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游览齐山字篇一
九日齐山登高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江水倒映秋影大雁刚刚南飞,约朋友携酒壶共登峰峦翠微。
尘世烦扰平生难逢开口一笑,菊花盛开之时要插满头而归。
只应纵情痛饮酬答重阳佳节,不必怀忧登临叹恨落日余晖。
人生短暂古往今来终归如此,何必像齐景公对着牛山流泪。
⑴九日:九月九日重阳节。齐山: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东南。作者此时被贬任池州。
⑵翠微:指齐山上的翠微亭,其为杜牧于唐会昌四年(844年)9月赴任池州刺史,取李白《赠秋浦柳少府》诗中的“开帘当翠微”句意,在齐山之巅建“翠微亭”,以表追思李白之意。
⑶“尘世”句:《庄子》:“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此言人生欢笑既难得,则更应善自宽慰,多方开解,切不可对一些烦恼事过于挂怀。
⑸酩酊(dǐng):大醉。
⑹牛山:《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公游于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牛山,在今山东临淄。
这首诗是公元845年(唐武宗会昌五年)杜牧任池州刺史时的作品。“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重阳佳节,诗人和朋友带着酒,登上池州城东南的齐山。江南的山,到了秋天仍然是一片缥青色,这就是所谓翠微。人们登山,仿佛是登在这一片可爱的颜色上。由高处下望江水,空中的一切景色,包括初飞来的大雁的身影,都映在碧波之中,更显得秋天水空的澄肃。诗人用“涵”来形容江水仿佛把秋景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用“翠微”这样美好的词来代替秋山,都流露出对于眼前景物的愉悦感受。这种节日登临的愉悦,给诗人素来抑郁不舒的情怀,注入了一股兴奋剂。“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他面对着秋天的山光水色,脸上浮起了笑容,兴致勃勃地折下满把的菊花,觉得应该插个满头归去,才不辜负这一场登高。诗人意识到,尘世间像这样开口一笑,实在难得,在这种心境支配下,他像是劝客,又像是劝自己:“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斟起酒来喝吧,只管用酩酊大醉来酬答这良辰佳节,无须在节日登临时为夕阳西下、为人生迟暮而感慨、怨恨。这中间四句给人一种感觉:诗人似乎想用偶然的开心一笑,用节日的醉酒,来掩盖和消释长期积在内心中的郁闷,但郁闷仍然存在着,尘世终归是难得一笑,落晖毕竟就在眼前。于是,诗人进一步安慰自己:“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诗人由眼前所登池州的齐山,联想到齐景公的牛山坠泪,认为像“登临恨落晖”所感受到的那种人生无常,是古往今来尽皆如此的。既然并非今世才有此恨,就不必像齐景公那样独自伤感流泪。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倒不一定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诗人主观上未尝不想用节日登高的快慰来排遣抑郁。篇中“须插”、“但将”、“不用”以及“何必”等词语的.运用,都可以清楚地让人感受到诗人情感上的挣扎。至于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从抑郁中挣扎出来。
诗人的愁闷是那样深、那样难以驱遣,除了因为杜牧自己怀有很高的抱负而在晚唐的政治环境中难以得到施展外,还与这次和他同游的人,也就是诗中所称的“客”有关。这位“客”不是别人,正是诗人张祜,他比杜牧年长,而且诗名早著。穆宗时令狐楚赏识他的诗才,曾上表推荐,但由于受到元稹的排抑,未能见用。这次张祜从江苏丹阳特地赶来拜望杜牧。杜牧对他的被遗弃是同情的,为之愤愤不平。因此诗中的抑郁,实际上包含了两个人怀才不遇、同病相怜之感。这才是诗人无论怎样力求旷达,而精神始终不佳的深刻原因。
诗人的旷达,在语言情调上表现为爽利豪宕;诗人的抑郁,表现为“尘世难逢开口笑”、“不用登临恨落晖”、“牛山何必独沾衣”的凄恻低回,愁情拂去又来,愈排遣愈无能为力。这两方面的结合,使诗显得爽快健拔而又含思凄恻。
