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幼儿园教案水的三态篇一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的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蔬菜图片若干、疏菜整株与部分
一、回忆蔬菜?
1、帮助幼儿回忆都吃过什么蔬菜?
2、是什么样子的?
教师:蔬菜王国里有很多蔬菜,现在老师就带你们去看。(看课件)
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
1、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如:
西红柿、白菜、土豆、萝卜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2、教师出示蔬菜的整体与局部的课件,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
3、看到蔬菜的图片,认识蔬菜各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猜猜看:看课件引导幼儿猜出谜语(西红柿)。
4、列举植物的果实:西红柿、茄子、黄瓜、辣椒,幼儿说说这些蔬菜可以怎么吃。
5、植物的根:猜一猜:引出“萝卜”的谜语。出示课件让幼儿知道有些蔬菜是吃根的。
6、出示吃叶的蔬菜:白菜、菠菜等。
7、蔬菜的块茎:土豆、藕。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大体分为(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
2、出图说一说这些蔬菜分别吃哪一部分。
3、做游戏:找朋友(给蔬菜找朋友)
幼儿园教案水的三态篇二
1、开火车通过不同难度的隧道,发展合作钻爬能力。
2、能与同伴动作协调地通过障碍,体验游戏快乐。
1、音乐
2、竹梯、凳子、绳子等。
一、热身活动
念儿歌活动身体
小火车,跑得慢,一、二、三,跑得快,三、二、一,左跑跑,一、二、三,右跑跑,三、二、一,跑到很多地方去旅游。
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北京,看到长城了吗?
让我们一起来登一登,一、二、三。呜呜呜——,我们火车开到了海南,看到大海了吗?
让我们来游游泳吧,一、二、三。呜呜呜——,我们变成一列长长的火车,呜呜呜——,我们变成两列火车。
二、基本活动
1、直线钻爬(钻爬凳子)
(1)教师:你们试试看,你们通得过这些隧道吗!(自由尝试过凳子)
(2)教师:你们能开小火车通得过这些隧道吗?(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凳子)
(3)提问:过这些隧道要注意些什么呢?
教师小结:小火车要注意安全,头和身体要低一些才能不撞到隧道。
2、宽曲线钻爬(钻爬垂吊彩带)
(1)教师:你们能开小火车通过这些隧道吗?试试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垂吊彩带)
(2)提问:小火车怎么样才能又快又好地钻爬过隧道呢?
教师小结:小火车的眼睛要看着前面的小火车,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距离如果太近,
要撞车的,不安全,如果太远,时间就浪费了。
3、窄曲线钻爬(钻爬梯子)
(1)教师:让小火车试试能不能通过这些隧道吧!(以小火车形式钻爬过梯子)
(2)提问:你们是怎么通过这些隧道的?
教师小结:通过这些狭窄的竹梯通道,要收缩身体才能顺利地通过。
三、放松活动
1、乘着小火车旅游去,小火车钻更有难度的山洞。
2、整理活动材料。
幼儿园教案水的三态篇三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1.教师示范用材料:几何图形卡片6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磁性三角形贴片40块,大磁性板一块,几何图形底座3个(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操作用材料:三角形12个,泡沫垫子6块。
一、指认几何图形——巩固对几何图形的认识1.指认几何图形、正确命名。
(1)展示几何图形卡片5张(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提问:这里有许多几何图形卡片,请说出它们的名称。
(教学提示:教师指着卡片,请幼儿正确命名,如有幼儿将平行四边形说成是菱形,教师则出示"菱形"与其对比,丰富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并正确命名。)
2.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1)提问:几何图形卡片被转动了,你还认识它们吗?
(教学提示:教师边提问边转动几何图形让幼儿指认,重点指认"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
(2)归纳:转动几何图形卡片,虽然几何图形的方向改变了,但它的形状是不变的。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图形碰碰乐。
(1)交代玩法:这里有许多三角形,我们来玩"三角形碰碰乐"的游戏。请你们仔细听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
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2)提问: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3)追问:怎么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
(教学提示:教师用2个三角形当场演示图1,帮助幼儿理解:两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必须完全重合在一起。)
(4)归纳: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一定要完全重合在一起,2个三角形才快乐。
(5)宣布游戏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全部"碰"(完全重合)在一起。
第三.三角形"碰"在一起后(放在泡沫板上),小朋友马上回到坐位上。
(6)迫问:听明白了吗,有没有问题?
