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灵魂曲

计划书是对于未来某一阶段内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进行详细规划和安排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帮助我们有条理地实现目标,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计划书了吧。计划书是为了规划和安排一段时间内的工作、学习或生活等内容而编写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对未来的计划和目标进行了总结和概括。一个完美的计划书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和资源,避免过于集中或过于分散,以达到最佳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精选计划书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一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项目规范管理能力、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适应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通用的软件开发工具,熟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软件项目管理方法以及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的能力和初步经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工程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开发、工程服务、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4. 具有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具和新设备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5. 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6. 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8. 熟悉有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法规、标准与政策,并且能够在项目协

作和开发过程中自觉严格遵循。

9. 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

质、心理素质,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java程序设计。

五、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注:表中“占总学分比例”是指该类型(环节)课程的学分占“培养计划所列课程总学分”的比例。

七、毕业规定

参照《三江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总学分要求180.5学分(含自主化个性学分), 即可毕业。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计算科学基础理论、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能力,具有软件开发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初步经验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能在科研、教育、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技术设计、开发、管理、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科学与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8.了解本专业领域的发展动态,熟悉与本学科领域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

1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课程:程序设计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数据库概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原理、软件工程导论、软件设计与体系结构、软件测试、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软件过程与管理。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和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基础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数据结构实验、数据库概论实验、操作系统实验、计算机网络原理实验、软件工程导论实验、软件测试实验。

五、基本学制 基本学制:四年。

六、毕业合格标准及学位授予条件

毕业合格标准:具有学籍的学生,德育、智育、体育成绩合格,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及各种实践教学环节,获得的总学分不少于178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学位授予条件:符合《兰州工业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办法(试行)》条件的毕业生,可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二

国内市场每年对软件人才的需求高达80万,这个数据随着中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快速增长。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相对不足,高水平的软件工程人才需求量很大。用人单位对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软件人才是用人单位最为需要的,而且越是上规模的公司,对于软件人才的需要越大。我国的软件产业总的发展水平还处于建设阶段,所以国内软件产业还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软件工程相关产业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投入。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软件外包市场需求高达1000亿美元,国内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收入三年后将增加至260亿美元。

4专业能力要求。

软件专业人才应具备基本专业能力、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项目管理能力、软件建模设计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计算机软件系统测试、维护和管理能力等。具体的专业能力要求如下。基本专业能力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的发展动态,具有学习新理论及新技术的能力,掌握现代计算机系统的组织与结构,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软件项目管理能力当前中国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仍然处于起步阶段。项目管理能力主要体现在学习、思考、应用、分析和发现问题、交流沟通五个方面。管理能力提高的途径在于加强学习,要树立创新观念,要有良好的执行力,要培养勤思考的习惯,要有良好的协调和沟通能力。软件建模分析和设计能力软件工程课程具有内容丰富、涉及知识面广、实践操作不方便、知识更新快、受课堂教学模式制约等特点,需要更加灵活的教学形式如互动式教学模式等培养学生系统化建模能力和工程分析与设计能力。除此之外,需要相应设计以及教学辅助平台和工程实验环境提高学生工程能力。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就是能够按照既定的目标,在有限的时间内,按照既定的开发进度和软件质量要求,应用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方法完成软件工程任务的能力。目前,许多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偏重理论能力的培养,而在系统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面不够重视。因而,理论教学课时数较多,实践教学课时数偏少。

5结束语。

明确软件工程课程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对提高教学质量、保障培养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根据软件工程自身特点和发展趋势、软件工程人才需求信息,明确软件工程人才需具备的各项能力,确定软件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以及核心课程,以期科研院校、教育机构确立正确的指导方向,把握正确的指导原则,最终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软件人才质量,促进学科良好发展。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三

随着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扩大,社会对工程管理人员的需求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受多种因素影响,长期以来工程管理人才大都从工科相关专业学生中选拔。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项目的复杂程度和对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技术人员自然转化为项目的管理者已不能满足现代项目的需求,必须要专门培养掌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工程管理人才[1]。许多高校看到了工程管理专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或正在筹备开设该专业[2],因此,近年来工程管理专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工程管理专业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和办学条件的不断改善,为我国近年来持续发展的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大批从事工程管理及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由于工程管理专业开设的时间并不长,因此,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也一直在进行着。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步入工作岗位后,需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经注册取得执业资格方可担任项目经理、造价工程师等工作。执业资格制度是市场经济国家对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通行做法。目前,我国建设行业已经建立了房地产估价师、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执业资格制度,基本上形成了以教育评估、执业实践、资格考试、注册管理、继续教育和信用档案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体系[3]。这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本文结合浙江理工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办学实践,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二、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概况。

我校自招收第一届工程管理专业学生,至已招收6届,共培养学生约600余人。我校工程管理专业设置在建筑工程学院。工程管理专业的大量技术平台课程主要由土木工程系教师进行教学,而学院其他专业的管理类课程由工程管理系教学;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验室能为学院其他专业提供实验条件,同样,学院其他实验室也为工程管理专业服务,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我校迄今为止共有两届毕业生,共210人,其中届95人,届115人。两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见图1。从图1中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的主要就业单位为建设单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建设施工单位,共占总毕业生的49.52%,去咨询单位的毕业生也占一定的比重,12.38%,这说明,咨询单位等中介机构也是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根据这些数据可以看出,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单位主要为建设单位(包括房地产开发企业)和施工企业,因此,我校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也应该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课程体系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使我们的毕业生更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

根据以上对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结合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以及工程管理行业准入资格考试的要求,制订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以满足社会及学生的需求。

1.课程体系的设置。

根据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我校工程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在专业基础课中,技术平台课程包括土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建筑力学、房屋建筑学、建筑结构、土木工程施工、土木工程材料、土力学及地基与基础、建筑设备、城市规划原理、地下工程、建筑设备、道路与桥梁概论等。我校工程管理专业特别重视土木工程技术相关知识的学习,我们一直认为土木工程知识是工程管理专业的根基,而且通过对许多知名高校工程管理专业的调研,都认为土木工程知识对于工程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因此,我校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管理平台课程包括管理学、会计学、运筹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一)、工程估价等。经济平台课程包括经济学、工程经济学、金融与保险、统计学等。法律平台课程包括经济法、建设法规等。工程管理专业设两个方向,分别为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开设建设项目评估、工程项目管理(二)、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等方向课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开设房地产经济学、房地产估价、房地产市场学、房地产金融等方向课程。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从以上课程体系的设置中可以看出,课程基本上涵盖了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执业资格考试所需考核的知识点,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基本上能够适应以上工作,并通过一定时间的实践,能够通过考试取得资格并能胜任执业要求。

2.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和探索,重点是增加学生对工程技术活动中所面临的实际管理问题的感性认识,具体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首先增加工程管理的现场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设置了大量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课程设计、实习等,并和实际工程相结合,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采取走出去(例如教师和学生到企业参加工程预算等实际工作)和引进来(把部分实际项目拿来到学校,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完成)模式。通过企业和学校两个场所进行教学和工程训练,使学校和企业条件互补,资源共享,逐步建立学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运行机制。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实际工程案例的分析。工程管理专业是和实际工程项目紧密相连的专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注重对实际工程案例的收集、整理和加工,并引入教学中,使学生所直接面对的就是实际工程,并结合专业课课程设计,增强学生解决实际工作的能力。再次,定期举办学术讲座。定期邀请工程管理方面的专家举办讲座,并参与高年级学生的研讨会,使学生有机会分享工程管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全面培养工程管理能力。第四,结合建造师、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等工程师所需的素质要求,并注重突出工程师素质培养,突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岗位技术与管理能力。

四、小结。

我校工程管理专业从20开始招生,至今已招生600多人,其中210人已顺利毕业,总的看就业形势不错。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涉及很广,有建设单位,有咨询公司等社会中介机构,还有学校,当然更多的是施工单位,这也体现了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实际需求。今后,我们要继续跟踪这些已毕业的校友,不定期邀请他们回母校进行交流,以了解整个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素质要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对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修订,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工程管理专业的需求。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四

本专业以软件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等工作能力为培养目标,面向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引入国内外先进的软件人才教育模式,培养直接与社会需求接轨,具有软件系统研究和开发的基本能力;获得软件设计方法、开发方法和工程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能胜任大中型复杂软件系统开发和管理的高水平、工程型、实用型软件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规格

本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理论知识、国际先进的软件开发技术和现代软件工程规范,接受较高强度的软件工程项目训练,并到国内外大中型软件企业中进行专业实习,具有很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和良好的软件工程素养。学生在校期间至少须完成八个有相当规模的课程实践项目,完成一套基于主流软件工程标准并覆盖软件工程主要环节的高质量完整文档,至少在知名it企业中从事六个月以上的专业实习。

通过四年的系统学习和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扎实的软件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宽广的软件工程专业知识;

2. 具有较高的系统分析和软件设计的能力;

4.了解软件工程专业技术的发展动态与发展方向;

5.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7.达到基本的数学和语言要求,熟练掌握外语,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和撰写外语资料的能力和进行国际化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及修业年限

学制4年 修业年限3-6年

四、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五、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c++程序设计、java程序设计基础、java web程序设计、基于java的webservice基础、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离散数学、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概论、基于c#的http://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技术等。

六、学时分配比例及毕业要求

注:课外14.5学分,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5.5学分,大学英语4学分,军事理论1学分,形势与政策2学分,大学生就业指导1学分,毕业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等级1学分。

七、教学环节时间分配表(周数)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及应用知识,具有良好的软件工程素质、较强的软件工程实践能力、项目规范管理能力、交流组织协调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能适应计算机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的软件工程技术及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专业人才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在学习软件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基础上,能够熟练使用通用的软件开发工具,熟悉软件项目开发过程、软件项目管理方法以及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具有较强的软件开发实践的能力和初步经验、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和较好的工程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意识,具有竞争和团队精神。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能够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软件开发、工程服务、项目管理、科学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其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的要求为:

1. 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

2. 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电子电气工程技术基础知识。

3. 掌握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

4. 具有对新产品、新技术、新工具和新设备进行研究、设计和开发的初步能力,掌握主流的系统软件和应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5. 具有对工程问题的基本认知和判断能力,具备较强的工程创新意识和工程创新的基本能力,具有一定的软件项目管理与工程管理的能力。

6. 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发展趋势以及相关应用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阅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方法,具有适应发展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能力。

7. 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写作表达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8. 熟悉有关软件开发与应用方面的法规、标准与政策,并且能够在项目协

作和开发过程中自觉严格遵循。

9. 面对社会和环境的各种变迁具有较强的调节和适应能力,良好的身体素

质、心理素质,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三、主干学科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四、专业主干课程

