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

时间:2023-11-05 作者:梦幻泡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

单位是指一个独立的组织或机构,通常由一群人组成,共同追求特定的目标。在这里,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单位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上的启发。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一

申论考试中,给出的题目并没有明确限定文体,但是,在题目的“要求”部分会写上“观点明确”、“内容充实”,这正和议论文中要求中心论点明确、观点突出相契合。此外,申论考试阅卷时间短,在短时间内要使得阅卷老师快速抓住文章观点、明确文章结构,议论文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二、观点明确、正确。

观点明确,就是要求考生要明确地表达出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我们认为对某件事情、某种现象发表议论,必须态度明朗,观点明确,要让阅卷老师直观的看出文章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观点正确,要做到三点,一是,观点符合命题人的命题意图,没有偏题。二是,观点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普遍认识规律。三是,观点符合官方看法,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

三、内容充实。

内容充实,是指文章要论点全面、分析充分。

一是论点全面。要求考生在提出中心论点(即总论点)的基础上要对中心论点进行深化和细分,提出分论点,以丰富中心论点的内涵。

二是分析充分。这要求文章不能仅仅停留在提出观点阶段,还要对观点进行分析阐释,比如分析观点提出的依据、现实的意义、面临的问题、问题可能造成的影响、具体的措施等。

三是有理有据。既有给定资料提供的内容,又有自身积累的素材(名人名言、理论政策),有理有据,言之有物。

四、结构完整。

首先,要求文章要有题目、开头、主题内容和结尾。一篇文章,开头和结尾最好是各自成段,不可与主题内容混在一起。其次,文章的开头部分就能提出中心论点,主体部分重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结尾部分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能做到反扣主题,深化主题的话,这样的文章一定是上乘之作。

文章在结构完整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条理清晰。我们认为申论文章要想有清晰的文章脉络,就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按照正确逻辑顺序组织安排文章的段落,如: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顺序书写文章。二是,文章层次划分不宜过多。在字数限定下,申论文章一般较短,1000字左右的文章分为五至七段较为合适。

五、语言丰富。

随着申论考试形势的发展,为了在用词以及句式上更加丰富,申论文章已经摒弃了以往单一的用词造句方式。举例如下:

1.对策宾语前加修饰词,以体现专业性。如“加强网络监管法律法规”、“加大网络过滤技术的研发”等等,体现针对性,而非一味的套用模板。

2.表示意义词语的多样化。除了“前提”、“基础”、“保障”、“关键”之外,还可以使用更多的词语,以避免重复。如“核心”、“抓手”;“助推器”、“着力点”;“主攻方向”、“力量源泉”等。

3.句式回环复沓美。“回环”句式是指运用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形成的循环往复的语言形式。如:“政治越能改进,抗战越能坚持;抗争越能坚持,政治越能改进。”这句话构成了一种封闭式的圆环式,使韵律旋转回环,给人一种新鲜、奇巧的复沓美。

中公教育特别提醒考生,写作之前最好列好框架,草稿上写好各段要点,需要引用的论据,便于申论的顺利完成。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二

绩效计划、绩效考核、绩效分析、绩效沟通与改进等构成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一个完整系统。虽然在绩效管理方面很多事业单位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从实施结果来看却并不能令人满意。主要的问题在以下两个方面:

1.理论研究和实践不足。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起步时间晚,没有充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经验,再加上我国特殊的国情、制度和原有的传统行政作风,客观上增加了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研究难度,拖慢了见效速度。有些事业单位简单地把绩效管理等同于各种考核,或者将绩效管理简化为几张评估表格的设计、填报、认定。还有不少员工认为绩效管理只是奖金分配的制度依据,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目的从为了彰显效率的差异变成了发放薪酬的手段,相应的绩效分析、绩效反馈与沟通、改进与提高等环节都不能得到有效开展。

2.运用和操作的能力不强。

一些在企业使用得到很好效果的绩效管理方式照搬到事业单位以后效果就大打折扣,不得不说,职能、机构、文化、人员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这一结果,这也体现了另一个在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是运用和操作的能力不强。

2.1绩效指标和绩效计划定位模糊。

有些绩效管理者将绩效计划和绩效指标相混淆,缺乏明确的评估重点,使员工难以明确究竟什么才是自己的工作重点。此外,不少单位与部门之间、部门与岗位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岗位与岗位之间,也缺少建立在绩效考核之上的合理内在联系,从而造成部门和岗位人员的出发点都有所局限,往往会为了满足局部和眼前的利益,而损害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合力不能很好地形成,降低了单位职能行使、操作流程运转的效率。

2.2操作执行中,绩效反馈与辅导缺位。

为了给员工施加压力,确保任务的完成,事业单位往往采取频繁评估的方式来激励与督促员工,但是必要的绩效反馈与辅导却没有到位,导致绩效管理过程不完整,虎头蛇尾、流于形式。实时了解绩效管理在实际运行中的得失,对遇到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辅导。这些都是管理人员需要依靠绩效考核结果反馈来实现的,但是从目前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运行情况来看,结果反馈这个环节都十分薄弱。管理人员既无从了解情况,也无法解决遇到的问题,更谈不上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从考核前重视到考核中忽视再到考核后的无视”这一循环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出现,考核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其消极影响就是打击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导致员工对单位的信任度降低,最终影响单位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绩效管理需要所有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参与,只有有效连接起部门、个人的努力与单位的发展,才能说实现了有效的绩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中的管理层,有必要把正确的绩效管理理念灌输给全体员工,一旦员工中出现错误认识绩效管理的思想倾向,就必须果断消除和澄清,从而给员工正确的指引,改进员工工作业绩,进而提升单位整体业绩。

1.明确绩效管理的目的和原则。

绩效管理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严肃、科学、权威、适用、指导的原则。一是要给予每名员工尊重;二是要提高员工对单位的认同感、归属感;三是要让全体员工清楚了解自身岗位的责任与要求;四是要让全体员工都自觉地维护绩效管理的执行;五是将绩效管理制度化,不受到个人需要的影响;六是使绩效管理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七是提高绩效管理的使用程度,与单位特点相吻合;八是发挥出对单位整体发展和成长的指导作用。

2.制定有效绩效指标。

管理人员应当着重进行细致的工作分析,广泛收集一线工作的详细资料,调查问卷、访谈等都是很常用的方式。通过第一手素材的丰富,管理层不仅能够拉近与员工之间的距离,加强彼此的沟通与理解,也能够制度出更加详尽到位的工作职位说明书,让员工清楚了解自己的工作流程与职责,同时使绩效计划和绩效指标更加可行,更具有导向性。我们需要具体明确而非模棱两可的绩效指标,需要可衡量而非抽象的绩效指标,需要可评价而非笼统的绩效指标。指标的制定既要考虑客观性因素,也要考虑主观性因素,既要考量质量也要考量业绩,既要评价个体也要评价团体,绩效指标必须能够实现。当然也要给予绩效指标体系一定的灵活度,使它能够随着组织目标的变化而进行微调,不断地接受修改和完善,从而能够更好地为单位目标的实现服务。

3.强调全系统控制。

绩效管理实施的重点在于建立起科学的管理体系,全系统控制战略梳理、组织管控、流程建设等关键节点。这一体系中的五个环节,即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回顾、绩效评估相互之间都需要有机结合。通过五个环节的有机循环作用,每位员工加深了要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目标的认识,管理部门则密切了与员工的联系和沟通,具备正确评估员工的工作价值的能力,并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员工工作中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纠正建议,为下一步计划的制定明确方向。

4.重视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上文中已经提过绩效反馈与辅导是管理人员全面掌握基层人员的工作动态,了解当前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有力措施,突出绩效结果的反馈与应用,能够有效清除阻拦员工绩效水平提升的“障碍物”。目前,在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中实践较为成功的一方面,就是把考核结果与员工的晋升、奖惩、福利待遇等相挂钩。这样的应用手法使绩效管理发挥出了激励员工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员工的整体素质,为最终达到事业单位整体绩效与员工个人绩效的双赢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对于事业单位中不同层级的人员应该开展不同侧重点的绩效管理培训,这样才能使全体人员在绩效管理系统中都有所作为,有所作用。针对普通员工,培训应该注重阐释绩效管理理念,讲授绩效管理的基本知识,帮助理解个人目标与单位目标之间的内在联系,促进员工个人的行为改变,提高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针对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应该注重培养绩效管理的技能,传授绩效管理的技巧和处理绩效结果的手段。针对专门从事绩效管理工作的人员,培训就更应该提高专业度,在必要的技术培训基础上,教导绩效管理人员突破局限性,不仅仅是过程管理或者文档、表单的管理,而要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如何创造性地改变部门和员工的实际绩效上。

三、总结。

解决问题的首要前提是找到问题。目前,国内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正视和分析。今后,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必定将吸纳更多的企业管理经验,结合事业单位的自身实际,运用更多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绩效管理设计、运作中的问题,缩小因先天原因造成的与企业管理之间的差距,通过在激励员工、培育组织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上创造的管理价值,为单位发展提供充足的内在动力。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三

社会经济发展的越来越快速,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也越来越严格.我国事业单位在经济管理中仍旧存在着理念落后、制度不全、资金使用不规范问题.这些漏洞的存在不利于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抑制其发展.创新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动力,事业单位必须有效的手段来加强经济管理,只有依靠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在信息化已经成为主流的今天,经济管理制度在结合信息化对事业单位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更要对制度的制定进行创新,对工作人员的意识进行创新,提高他们的创新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红荣.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4。

