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

时间:2023-12-08 作者:笔舞

六年级教案的编写需要反复修改和完善,以确保教学效果和学生成绩的提高。通过学习这些六年级教案,你将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一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质疑。

2、带着这两个问题自己大声去读读课文。

3、解答问题并板书。(引导学生从人物、事件、结果等方面概括写人记事文章主要内容)。

二、带着问题,再读课文。

1、过渡:通过刚才的朗读,同学们对课文已有了大概的了解,那么你看见了课题中提到的“那匹马”了吗?(没有)。

2、在课文的字里行间,已交代出摊主没有“那匹马”。认真默读课文,看看文中有哪些词句能让你看清书摊摊主的心思,可以用笔划下来。

学生交流自己划出来的部分,并说明原因,大致应包括以下内容:

(1)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

“一愣”代表什么?“一亮”又说明什么?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命令道„„。

姑娘茫然的眼睛里透露的讯息是什么?“命令道”让你体会到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摇着轮椅,想阻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

“他”为什么“急了”?

(4)“回来”!他在身后喊道,“那马会踢伤你的!”

小结:同学们真会读书,发现这些细节透露了一些信息。谁能谈谈为什么作者这么写?(为后文写出真相埋下伏笔。对于这一点,学生了解即可)。

(5)既然没有“那匹马”,摊主为什么说“别饿坏了那匹马”?

3、从课文中找出相关内容,交流各自的看法。

三、拓展延伸,动手练笔。

2、请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3、交流小练笔内容。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词句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4、进行适当的拓展,学习品析诗句,自主朗读表达情感。

1、借助注释,通过自学,逐字逐句解释,理解诗意,学会背诵。

2、注意古今词义变迁,理解诗意。

多媒体课件。

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24、课古诗两首。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为什么要加其(一)呢?因为苏轼望湖楼六月二十七日醉书一共有五首,这是第一首。

2、大家注意看课题中的望“字第三笔是竖提,没有点。”醉“字左边的”酒瓶“中可不能少了一横啊!

3、大家看作者是谁?苏轼,大家学习过他的哪些作品?谁能介绍一下作者?

4、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

5、学习生字”遮“。

6、画出诗歌的停顿。

7、释诗题:从诗题中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六月二十七日,这实际告诉我们当时已经是――――夏季。

地点:望湖楼。

醉:是酩酊大醉还是略有醉意,我们还不得而知,也许学习过全诗,就会有新的理解。

书:是什么意思?(写)写的是什么呢?

8、学习第一句诗:请同学们读第一句。在这句中你觉得哪个词语你不理解。指名说,教师着重说:“翻墨”指黑云笼罩,翻滚如墨。“遮”遮蔽、遮盖。

(1)什么遮住了什么?(黑云遮住了山峦)

(2)什么样的黑云?(点出“翻墨”,为什么不用“黑云如墨”,而用“翻”字)同学们,一首诗就是一副生动的画卷,“黑云翻墨”这四个字就让我们看到了黑云从空中压下来不断翻滚的画面。

(3)整句连起来说说:乌云像打翻的黑墨水还没有遮住山。

9、学习第二句诗:

2、“白雨跳珠乱入船”

(2)再看视屏,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看到了雨很大)从哪里感受到?(”乱“字)乱字还能让你感受到什么?(雨急)急到什么程度?乱到什么程度?请看屏幕!

(3)整句诗连起来说说:白色的雨点像跳动的珍珠,杂乱的跳进船里。

10、交流后教师引入资料:苏轼本人也非常的喜欢这句,直到15年后重游西湖他还念念不忘,特意写到”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可见诗人对这首诗的喜爱。

1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1)你发现这两行诗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对偶)

(2)通过这两行诗,你发现这夏天的雨有什么特点?(来得急)

12、学习第三句诗:“卷地风来忽吹散”

(1)过渡:黑云翻滚,骤雨狂袭,这时风也不甘示弱,读一读诗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风?(突然,狂风)

(2)我们还学过带有“忽”字的诗句吗?(生:“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字让你感受到什么?(雪来得快,下得大)

(3)看视屏通过勾连学过的诗文,引导学生体味“忽”字之妙,再联系本诗,体会出本诗中这场狂风的急,更深一层地感受狂风过后,西湖景色美带给诗人的享受!

13、学习第四句诗:“望湖楼下水如天”

(1)“忽”字给岑参带来了惊喜与感动,也给苏轼带来惊喜了吗?