软件工程导论、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基础、java程序设计。

五、修业年限与授予学位

本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六、课程设置与学时学分分配

注:表中“占总学分比例”是指该类型(环节)课程的学分占“培养计划所列课程总学分”的比例。

七、毕业规定

参照《三江学院学分制实施细则》,修满本专业最低计划总学分要求180.5学分(含自主化个性学分), 即可毕业。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基本理论及软件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与方法,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以及软件开发实践的经验、较强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欧美企业和相关外包软件服务单位从事软件开发、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及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国际化复合型软件服务外包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学生应学习计算机软件开发和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科学与工程思维的训练,了解现代软件工程开发模式、流行软件开发工具以及软件外包开发规范,具有基于行业背景的软件服务外包实践应用与技术开发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 1 —

规划控制决策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5)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主干学科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专业核心课程

c++程序设计,java,数据结构,数据库系统,网页开发基础,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linux操作系统基础,ms sql数据库技术等。

五、学制、修业年限

基本学制4年,修业年限3-6年。

六、学分要求

总学分:176。

七、授予学位

工学学士。

— 2 —

八、课程学分学时分配比列表(见附表1)

九、课程教学学时、学分分布(见附表2-7)

十、相关说明

1.本方案制定依据《中国软件工程学科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和洛阳师范学院关于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安排的通知。

2.双语课程: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导论。

3.学院可根据软件技术最新发展以及当前市场需求情况,灵活调整课程设置或具体课程的涵盖内容。

— 3 —

附表1

课程结构及学分学时比例

— 4 —

附表2

通识教育平台(788学时,38学分)

— 5 —

学科教育平台(718学时,34学分)

— 6 —

专业教育平台(628学时, 32.5学分)

— 7 —

附表5

专业技能平台(316学时,12学分)

— 8 —

附表6

实践教学平台(35学分)

— 9 —

附表7

院系专业任意选修课

— 10 —

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知识基础、较高的文化修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具备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软件开发方法,具有较强的软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备较强的软件项目的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能够按照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从事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理论;

(2)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数学和外语等相关知识;

(3)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程序设计的基础知识;

(6)掌握j2ee和移动平台应用开发流程和技术。

2.能力

(1)具备良好编写程序能力;

(2)具有web站点的设计、编码、测试与维护能力;

(3)具有移动平台设计开发和维护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具有自主学习与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受到良好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的训练,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3.素质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2)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较高的文化修养,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具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良好的沟通、表达、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全的心理,能达到国家要求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三、学科领域及专业主干课程

学科领域: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职业技能综合训练、毕业设计等。

第二课堂活动包括acm竞赛、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行业调研、全国信息技术大赛、专业课程指导和顶岗实习。

本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比为37.8%。 五、课程类别及学分、学时构成比例

六、教学计划表

七、学位课程及学分要求

1.备注栏标注“d”的课程为学位课程。

2.本专业毕业最低学分为179学分(含通识选修课10分,第二课堂9分),同时应修满学校规定的素质教育拓展类课程学分。

3.通识选修课为全校各专业选修课程,学生选修不低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共6门24学分,学生应至少选修8学分。

4.课外实践教学环节共计34学分,其中集中实践教学13分。表四所列第二课堂部分仅包含院系举行的专业实践教学模块的活动,第二课堂其它活动参照《平顶山学院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执行。学生参加院系及学校组织的第二课堂活动不低于9学分。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五

深入研究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当代测绘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的测绘人才为目标,因此在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必须要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教学导向,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够更好地保障教学效果,全面促进中职学生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一、人才培养计划的特点。

1.以二级学科教育为基础,强调宽口径。

无论是什么教育都离不开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是一切专业类教育的基础。学生先学习了通识教育对一些学科的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后,接下来进行一些专业类的技术学习才不会觉得天马行空。在测绘工程这个专业中也是如此,学生要经过通识教育的学习,有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再进行工学的学习。中职学校测绘工程教学将专业教育放在后面,有利于学生学习测绘课程,扩大学生关于测绘的知识面。

2.免百校一面,突出本校测绘专业特色。

现在,很多学校都开设了测绘工程专业。如果每一个学校都按照教育标准进行测绘教学,那么会导致所有测绘人员都掌握相同的技能,就不存在竞争,测绘会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不会继续发展,这对整个测绘行业是不利的。所以,学校应该在一些传统的测绘工程基础上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突出本校测绘专业特色,提高学校在测绘专业教学中的综合能力。

3.重视学生个体发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测绘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工作在测绘现场一线,使用先进的测绘仪器,面对各种各样的工程问题,必须要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特别是在工程实践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进步。学校要不断培养新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工程实践中应用相关技能。测量学从模拟测图到解析测图,再到今天的数字化测图技术,是社会需要和一代科学家不断创新探索的结果。方兴未艾的数字地球,其实质是以测绘高新科技3s集成为基础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创新,测绘学科才能发展和进步。

二、测绘人才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1.更新实验设备,保障教学目标的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所有行业都在不断发展。测绘行业作为一个传统的行业,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随着测绘行业的发展,测绘设备在不断更新,同时产生了一些新的测绘方法。但是,一些学校对在测绘行业中已经随处可见的一些测绘设备处于空白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缺少新式的测绘设备,导致学生毕业后不会使用一些新式设备。为了保证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引进新式设备,将其引入测绘教学中。

2.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面对着大量的知识需要学习,所以一些学校对课程的设置不相同,各有侧重。一些学校出现基础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时间设置方面的.问题,这会影响学校的教学效果。学校应该明确学生学习的主体内容,避免设置一些不必要的课程,减少课时的浪费。学校要引入一些现代化教学的放法,提高教学效果,解决课时分配不均的问题。

3.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行业发展需要创新,创新需要人才。如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首先离不开基础知识,人们有了牢固的基础才可以有接下来的发展。其次需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学生要能够将所学知识真正描绘出来。再次需要学生有创新意识,要有广博的知识面。最后,教师应该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注意课程设置在学科内、学科外的拓展。如果课程设计能力培养需要相关内容,学校必须要有相对应的培养目标与措施,这能够保障实践实习的质量。在学生实践实习中,学校要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创新考核方法,增加课程考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4.加强新技术、新知识的教育。

测绘科学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需要不断注入新的血液,才能够保持行业活力。因此在中职测绘工程专业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借助新的教学技术,保障教学质量,应该积极开展测绘基础教学,设置相关课程,如数字测图、遥感地理测绘新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通过增加这些新课程,学生掌握先进的测绘技术,满足国家对测绘工程人才的新要求。

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中职学校测绘工程专业学生能力培养问题。测绘工程专业具有明显的行业特色,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相对较高。为了满足行业发展需求以及专业发展需求,学校以及教师必须要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严格依据方案开展教学活动,保障教学活动的科学与严谨,这样才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国家测绘事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史先领.工程测量专业实践教学[j].中外企业家,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六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向深水区,科学技术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显著作用日益凸显出来,其中软件工作作为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学科逐渐兴起,进而导致社会各界不断加大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逐渐成为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研究课题,如何在软件工程专业通过科学有效的教育改革方法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软件工程人才,对于实现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软件工程专业按照事先预算和进度要求满足客户对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部署、运用和维护需求,在软件工程操作的过程中需要熟练的使用计算机理论和科学,同时通过采用科学管理手段实现软件开发的顺利进行。软件工程学科既包括自然科学的特性,同时又包括人文管理的属性,为了提高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成果就需要正确处理好软件工程专业中工程教学与科学教学的关系,一方面加强人们对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的理解,另一方面通过运用专业知识来实现对现实问题的解决。

软件工程作为近年来兴起重要学科,对于社会经济和科学稳定可持续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进深水区,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已经日益明显起来,软件工程行业的兴起直接决定了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合理改革新形势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促进我国软件新产品的开发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从而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能适应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的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就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深入探索符合我国发展现状的高素质综合型软件工程人才。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但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在进行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大多数的专业知识都停留在书本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学生与目前软件行业所需要的人才并不相符,进而出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人才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此外,我国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忽视了与国际先进软件产业的接轨,因此培养出的软件工程的从业人才不能了解国家软件行业发展的大环境,在国际行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因此我国软件行业的教育模式与国外相比仍处于落后的状态,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仍处于被动的状态,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我国软件工程人才的培养缺少益处。

2.1提高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是制约软件工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在我国的高校中开设时间较短,部分专业课程教师由其他专业教师担任,虽然他们对软件工程专业有一定了解,但是不能形成完整的软件工程教学体系,同时这部分教师往往缺少必要的`软件工程专业培训,这对于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存在障碍,不利于学生清楚把握软件工程整体知识要求,使教学重量很难得到保障。为了提高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师资团队的教学水平,就要求学校不断优化任课教师的评价体系,优先聘用有软件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帮助学生更好掌握软件工程专业的实践能力。

在新形势下加强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就要求学校必须重点考虑到社会发展的真正需求,对软件企业的诉求作出良性反馈。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师应将软件公司的需求真正结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去,将传统的教育模式不断转换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学校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有效优化自身培养模式,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实际活动中来,合理安排教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以新型的培养模式实现对教学质量的有效保证,实现对现代化教学体质的优化与完善。

评价软件工程教学模式是否适合社会发展的现状,一方面需要审查软件考核评价方式是否科学,另一方面要审查软件工程专业授课内容是否得当。对现行教学质量的把握就要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实现课程教学从课堂到实地的延伸,通过开展教学实验和社会实践,将原有的教学推广到社会层面,保证学生毕业后实践能力可以符合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此外,对于教学考核和评价方式的合理配置也可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中来,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采用合理的考核方式替代传统应试下的考核方法,帮助学生注重对实践能力的培养。

3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入深水区的大背景下,如何通过科学改革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手段,为我国社会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未来发展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工程专业快速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推进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改革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人事、财务、安全、企业和社会诸方面,因此在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进而制定出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软件工程教学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唐培和,徐奕奕,周德俭.以工程实践为主线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训模式研究[j].软件导刊,(6):16~18.

[2]盛琳阳,丁金凤.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j].计算机教育,(16):4~8.