[2]祝佳红.对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j].商业经济,2014。

[3]杜洋.浅析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创新[j].中国集体经济,2014。

[5]李艳.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模式的创新[j].现代国企研究,2015。

[6]曾静如.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策略[j].新经济,2015。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四

事业单位具有一定的社会性,而会计工作的好坏决定了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情况。

而就目前来看,我国事业单位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中,虽然设置了机构,但是从事会计管理的人员,职业素质低,知识水平有限,不能就事业单位中的资金动向做好全面评估和核算,影响到了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效率低。

(二)会计核算不合理。

在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我国许多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的时候依然是以现金制为基础,预算的目的就是为决算服务,很多时候这种现金制的预算会计很容易被忽略,进而造成事业成本无法统计,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益无法评价。

(三)会计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索要处理的信息数据也在与日俱增,然而就我国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来看,会计电算化水平还比较低,不能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会计内部控制中去,造成内部会计信息化水平低,工作效率不高。

(一)细化编制流程,提高资金利用率。

在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中,由于编制的不合理性就会造成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低。

为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细化财务会计的编制流程非常重要。

首先,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健全、科学的编制方法,针对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合理计算,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保障。

其次,财务会计管理人员在执行会计工作的时候要严格按照相关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进行,明确财务会计管理目标,推进单位事业的发展。

为此,要想做好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就必须健全会计制度。

首先,会计管理制度要从事业单位的实际出发,根据事业单位的性质、管理要求、资金动向进行完善。

其次,在事业单位内部制定会计管理规章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管理进行明确规定,同时还要建立责任制度,明确会计管理人员的责任,提高他们的意识,进而保证会计工作质量。

(三)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逐步面向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政府职能转变,筹资渠道多元化,业务活动和业务支出日趋复杂,单位的资金量逐渐增加,为了更好地优化资金配置,事业单位建立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为事业单位带来更好的社会效益。

同时,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加强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制定适合事业单位内部成本核算办法,进而提高事业单位资金使用透明度,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必将成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

在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中,利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实现会计工作的电算化,促进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在事业单位内部,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统一的会计电算化网络,确保了会计信息统计效率和质量,有效地提高了事业单位内部会计工作效率。

三、结语。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越来越重要。

会计管理不仅关系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

为此,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就必须做好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从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效率,为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提供保障。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五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世界各国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在这种环境下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而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研究如何做好绩效管理,不仅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能力。一项对中国企业绩效管理现状的调查显示90%的企业实施绩效管理的效果并不理想。为什么能让世界500强这样的大象起舞的绩效管理,在很多企业成了放不下、咬不动的鸡肋呢?本文从绩效管理的构成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绩效是指人们为达成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的最终效果和效率。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实施、检查、调整来促成目标的达成。因此,绩效管理就是通过绩效计划、绩效辅导、绩效考核、绩效反馈与激励四个环节,持续改善组织和个人的绩效,最终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完整管理过程。

ramlall[1]提出确定绩效管理体系为组织创造竞争性优势的有效性所需确保的几个方面:用及时有效的工作分析来制定职位描述;定期更新职位描述以反映变化着的经济环境;在绩效计划阶段中让每个员工都充分意识到其在组织中的角色;在整个组织中开发出一致且持续的绩效测量方法;绩效评价的过程与体系是公平、准确及可靠的。在绩效管理中,一个关键战略是理解每个员工在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所起的主要作用。通过明确组织中每一个体的目标与其实际发挥的作用,人们便很容易确定所存在的缺陷并制定出改正措施,从而使得每个员工得以充分发挥潜力并为组织创造更大价值。

三.绩效管理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观念比较落后,只是简单地把绩效考核等同于绩效管理。而忽视了绩效管理的其他环节。管理者要想提高员工绩效,应该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上,仅仅关注绩效考核而忽视绩效计划和绩效辅导无异于本末倒置。在绩效计划和辅导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建设绩效导向型的组织文化,有意识地建立支持组织业绩、鼓励创新与适应变化的组织文化;要在组织中提倡“按绩分配”、“唯绩是举”,只有在以绩效为导向的组织文化中,绩效管理才能真正焕发出活力。

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不是迫使员工更好或更努力工作的棍棒,也不是只在绩效低下时才使用的惩罚工具,而是一种激励型的管理工具,是为了奖励先进、帮助后进,让每一个员工和企业一同成长的途径。在考核前要,向员工解释绩效考核的目的和必要性、合理性。硕士论文,企业。在设计、确定考核指标时,要和员工一起对有关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工作态度等考核指标进行商讨。设定明确清晰的便于衡量的绩效目标。“如果你无法衡量你想衡量的东西,那么你就不能得到你想得到的东西”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六

摘要:。

乡镇财政是当前我国五级财政体系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财政体系的基础环节。

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财税改革逐渐深入的过程中,乡镇财政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

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缓解困难的建议。

关键词:。

乡镇财政;新形式;化解对策。

一、新形势下乡镇财政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刚性支出有增无减,财政资金捉襟见肘。

一是人头支出比重过大,“吃饭财政”名副其实。

乡镇控编不严、堵不住“乱进人”的口子,是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进而造成个人部分支出居高不下、乡镇财政不堪重负的根本原因。

一份调查资料显示,全国范围内,乡镇财政人头经费占乡镇财政支出的平均比率为88%,成了确确实实的“吃饭财政”。

个别乡镇个人支出部分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90%,再加之上级出台的较多增资政策,按照分税制要求一部分需要自行消化,这种“破车重载”的无奈令乡镇财政举步维艰,陷入困境。

二是法定要求与财政实力产生矛盾。

每年,乡镇财政都要按法定要求不断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投入,且专项经费又必须做到专款专用,财政支出回旋余地极小。

同时乡镇财政还要按规定,对上级扶持的项目投入配套资金。

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调剂能力受到制约,收入与支出结成了一道难解的“死扣”。

(二)乡镇财源后劲不足,宏观政策导致财力减弱。

一是乡镇财源建设后劲不足。

我过大部分乡镇均属于农业型乡镇,市场化经营仍然在初级阶段,部分乡镇企业市场化远未形成,农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较低,财政来源和税务结构相对单一,使得乡镇财政缺少增收的“顶梁柱”。

而实行分税制度之后,零散、稳定性较差的税源留给地方财政部门,以上税源有数额少、潜力小,难征收的特点,难解“乡镇之渴”,这种情况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影响更为严重。

这些乡镇财政基础较差差,底子薄,财政收入潜力小,导致后劲不足,也间接导致了乡镇中财政贫富差距的进一步加大。

二是农村税费改革直接导致乡镇可用财力减少。

农村改革税费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民生决策。

实行几年的长期实践证明,这项改革对农民负担的减轻、农村分配关系的规范和乡镇基层政权的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七

“庖丁解牛”的故事对做好社会治理工作具有深刻的启示。请结合你的理解,以“涵养‘收放自如’的本领”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小故事大道理,对于我们社会治理来说,什么时候管,什么时候放?在哪些方面重“管”,在哪些方面重“放”?如何做到放开不是放手,也不是放松?如何做到收放自如,有序治理?这考验着我们治理的本领。正如领导所要求的:“该管起来就能够迅速地管起来,该放开又能够有序地放开,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一种能力。”

细细思量领导的要求,我觉得庖丁解牛给我们做好社会治理工作有着多方面的启示。

“精度”,就是精准、精细。要做到治理有“精度”,得着力提升调查研究的本领。庖丁如果不能摸清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就不能做到快速下刀。做调研,要沉得下去,不能水过地皮湿。庖丁本领来自于宰牛数千头的研究。对于我们广大干部来说,不下狠心做调研,就很难保障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有针对性。以长江餐饮船只整治为例,要想治理有效,我们就需要深入摸清餐饮船只的数量,船主的家庭情况,船主的整治意愿,了解以前治理的难点,听取各方的建议。调研越全面,越细致,研究越深透,治理就越有针对性。

“效度”,就是讲效率,重结果。社会治理,我们追求的是有序治理、高效治理。庖丁如果看不准“骨节空隙”,做不到“快速下刀”,“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那他就是舞台秀,不是真把式。如同“夜间经济”发展,要做到“千树万树梨花开”,而不是“垃圾拥堵狼藉来”,我们就要跳出“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怪圈。我就需要在方案制定、过程监管、后期服务、权责明确、制度健全等上下功夫。激发市场活力,而又实现有序治理,才是我们目标所在。

“法度”,就是治理中要守法、用法。领导反复强调,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来解决问题。对于庖丁来说,他解牛的法度,在“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我们的法度,就是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要普法、用法、守法。疫情防控,断路,不合法;地摊乱摆乱放,不合规;长江生态治理,简单关停企业,程序则不当。建设法治国家,需要落实到具体的治理工作之中去。

“温度”,就是给服务主体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让梁惠王感受到了养生的道理。对于我们治理者来说,就是要让百姓、企业感受到我们的关怀与服务。疫情居家,我们要重视生活、心理、医卫的服务;夜间经济发展,需要唤起城市生活烟火气;长江餐饮船只整治,既要“雷霆手段”,也要“菩萨心肠”……心里装着百姓,肩上扛着发展,治理的双脚才能踩在温暖的大地上。

