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一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一开始对这句话的理解并不深,因为那时的我虽然可以说看了许多书,可是十有八九是看故事情节的,好词好句几乎没有进展。当然,那是因为我阅读方法一点儿也不正确!以前,我从未划过好词好句。现在,无论在校还是在家,老师父母都要求我边看书边做批注,才让我养成做批注的习惯。
书其实比网络给人类带来的帮助更多更大。就拿“凿壁偷光“来举例吧。在家做作业时,你如果遇见了“凿壁()光”这道题,上网查查很快就知道是“凿壁偷光”。可如果考试时又遇见了,那你可能会写成“凿壁借光”。看书可不一样了!你一定会在书里找到为什么不是“凿壁借光”,而是“凿壁偷光”的答案,这样考试时就不会写“错”了。
读了上文,你应该知道了要多读书并正确读书了吧!正确阅读,是我们进步的阶梯。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一共收录了197个道理。把每日一信分成11个不同主题:1.如何度过留学生活的'每一天?2.如何成为一名优秀钢琴家?3.如何准备比赛和音乐会?4.如何建立深厚的师生情谊?5.如何面对每天宣传?6.如何面对社会荣誉?7.如何分担家长的甘苦?8.如何面对暂时的成功?9.如何同时做好几件事?10.如何面对更大的挑战?11.如何做到更上一层楼?吴章鸿是一位艰难的下岗女工,同时也是一位单亲妈妈。为了年仅16岁的儿子远赴乌克兰敖德萨音乐学院留学期间能够自强自立,顺利的完成学业,利用打工之余阅读各种书籍,并将其中的精华吸收,给孩子用“每周一信”的方式教育远在他乡的孩子。这些道理就像是心灵鸡汤,融合着平凡而伟大的母爱,滋润并激励着孩子成长。
一步登天做不到,但一步一个脚印能做到;一鸣惊人不好做,但一股劲做好一件事,可以做;一下成为天才不可能,但每天进步一点点有可能。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又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是可望不可及,也不是可求不可遇,只是每天都不能自视清高而眼高手低,不能踏在昨天的荣誉上自以为了不起。不满足,不停步,不回头,在平和的心境下没想着要创造什么奇迹,可月上枝头时发现今天着实没有白过。自己心里踏实,迎接明天的早晨就不会心虚。
每天进步一点点,难的就是老是那么一股劲,热情不因悲欢离合而起伏,劲头不随阴晴圆缺而波动,每天都要给自己一个雷打不动的作业,而且每天都要雷打不动地把它完成好。一点点进步并不引人注目,就是这一个个不引人注目,终将突然托起一个意想不到的成就。
每天进步一点点,需要每天都要具体设计,认真规划,既不能急躁,又不能糊弄,更不能作假,因为这不是做给别人看,也不是要跟人交换什么,而是出于律己的人生态度和自强不息的进步精神。
每天进步一点点,使每一个今天充实而又饱满。
每天进步一点点,终将使你一生厚重而充实。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三
1、多读书多学习多求经验,就是前途的保障。
2、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3、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满足。
4、贪者因书而富,富者因书而贵。
5、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
6、读书乐,写作苦,苦也乐也皆一般。
7、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8、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9、我们可以由读书搜集知识,但必须利用思考把糠和麦子分开。
10、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
11、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12、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13、读了一本书,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
14、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5、失败是常有的,如果你能站起来,成功就在眼前。
16、书籍是伟大的天才留给人类的遗产。
17、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
18、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19、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20、读书读得太多,反而会造成一些自以为是的无知的人。
2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2、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23、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
24、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
25、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26、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
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8、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2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30、一小时的阅读,不会因毫无所获而令你伤心。
31、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
32、读书要从薄到厚,再从厚到薄。
33、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
34、如果说书一朵花,那我们就是蜜蜂,只在勤劳地采蜜,才会取得丰硕的成果。
35、书籍就像一盏神灯它照亮人们最遥远最黯淡的生活道路。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四
一个曾到亚洲来当僧人,在印度、尼泊尔、泰国、缅甸、俄罗斯、波兰、澳大利亚等国都住过的冥想修习者。
首先,打破一个对于冥想的理想预设:进入冥想,我就一定会平静下来,达到放空状态。实际上当你开始冥想的时候感觉更焦虑,其实这并不是冥想导致的,不过是让你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东西。
“越抗拒、越凶猛”,当你以一种抗拒的姿态去对待这些念头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只有焦虑,进而觉得冥想一点用都没有,然后就想放弃。
其次,明确冥想是一种对心灵的训练,它的要义就是熟能生巧。神经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在冥想时,不仅大脑活动发生了变化,大脑的.结构也会随之改变,这就是“神经可塑性”。而长期的冥想练习会让大脑中与幸福和快乐相关的区域变得更加厚实生动。
冥想是不用做任何改变融入在我们生活中的活动,最终目的是达到正念的境界!
