕寨长方形竹楼无论单一建筑设计还是整体建筑群的呼应,竹楼均有富含万物有灵、相生相克的传统自然宗教观念。当然基诺族茅草干栏式竹楼貌似孔明帽,恰恰是基诺族群众宗教信仰中对孔明的尊崇。此外,民族生活习居性建筑设计中建筑功能的'宗教意念支配也相当明显,比如:基诺族等以竹楼为主的部落中竹楼屋脊两头装饰的耳环花设计是主人地位的象征,有的民族生活建筑设计中主客设计明确,基本上都是基于宗教等级观念的折射。

(二)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中的宗教文化。

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是宗教文化的集中反映,是潜在宗教文化和原始宗教形态的可视化反映。传统宗教文化随着时代的洗礼和民族宗教信仰的变迁逐渐变异,而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是折射宗教文化的“活化石”。纵观民族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中的宗教文化主要体现在:一是宗教庙宇类建构布局中的宗教观念。[6]民族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为加强宗教文化和宗教氛围,通常在建筑设计中以宗教教义和宗教习俗为基础,从而形成特有的宗教文化与宗教建筑艺术。比如:东乡族、回族等穆斯林群众聚居区的清真寺建筑设计在布局中不甚注重中轴线及建筑群体的对称,但是注重庭院建筑的整体布局,即清真寺建筑设计受伊斯兰教文化习俗的影响注重建筑格局整体性。此外,受中国建筑风格的影响清真寺以大式大木结构的清真寺为主,注重十字脊或各种亭式脊的交叉布局与运用。此外,随着清代伊斯兰教文化向内地的植入,传统楼阁式的邦克楼与大木起脊式的礼拜大殿成为清真寺建筑布局的地域特色。“寡欲清心,以近真主”的宗教文化摄入得淋漓尽致。同三大宗教所不同的是白族等少数民族信仰原始自然宗教,以自然崇拜为主体的庙宇类建筑设计通常注重依山傍水、庙门朝阳的建筑布局。二是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中的宗教忌讳。首先,在从建筑设计装潢中对庙宇建筑色彩采纳的忌讳,通过色彩的排斥突出民族宗教文化的建筑摄入。[7]比如:回族清真寺建筑装潢设计中注重白绿色的色彩运用是对伊斯兰教义寡欲清心最直白的摄入。其次,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中排斥异教元素,除个别地区清真寺宫殿式结构外,民族地区清真寺多以阿拉伯穹顶式建筑设计为主。再者,作为建筑设计骨骼的材质是民族宗教文化在庙宇类建筑设计中的集中反映,基于宗教敬畏的价值取向推究,民族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注重纯洁、自然,比如:布依族神龛类宗教建筑设计一般选择纯洁竹子,排斥有蜂窝的竹子。三是宗教庙宇类建筑环境设计的宗教文化。天人合一、自然敬畏的生态理念是民族宗教文化建筑设计的逻辑出发点。一方面民族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在建筑布局中注重排水、采光的生态设计。[8]另一方面民族宗教庙宇类建筑环境设计中善于将同宗教文化关联的植入景观设计纳入到建筑设计中,比如:傣族庙宇周围基本以佛教菩提树为主。四是宗教庙宇类地表性建筑的宗教文化映射,地标性建筑设计是民族宗教庙宇类宗教文化的集合,比如:藏族寺庙中宗教地标性建筑设计———转经轮、清真寺地标性建筑———宣礼塔等,从地标性建筑中领略别具一格的宗教文化与宗教气息。五是宗教庙宇类陈列性建筑设计中的宗教观念。[9]一方面宗教庙宇类建筑在岩壁图案纹样设计中格外突出宗教关联性须博过伟敏:民族建筑设计中传统宗教文化的摄入设计,比如:甘肃裕固族聚居区庙宇绘画中基本上以黄教宗教本源为主体。另一方面在内部雕塑性建筑陈列中也集中反映宗教文化。比如:纳西族宗教庙宇中一般以东巴教宗教雕塑为主,部分地区也以藏族苯教圣物为主。

(三)特定用途类建筑设计中的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伴随民族群体社会生活生产的基本价值规范和行为规则。相对于生存民居生活性建筑设计的宗教文化摄入的自由性和宗教庙宇类建筑设计的彻底宗教化而言:特定用途类建筑设计中宗教文化的摄入显得相对保守,一方面宗教文化在特定用途类建筑设计中注重建筑外在的习俗融入,建筑本身的宗教文化逐渐被混同。比如:基诺族祭祀建筑设计巨石“太阳鼓”所蕴含的宗教文化基本上被民族图腾文化所混同,是原始宗教文化逐渐流变为以图腾崇拜为主的图腾文化和祭祀文化。另一方面特定用途类建筑设计宗教文化的摄入注重宗教文化的仪式性。比如:鄂温克族殡葬建筑设计中要以死者头向西北的方向开凿墓地,在整体布局中尤为注重传统宗教文化中丧葬仪式,鹿头等祭祀品一般放置地以日落的方向为主,个别鄂温克族群众殡葬建筑中还在绕圈后以十字架为殡葬建筑设计的落笔。[10]纵观宗教文化摄入下特定用途类建筑设计的运用,基本以民族祭祀类建筑设计、殡葬类建筑设计为主。民族祭祀类建筑设计以祭祀建筑的设计诠释民族宗教文化的本义,比如:侗族群众受万物有灵观念的影响,萨坛建筑设计基本上形似杉树意在庇佑众生。殡葬是个体生命的节点,在殡葬建筑设计中宗教文化同其他民族文化混同。比如:侗族在传统殡葬建筑设计以同辈整体建筑设计为主,注重简朴的墓穴设计,避免灵魂来生难以到达。总之,在特定用途类建筑设计中的宗教文化摄入基本上以宗教文化为主,具体的宗教文化和习俗表现得较为模糊。毋庸置疑,民族建筑设计中传统宗教文化的摄入体现在方方面面。[11]换言之,民族建筑设计的脊髓在于宗教文化同建筑设计的巧妙结合。因此,以建筑设计视域下的民族宗教文化的认知为契机,从不同建筑设计中民族宗教文化的摄入透析民族建筑设计中宗教文化,以宗教文化诠释民族建筑设计的内涵与美妙,是民族建筑设计必然应对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胡斌,丁武波,许宁波.大理山地地区传统白族建筑文化研究———以大理“千年盐村诺邓”调查研究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3,(4).

[2]翟艳秋,马本和.论少数民族建筑中的人文艺术元素[j].中国包装工业,2013,(6).

[3]施爱东.理性策略,非理性表达-《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中的风水现象与风水功能[j].民俗研究,2007,(1).

[4]彭燕凝.南北朝与隋唐时期佛教造像中龙纹研究[j].装饰,2012,(5).

[5]彭芸芸,卢玉.试论湘南瑶族民间宗教的特色———以湖南永州江华瑶族自治县为例[j].新余高专学报,2010,(3).

[6]范霄鹏,刘阳.西藏然乌湖畔石木民居的田野调查[j].古建园林技术,2015,(4).

[7]王博.宁夏回族伊斯兰建筑文化的发展研究[j].中华建设,2016,(2).

[8]许崇强,安静.伊斯兰教建筑的色彩运用分析[j].艺术科技,2014,(2).

[9]田凯.宗教意识对建筑的影响———解读羌族建筑[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7,(1).

