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正气篇心得体会篇一
匡风正气是指通过言行举止和正面力量树立起社会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这个现代社会,我们处处都能见到违法乱纪、不道德的行为,而且这些负面影响正在不断蔓延。作为一个有良知和责任感的公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匡风正气的行动。下面就此我将分享我个人对匡风正气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心怀善意
在匡风正气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体会就是保持心怀善意。面对不良的行为,我们应该尽量用包容和理解的态度去看待,而不是仅仅以指责和负面情绪来回应。当我们身处一种正直和善良的心态时,我们才能更好地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帮助和指引。既然我们希望社会能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我们自己首先就要以好的心态去引领这种变化。
第三段:勇于发声
匡风正气需要勇气,勇气来担当起我们作为公民的责任。当我们目睹不道德的行为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应该勇于发声。这不仅包括在公共场合表达我们的观点,还包括对不法行为进行举报和揭露。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遭受到一些困难和危险,但只有靠着坚定的勇气和信念,我们才能在匡风正气的道路上坚持前行。
第四段:以身作则
匡风正气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以身作则。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论都会影响他人,尤其是对于年轻一代来说。我们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是否符合道德准则,并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人。如果我们希望见到更多的正义和善良的行为,我们首先要做到这一点,并且用自己的力量去引导他人。
第五段:教育引导
在匡风正气的过程中,教育引导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教育,我们可以向年轻一代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通过教育引导,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有道德良知的公民,从而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利用教育平台,我们可以促使每个人都参与到匡风正气的行动中来,从而实现全民参与,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
结论:
匡风正气是一个艰巨而伟大的任务,但只要每个人都能够坚定信念、勇于行动,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匡风正气就能够在社会中形成强大的力量。通过保持善良的心态、勇于发声、以身作则和教育引导,我们可以为社会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只有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才能让匡风正气成为社会的常态,并迎接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世界。
正气篇心得体会篇二
一、学习不积极、不深入、自觉性不高。总认为自己目前的文化水平和知识积累已基本能够适应工作需要。学与不学,学多与学少,差别不大,对自身影响也不大,学不学无所谓的懒散心理,造成了加强学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不强,无形中放松了自身学习。对办公自动化和技能的学习满足于一知半解,达到基本能操作的水平便心满意足,与熟练掌握灵活运用的层次还有很大的差距;对文件政策的学习,内心浮躁,静不下心,沉不下去,如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仅仅满足于有所了解,而没有真正理解内涵,把握精髓,融会贯通,学懂学透文件。当前,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知识新问题层出不穷,新政策新方针扑面而来。要适应新形势,满足新需要,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放松学习将落伍,将被社会所淘汰。所以今后要注意自身学习,加强自身修养,提高文化理论水平,在技能和思想意识领域,与时俱进,与时代的步伐和节拍同步。
创造出的工作方法很少。“中心”办公室的物品损坏严重,虽然看在眼中,也常常想要修理维护,但却一直没有落实在行动中。这种工作上的惰性对一个人的成长危害很大,逐渐使我们养成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心理,进取心、上进心消失殆尽。今后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当天的工作当天做,明天的工作今天就要及早安排。在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多想办法多出主意,善于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工作标准不高。工作标准定位低,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就行,不能以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自己。比如在文字材料方面,质量差,错误多,语句毛病大;在制度建设上,总认为制度比较健全,不能够查漏补缺,进一步修订完善;在卫生方面,认为基本达到了明窗静机,偶尔出现一次脏乱也无可厚非;在作风纪律上,总认为只要没有大的错误,出些小毛病便听之任之。千里之堤溃于一穴,小错终将酿大祸。长此以往,这些小毛病终将对我们的工作造成大的不良影响。所以今后要高标准定位工作,使服务更优质,卫生更整洁,纪律更严明,人员更团结,作风更优良,工作效率更快,质量更高。
