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

时间:2023-12-17 作者:曼珠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一系列教育手段和策略的总称,包括讲授、讨论、实验等多种形式。下面是一些三年级教学计划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启发。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一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纸的发明过程。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一、质疑揭题。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

3、根据课后习题1的图表,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三、学习课文1—3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3)。

3、轻声读一读这几节,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那样的书有什么缺点?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帛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帛。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3自然段。

7、师生对读1-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2)(课件练习3)。把下面相关的内容填入方框里。

(3)重点理解:蔡伦发明的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它以树皮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早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五、拓展说话。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二

1、通过品读课文感悟老婆婆虽然贫穷但心里却充满阳光。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微笑能带给人们快乐和幸福的道理,学会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微笑的魅力,在生活中善待每一个人。

2、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真诚的微笑能带给人们快慰,让人释怀。

导学互动

课件

(一)提纲导学

1、直接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对《礼物》这一课的初步学习,我们已经掌握了本课的生字新词。

2、导学提纲

(2)、老婆婆生活环境是如此艰苦,那她是怎样面对生活的呢?

(3)、生活贫穷、外表不美丽的老婆婆却受到人们的尊敬,这是为什么呢?

3、自学设疑

(二)合作互动

相信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个人体会,让我们来碰撞思维的火花。

4、小组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并与小组成员共享自己的读书体会。

5、展示评价

对导学提纲中的问题,小组长汇报,组员补充,其他小组给予及时的评价,师给予及时的指导。

预设一:面对家境如此穷困的老婆婆,你想对她说些什么呢?

预设二:从字里行间,我们能感受到老婆婆虽然穷,但她生活的怎样?请用用几个词语概括。

预设三:这礼物究竟“神奇”在什么地方呢?

6、质疑解难

同学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请大胆说说出来,让我们来共同解决。

(三)导学归纳

7、学生归纳

学习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字词句、写作手法、情感体会)

8、教师指导

老师对同学们整体表现做出点评,提醒学生掌握好本节课的内容。

(四)拓展训练

9、拓展运用

(1)各式各样的人,都有哪些人到过老婆婆那里?各式各样的人接到老婆婆的礼物都产生了神奇的作用,他们当时是怎么想的?除了课文中提及的以外,还有哪些人?讨论交流。

(2)在学习与生活中,你有没有神奇的礼物要送给别人呢?你收到过这样的礼物吗?说一说,写一写,做一做。

10、编题自练

同学们,请你们当一回小老师。根据这节课的知识,编一道试题考考同桌,加油哦!看看哪一位同学编的题比较好!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三

1学会10个生字,学习用硬笔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生字。

2理解“坐落”“浓密”“晨曦”“掩蔽”“絮语”“茁壮”“拔地而起”等词语,欣赏并积累文中生动形象的词句。

3闭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山里学校环境的美和山里孩子成长的快乐,进一步产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和理解词语的方法,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山里孩子成长的快乐。

1鄙字卡片、朗读带、教学挂图或课件。

2贝领学生参观自己的学校,了解学校各类人员的工作情况。

3开展“手拉手”活动,通过见面交流或书信,了解山里学校的一些情况。

1~2课时。

2崩矗听听山里的伙伴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自己的学校的。(放课文录音)边听边想,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哪些情况?然后自由发言。

过渡:山里的孩子为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分享快乐和幸福,特别写了这篇文章,叫《我们的学校》。来,我们一起学一学。

1、读出自豪感。

2、鄙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新词,读准字音,讨论词义,老师巡视。

4、帮助学生理解部分词语。

1、同学们,读了课文,这个学校的环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根据插图和课文的描述,加上自己的合理想象,用彩色笔画出学校的草图。

2、校园里,山里的孩子们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你是怎么体会到的?根据学生对重点句的欣赏,老师相机指导朗读并归纳:

(1)快乐游戏。

(2)与大自然交朋友。

(3)认真学习。

3、这么难得的学习条件,山里的孩子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1)自读第5~9段,展示自己读得好的句子。

(2)说说自己朗读时的感受,想想从哪些地方看出山里的孩子成长是幸福的。理解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过渡:在这么美的校园里学习,山里的孩子们是多么快乐、幸福、自信和自豪,让我们也投入大山的怀抱,和山里的孩子一起,也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学校”。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四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朗读课文,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通过文中重点词句的品读,体会小姑娘纯真、一丝不苟的美好形象。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感受小姑娘认真负责的美好形象。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叔叔的良师益友。

教学过程:

一、切入。

1.出示“小读者”“编辑”这两个词语,读一读,说说什么是读者和编辑。

2.揭示课题。

3.围绕课题质疑。

二、初读感知内容并识字。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生字新词检测。重点注意:“您”和“你”的区别;“及”和“级”的区别。

3.再次默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4.学生交流,教师注意指导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随机板书以下内容:小姑娘、编辑、两个错别字。

5.课文中的小姑娘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品读体会小姑娘的可爱。

1.外貌的可爱。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写小姑娘外貌的词句。

学生交流朗读以下词句,体会小姑娘的可爱:扎着蝴蝶结,年纪不过_岁,扑闪着一双明亮的眼睛,脸蛋红扑扑的。

2.找出写小姑娘神情和语言的词句。

3.放声朗读这些词句,指名读,随机点拨说话人在话语中表达的感情。

4.学生默读这些词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5.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随机点拨。重点注意以下语句;。

(1)“你是编辑叔叔吗?”“我是来提意见的。”小姑娘从书包里掏出我们最近出版的一期杂志,一本正经地说,“这里有两个字错了。”

(2)“是的,我查过字典啦!”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11页„„谁叫‘包么’呀”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再说下去了。从这段话中知道些什么呢?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为了这两个错别字下了工夫,不但查字典还要把错误的地方记熟,小姑娘活泼又善解人意等)想象当时的情景读好这一段话。

(3)“嗯,”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她改正。”

从这一段话体会到些什么?(爱读书、真诚地帮助朋友)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几千米的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几千米”。