[10]周德翔.哈尼族传统民居建筑的保护与改进———以墨江县雅邑乡密切地村布孔支系“土掌房”为例[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

[11]任乃鑫,谢宛彤.传统风水文化在墓园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灵山墓园规划设计方案为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三

最初电影与戏曲的结合,只是把电影当作一个平台去播放戏曲,用胶片记录舞台上的戏曲表演,使之成为“电影”(此时的电影还未形成电影独特的镜头语言,只是起到记录传播的作用,故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电影)。就如我国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只是发挥了记录名伶舞台化动作的功能。”[1]到了20世纪初,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黛玉葬花》等戏曲电影中的演出,虽然还是以戏曲动作为主,但是运用了很多电影的镜头语言,这已经是电影的雏形。到了有声电影时代,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等戏曲电影中,我们就能听到不同的戏曲唱腔,使得戏曲在荧幕上更加活灵活现,还原了传统戏曲的舞台。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传统戏曲仍保持着原有形态,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只看单一形态的戏曲了。如今,我们在很多电影中都能看到戏曲的影子。比如电影《大武生》《梅兰芳》《厨子戏子痞子》《赵氏孤儿》等。《赵氏孤儿》最早是元杂剧的一个剧目,被改编成电影后,很多戏曲片段被保留下来。古代戏曲在电影中重现,既弘扬了经典,又增强了作品的时代性和可观赏性,吸引观众关注经典、接受经典。[2]戏曲已经是电影中的一个主流元素,观众在欣赏一部电影的同时,对于其中的戏曲也关注起来,这为戏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电影传播戏曲,不仅使电影有了独特的风格,戏曲也更容易被观众接受。传统戏曲电影的生存空间有限,但是将其做为电影中的一个元素出现,明显是戏曲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历史证明,戏曲与电影的结合,对现代社会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有益的,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二、以数字网络为媒介传播戏曲。

在新媒体技术下,网络中的移动媒体如网站、微博、微信、视频软件等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并且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戏曲作为曾经最受欢迎的一种娱乐方式,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地位岌岌可危,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借助新兴媒体的传播优势进行宣传发展。新媒体数字网络有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如录像、数字化处理、图像资源移借和拼接、后期的造型和展示功能等。新媒体艺术是以像的形态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既有动态的也有静态的,将艺术变为了“流动的”“偶发的”和“随意的”表现。[3]网络传播戏曲可以把戏曲保存于云端的资料库中,这种便捷的方式促进了对戏曲的'保护,也更加有利于交流、分享、学习。这对于培养戏曲传承人也有极大的便利。相比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介传播戏曲,利用网络来普及和学习戏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其中对票友最有诱惑力的就是有了自主权,可以自主查询欣赏喜爱的剧目。同时数字网络让戏曲节目与观众进行互动,例如网络留言以及新兴的的弹幕留言,演员可以得到观众准确的反馈,观众也可以借此来进行交流。这些都是戏曲的改革,戏迷与观众有了网络这个平台,能够足不出户进行交流和学习,这对于传统戏曲的发展是有益的。网络的普及,缩短了时空距离,改变了“你播我看、你放我听”的单向传播模式,给演员以灵活的表演空间,给观众以更大的选择余地,给评论家和学者以更多的研究资料,从而为戏曲艺术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新媒体下传统戏曲的发展。

想要让戏曲继续发扬光大,需要戏曲与新媒体紧密结合,一是为新媒体带来高品质的艺术内容;二是为传统戏曲带来高效的传播渠道。如今,新的文化、新的审美不断冲击着现代人。戏曲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在新环境下的发展举步维艰。每个新时代的降临对于每一种事物都有风险同时也有机遇,希望戏曲能够抓住机遇,在新媒体环境下,新的传播手段给戏曲带来新的希望。但是,戏曲的发展道路也需要慢慢前行。对于当今社会大众的审美,戏曲还需要不断去丰富原有的风格。传统的戏曲电影、戏曲艺术片只让人们领略了戏曲的艺术价值,我们要做的是让戏曲逃离“传统”的束缚,通过与新媒体的结合,走出一条属于戏曲的新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6.

[2]孙力平.重现与转换当代文化建设中的古代文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45.

[3]魏欣.媒体技术影像[j].装饰,,(7):128.

[4]李丽.当代中国戏曲生存状态与出路之探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4):179.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四

论文摘要:王骥德的《曲律》与李渔的《闲情偶寄》在中国戏剧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为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提供了参考。王骥德受诗学传统的影响,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对戏曲的评论也不自觉地采用了诗学的批评标准,着重从曲的音律这个角度展开自己的戏剧理论。李渔的反传统的戏剧理论突出强调了传奇的“叙事因素”和“情节趣味”的效果,提出“结构第一”的新论,实现了古典戏曲从戏曲的抒情中心向戏剧的叙事中心的转移。

在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明代王骥德和清初李渔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王骥德的《曲律》是我国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第一部有着重要地位的全面系统的理论专著,多角度深入总结探讨了中国古典戏曲的一系列重要规律。李渔的《闲情偶寄》是中国传统戏剧理论史上的集大成之作,两书都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两者之间的比较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古典戏曲从被束缚到走向独立。

王骥德在《曲律・杂论下》中说:“今之词曲,即古之乐府”。可见他自觉将词曲纳入到诗的传统之下,这也是由于他常以“大雅之士”自居,不屑于那些市井俚俗优人自制之曲,最重要的是他受到了诗学传统中“风教论”以及对“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的影响。王骥德承继《诗大序》的思想,在《曲律・杂论下》中说到:“古人往矣,吾取古事,丽今声,华衮其贤者,粉墨其慝者,奏之场上,令观者藉为劝惩兴起,甚或扼腕裂眦,涕泗交下而不能已,此方为有关世教文字。若徒取漫言,既已造化在手,又未必其新奇可喜,亦何贵漫言为耶?此非腐谈,要是确论。故不关风化,纵好徒然,此《琵琶》持大头脑处,《拜月》只是宣淫,端士不与也。”他虽然要求曲要有令人“扼腕裂眦”、“涕泗交下”的艺术效果,但其最终追求是要感化人心、有所劝惩,即戏曲的教化功能。他还把“温柔敦厚”的诗教引入“曲道”,如在《曲律・论句法》中说道:“句法,宜婉曲不宜直致,……宜摆脱不宜激烈,宜细腻不宜粗率,宜芳润不宜噍杀”,我们不难看出“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所留下的痕迹。王骥德之所以在《曲律》中表现出对诗学中的“风教论”以及对“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的认同,就是要把他所热衷的词曲与正统的诗文靠拢,使得处于“小道”、“末计”地位的词曲能够提到与诗文相提并论的地位。因此他在音律上追求雅化、美听,创作方法及风格评论上也纳入诗学传统。此外《曲律》一书涉及了“文”、“质”、“才”、“情”、“辞”、“意”、“境”、“神”等范畴,这些概念和范畴在历代诗学著作中是屡见不鲜的,王骥德对此的理解和阐释也是继承前人,借鉴了此前的诗学著作,他对曲词风格的描述大体上也没有超出诗体风格的范围。在对具体作品进行批评时,也常常不自觉地采用诗学的批评标准。

标志着古典曲学真正获得独立地位的,是李渔的《闲情偶寄》。受到晚明启蒙思潮的影响,李渔的戏曲理论呈现出故事内容重于歌舞表演形式、再现因素凌驾于表现因素之上的不同于世俗的`特征。当时,大批文人传奇呈现的抒情趣味与市民观众追求的叙事趣味发生的碰撞导致了清初戏曲的危机。李渔力图扭转局面,“千古文章,总无定格。有创始之人,即有守成不变之人;有守成不变之人,即有大仍其意,小变其形,自成一家而不顾天下非笑之人。”他还大声疾呼:“变则新,不变则腐;变则活,不变则板。”(《闲情偶寄・演习部》)戏曲的危机唤起了李渔创新求变的意识,促使他考虑下层观众对故事趣味的追求。李渔身兼小说家和戏曲家,他的情节小说的观念影响了他的戏剧观念,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理论中,李渔都不遗余力地贯彻“戏剧是无声的小说”的主张,可见他试图实现由戏曲的抒情中心向戏剧的叙事中心转移的决心。当时诗文创作退居到次要地位,因此他认为戏曲不再与诗文地位平等,而应占主导地位,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进行小说戏曲的创作,并吸收了晚明文学革新运动的原则、精神,在传奇的各个环节反对盲目地追随前人,不拘格套,主张真正从戏剧的观念来研究和创作戏剧,比较明显地克服了戏剧创作评论诗文化的倾向。