[3]郝身刚,张丽.地方院校软件实训开展方式探索[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6):109~111.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七

经过我们对软件企业人才需求的调研,目前我国软件人才数量不少,但水平偏低,更重要的是结构失衡。具体表现为,企业希望招聘的高校毕业生具有软件开发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实践能力,但很多高等院校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由于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本身的问题,偏重于传授知识和技术而轻视了软件开发能力的培养。这种现状导致软件企业从高校招聘的毕业生不能立即进入软件开发岗位,必须经过几个月的职业岗位培训,才能真正胜任开发工作。毕业生到软件开发工作岗位上要经历的适应期和培训期,说明高校培养的软件人才与软件企业的职业岗位存在明显差距,需要高等院校在培养模式、培养计划、课程设置等方面按照软件开发过程和设计开发能力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完善。

1.2实践条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各个高校的实验条件经过近几年,尤其是的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投资,实验和实训的条件得到很大提高。校内软件工程的实验环节均能满足教学要求,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建立了一定的校内实训基地,但实训基地尚摆脱不了之前知识教育体系下的实验模式,所开设的实践项目范围偏窄,模拟课题多,实战课题少,参与建设实训基地的企业热情不高,缺少真实的工作场景。现有的机器数量、配置大部分还是以单台性质的设备和个人计算机为主,满足不了软件及信息技术的发展的要求,特别是缺少真实的开发项目和项目开发指导组,难以营建软件企业的软件产品生产环境,不能满足基于软件产品开发过程对实训课程的需要,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1.3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难以支撑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

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多以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来衡量教师队伍水平的高低。经过多年的师资建设,高校中大部分教师都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他们虽然有较强的学术能力,但是专业实践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却相对缺乏,尤其是新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学校到学校,情况更不容乐观。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行业的发展,各类新技术层出不穷,尤其是软件开发技术和新的开发工具,老教师的技术能力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很难胜任新的软件工程应用开发类课程的教学。这就造成了整个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队伍工程能力偏低,与软件工程专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很难适应培养软件工程实践型人才的需要。此外,不论学术型还是应用型的高校评价教师的'标准都是侧重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论文数量,使高校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师在进入高校工作几年后,原来即使具备有开发能力的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淘汰,无形中引导着教师队伍建设向学术型方向发展,而忽视了工程实践水平的提高。

从项目或产品的生命周期可知,工程项目、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基本都要经历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这样的阶段。工程项目或产品首先要根据需求进行构思,将科学原理转化为工程项目或者产品开发的计划方案;再根据计划方案进行设计,确定实现工程实施或生产产品的工艺流程、操作程序等的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项目的实施或者产品的生产实现;最后是完成项目的运行服务或生产产品的销售、售后服务。因此,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4所大学组成跨国研究,以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所需要的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经过4年的探索研究,设计了工程教育模式,创立了cdio工程教育理念。,cdio区域性国际会议在北京中苑宾馆隆重召开,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指出,未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就是“四个更加重视”:一要更加重视高等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二要更加重视与行业企业合作育人、合作办学、合作就业;三要更加重视学生社会责任感、综合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四要更加重视提高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cdio工程教育模式有利于解决当前工程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强调个人学术能力而忽视团队协作精神、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培养等诸多问题。此外,从国家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11条通用标准看,每个标准的实现都能够在cdio工程教育模式中体现,因此在国家大力推进高等工程教育“卓越计划”中融合cdio的教育理念必将为高质量实施“卓越计划”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在软件工程学科领域,软件工程是应用计算机科学理论和技术以及工程管理原则和方法,根据用户的要求,按照按预算和进度实现软件产品的定义、开发、发布和维护的工程,是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实用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软件工程研究的对象是软件系统,涵盖软件科学与工程两个方面。软件科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发现软件可信性、度量和演化的基本规律,以应对当今软件所面临的复杂性、开放性和演化性等一系列重要挑战,是工程应用的理论层面;而软件工程的重点在于综合应用包括科学方法在内的各种软件设计方法,运用各种科学知识,深刻理解设计合格软件产品所涉及的多方面因素,去构建可靠、满足需求的软件产品。ieee最新发布的软件工程知识体系(swebok)将软件工程知识体系分解成10个知识域,即软件需求、软件设计、软件构造、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配置管理、软件工程管理、软件工程过程、软件工程工具和方法、软件质量,这些知识领域贯穿于软件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中,以软件产品的方案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生命周期为主线,将cdio工程教育融合到卓越软件工程师的培养中是必要且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出软件设计能力、国际交流能力、管理与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强的,具有软件工程背景的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软件工程技术人才,推动软件产业不断开拓创新。

3.1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综合培养理念设计软件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融合cdio工程教育理念进行卓越软件工程师培养,对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软件工程教育与项目、产品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生命周期中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紧密结合,以项目或软件产品的生命周期为载体,引入校企合作机制,采用3+0.5+0.5的培养模式。前3年与传统的软件工程教育类似,完成软件工程专业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后面的1年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们称为项目实训,以校外实习参观,校内讲座、实训的教学方式,用已经开发完成的项目或软件产品为例,模拟企业运作进行教学,熟悉项目工程、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将前3年学习的知识融合,在实训中掌握开发工具,以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方式接受软件工程设计能力、开发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培养。第二个阶段,学生进入合作企业或者就业企业,参与到企业真正的项目开发中,以企业的课题完成毕业设计,在设计中锻炼职业能力。

3.2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理论教学体系。

坚实的专业基础是学生今后成为优秀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保证,也是cdio培养模式的基石。以软件产品的构思、设计、实施、运行为目标倒推成为卓越软件工程师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以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去组织理论教学体系。包括软件从业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良好的数学建模能力课程: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运用计算机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计算数学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等;进行软件开发所需的软硬件系统基础课程:操作系统、软件工程导论、数据库原理、信息系统基础、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编译原理等;进行软件设计所需的软件开发类课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构架、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软件工程工具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人文素质系列课程:形势与政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法律法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育、团队激励与沟通及全校性选修课程等;软件从业人员需要具备的掌握发达国家的技术和了解国际it文化的外语应用能力课程:基础英语、英语听说、日语基础和专业英语。

3.3构建适合cdio工程教育模型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做中学”原则和“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的集中体现,软件工程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设计软件产品能够实施和运行的关键。以产品的运行周期为主线的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实现第一层次的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以课程设计、实践课程为贯穿专业课程模块的线索,实现第二层次与第三层次的个人能力及团队能力培养;以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实训和毕业设计为载体,实现第四层次的构思(c)、设计(d)、实施(i)和运行(o)综合能力培养。以此形成集实验、课程设计、实践课程、实训和毕业设计一体化、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基于cdio的“做中学”原则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向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和聘任企业技术人员为兼职教师的“双向聘任制”模式,使软件工程专业与软件企业更为紧密地结合。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联合建立项目开发小组,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研发,体验软件产品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从业人员角色。在项目研发中进行需求分析、软件体系结构设计、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和算法设计,编码实现,测试、投入运作等一系列工程实践。以此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和教师项目开发锻炼提供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助于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态度和习惯的形成。“基于项目的教育和学习”采用“双向聘任制”模式驱动,专业教师与实践基地软件技术人员间角色转换;科研、技术研发项目与教学课题间的相互渗透。学校将工程实践列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指标,甚至职称晋升的指标,引导教师加强自身工程能力的提高,这将逐步解决困扰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教师队伍、实践、实训的难题。

3.4按照知识、能力、素质,规范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的顺利实施。

培养质量标准,是规定某一个专业的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实现途径、评价方式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联系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活动的中间桥梁,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连贯而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对教师的教学具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在“卓越工计划”中引入先进的cdio教育理念,将“卓越工计划”通用标准与软件工程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制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以标准规范人才培养是保障卓越工程师计划顺序实施的有效保障。

4结语。

从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毕业生和软件企业实际需要的员工存在的矛盾入手,分析了在软件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计划”存在的问题。通过采纳cdio标准和工程教育理念,以软件工程产品的生命周期中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的需求出发,探索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标准。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抓手,推进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实施,改变当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理论、轻实践”、“重视知识学习而轻视开拓创新”等方面的不足,最终达到提高软件工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八

教师要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设计出合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专业课程中学习知识,提升技术,提升学生的软件技术水平。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人才是指具有软件分析和设计能力,能够独立完成软件设计、测试的学生,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教师合理搭配实践课程和理论课程,这样才能让学生实际应用知识,才能让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第二个方面是研究工程专业认证要求。工程专业认证需要学生具有工程综合能力和问题分析、解决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综合能力。

3.2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

教师要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让学生利用熟悉的方式来学习知识和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从两个方面入手:第一个方面是丰富网络专业教育素材。教师要在日常生活中积累教育素材,通过提取教材知识点和在网络中寻找相关知识来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让学生能够应付工程专业认证,提升学生的考证热情。教师要通过学生的下载情况来了解学生对网络教育内容的喜爱度,从而找到适合的教育方向。第二个方面是提供实时指导。教师要在网络专业教学平台指导学生,及时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能够主动考取工程专业认证,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3.3构建校企合作教学模式。

学校要和企业联合办学,让学生在学校学习,在企业实习,提升学生的技术水平。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学校能够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培养学生,企业能够根据职业要求教育学生,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会更加容易,学生的就业率也会更高。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学校要重视校企合作,要慎重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改革学校教学体系,注重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能够在学校学习多种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具备考取工程专业认证的基础知识。从企业的角度来说,企业要做好培养工作,要提供给学生有意义的工作岗位,帮助学生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让学生拥有考取工程专业认证的职业能力。

4结语。

基于工程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学校要做好长期的工作准备。教师要构建专业教学课程体系,要构建网络专业教学平台,学校要做好专教育工作,企业要做好实习培养工作,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术水平,让学生考取工程专业认证,提高学生的就业率。

【参考文献】。

[2]张志强,张洪,杨洪,张君雁.基于地方高校的软件工程“微专业”学位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0):116-118.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九

摘要:随着计算机软件全面的发展和创新,以及硬件的不断完善,未来软件工程的发展方向也将是更加高效化和规范化。目前,软件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技术、软件开发模型和工程支持技术是软件工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21世纪以来,由于软件产业和信息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因此对软件工程技术方面也有了更高的期望。本文主要以计算机发展和软件工程的发展为切入点,并结合现在我国电子市场的发展方向对于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软件工程技术;软件工程。

引言。

软件与其它产品有着很多不同之处,它是一种生产较难而且知识密度较强的产品。因为20世纪计算机刚刚兴起,成本是比较大的,所以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编写程序,其生产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并且这种现象也极大的制约了计算机软件的发展。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软件才获得了人们的重视,同时也认识到了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随着计算机在市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计算机软件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但是对计算机软件设计也就有了一定复杂性的要求,因此社会生产中软件工程技术需要不断的创新。本文主要目的是研究软件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的是计算机和软件工程在发展中的变化,由此才能有效的推测出计算机软件工程发展趋势。

软件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主要发生了以下方面的变化:

(1)计算机中的中间件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计算机处理一些细小的事件,同时也可以有效的节省软件开发人员的时间和精力,这样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将大量的时间放在业务逻辑中,精简代码行数,使软件开发的规模逐渐缩小,软件工作人员更好的完成本职工作,对其工作进行良好的定位。

(2)由于计算机能力正在向服务器端方面不断靠拢,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和实用的中间件技术是当代发展的潮流,也是大型软件系统在开发过程中的必经之路。

(3)随着j计算机各方面能力不断的增强,使软件的使用逐渐得到了普及化。

(4)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和普及,使原本较为分散的软件开发人员又被重新整合在了一起,只要框架与基础合适,他们就可以将软件工具有效的开发出来。