去影响每一个日子的品质,那就是最高的艺术。
在正念环境中,冥想不是要去阻止想法控制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放弃控制、不插手、不介入,学会以被动的方式集中注意力,同时将心灵安放在他自有的环境中觉醒。
正念冥想有三个要素:
有意的专注于一件事,可以感受到简单、清净;非评判的态度顿悟,心在当下。
所谓“念”,是今和心。一颗处在当下的心就是一个“念”,是冥想的状态。
心最喜欢做两件事,一是不断地跳入到未来,规划或者担忧一些还没有发生的事,二是不断的切换到过去,后悔或难过一些已经发生过了的事。冥想可随时随地进入状态,只是要做到正念冥想要求的三个要素就难了。
重复坚持最好。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一点点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任何伟大的成功都不可能唾手可得。我在读完《每天进步一点点》后理解的更为透彻。
每天进步一点点,听起来好像没有冲天的气魄,没有诱人的硕果,没有轰动的声势,可细细琢磨一下:每天,进步,一点点,那简直是在默默地创造一个料想不到的奇迹,在不动声色中酝酿一个真实感人的神话。
当今芸芸众生,愿意踏踏实实干的少了,渴望一步登天的多了,孩子刚出生就恨不得能说话,刚认识几个字就想着当作家,大学刚毕业就想着成为百万富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成了浮躁的借口。结果我们这个社会到处是乱撞的“无头苍蝇”,却少见盯在一处辛勤采撷的“蜜蜂”。“每天进步一点点”理念的提出,无疑是一副“消暑退烧”的清醒剂。“每天进步一点点”重在“每天进步”四个字。所谓“每天进步”就是永不停止向前迈进的脚步,而不是今天进步大一点,明天后天就可以歇歇了。有句俗语叫“不怕慢、就怕站”。为什么“不怕慢”呢?因为再慢,只要一直保持前进的态势,就一定有到达目标的时候,滴水之所以能穿石,不在于它的力量有多大,而在于它的坚持不懈;为什么“就怕站”呢?因为一个人有再大的本事,有再快的速度,如果具有兔子的心态,陶醉在良好的自我感觉中睡大觉,十有八九会输给平时不起眼的“乌龟”们,更不要说实现什么宏大的目标了。
“每天进步一点点”的价值还存在于对“一点点”的珍视上,阻碍一个人成功的通常不是那些显而易见的大问题而是一些平时不注意的鸡毛蒜皮的小事,正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不用心解决掉,就能无休止地消耗人的精力。不凡见于细微,永恒藏于瞬间,一个人的境界就体现在那“一点点”的小事上,做好了“一点点”,成功自然会水到渠成。竞争对手常常不是我们打败的,是他们忘记了每天进步一点点。不论每个人的能力怎样,只要你每天能坚持进步一点点,成功的喜悦就会慢慢滋润我们的生命。是的,伟大的成就通常是一些平凡的人们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而取得的,他们注重细节,每天懂得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就前进一大步,对那些勇于开拓的人而言,生活总会给他提供足够的机会和不断进步的空间,人类的幸福就在于沿着自己有的道路不断开拓进取,永不停息。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就是最成功的人。
总之,每天勤奋一点点、每天完美一点点、每天主动一点点、每天学习一点点、每天创造一点点……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并坚持不懈,那么有一天你就会惊奇地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在同事中脱颖而出,具备了承担责任的能力。
我坚信,只要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切都会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只要这样你就会从现实的此岸迈向成功的彼岸!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六
今日我休息,所以在接晴格格放学的路上,听到了晴格格的好消息: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期期末调研试卷的考试中得了一百分,据说是班里唯一的一个一百分。(不明白是不是真的,呵呵),看来我的“每天进步一点点”计划取得了必须的成效。