(2)出示诗句:“望湖楼下水如天” 全班齐读“望湖楼下水如天”

(3)(因为苏轼看到了“望湖楼下水如天”云散了,风停了,雨止了,这时站在望湖楼上的“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出示视屏。让学生描述雨后西湖碧水如天的景色,感受景美。

14、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陶醉,钟爱西湖的大诗人苏轼又一次醉了,这回他是醉在了西湖的景中。(教师在诗题的“醉”字上加上着重号,示意吟诵这句。)

16、苏轼醉于酒,更醉于西湖山水触景生情,即景而赋。写下了这脍炙人口的千古佳作,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去感受苏轼的陶醉之情。

17、苏轼在写景时,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

(1)景物多:云、雨、风、水、山、船、地、楼。

(2)变化快:未遮山、乱入船、忽吹散、水如天。

(3)动态多:翻、遮、跳、入、吹。

18、小结: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意,释诗题

读正确,明其意

悟其意,用学法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三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3、品读重点句子,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二)过程与方法:

1、自渎课文,感受乡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

2、交流讨论,感受乡村月夜美好,体会师生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山村生活的恬淡幽静和师生之间的真挚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清作者写作思路,感受师生间深厚情谊。

第一课时。

一、引入猜想,激发阅读兴趣。

“晚上”是静谧的,“月光”会给人清爽的感觉。《有月亮的晚上》向我们展示了山村的秋夜,一片纯净的长天,一轮皎洁的圆月。这迷人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下面请同学们自渎课文。注意要把课文读准确、流利。

二、初读课文,理解内容、理清写作思路。

1、师:读完课文,说一说:《有月亮的晚上》这篇课文记述了怎样的故事呢?(有月亮的晚上,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我这个乡村教师牺牲了仅有的一点自学时间,陪伴他们读书的故事。)。

2、通过自读课文,你觉得乡村孩子快乐吗?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呢?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本文写作思路。

(月夜相约—踏月上学—教师伴学—高歌散学)。

第二课时。

1、出示中心话题:师:“有月亮的.晚上,真美“是作者的切身体会。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你感受到了月夜里的哪些美。

小组内交流。

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拔。

学生:

老师:月亮、小河、杨柳、长堤,多么美丽的景色,同学们就美美的读一读吧。

老师:月夜宁静,月光柔和,夜风轻轻。教室里师生无言的相互守着,无言早已胜过了千言万语,因为他们彼此热爱,相互依恋。我们怎样体会这读一读呢?指导朗读。

老师:明亮的月光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流淌到师生相伴的岁月。的确,有月亮的晚上,真美!大家再读一读。指导朗读。

老师:有月亮的晚上,真美,那么这个美丽单指景色美丽吗?

(月夜里的美不仅在月色,还美在有月亮的夜晚发生的事情留给人的美的享受。也就是师生之间相伴的岁月,那师生间的深情厚谊。)。

再次品读全文,在感受“踏月上学景色美”,“教室伴学意境美”,“高歌散学情趣美”的同时,感受自始至终流淌在师生心间的美好情谊。

表达师生情谊,人与人之间美好情谊的作品不计其数,课下搜集有关作品。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的意思。

3、借助阅读想像,感受六月西湖下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语言美。

1、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意思。

2、难点:借助阅读想象,品位语言,感受六月西湖下暴雨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课件、音频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

(1)通过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以及学过的关于雨的诗句导入。

(2)揭题。

(学生说出题目交代了哪些信息并试着说出“醉书”的意思)

(3)简介作者。

(学生说出作者是谁并背诵苏轼写的诗句)

2、初读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再读,标出停顿的符号,读准节奏。

(3)谁来试一试,并点评。相机在黑板上标好诗句的节奏。

(4)pk读,并点评。

(5)播放课文录音

(6)齐读。

二、问--疏通诗意

1、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并指导学生相互答疑,师记录学生有深度的问题。

2、师预设问题:

(1)每句诗的意思是什么?

(2)整首诗的意思是什么?

三、试一试--感悟诗情

1、齐读诗,你明白了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吗?从哪些地方看出“雨急景奇”?

2、生交流。

3、师小结。

4、齐读整首诗,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读出惊叹的语气。

5、配乐背诵全诗。

四、评一评--各抒己见

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用“我收获了--”的句式说话)

2、你对苏轼的评价。

3、同学们的表现怎样?

1、写一写你眼中的暴风雨。

2、搜集关于云、雨、风、天的诗句。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

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五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11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0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传说和采摘、制作过程,了解有关茶文化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

2、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表达的有序性。体会描写的细致与准确,积累相关的词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茶乡人的生活和生产情况,感受茶乡人生活的美好及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读懂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碧螺春的。感受碧螺春特有的色、香、味、形,体会劳动人民的勤劳和心灵手巧。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身边的人有哪些人喜欢喝茶?都喝什么茶?你知道哪些关于“茶”的知识?

今天我们来认识我们江苏太湖的名茶“碧螺春”。

二、范读课文(听录音)

听课文录音,提出学习要求:为什么茶叶的名字要用上“春”呢?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全班交流)

三、自读课文(自学要求)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在小组进行纠错。

2、画出不懂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了解它们的意思,仍然不懂的请做上记号。

四、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课文,帮助纠正字音和读得不通顺的地方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

2、了解词语的掌握情况,对学生不懂的词语教师作适当讲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2、你从碧螺春的传说中了解了什么?(香)怪不得古代诗人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入出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醉。”

二、精读感悟

1、出示图画、走进茶乡

(1)“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吗?