人员碍于情面,没有当场指出。“中心”的管理人员年轻,面对他们的不尽人意之处,总认为他们刚步入社会,爱面子,心理脆弱,承受能力差,需要的是鼓励和鞭策,多肯定少否定,多表扬不批评。现在看来这种做法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对他们的成长并没有多大的益处。这种管理上的不大胆,放不开手脚,放纵了大厅一些人员的违规行为,也使我们的个别管理人员我行我素,没有尽快实现校园到社会,学生到公务员的转变。
五、工作落实不够。工作中安排布置的多,带头真抓实干的少。我们制定了许多工作制度,但在制度落实上做得很不够,有些制度基本上成了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削减了制度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以上是我查摆出来的问题,对照问题,我将认真反思,在下一阶段工作中,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自身修养,完善工作方法,为“中心”健康有序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正气篇心得体会篇三
正气苑是一个以培养学生人格为目标的特色教育基地,我有幸在正气苑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与体验。在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正气苑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体验与启示。以下是我对于正气苑的心得与体会。
首先,正气苑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与素质。在正气苑,我参与了各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如校规校纪培训、主题演讲比赛、道德讲堂等等。这些活动都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良好的品德和社会行为准则。通过这些活动,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人的素质和品德对于个人的发展和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具备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我们才能在社会中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其次,正气苑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在正气苑,我参与了各种团队合作活动,如班级合作游戏、机器人制作比赛、社会实践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学会了与他人有效地沟通和协作。在团队合作中,我们需要共同制定目标、相互扶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才能取得最好的成果。团队合作的经验不仅帮助我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还让我明白了团队的力量和价值。
另外,正气苑注重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在正气苑,我有幸参与了学生会组织的活动,担任了其中的一员。通过这个机会,我深刻体会到了领导的责任和义务。作为一个领导者,不仅需要有优秀的工作能力,还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协调和帮助团队成员,做好每一个环节的管理和决策。通过这段经历,我明白了领导者的重要性,同时也积累了自己的领导经验,为自己今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此外,正气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正气苑,我参与了各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如科研项目、写作比赛、艺术创作等等。这些活动不仅帮助我们拓宽了知识面,培养了我们的创新精神,还让我们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通过这些活动,我开始明白创新能力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敢于创新,不断追求进取,我们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
最后,正气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正气苑,我有机会参与了各种实践活动,如志愿者服务、社区调研、企业实习等等。这些实践活动使我从课堂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变。通过这些实践,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眼界,还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和技巧。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关键,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能力。
总之,正气苑为我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让我体验到了一个个人成长的全新境界。在这里,我不仅明白了品德教育的重要性,还学会了团队合作、领导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在学校无法学到的宝贵经验和技能。我深深感激正气苑给我提供了这样的机会,让我在这里收获了更多的知识和人生观念,为我的未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相信,正是因为有了这段宝贵的经历,我才能更好地面对和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正气篇心得体会篇四
在我看来,喜欢一篇文章不外乎两种理由:一是由于文章本身的魅力,二是出于对作者的仰慕。而于文天祥,无疑是两者兼而有之。
知道文天祥其人,其实早于他的诗文,并一度惊讶于在暗弱的南宋,曾有过这样一个铁骨铮铮的文人。
当元军的铁骑南下,国家危在旦夕时,他变卖家财,毁家纾难;在宋朝风雨飘零之际,他率军转战四方,奈何不遂人愿。而最为人所折服的,是在被捕之后,面对威逼与利诱,犹能坚守节操,毫不屈服。与众多降元甚至转而为元灭宋的南宋官员相比,愈加让人感佩。