我是个擅长发现别人错误的人(当然不包括我自我),这句话是晴格格对我的评价。就连有时候教师改过的试卷我也能找出点错误来,所以晴格格笑称我是“火眼金睛”。
说老实话,我刚开始对晴格格的要求真的很严格,以至于很多朋友都经常告诫我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省得适得其反。异常是上了三年级以后,晴格格考试得满分的情景很少,而我责骂晴格格的次数却日渐增多。之后经过实践发现确实是自我定的目标太高,老想让晴格格一口吃个大胖子,这样不太现实。所以在经过和晴格格多次探讨,我们俩共同制定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的计划:当一天结束的时候,晴格格能够反省一下:在学习上原先写错字的地方、做错题的地方是不是又少了一点点在家务活上是不是原先学会涮碗此刻又学会了扫地、擦桌子,能做的事是不是又多了一点点我不会要求晴格格一下子把所有的缺点和毛病一下全部改完,因为我们做父母的也没有这个本事。但只要每天都能有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我们就应当为自我鼓掌。当晴格格考试分数有下滑的时候,我从刚开始的愤怒和指责变成此刻的平静理解,这说明我的承受本事也得到了进步,我为自我的这一点进步也感到欣慰。而晴格格也经过这个计划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失误。我也告诉晴格格:偶尔向后退一步不可怕,可怕的是步步后退。每天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每天的一点点进步也会使晴格格更加成熟、更加自信。
此刻期末考试即将来临,期望这个“每天进步一点点”计划能使晴格格变得更加完美,同时也能为晴格格带来优异成绩!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七
1、有的人你可能认识了一辈子却忽视了一辈子;有的人你只见了一面却影响了一生;有的人默默的守在你身边为你付出却被冷落;有的人无心的一个表情却成了你永恒的牵挂......我们常常是努力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不要向远方寻找幸福,它也许就在你的手中,安然,握住。
2、在那过去的时光,是谁又负了谁的心?山花烂漫,谁在岁月深处尽情吟唱?落叶飘零,谁在青石路上轻捻相思串串?雨落之时,谁又在窗前独自凝望?一处相思,两处闲愁,唯有心知。
3、面对聪明人,如果你不能确定比他还聪明,那么,坦诚相见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5、凡世的喧嚣和明亮,世俗的快乐和幸福,如同清亮的溪涧,在风里,在我眼前,汨汨而过,温暖如同泉水一样涌出来,我没有奢望,我只要你快乐,不要哀伤。
6、好好去爱,去生活。青春如此短暂,不要叹老。偶尔可以停下来休息,但是别蹲下来张望。走了一条路的时候,记得别回头看。时不时问问自己,自己在干嘛?记住,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不要辜负了美好的晨光。
7、人生,由我不由天。幸福,由心不由境。
8、很多时候,一个人发现自己爱上一个人,都是在跟他分别的时候,突然一下见不到那个人了,才知道自己已经不知不觉地对那个人产生了很强的依恋。很多时候那些我们无法改变的事情最终改变了我们。
9、人生需要结算,错误的过去最终都需要自己来买单。有些账一旦欠下,就再也没有机会偿还,深深的遗憾,会成为埋藏在心中永远的痛。生活的投入与产出都是成正比的,今天的行为,往往会影响你明天的生活;眼前的放纵,将来总要付出代价。不要把今天的账留到明天去结,因为明天还会有明天的账。
10、花儿注定会凋零,有种爱注定会无缘,手相牵,是否爱携起老?是谁,在这个季节用泪记下爱的乐章?又是谁,在深情的文字里呼唤你的名字?在红尘之外,只要记得我们彼此曾经相遇,相思,相念,就足矣。
11、人生有如负重致远,不可急躁。
12、如果爱上,不要轻易放过机会。莽撞,可能使你后悔一阵子;怯懦,却可能使你一辈子后悔。没有经历过爱情的人生是不完整的,没有经历过痛苦的爱情是不深刻的。爱情使人生丰富,痛苦使爱情升华。