庖丁解牛,庖丁展示的是游刃有余的解牛技术,梁惠王看到的是顺应自然的养生要领,而对于国家治理者来说,体悟到的是收放自如的本领。在建设现代治理能力的大目标下,我们很有必要着力提升治理的温度、效度、法度与温度。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八

在我国,预算会计是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是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与地方预算以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一门专业会计。近几年,随着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发展。

我国预算会计体系的现状根据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和预算会计制度的规定,公共财政资金通过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公共财政资金的筹集和分配情况;财政部门通过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反映和监督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的使用情况。会计期末,各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将行政经费、事业经费的使用情况以会计报表的方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或财政部门,再由财政总预算会计汇总编制政府的财政决算报表,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年度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及结果。财政资金活动和管理的程序,体现了“统一管理、分级领导”的预算管理体制,突出了以预算管理为中心的会计目标。随着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如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推广实施、政府采购制度的推行和完善、部门预算和零基预算的实施等,使得预算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使预算会计原来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因此,迫切需要对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进行改革。

我国预算会计存在的问题。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能真实、完整地核算和反映实施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后出现的新业务。

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的实施,改变了财政资金的流转程序。预算单位用于发放工资、购置固定资产、购买材料及服务等所需要的财政资金,不再由财政通过主管部门拨入用款单位,而是由财政部门按照规定程序通过国库直接支付或授权支付给供应商或收款人,单位只见预算指标不见钱。这就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财政总预算会计和单位预算会计应当如何反映这一类业务?各单位集中存放在国库的预算结余资金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又如何界定?”此外,行政和事业单位应在何时确认购入的资产?购入的资产按什么金额入账?总预算会计应在何时确认财政支出?支出按什么金额入账?这些新情况到涉及到预算会计收支确认的基础是否改变和如何改变的问题。

以收付实现制为核算基础的现行预算会计不能适应政府绩效管理的需要。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制度规定,政府会计核算和预算编制采用收付实现制作为核算基础,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只反映当期的财政资源,无法全面反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成本波动的情况,不能充分反映政府公共管理的相关成本,也不利于政府部门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二是财政支出只包括以现金实际支付的部分,不包括那些当期虽已发生,但尚未用现金支付的部分,因此许多实际存在的现实债务不能得到反映,不利于防范财政风险;三是不能客观反映预算结余和预算执行成果。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反映当年预算结余,可能存在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经常出现预算已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而不得不作为年终结余处理,从而出现年终结余虚增的现象。缺乏完整的财务会计报告体系。

我国政府会计报表包括财政总预算财务会计报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但各套会计报表自成体系,报表项目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缺乏一套能够完整的反映各级政府的资产、负债和净资产全貌的合并会计报表。这既不利于对政府财务受托责任进行核算,也不利于我国预算会计体系与国际惯例接轨。首先,目前我国政府决算报告是一种只反映政府收支预决算的`单一模式,按照现行预算会计制度编制的财务报告无法综合反映政府财务资源、负债和净资产全貌,也不能以统一的形式完整地提供预算资金收支和分帐核算的社会保障基金、国债转贷资金、预算外资金、粮食风险基金等专项资金的总体财务信息。其次,基建会计独立于单位会计,基建会计报表中的在建工程和基建借款等内容都未纳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报表,导致单位会计报表往往并没有完全反映该单位的资产负债全貌。由于基建会计与单位会计之间的独立,导致报表的分析需要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调整;再次,现行预算会计报表项目列示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现行预算会计报表中的负债没有流动资产和长期负债的分类,根本无法判断流动性债务风险。

现行预算会计不能提供完整、透明的政府会计信息。

现行预算会计虽然提供关于政府整体的预算报告(包括未来财政年度的预算收支报告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但由于许多类别的财政交易(例如政府基金和预算外交易)并未包括进来,这些报告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政府整体的预算报告。另外,长期以来,预算会计是预算管理的工具,因而造成预算会计仅侧重预算资金的收入、支出及结存的核算,财政每年向人大提交的财政预决算报告也主要是针对财政收支及预算执行情况,对于使用财政资金所形成的庞大的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政府举借的债务以及还本付息情况、或有负债、税式支出、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等缺乏有关的信息披露。不仅立法机关、审计机关和社会公众难以进行监督,财政部门自己也缺少了宏观决策所需的重要信息。

改革我国预算会计的相关措施重构预算会计体系。

将我国原有的预算会计体系,重新划分为政府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或简称事业会计、单位会计)两个部分。更确切地讲,是用政府会计和事业会计两个概念取代预算会计概念。由此形成我国整个会计体系及其三个组成部分:政府会计、事业会计(单位会计)、企业会计。其中,政府会计由财政总会计(或称预算会计)和行政机关会计(或称机关会计)组成,因为各行政单位都只是政府的组成部分,其所有的资金都是财政资金,都要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收付,其资金活动已通过总预算会计反映。因此,二者可以说是总和分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政府会计;再者,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和“收支两条线”等付诸实施后,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加强,行政单位资金的运行同财政、国库业务活动运行融为一体,因此,两个会计制度通盘安排是十分必要的。事业会计由原预算会计的一个部分独立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体系,以区别于政府职能。选择此种观点的原因在于,目前许多事业单位日益走向市场,在资金上与财政逐渐脱钩,实行自负盈亏’而且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内容变化最大,对预算管理影响最直接,这种变化和影响已经涉及到对资金收付记帐法、预算会计准则以及科目分类和核算过程等各个方面,所以应将其独立出来。

逐步转向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

修正预算会计核算基础,在政府会计中引入权责发生制,能够全面反映政府的资产、负债和政府的受托责任;而收付实现制可以反映现金的流入、流出以及存量的变化,便于帮助政府确定合理的财政支出政策和债务规模。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反映政府收支全貌。权责发生制是使用者评价政府的财政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新公共管理体制下政府会计的改革方向,发达国家同政府会计模式都不同程度地采纳了这一会计基础。我国预算会计会计基础应是渐进式转变,先事业单位会计后政府会计,先报告系统后预算系统,先个体后整体,先地方后中央。权责发生制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现公共资源的优化配置。权责发生制基础不仅反映当期的财政结果,同时抓住当期决策的长期结果。使政府活动从纯粹的预算分配向积极的财政管理扩展,从而提高了政府整体对人大会的受托责任。

第二,有效控制财政支出。收付实现制在传统的预算管理中对控制支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只是侧重于对一个财政年度内资金拨付“不超预算”的控制,这种控制模式往往将财政资金控制者(如财政部门)和财政资金使用者(如政府各行政职能部门)对立起来,前者往往掌握预算的“最后防线”,后者却想方设法为自己多争“预算”份额,所以这样只能是一种形式上的控制,而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财政支出的总额。权责发生制则是从政府部门的产出即提供的公共产品及公共服务的规模及质量上确定拨款,它将责任和义务的发生作为确认基准,关注的是所消耗的资源及其为其所支付的价格,从而使管理者即财政资金使用者从根本上关心资金使用的效率,便于更有效率和更有效果地进行资金管理。

第三,有效地评价政府绩效和工作效率。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并不能反映政府当期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全部成本,因而也就不能实现收入与成本的配比。权责发生制则将重点从投人转向结果。在权责发生制基础上的政府会计信息,对提供的产品、服务与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使政府的业绩透明化,有利于广大纳税人及社会公众评价政府部门改造职能的状况以及它们的工作效率。

第四,为防范国家财政风险提供决策依据。对于政府长期的债务,收付实现制不能全面地进行反映,只能在偿还当期予以确认,本期应承担而在未来期间支付的债务及利息无法反映,因而往往低估财政风险。权责发生制能够真实、全面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使政府能够及时了解各种风险情况,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第五,提高政府的长期持续能力。随着现代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加强,众多的需要知道政府事务的人们要求有全面和透明的信息来评估政府的责任。权责发生制下,政府拥有的各种资源都能得到清楚的反映,对财政支出区分为经常支出与资本支出,对各类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可以充分了解这些资源的状况和使用效率,从而提高公共资源的配置效率,有利于政府部门进行合理的长期决策,提高政府的持续能力。

改进完善政府会计信息体系政府财务报告是一种全面系统反映政府财务状况的核算方式,也是披露政府综合信息的一种规范化途径,会计报表不应只提供给政府部门,更应提供给与政府服务和政府收入息息相关的广大社会公众。完整的政府会计信息体系包括:及时提供有关政府支出和成本的可靠信息,以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决策和控制支出;及时进行内部审计和独立的外部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将会计系统与计划、预算、现金和债务管理及审计系统相结合;报告有关非现金资源的信息(资产、负债、人力资本);报告有关政府产出或政府政策后果的信息,促使政府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成本管理;编制政府各部门和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等。

总之,预算会计需要与时倶进,不断改革,积极探索,不断进取,只有改革,预算会计才能发展,才能使我国预算会计走上具有中国特色、科学规范的预算会计模式的道路,才能使我国预算会计与国际接轨。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九

摘要:近几年,为了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项目进行有效管理,相关研究人员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的衔接作用给予了高度关注,对其内在联系也进行了集中的分析和项目处理。本文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对衔接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优化策略展开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财政总预算会计;关系;问题;对策。

