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充满了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小编收集了一些有关春节庆祝活动的总结,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有趣的回忆和思考。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一
我过春节,回了老家。
家玩,妈妈在旁边说:可以。下午,中午我吃完饭就去了小姨家玩到下午吃晚饭的时间还不回,哈哈!
过了几天吃团圆饭了,那时是鞭炮震天,没有一刻,不放鞭,直到晚上12点还有人放鞭,又过了3天我该回去了,这一次回去折腾了7个小时,是别人用车带我们回家,折腾了7个小时,回到家里,还是家里舒服!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二
“咻!霹雳啪啦!”是什么声音啊?哦,原来是家里在放烟花啊!我们每年回老家团圆都放烟花:什么“一根枪”、“金玉满堂”、“美猴王”……数不胜数,“玩不胜玩”。爸爸慢慢走向一盒烟花,手里拿着一根香。“咝……”“快跑!”爸爸说。“咻!”烟花像迫击炮一样飞上了天空,爆炸时,又像刀刃一样划破了黑夜的天空。美丽极啦!
我最难忘的就是团圆饭了!有烧鸭、叉烧、牛肉、麻婆豆腐……美食琳琅满目,真是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边上的两条小狗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我们,好像在说:“我也要吃,我的肚子都在唱‘空城计’了”。于是,我加了一块东坡肉丢向它们。这两条小狗为了吃这香气浓浓的东坡肉,还展开了一场战争。小一点的'狗先用爪子摸了两下,又慢慢地把头靠近这块肉,发现没事,于是他迅速叼起这块东坡肉。说时迟,那时快,小狗刚叼住那块肉时,脸就被大狗那“温暖”的手扇了一下,肉又飞了出去。大狗和小狗奔向那块肉,最后,肉被小狗给叼走了。小狗还没有把肉吃下去,大狗迅速冲过来,用爪子抓小狗,把它身上都抓出血了,可是小狗还在吃肉,真是人为财死,狗为食亡啊!
老家的春节很热闹,是我喜欢的春节!
文档为doc格式。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三
老家的春节妈妈跟我说: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于是问妈妈:“这是什么意思呀?”妈妈对我说:“就是每次过节过年的时候就会更加的想念远方的亲人。”哦,我明白了,那我会更加想念他们的,我爱他们!
过年初二的时候,妈妈开车载着我回老家兰田——我的外婆家,妈妈还说:因为我南宁的小阿公和小阿婆全家都要回来,我开心极了,因为我又可以见到最喜欢我的小阿公他们了。我最喜欢去我外婆家了,我也好久没见到外婆了,好想念她老人家。还有可以见到我的两个弟弟(大的2岁多,小的还不到1岁),这次回老家一定会很开心的。我好想快点到哦!终于到外婆家了,我老远就开始叫着阿婆了,那么大的声音阿婆早就听到了,跑出来大声喊我。我一路小跑到阿婆身边,搂着阿婆亲了一口。
走进家门,看到家里热闹极了,所有人都在,大家都叫着我,我也很有礼貌的回叫他们。呵呵,其实我早就注意到桌子上的东西了,桌子上摆满了水果、有巧克力,还有各式各样的糖,以及瓜子和花生等,应有尽有。看得我直流口水,妈妈看到我这样,一个劲的笑。反正我最喜欢这样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妈妈虽然有跟我讲过,不能一个劲的吃零食哦,但是这时我早就忘了,什么也顾不上了。阿婆这时就会什么都拿给我吃,我开心极了。让我更开心事就是阿婆给我一个大利是,接着小阿公,小阿婆、小姨、舅舅他们全都给了我一个大利是。我手上拿了一大沓,我全都交给妈妈了,并对妈妈说:“妈妈,你帮我放好哦,回家后帮我存起来好吗?看看我有多少钱了。”大家都大笑起来,都说我懂事了。
我手拿吃的,口袋也装满了,赶紧跑去找我的弟弟玩去了。
妈妈来叫我吃饭了,我拉着弟弟,跟着妈妈回家吃饭。老家过年吃饭前都是要先烧香,供饭菜的,然后舅舅点着鞭炮,噼里啪啦的好响。“哇噻!妈妈,怎么这么多菜呀”我看着桌上的菜大叫。只见桌上摆得满满的,首先是老家最好吃的腊肉、香肠、有阿婆做的肉圆子、有鸡有鸭,还有鱼。哦!太多了,我都数不过来了。阿婆帮我夹了满满的一碗菜,吃得我肚子鼓鼓的。大家有说有笑的一边吃一边聊,男的还喝着酒呢,大家开心的吃着。
在老家呆了一个礼拜,小阿公帮我买了好多的烟花,我和弟弟他们每天晚上都放烟花,冲上天然后散开像一朵花似的,好看极了!