6.读课文,再说说小姑娘给自己留下怎样的印象。

四、品读体会编辑的心情。

1.默读课文,找出写编辑叔叔的心情、神情变化的词语。

2.交流后出示以下词语:甜丝丝的、愣住了、诧异、将信将疑、尴尬、火辣辣、笑着问、久久难以平静。

3.读课文,抓住这些词语进行体会。

4.讨论:编辑叔叔为什么心里甜丝丝的?引导学生读好第1段。

后来编辑叔叔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他在想些什么呢?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谈:小读者提出意见和建议,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让编辑充满信心)。

五、完成作业。

1.分角色根据提示语朗读课文。

2.识记本课生字新词。

区别形近字:蜜、密;稿、搞;极、级;淘、掏。

3.书写生字。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语。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五

1、学习儿歌,理解课题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写生字。

一、音乐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你听出这是什么歌了吗?(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请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园、上学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儿歌。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4、默读课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读。在书上做出标记)

5、谁来说一说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交流:词语、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说出“嫩草吐绿,春天的脚步进了”理解“梦已经被染绿”的含义)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还会藏着有关春天的什么秘密?(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蛇冬眠结束了,树发芽了……)

7、小作者发现这些秘密时,心里会怎样想?(指名读1――4节,读出喜悦的感情)

8、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老师呢?(指名读5、6小节)

9、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乐曲,请你伴着音乐,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可以读给同位、好朋友听)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残、融、嘱、散”,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老师用红笔标注)

2、(学生组词

3、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资料,寻找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五、作业

1、背诵儿歌。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六

能够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无价的,懂得要孝敬父母。

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感受到母爱是无私的、无价的。

联系上下文及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投影片、红色心形卡片。

一、直入新课。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7课,齐读课题《账单》。

二、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索取、报酬、如愿以偿、羞愧万分、塞进。

3、课文中出现了几份账单?找到这两份账单读一读,想一想它们有什么不同?

三、重点理解。

1、是谁先给谁写账单呢?

彼得为什么会给妈妈写账单呢?你能从文中找到答案吗?你觉得小彼得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课件出示句子:由于他聪明过人……小商人了。)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

2、小彼得觉得自己是个小商人了,他要把自己掌握的填写账单的方法用到生活中,于是,他给妈妈写了这样一份账单。(课件出示账单)。

自己读一读,小彼得帮妈妈做了什么事?索要多少钱?

最后他还对自己进行了一个总结,说:

(出示句子:我一直是个听话的孩子)。

(1)读读。

(2)“一直”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吗?

(3)出示:我是个听话的孩子。

我一直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读读,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有什么体会?

(4)你能用“一直”说一句话吗?

3、师:小彼得所做的事情你有没有做过?你做过什么?

你有没有想过给妈妈写一份账单索取报酬?如果你这样做了,妈妈可能怎样做?

4、小彼得的妈妈是怎样做的呢?你能从文中找一找吗?

妈妈心里可能在想什么?接下来妈妈做了什么?你从哪知道的?

5、小彼得向妈妈索取60芬尼,妈妈给他了,小彼得得到了这60芬尼,他……(学生说:如愿以偿)。

什么叫“如愿以偿”?你有如愿以偿的时候吗?

6、正当小彼得如愿以偿,要将60芬尼放入口袋时,他发现了妈妈的账单(课件出示)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生前师后)。

(学生自由发言)。

10年的吃和穿,生病时的医药费、护理费需要多少钱?

10年来妈妈一直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你,这些需要多少钱?

10年来幸福的生活着,这些又需要多少钱?

(2)如果真的付给妈妈报酬,要付多少呢?

有一位专家帮我们计算了一下,想听吗?(听资料)。

听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一说。

可是,彼得的妈妈是怎样写的?(出示:再次师生对读,师前生后)。

7、小彼得读着妈妈的账单,此时此刻他感到……。

什么叫“羞愧万分“?

出示:于是………妈妈的口袋!你从哪看出他羞愧万分?

(指名读一读)。

师:现在,你对小彼得有什么评价?

四、讨论题意,升华内涵。

小彼得的呢?

2、师:彼得把小脸蛋藏进了妈妈的怀里,他一定会把这件事永远珍藏在心里。我们也一样,要时刻用这个故事来告诉自己:

父母对我们(),我们应该()。

五、课后小结。

1、我们应该感谢小彼得的妈妈,她的这份爱的账单让我们感受到母爱的无私,亲情的无价,它不仅教育了小彼得,更深深感动了我们。此时此刻,你想到自己的妈妈了吗?你想说些什么?拿起笔,写在心形卡片上!

六、布置作业。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七

1、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情感。

3、让学生明白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应该互相尊重。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的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世界各国的资料,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关于世界人种的相关资料,如文字介绍,图片等,丰富学生认知。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请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资料。

2、播放录象(出示图片),丰富学生感知。

3、同学们,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在我们这个广阔的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们,例如,我们中国人就是黄皮肤、黑眼睛的黄种人,还有白皮肤、蓝眼睛的白种人,卷曲黑发、黑眼睛的黑种人??尽管肤色不同,可我们象兄弟姐妹一样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有一位美国诗人就写了这样一首诗――最美的花束。

4、指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自学课文

1、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认识,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做标记。

2、检查自学情况:请五名同学分节读课文,引导学生评价是否读得正确、流利。板书生字:漆、冠。

除了说“漆黑的头发”,还能说漆黑的什么?引导学生用漆黑说句子。 “冠”是一个多音字,你知道吗?学生给它注音组词。

3、同桌合作朗读课文,注意互相评价。

4、男女生合作读课文,男生朗读一、二节,女生朗读三、四节,第五节齐读。 5、学生自由大声地读诗歌。

(四)理解课文

1、读了课文,你知道或读懂了什么?