游览齐山字篇二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当然见不到,山的吸引人之处也便不在仙了。而山奇,林秀,景明,水澈,让人最不忍辜负。齐山,便是这么一座山。
带着无尽的遐想,我们往齐山深处走去。一面是层峦叠嶂,一面是空谷幽林,我们走在山谷间的栈道上,欣赏着满目的郁郁葱葱。不知走了多少路,也不知转了多少弯,只觉越走空气越清新,越走景致越清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五月,没有蝉鸣,但间或传来一声鸟啼,便让人恍若置身仙境。
苍翠的古树,嫩绿的枝条,鹅黄的新芽,夹杂其中的,是挤挤挨挨盛开的丁香花,紫色的似梦幻的星空,白色的似纯洁的精灵,散落山间,散发着浓郁的芬芳。这香气又隔得远了,一阵清风扑面而来,若有若无,沁人心脾。
走至半山腰,便见溪水清凌凌地流淌开来。水流不大,在长满青苔的石板上缓缓流淌,似看尽岁月荏苒。沿着水流而上,便看到一潭碧水,其上又是飞流而下的观音瀑,让人不禁唏嘘:那一潭是历经悲欢的心如止水,那一瀑是百战不殆的英雄士气。
顺着“嘎吱”摇晃的木梯往上攀,我们便攀上了蜿蜒的齐长城。任脚下是怎般青翠欲滴、空谷幽兰,这石块砌成的,是默然不语的坚毅,是无声历史的厚重。千千万万的战士,曾金戈铁马,守卫一方国土,任凛冽寒风,吹白了鬓发。
翻过齐长城,我们开始往山下走。来时不觉惊险,下山却觉得山势平添几分陡峭与奇险。小心翼翼走了一小时左右,我们终于到了齐山脚下。回头望望,让人不禁感慨:大自然的景致如此温婉多情,又如此壮观奇妙,让人遐想万千,赞叹不已!
游览齐山字篇三
朝代:宋代
作者:朱熹
江水侵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
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达。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客,何必独沾衣。
本词题为《隐括杜牧之齐山诗》,“隐括”,也就是对原作的内容、句子适当剪裁、增删,修改成新的作品,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改写。《文心雕龙·镕裁》:“蹊要所司,职在镕裁,隐括情理,矫揉文采也。”由此可见,这种写作方法,很早就有了。
朱熹“隐括”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也就是借这首诗来寄兴抒情托志。杜牧的诗是这样的:“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对这首诗,历来就有很高的评价。杜牧出身于显赫的世代公卿之家,胸怀致仕用世的大志;朱熹是著名思想家,又是诗人。尽管他们生活的时间前后相隔三百多年,但都是主张积极入世的`,因为思想上有共通之处,朱熹仰慕小杜的诗,近而“隐括”成词,也是可以理解的。
游览齐山字篇四
齐山简介: 齐山风景区既是自然秀美的旅游休闲度假的胜地,又是历史考古、文化学术交流的中心。今天小编就来分享关于游玩齐山的作文,请各位读者好好欣赏和借鉴。
齐山是我贵池区城南1.5公里处,那里风景优美,素有“与九华之胜,并擅江南”的美誉。
我家距离齐山不远,早上8:00钟出门,8:10分就到达齐山脚下,那里风景优美,空气新鲜。
我们先去了动物园观赏。我们最先看到了猕猴,猕猴是生长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它们喜欢群居,由猴王带领。生长在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以野果、树叶、昆虫为食。我最感兴趣的是变色龙!它全身翠绿,椭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身躯呈长筒状,腹部两侧长着四只短脚。在动物园的小卖铺我还买了个面具作为纪念。
满江红
怒发冲冠,
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长啸,
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
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
预发了多少豪情壮志、精忠报国的精神啊!
最后我登上了小九华峰,小九华峰是翠微亭向东八十米,那里有许多假山和石头,奇特突出,美丽好看,是齐山石绝之一。我们还在石头上拍照、留影。
齐山美丽的地方,我的家乡因为有你而美丽,因为有你而神奇,我爱你,齐山!
