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观看孔繁森影视作品有感篇一
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焦裕禄》这部电影。焦爷爷为兰考日夜操劳的那一幕幕,深深地打动了我。
焦爷爷非常关心人民的疾苦。影片一开始就是这样的镜头:焦爷爷风尘仆仆地来到兰考县委上任,路上遇到一群饥饿难忍、沿街乞讨的孩子,他们紧紧地抱着他,伸出一双双瘦小的手,向他讨吃的。焦爷爷的心颤了,他立即拿出身边的馒头,全都给了那些孩子。孩子们都开心地笑了,可焦爷爷却十分难过。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怎么能忍心看到这些孩子沿街讨吃、忍冻挨饿呢?于是他迈开大步,急匆匆走进了县委小院,去迎接一场新的“战斗”。
焦爷爷上任后,呕心沥血,思考兰考前途,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慷慨激昂地对干部说:“我们辛苦不就是为了让兰考人民的生活好起来,让我们下一代人健康地成长吗?一个干部,只要他能看到人民的疾苦,心里想着人民,就一定会有使不完的劲儿。”
焦爷爷还特别重视下一代的品德教育。一天,他答应小儿子买肉给他吃。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却把买肉的钱全给了一位生病的群众。吃饭时,端上桌的菜依然是素菜和窝窝头。小儿子看到后,一个劲儿地吵着要吃红烧肉,还把窝窝头丢在地上。这一下,焦爷爷生气了,便打了小儿子。小儿子伤心地哭了。当时,我也为孩子感到委屈,因为他爸爸已经答应了呀!再说想吃点红烧肉,要求不算过分。焦爷爷也感到委屈了小儿子,便抱起他说:“不要哭了,都怪爸爸把钱花了,是爸爸不好,爸爸不该打你。”接着,他又深情地对儿子说:“粮食是劳动人民种的,是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你知道吗?那些种粮食的伯伯都吃不上窝窝头,我们更要爱惜粮食。来,把窝窝头吃了吧。”看到这儿,我的眼睛湿润了。每当我端起白花花的米饭,耳边总想起焦爷爷亲切的教诲。于得,我暗暗提醒自己:我们这些在蜜糖里泡大的幸运儿,可要永远记住“汗滴禾下土”的劳动人民,还要珍惜“粒粒皆辛苦”的劳动成果啊。
焦爷爷当了多年的县委书记,但他的生活却那么清苦。他两袖清风、一心奉公的高尚品德,为我们下一代树立了光辉的榜样。焦爷爷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挚爱,对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给我们这一代,乃至世世代代都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啊,敬爱的焦爷爷,我们怀念您,人民需要您,时代在呼唤您……
观看孔繁森影视作品有感篇二
使我的灵魂受到洗礼,使我的精神得到升华。他给我树立起了共产党人光辉的榜样,
在我的心中又矗立起一座时代英雄的巍巍丰碑。
孔繁森同志作为山东的援藏干部,两次赴藏,历时十年之久。先后担任西-藏的岗巴县委副书记、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区地委书记,为西-藏的建设、发展和稳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同西-藏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不幸于1994年11月因公殉职,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奉献之歌、奋斗之歌,人民群众热爱他、敬佩他、怀念他、学习他,称他为“新时期的雷锋”、“九十年代的焦裕禄”。他的理想、信念、精神、人格、情操、业绩,都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的延伸,都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孔繁森同志生在山东,长在山东,家在山东,他深深的爱自己的家乡,爱自己的亲人。但是他懂得,西-藏是伟大祖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西-藏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内地干部和各方面人才的支援。所以,当党组织需要他到西-藏工作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奔赴西-藏。为了完成党和人民的重托,他舍弃了家庭的温暖,舍弃了比较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条件,舍弃了很多本来可以享受的东西,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加快西-藏建设、增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的伟大事业,为西-藏人民奉献出了全部心血。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孔繁森同志牢记我们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把为民解忧、为民造福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他把藏族人民的疾苦看成是自己的疾苦,他把藏族人民的幸福看成是自己的幸福。为了藏族同胞,他奉献出金钱,献出鲜血,献出健康乃至生命。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对家人的爱与对人民的爱的高度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党的神圣宗旨的高度同意。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
西藏雪域,高寒缺氧,交通不便,地广人稀,自然条件差,工作、生活条件都十分艰苦。阿里地区又是西-藏最艰苦、最贫穷的地区。在山东工作、生活惯了的孔繁森要在西-藏持续十年的工作、生活,那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需要承受多么巨大的困难啊!可是,他想的是党的事业,想的是尽快帮助阿里的人民脱贫致富,再苦再累他也无所畏惧。他清正廉洁,严以律己,把手中的权利看成是为人民谋取幸福的重大责任。他用自己的工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藏胞送医送药,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解囊,是勤政廉政的光辉典范。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开拓进娶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他不管在哪个地方工作,不管担任什么职务,都对自己的工作确定很高的标准,都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空谈,讲求实干,注重工作效果,在担任阿里地委书记后,他跨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藏胞,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全地区106个乡他就跑遍了98个,从而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为制定建设新阿里的蓝图打下了坚实的基矗他团结和带领当地干部和群众,为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进行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藏族同胞的爱戴和尊敬。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加需要继承和发扬孔繁森同志的奉献精神、牺牲精神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这是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的需要。让我们紧急行动起来,以孔繁森为榜样,努力学习,加倍工作,严格管理,用我们的双手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观看孔繁森影视作品有感篇三
有这样一位英雄,生活在一个万象更新的年代里,在世界最高的地方,在世界上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雪域高原——阿里,埋头耕耘,为了那里的人民,他献出了金钱、鲜血、健康乃至生命,穿着带补丁的内衣离开了他眷恋的土地和人民!