二、重“律”到重“戏”的转变。

在《曲律》中,他用不少篇幅来阐述传奇的声律特征。他首先指出“曲,乐之支也”,接着简练叙述了“曲”的历史渊源更替,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王骥德已经自觉地把“曲”纳入它所属的“声乐”传统之中。他又在《曲律・自序》中说:“曲何以言律?以律语音,六乐之成文不乱;以律绳曲,七均之从调不奸。”六乐代指古代经典乐舞,七均泛指音乐,申明宫调、声律是音乐性、歌唱性的本质要求。《曲律》整本书就是重“律”,表明王骥德力图“从世界阕欠处一修补之”(《曲律・杂论下》),为“鹅鹳之陈久废,叼斗之设不闲”(《曲律・自序》)的南曲建立自己的法度。明中期以来南、北曲兴衰更替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尤其嘉靖中后期昆腔兴起,南曲传奇创作成为文人时尚,但“彩笔如林,尽是呜呜之调;红牙迭响,只为靡靡之音”,就是当时的名剧李开先《宝剑记》等剧也是“第令吴中教师十人唱过,随腔字改妥,乃可传耳。”面对南曲创作处于“无律可循”的状况,王骥德要为南曲建立起独立的格律,其论述涉及到宫调的音乐归属与表现特征、字音的平仄与阴阳以及曲韵、腔调、板眼等方面的问题,并对当时南曲“引进”北曲格律论的作法予以批驳,结合南曲发展的历史实际及南方语音等具体因素等等,散见于全书各处。《曲律》中最富理论价值的是关于南曲应用“南韵”的主张。我们知道早期南戏是不像北杂剧那样,恪守“一宫一韵”准则的,沈z后来提出曲韵应遵从《中原音韵》的主张,并得到大多数人的响应。王骥德反其道为之,就南曲所依据的语言现实,响亮地提出了“且南曲自有南方之音,从其地也”(《论韵第七》)的口号。在曲词创作的押韵上,他则深入强调:“且周之韵,故为北词设也;今为南曲,则益有不可从者。”(《论韵第七》)王骥德针对当时做南曲一味遵循《中原音韵》而导致用韵混乱的状况,呼吁用南曲音韵真可谓用心良苦,他对《中原音韵》所提出的质疑无一不是与当时语音有悖的,但也正说明了他力图规范曲词用韵的混乱局面的决心。他参考《洪武正韵》,别作《南词汇韵》,循着“因地制宜”的理念,强调南曲的地方特色,在当时颇有新意,在曲论史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但随着戏曲文体自身的发展及需要,这种重曲的戏曲观已经严重抑制了戏曲的创作。作家写戏只写曲,观众看戏只赏曲,评论家评戏只评曲,尽管文人们力图改变这一现状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直到李渔,才真正扭转了重曲轻戏的偏向,有力地调整了戏曲创作的方向。

在他以“非奇不传”为核心的戏剧观的统率下,李渔对戏曲的一切要素几乎都提出了新的标准,特别之处在于它突出强调了传奇的“叙事因素”和“情节趣味”的效果,把戏剧情节是否新奇作为评价作品的首要标准。李渔突出强调的是戏剧题材的新颖,以保持观众的新鲜感;他既然提倡新编传奇,就没有现成的结构基础可供依赖,情节的剪裁、组合就必须要另起炉灶。李渔首次标举“结构第一”,突出叙事结构的首要地位,表现出一种重视戏剧结构的审美趋向,对戏剧叙事理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标志着传统戏剧研究开始了从“重曲”到“重戏”的深刻变化,对近代戏曲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先导作用。尽管王骥德也提出“结构”这个概念,但没有把它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在他的戏剧理论中,是着眼于“曲”的,他虽以“工师之作室”为喻说明结构,但又认为“从古之为文、为辞赋、为歌诗者皆然”,对曲词抒情趣味的追求使得他无法对戏剧的结构有特殊的认识。与王骥德的结构论相比,李渔的结构论的内涵要丰富得多。李渔论结构有七条,其中“戒讽刺”、“脱窠臼”、“审虚实”、“戒荒唐”是情节构思遵循的原则,“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是具体撰写的结构原则。这七条原则呈现出鲜明的理论指向:结撰观众乐于欣赏的新奇故事情节。李渔又把宾白作为充当剧情故事的载体。因为曲词承担着抒情功能,那么只有宾白能够承担叙事功能。虽然在顺序上,李渔将宾白置于曲词之后,但在具体的论述中时时为宾白争取与曲词平等的地位。宾白之所以在李渔的戏剧理论和创作中地位之高之重,是因为只有丰满的宾白才能铺排曲折丰富、波澜迭起的故事情节。李渔把宾白凌驾于曲词之上,正是以“叙事中心”凌驾于“抒情中心”之上,他的戏剧理论无疑是“叙事中心论”。值得一提的是李渔剧作的舞台布景明显增加写实成分,虽然李渔不是进行这种尝试的第一人,但他却是将这种尝试服务于由戏曲的抒情中心向戏剧的叙事中心转移的第一人。

从《曲律》到《闲情偶寄》,清晰展示了中国传统戏曲发展的脉络及其完善成熟。王骥德和李渔都为中国古典戏曲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尤其是李渔的创新求变的戏剧改革精神,“自成一家而不顾天下非笑”的勇气,是非常值得我们提倡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王世贞.曲藻[a].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北京:中国戏曲出版社,1959.

[2]江巨荣.卢寿荣校点.闲情偶寄[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五

中国传统戏曲如何走向现代化,是近几年引起热议的一个话题。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中,传统的戏曲似乎被抛在了时代车轮的后面。而传统戏曲自身的艺术原则如深巷陈酒,依然有它自身的魅力在。如何使它的魅力不被时代的光华遮掩,许多人都做了不同的尝试。例如,上海戏曲界联合举办的戏曲进校园活动,清亮或浑厚的嗓音,韵味十足的一招一式,服装脸谱和道具,的确让年轻的学子们激动一时。中国艺术研究院实施的中国戏曲经典原创动画工程,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一度被认为是戏曲与动画的双赢。3月,中央电视台《体育人间》栏目播出了一期京剧演员跳街舞的节目,据这个演员说,他很想为京剧的发展做一些事情,但是他觉得京剧需要走一条新路,他想做一个尝试,把最传统的戏曲和街舞做一个对接。这一举动也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京剧背景音乐配上现代的街舞,让观众很新奇。这些尝试,都是在为传统戏曲的生存和发展探寻新路。但就其效果来说,并不能算是成功的。传统的戏曲仍然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笔者认为,传统戏曲的现代化传播存在如下问题:。

在传播学中,首位传播是一种传播的技巧,能极大地提高传播效果。例如前面所举的几个例子,传统戏曲大规模挺进校园,前所未有;把传统戏曲用flash的形式来播放,前所未有;穿着京剧的服装,配上京剧音乐跳街舞,前所未有。这些都符合首位传播的特征。因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势必会因为其首位和新奇而引发公众的关注。但是其传播效果并不持久,就像烟花被燃放到空中,只是刹那的辉煌和灿烂,转而销声匿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形成集合传播的强势,也缺乏连续传播的后劲。戏曲进校园,演员在舞台上表演完毕,观众看看热闹,曲终人散。最多是媒体做做相关的报道,然后就不见了踪影。一个京剧演员跳跳街舞,很新奇,但是用京剧和街舞相配,有点生拉硬拽,这种形式能接受的人毕竟不多,昙花一现,怎能为京剧谋求新的出路?谈到集合传播和连续传播,传统戏曲可以借鉴一个成功的例子,那就是热热闹闹的传统历史文化普及传播,其中涌现了明星学者,如于丹、易中天、纪连海等人。传统历史与文化,也被认为是与时代相隔甚远而逐渐被人们忽视和遗忘。但是这场传统历史文化大规模的普及活动却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集合传播和连续传播在其中功不可没。四个媒体齐上阵,于丹等学者在电视上开讲座,在出版社出书,上报纸新闻报道,在网络上频频见诸各大站。热闹一阵后,这股传统风潮却方兴未艾。接下来有更多的学者参与进来,《百家讲坛》陆续播出了系列的传统文化普及知识讲座,出版社陆续出版学术普及性图书,学术明星不断涌现。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论语》,关注《三国演义》,关注《三字经》,关注历史。传统戏曲的传播如能像这样加大传播力度并持之以恒,生存和发展是大有希望的。

