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应该重视方案的制定和执行,不断提升方案制定的能力和水平,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方案应该怎么去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国学经典诵读艺术节活动方案设计篇一
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校的'办学品位,努力创建“书香校园”品牌特色,扎实推进《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
诵读中华经典美文,传承华夏文明古风
1、参赛对象:三至五年级学生以校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选自《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教材或经典古诗文(包括《三字经》《弟子规》《晨读对韵》《增广贤文》《千字文》《论语》等)。
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配乐表演与所朗诵篇章意境吻合,节奏和谐。但要注意,参赛形式以诵读为主,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每个节目的时间请控制在6分钟内,超时者取消参赛资格。
4、比赛时间:(待定)
5、比赛地点:(待定)
1、邀请教育局、县研训中心领导及相关老师组成评委会,进行现场打分。
2、根据比赛情况和现场评分,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若干名。
3、对获奖单位颁发集体荣誉奖状,对获得一、二、三等奖的指导教师(每个节目1——2名)颁发奖状。
1、各校要集中精力,抓紧时间,扎实做好选材和诵读形式的编排训练工作。
2、参赛时,必须有专人带队,全程负责学生安全。
3、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国学经典诵读艺术节活动方案设计篇二
诵读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养。为了提高全校教师普通话诵读的水平,也为了丰富我校教师课余生活,给各位教师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促进语文诵读教学的发展,为学生树立热爱诵读的典范。我校积极响应雪野教办关于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号召,特开展本次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20xx年11月12日下午教师办公时间。
比赛采取自愿报名与学校推荐相结合的方式,35周岁以下的年轻教师必须全部参加,35周岁以上的中老年教师自愿报名参加。
朱向利
毕德美
魏雪梅
魏新忠
张秀珍
后三楼多媒体教室
朱向利
(一)各教师上报诵读文章名,并做好相应的媒体准备。
(二)具体比赛要求:
1、朗诵内容及时间控制:以红色经典、中华古代和近现代经典诗词歌赋及散文为主要内容;朗诵的总时间控制在3至5分钟以内为宜。
2、自行准备背景音乐,可安排助手协助适时播放和调节音量。请在比赛之前与主持人联系。
3、赛前抽签决定次序。按序上场诵读。
4、评委根据评分标准在评分表上签署实名,打分精确到小数点后1位。取平均分作为参赛教师的得分。评出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等奖前两名的教师将直接参加雪野教办中华经典诵读比赛。
1、发音标准,声音洪亮,吐字清晰,正确流利。(3分)
2、感情真挚、充沛,语气语调恰当,能再现文章情境,正确体现文章的思想感情。(3分)
3、背景音乐或是媒体运用恰当,音量适中,适合文章的意境。(1.5分)
4、仪表整洁,上下场致意、答谢,朗诵过程中举止自然、大方,能体现教师的良好形象和素养,整体效果好。(1.5分)
5、时间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不低于2分钟,不超过8分钟。(1分)
国学经典诵读艺术节活动方案设计篇三
为了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我校特开展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
国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从中华传统文化里汲取精华,吸取智慧,我校特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国学经典熏陶,提高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打造“书香校园”奠定基础。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1、活动时间和地点
(1)、彩排时间:学前一至七班:4月27日(星期三)早上9:10
一至六年级:4月27日(星期三)14:50
(2)、正式比赛时间:20xx年4月29日14:00准时进行
(3)、地点:学校操场
2、活动内容及形式
(1)、参赛对象:学前班、一至六年级学生以班为单位参加诵读比赛。鼓励教师与学生同台诵读。
(2)、诵读内容:国学经典篇目。(如《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较长篇目可根据时间要求自行节选)
(3)、比赛形式:以集体诵读为基本形式,可以伴以对诵、小组朗诵、配乐朗诵、吟唱、舞蹈等不同形式,也可辅以其他艺术表现形式,但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每班节目表演时间3-5分钟。)
根据各班的精神面貌、诵读形式、表演特点及诵读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现场打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以均分排名。分别设立:
学前班: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一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二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三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四年级组:一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
五六年级组:一个一等奖
学校根据各班表现情况评出两个精神文明奖,获奖的班级将给予物质奖励,班主任班务工作考核将适当加分。
1、评委组组长:
评委组成员:
2、分数统计组长:
3、舞台设计、会场策划:
舞台搭建和拆除负责人:
4、集队负责:
5、评分表制作、审稿:
6、舞台监督负责人:;成员:
7、主持指导:
8、音响:;照相:;摄像:;话筒和舞台管理:
9、会场安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10、奖状准备:
国学经典诵读艺术节活动方案设计篇四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根据上级关于“经典诵读活动”的工作安排和相关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通过大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努力在学生中营造“读国学经典、学民族文化”的氛围,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的“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的优良传统美德,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丰富中学生文化内涵,让传统经典文化带动中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推动社会和谐进步。
通过活动,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国学经典,培养中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感恩意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1、各班要高度重视,班主任、语文科任要加强组织。
2、各班学生要认真配合,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3、精心准备,迎接学校阶段检查及元旦举行的各项比赛。
(一)发起国学经典诵读的倡议(10月)
以11月份读书月为契机,由团委和语文组牵头组织,在全校发出“读圣贤书,做儒雅人”的倡议,大力倡导并号召全校师生加入学习中华优秀文化的行列,与圣贤为师,与经典同行。
(二)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五个一”活动(11月)
国学经典诵读的“五个一”活动,即每日吟一则经典,每月读一本好书、写好一篇的心得体会、开展一次读书经验交流座谈会、听一次讲座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悟道。
(三)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等形式的比赛(12月)
围绕“庆元旦”的活动,结合国学经典诵读主题,开展以“诵经典、写经典、悟经典”为内容的各项比赛,形式包括诵读比赛、书法比赛、作文比赛等(具体形式待定),让学生感悟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全体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推动民族文化发展。让全体学生在诵读经典中陶冶情操,努力使我校学生成为知书达理的优秀人才。
烈山区赵集中学
国学经典诵读艺术节活动方案设计篇五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氛围。
3、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4、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 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采用各种方法诵读中华国学经典感受祖国语言的魅力。
理解古文的词义、含义,引导学生批判性的对待古典文化,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培养学生初步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1、组织全班学生在晨读时间诵读,并做到全程参与,学生全员参与。回家后,鼓励学生和家长诵读5分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多读多背,使优秀诗文诵背成为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2、利用黑板报、手抄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展示经典佳句,国学文化,营造诵读的氛围,使学生走进经典,耳濡目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陶冶情操。
3、举行一次诵读擂台赛,评选班级 “诵读大王”、“诵读能手”,以此激发学生们的诵读热情。
4、指导学生撰写经典诵读的体会和感受,评选优秀诵读日记,利用班级的墙上文化进行展示。
经典诵读, 热爱祖国, 传统文化, 中国, 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