2、一、二节告诉我们什么?引导学生观察他们的眼睛。(三、四节教法一样。)

3、引导学生说一说:你觉得最美的花束是什么?为什么把孩子们比作漂亮的花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节。

4、引导学习语文天地中的读一读、填一填,会用________和________一样________。说一句话:

5、老师提出要求,学生在读诗歌。

6、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拓展延伸

(六)作业:

回家读儿歌、并且练习背诵,把课文中好词好句多读几遍明白怎样用。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八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了解课文从哪几方面来介绍西藏高原,学习文章的写作方法。

3、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西藏,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通过朗读,理解,学习文章介绍,说明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西藏,立志将来为国立功劳。

《青藏高原》歌碟,西藏高原风光课件。

从歌曲和学生认知前提来建构学习本课的前提。听了豪迈激昂的《青藏高原》你有何感受?以学生熟悉的音乐引入课文,激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搭起认知桥梁,联系学生认知前提:你知道西藏在哪儿吗?你对它有多少了解?在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并简介西藏。

读了文章,你认为西藏高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学生也许会概括的讲美丽富饶,也许会具体到某一个方面来说,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说说西藏高原的美丽体现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从课文,文中插图,课件,以及图文结合的方法,通过感情朗读,体会到高原的天空、湖泊、森林的确非常美丽迷人,相机引导学生认识这美好的景致都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的美,保护生态平衡。

2、结合课件师生共同总结课文3-5自然段写了高原的美,通过这几方面写的:天空

湖泊、鲜花美丽

森林

(这部分用课件根据学生的回答,一步步出示,引导学生认识文章介绍事物的条理性。)

1、教师用课件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分小组合作学习课文6-9自然段。

(1)合作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2)讨论课文从哪几部分介绍西藏高原的富饶?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各部分又是怎样具体讲的。

(4)各小组自主选择汇报学习结果的方式,比一比哪个组最会学习。

2、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参与指导。

3、展示合作成果,评定各组学习效率。

课文用清晰的条理,为我们介绍西藏高原的美丽富饶,学到这里,同学们想说些什么?

(西藏高原这样美丽富饶,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你们长大了去开发那里的宝藏,使我国的西藏更加美丽富饶。)

《西藏高原》一课,在课始我以歌曲和学生的认知前提引课,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角色,进入活动,整个课堂情感态度,价值观都有机的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环节。

在这堂课中我的语言藏有丰富的潜台词,语调的轻重缓急、快慢节奏都带有“弦外之音”,对学生含而不露的批评。委婉含蓄的要求,不失时机的启发和鼓励都可通过语言暗示提示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代替不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在这节课中我巧妙地将朗读文章,理解文章,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教育学生热爱西藏高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注重环保,保护生态平衡这些三维目标结合起来,既学习了文章,同时又对学生进行了思想教育。作到了既教书又育人。运用一些形象、生动、逼真、贴切的课件,将学生带入西藏高原那美丽富饶的神秘境地。同时学生可以借助情景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课件扮演的技术把课文内容活化为语言交际的素材,模拟现实生活演练,教师创设特有的教学外部环境,能使学生无意识活动在学习中同时发挥作用。教学一开始的豪迈激昂的歌曲消除了学生怯场的心理。美国人类研究社社长卡尔.施米歇尔说:如果你认为学习另一种语言很困难,你就会感到困难。但如果你真的把精神放松,相信你的老师,并且懂得学习是你头脑要做的最自然的事情之一,事情就会比你可能想到的情况还要容易,这种心理暗示使这堂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另一方面,这堂课值得反思的是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动机,课堂上提出的语言都富有激励性,通过教师各方面的指导,学生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教师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个学生、宽容每个学生的过失,关注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期待唤醒学生,用成功激励学生,学生都积极参与了教育教学的全过程,所谓“亲其师,信其教”,“心有灵犀一点通”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要用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交往,欣赏每一位同学,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课中允许学生大胆的发表个人见解,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合作学习中,学生的个性张扬得到极致的发挥。

在《西藏高原》一文的讲授中还有一处值得反思的版块那就是板书。板书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窗口”能体现课文的脉络、重、难点以及主题思想等,在新课程向我们走来的今天,教师都认为教学的每个环节力求一个“新”字例外,这篇课文板书设计注意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到大自然的美,西藏高原的美,受到熏陶、感染,提高审美情趣,让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好的板书是学生思维的启迪,例如:在课文的3、4、5自然段中分别讲述了西藏高原的美,天空、湖泊、野花、森林不同的特点,在整理后既是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可应用于指导背诵,一举两得,效果不凡。

当然,《西藏高原》一课的教学出并非十全十美。比如学生如何在读中感悟,在朗读中内化,如何欣赏领悟文本中精彩的表达艺术进而进行创造运用等方面还有些欠缺即工具性有些弱化。另外从学法上看,教师以自己对文本的认识理解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多,这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真正形成。

总之,在《西藏高原》一文中教学中人文气息,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强烈关怀意识,以及幽默、睿智的个人素养,都值得我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努力。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九

1、在阅读过程中认识9个生字“灌、辑、刊、诧、版、典、幺、辣、嗯”。积累9个词语“编辑、诧异、出版、杂志、一本正经、字典、火辣辣、错误、良师益友”。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诧异、尴尬、将信将疑、一本正经”的意思。

2、学习课文,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课文中“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句话的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学习文章主人公对事情的认真态度和负责精神。

一、谈话导入,理解词语。

1、出示课件:同学们,这些杂志、画报你们喜欢看吗?可你们知道这些杂志、书籍在大家拿到手之前都要经过哪些步骤吗?(需要杂志社的编辑叔叔阿姨对大家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校对,最后印刷后才能出版。)。

2、对这些刊物中的作品进行整理、加工的人我们称之为编辑。(出示媒体)学习生字:刊辑版(刊——强调第一笔是横版——换部首辑——读音)。

3、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讲述发生在小读者和编辑之间的故事。

出示板书:小读者。

二、整体感知,概况主要内容。

1、这位小读者和编辑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让我们带着问题读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出示自学要求。

3、交流读音:幺嗯小读者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向编辑提出来。

师:这位小读者为了向编辑提出这个问题,容易吗?她是怎样做的呢?