在研究两者关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两者的基本内容予以分析。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主要指的是各级政府的财政部门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对财务项目进行处理以及监督执行的专业会计项目,不仅要对预算实际应用过程进行资金分析,也要对财政周转资金予以审核和分析。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工作则会细化分为行政单位会计以及事业单位会计,是不同行政机关以及事业单位等基础性团体监督和审核单位预算执行等业务活动的基本项目,也被划分在预算会计行业内部。尽管两者的归属关系并不相同,且影响力也有所差异,但是,其会计报表的种类以及相关主要项目较为相似。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的主体是履行不同责任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而财政中预算会计的主体是当地政府以及其所属的行政事业单位,这就使得两者存在必然的联系和区别[1]。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核算对象都涉及财政资金项目,只是核算资金的整体结构形式有所差异,前者要对同级财政预算的年度分配结构以及资金在本单位职能运行过程中的损耗因资产负债形成予以分析,并有效判定结余过程。后者则要对政府预算的年度资金框架予以分析,其中涉及预算收入、基金收入以及预算外资金收入等环节。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存在互补因素,会计的核算对象有着较为密切的资金继承关系,相互依存不能割裂分析。

尽管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在实际衔接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2]。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部门种类较多,核算过程中会存在一些非财政资金的运行情况,整体经济分类支出科目本身存在复杂性特征,尽管已经推进了电子记账的方式,依旧只是对手工记账结构的模拟,缺乏实效性。加之总预算会计和部门预算会计之间无论是科目还是业务流程存在差异性,就会导致不同程度上的套帐核算,由于技术层面无法形成有效的衔接和系统化管理,使得财政总预算会计核算结构中财政资金使用信息成为主导,而公众对财政信息的.了解程度也只能停留在职能部门的分配阶段,无法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辨认。

为了全面优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的衔接过程,除了要整合具体的管理流程外,也要对汇总分析项目、制度应用结构予以统筹处理,完善衔接效果,实现财政管理工作的全面优化。第一,统一报表和汇总分析水平。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整合两者的会计信息。在差异化会计核算制度中,财政资金的实际归集过程和使用过程都会存在连续性,财政总预算会计的项目支出就是部门预算会计的经费管理,而部门预算会计需要核查后的资金支出项目归属于财政中预算分配体系中的经济项目[3]。基于此,部门预算会计要对资金的应用机制和使用路径予以系统化核算和详细分析,着重核查部门行政运行工作以及事业活动开展工作等,并对具体支出项目予以详细阐释,保证不同政府能对资金使用明细和效率有清晰的认知。也正是基于此,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确立统一的会计核算系统,借助计算机软件能对数据展开全面分析和披露,从而维护整体分析水平,有效建立和财政总预算会计工作的连接关系。第二,在落实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同时,应用网络体系和运行机制,将差异性行政事业单位作为终端,将财政总会计部门作为中央信息处理机制,确保预算执行结构能落实到不同的财政业务科室,建立有效企业统一的核算预算控制系统。在系统中,国库是唯一的银行账户,会计系统能得到有效的统筹处理,保证核算系统的完整程度,真正落实系统归集处理方式,在高效分析以及数据整合的过程中,提升政府预算执行的能力,也能有效完善政府的财政收支的透明度,以保证相关操作和财务核算过程能接受公众的监督。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衔接关系的研究中,不仅要对其核算重点予以分析,也要对核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读,找准核算关键点,在提升部门执行水平的基础上,践行政府业务公开的控制机制,在完善监督的同时,确保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与财政总预算会计两者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3]林艳青.国库集中支付下中国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

按照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x﹞92号)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我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监督管理,规范事业单位用人程序。根据《中国xxx云南省委组织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xx年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专项检查有关问题的通知》(云人社发〔201x〕209号)的文件精神,现就我县自20xx年以来事业公开招聘及进人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20xx年计划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37人(其中人才引进8人,公开招聘129人),实际招聘115人(其中人才引进8人,公开招聘107人,含自收自支2人)。20xx年我县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共115人,特岗教师转为正式在编教师10人,人员流动71人(其中从其他党政机关调入1人,从其他事业单位调入70人,含从县外事业单位调入2人)。

20xx年计划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45人(其中人才引进15人,公开招聘115人,定向招聘15人),实际招聘124人(其中人才引进14人,定向招聘3人,公开招聘107人,含自收自支1人)。20xx年我县事业单位新招聘人员124人,政策性安置退役运动员1人,政策性安置退役士兵1人,人员流动191人(均为从其他事业单位调入,含从县外事业事业单位调入4人)。

20xx年计划招聘事业单位人员147人(其中人才引进38人,公开招聘91人,定向招聘18人),实际招聘116人(其中人才引进33人,公开招聘82人,定向招聘1人)。201x我县事业单位新招聘116人,政策性安置退役士兵1人,人员流动103人(均为从其他事业单位调入,含从县外事业事业单位调入9人)。

1、加强领导,切实落实政策。

为了能更好的掌握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各项政策,更规范的组织公开招聘工作,我局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人社部令第6号)和《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云人﹝201x﹞37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招聘方案,经县政府批准后向市人社局报批,公开招聘工作由县人社局组织实施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2、强化招聘程序,严把招聘关。

一是严把审查关。在笔试、面试、体检和录用时,着重审查参考人员的^v^三证^v^,即身份证、毕业证、资格证(用人单位规定的各种工作资历凭证)及学历档案。保证学历、文凭的真实性;二是严把笔试关。笔试过程中,监考人员及工作人员严格遵守考试现场规章制度,考场按高考标准布置,严格考场纪律,对舞弊者进行严肃处理。笔试试卷从市人社局取回后立即交县xxx保管,考试结束后及时送回市人社局,确保试卷的保密性。三是严把面试关。根据上级的文件精神,面试实行封闭式命题,面试题目由考生从题库中抽取。面试中,我们参照公务员招考面试方法,并结合各聘用单位的工作性质命题、面试和评分,确保了其公正性。四是严把体检关。体检在县纪委的监督下统一进行,做到了体检纪律严明,杜绝了各种违纪事件的发生。五是严把考察录用关。着重考核参考人员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等情况,并进行公示。

3、公开招聘环节,接受社会监督。

按照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要求,我们认真学习了上级相关部门的文件精神,深刻认识到本次自查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确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股为本次自查工作的责任股室,确保自查工作规范有序的进行。股室根据相关的法规政策,对我县事业单位20xx年、20xx年、20xx年三年中公开招聘人员情况,近三年来其他方式聘用人员情况,从招聘范围、条件、程序、资格审查、聘用等方面均进行了全面的核实。在检查过程中,没有发现任何违规行为。

在公开招聘工作中,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我们做到热情接待,细心聆听。对于个别对分数存在质疑想要复查的考生,我们按照程序一一给予解答。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按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和《云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精神,强化责任意识,严格履行各项规定程序,严格把好审查关。

提高认识,从源头上遏制事业单位进人的不正之风。规范事业单位进人行为,是提高进人质量的重要制度保障,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体现。充分认识严肃组织人事纪律、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保证事业单位选人用人的公平、公正、公开。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一

3月11日至18日,我参加了黔东南州党委组织部、黔东南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同开展的2013年自治区直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初聘培训。担任此次培训主讲人的是人社厅事业单位的领导以及各个大学的教授们,那精心准备的教案、那一次次深入浅出的讲解无不凝聚着他们多年的工作经验、无不体现着他们在教学上严谨、认真、负责的精神。这次培训解答了我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也为我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打实了基础。以下是此次培训后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一、明确角色,加快转变;适应岗位。

通过学习杨处长在开班典礼上的讲话与事业单位相关文件以及事业单位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行为要求的课程,我清晰地了解了事业单位的含义、招考过程、入职后的社会保障以及事业单位相关文件,让我们对事业单位的工作有了一定了解,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具备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端正了态度,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从而为今后的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增长技术知识,提高工作能力。

为了让我们尽快地了解掌握履行职责所必须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做好准备,本次培训在三天的时间里安排了大量的学习内容。例如:曾国平教授视频课程:当好部下的艺术、田瑞华副教授沟通与协调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使我深深体会到踏上工作岗位后,要把职业以事业经营,做到敬业、乐业、勤业、精业;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中,除了真诚和尊重,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领会到处理好与领导、同事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本着以诚待人的原则,努力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业务,不断学习;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根本,对于一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至关重要。通过这三天来的培训我感觉最好、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学习,只有加强学习才能不断充实我们的思想,完善自身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高个人能力与业务水平。不能把学习的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要把所学、所知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同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始终保持一种虚心的学习态度,在工作中遇到棘手的事情要积极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借鉴工作经验,尽快了解岗位上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职责,学习新的业务知识,快速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二

经济管理学是一门实用性强的学科,对于该专业学生而言,大学期间学好课程知识是重中之重。只有理论知识掌握好,再加上实践分析,才能为日后成为经济管理学人才打好专业基础关。而毕业之际,有一项艰巨的任务不得不提,俨然成为了不少学生心中一块大石,那就是经济管理学毕业学位论文写作。要想写好的论文质量达标,需要在几个方面下功夫,内容步骤规范完成好是其一,其二是写作的技巧运用。还有写作过程中的关键点把握也是论文完成好坏的影响因素之一。下面笔者就来分享经济管理学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的攻略技巧,供大家加以参考。