沉默的螺旋是传播学中强调大众传播效果的理论,它认为大众传播中,公众舆论造成的意见环境,影响传播的效果。在戏曲传播中,沉默的螺旋起了相当大的作用。戏曲本来就是一种大众文化娱乐形式。由于大众对传统戏曲生存的关注,引发了探求传统戏曲现代化生存的热潮。从社会心理机制的角度来看,公众对这一传统艺术的心理反应,就是一种鸡肋心理,就像一个非专业人士收藏了一件有价值的古董,既珍爱它,不忍心毁弃,又渐渐地疏远了它。他知道它是有价值的,但是又不知道该怎样让人们充满热情地去关注它、爱护它。他不知道,是给这遥远时代流传下来的古董抹上新漆,涂上鲜艳的'花纹来吸引人们的眼球,还是用一个新的盒子,装上这个本来模样的古董给人们观看。在这种惶惑中、不安中,这样的社会心理就像一个沉默的螺旋,推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尝试。这些尝试反映了社会心理过程,可是最终并没有取得成功,也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沉默的螺旋否定了这些尝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沉默的螺旋把传统戏曲现代化的尝试推向潮头,但是它又把它们从潮头拉了下来。当人们用好奇的眼光审视这些尝试的时候,最终公众还是无法真正接受,不能认可这些尝试,这种沉默的否定,让这些尝试昙花一现。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传播学四大先驱之一的卢因提出了把关人理论。他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指出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传播学者怀特认为在大众传播中,传媒组织成为实际中的把关人,由他们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决定哪些内容最后与受众见面。把关人理论把信息的传播归因为大众传媒组织的有意操作,在更大范围和程度上影响传播效果。在传统戏曲现代传播的过程中,如果从传播媒介或者大众传播组织作为把关人的因素来看,其对于戏曲传播效果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现代生活中,电视传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传播途径。传统戏曲每演出一场,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人们去现场观看戏曲演出,也要付出一定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而电视传播的权威性和便利性,使人们更多地通过电视来了解戏曲。这对于戏曲更为广泛地流布和传播,应该是有利的。但是,如果从把关人,也就是电视媒体选择戏曲信息进行播放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对于戏曲的传播既是有功之臣,又有很大程度的损害。从利的一面说,通过电视这种便捷的传播途径,观众对传统戏曲有了更多的了解,像一些传统的经典剧目,逐渐深入人心。例如一说起黄梅戏,多数人都会知道“夫妻双双把家还”;一说起越剧,会哼上两句“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一说起京剧,能唱出“苏三离了洪洞县”、“这个女人不寻常”;说起豫剧,人们会唱“那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武戏里,很多人都熟知《三岔口》……从弊的一面说,电视里总是重复播放这些经典剧目,虽然能够强化传播的效果,但是也使人们对传统戏曲的丰富性和民间性丧失了认识和感受。传统戏曲本来有着很丰富的民间生态和基础,但是进入到电视媒体视野的,剧目往往很常见,演员也大多是老面孔。举例来说,笔者看中央台戏曲频道,《三岔口》都不知道播放了多少遍。在电视台举办的戏曲晚会上,历时多年,唱京剧的几个著名演员一直是占据舞台的常青树。

由于人们对电视台强势和便利传播的接受,由于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去戏院或者现场欣赏戏曲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少。而现场欣赏戏曲演出,是戏曲民间性发挥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在戏院中,共同欣赏戏曲演出中的唱念做打,共同喝彩,群情振奋,集体沉醉,对于戏曲魅力的发挥和人们情绪的调整,都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个人独坐家中看电视,这种气场完全丧失,自然戏曲的魅力也会大打折扣。在这个网络信息时代,网络媒体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传播媒介,真正成为强势的大众传播平台。而在这个平台上,戏曲的声音并不多。关于传统戏曲的网站、新闻、论坛相比之下寥若晨星,而且反响甚小。有时候传统戏曲相关新闻被热炒,却让人悲哀地感觉,传统戏曲只不过是一种附庸。比如电影《梅兰芳》的上演,曾经在网络中沸沸扬扬地热闹了一段时间,似乎让人们对京剧又关注了一把。可是看到网络中的诸多评论,对于演员、演技、梅兰芳的私生活的关注才是焦点。《梅兰芳》火了,可京剧没有因此而火。

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要适度发挥。

美国学者拉斯维尔和赖特提出,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中,除了监测功能和协调功能外,还有传承文化功能和娱乐功能。娱乐功能可以表述为:给人们提供消遣而不一定提供任何其他功能性价值。那么在媒介形态发挥娱乐功能的时候,明星的生产与消费,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中国传统戏曲来说,一直以来,明星都是戏曲繁荣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以前的戏园子,明星叫角儿,追星叫捧角儿。角儿一出场,必是满堂彩。看客们看一场戏,如果看不到角儿的身影,比没有吃饭还失落;如果看到了角儿,比中了彩票还高兴。捧角儿的热情比现在歌星的粉丝追星的热情毫不逊色。

1927年,北京《顺添时报》评出了京剧四大名旦尚小云、梅兰芳、程砚秋和荀慧生,一时之间,京剧因为这四大名旦而名声大噪,红遍神州,甚至冲出国门,走向海外。例如梅兰芳在美国举办个人专场取得巨大成功。而现在,虽然传统戏曲的各门各派也有不少的传人,甚至也得过国家设置的各种戏曲奖项,例如梅花奖,但是具有个人魅力、红遍大江南北的戏曲明星却非常少见。而和传统戏曲一样冷僻的其他传统艺术,却造星不断,以至于那些由于有明星产生的艺术热潮不断,而戏曲却香闭幽闺难为众人识。明星必须具有非同一般的个人魅力,因此吸引观众和读者去接触他所引领的艺术。这样,大众传播的娱乐功能才更容易发挥。明星的个人魅力,有时能带动一个娱乐产业的发展。例如,梅兰芳和京剧,常香玉和豫剧,侯宝林和相声,赵本山、小沈阳和二人转,都是耳熟能详的事例。再比如现在谈起三国,言必称易中天;谈起清朝,言必称纪连海;谈起论语,言必称于丹;谈起明朝的那些事,言必称当年明月。这些明星给文化的普及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让那些冷僻的传统艺术样式以及尘封的历史,甚至被人冷淡的古文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

传统的艺术需要在新的时代保持生命力,但是自身的艺术原则和标准仍然是其魂魄,不能因为要紧跟现代步伐而丢掉最基本的特点。传统戏曲的现代化探索还有很多路要走。但是有不断的探索,本身就是艺术繁荣的一个体现,也是传统戏曲不断前进的动力。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六

语言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也正是依靠语言,文化才得以传播和发扬。语言与文化必然是相辅相成的。中国文化中最具代表性之一的就是传统戏曲。传统戏曲也经历了数千年的形成、发展和演变,又因地域的不同而形成了多种多样、各有千秋的独特风格。对传统戏曲与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之间关系的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

