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宣传简报内容篇一
初夏时节,行走在靖远大地,干净整洁的乡间道路、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公路两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如今的靖远,天蓝水绿,空气清新,绿树环绕,处处皆是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
走进靖远县大芦镇庄口村,村社干道平整开阔,农家院落花草相伴,房前屋后干净整洁,闲滩空地上栽植着各类花草树木,一幅村净、景美、人和地幸福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以前我们村都是土路,巷道两侧玉米秸秆经常堆放,现在路也硬化了,卫生也干净了,人们有了这个意识,垃圾都自觉放入垃圾箱,等待专门的车来收。”大芦镇庄口村村民段兴惇说。
乡村美景入画来,幸福生活踏歌至。如今在全县大大小小的村庄随处可见,村民们一个个都过上了向往的惬意生活,谈起村里面近几年的变化,村民们都打开了话匣子。
“树多了,空气新鲜了,蓝天白云多了,出门的心情也舒畅了。”糜滩镇前进村村民陈林鑫连连称赞。
“这里的环境好,树也栽上了,花草都有,今天闲了把娃娃领上到这儿转转,”谈起家乡近年来的变化,糜滩镇官路村村民王海千喜笑颜开。
自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开展以来,靖远县紧盯重点区域、重点部位,全面发动,全域动员,持续发力,集中开展了各类“攻坚突击”和常态治理,全县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宣传简报内容篇二
11月20日5:00,青州市大福地小区物业的专职人员_开着垃圾清运车,开始装运、收集整个小区19幢楼垃圾存放点的生活垃圾和厨余垃圾。
“每天两次把生活垃圾、厨余垃圾装运、收集,集中进行垃圾分类。节假日期间小区人流量大了,中午还要加班一次。”大福地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张斌说。
大福地小区自2018年5月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通过创办“环保酵素生活馆”“福地爱心小站”等环保平台,设置垃圾分类示范箱、酵素堆肥桶。目前,该小区已设置专门的堆肥桶300余个,对厨余垃圾进行统一收集发酵,环保植物酵素、酵素精油口红、酵素精油皂、酵素爽肤水等多款产品,已经通过潍坊市产品质量检验所的质量检验。同时,大福地小区制作环保酵素还破解了餐厨垃圾回收利用难的问题,实现生活垃圾日清运量由原来的吨降为现在的吨。
近年来,青州市倡导垃圾分类处理,以“示范引领、有序推进”为原则,构建起高位推动的组织体系和部门联动的协调体系,推动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向纵深发展。
青州市高柳镇是农业大镇,平均年产秸秆垃圾近12万吨。为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该镇因地制宜建立起一整套便捷的垃圾分类收集服务体系。
在西水渠村,村民家中都有“三桶两箱”,用来收集生活垃圾。“新鲜的果蔬皮和菜叶放进这个酵素垃圾桶里,剩饭剩菜和落叶等放进堆肥垃圾桶里,脏破塑料、破损碗盘是不可回收物。”村民闫相富说,村里会为自己提供垃圾收集容器的村民统一发放带有投放范围等信息的分类标签,村民只需粘贴在容器上就可以。
为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村里采取“农户农业秸秆全部回收,人居环境、垃圾分类做得好,可免费使用有机肥”等激励措施。“我们对表现好的村民以一亩地17吨的标准免费送有机肥,效果不错,村内的垃圾量明显减少。”西水渠村党支部书记闫良国说。
西水渠村98%的村民都经营蔬菜大棚,村里支持村民按照告知的方法自己发酵垃圾,3个月后就可还田当肥料。不可回收物、可回收物、有害垃圾等会联系专门的下游企业回收处理。如今,全村生活垃圾收运量实现了由日产1000公斤左右,减少至日产150公斤,同比下降85%。
面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秸秆乱堆乱放、污水乱排乱放难题,高柳镇投入800余万元建成镇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创新运行粪污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将农作物秸秆与粪污通过好氧发酵技术,进行无害化处理,产出富含有机质的农家肥。目前,高柳镇已投入使用4台大型好氧发酵罐,可实现每日160吨农作物秸秆的处理能力。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宣传简报内容篇三
近日,漫步石林镇的乡间阡陌,干净整洁,屋舍俨然,环境优美,入目即是风景。