从部队参军,然后复员到地方当工人,被提拔为国家干部再到主动请缨援藏,他走出一条闪光的人生轨迹。1979年,从内地到西藏工作之前,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他,请人写了“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刚到西藏,他又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以此铭志。他就是集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时代先锋、领导干部的楷模于一身,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孔繁森。
在孔繁森的葬礼上,悬挂着一副挽联,形象地概括了孔繁森的一生,也道出了藏族人民对他的怀念:“一尘不染,两袖清风,视名利安危淡似狮泉河水;两离桑梓,独恋雪域,置民族团结重如冈底斯山。”
人们在料理孔繁森的后事时,看到两件遗物:一是他仅有的8元6角钱;一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这就是他留下的遗产,体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自己的梦想,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意义;他用自己的实践兑现了对党的承诺,对人民的承诺;他用自己的平凡生命谱写出不平凡的人生。
学习了孔繁森的事迹以后,我懂得了什么叫作“热爱”。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如何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完善自己的心灵,这些都一直困扰着我并伴随着我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天。当我们面对学生那一双双清澈童秩的眼睛时,我的内心似乎有了答案: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努力去承受学生的任性和叛逆,而将他们可爱的温暖积累,积攒成心中的一轮太阳,照亮自己也照亮学生们的胸膛。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具有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的对党的事业无限热爱的精神,对人民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面对选择无怨无悔的精神和对待工作全力以赴的精神,做一个“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民教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对照孔繁森的英雄事迹找差距,培养崇高的品质和高尚的人格,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改正缺点,不记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做一个让学生喜欢、让家长满意的好老师!
让我们面对新的奋斗目标,继续迎难而上,努力培养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莘莘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观看孔繁森影视作品有感篇四
时代在变换,社会在发展,但孔繁森这个名字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或暗淡,相反,他的光辉形象随着岁月的叠加在人民的心目中进一步定格、升华。孔繁森同志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涌现出的党的优秀干部的杰出代表。他以自己闪光的一生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这个人生价值观的根本问题,向党和人民交了一份合格的答卷,为我们树立起一个可亲可敬的学习榜样。
人生价值观就是人们对人生的根本看法,是关于人生的目的、价值、道路、意义等观点的总和。马克思主义认为,一个人只有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人类的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才能实现其人生的价值。衡量人生价值的大小,只能依其对社会贡献的多少为标准,而不能以其向社会的索取为依据。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人生的价值就越大,生命就越有意义。孔繁森是实践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的楷模。
孔繁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实践基础和文化底蕴。
孔繁森出生在运河之滨的聊城,从小就受到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良好熏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这种文化和美德的了解越来越多,认识越来越深,因而受到的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孔繁森在上学时特别是在部队服役期间,受到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和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再加之他后来长期刻苦认真的学习,逐步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认识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的道理,其思想境界也一步步得到升华。
孔繁森在成长过程中,先是亲身经历了农村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亲身感受了被剥削、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翻身做主人的喜悦和由此焕发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冲天干劲。后来他又经历和参加了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实践,亲眼目睹人民群众逐步走上富裕之路。正是这些鲜活的事实使孔繁森深刻体会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和共产党的伟大,从而确立了跟党走、大干社会主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