我好喜欢回老家过春节,我跟妈妈说:“妈妈,每次放假你就带我回老家过年好吗?”妈妈笑着说:“好!”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四
我的老家在湖南浏阳,那儿可是一个有名的烟花盛产地呢!外婆曾经跟我说过:“浏阳花炮响天下,天下花炮数浏阳!”
每次过年回去,一进门,我的堂弟果果就会扑过来,激动地说:“豆豆姐姐,终于见到你啦!走,我们去对面小区找小姑姑和典典姐姐吧!”每逢这个时候,外公就会塞给我们一大堆踩炮,叫我们带去玩。
一到小区,我们就和表姐(典典)找到一块空旷的水泥地,玩起踩来。“豆豆姐姐,你看我扔的多远!”“这算什么?我还会‘天女撒花’呢!”“唉!怎么弄的?”“哈哈!果果,不是这样!把一包拆了,然后几个踩炮一起扔!”我和果果边玩边说,逗得一边的表姐哈哈大笑起来。正当我们玩得不亦乐乎时,小姑姑从楼上阳台探出头,朝我们喊:“典典,豆豆,果果,上来吃饭了!吃完饭还有烟花玩!”我们一听,三步并作两步上了楼。
一进门,我就看见亲戚们已经坐在饭桌边等我们了!小姑姑、大姑姑、帅帅哥哥、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外公外婆、大姑父……好多好多呀!三下五除二扒完饭,我们小孩子到客厅看书、玩游戏,大人们则坐在饭桌前喝酒、聊天。
夜幕刚刚降临,小孩子们就缠着大人说要玩烟花,如果哪个大人肯陪我们去玩花炮,我们就会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棉袄都来不及穿就冲了出去。记得有一次,我看着满箱花花绿绿的烟花,不知点哪个好。突然,背后传来“轰”的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我转身一看,发现是表姐点了一个“海绵宝宝”!那烟花还真不错呢!黄的火花里夹杂着红的、绿的、白的火花,美轮美奂!玩了好久,我们又重新上楼,与亲戚们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
这就是我,什么时候你也来玩呢?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五
春节,是最热闹的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每年春节,我们都是在爸爸的家乡过的,那是离成都很远的一个美丽小城。在爸爸家乡过春节,跟成都过春节有着不一样的热闹。
我最喜欢大年三十和爷爷一起贴对联,还有那些美丽的代表福气安康的窗花纸。我们用对联和窗花把家打扮得红红火火、漂漂亮亮的!
到了晚上,大人们让我们小孩欢闹到大年初一的零时,给我们“压岁钱”,叫我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我和哥哥、家人一起放鞭炮、烟花,为大年三十的夜空增添一份美丽!
每年初一,爸爸妈妈都要带着我到乡下去拜年。今年我们去叔叔家,碰上了叔叔家的妹妹,与我同年生,叫“妮妮”,也上小学一年级。刚开始的时候,我觉得妮妮是个农村孩子,没什么本事,所以不喜欢跟她玩。爸爸见了,就把我们叫到一起,让我们来一场数学竞赛。我觉得自己数学很棒,肯定能赢,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没想到通过比赛我才发现,我竟比不过妮妮!我心里难过极了,便一个人闷闷不乐地跑到一边玩去了。爸爸走过来跟我讲:“妮妮每天都要走很远的山路去上学,她很珍惜上课的每分钟,学习非常认真,所以成绩也就非常棒!她每天回家都要帮爸爸妈妈干活,干完了活才抓紧时间做作业……”听了爸爸的话,我感到很羞愧,觉得自己不应该小看妮妮这个农村小女孩,反而应该向她学习。于是,我跑过去告诉妮妮我愿意和她做朋友,还邀请她到我家来做客。
从此,我和妮妮成了好朋友。过完春节,我回到家以后,还跟妮妮通过几次电话呢。我真想带妮妮参观我们的学校,真想和她一起坐在我们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同学习。我盼着明年的春节再回老家去,再和妮妮来一场比赛!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六
放寒假了,我们全家每年都回安徽老家过春节。
回想起老家的春节,对我的印象是那么深刻,可以说每年春节都使我全身心的沉浸在一片欢乐、愉快、热闹的海洋中。我们家有句俗语说:小孩盼过年,大人盼插田。我也盼呀盼、等呀等,终于等到了过年的这一天。
一大早,大人们便忙活起来。有的洗菜、有的做饭、有的准备饭碗、有的打扫卫生、有的贴对联......