“以前,村民没有垃圾不落地、不随手乱丢的好习惯,房前屋后垃圾胡乱堆放。现在,大家都重视起来,积极参与环境整治,村庄变美了,外地来旅游度假的人也越来越多,游客都说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回想起多年前脏乱差的村容,该镇茶园村67岁老人成大爷很是感慨。
“垃圾治理,改变的是村民的生活习惯;垃圾分类,分出的是文明,给乡村环境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石林镇相关负责人曾辛海说,垃圾分类带来了环境的提升,让村民生活更体面、更健康。
村民们从垃圾乱倒,到垃圾不落地,从不习惯垃圾分类,到慢慢地接受,再到日渐形成习惯,这看似“一小步”的改变迎来了绿色生活改善的“一大步”。
在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石林镇强化源头管控,按照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总体要求,以“户集(分类)、村收、乡镇(街道)转运、区处理”的模式,探索实施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集中处理。
曾辛海介绍,随着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的建设,石林镇各村着力提高村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现在每家每户门前都放置着蓝、绿、红三色垃圾桶,每天保洁员会定时清运,再由镇里的垃圾收运压缩车统一运送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
该镇在各村根据人口规模合理配置了垃圾清扫收运保洁人员,除了清运农户收集分类的垃圾外,还对各村社周边环境卫生进行日常清扫保洁。
此外,该镇还施行专业督导评比制度, 实行定时、不定时检查督查和年终考评相结合,将农村垃圾治理工作纳入环境综合治理目标管理和考核,形成长效监督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农村垃圾治理、农村垃圾分类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必由之路。”曾辛海表示,下一步,该镇将继续把垃圾分类作为一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加大巡查力度和宣传引导,积极营造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使垃圾分类深入人心,让乡村的“颜值”越来越高。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宣传简报内容篇四
环卫工人是我们美好生活环境的守护者,每到节日他们更是忙碌,今天记者就带你去体验这群负责垃圾清运环卫工人们的辛勤付出。
北京时间上午8点整,夜色还未褪去,天色微明。根据记者手机自带的天气软件显示,现在的室外温度是零下十七摄氏度。在阜康市的新疆绿亿环境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大院里,环卫工人们穿戴整齐、准备发车去清运生活垃圾。
“车辆检查好了没有?”“检查好了。”“好,出发。”随着新疆绿亿环境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工人李光华发出的出车要求,清运车流驶出大院,淹没在路灯照耀下的街区之中。新疆绿亿环境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承担着阜康市区和城乡结合部的生活垃圾清运。每天新疆绿亿环境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都会派出34辆清运车辆,60多位环卫工人,对54个小区及公共地段的360个垃圾箱,2344个垃圾分类桶进行清理,对收集的150吨左右的垃圾分类、归总后妥善处理,坚持不懈为大家创造美好生活环境。
今年49岁的吕爱丽,从事环卫工作已经快10年,一直坚守在垃圾清运工作岗位上。她所在的班组共有3个人,承担着生活垃圾的收集和清运,这些垃圾目前无法再利用,只能拉到垃圾场直接填埋。吕爱丽她们首站是对锦都花园小区大门前公共地段的垃圾箱进行清理。这里采用的是地埋式自动升降垃圾箱,借助垃圾清运车辆外接电源垃圾箱缓缓从地上升起,吕爱丽他们麻利的将垃圾送上清运车辆,临走时还不忘把漏撒在地面的垃圾用备用的扫把清理干净。
紧接着,吕爱丽他们对各个居民小区垃圾清运,这里的垃圾量明显增大。此时的天色也逐渐亮了起来,气温似乎比前面更低,吕爱丽呼出的气变成了白雾萦绕在头发周围,头发和帽子上蒙上了一层白霜。清晨还持续刮起了小风,记者明显感觉寒风凛冽,刺骨难耐。
吕爱丽他们的垃圾清运工作已经在冰天雪地里持续了2个多小时,但他们依然干劲十足,丝毫没有受到天气寒冷和体力损耗的影响,而放慢进度。中等身材的吕爱丽手脚利索,干起活来与同事们配合得十分默契。“因为我们这一辆车一天要收二十多个小区,如果慢的话就收不完。”吕爱丽告诉记者。