小读者发现自己喜欢的少年读物中有两个错别字,便不辞辛劳地跑了很多路,向编辑提出来。(提示:不辞辛劳)。

三、抓关键词句,深入学习。

1、师:老师这里有两个词语谁能来正确地读一读?出示词语:诧异、火辣辣(拼一拼读一读)。

2、理解诧异。师:诧字的写法要强调(右边是个宅字强调撇)诧异是什么意思?你能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近义词、拆字法)火辣辣(辣的左边部首)结合课文什么火辣辣?作者感到难为情了,因此脸上火辣辣的。

(1)处境困难,不好处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真真随机出示;。

(2)“是的,我查过《新华字典》,”小姑娘抬头看了我一眼,像背书似的说,“十一页第九行,‘蓝天’的‘蓝’应该是‘蓝色’的‘蓝’字,这里印成‘兰花’的`‘兰’字,还有,七十页第三行,把‘包公’印成‘包幺’,嘻嘻,谁叫‘包幺’哇??”小姑娘大概是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她不说下去了,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_文中“我”为什么而尴尬?读读句子,小姑娘像背书似的说出了正确的两个字,说明什么?(已经记得很熟了,她对于这件事情非常的认真已经看了不止一遍了。)读读这句话结合课文内容,想象说话:当李真真看到我尴尬的脸色,心想:哎呀,我这样说叔叔是不是生气啦,,于是,不再说下去,悄悄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新华字典》。

通过想象说话,和不再说下去、悄悄地这些词语理解李真真的纯真、善解人意。不说这个词语写出了李真真体谅我可能觉得难为情。_指导感情朗读。

(3)我仔细核对了一下原文,果然是我们错了,顿时脸上火辣辣的。果然一词证明了小姑娘真的仔细阅读,提出了正确的意见。此时的我脸上火辣辣的,心想:真没想到一个十岁的小女孩竟然那么仔细,我们这些编辑感到真羞愧呀。

(4)“唔,”小姑娘十分认真..地说,“你们编的杂志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老师说,朋友有了错误,要及时帮助他改正。”认真说明小姑娘吧杂志当做了自己的朋友,热心帮助自己的朋友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启发学生思考从哪里看出小姑娘是在及时帮助朋友改正错误?——为了两个错别字特意跑一趟,来回要走好多路。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真诚,一丝不苟)随机板书“来回要走好多路”。

3、小姑娘的言行让我深受感动,望着她远走的背影,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

出示句子:“我想,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从时时刻刻和千千万万体会到什么?(体会到编辑的责任重大,不能有丝毫差错)理解词语:“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好朋友。写一写近义词(深情厚谊、千言万语、狂风暴雨、山清水秀、情真意切、风轻云淡)。

“怎样的人才被称为良师益友呢?”为什么说千千万万的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小读者是编辑的良师益友,是因为小读者也会发现编辑的错误,帮助编辑改正,使他受到教育和启发,让编辑们办的杂志更完美。同时读者也是编辑的知心朋友,小读者的夸奖和感谢,让编辑的工作更快乐更有信心。)。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

1.认识“燕、躺、茄、挂、能、错、仔、细、皮、刺”10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再演一演。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燕子三次观察冬瓜和茄子所发现的不同之处及心理的变化。

教具运用。

多媒体课件、字卡、头饰、冬瓜和茄子实物。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出现两条谜语:

a、紫色树,开紫花,紫色果里有芝麻。(猜一蔬菜名)。

b、身穿绿衣裳,身胖地里躺,生的籽儿多,个个白脸膛。(猜一蔬菜名)。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条谜语,看谁猜得又对又快。

2.引出课题,板书后齐读课题。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圈出生字宝宝与同桌同学互相认读。

3.出示生字宝宝卡片(带拼音),指名读、带读、齐读。

4.生字宝宝会认了吗?去掉拼音,个别读,开火车读。

5.这些生字宝宝真调皮,一眨眼它们又藏到课文里去了,你们还认识吗?

6.点读课文,要求读课文时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

7.想想:小燕子到菜园里去了几次?

三、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第一次小燕子发现了什么?自读课文找出小燕子和妈妈的对话,划上自己喜欢的记号,再和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

2.谁来读?

点评,看谁读出小燕子和妈妈不同的语气来。

3.冬瓜大,茄子小,大家用动作表演一下吧。

4.师生分角色读,边读边做动作。

5.师总结:小燕子真聪明,第一次就发现了冬瓜和茄子大小不一样。

(板书:冬瓜是大的,茄子是小的)。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小燕子第二次又发现了什么?它和妈妈又说了些什么呢?

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

2.谁来读?把小燕子高兴的心情读出来。

点读、互评,男、女生分角色读。

3.师总结:第二次去小燕子又有新的收获,它又发现了冬瓜和茄子颜色不相同。(板书:冬瓜是青的,茄子是紫的)。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课件(课件显示小燕子飞到菜园里认真观察的情景。)。

师:这一次小燕子听了妈妈的话,它又飞到菜园里,睁大眼睛,仔细地看呀!认真地找呀!终于它又有了新的发现,它高兴地——叫了起来!

师:高兴地叫起来,谁来读一读小燕子的话?

点读、点评、再点读、点评,配乐全班齐读这一自然段。

2.师总结:呀!小燕子第三次来到菜园里,它又有新的发现。(板书: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

看看小燕子妈妈,她满意地笑了。

3.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议一议,燕子妈妈为什么会满意地笑了?

4.全班交流讨论。

四、配乐分角色读课文。

五、分角色演一演。

六、拓展延伸。

1.出示课件(燕子妈妈和菜园图片)。

师:前几天燕子妈妈邀请我到它的菜园里去做客呢!看,我还拍了几张照片,临走时燕子妈妈还让我给小朋友们带回些礼物,大家看!(老师拿出冬瓜和茄子实物,分到各个小组。)。

2.学生分组活动。通过看,动手摸,切开观察,说说发现冬瓜和茄子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3.全班交流。根据下面句式,练习说话。

我发现冬瓜,茄子。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一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领悟故事深刻的思想内涵,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深入到字里行间以获得情感的体验。在品读中要有所感悟并形成见解,提高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全面发展。

重点难点:

1、了解本文作者及当时的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内容,领悟课文深刻的思想内涵,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难点。

2、感受小女孩几次擦着火柴出现的幻象,从而感悟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起学生对小女孩的同情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心,并启发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激发对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2、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划分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3、联系小女孩的生活背景,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的合理想象,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本文的朗读录音,安徒生的资料简介与写作背景简介录音。