14、认识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知识达到什么样的层阶,就是瞩望什么样的未来。爱上一个人,可以爱上一座城,爱上一座城,可以爱上一种生活方式,爱上一种生活方式,可以爱上一种人生道路,爱上一种人生道路,可以成就一种人生梦想。好好牵一个人的手,闭着眼睛也不会迷路。
15、回忆若能下酒,往事便可作一场宿醉。醒来时,天依旧清亮,风仍然分明,而光阴的两岸,终究无法以一苇杭之。我知你心意。无须更多言语,我必与你相忘于江湖,以沧桑为饮,年华果腹,岁月做衣锦华服,于百转千回后,悄然转身,然后,离去。
17、有些缘分是注定要失去的.,有些缘分是注定不会又结果的。我再也拾不起,那些与你有关的记忆。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八
而不喜欢阅读的孩子,则尚未具备这种能力。因此,文字对他们而言就只是单纯的文字而已,所以只要一直坐着不动看书,立刻就会感觉到疲累不堪。
家长究竟该如何做才能帮助孩子懂得享受阅读的乐趣呢?
比起一个星期集中一次阅读,还不如采用每天积少成多、持续进行的方式来得有效。
如果孩子平常就没有看书习惯,就突然要他在星期天阅读一个小时,不但很难办到,而且也无法持续下去。
对于那些原本就不爱看书的孩子,每天只要让他们花十分钟阅读就行了。
此外,阅读还有一项最大的优点,就是提高学习的动力。通常喜欢阅读的孩子,他们的语文能力也会比较好。而语文能力可以说是各学科的基础。
成绩的好坏,跟阅读文章时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毕竟只有能够迅速地理解问题,才能够迅速作出解答。
从书上认识新的词汇,可以增加运用词汇的能力。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升表达能力,还能帮助孩子发展思考的能力。
因此,务必要让孩子养成每天十分钟的阅读习惯,相信您的孩子一定也可以成为一位爱读书的孩子。
学习好习惯参照表
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要从一点一滴做起,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表中的每一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具体情况,说说你是否都能做到。
*1.上课时,必要的学习用品都带齐了。()
*2.从来不迟到。()
*3.总是在前一天备齐学习用品。()
*4.课堂上能积极提问或回答问题。()
*5.上课时,不在笔记本上乱写乱画。()
*6.能爱护教科书和参考书。()
*7.考试答卷写得很认真。()
*8.总是在规定的时间和地方学习。()
*9.学习时有小朋友来找我就跟他去玩。()
*10.在书桌前坐下就开始学习。()
*11.出声地读课文。()
*12.放学回家后马上写作业。()
*13.学校学过的功课回家后认真复习。()
*14.发回的试卷每次都给家长看。()
*15.预习明天的课程。()
*16.每天按规定好的时间学习。()
*17.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有查字典或参考书的习惯。()
*18.对自己学得不太好或不喜欢的功课也能努力学。()
*19.因贪玩占用了学习时间。()
*20.有一边学习,一边看电视或听收音机的习惯。()
*21.玩和学习的时间划分得很清楚。()
*22.起床和睡觉的时间每天都不同。()
*23.一边学习,一边吃东西。()
*24.有时会讲“我做了可怕的梦”这样的话。()
*25.喜欢开玩笑引人发笑。()
*26.受到批评后总是闷闷不乐。()
*27.说过“学习无用”一类的话。()
*28.学到的知识经验能够记住。()
*29.考试分数不好,放在心上。()
*30.班主任在与不在教室时,表现一样。()
*31.愿意和老师一起玩。()
*32.不在背后说老师的坏话。()
*33.受到哪位老师表扬,感到学习有乐趣,就喜欢听他的的课。()
*34.受到哪位老师批评,讨厌读书,就不愿听他的课。()
*35.喜欢参加运动会、汇报演出会、文化娱乐活动等文体活动。()
*36.常常受到老师的警告。()
*37.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38.每周制定自己的生活计划。()
*39.每学期开始,能明确提出新的努力目标。()
*40.能合理安排寒暑假生活,并认真执行计划。()
*41.对自己擅长的功课能更加努力去学。()
*42.在学习上能与同学互教互学。()