传统戏曲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戏曲在世界戏剧舞台上独树一帜,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由多种因素综合而成,包括武术、文学、音乐等。传统戏曲的历史悠久,其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而后在漫长的八百多年的丰富和发展过程中,才慢慢形成了拥有300多个剧种的体系,与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称为古老的戏剧文化。中国传统戏曲是综合的表演形式,有着丰富的表现手段,以唱、念、做、打为中心,包括戏曲中的服装和化妆。中国传统戏曲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内容,不仅可供欣赏,更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文化语言。

在传统戏曲中,京剧是最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也是最为世界熟知并接受的剧种之一。

京剧起源于19世纪中期,在北京形成,被视为中国的国粹,也被称为“东方歌剧”.京剧在清朝宫廷中得到了充分的`发展,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并于年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是一项综合的表演艺术,有着丰富的剧目,大量的剧团、观众和表演艺术家,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国内外都深受欢迎。

不同的京剧流派都有着大批的著名演员,如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梅兰芳,他在国外的演出取得巨大的成功,把中国的京剧带给了世界。

二、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的发展。

中国语言及文化的传播始于汉代,兴盛于唐代。对外汉语教学已经成为语言及文化传播最具代表性的一门科学。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建立了专门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机构,并开始逐步有了一支专业的教师队伍。“汉语热”开始兴起,对外汉语教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学习汉语的人数骤增、学习需要多样化、教学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等。但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较完整的体系。

目前,来华留学的留学生人数激增。全世界还有100多个国家数千所学校开设了汉语课程,在英国汉语甚至已经成为初等教育中必选的语言课程。自年开始,国家汉办开展了更加积极的语言及文化的推广,在世界各地以中外合作的形式建立了非营利性的教育机构---孔子学院。目前在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200多所孔子学院和200多个孔子课堂。其主要任务是教授汉语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发展友好关系。孔子学院的服务还包括开展hsk等汉语考试和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演出。在孔子学院提供的演出及活动中,有关中国传统戏曲的部分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

在西方国家的教育中,戏剧是培养学生人文修养的基本课程。在英国和美国,从教育的最初始阶段(3~4岁)就开设专门的戏剧课程。

中国传统的戏曲是极具大众特色的平民艺术,是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传统的戏曲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世界上最早的三大戏剧体系之一,对文化事业的传播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学习一种新的语言,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听、说、读、写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目标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果用传统的中国式理论教学,必不能为留学生所接受。如果将戏曲与文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更好地推动语言和文化的传播。孔子学院组织的各类表演及活动中,传统戏曲大受欢迎。

戏曲的各个元素可更好地帮助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例如,戏曲中的服饰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地域和朝代的服饰的区别;脸谱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色彩的意义和中国人对图案的偏好。此外,汉语中还有一些词汇是从京剧中衍生而来。如“压轴”一词,来源于京剧中的倒数第二出戏,通常由主要演员出演,可以用它来表示最精彩的表演或者最出色的演员。

四、传播方式探索。

1.欣赏戏曲表演。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戏曲特色和发展情况,带领学生参观戏台和幕后,并观赏戏曲表演,整体了解戏曲的特点。

2.开设戏曲特色课程:语言课程,教授脍炙人口的选段。可根据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以简化戏曲的语言,使其更有利于语言的教学。历史课程,根据选段中所讲述的内容来学习同时期的历史知识。文化课程,了解中国人对颜色和不同品质的认同。比如脸谱中不同颜色的角色有着不同的性格特征等。

3.组织学生进行表演。这既是对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又是传播戏曲的一种有效方式。

中国人表演的戏曲对于外国人来说是一种欣赏的过程。而欣赏由外国人表演的中国传统戏曲则可以带动更多的外国人积极地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的文化和戏曲。

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为了让全世界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戏曲文化,我们要更积极地将中国戏曲的经典优秀作品传承下来,传播出去,让中国传统戏曲为更多观众所见、所知,并由见知到理解,由理解到喜欢。在全球化语境下,积极探索实现文化融合、消除文化隔膜的方法,将中国优秀传统戏曲打造成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2]周烨。以多元视界倡导文化语境下的戏曲传播[j].大众文艺,,(10).

[3]孙英春。跨文化传播研究面临的“知识整合”[j].浙江学刊,,(3).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七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生活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给中国戏曲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在多元文化格局下,传统戏曲怎样才能够走出困境,重新定位自我,保留精华,与时俱进,勇于适应时代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里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本文就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与应对策略谈几点看法。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性艺术,体现的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传统的符号。在自然经济时代,戏曲之所以赢得众多观众的喜爱,主要在于它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然而,随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戏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怎样才能够走出传播困境,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是本文着重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

从戏曲产生的那一天起,中国戏曲的传播方式就不断变化,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演艺术,中国戏曲早期最基本的传播方式主要是以舞台和剧本为主,舞台传播直接接触观众,舞台传播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剧场到非剧场的演变。戏曲的这种传播,使得观众更多获得的是现场效果,不去现场观看,无法享受观演之间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剧本传播是利用文字保存传统文化,一个成熟的戏剧形态必须具备的传播方式。知识分子参与戏曲的编排,并将其记录为剧本,不断丰富戏曲艺术的内涵。舞台传播和剧本传播,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最基本的传播形式,到剧场中观看戏曲现场表演,感受观演之间那种心领神会的感觉,享受强烈的震撼效果,是戏曲生命力的体现,这种最基本的传播方式,时至今日,在戏曲艺术发展面临尴尬情况下,对于戏曲爱好者来说,仍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随着文化市场的逐步开放,文化冲突难以避免,戏曲艺术无法回避这种文化冲突,应该主动调整,适应时代发展。传统的戏曲艺术,题材多是国人喜闻乐道,强调道德人伦教化,为国效力、忠臣孝子、夫贵妻贤等民众所普遍关心的事情。在自然经济时代,对于主流文化的把握,使得戏曲赢得了受众的最大化,然而,随着艺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传统戏曲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戏曲失去了昔日独大的基础。以致有人哀叹戏曲的前途堪忧。近年来,一批优秀戏曲剧本被推上舞台,体裁新颖、立意独特的剧本,令戏曲工作者精神为之一振。许多人认为,在戏曲市场低迷的情况下,这些新作会焕发生机,为戏曲艺术发展带来新的活力。然而,“文化奖”、“梅花奖”等大奖之后,很多好剧本(剧目)却没有像想象的一样被发扬,而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戏曲在现实中的没落,不止于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创作的戏曲剧目上百万元,然而演出效果却并不理想,戏曲离民众越来越远,大量剧种面临着失传的危机。如何面对戏曲的兴衰,笔者认为,在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剧种、剧目、艺术形式等随时代而变化,更新代谢是戏曲艺术发展的必然之路。只要传统文化绵延不绝,戏曲艺术之花就不会凋谢。无奈的绝望和哀叹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盲目的陶醉与乐观也不应该,面对戏曲的传播现状,我们要冷静客观的面对,当今社会文化生活中,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并克服困难,勇于开拓。

二、多元文化格局下戏曲的`传播困境的应对策略。

1、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

发展是最好的继承,在当代中国社会中,戏曲要想生存、发展下去,就不能够回避多元文化格局下文化的发展和变化。戏曲的生产,戏曲的消费,都与文化的变化关系密切,戏曲的精神源自于传统文化,然而,传统文化又反作用于戏曲。戏曲的自我定位,应该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凸现现代文化娱乐的本质属性。在当前文化价值观多元化潮流中,娱乐多元化趋势也比较明显。作为文化娱乐方式中的一种,戏曲这种娱乐方式,已经明显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不合拍。在戏曲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戏曲的自我定位,要遵从市场的导向,摆脱过去计划经济时代陈旧思想观念,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打造多种传播形式并存的格局,才能锻造出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戏曲艺术。戏曲的通俗性、大众化特点,为戏曲的多元文化格局下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决定了戏曲艺术可以灵活的运用各种传媒手段。现代传媒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戏曲艺术传播的速度,方便了戏曲的广泛传播,也有利于戏曲艺术的传播范围不断扩大。所以,戏曲艺术要很好的利用自身优势,在不断创新中传承发展。