4月11日,我在五点多就起床了,因为今天我要去淄川齐山旅游。准备好以后,我就和妈妈前往学校门口。
不一会儿,我们就出发了,一路上我和白金平、胡硕恒说说笑笑,我们都很开心。车开出去一个半小时就到了。
我下车,朝天上望了望,哇,一座座山连绵起伏,高耸入云,非常壮观。等到所有人到位后,我们就开始爬了。
刚开始爬的我还在跑着,但是,由于山很陡,再加上不到五十米就有一个大坡,上去十分麻烦。尽管这样,我还是加快速度,不一会儿,我和白金平就把妈妈甩在后面了。从山下向山上放眼望去,在山的半山腰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和黄色的迎春花,远远望去,就像是给山扎了一根五彩缤纷的腰带,漂亮极了。为了赶速度,来不及继续观景,走着走着,就到了观音瀑,这里有一个大水池,水发绿,从远处望去,像是一块无瑕的翡翠镶嵌在山上,非常漂亮。再往上走,就是悬在半空中的木头楼梯,非常险峻,我紧咬着牙走了上去。上来以后,我去问了一下白金平的妈妈,问问我们到哪了,阿姨打开拍摄的地图,发现我们才走了三分之一,还有三分之二需要走,才能到达山顶。我们加快了速度,走着走着,到了一个小凉亭,白金平的妈妈说:“我们就在这里休息一下吧。”我们都点点头。于是,我和白金平吃了点东西,就继续上路。
我们大概长途跋涉了两个小时,就到了山顶,在山顶上,我看见了垛口,那是用来观赏风景的。我们在山上眺望了一会儿,就快速下山了。
下山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上山容易下山难,因为往下走的路有不少是很陡的木梯,走了不一会儿,就感觉腿开始发酸了,不得不停下来,休息几秒钟再走。最终在我的坚持下,终于来到了山下。只见同学们都在山下高兴得玩起了吊桥,我休息了一会儿,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玩了起来。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就三点了,我和妈妈就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齐山,坐上了回家的大巴车,在车上,我们虽然都累得呼呼大睡,但是,我们玩的.很开心。
通过这次爬山,不但让我认识了大自然的风光,还检验了我的身体素质,让我明白了今后我要加强体育锻,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落在别人后面。
今天,我们来到了齐山,这次旅行我们一家和房啸宇是第一批下山也是和一些同学第一批上山的。可惜,妹妹和妈妈因为有事不能来,所以表哥补上了妈妈的位,而妹妹的旅游费用退掉了。
现在就开始讲这个齐山了,据我看来,这个齐山的陡峭程度、受伤害可能性和博山三山差不多,只不过博山三山更胜一筹,而且博山三山还有带刺的植物,上次把我划伤了。我们先上了早了好长时间,看到了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前方不远就是天水溪,然后就是观音瀑,我们在快到观音瀑时听到了一些钟声,那是打头阵的部队打的钟,我喊:“你们等等!”结果叫的效果比不叫还差,他们直接跑了!我只好先上去,敲了几下观音钟,再继续爬,我们又走了一段距离,终于看到了打头阵的部队(其实是由我们班的几个同学组成的,一个家长跟在后头监护他们),这时已经快到山顶了,我们追上了他们还在山顶拍了合影。
已经上到山顶峰了,我们竟然还得下山,我在上头说:“感觉自己走了一个世纪才走到这里呀!”这时已经到了下山路线的一半了,我看到一个滑道,但我爸不让滑,因为这个要花钱,而且没有安全设施,所以我们是走了下去的,而且房啸宇紧跟着我们,我们去吃中午饭的时候,他在那等爸爸,然后就来吃饭了。
吃完饭,我们就去滑草,这个很刺激,就是你躺在一个用来滑草的东西里,然后那个管理的叔叔一推,你就下去了,然后就很快、很快你就到达下头了,但还有一个滑草的路线,我又从这里滑了几次,但因为没有用来滑草的那个东西,所以滑得很慢。
游玩了齐山,我买了一个纪念品:大刀。这次旅游让我懂得:坚持就是胜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国庆佳节,因闲来无事,故与余父游于齐山。
车行几十里,见有旗插于山上,曰“齐山”,复行二三里,方见齐山之容貌险秀瑰丽,悬崖峭壁,山清水秀,流水潺潺,蔚为壮观。
至齐山,从门入,见道旁百花齐放。甚为艳丽。游人可约百许,皆拍照留念。顺道而行。花香鸟语,清风徐来。此乐何极。山行三四里,见闻水声潺潺。心乐之,步幅加快。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行数十步,见石阶数百。游人皆沿街而上。余从之。见有一小潭,水尤清冽。其水清凉刺骨,又其上,见峭壁环三面,生怪柏。又见一潭泉水,泉水绿如翡翠,不可见其底。游人皆玩于此。此潭乃碧水潭,又见其上有一瀑,高越二丈有余。此瀑曰“观音瀑”又名流水洞。水质清凉甘甜,不尝一口枉来于此。
随人前行,渐至其顶。已近正午,骄阳似火,余则似热锅之蚂蚁,观点将台、唐三寨。
下山之路渐陡,已汗流浃背,歨减缓,正中杨万里诗中之话“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道路两旁,皆高大树木,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随栈道而行,见一山洞,洞口高可三丈许,洞中常有山风呼啸而过,一早一晚,在洞中可望日月之光,过其洞,又见一洞,洞中有两排过道,其意为,男左女右。因洞中有一石龙,故又名帝王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