(2)学生汇报

(3)给这幅图加上一个名字,并且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湖山的茶园风景美,采茶的姑娘神态美、动作美,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丽动人的江南春光图。

2、角色扮演、体验茶艺

(1)自由读,哪里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根据交流出示:“忽而揉,忽而搓,忽而捺,忽而抓,嫩叶如同一条青龙一下翻飞,煞是好看。”(出示多媒体课件)

(3)学生演示

(4)从这些动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技艺高超)

(5)为什么称它“工艺茶”?

3、实物演示、观察品茶

(1)现场沏茶引导观察

(2)汇报:你们看到了什么?

如果说看制作碧螺春茶有一种新奇的感觉的话,那么――品尝碧螺春茶就更有一种陶醉的感受了。

(3)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4)读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5)交流:色:碧绿清澈

香:清香扑鼻

味:甜津津的

形:清螺入水,姿态动人

(6)有感情地诵读这一段,体会品尝碧螺春茶的温馨和惬意。

小结:怪不得有位外国诗人在品茶之余,还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在清香的碧螺春茶汤里,我看到了江南明媚的春光。”碧螺春真不愧是“天下第一茶”啊!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描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拓展练习

五、板书

碧螺春

清晨采茶图(喜爱)

入夜焙茶图(敬佩)

月夜品茶图(陶醉)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六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诗歌常识,懂得并能运用一些诗歌朗读的技巧朗读诗歌。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3、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在反复的诵读中,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体会诗中蕴涵的深刻哲理。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艺术形象蕴涵的意味和感情。领会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发现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大家都喜欢听故事吧,那今天我就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生于湖北西北部的武当山下,从小随父母工作的调动,在好几个地方生活过,但一直没有走出山里的世界。世界对于幼小的他来说,就是放学后一片寂静的校园、山川中那道清澈的河流,以及环抱着这一切的无言的群山。每天遥望着那无边的群山,他常常想,山的那边会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带着这样的一个强烈的想望,经过无数的坎坷和不懈地努力,他终于走出了大山,考上了武汉大学。就读大学期间他开始发表诗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后来成为了一名的作家和文学教授。这个人是谁呢?你知道吗?他的名字叫王家新。在刚上大学不久时,他把自己走出大山的经历用诗的形式写了出来。那么你想知道是什么力量让他走出了大山?这首诗他是怎么写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王家新的《在山的那边》。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勾画生字词并理解积累。

2、师讲解诗歌的朗读。

要带着强烈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要注意停顿、重音,快慢和语气。结合前四句师指导朗读。之后让学生练习朗读。

感情想象重音语气【写在黑板右侧】。

3、找学生朗读,师以鼓励为主,纠正不足。

三、研讨释疑,探究诗意。

1、学生研讨诗歌,提出理解中的疑难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能会有:

(2)“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是什么意思?【幻想全然落空】。

(3)“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指什么?【比喻一个信念】。

4、拓展延伸:

4、分析写法:

其实这首诗就是告诉我们人要有理想,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就能实现理想这一道理,可为什么全诗没有提到困难、理想,却写山和海呢?如果去掉山海会怎样呢?会枯燥无味。这是什么写法呢?【象征】象征就是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的意义。它和比喻的修辞很像。只不过比喻是一种修辞,一般用于句子,而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一般用于整篇文章。这个具体的事物在诗歌中也有个专有名词,叫“意象”。意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比如说诗中的“山”和“海”。诗人写诗往往比较委婉含蓄,不想也不会直说,比如“思念”,他不会说“我想你”,“我想死你了”,而是说“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里的“春蚕”、“蜡烛”就是意象。诗人比较喜欢的意象有:花,特别莲花、还有月亮、蝴蝶、细雨、杨柳等等。

你想写诗吗?那我来告诉你怎么写吧:先有个想法,也就是诗歌的主题思想,再找最能表达这种思想感情的意象,再用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押韵,再分成行就可以了。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试一试。老师把自己写的一首小诗读给你们,想听吗?《在季节里》看看你能否听懂。在这首诗里,我选了很多意象,来表达我对自然的喜爱,对知心朋友的渴求。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2、写写你的梦想清单,或者尝试着写一首小诗。

附板书设计:

在山的那边。

王家新。

群山-------爬山------海意象。

|||。

重重困难艰苦奋斗理想象征。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七

一、教学要求:

1、学会生字新词,辨析多音字、形近字。

2、能理解跟课文中心有密切联系的重点句子的含义。会修改病句。

3、给课文分段,说出每段段意和全文主要内容,并概括中心思想。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课文。

5、懂得分辨课文中哪些写的是实实大的事物。哪些是作者的想象,并要求在习作时学会运用。

二、教学重点:

读文章,要学会分辨事物和联想;写文章要学会在具体叙述真实事物的同时,展开合理而又丰富的想象。

三、教学难点:

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要从小女孩的处境和作者的想象的强烈对照中体会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穷人》一课要着重通过对词句的理解,看看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八

1、在读古诗的过程中读准“雪、灭、独、寒”4个生字的字音,并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这4个生字。

2、能跟着录音或老师的范读,字字过目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3、能根据画面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并能根据图画背诵符合图意的诗句。

4、认识部首“雨字头”。练习描写“雪、灭”2个字。

能在老师的帮助下借助“注释”和“参考译文”大致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老渔翁在寂静、寒冷的江面上孤舟独钓的情景。

1、出示“江雪”图片,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师:谁能用一二句话介绍一下图上的景象?