2、计算机发展的变化。

从计算机模型来看,冯诺依曼理论体系中的计算机二进制码一直沿用到现在,但是从计算机能力来说,主要在发生了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云计算也得到了更高的发展。

(2)摩尔定律的出现使cpu的运算能力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其运算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单科cpu方面上,运算能力的.提升是十分困难的。

(3)多线程多核技术以及并行运算技术给服务器处理能力方面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并且这两种技术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冲出了服务器处理能力的瓶颈,致使许多计算机能力向着服务器端发展,c/s模式(胖客户端结构)不再受欢迎[1]。反之,b/s模式(瘦客户端结构)逐渐得到了人们的欢迎。

(1)软件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一种新趋势是开放性的软件计算方式。随着全球化的协同合作不断的加强,软件本身作为一种开放性的技术。所以这种新趋势将必然成为软件工程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方向和重点。并且,开放性计算给软件技术开发人员带来了不同程度的便利,这种计算方式更加有便于开发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同时在后期的维护中,将更加专业和容易,对与开发者和客户来说,这是一个共赢的方式。

(2)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的加强,软件开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使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对软件开发进行管理已经显得十分吃力了。全球化合作是未来软件在开发中的新方向,因为信息化的不断普及,使许多软件对开发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部分软件在国内是无法良好的进行下去的,需要在国外完成。同时,软件外包的发展在软件全球化共同协作中发展步伐逐渐变快,许多从事软件外包工作的公司也得到了全方面的发展,这些软件外包公司,通过对软件工程进行合理计划,将编程部分、设计思想、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发布等各个模块分裂开来,分配给不同的国家完成。这个分配的过程便是实现信息全球化的基础,并且该过程已经逐渐成为了许多外包公司主要的发展手段。

(3)模块化思想的挑战。

软件工程全球化协作在给软件开发者带来了许多机遇的时候,同时也给软件工程的发展带来了各种各样新的挑战。各软件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竞争也越发的激烈,正是因为这种激烈的竞争,使软件开发逐渐向着模块化思想的方向发展。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本质是以科学的手段,把相似和已知的软件结构进行分类,同时用一定的方式,将其模块化,这种思想主要是基于解决实际生活中传统技术不灵敏的问题提出的。这种设计思想的提出,不仅提高了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和软件开发的效率,同时对软件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意义。

四、结论。

软件工程技术是现代信息化时代发展的支柱之一,其是经历了无数次的创新与改革,才发展到了现在这个成熟的阶段,而软件工程技术未来的发展不会只停留在现在这个阶段,其将会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软件设计方案、工程管理技术、软件开发模型和工程支持技术等技术的发展已经相当成熟,致使软件不再是原来单一的面貌,而是集科学性、复杂性和有效性于一体的技术。同时在软件工程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应着重根据其特点,努力找到相关解决办法。在发展的同时,摒弃掉原有的弊端,进而朝着良性发展目标前进。

参考文献:

[2]何金泽.软件工程技术发展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5,05(09):398.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

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骨干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及时调整,满足企业和学生的双重需求。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不能闭门造车,学习兄弟院校优秀的经验是一条捷径,但是也不能完全照搬,毕竟各个院校所处的区域不同,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程度上参差不齐,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建设必须从区域企业需求、院校实际情况、专业基础等客观情况出发。

一、目前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数量上和规模上有了显著提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大量技能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由于信息技术特别是软件外包发展迅速,软件工程专业也得到蓬勃的发展,具有计算机和信息背景的高职院校普遍开设了软件工程专业。近5年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在人才培养方面软件工程专业存在一系列以下问题:

1、院校“同质化”严重,职业特色不够突出。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设置关系着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同质化”十分严重,完全没有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盲目投入巨大资金,造成资源上巨大浪费。现在大部分高职院校软件专业学生的理念、知识和技能与社会和企业的期望差距非常大,无法满足需求,造成“结构性失调”。[2]大部分高职院校重理论,轻实践,照搬本科院校的学历教育,没有显著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培养第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具备与高等教育相适应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掌握相应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工艺,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差距大矛盾突出。

企业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极大,提高产品的质量,获取最大的回报。但现实是企业招聘到合适人才的机会越来越小,而中国每年近七百万的大学毕生业大部分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质量不理想。社会对技术人才需求量非常大和大部分学生找不到合适工作的矛盾,主要原因是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所传授知识难以满足社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社会需求。

3、“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层次低。

高职院校领导都具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思维,但受多个因素影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仅仅停留在备忘录或纸面协议,即使有,深度也不够,仅仅是高职院校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到企业定岗实习,学生在流水线从事简单枯燥的机械式工作,与期望相差甚远,未能充分体现工学结合理念,效果不佳。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8号)中,对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具体要求。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进行深度改革,促进软件专业建设更上一层楼,具体措施如下:

1、吃透政府政策,立足服务区域产业,准确定位专业建设方向。

软件外包产业被称为“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根据《西安软件外包发展规划(2010-)》,西安市软件外包发展的总体定位是成为国际软件外包中心之一,总体目标是成为全球知名的软件外包中心城市,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学院应抓住这次契机,为西安市软件外包储备人才。软件产业包含软件测试、软件架构、物联网、云计算、虚拟化、智能穿戴、智能家电、app等新兴产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社会需求的推动下,新兴产业在未来的将有较大发展,成为中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产业升级的主力军。但是,目前许多高职院校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极少涉及上述核心技术,无法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求。高职院校为了提高软件专业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领导和教师必须密切关注软件产业的发展趋势和热点,深入到软件企业调研,了解企业真正需求,预测未来几年软件发展热度,做好课程建设方面的知识储备。

2、紧抓市场契机,与企业深度合作,力求实现共赢。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处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西安,新的形势为西部高职院校和西部企业提供了合作机会,院校改变办学思维,主动要求相关企业合作办学,特别是软件外包的相关企业,使企业参与到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学院根据企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第一时间学习企业最急需的技术,毕业后及时融入企业工作环境中,合作企业每年优先从毕业学生中选取优秀毕业生充实到企业中,分享合作办学的硕果,由被动转化为主动,解决“院校热、企业冷”的校企合作办学难题。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性“蓝领”人才,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院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采取“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模式,使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显著提高,院校的就业率得到保障。软件工程专业学生可以与西安高新区多家软件外包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为学生多方面提供带薪顶岗实习,熟悉企业工作流程。顶岗实习学生可以从最简单的软件测试开始,熟悉软件测试中的单元测试、模块测试、系统测试和集成测试等方法,掌握黑盒测试和白盒测试等技术,为自己就业奠定基础。

3、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是目前高职院校相对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高职院校教育的职业化,是高职院校公认的“金”模式,核心是骨干课程建设,使毕业生第一时间胜任工作岗位,短时间内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按照“企业引入学校、把课堂搬进车间”的思路,把握领会各级政府的政策方针,同时积极寻求与企业的合作,进一步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经过几年建设,使陕西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课程建设更加丰富,更加多元化,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均有所突破,为陕西省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添砖加瓦,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一

随着软件规模、复杂度以及需求量的不断增大,软件的开发成本和进度变得难以估计,软件可信性越来越差。这种软件成本不断上升而质量不断下降之间的矛盾即所谓的“软件危机”。软件质量难以得到测量和控制,会造成或大或小的经济损失。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为克服“软件危机”做了大量工作,不断将工程技术和管理中成熟的方法、技术原则引入的软件工程科学中,逐步形成系统的软件开发理论、技术和方法。从而,“软件工程”也逐步成为高等学校计算机教学计划中的一门重要课程。软件工程课程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软件工程设计知识面广泛,研究人员将各种传统工程设计中的概念、方法理论和软件工程结合,用于指导软件工程实践,发展迅速,内涵丰富。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学形式较单一,受传统班级课堂形式和学时的制约,教学难度较大。目前,理论课中主要采用“讲座式”教学法,灌输基本概念、原理;而在实验课中则主要采取“放任式”教学法。目前软件工程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学生学习乏味。软件工程这种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以“讲授知识”为主还是以“培养能力”为主?不同的教学目标必然导致教学方法和效果的差异。软件工程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的专业学位课,应该以学生为主体,着重培养软件工程能力,指导学生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自觉将理论用于实践,培养学生开发探索的主动性及参与大型软件工程实践的基础能力。

2软件工程特点及发展趋势软件工程特点。

1)软件工程着眼于大规模、高复杂性的软件。传统的程序设计技术是仅仅指小型程序设计。

2)软件工程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大规模软件设计的复杂性。复杂性一方面是软件构件大量增加,因素繁多,另一方面是软件需求、软件体系结构等具有不确定性。

3)软件需求等经常变化。在软件设计初期,由于软件开发人员和软件使用人员存在交流的鸿沟,或者是软件使用人员本身对软件需求不明确,导致软件需求在开发过程中不断变更,而软件需求的变更使软件开发周期大大延迟。

1)开放计算。开放计算包括开源软件、开放架构和开放标准三个方面。

2)模块化。一方面企业面临的.软件行业环境复杂性不断增加,另一方面企业需要更多创新模式和业务流程的灵活性。为了缩短开发周期,软件需要在体系结构和软件代码级别实现复用,模块化思想能够帮助软件公司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二

在当今社会,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如何进行革新,以构建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专业素质的提高,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就成了高校在进行教学改革与探索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航空航天以及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测绘工程专业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高校也都结合本校和社会实际开设有相关专业,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专业技能型人才要求的提高、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现今的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就显现了一些不足,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和教育改革的要求进行革新。1.课程设置重理论,学生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现今各个高校虽然意识到要对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进行一定的创新和发展,但是教学改革的力度却不大,其中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许多高校的测绘工程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偏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忽视学生实际动手和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还是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为主,缺少对学生实践和专业培养有效教学方式的探索。这样就导致了学生在毕业后虽然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储备,但缺乏专业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导致学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另外,课程设置上的问题不仅说明了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和结构方面有待进一步的完善,也说明了现今高校测绘工程专业的课程特色也需要得到开发与建设。2.校企合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有活力、基础知识扎实的人才,另一方面还可以为学生基础知识的实践和操作能力以及职业素养的学习提供基地,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和就业提供指导,然而,现今的校企合作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是合作方式陈旧。校企合作还停留在学校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主要是由企业负责员工进行一些比较浅层的知识讲解,实习时间也十分短,学生虽然得到一定的锻炼,对技术有一定了解,但只是皮毛,不能很好地作为促进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主要路径。二是校企合作机制不健全。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需要完善的机制,才能使双方的工作都顺利开展,然而,现今校企合作的机制还不完善,导致双方合作缺乏深度,不仅不利于新的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而且也不利于教育改革的开展,不利于学生实践与动手能力的培养与锻炼。3.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支持。首先,大部分学校缺乏资金支持。测绘专业是一个与现代高科技紧密相关的学科,一些先进的空间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等都对测绘专业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高校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就需要一定的仪器或设备。然而一些学校由于经费的原因,使得设备稍显陈旧,实验室数量较少,还不能完全满足教学的需要。这就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主要地集中在了课堂或书本知识的学习上了,十分不利于专业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4.师资力量稍显薄弱。就目前来看,测绘工程专业缺乏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专家,使得该专业的教学改革一时之间难以得到有效的进展。另外,师资结构不太合理,除了一些专业的教师人才致力于教学工作,还有许多是企业的技术骨干兼职教学,或者教师兼职企业员工,这样虽然能够结合工作实际对学生进行详细的教学,从侧面看有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但是长此以往,不能够很好地对学生进行其他方面素质的培养,而且这样的教师无法专心致力于学校教育,实际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在教师的年龄分布上,青年教师比较多,急需加强培训和锻炼,以迅速提高专业水平,为测绘工程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奠定人才基础。