2.幼儿进行第一次拼搭活动(2个三角形碰碰乐)。
(1)教师念儿歌,幼儿进行拼搭。
(2)幼儿操作后分享:
2个三角形分别有一条边"全部"碰在一起了吗?
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老师帮你把结果记录下来(见图2)。
(4)归纳:2个三角形能碰出一个正方形、一个比自己大一点的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
3.幼儿进行第二次拼搭活动(4个三角形碰碰乐)。
(1)导入语:2个三角形碰一碰能碰出和自己不一样的几何图形,多几个三角形碰一碰,又能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请听清楚这次游戏是玩"几个三角形碰碰乐"。
(2)教师念儿歌: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
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
师幼共同记录拼搭出的几何图形。
(4)归纳:4个三角形碰在一起能碰出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同样碰出三角形、长方形,可碰的方法也可以是不一样的。
(5)追问:那5个三角形、6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会碰出哪些几何图形呢?我们到区域里再去试试。
三、几何图形装盒——运用几何图形拼搭经验解决问题(出示几何图形底座见图3: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幼儿讨论互动。
(1)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请说说理由。
(2)追问:为什么这么肯定就是这个底座?请说说理由。
(3)反问: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4)提问:你们觉得这三个底座中哪一个底座肯定不是这12个三角形的家?
3.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大三角形"底座。
(1)(12个三角形装入"盒"后)提问:你们觉得大大的三角形(底座)是它们的家吗?请说说理由。
(2)追问:还需要几个小三角形呢?
4.幼儿尝试将12个三角形装入"长方形"底座。
(1)提问:长方形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2)归纳:大大的三角形(底座)太大,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正方形(底座)又太小,12个三角形住不下;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好合适。
四、延伸问题
这个长方形(底座)是12个三角形的家,其它的几何图形(底座)可以是12个三角形的家吗?如梯形(底座)平行四边形(底座),行不行呢?我们也去试一试。
幼儿园教案水的三态篇四
1、在已有经验的基础,自由心态下较胆表演和创造,体验带小活动的乐趣。
2、在活动过程中,中班幼儿提醒助小班幼儿听、看的兴趣,认真向哥哥姐姐学习,在活动中萌发带小、教小、小爱的亲情。
幼儿之间的互动
一、律动:带小边唱边进教室。(走走停停)
哥哥姐姐要和弟弟妹妹手拉手边听音乐边出去走走啦!
二、语言节奏:
哥哥姐姐会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的名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
“这是我的弟弟(妹妹),他(她)叫……,(家呼)他(她)叫……”
三、歌曲《干净的小手》
哥哥姐姐都很爱干净,每天都把小手洗得干干净净的。
1、哥哥姐姐边唱边用舞板伴奏。
2、哥哥姐姐边唱边在弟弟妹妹前表演。(第2遍创编歌词)
3、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边唱边洗手。
四、儿歌:上海童谣《烧小菜》
哥哥姐姐的本领可了,他们还会烧菜,我们弟弟妹妹想不想吃啊?(想)
中班幼儿念上海童谣,弟弟妹妹接后3个字。
五、歌表演《三条鱼》
刚才哥哥姐姐表演过了,我们弟弟妹妹也来表演一个好吗?
弟弟妹妹对着哥哥姐姐唱《三条鱼》,拉哥哥姐姐一起表演。
六、老师表演
袁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钢琴奏《铃儿响叮当》。
金老师也来表演一个节目:舞蹈《小牧民》。
七、舞蹈《找朋友》
1、我们樱桃班和贝贝班的小朋友都成为了好朋友,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找好朋友吧?
2、哥哥姐姐带着弟弟妹妹拿好小乐曲出教室。
这次活动给我的触动很深,我真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一群刚从托班升入小班的幼儿和一群刚从小班升入中班的幼儿们,在开学仅仅只有5天的时间里,居然能在一起搞这次带小的活动,而且搞的这么有声有色,孩子们从活动中得到了快乐,作为老师的我更是乐趣无穷。
在这次活动的.准备中,我们班的幼儿与他们自己的哥哥姐姐之间建立了深刻的友情,哥哥姐姐们时常来喂他们吃饭、他们穿鞋子、和他们做游戏、带他们参观幼儿园……他们彼此之间已经建立了一种信任和依赖,只要一天看不见哥哥姐姐他们就会家他们。
通过这次活动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很的提高。一些平时胆小的孩子在活动中能声唱歌、并能胆的在家面前表演节目;一些平时比较活跃的孩子更是如鱼得水,一会和自己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一会又和同伴一起舞蹈;一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哥哥姐姐助下学会了洗手,学会了上海话,回家还有模有样的说给爸爸妈妈听呢!