二,经济管理毕业论文的主要部分:这是毕业论文的核心部翻译摘要分。论文的质量主要体现在这里。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中心论点,灾难性论证过于分散,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讨论论点,同时注意论证的严格逻辑,使整篇文章紧凑而集中。

经济管理学毕业学位论文写作经验技巧。

一、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题目。

众所周知选题很重要,好的选题是论文成功的一半,学生们不一定完全按照老师的课题或研究方向来确定题目,可以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看看自己做过哪些研究工作,学术兴趣是什么;而且论题要具有开创性,具有一定理论上的和实践上的意义。经过这样深思熟虑后题目也就定下来了。不过有部分同学在写作时,题目定的很大,写作过程中发现很难驾驭,因此,写论文一定要学会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要做封闭研究。

当然合适的论文也是大小适度的,总的来说选题要体现专业性,符合本专业的要求和规范;要具备问题意识,这样才能使论文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具有学术意识。最后一点多和指导老师和有经验的前辈沟通,听取他们宝贵的意见。

合适的论文题目应是大小适度的,总的来说需要注意几点:一是选题要体现专业性,符合本专业的要求和规范;二是题目大小适中;三是要具备问题意识才能使论文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四是要有学术意识。要分析学术界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到什么程度,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想办法找到一个新的点,才会有学术意义。五是与指导老师、有经验的人的沟通也很重要。

二、合理运用参考资料的问题。

写论文少不了要引用参考资料,很多同学就比较困惑:到底引用资料到什么程度算“抄袭”?怎样合理运用材料?看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很容易被资料“带跑了”,从而导致频繁的更换题目,这又是什么原因?一般情况下,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完全是把别人的东西搬过来,堆砌起来,这就难免会有抄袭之嫌。相反,如果有自己的观点,资料只是为你的观点作注脚,那就是合理的引用了。

而那些被资料“带跑”的同学是缺乏一种定力,是没有形成自己的一个基本的立场和观点的体现,怎样不被别人带着走,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丢掉自己原始的问题,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明确自己关注什么,对什么感兴趣。

三、学会做二手文献清单、工作清单。

文献综述既是主观的又是客观的。客观是因为它反映了某学科相关研究材料,他人、前人的研究成果;主观是因为综述是对前人、他人成果的总结归纳,归纳是否准确,是文献综述最重要的部分。研究生文献综述一定要坚持两个标准:第一,必须要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第二,必须涵盖国内外近5年的学术成果。主张看新文献,这样就可以知道国内外研究动态,把握整个研究趋势,论文也就有了一定依据。没有好的文献综述,不要写论文,不要做研究。

四、掌握创新的方法。

2.对于读懂的文章进行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分解的方法,比如说,目的,数据,方法,结果,结论等等,如果你能把你读的文章分解成这几点得话,那么你就可以分别从这些地方寻找创新点了,比如你可以目的不同,你可以数据不同,等等。

五、学生要主动加强与导师的沟通。

有人反映,现在学生论文水平逐年下滑,甚至有学生只用一两天时间写论文,草草了事。

现在学生普遍水准不高的状态,导师应该也有一定责任,尽管导师负担大压力重,但既然招收了学生就应该负起责任来,督促、监督、给学生加担子来敦促学生好好做论文。

导师要把握学生论文写作中的每个细节。我的研究生在第二个学期(一年级)开题。我认为早开题能够让学生对论文的研究早动手,便于接下来的论文指导。导师还要把握学生内心的动态,了解学生的切实困难。学生的论文好坏,取决于导师的要求和引导。

六、科学安排才能分散压力。

首先,在学生进门之时就要给他画好三年或两年的“大蓝图”,做好规划,告诉他们可能需要什么时间、多少时间用于学业、实习、找工作和处理个人生活问题。第二,进行阶段性的检查,督促这一阶段学生应该在做什么、下一阶段应该去做什么。第三,提前安排一些事情,比如说实习。不能在快毕业时一边忙实习一边忙工作还要一边忙论文。有的同学安排不科学,前两年闲着,最后一年才开始一起忙,这就给自己造成很大的压力。

经济管理学毕业学位论文写作注意事项。

一、层次脉络清晰。

论文写作时,不管涉及到什么样的题材,最关键的就是要围绕中心论点展开,根据实际研究情况,灵活布局,合理安排组织材料。从中心思路开始发散,一层层剥离解析,讲透彻再进行下一个环节,才能做到有理有据、主次分明。如常常将正文部分分成几个大的逻辑段。一个逻辑段可包含几个小逻辑段,一个小逻辑段可包含一个或几个自然段,使正文形成若干层次。当然论文的层次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五级。

二、文字表达要规范。

表达相同的要求,词语要准确,正确,符合事实,简单明了清楚而深刻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在表达的过程中,专业术语等固定词汇,不能随意造词更改,更不能表达口语化,我们需要的只是规范的书面化语言,力求简明生动。

题目;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

摘要:当前林业经济的发展状况备受关注,并对现代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为满足我国林业事业单位的长远化发展需要,注重并积极开展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工作,能够在保障提升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过程中,强化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同时推动行政事业单位的长远化可持续性发展,极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

一、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现状。

1.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制度滞后发展。

现实情形下,林业事业单位肩负着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及合理运用等职责内容,与此同时,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战略广泛应用的过程中,林业事业单位得到了较好的发展机会。经济管理活动是林业事业单位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对林业事业单位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多数林业事业单位内部都存在经济管理制度滞后的现状,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积极开展,对林业事业单位长远发展有较为不利的影响。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滞后发展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内容:一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在我国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的情形下,相关人员很难以法律法规制度内容为依据,进行有效的作业处理,在依靠以往经验开展活动的情形下,经济管理问题出现概率增大;二是单位内部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林业事业单位管理层不重视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在未建立有效的内部经济管理制度的情形下,不利于单位经济管理活动的科学合理有效开展。

我国林业事业单位大多为国家或集体所有,财政部门拨款是单位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在以往企事业单位之间竞争程度不激烈的情形下,林业事业单位运营发展期间一般不会出现建设资金发展问题。新时期,随着我国政府部门对林业事业发展的高度关注及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在财政部门拨款资金有限及林业事业单位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如何拓展新的建设资金来源途径,逐渐成为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

树立正确良好的资金风险防范意识,是单位经济管理人员应当考虑的重点内容。然而,在我国林业事业高速发展的情形下,对资金风险认知不足是多数林业事业单位管理现状。同时基于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者风险防控水平不高的现象,对林业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有较为不利的影响。在林业事业单位缺乏良好的资金风险防范意识及经济管理手段科学性不足的情形下,林业事业单位内部资金流动极易出现问题,阻碍林业事业单位日常经营活动正常有效开展,对林业事业单位经营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二、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策略。

为推动林业事业单位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注重并积极进行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显得极为必要。

1.强化林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意识。

为满足现阶段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发展需要,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经济管理意识,是创新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提升单位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对林业事业单位的长远化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极具现实意义。为强化单位内经济管理意识,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是单位管理者应明确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实施的重要性,其不仅影响林业事业单位经济效益,而且还影响林业事业单位的存在及发展;二是经济管理机制改革战略规划的编制,在我国林业事业单位高速发展的情形下,积极进行单位内部经济管理机制改革工作,显得极为必要,管理人员可结合林业事业单位经营发展需要及单位运营状况,编制科学合理性的改革战略规划,在区域化、板块式、阶段式规划作业的情形下,推动经济管理机制优化发展;三是经济管理机制改革职责的明确,为机制改革提供了支持。

2.做好林业事业单位内资金管理工作。

资金运营情况对林业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及作用,同时也是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内容的重要组成。在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发展的过程中,注重并做好相应的林业事业单位内部资金管理工作,显得十分必要,并且能够取得良好的改革发展成效。结合现实情形可知,为做好林业事业单位资金管理工作,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编制林业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林业事业单位经营发展需要,在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单位内部预算的科学合理化编制,并对原有预算编制针对性及实用性较差的缺陷,进行适当优化;二是做好内部控制工作,相关人员应根据林业事业单位经验发展需要,制定科学合理性、可行性且极具针对性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单位内部各项资金流出;三是资金投融资策略的切实有效应用,在单位建设资金有限的基础上,结合现阶段林业事业高速发展现状,引入市场资金力量,扩大单位建设资金数量。

3.林业事业单位内财会队伍业务建设强化。

林业事业单位各项经济管理活动的开展实施,与单位内部财会队伍业务能力水平有较为重要的关联。在我国林业事业单位高速发展的情形下,注重并强化单位内部财会队伍业务建设力度,对林业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林业事业单位首先需要重视单位财会人员业务培训工作的开展实施;其次,通过建立及落实奖惩制度,规范财会人员各项作业活动,并激励财会人员积极进行自主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推动林业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

三、结语。

通过本文的分析论述可知,在现代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形下,为满足林业事业单位经营发展需要,注重并积极进行林业事业单位内部经济管理机制改革活动,对林业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极具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蕾.事业单位经济管理机制改革的创新与思考.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1).

2.吴夏芝.事业单位经济管理的强化措施与创新机制研究.环渤海经济瞭望,2018(04).