1.完善课程设置,保障学生的知识实践。课程设置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改变以往过于重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可以针对市场需求进行设置,加大学生实践课程的比例,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能力,为社会培养真正的技术型人才。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一些科技创新或应用的活动或比赛,如测绘仪器基本操作技能的比赛、测量比赛等,为学生展现自我提供平台的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扎实学生的专业技术。2.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校企合作一直都是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型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现有的校企合作虽然能够对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合作方式过于传统和保守,在现今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导致学生实习的效果并不明显,专业的发展也没有明显的进步。因此校企之间可以针对问题进行改进,例如企业不仅仅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平台,平时还可以与学校合作研发新技术,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进行技术交流、举办讲座,为学生学习提供指导,以加强合作深度。教师也可以将教学现场在企业的同意下搬到企业中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3.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为实践教学奠定物质基础。测绘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实践,因此也就需要各方努力为学生的专业实践创造条件。高校是学生实践与学习的主要阵地,学校也就需要加大资金投入,更新实验仪器、配备数量充足的实验设施、开放实验场地,为学生的实践和操作提供平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基础知识的学习之后及时地进行实践和操作,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锻炼自己的操作能力,为自身技术的扎实奠定良好的基础。4.促进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才的培养,测绘工程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教师是关键,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教师队伍也是专业建设的根本。因此,要不断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首先要引进学科专家,高校之间进行合作交流,组建具有较高学科素养和学术能力的专家团队,为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提供一定的指导;对于现有教师,要加强培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积极针对现实和学生实际,推广创新教育,使得测绘教育从单纯的知识测绘知识的讲解和技能培训转向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并能应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5.注重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未来社会需要技术人才,但技术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具有人文情怀、职业素养的人才才是社会真正需要的。一个学生,专业技术再扎实,不懂得人际交往、没有人文情怀、不具备相关的职业道德也不会受到社会的青睐,因此,在测绘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方面,学校和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技术知识之外的教育,例如引导学生学习本专业相关发展历史、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关注时政、关心社会动态的习惯;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不同类型的经典书籍,养成阅读的爱好;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向学生宣传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相关知识,这样基础知识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奠定基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人才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三

在广告学本科的人才培养上,每个高校根据教学资源和专业优势,确定独特的定位目标。通过四年的学习,广告学本科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是否基本具备业界所需要的素质和能力,或者说通过短期的培养能否适应广告业界的岗位要求,是值得高校广告教育界思考的问题。因此,广告学本科教育必须加强与业界互动,制定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广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同时高校和业界应加强教育资源共享,重视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广告赛事,以此针对性地解决广告学本科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一、结合业界要求,准确定位广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目前全国各个高校的广告学专业有300多个,每个高校凭借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明确了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但是,广告业界对广告人才的需求到底是怎样一种状况,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调查是很难说哪个高校的定位是准确的。这就需要各个高校在确定广告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时,能够制定出一整套的行业调查方案,通过和业界的沟通,得到最真实的数据,同时结合广告学创新人才的特质和高校自身的学科和专业优势,确定相对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

通常广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主要侧重广告设计型、广告策划创意型和广告经营管理型等。很多高校在选择培养目标的时候都是经过专业的研讨,因为选择任何一种培养目标就意味着可能会出现另—种目标的缺失。因此,通常制定培养目标时总是患得患失,无法真正意义上把握广告学创新人才培养的精髓所在。其实无论选择哪种培养目标基本的核心点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要让广告学专业的学生首先对专业有热情和热爱。其次才是广告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定位。举例来说,如果把广告策划创意型的人才培养作为重点,这种定位是否适合所有的地区和高校恐怕很难说。如果你培养的学生所在的城市没有一线城市的品牌集聚群作为支撑的`话,那这个定位就会使学生在就业时出现很多技术性的东西上手不快的问题。因此,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要和广告业界加强沟通,了解大多数广告公司对人才综合素质和基本职业能力上的需求,结合自身专业和教学资源优势,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二、结合高校和业界实际,共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

践的时候,每一位同学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每一个项目组其实就是一个小的广告公司,在锻炼自己广告实践能力的同时,又充分体现了优秀的团队协作能力。指导老师要对整个项目的进程和最后效果进行监督控制,并邀请广告业界专家参与指导。通过项目组式教学,使学生掌握广告业务运作过程,有助于深入理解广告理论知识和提高综合专业实践能力,并对广告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精神得到认识。按照这个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体现出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适应性强、团队合作好等特点,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落实这一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妥善处理好培养专门人才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关系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广告专业教育既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其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积累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又要着眼于学生的现实生存,在课程设置上,紧密围绕广告学理论和广告行业实践开设课程,强化其专业技能培养。

另外为了更好地推行“项目组式教学”各广告专业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能够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在最终广告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搭建广告教学实验室群,不仅有助于广告教师技能操作和理论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培养学生利用媒介技术进行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和广告媒体分析的综合技能也是大有裨益。

实验室群包括摄影实验室、图形设计实验室、摄录播编实验室、艺术设计工作室等实验实训室,具有教学演示、情景模拟、实际演练、虚拟实验、设计实训、艺术鉴赏等多功能。主要完成专业实践教学,注重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课程的设计。实验室设备配置能够满足教学的需要,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以下是吉林工商学院传媒艺术分院已经初步建成的实验室。

或中文转型到广告专业的。很多人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也没有在业界工作的经验。尽管有些研究人员能够进行前瞻性和指导性的研究,却缺乏广告实践方面第一手的资料和经验。有些高校能够聘请业界人员做兼职教师,因为广告实务界人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广告策划创意、媒体投放、市场调查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地,并且掌握活生生的一手资料,然而由于他们大都没有经过正规的广告教育,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大多也只能做做资料的汇编和经验的总结。由此可见,广告教育界与实务界的合作,能够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进而推动有影响的、针对性强的广告研究专著的问世。在这个过程中,教育界和实务界之间的交流也应该定期化和经常化,如高校定期举办“广告高级人才论坛”,聘请国内广告业界杰出的高级经营管理者、优秀策划创意人员以及媒介分析专家来讲座,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经常能够感受最新的广告实务信息。业界和行业协会组织广告节等活动,吸引广告学界的参与,在交流中求发展。

三、积极参与广告赛事增加与业界的互动。

近几年,中国广告教育界和行业互动最好的一个平台就是各种广告赛事的推广和普及,最有影响力就是中国广告协会学院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和时报金犊奖。这些赛事引起全社会对广告专业的关注,很多国际、国内公司通过赞助形式支持大赛,扩大宣传。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赛事,锻炼了学生实际动手的能力,扩大了优秀学生及其学校的影响。很多高校在设计培养方案时考虑到赛事的时间安排做了细微调整,保证学生参赛的时间及指导老师指导的时间。通过全程参与广告赛事达成对学生广告学专业技能的培养,解决了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怎么做”的问题。目前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已经成功举办了四届,对于广告学专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大赛在业界的影响力逐年提升。

总之,广告学本科的教育转变教育观念,必须立足业界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培养模式,同时业界和高校应该加强资源共享。同时重视教育部门和行业协会组织的各项广告赛事,通过以上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广告学本科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业界培养出更有价值的广告人才。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迅猛发展,石油资源的“存库”在慢慢的减少,这使中国在不可再生资源的方面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国应该在石油工程技术领域创新思维,充分重视石油资源的研发探究。

我国是石油大国,经济的发展促使石油行业推动我国在国际经济上的地位,同时也比许看到我国石油资源在迅速的骤减。采用有效合理的提取石油方法对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浪费越来越重要。在对提取石油方法的工程技术上,我国的工艺方法还较为陈旧,这就降低了提取石油资源的效率,我国必须要从提取石油资源方面的技术着手探究。

1石油工程技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对石油提取技术的开发领域存在若干问题。第一,我国政府在发展之初在对石油提取技术上的开发没有过多的重视,从而不能够满足国家对于石油的整体需求,所以就形成了生产力的严重滞后,也阻碍了石油方面的技术改革。第二,我国对提取石油的利用率构不成正比。客观上我国的`石油资源的分布不够集中,零散在各处,一些油田的开采规模小,开采效率低。石油资源没有达到充分的利用。第三,对于石油工程的管理机制问题,有处于迟缓的状态。新型的技术和管理上的研发使用对于石油开发是至关重要的。如果石油开发在对内的管理制度上没有突破性的改革,就会使整个石油工程长时间的处于一个止步不前的状态,这对石油工程发展是不利的。第四,石油需求的盲目认知。社会对于石油需求程度的调查信息具有调查方向性的不明确性,信息资料的整体性缺失等等。这些问题会给石油工程的内部工作人员的判断带来迷失感。会使工作人员对市场的需求方向无从下手,从而影响了石油技术的发展。

2在石油研发中应注重的创新策略。

(1)不断探索和建立石油创新发展体系。

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技术的研发,创新的重要性显得尤其的重要,只有创新,才会有突破,只有创新才有新技术的出现。所以创新实在石油工程上的第一步,也是最主要的一步。我国的石油工程技术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发展战略选择上应以国家勘探开发总体目标和石油公司发展战略目标为核心,围绕勘探开发重点领域中的关键瓶颈和难题,加强核心装备研发与制造,培育占领技术制高点的战略性技术,提高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的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2)建立一个全球化的多元化交流平台。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我国的石油工程技术需要有面向世界资源的更广泛的发展。这就需要紧密跟踪全世界在石油工程上的最新信息及需求问题,就需要建立一个国际性的含有多元化的信息交流的模式。这样能够全面的知道,石油在全球的市场地位及所需技术含量高低的最新消息。同时能够跟其他国进行管理和技术上的交流,能够取长补短。促进各国的石油发展。牢牢抓住国家发展的大机遇,使石油行业的发展得到更多的新技术,注入更多的新鲜血液。(3)在对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同时,提高相关人员全方面技能的培训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各个行业,尤其是石油工程方面的从业人员,需要有高素质,高技能的工作人员,这也是当前最急迫的问题。对于劳动力质量的提升问题成为了我国面对的重中之重对象。在某个程度上加强对石油工程研发团队的管理能力和针对优化人员要做好对人员上岗工作的培训问题,及从社会中全面实行众多取优的原则以及在教育机构上对石油工程未来人才的不间断培养。促进石油工程技术的发展进程。(4)工程技术的创新是行业发展创新的活力在众多创新领域中,工程技术的创新难度最大,同时也是对行业发展创新影响最大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积极引入世界新型技术到传统的石油勘探开采及炼制领域。如:新材料技术、信息及通讯技术、自动化及智能化技术以及环境友好技术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等。在未来石油工程技术中更好的体现跨行业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推动石油工程技术的变革。(5)加大对工程发展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力度在对石油工程等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应在研发技术中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金,给石油工程的研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与此同时,政府对企业机构要有政策指导,使石油工程相关的部门能够有足量的资金去研发。有了足量的资金环境,石油工程技术研发团队才能及时的更新投入使用的设备。在其中石油企业内部对资金也要有个合理的管理,使我国石油工程技术得到更快的更新和提高。

3结语。

结合上面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对于我国的石油工程的发展还需要做出很多努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为我国的石油工程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坚持改革和创新。石油工业的发展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经济上的地位。所以发展我国的石油工程技术是刻不容缓的。不管是在石油技术的改革还是对于工程内部管理的提升都需要创新突破。

参考文献:

[1]杨志民,徐锡远,张国强,陈婕.石油工程技术企业实施标准领先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1).