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1、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

同学们,你们喜欢世界作家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吗?你们有谁知道安徒生是哪国人吗?他都写过什么作品?你们又听过他的哪些故事呢?谁来说一说?(学生简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安徒生笔下的这篇名作《卖火柴的小女孩》。

2、播放安徒生的简介与写作背景简介录音。

安徒生(1805~1875),19世纪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的童年生活贫困不堪,受尽颠沛流离之苦,因此,他童话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侮的穷苦人。在创作生涯中,每逢圣诞节,他总有一本新的童话集出版,作为献给孩子们的礼物。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朴素。他的童话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为世界各地的儿童和成人所喜爱。的作品有《海的女儿》《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在这些童话里,他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对达官贵人的虚荣、残酷和腐败作了无情的揭露,对幸福生活充满了向往和热爱。

童年。当安徒生的母亲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她就被赶出家门到街上求乞,但她不愿求乞,又不敢回家,于是她就躲在城里的一座桥下坐着。没有鞋穿,她只好用双手抱着双脚取暖,安徒生就是怀着对母亲深切的同情及对世道的不平,创作出了这篇童话故事。

二、教学设计。

1、播放本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听,真正地走进故事,了解故事梗概。)。

2、速读课文,整体感知。(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标画出相关词句,回答相关问题,整体感知全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作者是怎样描述小女孩卖火柴的情景的?说明了什么?(标画出相关的词句:“冷极了”“下着雪”“快黑了”“大年夜”“赤着脚”“又冷又饿”“哆哆嗦嗦”“蜷着”“缩成一团”)。

学生甲:小女孩在这样寒冷的大年夜里光着脚卖火柴,说明小女孩的生活很痛苦、很悲惨。

老师小结:大年夜本应该是孩子与父母团圆欢聚、最幸福的时候,可是卖火柴的小女孩却在此时流浪街头,叫卖火柴。说明小女孩的生活境遇非常悲苦。

(2)小女孩“没注意”什么?她“忘不了”什么?为什么?

学生乙:小女孩“没注意”的是她美丽的金发,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因为饥饿与寒冷使小女孩顾不了自己的美丽,她更需要的是温暖与食物,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苦。

老师小结:在这样一个本应幸福温暖的夜晚,小女孩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叫卖火柴,要为家里挣一点儿钱来维持生活。这是一个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她眼巴巴地看着有钱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无可奈何地闻着街上飘着的烤鹅香味。这段描写流露出作者对小女孩深深的同情。

(3)为什么小女孩一次又一次擦燃了火柴?共擦了几次?

学生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是为了看到一次次美好的幻境。

学生丁:因为“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她燃亮了火柴,感觉“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但是,美妙的幻境很快就因为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了。联系上面的内容想象,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街上,已经走了一天了。这时候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啊,所以小女孩才在幻境中看到大火炉。从作者的描述中,我可以体会到小女孩在幻境中的满足与欢乐,同时又与残酷的现实作了鲜明的对照。

(5)小女孩后几次擦燃火柴的原因是什么?她看到了什么?

饥饿食物……烤鹅寂寞欢乐……圣诞树。

孤独慈爱……奶奶痛苦摆脱……飞走……。

(6)在当时的社会,小女孩真的能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吗?

学生戊:当然到不了,这只是小女孩死前的一种美好的幻觉。在那黑暗的社会中,小女孩只有饥饿与寒冷,没有欢乐和温暖,最后冻饿而死。这充分说明社会的不公平。

老师小结:虽然小女孩一次次地擦燃火柴,可是火柴却一次次地熄灭了。她的眼前没有火炉,只有寒冷;没有烤鹅,只有饥饿;没有圣诞树,只有寂寞;没有奶奶,只有孤独;没有得到摆脱,只有面临死亡。小女孩用死亡摆脱了寒冷,摆脱了饥饿,摆脱了痛苦!这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7)本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甲:这篇课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寒冷的大年夜,一个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头叫卖火柴,她又冷又饿,为了取暖擦燃了一根根火柴,在火光中,她看到种种美妙的幻境,最后冻死在街头,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深切同情。

老师小结:这篇童话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因饥寒交迫而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作者通过用美妙的幻境与残酷的现实生活作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控诉了当时的丹麦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合理性,揭露了专制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和不幸遭遇寄予的深切同情。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故事的情节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结构。)。

(1)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学生甲: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先叙述了大年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在街上卖火柴;之后写小女孩蜷缩在墙角里擦燃火柴取暖,并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境;最后写小女孩捏着烧过的火柴梗冻死在街头。

(2)按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全文可以分成几段?

学生乙:全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顺序,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4自然段):讲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小女孩痛苦、悲惨的生活现状。

第二段(第5~9自然段):讲小女孩一次次擦燃火柴,眼前产生种种幻境。美丽的幻境与冷酷的现实对比,体现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三段(第10、11自然段):讲了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街头。

4、体会作者想象的合理性。(让学生联系小女孩的生活背景,围绕“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都是实实在在的事物吗?为什么?”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展开想象的合理性。)。

老师小结:这些都是小女孩在擦燃火柴时所看到的美妙幻境,不是实在的事物,是作者的想象。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个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没有疼爱,她是多么渴望得到温暖,得到食物;渴望像别的孩子那样得到欢乐,得到圣诞礼物,她是多么想念疼爱她的奶奶呀!可是这些都根本无法得到,只能在她临死之前的幻觉中出现。在这强烈的对比中更突出了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5、结束语。

同学们,卖火柴的小女孩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她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小女孩生活的那个环境,用心感受她内心的痛苦,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反思:

1、“读”是语文课的基础。通过朗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内或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自己选择读、说的内容、形式。全班交流时,也要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选择,独立体验。

2、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自主探究能力、想象和表达能力、朗读能力。教学中教师要运用让学生谈感悟、抓重点词、表演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达到以读代讲,以读悟情,以读达情的目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品读课文内容,通过分析、理解重点词句,进一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2、整体把握故事的情感旋律,重点感悟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准备:

《卖火柴的小女孩》录像片段,本课重点句段及问题投影。

教学过程:

一、观看录像,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文题目)下面,我们一起观看录像,让这个录像片段把我们再次拉回到19世纪那个寒冷的夜晚……(播放录像片段)。

老师过渡:在一个又冷又黑的晚上,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夜,卖火柴的小女孩孤苦伶仃,饥寒交迫,最终被冻饿而死。这是个多么可怜的小女孩呀!下面让我们更深入地学习课文,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同情。

二、教学设计。

1、标画词句。(引导学生细心读课文,标画出有深刻含义的词句。)。

2、分析词句。(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分组讨论,交流感受。弄明白作者这样写的目的,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1)课文几次提到“大年夜”?都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到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甲: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第一次是在课文开头,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第二次是写小女孩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看着别人家窗户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心里忘不了这是“大年夜”;第三次是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在街头。

老师小结:课文三次提到“大年夜”,这是给故事安排的特定时间与特定环境。“大年夜”本应是欢乐的、幸福的,而小女孩在大年夜走在街头,在大年夜看着别人家窗户里透出的灯光,闻着烤鹅的香味,在大年夜冻饿而死。大年夜的节日氛围更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更能引起人们对她的同情。

学生乙:说明火柴是小女孩一家人生活的来源,对小女孩来说,每一根火柴都很珍贵。联系上文她一根火柴都没有卖掉,内疚与怕挨爸爸打的恐惧使她更不敢浪费一根火柴,但是难忍的寒冷逼得她顾不得挨打,终于抽出一根。

(3)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学生丙:这道“奇异”的火光,使小女孩看到暖烘烘的大火炉,得到了短暂的温暖和满足。在这雪花漫天飞舞的“又冷又黑的晚上”,这对于一个“赤着脚”“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蜷着腿缩成一团”“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的小女孩来说,实在是非常可贵的。

(4)你从小女孩看到的烤鹅中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丁:小女孩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她已经一整天没有吃东西了,而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这个饥饿难忍的小女孩多么渴望得到食物哇!

(5)小女孩为什么看到了美丽的圣诞树?

学生戊:大年夜是一年中最令孩子兴奋的时刻,可以围着美丽的圣诞树尽情地欢乐。又冷又饿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也不例外,她也需要欢乐,渴望得到欢乐。这体现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之情。

(6)小女孩为什么在第四次擦燃火柴时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学生己:从“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来分析,小女孩孤苦可怜,家里只有奶奶最疼爱她。在小女孩面临绝境的情况下,她最想念的就是奶奶,自然在幻觉中看到了奶奶。

(7)小女孩第五次擦燃了一大把火柴,为什么?

学生庚:小女孩的目的是把奶奶留住。对小女孩来说,这世界上没有光明,没有温暖,奶奶的出现使她无比留恋。她清楚地知道,火柴一灭,慈爱的奶奶就会不见了。所以,她不顾一切,“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老师小结:这里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联系上文,小女孩在多次幻想破灭之后想起了死去的奶奶,渴望用一大把火柴来留住这世界上疼爱她的奶奶,所以她孤注一掷,擦燃了一整把火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小女孩内心的痛苦和绝望。

3、整体把握故事的情感旋律,重点感悟文章最后两个自然段中含义深刻的语句,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出示语句及问题)。

(1)“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出示问题:小女孩既然是被冻死的,为什么还“嘴上带着微笑”?

学生甲:这是因为小女孩曾在幻想中感到自己的灵魂飞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天国去了。她就是在这样美好的幻想中死去的,所以她的“嘴上带着微笑”。

老师小结:幻想与现实、死亡与微笑形成鲜明而强烈的对比,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引发人们对她的无限同情。

(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出示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把它放在全文的结尾,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乙:这句话的意思是小女孩冻死了,但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在幻境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在幻境中她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再也“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把它放在全文的结尾,使我们感到小女孩死前是那样向往美好的生活,但她只能在幻境中看到她想要得到的东西,而结局又是冻死在街头。如此鲜明的对比,更使我们同情小女孩的不幸遭遇。

学生丙:“她曾经多么幸福”是指她曾经有过的幸福,是指她擦着火柴时出现的种种美好的幻想。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她是没有幸福可言的。“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是指在新的一年里她幸福了,这里的“幸福”实际是反语,真正的意思是死亡。因为她用死亡摆脱了寒冷、饥饿与痛苦的生活。透过两个“幸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压抑心头的满腔悲愤,感受到作者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

老师小结:课文没有写小女孩最终幻想的破灭,而是让小女孩在美好的幻想中飞走了,这是因为作者实在不忍心让这个有着悲惨遭遇的小女孩再一次地失望了。小女孩用美妙的幻想来满足自己对幸福的渴望,但她一次又一次地被拉回到痛苦的现实生活中,幻境越是美好,越体现出现实的悲凉,越体现出这个黑暗社会的冷漠无情。最后,作者让小女孩用死亡来摆脱冷、饿、苦、痛,用死亡来摆脱这个悲惨的世界。还有比死更能说明悲惨的吗?这表现出作者对小女孩深切的同情,以及对当时社会黑暗的无情揭露与控诉。

4、赏析全文。

文章一开始,作者就把一个赤着脚叫卖的小女孩置于一个又冷又黑、下着雪的大年夜的典型环境里,这就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之后作者用实与虚的对比,交替描写美妙的幻境与残酷的现实,流露出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紧紧牵动着读者的心,并继续关注小女孩的命运;直至最后写小女孩跟奶奶一起飞走了,交代出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觉中“幸福”地死去了。小女孩的生活是这样的痛苦,小女孩的幻想是这样的美好,小女孩的结局又是这样的悲惨!字里行间,我们都能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压抑在心头的辛酸与悲愤,体会到作者对小女孩悲惨命运寄予的深切同情。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读中欣赏、积累语言,感悟珍珠泉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按一定顺序叙述的表达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预设】。