2、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

在传播手段日新月异的今天,戏曲传播模式也将发生变化,早期戏曲传播方式是舞台表演,随着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戏曲传播空间、时间限制,使得戏曲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电影电视传播方式的出现,极大的提升了戏曲艺术的艺术价值,戏曲与电影、电视的结合,开创了新的传播方式,戏曲与网络的牵手,进一步改变了演员和受众的关系。通过建立戏曲网站传播戏曲艺术,受众不仅可以在网上观看戏曲,还可以通过和互联网交流,抒发感受,发表评论。现代媒体的介入,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受众不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借助现代媒体,可以随时欣赏自己喜爱的戏曲经典。中国戏曲与现代媒体融合,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增加受众群体,扩大传播范围。多元文化格局下,为中国戏曲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可能。中国戏曲的跨文化传播,自上个世纪就已经开始,梅兰芳访问日本、美国,其精湛艺术受到国际友人的大加赞誉。目前,许多剧团也在丰富中国戏曲的表现内容,并积极借鉴外来戏种的精髓,不断完善自我,为促进异质文化的交流,应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三、结语。

中国戏曲要想走出困境,必须立足于现代文化的发展,重新进行自我定位,同时,为中国戏曲注入新的传播模式,与现代传媒有机结合,进而在新时代保持生命力,在不断创新中,促进戏曲的变革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珺.中国戏曲传播方式与艺术形态的流变[j].戏曲艺术.(04)。

[2]王廷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j].艺术百家.(04)。

[3]杨小娜,郝艳芳.中国戏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前景[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2)。

[4]李艺谋.梨园惊梦——试论中国传统戏曲传播中新媒体元素的运用[j].戏剧之家.2009(06)。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八

摘要:本文通过解析中国传统纹样中“形”、“意”的把握与融合,并论述中国传统纹样和现代标志设计在“形神兼备”上的契合,指出在现代标志设计中贯穿形意观念进行设计。

关键词:形态;造型;意境;神韵;传统纹样;标志设计。

一、传统纹样的艺术表现与审美。

中国传统纹样中最重的就是“形神兼备”,在创作时先对具象的事物的形进行提炼、概括,再融入作者自身的情感和审美来实现意的表达。从中国最早的彩陶纹样中就可以看出古人对于神韵的追求,祖先们通过对世间万物、日常生活的观察,绘制出形态各异的几何纹、动植物纹、人面纹等,但每一个纹样都不是简单的复刻,而是经过祖先们的提炼、概括与理想化地审美处理,最后呈现出独特的意蕴。纹样最主要来源是社会生活,因此不同时代的主流纹样都反映着当时的人们的社会思潮与群众愿望。中国传统纹样之所以源远流长,除了每个纹样别具一格的形式美和结构美,最重要的支撑还是每个纹样自身所蕴含的独特意蕴,只有这些非流离于表面的深层次文化才能在时代的更替中稳稳地站住脚。

在中国传统纹样中,形乃本,意乃最终目的,所有的意蕴、神韵都需要通过形态来表达和显现。“形”即“象”,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基本元素,“形态既是功能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载体,所有设计的内涵和价值,都要通过形态进行表达与表现,所有对外界的`认知和理解也都要通过形态加以描述”。[1]形美是艺术追求中最基础的目标,是一切艺术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相对于内容而言的存在方式。康德曾说:“在所有美的艺术中,最本质的东西无疑是形式。”只有完成了对形美的表达,才能上升到对于意美的追求。

意美,即通常说的神韵和意境。所谓“韵”,是中国古代美学范畴,它以抒写主体审美体验为主,追求生动自然、清奇冲淡、委曲含蓄、耐人寻味的境界,使人能从所写之物中冥观未写之物,从所道之事中默识未道之事,即获得古人常说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意味无穷的美感。其美学特征是自然传神,韵味深远,天生化成而无人工造作的痕迹,体现出清空淡远的意境。

中国传统纹样深受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思想的影响,注重在形式美的基础上,强调意境、神韵在纹样中的灌注,所以从它的构思到设计到成形再到流传就是一个将意赋形、以形显意、形意相生的过程。虽然中国传统美学注重意,但它也不是单一的、独立的,它正如儒家思想中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事物相生相克的哲学道理,意与形始终就是一个不可分割、交融相生、生生不息的关系。

(一)将意赋形,就是根据所要传达的象征、意境、神韵来设计对象事物的形式、结构、空间。一般而言是将所要表达的意蕴和神韵赋予在形之中,这样显现出来的形往往是新奇的、独具特色的事物。例如唐代流行的宝相花纹样,就是将意赋形的典范,创作者以当时佛教流行的莲花为基础,将花头、花苞、花叶以及各种不同花卉最美丽的部分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花头纹样,最终赋予了这个纹样丰富的美感并使之成为最具吉祥与富贵意义的纹样之一。

(二)以形显意,就是通过形所固有的意义或者形的特殊的动态和布局来体现各种意蕴。常见的表现手段就是象征,“象征是某种隐秘的,但却是人所共知之物的外部特征。象征的意义在于:试图用类推法阐明仍隐藏于人所不知的领域,以及正在形成的领域之中的现象,”[2]比如谐音和喻义,大多是通过运用人们熟知的、潜在意识里已经接受的事物形象所具有的涵义来表现纹样的意蕴和传达作者的意图。另外就是通过形的变化和布局来传达意境和神韵,不同形状、动态、布局的纹样也会显现出不同的意境和神韵,传统纹样中也存在对形态做简化、变形、解体、适形、重复等造型艺术处理形成抽象的图案造型,来传达相应的精神内涵。例如唐代盛行的缠枝纹,以灵动的漩涡形、s形为造型,辅以曲线或正或反地与枝条相切,形成绵延不绝的波浪式或向四周任意伸展的卷曲式,呈现出极其旺盛的活力与动感,并反映当时唐代人们思想的丰富和开阔,与大唐盛世之风相得益彰。“从创造性为主旨的图案造型诚然要比以描绘性为目标的写实造型更有助于展现作者的潜在能动性以及发掘其蕴藏深层的沉睡力量,这也就是图案艺术魅力无穷之所在。”[3]所以在纹样的造型形态设计只有通过不断地提炼、斟酌考量才能准确地传达意境和神韵。

(三)形意相生,是中国传统美学里面的最高审美境界,即在将形赋意、以形显意之上产生的一种形意之间交融促进、相辅相成、相互转化、浑然一体的状态。最具代表性的纹样就数太极纹样了,用一条相反的s形线,把整个圆划分成两个阴阳交互的两极,形成一虚一实、有无相生、左右相倾的一种核心运动,使整个画面既对立又统一,以最简单的图形展现了这种一阴一阳、互为其根、相互转化、相互统一的美感,形象化地表达了它阴阳轮转、相辅相成是万物生成变化根源的哲学思想,另外这种虚实相应、有无有生的精神意蕴也赋予了这个简单的图形更深层次的美感,包含了深厚的精神意蕴。

三、形意之美在标志设计中的渗透。

现代标志设计与中国传统纹样有很多契合点,都是通过一个小面积的形状符号来显现和传递抽象的主观精神和理念,将客观物像的视觉思维和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相融相生,形成具有一定精神内涵和意境的标志。所以现代标志设计必须向中国传统纹样的追根溯源,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形意交流传承到现代标志设计中去。现代标志设计所追求的形意之美,其中“形”是指造型简练,富有美感,易于记忆和识别,“意”是指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神韵,能够代表一个企业的精神内涵。在标志设计中,形意之间就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所要表现、传达的内容决定了形式的设计,富有美感的形式能够淋漓尽致地显现内容。