[2]闫娜,叶海超,邸伟娜.石油工程技术商业化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16:119+123.

[3]邹才能,杨智,朱如凯,张国生,侯连华,吴松涛,陶士振,袁选俊,董大忠,王玉满,王岚,黄金亮,王淑芳.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测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j].地质学报,,06:979+1007.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五

个人简历模板。

姓名: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

性别:

民族:

汉族。

1990年5月24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

未婚。

身高:

181cm。

体重:

74kg。

户籍:

广东湛江。

现所在地:

广东湛江。

毕业学校: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学历:

专科。

专业名称:

毕业年份:

2012年。

工作年限:

一年以上。

职称:

其他。

求职意向。

职位性质:

全职。

职位类别:

通信技术。

职位名称:

销售;。

工作地区:

湛江市;。

待遇要求:

可面议;不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

技能专长。

语言能力:

英语良好;普通话标准。

计算机能力:

良好;。

综合技能:

2.全国计算机等级(一级microsoftoffice)。

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b级)。

4.维修电工(中级)。

获奖:

1.在2011年8月-10月份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校园营销推广工作中,因态度积极、业务量突出,被评为“优秀实习生”称号。

2.于2011年9月份参加“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服务技能大赛”荣获“优秀奖”。

4.在参加“河源职业技术学院2010年大学生国旗班活动月”系列活动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教育培训。

教育经历:

时间。

所在学校。

学历。

2003年9月-2006年6月。

廉江市第四中学。

初中。

2006年9月-2009年6月。

廉江市第三中学。

高中。

2009年9月-2012年6月。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专科。

培训经历:

时间。

培训机构。

证书。

工作经历。

所在公司:

中国联通河源市分公司。

时间范围:

2010年9月-2011年11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

互联网、电子商务。

担任职位:

营业岗。

工作描述:

3.掌握各种中国联通业务,主动向用户推荐;做到玩3g,沃做主,玩出沃精彩。参加现场活动,宣传和推广联通业务,挖掘潜在客户。

离职原因:

所在公司:

中国联通东莞市分公司。

时间范围:

2011年12月-2012年2月。

公司性质:

国有企业(本文由()大学生个人简历网提供)。

所属行业:

通讯、电信业。

担任职位:

营业岗。

工作描述:

3.掌握各种中国联通业务,主动向用户推荐;做到玩3g,沃做主,玩出沃精彩。参加现场活动,宣传和推广联通业务,挖掘潜在客户。

离职原因:

其他信息。

自我评价:

本人性格开朗,待人热情,爱好广泛,有足够的耐心,能吃苦耐劳,做事认真,负责,有很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协调能力。对人热情真诚,团队意识强,善于接受新的知识。

当时河源联通实习岗位本身只招大三学生,公司领导不拒绝我是大二学生而且破例给我一个机会鼓励我。我能接受社会与领导对我的考验,胜任所承担的工作。本人积累一定通信公司的工作经验,熟悉联通bss、ess等营业操作系统其相关的流程,在工作期间因表现突出,得到了工作单位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为我应聘增加了很大的信心,我相信能够胜任此工作,也能够取得优异的工作成绩。所谓“良禽择木而栖”,我衷心期望成为您们的一员,给我万分之一的机会,您将得到百分百的满意!

发展方向:

其他要求:

联系方式。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六

由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组成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决定全市高端会计人才重大培养政策,指导xx市高端会计人才的培养。

高端会计人才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负责制定xx市高端会计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办法,组织开展xx市高端会计人才选拔,在市内外高等院校中选取培养机构,指导监督培养院校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培养和管理,向领导小组汇报全市会计人才培养工作。

培养院校协助市财政局做好学员选拔、面试工作;具体负责培养资料设计、培养教学、调研指导、考核管理,全面落实xx市高端会计人才综合潜力素质提升,培养状况报告等工作。

各区县组织、财政、人力社保部门,市级主管部门、企事业单位,要高度重视会计人才的培养,加大宣传力度,认真做好优秀会计人才推荐上报工作,营造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七

药物合成技术在整个制药工程技术体系中处于顶端位置,具有复配型居多、药物更新快、工艺复杂、周期较长等特点,我国制药工程技术整体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人员因素占据很大部分。现代制药工业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国内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知识、理论较为缺乏,尤其是涉及制药工业中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即缺乏理论方向,也缺乏必要的实践环境;因此,必须确立高新技术制药人才的重要地位,积极构建培养的环境,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制药工程技术模式。

2.2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生产经验。

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任何产业之间都不是孤立的,再合作范围上也从国内延伸到了国际。通过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制药工程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化学技术、物理技术、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成果,不断弥补我国制药工业的技术缺陷,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3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自身健康维护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药品安全是一个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这直接对我国制药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地要求,要不断完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国家法律要求和市场的认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平衡。同时,积极创新制药工程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八

从专业特性谈起: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针对我国移动通信事业发展,对人才需求量增多而新增的专业。不属于传统专业。因为移动通信相关专业人才需求量大,比如移动手机软件开发人才、移动设备维护人才、移动通信的相关企业需要的人才等。所以,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广阔。但是有利必然有弊,弊端是,迅猛发展的移动产业,使得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变快。一些主流技术在3,4年后,可能就会很少使用,甚至被淘汰。这对学校的教学内容发起了极大的挑战。

首先,专业创建时间短,造成该专业软硬件教学环境还不十分完善。实验室、实训室、教学基地等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要。其次,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高职如果不实时与企业保持联系,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就容易被知识甩在后边。出现教学与岗位技能脱节的情况。再次新兴专业的教学资源匮乏。教材、教辅以及相关的教学资料不足,更加不能适合于每个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的侧重方向。

2.1侧重实践教学锻炼学生技能。

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实践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目前教育发展的趋势,鉴于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态势,针对我校实际情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完成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实施行动导向的教学。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工学结合课程体系的开发思路,按照移动通信主要岗位群能力培养要求,完成职业工作过程中的典型任务,以具体工作过程为导向建立课程体系。

2.2深入与企业合作,工学结合。

2.3打造过硬的教师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这就要求通信工程专业的教师不但理论知识丰富,更需要具有工程实践经验,尤其是擅于将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来解决工程实践的教师,所以师资队伍的培养应以“双师型”教师为目标。具体采取用了以下几个措施:第一,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由有经验的教授和专家做导师,从青年教师的教学、工程实践及学科方向、科研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和培养,针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青年教师不仅能从导师那里学到教学经验,而且导师的思维方式、人格魅力都会对青年教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举办课件制作大赛,提高教师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能力;选派青年教师到省内外高校盯课、学术交流;有计划地选派教师深入企事业单位或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4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教学研产一体平台。

移动通信技术与互联网技术息息相关。软件开发起到重要作用。依托成熟的互联网软件技术,可以开发网络平台。重教学方面,可以搜集丰富的教学资源,更可以为师生交流、教师研讨创建便利条件。从学习方面,学生可以下载学习资料。可以跨越时间与距离,向教师提问。更加可以拓展为教学选课,自我知识题库考核的多样化学习的平台。从研究和生产研发角度。让企业与教学通过平台搭建桥梁。将项目、任务、科研目标通过平台,让学生和企业人员、教师共享。共同开发,共同合作,完成任务。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十九

[摘要]广告产业领域的产学合作充分发挥了学校的人才和理论优势以及企业的设备及实践优势,结合社会和市场需要共同培养人才,实现企业与高校的双赢。广告学专业校企合作项目很多,从硬件设备到软件(管理经验、实践经验)共享,从物质共享到精神统一,从单一的办学模式到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层次不断递进。

近年来,由于社会和市场需求的增加,全国的高校都开始申办广告学及相关专业,发展到现在,开设广告学及相关专业的学校已经有四百多所,并且专业方向越来越细化。但是,从全国的就业情况看,目前广告人才严重供不应求。之所以出现这一矛盾,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对于人才需求的标准与现在高校广告专业培养的学生所具备能力间的矛盾,目前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教育模式培养出的学生难以满足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与企业接轨,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模式,也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学校人才培养机制。作为一所本科院校,培养符合广告产业需要的广告学人才,符合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特征,已经成为高校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1]。如何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必须走广告产业领域产学合作的双赢模式,以培养社会与市场真正需要的人才。

在世界发达国家职校与企业的合作已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日本的强化产学合作、丹麦的“模拟公司”培训模式以及新加坡的“教学工厂”模式等都是校企合作的成功范例。他们的产学合作教育模式具有以下共性特点:第一,合理分配理论学习和工作实习时间。学生在校期间什么时间适合到广告公司实习,实习多长时间合适。理论学习和工作实习分配合理,才能取得最理想的学习效果。第二,提高学生在广告公司工作实习的热情。广告公司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地和机会,还应针对学生做实际工作的情况给予一定的报酬,这样会刺激学生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从而迸发出更大的潜能。第三,高校广告学教育与广告行业紧密结合,互通有无,真正做到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第四,高校广告学教育与从事广告行业的企业在合作中,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出广告学人才,适合社会发展,同时在人才合作、技术创新、推广等众多方面实现“双赢”。在国内,每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造意识的培养,尽管这些学校的培养方向不同、课程体系不同、学科背景不同。校企之间的产学合作,使得企业可以非常低的成本得到高校毕业生中非常优秀的人才成为自己的员工;另外,企业还可以借用高校的成熟的师资资源和人才培养模式,对员工进行再培训和提高,来适应社会和行业不断变化的需求;再有,高校的品牌优势可以帮助企业提高知名度和可信度,借助高校的科研优势,为企业谋求更大的利益。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广告企业需要的人才的途径,政府、企业、高校应该各负其责,构建适合我国广告行业的校企合作的教育模式,共同承担起为社会的发展培养人才的责任。