2、交流反馈,适时出示生字卡片“雪、寒”。

3、总结,板书古诗题目,学习“雨字头”。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也很完整。这幅画上画的是:寒冷的冬天到了,大雪不停地下着,江边已积了厚厚的雪。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古诗,题目是——板书——江雪写“雪”时,用红色标注“雨字头”,边写边说:第三笔是——横钩;这一点一点的多像——小雨点啊!

师:有谁知道老师为什么要把这部分用红笔写出来?(不知道的,可以看看书。)。

1、播放媒体,学生赏听。

师: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唐朝的诗人柳宗元写的这首古诗,大家要仔细看图,认真听录音。

2、再放媒体,老师讲解一句意思,再出示一句诗句。师: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讲解,再看着画,听录音,想想你明白了什么?师:寒冷的'冬天到了,大学纷纷扬扬,山上早已不见了小鸟的影子,山里的小路上看不见一个人影。这真是——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师:在这冰天雪地里,有一个老翁穿着蓑衣,头戴斗笠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一人在江上钓鱼呢——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3、交流听明白了什么。先自己说说,再同桌交流。

1、出示整首古诗,明确学习任务。

2、老师一句一句范读,学生跟读。

1、自由练读。

2、小组交流读。

3、全班交流读。

4、打擂台背诵古诗。

1、抽读生字。

2、交流记字好方法。

1、根据老师讲的内容,背诵相关的诗句。

2、根据画面选择诗句。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九

本课以亲切、中肯的语言娓娓道来,揭示了自信对我们成长的重要性,并告诉我们如何树立自信心,面对人生。

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用事例开头,引出下文对自信的议论,这部分,讲了一正一反两个事例,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第二部分,向学生推荐了一道可以调查自己自信心的测试题,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部分,讲述了四种提升自信心的可行办法,由主到次,符合学生的认识特点,易于接受;第四部分,用诗的语言,意味深长的点明了文章的中心。文章脉络清楚,语言特点亲切、自然,非常有说服力。

1.情感目标:通过对文章的学习,教育学生如何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对美好人生的追求。

2.知识目标:把握文章中语言特点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3.能力目标:体会文章亲切、自然的文字风格。

1、导言:我们已经知道了自信对于一个人的神奇作用,那么,你有几分自信呢?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这12个题目来初步测试一下。

2、打开课本,学生如实自我测试(师读题,生作答)。

3、测试的结果是怎样的呢?指名读结果分析。

4、请结果是“信心十足”的同学谈一谈平日是怎样看待自己的.。

1、自读第三部分。说说作者提供了几个方法。

2、再读课文,用最简单的语言概括使自己自信起来的方法。(可以自己总结,也可以在课文中画出语句。)。

3、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4、请测试结果为“自信不足”的同学齐读,后指名谈谈自己此时的想法。

5、小组讨论:想想还有哪些方法可以让自己自信起来?全班交流。

1、自读。本段语言有什么特点?说说应该怎样读?

2、指名读,齐读。

3、说说本段的修辞手法,仿照课文句式补写文中省略号部分。

4、交流。

罗曼罗兰说过:“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自信于每一个人是如此的重要。学了这篇课文,我相信同学们都有各自不同的领悟,文中的哪些句子对你有所触动呢?请画出来,写写自己的体会。

1、背诵最后一段。

2、练笔《说说我的优点》。

3、搜集关于“自信”的名言或故事。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十

学习内容分析: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童年时,妈妈的花边饺子,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成了年后,给妈妈过生日,他也包了一个带花边的花边饺子,体现年迈的母亲对儿子的疼爱和儿子孝顺母亲之情。文章表现了母子之间真挚的爱。

学情分析: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通过提问和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深入体会母子包花边饺子的用意;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六个生字,读读记记“威风凛凛、破天荒、大吉大利”等词语。

2导学生朗读课文,感悟母子之间真挚的爱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文中母亲和儿子包花边饺子的用意,感悟母亲对儿子的爱,体会儿子对母亲的孝敬。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扣题质疑。

二.自由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想一想,怎样记住这些字?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3、借助工具书或请教同桌解决生字词。

拮据:缺少钱,境况窘迫。

破天荒:比喻事情第一次出现。

威风凛凛:本课指妈妈很威风,使人敬畏的样子。

历久:经过很长的时间。

4、课文围绕“花边饺子里的爱”写了哪几件事?(小时候妈妈为我们包花边饺子,长大后我为妈妈包花边饺子。)。

5、自读课文,为课文划分段落,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妈妈喜欢包饺子。

第二段(第2~3自然段):妈妈给“我们”包花边饺子。

第三自然段:(4~6自然段):“我”给妈妈包花边饺子。

三、走进童年,体会母爱1.默读课文1至3自然段,思考:花边饺子为何能给小时候的我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你能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出来?2.交流后出示课件:

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1)理解“花招”是什么意思(花招的原意是欺骗人的狡猾手段、计策,本课中的“花招”是借用,带有褒意),妈妈的“花招”是什么?(2)妈妈为什么要耍这个小花招儿?仔细读读第3自然段,结合文中的“挨”“每月几十元工资”“养活”“破天荒“等词语,体会当时生活的拮据。

在妈妈的“花招”里,你感受到了什么?如果你就是那位妈妈,你能想象一下当时她心里在想什么吗?指导朗读。(此刻你对那一个个花边饺子有了什么新的感受?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读句子。)(3)引读课文。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在这样拮据的日子里,——(生接读)即使不逢年节破天荒包上一回饺子,妈妈也总是要包上两种馅儿:一种素的,一种肉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在我和弟弟常常捣乱,把饺子弄混。让妈妈只好混在一块煮时——(生接读)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小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子!”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捏出了漂亮的花边饺子——(生接读)我和弟弟好奇地看,妈妈把饺子边儿用手指一捏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就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煞是好看。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才使得妈妈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生接读)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正是这浓浓的母爱,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虽然生活艰难,有妈妈的呵护,我们依然是快乐的。

(4)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小的花边饺子,包的不仅是肉馅儿,还包着母亲对孩子的爱。这种亲情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蕴藏在字里行间。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这一份浓浓的爱。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

四、研读课文,亲情回报小时候,妈妈的花招儿,让我感受到了那份无声的浓浓的母爱。长大以后,我也耍了个花招,我们认真读读课文4至8自然段。

1.默读课文4~8自然段,想想我耍了什么花招?2.反馈交流。

(1)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用糖馅儿包了一个花边饺子。

妈妈最为得意,而且这种花边饺子是妈妈教会我包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妈妈对饺子的特殊感情。)(3)“每逢见我拎回肉馅儿,妈妈就立刻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来调馅儿,绝不让其他人沾手。那麻利劲儿,那精神劲儿,又像回到了她年轻的时候。”(她年轻的时候是什么样?联系第2自然段体会。)(4)妈妈的花招给我的童年带来了乐趣,那我的花招给妈妈带来的是什么?(快乐、惊喜)你能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引领学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来体会,如: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堆饺子,哪儿能那么巧就让我吃着这个饺子呢?”等句子。)从这个糖馅儿的花边饺子中,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儿子对母亲浓浓的爱)分角色朗读生日这天的对话,我们一起来感受“我”对母亲的爱。

[还是从“花招”入手,通过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感受花边饺子给母亲带来的无比惊喜,引领学生体验我利用妈妈教会我包的花边饺子报答了无私的母爱,再次认识文中的“花边饺子”的内涵:爱的象征。]五、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默读全文,然后出示句子:

(1)花边饺子给我们的童年带来乐趣,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让我和弟弟连看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2)她不知道我也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把糖馅儿包到了花边饺子里。

幸福时光中的糖馅水饺,倾注着赤子报恩的深情。作者采用对比手法,将相隔数十年的两种水饺,用“情感”之线编织在文章中。没有豪言壮语,但是最朴实的语言抒发了最真挚的情感。)六、拓展延伸读写结合学完了《花边饺子》这篇课文,你们是不是有一种深深的感情在涌动呢?请你们以“亲爱的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段话说说你们的心声吧!作业设计1读课文,找出并摘抄自己喜爱的词语。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十一

1.导入:出示民族器乐唢呐的图片,介绍唢呐的构造及吹奏姿势。

2.感受唢呐的音色:听唢呐的声音(选取一小段)

3.初听乐曲,启发学生凭借“标题”描述乐曲表现的情景

乐曲分为:赶路.吆喝.山谷回声.山村活跃.选购.告别.继续前进

4.再听乐曲,在每个“标题“出现的地方加上代表性的动作

6.综合表演

1.初听歌曲,谈谈自己的感受及歌曲的情绪

2.有感情到地朗读歌词

3.运用图片或vcd,展示满山坡丰收的场景,感受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4.跟琴分句学唱歌曲

5.注意切分音的唱法和后倚音的唱法

6.教师范唱“同音变尾“的乐句,请学生找找特点,并唱一唱

7.完整地跟琴演唱

8.跟录音演唱

说一说唢呐的音色及特点,模仿一下吹奏的姿势

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情景

根据教师出示的各段标题,给每个标题加上代表性的动作

分组展开模拟表演活动,用动作.表情再现山村售货员的形象

谈谈对歌曲的感受

朗读歌词

9.感受农民丰收时的喜悦心情

学唱歌曲

找一找歌曲特点,唱好歌曲中的难点

完整演唱

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

能自主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感受北方民歌的基本特点

2.初听《蓝花花》

感受情绪是怎样的?

说说你对蓝花花这个形象的印象

3.说明:“蓝格英英采”形容蓝得发亮耀眼

4.再次听全曲,更深切地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2.再听:主题旋律共变奏了几次?