如何让形意之美在标志设计中完全渗透,就应该从标志设计的取象、表意、传神这三个方面逐步落实。取象时充分认识所要表现、传达的意念和精神,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变形、提炼,显现出相应的形态造型,人们通过视觉观看取得的信息,在脑海中真实地显现出一种反馈,这种由观者实现的观看到反馈的过程就是标志设计的表意,那么更深层次的传神就是人们在得到这种反馈后,能否再将这种反馈再投射到形态造型上进行思考和加工,最终实现与作者的精神和情感共鸣或者领会到的属于观者自己的一些精神情感,只有在形与意之间设计得十分契合、巧妙的标志才能让观者在将反馈投射到形态造型时畅通无阻,达到形意相生和传神的境界。从标志的设计到运用于市,简言之,就是意―形―意―形―意的过程,先立意,确定所要表达的内容,再出形,根据内容设计出相应的形态造型,再表意,观者通过形态造型领会其中的意蕴,一般的标志设计到这里就结束了,出色的标志设计,还会引领观者将领会的意蕴再融入到形中,然后再得出形意交融相生之后所得到的绵延不绝、意味悠长的神韵和意境。

学习研究中国传统纹样,不仅仅是学习其形式美的设计手法,还要深刻体会其传达的意境和神韵,更要学习其注重形意之美融会贯通的精神,透过其物化的表面深入研究它们的精神内涵,只有深入领会传统纹样的艺术精髓,才能更好的将传统传承到现代设计中去。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九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上网查找。

我先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听着听着,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感到重心不稳,原先由于我听得太入迷了,差点摔倒在地。再一看,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明白,一听吓一跳,原先戏曲不比流行歌曲差。同样很好听。

常言道:想明白梨子的味道,就务必亲自去尝一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明白事物的真假。就像戏曲,它虽不分时代,但既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永不褪色。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十

中国的戏曲可谓流芳千古,历史悠久了,而且中国戏曲的种类繁多,全国许多的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而且每一个地方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文化风情。不信?我们这天就一起走进戏曲文化瑰宝,享受它独特的美吧!

中国现有的戏曲剧种大约就是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更就是惊人:能够以万数计!我们明白许多剧种很多剧种都就是有其独特的演变过程,我们明白的比较有名的剧种:如京剧,越剧,吉剧等等。而且中国的戏曲与西方的戏剧不一样,此时它有自以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表演体系,此刻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吧:“生”就是除大花脸与丑角以外的男性主角统称,里外又分“老生,小生,武生,娃娃生。“旦”就是女性主角统称,分: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净”就是指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净”又分以唱工及以工为主的花脸;“丑”扮演喜剧主角。

怎样?看了之后就是不就是觉得搞笑呢?此时其实还有很多呢!我国戏曲主要戏曲有:昆剧,京剧,黄梅戏这三派。二京剧又分:梅派,程派,苟派,尚派,这四派。而且我们在电视上能够看到这京剧人物脸谱就是十分微妙的,在演员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与品质。主角和命运就是京剧一大特点,它的作用就是帮忙观众理解剧情。简单讲,红脸内含褒义,代表英勇;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蓝脸和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金脸和银脸就是神秘,代表神妖。而脸谱起源于上古时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这天许多地方戏中都保存了这一点。

看了上方的介绍感觉不错吧!中国的戏曲文化就就是这么精彩,此时要一点一点讲十天十夜都说不完呢!期望未来的我们能继续发扬它哦!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十一

自从戏曲进校园活动后,校园的文化墙也给我们普及了一下戏曲知识,小时候和大人一起看戏的情景屡屡浮现。这不,登封市所举办的一个戏曲班来到了我们的校园,为我们的孩子带来戏曲。

“看戏,戏有什么好看的。”这天下午早知道要看戏曲的学生纷纷发出质疑。于是,学校的广播声里,就带着学生来到了操场。

操场上万丈光芒,万里无云。早已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花红柳绿”。“噔噔……”只听一阵敲锣打鼓声,一个花脸的男性表演者上场。一上场便听到台下一阵欢呼雀跃,此起彼伏的掌声在耳边响起,像一串鞭炮似的。开始表演,他演绎的是王溪泉大戏曲演绎家的著名代表作品,用独特的方式为我们展示表演。同学们看的是津津有味。下面有请包青天上场,白色长如银河的胡子黑白相间,并带一丝黄颜色的衣服,背后还带着一个圆的胖环,令我有些惊讶。不一会儿就又下场了。

唐伯虎原名唐寅,在原来那个时代里也是数一数二的,用在电视里看到她爱慕一个名叫秋香的千金们府家的一个女子。戏曲主要讲述的也就是这个。但有人两只手作画并写字,学生也是头一回见,并都持一根毛笔,左手作画右手写字,在台下孩子们好像发射弹冲出去的欲望马上要上台,细致的观看这一幅精美的画。看看同学们都在异口同声地在大声喊“哇”没有一个人左顾右盼。

接下来的戏曲知识互动环节让学生情绪高涨,比我们小时候看戏的热情还要高,大概是这样新奇的文化吧,孩子们竟如此喜欢,戏曲进校园,没错,杠杠的!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十二

摘要:每个剧种都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梨园春》这档电视栏目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将河南豫剧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展现的不同形式日新月异,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更好的途径。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包装,打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文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智慧。

关键词:戏曲艺术;电视编导;戏曲文化;戏曲推广。

大众媒体主要有传播、教育、娱乐、服务等四种功能,但是电视媒体的娱乐消遣功能占主导地位,而它的传播传统娱乐文化和教育功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的各传统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却比不上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更吸引观众。

一、电视媒介的传播。

进入现代社会,电视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成为目前强势媒体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电视传播的特殊性,以多种传播方式依托一个画面集中展现给观众。这是多媒体传播式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电视是一种具有流动的声音和画面皆备的“视听艺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栏目,以“弘扬河南戏曲文化,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追求个性、铸造精品”为理念,给我们展示了很多优秀的电视戏曲节目。同时间,戏迷擂台赛的流行风瞬间就刮遍了中原大地各处,各地方电视台也不断推出以擂台赛为主的电视栏目,如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漯河电视台的《戏迷俱乐部》、叶县电视台的《昆阳艺苑》;不少县市和地区也积极的成立了戏曲艺术团、戏迷俱乐部、茶座等《梨园春》的民间团体,这直接体现了豫剧在群众中的.普及性。其实地方戏曲艺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它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不在乎理论的启迪,只是在于切身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的传播。《梨园春》传播的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豫剧,以河南话唱的河南腔。河南地处我国中原地带,戏曲文化浓厚,是中国的戏园子。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他的存在以及发展依赖于广大民众对生活的凝练。《梨园春》的受众定位目标非常明确,是以热衷豫剧的河南观众为主,《梨园春》把握的正是传播合适的内容给最合适的人群,抓住最核心观众,吸收边缘群众,培养潜在观众。《梨园春》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辐射,向其他剧种——京剧、黄梅戏、川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延伸。

二、提高戏曲艺术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制造明星是现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栏目扩大影响力的途径。把一档传统戏曲节目包装成现代的选秀节目,把普通百姓推向电视戏曲舞台,普通大众通过电视戏曲舞台就可以一夜成名。平民成为主角具有代表性和亲和力,能够引起跟随风。例如《梨园春》成就了孔莹等戏曲明星,孔莹仅仅4岁就成为了梨园擂主,在澳大利亚唱响了豫剧。孔莹成为了《梨园春》的小擂主形象代言人。《梨园飞歌》戏曲交响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成功演出,是中国电视戏曲栏目首次走出国门,这是《梨园春》栏目的外延创新,是里程碑式的跨越,奠定了《梨园春》在全国电视戏曲栏目中的地位。

三、其它戏曲的推广形式。

首先以京剧被纳入中小学音乐课中为例。校领导、音乐老师或是京剧演员,把京剧带进课堂和校园。意图使学生通过对京剧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喜欢并热爱京剧,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这样就像流水线一样成批量的生产,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老师强硬引导学生学习戏曲,这种强制性教学效果不见得科学。我认为《梨园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就非常科学,用电视平台这株“梧桐树”引来很多民间的“凤凰”来。用《梨园春》这个电视舞台把发自内心对戏曲有兴趣的,不需要再雕琢的民间艺人和戏迷直接搬上舞台,而之前加工的任务就交给《梨园春》的民间艺人和戏迷或其监护人,用这株“梧桐树”帮助参赛选手去加强自己的水平,并可以让戏迷根据自身条件和偏爱,选择可以很好展示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戏曲段子。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梨园春》传播人群的数量,还可以鼓励戏迷探索其深度。的其它曲种的推广,也不应一味的依赖学校和老师。也要更好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和发扬,同时媒体要更担当,需要策划更多像《梨园春》这样“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去激励和吸引戏曲爱好者主动学习和探索,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能够更广泛的在国内甚至国外传播和发展。每个剧种都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梨园春》这档电视栏目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将河南豫剧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展现的不同形式日新月异,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更好的途径。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包装,打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文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于小飞.传统戏曲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以《梨园春》为例[j].大舞台,20xx(1).