*43.在学习上表现出竞争意识。()
*44.在背地里讲同学的坏话。()
*45.能充分利用图书馆或阅览室的书。()
*46.不愿在家里学习,常到同学家去学习。()
*47.除了做功课以外,还喜欢做其他事情。()
*48.时常感到睡眠不足。()
*49.允许别的孩子随便动用自己的学习用具。()
*50.欢迎家长积极参与学校举行的各种参观、教学及文娱活动。()
每天读书的读后感篇九
《晨读十分钟》该书是韩国读书教育开发院院长、文学博士南美英的一部著作。
这部书是指导家长和教师怎样开展和指导孩子读书的技术性读本。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共有六个章节,第一部分作者分析了孩子讨厌学习和读书的原因及教师怎样在教室里有效引导孩子读书。第二部分着重介绍了指导家长和教师引导孩子读书的78个战术。书后附录了依据不同主题、不同状况、不同年龄的读书方法以及读书诊疗室和不同年龄段要读的书等内容。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学习前的准备活动既不是早餐,也不是音乐,而是读书。学习的.开胃菜就是阅读有趣的书籍,简单的读书就是学习的热身。”这句话让我想起了我们班的早自习。学校每天早上8:20――8:40安排了20分钟的晨读时间,可学生有的7:40就来到学校。早来的孩子干什么好呢?我认为自由阅读最好。孩子们每天都会带一本自己心爱的课外书来学校,来了以后,给组长检查完读背的作业之后便可以自由阅读了,可以自己静静地阅读,可以和同学合看一本,看完了自己的还可以与同学换着看。一年多过去了,早晨的阅读让班上越来越多的孩子和好书交上了朋友。刘顺祥以前学习并不太好,最近我一走进教室就发现他在看美绘本的《西游记》,看得津津有味,有时看的是新发的杂志《儿童故事画报》,他入迷的样子,连我们班的书虫刘天冉也忍不住凑过去和他一起看了起来。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启了,看着这幅图景,我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晨读10分钟成功的78个战术中介绍了朗读与口才的关系――朗读是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最佳方法。书中这样写到:很多同行问我:“韩老师,你的学生不但知识、语言丰富,而且善于口头表达,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掌握得很好。最难得是没有一个学生口才差。你是不是在‘口语交际’是下了工夫?”对类似这样的问题,如果能含糊其辞,我不愿明说。因为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在我的课堂上几乎全部删除,通过各种形式朗读课文比口语交际效率高得多。学生的口才靠的是朗读背诵规范的语言,而不是靠老师的纠正、指导。让学生目光浸泡在优美文字中,让学生的耳朵浸泡在琅琅书声中,让学生的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才是学习语言之道。
对于这种说法,我深有同感。“让学生目光浸泡在优美文字中,让学生的耳朵浸泡在琅琅书声中,让学生的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才是学习语言之道。”每周20分钟的晨读是我们最愉快的时光,我和孩子们一起读着课文,读着《日有所诵》,优美生动的儿童诗、极富节奏感的晨读对韵、文质兼美的课文从我们的口中一字字蹦出,遇到孩子们读得好的地方,我会及其享受地要求他们再读几遍,孩子们自豪又高兴。文字变成了我们的朋友,是那么亲切、那么打动人心。有了积累,倾吐便变得容易起来。口语交际课上,我们发现爱读书的孩子比不爱读书的孩子表达更准确到位,因为他们在书中学到的词汇能帮助他们。因此,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会提到阅读的重要性,在家长的重视下,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借着阅读能力在一天天提高。
读完这本书,我是那么迫切地希望我们的孩子能每天沉浸在书中美妙的文字中感受读书的幸福,希望我们的课堂能成为书声琅琅的课堂,我们的教室成为创造故事不断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