高校广告学专业产学合作的重要性受到了高等教育相关人员的广泛认可,但在当前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校企合作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

1.产学合作双方的驱动力存在偏差。

产学合作理论上来讲是一种双方取长补短的互动关系,校方和企业方的重视程度以及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这种合作深度和效果[2]。但是,有些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合作动因是来源于上级的检查,而不是来源于市场,有些企业是为了能够承接学校的一些采购及建设项目或者有其他的利益诉求。结果导致在实践的过程中,合作的效果和深度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2.校企合作中学校的目的不明确。

校企合作对于高校而言,其关键点是合作企业能够找到真正的与广告学专业的合作点,尤其是深层次的合作。高校实行校企合作的重点应该是培养适合社会和市场需求的人才,企业应该能够在教学结构调整、课程设置、实习实践等环节对高校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其次,企业还应该能够帮助高校教师以及学生实现科研成果转化以及广告产品与使用技术的开发。

3.产学合作的深化对双方均缺乏制度保证。

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最重要的方式就是与企业进行产学合作,然而要保证产学合作能够深入发展,就必须要长期合作,逐步磨合,这样就必须有一定的制度保证。这里的制度保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校企产学合作要明确具体工作的负责人,而且负责人的权利与义务也需要明确;二是产学合作对参与的学生进行必要及时的指导,以提高教学效果。高校广告学专业的校企合作要从根本上进行深化,要明确双方进行产学合作的真正目的,明确实现产学合作目标的执行路线。只有把以上这些思路制度化,产学合作才会是有效的。

1.拓宽招生就业途径。

一是校企合作可以有效深化高校课程改革。广告学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侧重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和顶岗实训,可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实力。二是高校的教学方式和企业的实际操作环境有很大的区别,理论教育和现场实践教学的区别是非常大的。企业对广告设计制作人员有很多要求:了解广告制作工艺流程和标准、可以团队合作、独立解决业务问题等职业素质。而学生在校园里学习的是理论知识,没有接触实际的工程,通过校企合作把学生逐步培养成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

学校可根据广告学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情况,调整专业结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为企业培养真正需要的具有专业素养的人才。校企合作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发展。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企业培训期间,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企业文化,企业可以优先录用高校培养的人才,免除了在社会上招工的麻烦;另外,由于学生在校期间的'实践培训已经完成,企业不用对新员工进行入职培训而直接上岗,降低企业的培训成本,加速人才的社会化和市场化,使学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向与企业需求一致,使人才可以尽快适应企业、行业的需要。

实训基地是高校教育质量的保证。学校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校企联合办学,学校便可充分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养殖基地和人力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和训练,使企业成为专业实训基地的补充,较好地解决专业实训基地缺乏等实际问题。

学校可聘请广告企业的专家和业务骨干(工程师、技师)作专业的兼职教师,请他们到学院讲学,做学生的实训指导教师。而作为广告企业,为保证引进的人才质量,也会积极主动参与对企业未来职工的培养工作中去。同时学校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可定期委派教师到广告企业培训进修,甚至可以直接把广告专家请进校园对教师进行培训,使教师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掌握先进技术,增加“双师型”教师比例。

(一)广告学专业与广告企业的产学合作形式。

广告学领域的校企合作模式和类型纷繁复杂,传统模式日渐成熟,创新模式层出不穷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

1.广告学人才培养过程:校内学习与企业实践交替、顶岗实习。校内教育主要侧重理论教学,而企业需要的是实践型人才。但其中矛盾点在于如果仅注重实践性,那么未来人才的发展将会有极大的局限性,对整个行业的理解和发展都将受到极大的制约[4]。这样的人才能很快适应岗位工作,但是由于缺少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对整个行业整体的把控,未来想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非常困难。而学校培养的人才主要问题集中在与实践脱节,到企业后不能适应当下的工作,上手慢,企业后期还需要付出相应的培训成本和时间成本。在学校学习完理论知识,然后到企业实践,顶岗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学习理论,这样反复地进行理论实践的交替教学,能够让学生更充分了解企业需求,了解理论在实践中是如何起到指导作用的,明确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的目的性及主动性。而通过实践也更能明确什么知识什么技能是企业需要的,要想在广告行业有更好的发展,需要学习哪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2.广告学专业招生就业两个环节:“订单式”培养、定向招生。广告行业人才紧缺,而高校现有广告专业培养的人才又不能满足企业用人需求。为解决该矛盾,企业可以和高校联合,搞“订单式”培养,企业向高校提出自身岗位需求,高校根据企业需求设置课程进行培养。这种模式为企业量体裁衣,能够极大程度上满足企业发展需要。而对于高校来说,这种直接面向企业需求的培养模式,相当于直接打通了就业通道,这种方式很明显有利于高校的招生。这样就形成了招生―定向培养―就业相互促进、互为依托的良性循环系统。

3.学校和广告企业共同开发教学与技术项目。广告企业实践性强、项目多,但是相对理论基础薄弱;高校理论性强,但是实际接手的项目少,缺少实践经验,理论研究缺少实践和数据支撑。广告企业和学校联合到一起,广告企业为高校提供实践经验和实践数据,高校根据企业提供的内容进行理论分析和总结,形成一些卓有成效的教学和技术项目,为行业发展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性意见和建议,为广告企业提高管理及运营效率,促进广告行业健康、高速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4.广告企业学校资源流动:企业投资办学、设备场地共享、互为培训。企业拥有行业中先进的设备资源和项目资源,学校拥有实验室等场地资源和师资资源。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必须要有较大的工作场地,并为此支付较高的场地租赁费用;高校由于教学经费有限,缺少实践设备和学生的实习项目,即使部分高校购买了一些先进的设备,由于缺少项目也多处于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5.广告学专业产学合作的管理组织:企业顾问、专业与实习指导。高校广告专业方面的专家一直处于行业理论前沿,他们一直在研究行业的发展趋势、最新的技术和方式方法。而企业一般来说只局限于当前业务的领域,对整个行业、新兴技术等的掌握相对滞后。另外,企业对行业和专业的理解在高度上要低于高校。所以,企业为了能迅速更新理念,制定更科学的发展规划,员工能够提升更高的技术水平,可以聘请行业的教授和专家学者为企业顾问,对企业的发展、管理、专业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学校缺少的是实践经验,而企业一线的一些技术人员可以到学校来对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知识及实习指导。

6.广告学领域校企联合最终目标实现一体化模式。广告学领域的校企联合最终目标将实现企业变成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而学校成为企业的生产及研发基地;学生在企业学习,企业员工到校园培训提高;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可直接实践,而企业可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和提高;高校的专家学者可利用企业资源搞专业研究和开发,形成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促进企业发展。高校和企业最终将实现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一体化模式。

7.借鉴国外校企合作模式进行“双元制”“三明治”教育。

广告学专业校企合作内容丰富,从教学硬件到教育软件,从理论到实践,从办学到教学,单项走向综合,单因素转为多方,层次不断递进。第一层次:广告企业和学校之间人、财、物双向流动与合作。企业向学校提供专家或技师培训、实习岗位、用人订单,向学校捐赠资金、设备等;学校对企业员工提供再培训、技术咨询、技能鉴定。第二层次:广告企业全程参与高校广告学专业教学各环节。

1.以广告产业需求建设广告学专业。首先,高校广告学专业必须瞄准市场和企业需求,联合产业建设广告专业,学科链与产业链对接,专业链与岗位链对接。其次,制定广告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模式,对未来广告学专业的产学合作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指导。

2.以广告学专业的课程建设为核心。形成一套完整的广告学专业产学合作的方案,为其他专业产学合作提供理论支持。

[参考文献]。

[1]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0.

[2]王丽丽.哈尔滨六大高新技术产业技术联盟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3]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4]张锐.广西高校产学研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南宁:广西师范学院,2011.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二十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国家对技工教育的加大投入,以及技工院校自身内涵建设的发展,技工院校在人才培养上有了突显的作用。尤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共同培养新时代专业人才等方面做出有益尝试后,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加速了校企间的联姻。本文谨以移动通信专业为例,扼要阐述了校企合作模式中国内技工教育取向的现实意义,分析了校企合作模式中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所凸显的主要问题,并基于科学的育人理念系统提出了校企合作模式中移动通信人才的培养方案。

近年来,国内技工教育改革蓄势待发,于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调整中呈现勃勃生机,尤其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校企双方共同培养专业人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后,打造出了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新型人才的培养理念。

一、校企合作在技工院校发展建设中的现实意义。

校企合作现实意义的主要特征是基于企业人才需求,技工学校与企业联姻合作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这种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责任是双关的,利益为共享的。而这其中的现实意义是多方面的。首先,校企合作对接所进行的人才培养,能最直观、最大化地实现企业的人才需求。经过合作培养出来的学生可完成企业有效劳动力的直接转换,有效降低了企业人才市场招聘的'经营管理运作成本,并可实现岗前培训零成本。其次,校企合作为学校赢得人才市场开发空间,能准确地把脉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

在与企业无缝衔接中学校能及时掌控人才市场走向,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实时高效有力对人才培养计划做出调整,实现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的直接对接;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最为有力的保证。学生通过校企合作直接参与企业生产经营。全面了解实际问题并掌握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及时得到实践锻炼,促使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认知的快速转变,为人才的培养增进实效。再次,校企合作对提高学生全面综合素质形成有力的敦促。学生道德与专业等综合素质的养成,均要在全面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基础上,历经实践的考验与磨练最终得以全面形成。是一段人生必由的经历,历练环境的选择尤为重要,是最终能否成才的关键。特别是学生的敬业与团队精神、事业责任心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必须经过实践的熏陶与考验,才能完成感性认识到理性认知的蜕变。

因此校企合作为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环境与契机,及时参入其中显得至关重要。最后,校企合作能为学校提供较为稳定的实习与毕业设计场地。基于校企合作模式,可直接选择联姻企业集中开展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系统解决校外学生实习点过于分散、难于管理的问题。选择联姻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可让学生提前介入社会实践,为学生全面提高自身应变市场竞争能力提供有力的保证。同时学校依托联姻合作,引进企业投资在校建立实验场所、培训基地,不仅可降低学校教学成本,更能形成系统教学优势,为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利契机,资源共享的合作模式成为优质高效教学最为直观的表现。