3.孙园媛.基于新形势下事业单位经济管理存在问题的思考.中国科技投资,2017(19).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三

行政事业单位财政预算的工作内容主要是指通过年度收支计划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计划和项目编制并进行财政规划,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务算管理。在当前经济形势日益高涨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认识到传统财务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准确把握财务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出现的新变化,并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和方法去使财务预算管理和行政事业单位相适应、与外部经济环境相协调,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健康运转和发展。

(一)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认识落后。

经济的发展给各个行业和领域带来突破性的进步和新的发展契机,而行政事业单位因其性质的特殊性,并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尤其是财务预算管理依然沿用以往的管理理念,这种落后的管理意识严重制约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系统的建设。财务预算管理意识薄弱使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力度不足,执行环节受阻,执行人员积极性不高,各部门在执行预算过程中也几乎是流于形式,实际性的操作欠缺。无论是行政事业单位高层,还是具体预算执行部门人员,财务预算管理意识欠缺,工作懒散、管理散漫,直接导致预算编制和执行无法正常开展,管理制度得不到质的更新。

(二)财务预算管理者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新环境下的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者作为财务预算管理的主要主导力量,决定着财务预算管理的质量高低。财务管理者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职业道德直接影响到财政预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而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队伍中预算管理者的素质普遍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高素质人才欠缺,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无法得到有效保障,编制混乱现象严重。根据调查发现,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管理者在《会计法》和《预算法》方面的专业知识水平偏低,职业能力和道德素养差异较大,财务预算得不到统一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资金流失等情况。

(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未能实现与时俱进,制度体系不完善,导致预算编制缺乏可靠性,社会基础服务设施项目的建设得不到预算编制的准确引导。预算编制作为财政预算管理的主要工作,决定了预算管理是否成功、具体项目是否能顺利进行,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预算执行的难度和效果。

(四)财务预算管理缺乏严格的监督体系。

财务预算管理之所以出现混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严格的管理监督。无论是预算编制过程,还是预算执行过程,都缺乏有效的监管。预算编制过程虚报预算信息、露报预算信息等现象严重;预算执行过程中,部门逃避责任,随意处理,预算执行流于形式。松散的监督机制难以保证财务预算的制定合理和执行效率。

财务预算管理计划是由各个部门财务预算计划组成,要想保证财务预算的编制、制定、执行、考核有条不絮的开展,必须依靠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可以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目标,部门协作又能保证预算管理方向的合理性,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具体执行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完善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能确保单位财务管理的合法性,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驾护航。

(二)提高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规范性。

财务预算制度的严密性和规范性能有效保证财务预算的编制效果、预算执行的监督效果和预算的执行效果,对预算管理起到强力的规范作用。在财务预算的管理中可实施奖惩机制,通过利益协调和约束,提高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扼制散漫思维,防止预算编制和执行出现较大失误。

(三)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预算是社会公共服务建设项目的预算,而社会服务建设项目的预算开支是属于国有资产的一部分,所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国有资产的安全和稳定,才能保证国有资产切实的得到利用,真正服务于社会。

首先,必须让行政事业单位全体明确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提高干部的重视程度;其次是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促进部门合作,使各部门积极配合财务预算管理,保证编制信息准确、预算执行有力;此外,通过预算管理制度的宣传和教育,使每个工作者参与到财务预算管理中来,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二)组建先进的财务预算管理队伍。

先进管理队伍的建设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人才的培养,二是团队制度的建设。在人才培养上,要特别注意业务素养和道德素质,可通过马哲理论和党性教育,以及时政教育,加强工作者的思想建设,通过《会计法》、《预算法》的培训学习提高工作者的业务素养。

(三)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的规范性和完备性是强化财务预算管理的根本。预算管理制度应包含预算管理的整个流程,预算编制规范、预算执行要求和预算考核标准,三个环节的具体规范和要求必须在预算管理制度中体现,而且需要将三者的关系融合和协调,保证管理过程中三个环节的有效衔接。同时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还需具有全局性和操控性,无论是部门之间沟通和合作的促进,还是项目实施中的指导和监控,财务预算管理都必须有严格、详细的规定。

(四)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监督体系。

财务预算监督体系是财务预算制度外的另一层保障,是财务预算制度能否具有控制力、财务预算能否有效开展的强大约束。建立监督体系需从两方面入手:监督机制的制定,即制定与预算管理制度相匹配的监督制度,细化监督范围,把监督项目落实到具体的环节和具体的点上;监督队伍的建设和具体监督执行,可设立专门的监督小组,独立于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之外,对预算的编制到执行考核的全过程实施跟踪监督,及时纠正预算编制错误、修正预算执行方向,保证预算管理合理有效。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四

(一)财务分析体系落后。

事业单位过去一直使用的财务管理方法明显不适用于现在的环境,财务分析体系远远落后于市场的要求。很多的事业单位由于不重视财务分析的作用,在实际的工作中极少对财务进行深入的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也是依照上一年度的情况进行,没有考虑新的变化,经常出现编制的预算和实际情况脱节的情况。事业单位所需要的资金很大一部分是由国家财政支付的,基本上没有本单位的收支,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忽视财务分析,仅仅把重点放在会计核算上,对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这一现象尤为严重。目前以盈利为目标的企业都有一套较为系统的财务分析方法,如资产负债率、毛利率、资产周转率等,这些指标都能较好地衡量单位的经营状况,分析出单位的薄弱环节。但是我国的事业单位没有一套合适的财务分析体系,由于事业单位和盈利性的企业不同,也不能完全地按照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无财务分析依据,只能使用单位内的季度报表、年终决算报表等替代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但是我国的很多事业单位对会计报表的编制缺乏客观性,导致一些数据和事项不符合实际的`情况,更有一些单位编制的报表极为简单,一些重要事项没有予以充分的说明。这些都给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带来了难度,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准确性,导致上级主管单位无法准确地了解下级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财务分析与实际情况脱节。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单位的财务预算标准准确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但是在一些事业单位中财务分析与实际的应用脱节,导致财务分析流于表面,只是为了财务分析才进行这方面的工作,完全没有考虑到单位的实际需要。此外,由于我国的事业单位没有一套合适的财务分析体系,并且事业单位和盈利性的企业不同,也不能完全按照企业财务分析体系进行财务分析,这就造成了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无财务分析依据,只能使用单位内的季度报表、年终决算报表等替代单位的财务分析报告。运用这些数据分析出来的财务情况和单位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本无法适用于单位的实际情况,财务分析和实际情况存在严重的脱节。

(三)财务分析人员素质不高。

事业单位中的财务人员习惯了日常的账务处理以及资金的收付,单位中的会计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财务管理知识,导致事业单位没有专业的财务分析人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很多财务人员年龄偏大,对于最新的财务分析知识获取较少,专业知识落后,难以适应最新的环境变化情况。这些都对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偏低。由于事业单位中的人员任用机制问题,一些专业水平不高,难以适应岗位需要的人员没有完整的退出机制,导致这方面的工作无法适应实际的情况,引起单位的整体财务分析水平偏低。

(一)提高对财务分析的重视程度。

要强化事业单位的财务分析工作,首先需要提高单位的财务分析意识,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财务分析工作对于单位的重要性。事业单位的领导在其中要发挥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只有领导足够的重视,才有可能让财务分析工作得到单位其他工作人员的重视。因此,需要对财务分析的重要性加以宣传,以具体的事例为基础,强调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以及财务分析在单位预算编制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教育,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财务分析对于单位的重要性,从而在整体上提高财务分析意识,为发展、完善财务分析体系打好基础。

(二)健全财务分析体系。

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健全内部财务分析体系,从而提高单位的预算编制水平。由于事业单位的会计和企业会计存在较大的差别,事业单位通常采用收付实现制,而企业则使用权责发生制,两者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不能完全按照企业会计进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由于事业单位没有自己的财务分析制度,可以借鉴《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情况,进行财务分析。对于事业单位来说,其财务分析的主要方面是预算收入分析、预算支出分析和预算执行分析,这三方面的唯一目标就是强化单位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的编制水平。在进行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时,一定要依据单位的预算编制进行,事业单位的财务基本是围绕预算进行的,如果财务分析偏离预算编制,将失去财务分析的意义。在借鉴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各事业单位的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预算收入分析、预算支出分析和预算执行分析,从而提高单位的预算水平。

(三)财务分析工作紧密结合实际。

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时,要紧密地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剔除对单位影响较小的因素。事业单位财务分析涉及的内容很广,包括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和业务活动,因此,需要有选择地进行财务分析。根据事业单位财务分析的范围不同,可以把财务分析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项分析,依据时间不同,可以分为定期分析和不定期分析。财务分析所使用的方法较多,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差额分析法以及因素分析法等,每一种方法适用的范围不同,分析的结果却基本一致,如果有一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和其他方法分析的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异,则需要慎重考虑其中的原因。对于分析出的结果,需要进行比较分析,通常使用的方法是横向和纵向比较,横向比较是指和单位性质、业务相似的单位进行比较,纵向比较则是和单位历年财务分析指标进行比较,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深入地考虑单位的财务状况。此外,使用单位还需要结合情况,把全面分析和专项分析相结合,有重点地进行财务分析,提高财务分析的效率。