歌词没有了,但你听出了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结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1.初听歌曲:歌曲表现的是一个怎样的情景?速度是什么样的?

2.再听:风格是什么样的?念白的声音要注意什么?

3.跟着音乐进行念唱合练,并模拟掏洋芋动作边唱边表演,体验念唱合作的乐趣,体验劳动带来的快乐。

听教师介绍,听独唱版〈蓝花花〉,感受情绪,说一说对蓝花花的印象

理解“蓝格英英采”的意思

再听歌曲,体会情感

听钢琴演奏的〈蓝花花〉,说一说两种艺术形式的不同感受

说出旋律共变奏了几次

说一说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说一说结尾的印象

感受情绪,说说歌曲的风格

学一学念白部分第四课时

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色与豪情。

学会用不同的感情表达歌曲的思想内涵,再现北方民歌的特色与豪情。

学唱《革命将士出征歌》

1.介绍背景,激发学生学唱的热情。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并说一说歌曲的风格

3.跟着录音整体学唱歌曲

4.指出几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符点音符.跳度大的地方(第六小节).结束句等

5.跟着钢琴完整演唱

6.跟录音演唱,注意进行曲风格

一.复习本单元歌曲

(1)《对花》

(2)《唱得幸福落满坡》

(3)《革命将士出征歌》

要点:注意每首歌曲的情绪

四“我的创造”:给歌曲创编歌词

用〈革命将士出征歌〉的音调,再创编一段歌词,并交流唱一唱。

听歌曲,说说感受,是什么风格

跟着录音整体学唱,说一说难点

跟琴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完整演唱,注意用进行曲风格

复习本单元歌曲

学会歌曲《对花》,并能有感情地演唱。

使学生了解滑音的实际唱法,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感受歌曲所表现的热闹场面,并通过对班内优秀同学的表彰,激发学生的成功感,培养自信心及主人翁意识。

《对花》歌谱的教学及对歌曲情感的体会。

滑音与倚音的实际演唱效果。(其中倚音不作新授要求。)

录音带,录象带,大红花若干,大歌片,红绸带每生两条。

一.师生问好。

随《军队与老百姓》的音乐进入教室,坐定后随音

乐拍手。

二.基础练习。

1.练练:4/4

拍手 0× 0× 0× ×× | 0× 0× 0× ×× |

跺脚 × × × 0 | × × × 0 |

拍手 0× 0× 0× ×× | 0× 0× 0× × ||

跺脚 × × × 0 |× × × 0 ||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一回勇敢的解放军,去打击敌人,好吗?(生:好!)我们今天的任务有3个,首先要求我们按指定的'步伐行军,因为敌人非常狡猾,而这种步伐能混乱他们的视听,第二步就要与我方的地下党员接暗号,取任务,然后就看谁能出色的完成任务,我们就为他戴上大红花!好吗?(生:好!)

师:你看,这个就是上级给我们的行军步伐,哪位优秀的解放军能完成?

1).出示拍手的节奏,请一位学生念念。

2).学生齐念节奏两遍,第1遍休止符的地方可先用“嗯”代替,第2遍时请生把“嗯”念在心里。

3).用手打节奏,休止符时手往外。

4).出示跺脚节奏,请生分组配合再由生独立完成。

2.节奏。4/4

××××|×× ×× ×- | ×××××× |×××-||

师:我们踏着这个整齐的步伐前进着,敌人果然没有发现我们,同学们,真不愧是解放军,第1个任务顺利完成了,现在我们应该寻找地下党员,与他接上头后取得任务,那位地下党员是谁呢?请你找找看,他的标记是,(教师的穿着),对了,我就是那位地下党员,我接受上级组织的委托,前来接头,暗号是这条节奏。

1).教师出示节奏。

2).请各别生念念,注意附点与切分。

3).全体同学蹲下来用双手在凳子上打节奏。

4).出示旋律,(滑音先不要出示),请生视唱。注意倚音部分,教师提示倚音“3”唱得短促。

5).加上滑音,师唱后请生听辨别有何不同?效果如何?

6).讲解新知识:滑音记号,并唱唱上滑音与下滑音有何不同?请生演唱效果。

7).跟琴唱唱这条旋律。

1.视唱歌谱。

师:暗号接上了,你们确实是聪明的解放军,下面

1).教师出示大歌片,请生视唱歌谱(边点拍边唱)

2).师范唱,纠正错误,请生齐唱。

3).提醒学生滑音部分,及倚音部分的演唱效果。

4).师弹琴,请生聆听,在心里默唱,纠正音高。

5).生跟琴唱唱。

6).师生接唱歌谱,男.女生接唱歌谱。

7).随琴听结束部分,请生把两遍歌谱一起唱唱。

2.歌词教学。

师:好!现在密码已经由同学们解开啦!炸药也已

安装完毕,你听!雕堡被我们炸掉啦!

1).录音播放爆炸声,枪声,以及事先录好的敌人投降声。

师:这是胜利的炮声!老百姓们高兴地拿起锣鼓欢迎我们解放军进城啦!不信,你看!

