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教师篇一
今天是20xx年2月28日,星期五。这是我上网络直播课的第15天。经过了第一周的慌乱,度过了第二周的逐渐适应,这周我对直播稍显熟练。虽然状况仍会不时出现,但我总算可以应对自如了。
这一周,我仍然在备课上苦下功夫。先自主解读教材,初步确定教学目标,再研读教师参考书,观摩微课,写出教学设计,最后制作课件。我争取完全理清上课流程,细化到每个环节用时多少,何时连麦发言,何时发语音文字;每节课学生发言人数多少,主要是哪些同学在哪个训练点上点名对话,我全都翻来覆去琢磨、记录、修改、在记录。这一过程从每天下午备课开始,到第二天早上上课前结束,吃饭想,睡觉想,干家务时也在自言自语地念叨。(不知情的还得以为我有病呢)。当我开始直播已然成竹在胸,就能比较稳妥地调控教学进程,全神贯注倾听学生发言,指导学生思考表达。
我的课堂形式和在教室中基本一致,教学重点难点一定会直接和学生对话。透过摄像头我能观察学生的眼神,看见他们的学习状态,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提醒、指导、开解。我喜欢表扬学生,就算是学生发的语音文字数字,我了解到学生那样 积极认真,,也会热情洋溢地为他们点赞,让他们为自己鼓掌。我相信孩子们可以“听见”,受到鼓舞。
本来我不是个愿意“抛头露面”的人,但为了学生有真实感,亲切感,每次上课我几乎都开摄像头。我要让学生在家里,在电子设备前,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一节课结束,我会在群里留一会,点开语音听一听,并给予回复,指出问题或表扬优点。如果哪节课让自己满意,我会莫名兴奋,更加热情地投入到新课的准备中去。
一边干一边学一边改进,我想这是我们所有老师现在的工作常态。就在前几天,我发现数学中乘除放在一起时,学生会不好理清思路,很想直观地画一画来帮他们分析题意。可是通过摄像头很不方便操作。怎么办呢?要是能有“黑板”出现在屏幕上就好了。于是我在新手体验中开直播进行了尝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第二天的数学课上,我利用白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故步自封”只能落后,“与时俱进”才会提高。以前我用“打卡任务” 提交作业,跟同事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大家都用“家校本”,这里有“圈划批改”功能,还可以评选优秀作业,呵,那不就更方便更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了吗?我赶紧向同事请教,同事不厌其烦,教会了我。我马上实施,在钉钉群里联系家长,发个“家校本”试试看,家长们积极配合。终于我们的家校本也升级了。这一周我们熟练地运用,还把优秀作业在上课前展示,更多学生写得更工整了。
刚解决一个难题,新的问题又摆在面前。如何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又能得到及时的反馈呢?我又跟从同事们那儿取到“真经”。李凤英老师善用“发语音”这招儿,韩向利李宏艳老师还让学生发图片,,两相结合,效果不错。我决心一试。课上我把发语音、图片、文字、数字、连麦全用上,在备课时就安排好何时用哪种方式。尤其是在等待时,我就听语音,看图片文字,这样“多管齐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参与直观地展现在我眼前,课堂教学更有效。
接下来,不知还要多久才能驱散阴霾,但阳光一直都在。在这非常时期,我们普普通通的一线教师,通过直播停课不停学,坚守岗位,守护孩子的净土蓝天,为武汉加油,为祖国贡献绵薄之力。
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教师篇二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的爆发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上学期,由于疫情的持续影响,学校不得不停课,但是学习的时间却不会因此而停歇。作为一个在这个时代成长的学生,我感到了很多挑战和机遇,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经历了很多,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第二段:认真听课,做好笔记
学校停课后,老师们纷纷开展了线上教学,我们须在线上参加课堂,这对于一个像我这样喜欢玩耍的学生来说,极具挑战性。但是,在学校停课的这段时间里,我意识到认真听课的重要性,学会做好笔记。同时,教师们也给予了我们很多方便和帮助,例如录制课程视频和提供电子板书等。这让我们在线上教学的时候更容易掌握和理解知识。现在回想起来,我深深地体会到学习内容的重要性,学习不是打发时间的手段,而是为了提高自己,让自己更好地生活。
第三段:自我管理,培养自律性
在家上课的时间非常灵活,不像学校上课有时间表,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懒散。因此,我意识到要自我管理,做好时间规划,培养自律性。我持续保持阅读习惯,看了很多有意思的书,同时还准时完成了作业。这种自我约束很重要,特别是在这段时间里,因为这让我保持了进步的势头,我不只是跟上学校的进度,而且养成了一个好习惯,这在将来对我有很多帮助。
第四段: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
上课时间和空闲时间合理分配之后,我意识到我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比如弹吉他、写作等。我制定了自己的学习计划,每天花一定时间练习吉他,磨炼自己的写作技巧。这让我感到快乐,也感到了成就感。特别是,在这段时间里,我还学会了如何煮饭、如何做菜,这些都是平时常忽略的小技能,但是在这段时间里,我们开始更多的去关注自我,多思考人生的意义。
第五段:总结
总之,在上学期停课不停学的经历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们不惧困难,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尽管我们不知道疫情何时结束,但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让我们可以更好地面对未来生活的挑战。希望我们可以不断成长,在学习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大胆尝试,追求自己的梦想。
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教师篇三
由于受到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学校延迟了开学,为了不影响我们的正常学习,学校开办了直播课堂,停课不停学!