我们不必深究他的坚持是出于什么的影响,一个能坚持自己信念与理想并为之付出生命的人,无疑是一盏明灯,照彻了昏暗历史的一角。斯千百世以下,犹能振奋人心。
犹比之于文天祥。正是他们,塑造了中国人的脊梁。其一人之行,胜过立万言书,功莫大焉。
文天祥的风骨与信念,于其诗文中可见一斑。《正气歌》写于他被元军羁押狱中三年之后,而于其中,我们仍能看到他的不屈服。在序中他描述了狱中生活环境的恶劣,而胸中自有正气可凭。而后历数先贤,以明心迹,“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譬如莲生淤泥中,取莲华而勿观于淤泥。不必看那卑微,那软弱,那屈服,那残忍,只需看这黯淡却永久的灯火,而心慕之向往之行效之,便足矣。
王阳明临死前对弟子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对于学习文天祥,我们只要做到这般,便足矣。
斯人已远,留下的是充塞苍冥的正气,而正要我辈中人发扬光大,教这《正气歌》传承,千百世降,犹不衰绝。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是《孟子·公孙丑上》中一句话。对于孟子所说的浩然之气,我的理解是:浩者,白也,纯洁也,如天之气也。浩者,广袤无边也,胸襟广阔,大公无私也;然者,自发,油然而生,自然而然发于真心。孟子所讲浩然之气是义与道的集合体,集合了义与道的浩然之气,便与天地合一,有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据此,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我体会孟子之浩然之气具有以下性质:纯洁之气;无私之气;出于真心即信念之气;正义之气;真理之气。浩然之气合于天地就是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相符合,按客观规律办事。
而孟子在这里所说的"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很高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义凛然的精神状态,所以说这种"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是"集义所生","无是,馁矣。"有了这种"浩然之气",就能具备一种崇高的精神美、人格美。……所谓"善养浩然之气",也即是要培养自己这种"美"、"大"、"圣"、"神"的崇高品格。孟子认为一个人具有了这样崇高的品格,在精神上就会体现出浩然正气,就能"知言":不仅自己言辞理直气壮,而且善于辨别各种错误的言辞。可见,志、气、言之间是有密切关系的。……"志",指心,即指人的内在的人格与品质,"气"就是这种"志"在精神状态上的体现,而"言"是具体表现"气"的特点的。所以,孟子认为必须首先使作者具有内在精神品格之美,养成"浩然之气",然后才能有美而正的言辞。这种思想影响到文学创作,就特别强调一个作家首先要从人格修养入手,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然后才有可能写出好作品。孟子所说的"气"是仁义道德修养的结果,是可以学而后至的,而非先天个性气质特征之表现,因此与后来曹丕所论之"气"不同,韩愈《答李翊书》中所说之"气"与孟子较为一致。
钱逊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说过:“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中华民族有这么一种正气支撑着整个民族的发展。虽然中华民族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和苦难,但是民族正气最终能够战胜困难,发展壮大”在历史上,不断有正气的故事、正气的人物出现。我想举文天祥的例子来说明。文天祥在历史上代表着我们的爱国传统和民族主义精神。他坚持抗元,坚贞不屈,最后英勇就义。他写的《正气歌》很好的体现了他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也能很好的帮助我们理解民族精神。
我们怎么样才能保持这样的品格呢?就是我们不应该去计较个人物质生活是怎么样的美好,而是要符合个人的理想,对得起自己的良知,保持独立的高尚的人格。像齐国的史官,他秉笔直书,不为了权势而放弃自己,把道德和人格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所谓“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就是说“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精神生命的价值高于物质生命,物质生命并不是最高的价值。实际上,古今中外一切先进人物,都是把精神生命、理想追求放在第一位;如果所有的人都把物质生命放在第一位,我们人类不可能有今天的发展。这一点,把精神的追求,人格理想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是中华民族一个突出的精神,是我们爱国主义的根源所在。
文天祥死后在自己的腰带上写下:“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这反映了他的思想。他所有这些从哪里来呢?就是从先贤传统中得到,另一方面就是从孔孟传统文化中得来的。“惟其义尽,所以仁至”,他一辈子都在追求这一点。孟子讲浩然之气是“集义所生”,就是要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浩然之气。文天祥就是这样做的。这说明民族精神的根源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
反过来,这些事迹是怎么流传下来被后代继承的呢?靠文化的积累,靠我们的史书,靠文学以及其他的发展。他们的思想体现在他们的诗文之中,比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等。正是这些,让民族精神不断的延续发展,被后人所传承。如果我们把这些都丢掉,不学历史了,或者历史不去讲这些东西,只记载生产力怎么发展,阶级斗争怎样进行,这些就都不为人知了。我们也应该认清我们现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是在这样的一个基础上进行的,要充分看到它的困难所在。现在要从头做起,要告诉人们传统讲的是什么,有些什么东西,然后帮他理解,让他去选择,这是个非常非常艰巨的事情。