(四)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素质。

事业单位需要财务分析方面的专业人才,以此提高单位的财务分析水平。通常财务分析专业水平较高的人才,需要有长期的工作经验,才能积累出更加专业的技能。因此,事业单位需要聘请外部专业人才,加强财务分析管理的水平。聘请专业水平较高人才的另一优点在于能够为事业单位带来更加健全的财务管理方法,培训出专业人才,这些都是无形的收益,因此,不能仅仅局限于雇佣财务分析专业人才所花费的资金上,还有考虑这一措施所带来的隐形收益,这对于事业单位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五

事业单位管理者应改变思想观念,摒弃“重采购而轻管理,重使用而轻维护”的老旧观念,提高管理意识。值得一提的是,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不应只局限在管理者。由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大多是面向单位员工提供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除了管理人员外,也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配合。此外,单位员工还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行使监督权力。当发现资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时,应向有关部门提出,相关部门必须给予满意的答复并及时改正。同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完善的法律制度,法律是一切制度制定与执行的依据和基础。为此,应不断更新完善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做到与时俱进,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标杆。

3.2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

我国事业单位应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固定资产绩效评价体系设置要有广度,应全面覆盖管理工作的各方面,全面反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同时评价方式应多样化,且应充分考虑操作的可行性,绩效评价结果要实用,应易于理解,便于运用。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现有的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包括结构、使用、效益三个方向的固定资产绩效考评指标。结构指标包括固定资产率、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固定资产分布率、固定资产完好率等指标;使用指标包括固定资产使用率、固定资产共享率等指标;效益指标包括固定资产盘亏率、固定资产维修率、固定资产收益率等指标。

3.3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结合我国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应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应独立设置管理部门,统一负责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由各部门作为二级单位分级管理。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日常管理工作中,一级管理与二级管理部门间,除了要协调配合,还要相互监督。由特定的综合部门统一领导有利于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目标的明确与统一,各部门共同协作做好管理工作,为绩效管理目标共同努力。

3.4建立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资源。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占用比例大,应加强管理,建立预算管理制度。固定资产投入应根据单位发展需求、承担的任务、整体经费预算等方面制订预算计划,再经过会议讨论、预算公示等流程最终确定。通过预算管理,对资源进行有效的购置与分配,能避免铺张浪费而导致固定资产利用率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一级管理部门可搭建闲置固定资产共享平台,二级管理部门可在确保本部门工作顺利进行的同时,提供本部门闲置资产信息以供一级部门调剂给有需要的部门。如此一来,闲置资源共享避免重复购置,最大限度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同时也节省了大量人力与财力。

3.5规范经营性资产的管理。

事业单位闲置固定资产在实行共享机制后,仍有闲置的,可转为经营性资产,用以租赁、出售、投资等。这样不仅达到固定资产的保值增值,也为事业单位带来收益。当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还需要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约束,为的是整个单位的经济效益乃至国家的利益,而不能以一己私欲为目的。经营性资产应规范管理,首先,要明确划分经营性与非经营性资产。其次,对于非经营性固定资产转为经营性固定资产的,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再者,对于出租、出售的经营性资产应建立健全的手续、程序。

3.6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明确管理职责。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的性质,决定了事业单位必须具备专业的管理团队。首先,在选拔管理人员时,应注重管理人员的相关知识储备。其次,管理人员的实际业务能力也十分重要。再次,管理人员还应实时掌握新出台的固定资产管理相关法规政策,不断学习新的管理知识自我充电。此外,应通过交流学习、参加培训、再深造等方式,不断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同时,要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在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建立约束与激励机制,能从正反两方面提高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并且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

3.7加强财务监管,科学管理资产。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过程中,应加强财务监管。首先,应提高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这是做好财务监管的重要基础。其次,应做好固定资产盘点和对账工作,最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除了定期的盘点,还应有不定期的抽点。清查盘点是最基本的资产管理手段,能及时将实际盘点情况与账面及时核对,也能监督固定资产购置后的状况,便于全面掌握管理的真实情况。同时,可利用现今发达的信息科技,构建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公开资产管理信息。根据每个事业单位管理需求,建立合适的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信息系统,将申请、采购、登记、使用、报废、查询等个环节均纳入信息系统流程,使其能全面反映所有固定资产的数量、类型、变动等详细信息。二级管理部门实时将固定资产的采购、使用、维护等动态情况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反映,各单位可以随时查询了解固定资产相关信息。现今大热的二维码技术也可利用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中。将各类固定资产贴上二维码,用手机等工具扫描,即可对固定资产相关信息一目了然。如此一来,利用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不仅能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动态管理,提升管理效率,还能使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化,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六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亟待改革,这样才能适应中国的经济环境。笔者首先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然后提出了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对策,旨在说明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对促进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经济增长具有很大的影响。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事业单位紧随其后,寻找长久的发展之路。为了使事业单位的发展更上一层楼,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标准需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旨在促进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1.会计核算目标不准确。

目前,中国的事业单位中的会计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现有的会计制度包含的会计核算内容较多,但目标不准确,这样就会导致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无法与整体保持协调统一。与基建项目核算相比,事业单位的一般核算与其有着本质的区别,因此,单纯通过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无法得出准确的结果。当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出现问题时,就可以真实反映出目前事业单位制度存在的问题。

2.会计核算体制不科学。

目前,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体制并不科学。因为会计核算主要是通过收付实现制体现的,那么收付时间就成了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将其作为规定所属的时间,就会使得所有的收入和费用都会被算在本期的会计核算体系中,这就不能很好体现收支情况、预算情况和负债情况。由于业务的性质不能很好地进行区分,这势必会产生成本计算和费用使用计算不明等问题,影响事业单位财务预算。

3.固定资产会计制度不能体现实际价值。

目前,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需要根据其实际情况,才能反映出实际价值。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并没有对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进行核算,而是依照收入的比例或者以固定资产折旧的方式获取资金。或者对于固定资产的核算没有仔细审查,这样就无法判断固定资产的损耗究竟如何,也就无法反映其真实的价值。

4.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

事业单位的会计报表体系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主要是以收付实现制为主,这样会计报表的作用就失去了意义,无法真实反映会计信息,尤其是现金流量财务报表的丧失,使得事业单位的现金流量时常出现问题,事业单位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和投资等活动。资产负债表的制定虽然会遵循一定的原则,但时常会出现会计的时间和理念混淆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是通过“收入”和“支出”进行计算,因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可以将二者合并,这样就可以在兼顾建设单位的同时,有效处理预算和决算的问题。在资产负债表中添加“专项基本建设结余”项目,进一步完善资产负债表的信息,从而能够全面反映出基建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增加“在建工程”和“基建拨款”项目,等到工程竣工后再将“在建工程”并入到“固定资产”项目里。

2.运用权责发生制。

传统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主要采取的是收付实现制。为了实现会计制度的改革,需要融合权责发生制,这样就可以对业务进行整体核算,实现预算与财务会计的融合,在财务报告之中还可以体现预算报告的内容。这对于财务人员来讲无疑是很大的挑战,不过却可以充分反映出资金的实际情况。而且,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是伴随中国的会计体系不断完善而进行的,基于收付实现制存在的种种问题,所依靠的不仅仅是权责发生制,还要坚持将其作为核算的基本准则,逐渐加大使用力度,这样才能真实反映事业单位的预算和财务会计工作情况。

3.解决固定资产问题。

关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问题的解决方法,需要在事业单位原有的会计制度之上结合企业会计制度,这样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体现。在国库集中支付的状态下,根据价款状况和资产存款等项目,使用计提折旧基金时,要侧重体现“累计折旧”,这样才能反映出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对于一些原有的项目要适当进行删减和相应的完善。

4.完善会计报表系统。

第一,改革会计报表体系,建立资产负债表,将收入和支出统一管理核算,使财务信息更加明确,一目了然。只有明确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才能够通过合理的体系展示财务信息,为决策提供合理的依据。第二,由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信息的信息量有限,所以,需要找到更加明确的会计信息。了解现金流量,明确事业单位的资金状况,找到其与会计主体的利益关系,就可以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信息明确化。第三,完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这样才能实现会计报表系统的改革。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改革实在必行,这样才能够使事业单位适应当前的经济环境,推动经济的发展。目前,中国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不断来袭时,我国的会计制度也在不断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与此同时,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人员要注意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协助实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

[1]王蕾.关于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4(3).

[2]赵冉.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5(36).