我还记得以前看过的一篇想象作文:10年后,老师们可以在家里上课,学生们可以在家里听课。当时还觉得挺神奇!现在不用再10年后了,今年全国的同学都可以享受到空中课堂的精准便捷。
科技的发展造就智能的生活,如若还是以前,我们只能在家里默默等待着疫情的消失,而现在科技发达了,在家里,我们就可以知道最新的新闻,还能参与在网上课堂。记得,第一天上网课时,还不怎么适应。早早的起来,眼睛都睁不开,只好强忍着困倦上课。时间长了,慢慢适应了,也就不困了。
在直播课前,我会准备好纸和笔。也会给自己一个微笑,带着愉悦的心情,来迎接一节又一节精彩的课堂。每上完一节课,我都会觉得自己受益匪浅,老师们都很温柔,教学方式也和以往不一样,课堂更加的活泼有趣,让我这样一个平时有点儿吊儿郎当的人,都爱上了直播课堂!我们可以领略到老师们各具特色的课堂。
虽然每个人都隔着一个屏幕,但是同学们的回答都非常积极。疫情,阻止不了我们学习的步伐,我对自己说:在这个寒假我要做一匹逆袭的黑马!我也要对我的同学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春天,让我们一起努力!
我们都能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教师篇四
随着新冠疫情在全球的蔓延,无数国家纷纷采取关闭学校的措施以控制病毒传播。中国在2020年1月底采取了迅速紧急的隔离措施,关闭了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将数亿学生返校日期推迟,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了此前的九月份。在这个特殊的时间,学生和老师们选择了居家学习,保证了知识的传递,同时也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做出了贡献,下面,我将分享自己上学期停课不停学的感受。
一、自律和规划性的重要性
在校上课,学习和课程都被规定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上学期停课后,应该如何利用好自己不受限的时间呢?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自律和规划是很重要的。在疫情期间,我学习的计划经常受到打破,但我依旧努力保持学习和生活的平衡,尽量避免“学习谁都不认真,但是把时间用光”的情况。一个好的规划可以帮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为所有课程分配时间,同时让你有足够的自由时间来处理日常事务和活动,并找到生活和学习之间的良好平衡。
二、灵活的学习方式
在疫情期间,学校停课,我们学生难以及时了解学校课程的进度,但是这个问题可以通过灵活的学习方式来解决。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老师的教学计划,并相应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例如在家自学,观看网络上的课程视频,参加在线课堂等等,这些方式不仅仅能保持课程的进度,更能够达到不受限制的学习效果。
三、远程空间上的学习气氛
在家的学习方式,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交流,学生和同学们缺乏接触和沟通,所以在远程教育中创造开放和友善的氛围非常重要。我经常在登录学校开展的在线教育平台,在讨论区和同学互动,在运用app做能自主学习的活动,互相交流。除了交流我也很清楚自己的诉求和学习需求,我每天都保证自己的时间节点正确,把学习点做好,这样在家里学习的氛围充满了高雅和气息,感觉不顶趾的自律和内敛。
四、挑战思维和抗压力的手段
在这个特殊的期间,我们不得不离开校园环境,在家里自学必须具备自身的资源和材料,这些让我们学生们挑战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应对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在这个难忘的时间里,自我觉察和抗压力会逐渐变成习惯。我不是每个时段都能保持专注,有时学习总是心烦意燥,这时我便用自己的一些方法去缓解各种压力和负面情绪。例如我爱好音乐,我经常会用音乐缓解压力。或是到院子里和小狗玩,享受纯粹和绿树成荫的空间,帮助自己释放压力和疲劳,这些方法让我学习和保持生活平衡。
五、发展自我和提高自身素质
学生在家自学,这是人们熟知的,但也能看见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发挥着自己的优势,把时间投入到自己专业和热衷的领域,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事业,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提升自己的水平。这种必要性让学生们在家努力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还帮助他们发掘自己的潜力和特长,让学生在家追求成就,并让他们实现自己成长的原则。
总之,上学期停课不停学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观念的改变和新的学习模式的文化离不开自主性和规律性。希望所有人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学有所成,追求自我的成长。学习不是停止的那个时刻,而是一个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的过程。
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教师篇五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对高校正常开学和课堂教学造成的影响,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采取政府主导、高校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共同实施并保障高校在疫情防控期间的在线教学,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