我善以自然养吾浩然之气。大自然赋予了人们生命,更赋予了人们对美的感情,以及心灵的纯净。站在高山之巅领略天空的浩渺,站在与天最接近的地方,感受天高任我飞的壮志,有一种想驰骋的感觉。听大海波涛拍岸的声音,体验大海的无所不容和那一片蔚然。我想自然界的美感是真正需要人们的品味的,这是一种原始的干净的美。在这个大都市里我们总是忙碌着,却很少停下脚步来想一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东山魁来的正义所以著名,巴金的作品这所以受人爱戴,是因为一种原始的真实。这种真实与清澈可以让人细细品味,回归自然。
我们要学会以天为尺,放开辽阔的胸襟去接纳多彩的生命。学会用飞鸟的标准去读飞鸟,读出一首动人的飞鸟之歌;学会以海为度,张开宽广的臂膀去拥抱平凡的世界;学会以少年的情怀去读少年,读出一则风花雪月的吟唱;学会以老年的情怀去读老年,读出一则睿智达观的情怀。我愿以天为尺,将生命丈量成辽阔的苍穹;我愿以海为度,将生命稀释成浩瀚的海洋。
正气篇心得体会篇五
立正气是一种信念,是一种正义的力量。它不仅是一种行为方式,也是一种道德修养。践行立正气,不仅能够让自己受益,更能够让社会受益。以下,笔者将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对立正气的心得体会。
第一,正能量的力量。生活中有时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很容易影响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到积极的状态,多想一些正面的事情,这样就能够改变我们的情绪。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坚持正确的信念和原则,保持正能量的力量,这就是立正气的体现。
第二,做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事情是立正气的另一方面。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取决于他所做的事情,如果他做的事情是对社会有益的,那么他就是一个有智慧和勇气的人。我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做正确的事情,不管别人怎么想,只要自己认为是对的,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做。这样做,不仅能够强化自己的信仰,也能够让社会更加美好。
第三,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感受。立正气意味着尊重别人的权利和感受,不为自己的私利而做出损害别人的行为。我们要学会承认别人的权利,尊重别人的需求,充分考虑别人的感受,不要让自己的利益成为别人的负担,这样才能真正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第四,追求卓越。立正气不仅需要做正确的事情,还需要追求卓越。一个人的价值不仅取决于他做了什么,还取决于他做的有多好,追求卓越是立正气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要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和技能,让自己不断成长,让自己变得更好,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优秀人才。
第五,心存感恩。立正气需要让我们心存感恩,感激身边的一切,不要忘记那些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要忘记那些伸出援手的人,不要忘记那些付出和贡献的人。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别人的支持和帮助,要积极地回馈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总之,立正气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行为方式和人生态度。要践行立正气,我们需要充满正能量,做正确的事情,尊重他人,追求卓越,心存感恩,这样才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让社会更加美好。
正气篇心得体会篇六
对党员来说,纪律和规矩就是行为的底线,它是一个硬约束。每个党员在入党誓言中,都庄严承诺过遵守党的纪律。谁破了这个底线,谁就要受到纪律的追究与处罚。
当前,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狠抓作风建设,“八项规定”等措施相继出台,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于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应时刻增强自律意识,自觉培养高尚情操,把握大节,注重小节,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一要坚定信仰,做到讲政治,有信念。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理论武装,增强党性修养,努力把坚定的理想信念转化为修身做人、为官用权、干事创业的具体行动。
二要坚守底线,做到讲规矩、有纪律。要把底线划出来,做到底线不可突破,红线必须遵守,真正做到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标准(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三要培养情操,做到讲道德、有品行。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树立为追求理想而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勇于舍弃“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四要踏实做事,做到讲奉献、有作为。要把贯彻落实视察安徽及小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继承和弘扬沈浩精神,埋头苦干,加快发展,积极投身园区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帮扶帮办主战场及开发区发展改革热潮。
党员干部应该坚持底线思维,恪守底线原则,牢牢守住底线,从严落实中央路线方针政策、从实遵守为民服务理念,不打折扣地做好中央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培养高尚情操,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清清白白做人、扎扎实实做事、坦坦荡荡为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