陈老师说过:“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较不好的老师。”是啊?我们付出多少在幼儿是身上我们就能得到多少的回报,孩子们的进步和成长是我们最的欣慰啊!
幼儿园教案水的三态篇五
泥,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玩具。泥到处可见,在我们幼儿园围墙外的社区里就有一块很好的泥土地。每次我们去散步,总有些小朋友蹲在地上玩泥。捡根树枝在泥地上画画,用脚重重地在泥地上踩上几下……对于在城市里生活的孩子来说,很少能接触泥。为了能让城市里的孩子也来玩一玩泥,我特意安排了大班科学活动《玩泥巴》这个活动。《纲要》中提出: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因此,我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从中体验创造和接触大自然的乐趣。
1.辨认颗粒、粉末等泥土状态,乐意在玩中了解泥土的特点。
2.会用自制的粘土,塑一件器皿,感受尝试的快乐。
3、萌发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幼儿自备挖泥工具;教师备筛泥盒、水、干泥土等。
一、感知泥土
1.教师组织幼儿来到社区的空泥地,请幼儿仔细观察、感知。
2.小朋友请你们用手摸一摸、用鼻子闻一闻,看看泥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气味?
二、说说用途
1.你觉得泥是什么样的?它们都一样吗?
2.师生讨论:泥有什么用处?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泥土可以用来种花、种树等,还可以盖房子,像小蚂蚁、蚯蚓这些小动物都生活在泥土里,使幼儿了解泥土对人及动植物的重要性。
三、玩玩泥土
1.给幼儿一个相对宽松的室外操作空间,鼓励幼儿自由结伴(2—3人),除自带泥土外,允许幼儿到环境中自取泥土开始玩泥。
2.教师重点引导幼儿往干泥巴里加水,观察泥巴的变化,引导幼儿比较水量的不同让泥土产生的不同变化。
3.鼓励幼儿边和泥,边互相交流和泥感受。
如:泥土太湿,就会因太软而不易成形;泥土太干,就会因太硬而不易揉捏。
4.交流玩泥经验,梳理泥土特点。
四、简单塑形
1.幼儿分散玩泥,学习整理泥土、糊泥、敲打成土胚。
2.让幼儿再玩“塑形”,教师据情况可提供备好的干泥,给泥糊得过烂者调整湿度而用。
3.要求幼儿用自制的粘土塑一个简单的器皿,装入纸盒放在阴暗处。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提出: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在活动中,幼儿通过前三个环节充分感知、了解了泥土,并让幼儿在玩泥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加入不等量的水后泥土将有什么不同的特性表现,从而进一步了解水、土之间的直接关系,最后在简单塑形中将活动推向高潮。活动中因为班级人数较多,教师没能顾及所有的孩子。幼儿抛过来的“球”,有时也没有很好地给予回应。在泥塑创作中,细节部分的创作不够到位,教师应充分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幼儿园教案水的三态篇六
1、愿意和大家一齐玩玩具,体验与同伴玩玩具的欢乐和情趣。
2、初步学会与同伴交流玩的方法。
1、图片:一齐玩玩具
2、好玩的'玩具
一、出示新玩具,导入活动。
1、让幼儿明白玩具大家玩,不独占、不争夺。
2、引导幼儿讨论,大家一齐玩玩具带来的愉快。
二、鼓励幼儿探索一齐玩的方法。
1、启发幼儿想办法:一种玩具大家都想玩,又要玩得高兴,能够怎样玩?
(1)轮流玩:你先玩,他再玩,我后玩
(2)交换玩
(3)进一步感受轮流玩,能让大家都欢乐的情绪体验。
2、教师:好玩的玩具大家都爱玩,你玩玩、我玩玩,不争也不抢,大家都开心。
三、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1、和朋友一齐玩玩具
大家说说,画面上的小朋友是怎样样玩玩具的?
2、争抢玩具的孩子
画面上的两个小朋友争抢玩具,这样做对吗?
你喜欢谁?为什么?
四、幼儿玩玩具
鼓励幼儿进取常识轮流玩、交换玩的方法,体会一个人玩和大家玩的不一样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