《指导意见》指出,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指导意见》明确提出9项工作任务。一是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全部优质在线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截至2月2日,教育部组织22个在线课程平台免费开放在线课程2.4万余门,覆盖了本科12个学科门类、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二是立即制定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学实施方案,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高校要合理调整、统筹安排春季学期与秋季学期课程教学计划。当前暂停所有寒假社会实践。三是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要公布课程资源质量要求、在线教学课堂纪律和考试纪律要求、学生学习评价措施等管理措施。引导教师开展线上教学活动,进行学习考核。与课程平台建立教学质量保障联动机制,了解学生在线学习情况。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加快研发一批有特色、代表性强、数量充足的在线试题。四是发挥“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示范引领作用,课程负责人和团队要上线提供全程教学服务,带动全国慕课教师团队开展线上教学服务。五是全天候开放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共享平台,免费提供20__余门虚拟仿真实验课程资源。六是倡导社会力量举办的在线课程平台免费提供优质课程资源,为高校制定丰富多样的在线教学解决方案,支持教师利用慕课等在线教学资源自主开展在线教学,鼓励开展网上在线教学培训。七是继续组织在线教育机构研发多样化在线教学解决方案,为高校选择资源和技术服务提供便利。八是发挥专家组织指导、整合、协调作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要整合名校名师名企力量,推动快速上线一批前期有工作基础的优质慕课和实验课程。慕课联盟联席会要与高校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协同教学。九是加强疫情防控知识宣传,鼓励慕课平台开设有关流行病学、传染病学的慕课专题,提高大学生及社会公众的科学防控能力。
《指导意见》要求,高校要将慕课教师以及承担教学任务的所有任课教师线上教学计入教学工作量。引导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选修线上优质课程,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时间,强化在线学习过程和多元考核评价的质量要求。制定在线课程学习学分互认与转化政策,保障学生学业不受疫情影响。
《指导意见》强调,高校要择优选取符合本校实际、与网络环境条件相匹配的方案,与课程平台密切配合、规范管理,强化对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和平台运行监管,防范和制止有害信息传播,保障在线教学安全平稳运行。
《指导意见》同步发布了22家在线课程平台在疫情防控期间支持高校在线教学服务方案信息。
停课不停学心得体会教师篇六
首先,当得知停学不停课的政策时,我感到有些犹豫和不安。我的孩子只有三年级,我担心他是否能够在家中专注学习,而不是变成一天到晚玩游戏的小孩。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和实践,我发现这个政策对于我的孩子来说非常有效。他可以在家学习,避免了疫情期间的感染,还可以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自我学习。这让我们家庭有了更多的交流和互动,让我对这个机制变得更加认可。
其次,停学不停课的政策也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我相信所有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健康地成长。但是现在疫情的影响使得这个目标变得更加困难,我们必须调整自己和孩子的生活方式,避免疫情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需要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家长,我们需要让孩子认识到这个责任的重要性,让他们了解这项政策是为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第三,停学不停课的政策给家庭带来了很多挑战。对我来说,最难的是要解决孩子学习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我们可以把孩子送去学校,让老师教授他们知识。但是现在,我们必须承担起家庭教育的责任。
在这个过程中,我和孩子一起学习。我尝试把他的学习安排进我们的日程表中,让他对学习感到兴奋。同时,我也很关注他的学习进展,并经常与老师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第四,虽然停学不停课的政策有很多挑战,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孩子们可以从中学习如何独立自主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时间。家长们也可以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教育孩子,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
最后,我认为停学不停课的政策是一项有益的措施。这项政策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在家学习,避免感染,还可以让我们履行社会责任。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挑战,但我们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有用的技能。我们需要相信自己和孩子,相信这项政策,共同度过这个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