孔繁森自从成为“党的人”之后,始终坚持用无产阶级的思想和共产党员的标准来改造自己、塑造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他对党组织的决定,都无条件服从,工作、生活上的方便主动让与他人,个人、家庭的困难总是默默地承受……孔繁森正是在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孔繁森的人生价值观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孔繁森曾经说过:“你采取一个大的行动时,首先要问一个为什么,是否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他面对组织——个人,事业——家庭,艰苦——安乐,这一个个人生难题,都以坚强的党性选择了前者,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博大胸怀。
孔繁森以“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为座右铭,视人民如父母,既倾心尽智履行领导职责,又竭尽常人之力抚孤恤贫,扶危济困。他把全部心血倾注到党的事业上,最终赢得了党和人民的崇高赞誉。
贫苦家庭出身的孔繁森从小就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肯干的品格。他深知,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历史上空前伟大而艰巨的事业,需要若干代人坚持不懈地拼搏奋斗才能成功。工作中他总是拣重担子挑,总是乐于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他身居领导之位,生活却极为俭朴。他没有豪华汽车、高级住宅、巨额存款,有的却是一颗为人民服务的赤诚火热的心。在他的日程中,从没有节假日和星期天,人们都说他是一座上满发条的钟。他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从不滥用职权,从没有利用职权为自己和亲属办过一件私事。他真正做到了清正廉洁、克己奉公,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掌权为民,全心全意。
斯人一去不复返,长留高风励后人。我们学习孔繁森,最根本的就是要像他那样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当官,踏踏实实干事,勤勤恳恳为民,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共产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孔繁森之所以能达到他理想的人生境界,就是因为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我们只有像孔繁森那样,把对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化作坚定的信念,才会获得强大的人生动力,全身心地投入党的事业,在无私奉献中创造人生的辉煌。
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共产党员、党的干部,他的人生是否有意义、有价值最终要由人民来判定。只要像孔繁森那样,真正以毕生的精力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就一定能够铸就自己辉煌的人生。
艰苦奋斗,勤政廉洁。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都应该像孔繁森那样,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始终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无论在哪里工作,不论环境怎样恶劣,都要努力拼搏,干出一番事业来;都要像孔繁森那样,始终坚持生活上低标准,工作上高要求,克勤克俭,廉洁奉公,坚决反对讲排场、比豪华、慕虚荣、铺张浪费等不良作风;都要像孔繁森那样,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如此,我们就能重塑党的伟大形象,就能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就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深入实践,加强学习,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的确立,既要汲取理论和知识的营养,更需要深入到生动的实践中去锻炼。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为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个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都应像孔繁森那样满腔热情地投身到这一伟大实践中去,磨炼意志,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观看孔繁森影视作品有感篇五
《孔繁森》这部电影朴实感人,情真意切。故事里的人和事都让我非常感动,更让我懂得了许多,可以说是受益匪浅。它让我的灵魂得到了洗礼,让我的思想得到了升华。
古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但是,当我看到孔繁森的种。种事迹,我不得不怀疑古人的这句话是否完全正确。孔繁森为了国家、为了阿里,他全然不顾家人的需要和劝阻,依然奔赴环境恶劣的阿里工作。试问在当今社会像他这样无私奉献,舍己为“民”的人民公仆又有多少呢?“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如果我们伟大的祖国不能繁荣富强起来,又何谈家的幸福美满呢?在这方面,我看到了孔繁森的无私,他把自己对家人的爱和关怀全都奉献给了祖国和阿里的人们,这需要何等的胸怀和气魄啊!他这种大公无私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当我看到他把别人送的礼物送回时,当我看到他把自己的生活费作为工资发给小学教师时,当我看到他把老人的双脚抱在怀里为她取暖时,当我看到在发生雪灾他仍然战斗在抗灾第一线时……我不得不为自己的自私和某些国家干部私饱中囊,于国于民而不顾的行为感到羞愧。现在想起因收同学礼物而选她当班干部,为了先抢到开水而和同学争吵,为了自己舒适在公汽上不给老人让座,学校分配劳动偷懒这些事时,才发觉自己是多么的幼稚和无知;再想想有些国家干部,拿着国家发给的工资,不要说为国为民做点事,反而肆无忌惮地利用职权之便为虎作猖,谋取私利。对上阿谀奉承,图个官运通达;对下冷言恶语,欺压百姓,一副“老爷”架势。官场之上,官官相为,就算做了违法的事,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了事。当有利可图的时候,一个也不会少;可当百姓需要的时候,一个也看不见。想到这些,我便感到非常的气愤和懊恼。为什么我们身边不能多一些像孔繁森那样的“好人”、“好领导”,少一些贪官污吏呢?我想,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国家应该会更加和谐昌盛吧!
啊,孔繁森,您是人民的好公仆!是您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的道理。我要学习您大公无私,舍己为“民”的精神。我要像您一样不虚度年华,将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