一、资料导入,揭示课题。

1。用“资料袋”导入新课:请阅读“资料袋”中的材料,看看我国有些什么神奇的泉。(1分钟)2。在我国的崇山峻岭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温泉,这是我国的一大旅游资源。比如:昆明市安宁的温泉富含矿物质,有调理身心,治疗疾病的神奇功效,被誉为“天下第一汤”;坐落在宁海县城西北20公里的国家级森林公园境内的宁海温泉,被天台山和四明山环抱,风景绝佳,如同“世外桃源”。在腾冲县的火山群中,有许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热气升腾的泉水,其中最大的泉水被称为“热海”。不少地方还有一些被誉为“珍珠泉”的泉水。比如,昆明市黑龙潭的“珍珠泉”,安宁市曹溪寺的“珍珠泉”……(出示图片,学生欣赏)(1分钟)。

3。在课文中,“我”的家乡的山林中也有一眼“珍珠泉”。想知道这是一眼什么样的泉吗?让我们跟随作者去欣赏它的美丽身影吧!(板书课题:珍珠泉)。

【设计旨意】:通过阅读资料,回忆自己所见过的泉,增加感性认识,拉近与课文的距离,为学习课文做准备。

二、一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对照拼音读准“镶嵌、青苔、蕨草、青褐色、缘故、一嘟噜、绽放、扑哧、干涸”等词语,并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5分钟)2。四人小组成员轮读课文,通过各组员的声情并茂的朗读,相互正音,相互学习,同时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悟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钟)。

3。四人小组交流:

(1)说说读了课文后,家乡的珍珠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一段,把这段读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4分钟)。

【设计旨意】通过读、听、议,既使学生从整体上感知了课文大意,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三

1、认识本课“茵、砰、芽、吟”4个生字,会正确书写12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本的内容,体会小豌豆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从而使孩子们懂得生活中不能没有爱,爱是最伟大的,也是最幸福的。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诗歌,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要有爱心。

通过学习,感受安徒生童话世界中的真、善、美,激发学生人人都要献出一份爱心,生活会更幸福,世界会更美丽。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遇到不懂的记下来。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们畅所欲言)。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请同学们打开书122页,读一读吧!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用课件出示文中的生词,指明读,开火车读。

3、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豆荚”、“青苔”、“绿茵茵”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如:“笑吟吟”、“懒洋洋”、“骨碌”、“滴溜溜”、“”等词语可以让学生用身体的语言表演出来,或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境来理解。

对于其他词语可以师生共同解决。

4、检查读文情况: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围绕着什么写得?你有什么样的印象或看法。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印象或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小房子没打开前读懂了什么?(教师引导,它们都有怎样的愿望和理想?你最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抓住第五颗小豌豆的观点,让学生着重体会5自然段。特别是最后一句,让学生充分理解小豌豆的品质。(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朗读指导,抓住“神气”“懒洋洋的说”“想了想说”等语气助词,让学生边体会边充满感情的朗读)。

(1)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姑娘对小豌豆的爱?

(通过关键的词句如:啊!是一颗小豌豆,长出小叶来了。笑吟吟的说,乐得叫起来等启发学生想象当时小姑娘的心情,如:“惊喜”“自己有了生活的希望”“自己的病会好起来了”“快乐”等。朗读时出“啊”“呀”的惊喜,笑吟吟的喜悦,引导学生,从内心读出对小豌豆的深爱之情。

(2)引导学生体会文本中那些地方反映了小豌豆对小姑娘的爱?

(抓关键的词如:长出小叶—长出豆藤——-猛进的长————-开出粉红的花儿)。

(3)你怎样理解她扶着出台,慢慢地,慢慢地,竟站了起来……这一段?此时小姑娘的心情是怎样的?(小组内交流)(让学生体会到:小豌豆的长大满足了小姑娘的愿望,使她鼓励起了战胜病魔的信心,朗读指导学生读出惊喜的感情)。

(4)整体回顾全文,美读中品位始终所蕴涵的情感。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形,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四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3.默读课文,能找出证明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的词句,能体会到它们之间的真挚友情。

4.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重点。

1.能体会青头和红头对话时的心情,分角色朗读课文时能读出相应的语气。

2.能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图,并借助路线图讲故事。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思路说明:教学设计一的思路是“集中识字——厘清脉络——聚焦对话——改写对话。”本设计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厘清文脉络,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练说故事;关注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和动作描写,引导学生体会红头和青头的心情变化。提供学习单作为支架,帮助学生转换角度想象人物对话。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咱、偷”等10个生字,读准“答、应”等3个多音字,会写“旅、咱”等13个字,会写“旅行、要好”等17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厘清文脉络,画出红头在牛肚子里的旅行路线。

教学过程。

一、交流旅行经历,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你们喜欢旅行吗?为什么?你们去过哪些地方旅行?

2.揭示课题:在牛肚子里旅行又会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在牛肚子里旅行》。

板书课题,并指导书写“旅”:左窄右宽。右下部分先写撇,再写竖提、撇,最后写捺。

3.提问:读了课文,你有什么疑问?

预设:怎么会到牛肚子里旅行呢?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我们平常的旅行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围绕“旅行”这个词做文章,让学生分享生活趣事,唤醒学生的生活记忆,同时激发学生探究可稳定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了解课文内容。

1.出示自读要求:

(1)带着自己的问题,自由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在容易读错或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想一想有什么好办法解决。

2.学生自读后交流反馈,教师指导认字词。

交流多音字:“答应”中的“答”、“一骨碌”中的“骨”都读第一声,“应”读轻声。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五

1、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读懂每个自然段,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学习本课生字词。初步体会数字说明和比较说明的作用和方法。学会使用“如果……就……”造句。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了解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去了解太阳。

1、读准本课生字读音,特别注意翘舌音:氏、兽、殖、蔬;。

平舌音:存的发音。

2、正字:

(1)“抵”字的右半部分下面有一点,“氏”的下面没有一点,要强调记忆。

(2)“繁”字结构比较复杂,要引导学生分析记忆,注意下面部分不是一个“系”。

(3)“殖”字的右半部“直”中间不要少一横。

(4)“蔬”字下面的笔画要让学生注意,不要少一点。

三、按自然段轻声读课文,出示以下句子:

1、太阳离我们一亿五千万公里远。

2、太阳大的很,一百三十万个地球才能抵的上一个太阳。

3、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4、如果没有太阳,地球上就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5、有了太阳才有云、雨、雪。

6、有了太阳才有风。

7、太阳光有杀菌能力。

8、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四、引导学生发现以上句子与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是每个段的中心句。

五、指名自由读报课文,要求读报得正确,自然段之间和结构段之间要掌握适当的停顿。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不可信,这是神话传说。)。

(可以)。

既然可以,课文用后羿射日的传说做开头,你觉得有什么作用?