[3]白鹤.改进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14).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七

在财务管控中,审计监察绝对是一把最能见血的剑,秋后算帐,当然也有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一些不良和违纪及违法行为,据笔者的经验来看,民营企业在在这个队伍一般与其他财务人员一样多或者超过,或者冠以其他的名头如巡视员、监察组,或者以一些非常设的组织进行;在国有企业,很多是被上面的(国资委或者大集团公司)要求而设置了这么一个部门,人员也是很不齐全,开展的工作也是七零八落。监察很多是纪检的一些事情,很不客气地说,很多集团企业的监察部的人员,即使有些金融问题,财务问题,也很难看出来,他们能看出来的可能就是很多简单的多报少报,违规操作,不按照流程办事,贪污等显性事实,可能与多年的工作习惯有关,而且笔者发现,大集团企业的人员均很聪明,具有很高的智商,只不过在现有的环境中没有必要去争取罢了,正如没有枪杆子顶着,人一般是不会拼命往前冲的一样。

集团企业监察审计主要通过经济效益审计,专项审计来开展工作。首先是监察审计部根据集团企业审计计划,编制审计方案报集团企业主管领导审批。在审计期间,被审计人及被审计单位提供自查报告并准备有关资料迎接检查。在具体操作中,监查审计中心首先下达审计通知及审计方案,其次由被审计单位写出自查报告并准备有关资料,组织进点并召开进点会。监察审计部组织实施审计,如选择中介单位,由中介单位协助实施审计,战略投资部和财务产权部提供配合。审计报告初稿由监察审计部或中介单位撰写,之后和被审计单位初步交换意见并核实修改报告及交换意见。审计完毕需要出具正式审计报告,并报集团主管领导审批,由集团企业做出审计决定并根据需要下达审计意见书,再下发被审计单位执行,根据需要酌情开展后续审计,并将审计资料整理归档。

监察审计部会同综合管理部对总经理聘任的员工进行监督、考察。监察审计部查处员工违法违纪问题时,各单位及接受调查的员工有义务按要求予以协助,如实在提供情况及材料。

审计常规程序。

涉及主要内容。

制订审计计划。

制订颁发内部审计制度,进行内部控制风险普查,制订审计计划。

审计准备工作。

实施审计。

提交报告。

后续工作。

对于审计监察,中国更多的应该向民营企业学习,虽然很多招数并不怎么规范,但是敏感性很强,从一点蛛丝马迹就能看到问题,从细节中窥探事务的本原;应该更多的向国际大公司学习,系统,规范,公私分明。对于审计监察,笔者将持续进行研究,特别是研究日本企业、欧洲企业等通行做法。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八

1.1统一工作评测标准。

在进行绩效考核工作时,首先要设立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只有明确目标,才能为今后的绩效考核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对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时,必须实行统一的考核标准,避免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在制定绩效考核标准时,不仅要对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工作进行整体、详细的分析,同时也要吸取先进的经验和理念,所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要做到立足于实际,制定目标并不是为了作出斐然的工作业绩,而是为了让工作人员能够高质量的做好份内工作,认识到自身的工作职责。在制定绩效考核目标时,让工作人员积极参与,为自身的工作进行目标设定和规划,最终激发工作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情,用严格的要求衡量自身的不足,不断的改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1.2建立健全考核制度,避免考核盲区。

在事业单位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设立等级考核和分类考核等,对各工作人员进行全面考察,减少在绩效考核中因为制度体系不完善而出现的若干盲区,提升绩效考核工作的现实意义。促进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不断改进,推动事业单位整体向前发展。

1.3认真对待考核结果,及时解决相关问题。

事业单位必须重视绩效考核的结果,通过绩效考核的结果发现各部门及各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增加与工作人员的沟通和交流,及时掌握工作人员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想法。将绩效考核的结果透明化,使绩效考核的结果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奖励直接挂钩,这样可有效激励优秀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其感受到自身工作的认可,增加自信心,能够在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实现自身的发展和工作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事业的整体发展。

1.4扩大绩效考核范围。

绩效考核不仅是领导对工作人员的考核,同时也是工作人员对事业单位领导的绩效考核。通过这种互相的评估和监督,不断的发现事业单位的每一个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这种互相评估的环节可以增加领导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进而提高事业单位的工作质量。

目前,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进行绩效考核工作时,只有设立明确的绩效考核目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体系,并充分的重视绩效考核工作,创新绩效考核的工作模式,增加互相评估的环节,才能实现绩效考核工作的意义,从而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十九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是为了提升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水平,促进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保值、增值,更好地为事业单位发展而服务。然而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不同部门分管各自的固定资产,许多部门以部门利益为重,在开展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的时没有明确目标,出现偏差。

1.2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或执行不力。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体系。定量指标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固定资产率、固定资产年增长率、固定资产完好率、固定资产维修率、固定资产使用率、固定资产盘亏率等指标;定性指标有管理制度建设考评、管理队伍建设考评、固定资产购置、使用、处置的考评和固定资产账实是否相符的考评等指标。然而这样的绩效考评指标不够周密,比较简单;并且,有些指标评价操作起来难度较大,而又没有可取代的其他评价方式;再者,许多事业单位虽已建立评价体系却没有将绩效评价落实,使得绩效评价沦为空谈。

1.3绩效管理过程中缺少沟通协调。

当管理人员在固定资产绩效管理过程中,各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沟通不足。如此一来,对于固定资产绩效管理的工作情况难以及时上传下达,当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管理层没能及时进行沟通,阻碍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同时,不同部门间缺少对管理工作的沟通,使得信息不能顺利流转,各部门缺乏有效的统一管理。

1.4绩效考评结果不尽人意。

首先,落实固定资产绩效考评单位,绩效考评的结果往往并不理想,存在固定资产使用率较低、完好率不高、年维修率超标等问题。例如,购置固定资产后,固定资产经常处于动态变化过程,如存放地点改变、领用人变化、使用单位变换,许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领用不做记录,归还时手续不完备,资产流失损毁现象严重,固定资产完好率低。再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绩效管理工作中,时常出现部门占有使用演变为部门所有甚至个人所有的现象。例如,人员职位变更时,经常不按规定移交资产,造成公用资产被个人据为己有,导致固定资产丢失。其次,考评结果并没有充分利用,常常只是应付式的考核,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二十

1.1转变观念。

人力资源是影响国家、企业以及事业单位的重要资源,同时对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要做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就要转变观念,帮助事业单位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必须以人核心,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并充分发挥人才的能力和优势,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新体制,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并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如职业发展、工作制度、教育培训等,不断的发现人才、使用人才、提高人才,使其为单位做出更多的贡献,并也事业单位注入了更多的新鲜血液。

由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国家颁布的相关政策对我国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要改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二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推进事业单位人事改革进程,并加强单位开展人力资源活动的自主权,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三加强事业单位领导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视,并让单位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认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

1.3强化选人机制。

为了保证单位人员的质量,应做好岗位分析工作,科学合理的设计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使人员和岗位相适宜,同时还要加强选人机制,加大聘用制的实施力度,加强选拔人才的公开、公平以及公正,并安排专门人员,对选拔工作进行监督,避免出现非正当的行为,在选拔人员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考核应聘人员,并将考核的重点放在考核人员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水平上,保证招聘的有效性,为事业单位吸收更多的人才。

1.4加强用人机制的灵活性。

为了事业单位更好的发展,就要加强用人机制的灵活性,充分调动人力资源的潜能,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因此这就需要事业单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应根据员工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激励机制,并对单位中的所有人员进行全面考核,成绩好的员工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成绩不合格的员工要得到惩罚,同时还要建立竞争机制,使所有员工都产生危机意识,创造一个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另外管理者应加强对职工的关心和理解,满足人员的合理需求。

(2)事业单位的管理人员要给予员工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更多的关注,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最大限度的开发员工的潜能,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

(3)应根据员工的特点,合理配置岗位,发挥员工的优势,同时还要进行工作的轮换,给员工适当安排有挑战性的工作,使他们能够一直保持足够的工作热情,在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后,增加员工的自我满足感。

总之,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笔者认为通过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和对策的不断探讨,未来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必然能够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事业单位论文(专业21篇)篇二十一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社会各界以及相关的政府部门对事业单位的绩效管理也越来越重视。我国的绩效管理起步较晚,是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逐渐发展成现在的体系。就目前情况来看,绩效管理对于企事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来说非常重要,但我国的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本文对事业单位绩效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1引言。

绩效管理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绩效管理也需要不断变化以适应实际的需求,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绩效管理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缺乏明确的考核目标、管理方式过于简单缺乏科学合理性等,要明确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才能促进绩效管理制度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经典影片读后感大全(17篇)

    阅读一本好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和吸收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在下面这些读后感范文中,有些是批判性的,有些是赞美性的,不同的角度可以给大家带来不同

    第七单元自我介绍大全(15篇)

    自我介绍要简明扼要地表达个人信息和特长,同时避免太过冗长,以保持他人的关注和理解。这里有一些值得学习的自我介绍样本,可以帮助你写出一篇出色的自我介绍。

    儿童品德教育心得体会(优秀16篇)

    总结心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水平,还可以帮助他人从中受益。以下是一些老师的心得体会,他们在教育教学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我一直致力于

    视频拍摄总结心得体会(通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过去行为和决策的反思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梳理经验、吸取教训,做出更好的选择。心得体会范文10:通过这次志愿者活动,我深刻地认识到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巡察社区报告(模板18篇)

    编写报告范文要注重结构的合理安排和段落间的逻辑连接。这些范文注重逻辑推理和论证,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报告的目的和结论。按照区委巡察工作统一部署,xx社区党委围绕

    顶岗毕业实习总结(精选17篇)

    实习总结是对实习期间所获得的经验和收获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书面结构。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实习总结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指导。“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

    神经内科医生工作心得体会(专业20篇)

    工作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我们精选了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相信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总结和提高工作能力。

    学习儿科心得体会总结(热门20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对自己的所思所想进行梳理和整理,从而更好地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成长过程。下面是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帮助。

    惠民政策心得体会和方法大全(16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总结和归纳,对今后的学习或者工作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一起分享和学习。近年来,各级政府陆

    同学聚会具体方案(汇总16篇)

    计划书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并不断进行追踪和检查,以确保计划的有效性和改进。通过阅读这些计划书范文,可以加深对计划书写作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