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意义重大、势在可行。近年来,各个技工院校的校企合作形式多样,发展很快,但与日益加大的人才市场需求、技工教育的要求相比,还远远不足,仍是技工教育发展中的一片短板。尤其与高科技产业形成直接对接的移动通信行业,市场技术换代升级日新月异,市场机遇与市场挑战显得更为迫切,而此方面技工教育的成效则更不容乐观。校企合作模式中移动通信技术才培养凸显的主要问题表现在:

1、是技工教育机制与移动通信行业需求脱节。技工学校在寻求业内企业联姻、实施校企合作当中,偏执于教学理论的研究,往往忽视市场技术的实际需求,致力“为学而做”,缺失“为做而学”。研究出的东西往往不为企业所接受,影响了企业参入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理念的不到位也同时影响到专业实用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时有错位,且沟通机制不够完善,学校育人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不统一,未构成系统契合,就业学生企业“回炉”现象屡有发生,这些原因造成校企合作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校企的深度融合。

2、技工学校人才考核培养评价机制不够合理。现实中,移动通信行业市场技术换代升级日新月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发生着改变,而技工学校人才考核培养评价机制却基本固定、甚至一成不变。传统的考核评价机制往往为专业理论考核偏重,而专业技能与实操水平的考核评价却鲜有涉猎。这些与行业企业的实际要求格格不入、相去甚远。通过区域企业用人调研数据测算,企业用人考核标准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占比为六成,思想道德素质(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执行能力等)考核占比多达四成。而这些技工学校人才考核培养评价机制基本无所涉及,有涉及的话也是涉及不深。因此评价机制的滞后性显而易见,成为影响校企合作发展的主要瓶颈。

3、企业经营机制与学校行政机制不相兼容。在校企合作当中,企业推行的是市场经济模式下企业自主经营机制,技工学校秉承的是传统行政体制,二者难以实现切实有效的兼容,技工学校系统性人才培养建构不能完全满足企业的实用性要求。因此,如何做好两种体制不同人才培养建构兼容工作,对校企合作的实际成效影响巨大,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以创造性的思维全面展开校企合作工作。

首先,要构建校企合作模式下新型移动通信课程教学体系。

1、成立移动通信专业教学协调指导性组织,具体协调解决两种体制不同人才培养建构兼容工作。打破校方“先理论、后实践”的条条框框,将“学中做、做中学”科学互动地融合于一体化人才培养当中。同时以健全完善的课程设计作为人才能力的培养载体,以规范有序的实践进度促进人才能力的进步与提高,突出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演绎鲜明特色的校企合作模式下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2、是打破传统学科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案重点添加专业技能评价内容。通信工程建设、网络运行与维护、基站安装与维护、网络优化具体细化四个专业方向。建议增设学分制考核模式,落实具体专业选择方向,要求每门课程必须修满一定学分,毕业前再设一个总的标准学分线,未达到的不予毕业。以严格规范的学分制考核落实人才培养动态管理。

3、创新技能培养流程,实现技工教育人才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超前思维,为新技术更新预留特定修课时间,时刻保持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高度一致。专业培养严格遵循一体化流程,实施专业人才由学生到学徒、由学徒到员工不同阶段身份的转变,以系统化教育机制的创新发展全面提升技工学校的职业核心竞争力。

4、与联姻企业强强联手,拓展市场领域专业新课题。增设以典型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的专业课题和以专业岗位流程为主要内容的专业科目体系,开发以岗位实际操作、专业资格认证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资源与配套教材。

5、构建专业数据库,为人才培养夯实资源基础。让学生在参入系统的专业学习之余,灵活地安排网络课程学习,以丰富的专业资源优势进一步加深理论与实践的认知。在教学安排上,人文课程与通信通识课程系统安排于第一学期,首次进厂实践安排于第二学期,选修方向安排于第三学期。校阶段性授课原则上每学期两次,可选择校内网络设备进行技能训练,由企业讲师与校方教师协调完成。学生修业期限内进入企业两次实地实践,可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自行选择时间。其次,实施校企合作模式下新型移动通信师资队伍多元设计。提倡专业师资队伍多元混编团队,实行“校企双聘、理论实践双考核”机制,在理论教学由学校讲师组织、实践教学由企业导师落实的思路上,尝试职业岗位交流,促进师资队伍素质的多元化交流与提高,以综合型的师资力量创造性地展开育人工作,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拓展一片广阔有为的天地。在技工学校教改如火如荼的今天,多人交流式授课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成就技工教育新常态,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多元化师资团队堪当重任。适应形势要求,亟需新的考核机制跟进匹配。“双线”考核则应运而生,可实现院校考评与企业评价的共轨并行。再次,实现校企合作模式下专业素质技能的能量传递。概括而论,校企合作结合专业素质培养、实践课堂扶助学生实现学习与专业成长的历练。与传统育人模式相比,校企合作更突出实践的认知能力,为学生尽早接触业界创造机遇,形成学校与企业零距离接触,实现职业素质技能的能量传递。对促进学习、增进就业无疑于一项切有成效的举措。

四、结语。

新时期,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移动通信专业与高科技直接对接的优势之下,其校企合作发展前景更无可限量。适应新形势下教改工作需要,我们应更进一步做出探讨与研究,为培养时代合格人才做出积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2]王保军.订单培养校企双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18):36-37.。

2023年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论文范文(21篇)篇二十一

摘要:

近年来,由于测量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应用能力为导向,培养社会岗位高素质全面人才已成为社会共识,因此,使《工程测量》这门课的教学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模式的改革值得探究。本文分析了目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以便更好的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与市场需求接轨。

关键词:

1、《工程测量》课程现状分析。

1.1课程学时安排。

为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各专业新增了专业课程,并减少了一些课程的学时数。《工程测量》课程安排总共32个学时,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测量的基本原理及方法、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及直线定向、小地区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工作、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以及测量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等教学任务。课程学时安排过少,内容过多,开展教学难度比较大。

1.2课程内容安排。

《工程测量》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应该重视将课程内实践与工程实际中的应用相结合。目前教学当中,很多教材内容介绍过于繁琐,重点不够突出,从测量的基本概念、基本工作到工程施工测量面面俱到;或者是只突出测量工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而工程实际应用方面仅是简要介绍。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大多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不能很好的达到人才培养目标。

1.3教学成效。

由于测量的基础理论部分内容繁琐,知识点琐碎,文字叙述性较强,在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如果不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尽管引进了多媒体授课方式,改进了以往的纯板书教学方式,但是教学成效并未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对幻灯片上的仪器介绍图片、测量原理示意图、测量工作图片仍提不起兴趣,在课程内安排的实验课上对仪器的使用还是很模糊,甚至不懂仪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导致实践操作能力差。

1.4学生现状。

目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积极性并不高,部分学生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或者只是为了拿到该课程的学分,并非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上远远不够。

2.1教学内容的`改革。

现有的《工程测量》教材种类很多,在课程安排的有限学时内,以实用性为原则,需要选用合理的教材,并结合生产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扩充。以往教学内容重点放在普通测量技术上,重点介绍ds3微倾式水准仪和普通光学水准仪的使用,随着测量新技术的发展,应该对传统的测量技术进行适当的删减,增加现代测量仪器的使用和现代测量新技术的应用。例如:增加全站仪测量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等。根据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2.2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理论讲授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相结合。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适当引入一些工程实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不能太过于单调,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越性,适当的引进一些动态演示模型来阐释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合理改善课堂教学环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1)采用多元化教学法。多元化教学法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善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例如:在介绍仪器使用的过程中,将测量仪器带入课堂,用实物直观的演示该仪器的组成部分及其操作步骤,让学生直观的学习仪器的使用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启发式教学。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效,如果只是教师在讲台上一味的讲,学生在台下做观众,这样会造成课堂气氛的冷清,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以提问的方式请学生回答问题,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入教学环节,这样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有效的提高了教学成效。

(3)采用案例法教学。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举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果仅是一味的讲述书本知识,学生听起来会显得枯燥乏味,适当的引用一些经典案例,会明显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工程测量》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

2.3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

实践教学是《工程测量》教学中重要环节。实践环节是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目前我院实践环节存在诸多不足,实践项目安排较少,实践项目与实际应用结合程度还不够,测量新技术、新方法应用较少,在改革中,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大对测量新技术、新方法的使用,高度重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3、《工程测量》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考试仅是一种手段,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试卷进行考核,仅限于教材内容,忽略了学生对仪器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因此,对于考核方式有必要进行改革。为了改变当前这种现状,采取理论考试与操作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考核。

《工程测量》这门课程技术性强,在测量新技术、新仪器迅速发展的情况下,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并及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现从事测量教学的教师缺乏相关工程实践经验,难以了解生产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动态,有必要定期到生产单位进修,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来提高自身的水平。教师还应当注重产、学、研相结合,除了完成教学工作以外,还要参加一定的科研活动,承担一定的工程任务,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结语。

《工程测量》作为我院土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工程管理等相关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工程测量》课程的教学改革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目前该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

以上是我们对《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初步探索,培养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是该课程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3]黄鹂,邓瑜,郭亚然.土木工程专业工程测量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七年级美术教学总结(优秀21篇)

    教学工作总结是教师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可以帮助教师找到应对不同情况和挑战的方法和策略。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工作总结,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

    最新县长抗旱工作会议讲话(优秀19篇)

    演讲稿的语言应该简洁明了,表达要准确、有力、感人,并注意语速和声调的把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供大家参考与借鉴。。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为了

    最新政治教师年终教学总结(模板12篇)

    在教师总结中,可以总结自己的教学亮点和成功经验,供其他教师借鉴和学习。通过教师总结,我发现了一些学生学习方面的问题,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个别辅导

    2023年培训班开幕式领导致辞(实用18篇)

    在致辞中,我们可以运用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感叹等,以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感染力。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写作致辞的经典案例,相信会有不少收获。。大家早上好!

    2023年节能降耗教育演讲稿(精选15篇)

    演讲稿范文通常包含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作用和表达方式。演讲稿范文中蕴含的智慧和力量可以改变世界,希望你们能从中汲取到对自己有益的东西。

    2023年学前教育宣传月总结报告范文(19篇)

    总结范文是一份对过去的记录和总结,也是为未来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的重要依据。下面是一些总结范文的精彩片段,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为了进一步宣传学前教育

    最新六年级自我介绍英文(模板22篇)

    自我介绍需要简洁明了,重点突出,这样才能让他人快速了解你的关键信息。自我介绍是在社交场合中常见的一种交际方式,通过介绍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兴趣爱好等来与他人

    2023年城建绿化上半年工作总结(热门19篇)

    作为一个职场人,我们每个月都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发现问题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希望大家通过阅读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能够加深对总结写作的理解和把握

    2023年村级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实用20篇)

    编写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事先预见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和策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工作计划书示例,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最新高中语文老师实习总结(汇总21篇)

    实习总结是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材料之一,对日后的求职或升学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在下面的实习总结中,你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实习生对自己实习期间的总结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