5、接着课文写了太阳离我们很远,用什么写法说明太阳很远呢?(用数字)。

(用数字说明问题,给读者的印象是具体的、确切的,有较强的说服力。)。

(二)学习第2、3自然段。

1、指名读第2、3自然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这一段是写太阳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的,从哪些事实说明这种密切的关系呢?自然段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这段的意思,把它找出来。

这一小段第二句的意思和第三句的意思一致不一致?

第二句用了哪个词?(如果……就……)。

2、你能用”如果……就……”造句吗?

3、课堂造句练习:教师提出假设的事实,学生补充可能的结果。

如果明天下雪,

星期六如果爸爸妈妈都休息,

村前这条小河如果架起一座桥梁,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第五自然段。根据前面概括,这一段告诉我们:因为有了太阳,才有云、雨和雪,为什么?根据下面的问题,画出段中的答案:

雨和雪是什么生成的?(云)。

云是什么生成的?(无数小水滴)。

水蒸气是哪里来的?(从地面上的水)。

地面上的水怎么变成水蒸气?(吸收了太阳的热变成的)。

(五)学习第六自然段。

1、6自然段。提问:这一小段是写有了太阳才产生了风,谁能用一句话归纳:风是什么?(风是流动的空气)空气为什么会流动?(空气有的地方冷有的地方热的缘故)空气为什么会有冷,有的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多空气就热,有些地区吸收太阳热量少,空气就冷)。

教师可以适当补充: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性,受热胀变轻就会上升、移动,随着冷空气就会补充,这就形成了流动,也就是形成了风。

(六)读第7、8自然段,简要地说说太阳有杀菌能力,可以利用它防病、治病的实例(师生共举例)。

(七)通读课文,结合板书总结。

学习了《太阳》这篇课文,我们获得了有关太阳的特征的知识,明确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距离我们又很远,才能给我们送来光明和温暖,也才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

2023年三年级西师版语文名师教案(优秀16篇)篇十六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气勃勃的景象,培养热爱大自然春天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分自然段指读全文,思考: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背诵第一自然段,说说你的感受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默读思考:课文抓住了哪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讨论交流。

(1)“蒙蒙的”是什么感觉?(体会春雨的特点)。

(2)读中体会:“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展开带黄色的嫩叶的柳丝”(引导学生读出舒缓、轻柔,体现柳丝的柔美多姿)。

(3)理解“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先引导学生理解“赶集”的意思,再讨论春天的花草与“赶集”有什么联系?最后说说“赶集”在文中的意思?要让学生想象花儿争相开放的春天的特有景色)。

3.出示课件,展示“微风、细雨、柔柳、青草、绿芽、鲜花”这些景物,与“飞。

来一只只机灵的小燕子”的画面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可以用哪些成语来描述?

4.你能美美地把这段文字读出来吗?配乐指名朗读。

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从这一段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燕子飞行的情景,燕子飞得很快,很轻)。

2.你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再读第三自然段第一句。

4、你从中看出了什么?读读这个词所在的句子,体会体会。

5、我们从“唧”这个字也可以看出什么?

6、还有哪些地方看出燕子飞得“轻快”?

7、大家把第三自然段朗读一遍,看谁读得让人感觉到燕子飞得轻快,姿态优美。(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重点字词理解句子意思,通过对“斜、掠过、唧唧”的理解尽情的体验燕子飞行的轻快、灵巧和快乐。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最喜欢的词、句子。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

(1)辨析“几痕”和“几根”。

(“几痕”写出了电线很高很远,看上去淡淡的,隐隐约约的。)。

(2)板画体会“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

(3)理解“春天的赞歌”,课文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赞美春天充满。

生机,表达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设计意图:通过对“几痕”和“几根”的辨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利用板画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

五、总结全文。

1.学了本课,你有何感受?

2.配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体会春天的美丽和燕子的可爱。

六、作业超市(自选两题)。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

3.选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模仿燕子外形的写法,抓住这种小动物的外形特点,写一段话。

相关范文推荐

    五年级弟子规读后感(实用18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中内容的概括,更是对自己思考和成长的记录和展示。接下来是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读后感,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祖母死了,父亲

    暑假初二散文(精选17篇)

    优秀作文是对作者创造力和思考能力的全面考察,我们应该积极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追求作文的卓越。接下来,小编将向大家分享几篇优秀作文的经典案例,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

    最新个人正规购房合同大全(16篇)

    在购房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了解房产市场,掌握相关政策和法律知识。以下是一些关于购房的成功经验和经典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

    2023年人教版三年级语文惊弓之鸟原文及教案(通用18篇)

    三年级教案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教学计划,它对教学的顺利进行起着关键作用,我们需要做好三年级教案的准备工作。在这里您可以找到一些经过优化和创新的

    最新小学四年级语文番茄太阳课文及教案(专业21篇)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接下来是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师编写的四年级教案,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1、复习词语。2

    2023年三年级语文人教版新编教案大全(15篇)

    编写三年级教案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与学校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相符合。希望通过分享这些三年级教案范文,能够给教师们提供一些教学上的灵感和启

    精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免费的教案(优秀16篇)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编写优质的三年级教案显得尤为重要。一、直接导入:二、仔细读课文的第一

    我为梦想而努力(热门14篇)

    梦想是生活的灯塔,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不会迷失在人生的迷雾之中。下面是一些专家对梦想实现的见解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在人生的路途中,有许多事情需要

    最新西师大版的三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专业21篇)

    在编写教案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兴趣爱好。以下是一些备受好评的三年级教案范文,如果对大家编写教案有所困扰,不妨参考一下。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做幸福的教师演讲稿件(优秀22篇)

    作为教师,撰写演讲稿也是一种提升自己才华和修养的机会,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教师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以下是一些深入浅出的教师演讲稿,讲解了复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