居民们对环卫工人们的辛勤付出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为他们点赞。“每天早晨我们上班去的时候,小区的垃圾都已经收走了,环卫工人还把四周收拾得干干净净,是他们的辛苦给我们创造了一片洁净的生活环境。”清晨前来扔垃圾的市民_说到。
就在吕爱丽他们忙碌的同时,在各个居民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站上,其他同事也忙着将居民投放的可回收垃圾打包、称重,运到新疆绿亿环境资源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分拣中心处理后集中堆放,达到一定数量后,统一送到工厂再利用。生活垃圾分类的大力推广和普及,也在逐步减轻吕爱丽他们的工作量。
吕爱丽他们的工作很多时候也并不是很顺畅,到阜华景源小区北面一处垃圾收集点时,一辆私家车就横向挡在了垃圾桶前方,给吕爱丽他们工作的正常开展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随着阜康市快速的发展,人口增长迅速,各居民小区停车位越发紧张,车辆乱停乱放现象较多,这对驾驶大型垃圾清运车辆的司机师傅和吕爱丽他们在工作中提出了更多要求,这里也呼吁广大市民对他们的工作多一份理解和配合,不要在小区路两边同时停车,尤其是不要在路口和转弯处停车,方便清运车辆能够顺畅通行和开展工作。
遇到的这些困难吕爱丽他们都必须要快速克服,不能耽误工作进度,因为还有更多的工作需要她们去做。吕爱丽他们每天忙到晚上7点多下班是很正常的事,到了春节期间垃圾清运量大,每天下班就要到晚上9点多。正是像吕爱丽这样的千千万万环卫工人的无私奉献,才给我们创造了干净卫生的生活环境,向他们表达感谢和致敬。
农村垃圾综合治理宣传简报内容篇五
全域无垃圾,媒体在行动。3月13日,记者从县城出发,沿705路南线,采取左右辐射行走线路,对城区周围背街巷道卫生环境进行走访。
当随行车辆走进县加油站南边街巷时,距705路30米的巷道内,垃圾箱附近卫生环境不理想。一旁的小山上塑料垃圾没有捡拾干净,山下臭气扑鼻,有随处小便的痕迹,生活垃圾放置一旁,没有及时入箱。在一处材料库院外,陈旧的建筑垃圾到处堆放,没有清理。
在菜市场南街、景泰县建材厂对面,街面铁栅栏上广告垃圾破烂悬掉,随风乱舞,栅栏后枯草成堆,有生产生活垃圾堆放。在省良种繁殖场蔬菜大棚种植区内,干草、土堆、石块、废旧薄膜、秸秆等生产垃圾随意堆放在道路两边或休耕轮作地里,脏乱差环境与绿色蔬菜种植区格格不入,生产环境管理失控。
大棚种植户省良种场居民:我们这个地方是景泰县良种繁殖场,我们这个大棚就是繁殖场建设起来的,现在这个垃圾还是比较多,按场里规定谁的垃圾谁自行处理,最近检查比较少,督促也比较少,人们在这方面松懈了,所以造成这个垃圾成堆。我希望有两点:一点就是场里领导督促检查勤一些,第二点就是我们种植户自觉把垃圾处理好。
在芦阳镇与喜泉镇交界路面,向西是由705路通向寿鹿山景区公路,向东是通向条山村至芦阳镇一线道路。记者在这些行政区交界处走访时发现,卫生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普遍存在。表现在临街居民房前屋后的生活、建筑垃圾没有得到及时清理,柴草、树枝堆放不整齐,粪池、排污口设置在街面很不雅观,有些陈年垃圾堆没有集中清运,误导部分群众乱扔乱倒,严重影响村组环境整洁度,对周边群众造成不良影响。
芦阳镇居民:卫生是大家的,也不是一个人的,把我们那里倒成那样的也不行,难闻的,风一吹就全部吹到门上了,没有人管。
喜泉镇居民:现在像我们陈庄,主要就是说街面上还有厕所,这个厕所是个大问题,再一个污水的处理这个就是往街面上倒着呢,也没处倒去,实在是没处倒去,主要存在这两个问题,再别的卫生方面也做得很好。
细节决定成败。全域无垃圾治理工作落实得彻底不彻底,往往就反映在这些我们最容易忽视的地方。建设宜业宜居、整洁优美的城乡生活环境,需要我们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真抓实干,动真碰硬,宣传教育要入脑入心,基础设施要合理便捷,管理制度要科学长效。更需要广大城乡居民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建设我们的家园,不仅要积极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更要主动改变旧的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在这场全域无垃圾的文明大考中,努力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全域无垃圾,媒体在行动。近段时间来,我县持续发力,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卫工作出动人次和垃圾收容设施投放量,全域无垃圾专项整治工作深入推进。今天,本台记者在一条山镇辖区内,沿城区主要街道及环城路、景芦路、景五路等周边道路沿线进行了走访,接下来就请跟随记者的镜头看一看这些地方的卫生治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