2).播放百姓欢迎红军的录象,同时播放歌曲《对花》。

3).用练练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让我们踏着整齐的步伐进城吧!

4).唱歌词。

师:解放军同志们,让我们和老百姓一起庆祝胜利吧!我们和他们一齐歌唱!

5).师弹琴,请生在心里歌唱。

6).生跟琴一起唱,师注意衬词部分的地方要求学生咬字清楚。

7).再提示滑音部分,把韵味唱出来。

8).师生分角色演唱,感受热闹的气氛,有感情的唱,说说“对”花这种民歌的演唱形式(一问一答。)

9).分男.女生按角色演唱。

10).学习秧歌步(出示秧歌步的动态步伐。)

师:刚才录象中,他们还跳着秧歌,打着鼓,那么我们也来高兴一下,学学他们的秧歌舞吧!(生跟一起跳。)

11).随着音乐边甩绸带边跳秧歌。

12).用不同的形式边唱边跳,可以分组,也可按男女生分。

13).创编歌词。请生分小组创作,然后教师选几给大家一起唱唱。

14).表彰优秀同学,其他同学唱歌,师为生戴上大红花,

师:老百姓说要谢谢我们,并要为出色的解放军戴上大红花呢!

15).表彰其他方面出色的同学。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十二

3、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感受海棠花的美,感悟生命的魅力。

4、提高质疑的能力,并能通过研读课文,解决问题。

初读课文,寻找花与潮的关系的句子;研读第四自然段,体会“花动如潮,花多如潮,花盛如潮,花声如潮”

能感悟生命的无穷的魅力

一、审题质疑 感知花如潮

1、出示课件:(潮水) 谁来说说这潮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出示课件:(花)那这些花又让你想到了什么词语?

3、出示课题:可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种特别的“潮”(花潮)

4、审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预设:花如潮有什么关系?花潮是什么样的?

5、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圆通公园看一看吧。(课件出示课文第1、2自然段内容)

6、圆通公园里那么多的景物就包含在这14个字,让我们来读读,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7、其实圆通公园不仅景致多,那里的花潮更是美不胜收。就让我们随着作者,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

二、初读解疑:寻找花如潮

1、自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

(2)、在课文中找找写花潮的句子,想想这是这样的花潮?

(3)、课文除了写花潮,还写了什么?

三、精读研究,感受花如潮

1、作者为什么称海棠花为花潮呢?大家一起去课文中找找答案。一边读,一边划出相关的句子。

2、交流研读

(1)后山沿路有一大片海棠,平时枯枝瘦叶,并不若人注意,一到三四月间,真是花团锦簇,变成一个花的海洋。

向高处看去,隔着密密层层的绿荫,只见一片红云望不到边际。(板书:花多如潮)

a你们是怎么理解:枯枝瘦叶和花团锦簇的?

b(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一簇簇、一丛丛的海棠花,形成了一个花的海洋。所以作者称海棠花为花潮。老师用一个词概括――(板书:花多如潮)

(2)每棵树都在微风中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每一朵花都在枝头上显示着自己的喜悦。

a、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b、朗读指导

c、(出示课件)你们看,这就是在枝头微笑的海棠花,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朵,你将如何炫耀自己的鼎盛时代,如何显示着自己的喜悦?(让学生大胆想象)

d、这么多的同学的想象给我们一种争奇斗艳的感觉,你们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

e、现在你能模仿老师刚才的样子,概括花与潮的关系?(板书:花盛如潮)

(3)、有风,花在动;无风,花也潮水一般的'动。在阳光照射下,每一个花瓣都有它的阴影,就仿佛多少波浪在大海上翻腾。你越看得入神,你就越感到这一片花潮正在向天空、向四面八方伸张,好象有一种生命力在不断扩展。

a、引导质疑:为什么无风花也在动?

b、那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

c让我们深入到课文中去体会一下吧。

d你们怎么理解“有一种生命在不断扩展?”

e、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生命的魅力吗?

概括花与潮的关系 (板书:花动如潮)

(4)你可以听到潮水的声音……犹如海上午夜的潮声。(板书:花声如潮)

a、作者听到了哪些声音呢?

b、还会有些什么声音?

c、这些声音是作者听到的,为什么还要写上一个“也许”?(讨论)

d、是啊,正是这朦朦胧胧的声音,交织在一起,才让作者想到了――海上午夜的潮声。

e、通过朗读来表现这隐隐约约的声音?

f、能试着背一背吗?

g、概括(花声如潮)

小结:花团锦簇,繁华似锦,看花人蜂拥而至,我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潮之中

3、整体回归

这么美丽的海棠花真是让人留恋往返,就让我们来回味一下吧。(读三个句子)

四、分工积累

1、这么美的句子能把他积累下来就更好了。大家可以小组合作,一人背一句,等会儿,一起展示你们的成果。

2、展示背诵成果。

附板书:

10、花潮

花多如潮

花盛如潮

花动如潮

花声如潮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十三

第一节最大公因数。

本节知识点:

如果数a能被数b(b不能为0)整除,a就叫做b的。

(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3.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总结:

a.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b.用倍数关系找: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c.用互质数找:两个不相等的质数,最大的公因数是1。

d.用相邻两个自然数找: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第二节最小公倍数。

本节知识点: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解法二:短除法。

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最小公倍数方法总结:

2.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27的最小公倍就是27;。

27和5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54。

3.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5;。

27和8的最大公约数也是216。

2023年六年级语文三单元教案(优质14篇)篇十四

要求1、认读11个生字。

2、了解南沙守礁官兵的艰苦生活,体会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

3、体会侧面描写对人物品质的衬托作用。

了解南沙守礁官兵的艰苦生活,体会他们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无私奉献的精神。

一、介绍南沙群岛的有关知识。

二、由原题《生命禁区的太阳花》做引导。

1、什么是生命的禁区?文中指哪儿为生命的禁区?为什么称这里为生命的禁区?你是从文中的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找出来读一读。

2、太阳花在北方称为什么?谁能简单介绍一下这种花?(指名简单介绍)。

3、为什么南沙战士回把这种不起眼的太阳花定为南沙礁花?(坚忍不拔、无所畏惧)。

三、细读课文,品味文章内涵。

1、在这生命的禁区,为了祖国的领土的完整,我们的守礁官兵数星、望月、听涛、思乡。即使再艰苦他们没有忘记祖国人民的重托。文中战士们的哪些生活片段让你深受感动,找出这些生活片段,说说你为什么感动?(可以在文中作批注。)。

汇报a、缺淡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每日只有5公斤淡水。

(2)洗衣难,战士干活不穿军装,怕洗衣费水。体会侧面描写的好处。

(3)洗澡难。

战士们用雨水洗澡。出示句子,练习朗读,体现战士们盼望洗雨水澡的焦渴心情。

南沙桑拿,主要体会南沙桑拿给战士们带来的困难,重点体会“烤箱”这一词语。

何正会的遗体。重点体会“长癣、发炎、惟一”等词语。

(4)自己蓄水。

b、缺蔬菜。

出示句子,练习朗读。

“半天、切得不能再薄、舍不得”

c、生活单调。

训练、放哨、巡逻、侦察,数星、望月、听涛、思乡,体会到什么?

2、在南海,淡水就是生命。有了水,荒岛才能变绿;有了水,官兵才能生活。为此,官兵们千方百计地节水,想方设法的储水。但是他们对祖国的亲人却是无比的慷慨。

从文中的哪些段落可以看出战士们对祖国亲人的慷慨?在文中找一找,说一说你的感受。

(给病人治病、帮助修整渔船、送300千克的水)。

这300千克的水意味着什么?这其中包蕴着什么?

小女孩想表达什么样的心声?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

4、每当政委看这幅画时,心中的情感总如大海的波涛,他在给小女孩的回信中写到:齐读(谢谢——幸福)。

这几句表达了守礁战士怎样的心声?(谈感受)复备课。

四、扩展练习:

1、如果你是南沙的一名守礁战士,你想对祖国的人民说些什么?

2、如果你想给南沙的战士写一封信,你最想说什么?

3、如果你是一位即将登上南沙的一名守礁新战士,你又想说些什么?

4、如果……。

板书设计。

南沙卫士。

坚韧不拔、无所畏惧。

生命禁区的太阳花。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心底的秘密心底的秘密(精选19篇)

    优秀作文可以给读者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引发共鸣和思考。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的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我们的心灵犹如一座高大的城堡,里面有许多大门,有的专

    最新学校廉洁承诺书(实用17篇)

    2.学校是一个富有知识和智慧的殿堂,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这里探索和成长。接下来,请大家阅读一些学校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中心小学校长室:我是中心小学

    精宣传方案策划(热门23篇)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活动的背景、目的、资源、时间等各方面因素。希望这些策划方案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策划方案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让自律会委员在丰富课

    乡卫生院开展全民营养周活动总结(精选22篇)

    活动总结是对一次活动的过程、结果以及经验教训等进行总结和评价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总结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为以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通过对

    最新西安博物馆之旅(模板23篇)

    优秀作文具备丰富的内容和精准的语言表达,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优秀的作文是通过充分思考、深入研究而写出的文学作品,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优秀

    2023年车间领导个人述职报告(实用12篇)

    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推动工作的持续改进。2.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我叫xx,xx车间主任,

    最新学校财务每月工作计划表大全(17篇)

    一、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培训,组织财务人员参加财务人员培训,提高认识,不断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了解新准则体系框架,掌握和领会新准则内容,要点、和精髓。

    2023年大班奏乐教案(热门17篇)

    在大班教案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些教案范文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1、感受乐曲幽默该谐的风格,并

    2023年餐饮工作失职检讨书大全(16篇)

    检讨书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过去的行为,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这里收集了一些学生写的优秀检讨书范文,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学生们的成长和改进。尊敬的xxx:您好

    2023年小学生给清洁工人的一封信(优秀20篇)

    优秀学生在各种学术竞赛和活动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展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潜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些优秀学生的学习笔记和心得体会。尊敬的环卫工人们:你们好!现在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