[2]陈豆豆,原礼慈.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中的电视节目品牌发展之路——以河南台《梨园春》为例[j].媒体时代,20xx(8).

中国传统戏曲文化论文(汇总13篇)篇十三

摘要:每个剧种都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梨园春》这档电视栏目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将河南豫剧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展现的不同形式日新月异,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更好的途径。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包装,打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文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智慧。

关键词:戏曲艺术;电视编导;戏曲文化;戏曲推广。

大众媒体主要有传播、教育、娱乐、服务等四种功能,但是电视媒体的娱乐消遣功能占主导地位,而它的传播传统娱乐文化和教育功能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中国的各传统戏曲文化博大精深,却比不上那些低俗的娱乐节目更吸引观众。

一、电视媒介的传播。

进入现代社会,电视在短暂的沉寂之后成为目前强势媒体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电视传播的特殊性,以多种传播方式依托一个画面集中展现给观众。这是多媒体传播式的特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其他传播方式相比已经具有较高的水平。电视是一种具有流动的声音和画面皆备的“视听艺术”。河南电视台创办的《梨园春》栏目,以“弘扬河南戏曲文化,尽显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瑰宝、追求个性、铸造精品”为理念,给我们展示了很多优秀的电视戏曲节目。同时间,戏迷擂台赛的流行风瞬间就刮遍了中原大地各处,各地方电视台也不断推出以擂台赛为主的电视栏目,如洛阳电视台的《河洛戏苑》、漯河电视台的《戏迷俱乐部》、叶县电视台的《昆阳艺苑》;不少县市和地区也积极的成立了戏曲艺术团、戏迷俱乐部、茶座等《梨园春》的民间团体,这直接体现了豫剧在群众中的普及性。其实地方戏曲艺术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现象,它对平民百姓的影响不在乎理论的启迪,只是在于切身的情感体验和文化的传播。《梨园春》传播的是我国传统戏曲艺术——豫剧,以河南话唱的河南腔。河南地处我国中原地带,戏曲文化浓厚,是中国的戏园子。戏曲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具有民族性、地域性,他的存在以及发展依赖于广大民众对生活的凝练。《梨园春》的受众定位目标非常明确,是以热衷豫剧的河南观众为主,《梨园春》把握的正是传播合适的内容给最合适的人群,抓住最核心观众,吸收边缘群众,培养潜在观众。《梨园春》向周边地区乃至全国辐射,向其他剧种——京剧、黄梅戏、川剧、昆曲、评剧、河北梆子等延伸。

二、提高戏曲艺术节目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制造明星是现代电视节目品牌化的重要手段,也是栏目扩大影响力的途径。把一档传统戏曲节目包装成现代的选秀节目,把普通百姓推向电视戏曲舞台,普通大众通过电视戏曲舞台就可以一夜成名。平民成为主角具有代表性和亲和力,能够引起跟随风。例如《梨园春》成就了孔莹等戏曲明星,孔莹仅仅4岁就成为了梨园擂主,在澳大利亚唱响了豫剧。孔莹成为了《梨园春》的小擂主形象代言人。《梨园飞歌》戏曲交响音乐会在悉尼歌剧院成功演出,是中国电视戏曲栏目首次走出国门,这是《梨园春》栏目的外延创新,是里程碑式的跨越,奠定了《梨园春》在全国电视戏曲栏目中的地位。

三、其它戏曲的推广形式。

首先以京剧被纳入中小学音乐课中为例。校领导、音乐老师或是京剧演员,把京剧带进课堂和校园。意图使学生通过对京剧的初步学习,使学生喜欢并热爱京剧,从而普遍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但这样就像流水线一样成批量的生产,造成千人一面的现象。老师强硬引导学生学习戏曲,这种强制性教学效果不见得科学。我认为《梨园春》采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就非常科学,用电视平台这株“梧桐树”引来很多民间的“凤凰”来。用《梨园春》这个电视舞台把发自内心对戏曲有兴趣的`,不需要再雕琢的民间艺人和戏迷直接搬上舞台,而之前加工的任务就交给《梨园春》的民间艺人和戏迷或其监护人,用这株“梧桐树”帮助参赛选手去加强自己的水平,并可以让戏迷根据自身条件和偏爱,选择可以很好展示自己以及自己喜欢的戏曲段子。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梨园春》传播人群的数量,还可以鼓励戏迷探索其深度。的其它曲种的推广,也不应一味的依赖学校和老师。也要更好的利用数字媒体技术进行传播和发扬,同时媒体要更担当,需要策划更多像《梨园春》这样“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去激励和吸引戏曲爱好者主动学习和探索,使我国的传统戏曲文化能够更广泛的在国内甚至国外传播和发展。每个剧种都有它独有的传播方式和途径,《梨园春》这档电视栏目只不过比别人早一步用自己的方式,将河南豫剧展现在全国观众的面前。不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展现的不同形式日新月异,戏曲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更好的途径。我们要利用好新媒体,互联网,电视包装,打造适合现代人的传播文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智慧。

参考文献:

[1]于小飞.传统戏曲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以《梨园春》为例[j].大舞台,2011(1).

[2]陈豆豆,原礼慈.文化产业发展视域中的电视节目品牌发展之路——以河南台《梨园春》为例[j].媒体时代,2012(8).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传统节日优(模板17篇)

    优秀作文不仅要有内容的深度,还需要展现出写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创作灵感和参考。每年的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的

    高考语文模拟及(优质14篇)

    优秀作文注重细节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能够让读者如临其境。在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风格和主题的表达方式,或许会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思路。

    产品进店申请书范文(24篇)

    最后,申请书的结尾部分要有感谢和期望,表达对机会和对方的重视,并期待进一步的交流和合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灵感。

    征地协议书协议简单范文(20篇)

    合同协议中的条款应简明扼要,避免使用模糊、歧义的措辞,以确保各方理解一致。想要了解更多有关合同协议的范文,请继续阅读以下内容。因建设发展需要,经市政府批准,市土

    垃圾清理协议书范文(16篇)

    合同协议是指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的一种法律文件,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法律效力,是维护各方权益的重要依据。对于初学者而言,以下合同

    免掉职务申请报告(实用20篇)

    通过写报告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归纳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报告范文,希望能够满足你的写作需求和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公务员平时考核工作情况汇报(汇总15篇)

    工作汇报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工作绩效,实现个人和团队的目标。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各种类型的工作汇报,有项目汇报、销售汇报、年度总结等。

    交付经理工作总结大全(18篇)

    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把握自己的方向和目标,为未来的工作做好准备。下面是一些值得借鉴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大家可以参考一下。20xx年,我们人力资源

    强化青年使命担当心得体会(通用24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自己、激励自己、改进自己。接下来,我们将分享一些成功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安徽省石台县将防疫抗疫作为当前组织工作的突出

    矿山投标协议书(精选21篇)

    在签订合同协议之前,双方应该充分了解合同条款,并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合同协议范例,供您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联合体主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