到了中午一两点,我就看见爸爸拿着香、纸去坟山上祭祖,爷爷拿着一只猪头去土地庙拜供。
到了五点多的时候,整个村里鞭炮声,震耳欲聋。这时我家的年饭也准备的差不多了,爷爷早给供桌上摆满了供品。有猪头、鱼、鸡、水果等。这表示对祖宗爷的一种拜供。
爸爸放了许多鞭炮。这是我们家的一种习俗,在吃年饭前,必须放一些鞭炮。
放完鞭炮,我把大门关上,这又意味着,我们要开始吃团圆饭了。如有客人来,只能从后门进、出。
年饭开始了,我们一家子围在桌子旁,吃着丰富的年饭,有虾、鱼、鸭、鸡都上来了。这时,爸爸对我说:“我们做饭也是有讲究的。要吃年糕,表示步步高升;要吃鲇鱼,表示年年有余;米饭也要吃一半留一半,表示来年有个好收成。”我听了,点了点头。我们吃饭时有说有笑,举杯欢庆,相互祝福。我家乡的年夜饭,吃得越久越好,所以,我们吃饭,要用三、四个小时。
七、八点时,我们出去拜年、串门。我向每家每户、每一个人都递上了一份真诚的祝福。当然,我也得到了许多糖。真令我开心极了!
哇!转眼间就是凌晨一点了!鞭炮又一次响起。这声音震耳欲聋,整个村子顿时成了欢乐的海洋。这也意味着新的'幸福的一天,新的快乐而又美满的一年开始了!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七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家的春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老家在胶东金城招远,那里过春节特别有意思,下面就请我来介绍一下我老家的春节吧。
和北方别的地方一样,老家在腊八这天是非常冷的`,家里的雪非常厚,晚饭前,我和家乡一些小孩玩打雪仗,不过我往往被他们的雪球砸到也许是因为他们经常玩打雪仗吧。
腊八节吃晚饭时,有一样东西是必须要喝的,那就是腊八粥,还有一件事是必须要做的,那就是泡腊八蒜,以备过年吃饺子用。
到了准备过年时,家长们一般都会满足于我们,给我们买零食吃,不过大人们也比较忙乱,那就是做大枣饽饽,炸面鱼。一部分晚上吃,一部分存放起来,以备过年用。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放鞭炮,不过放的不太厉害,到了八点种,吃完团圆饭,一家人围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其乐融融,十二点以后,鞭炮就噼里啪啦响了起来,场面甚是壮观。
正月初一,家长带着孩子,出来拜年,遇到认识的人,说一声过年好,互相祝福,小孩子们高兴,因为可以向长辈们要压岁钱。拜过年后,人们就自由了,小孩子到街上玩,即使不到街上玩,也能在家里有声有色地玩。上了一年的班,大人们也比较自由。想干什么干什么。
到了正月初二,大人们带着孩子去探亲,孩子们向亲戚要压岁钱,互相拜年,互相祝福,一直到初六。
到了初八,孩子们该去上学的上学,大人们该去上班的上班,春节就这样过去了。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八
今年春节我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过年。我妈妈家里人可真多,光亲戚家都要走好几天呢。
转眼年三十到了,他们这里有个风俗习惯。就是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给去世的人点灯,以告忌他们的再天之灵。一大早,我们就准备了许多东西,有蜡烛、纸钱、灯笼,鞭炮等等。
一路上,只见车水马龙。到处都是往山上赶的人群,真是热闹极了!我们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了山上,只见人山人海,我们走到了外公的墓前,先点了一串鞭炮,爸爸说这是叫逝去的人来收钱,告诉他们后人来祭奠他们了。然后点上香插在他们的墓前,双手合十,祈祷他们的.再天之灵安息。保佑后人身体健康。爸爸说,只要心诚,愿望就一定能实现!
做完这一切,爸爸开始点灯了,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把灯笼挂在外公墓前,然后点上蜡烛,转眼间,火红的灯格外明亮,就好像外公在对我笑。
下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但愿逝去的人走好,活着的人平安!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九
我的家乡在东北。每逢春节,我与爸爸妈妈都回去过春节。
大年三十的早晨,全家人早早地忙碌起来。哥哥们放鞭炮,大人们在厨房忙着准备各种食物,我与姐姐忙着贴对联、贴福字、挂吊钱,把整个家装扮得漂漂亮亮。
中午了,餐桌上摆满了美味佳肴,全家人围坐在一起,举杯同庆,祝福语塞得满耳。幸福、快乐、祥和的气氛充满了整个家。一个下午就在大家的闲聊中度过了。
零点的钟声就要敲响了!大家屏住呼吸,仰头等着第一声炮声的冲天响,终于,哥哥点燃了第一个烟花,大家一起欢呼雀跃:过年了!过年了!
我喜欢春节,喜欢那欢乐的气氛,喜欢那热闹的场面。更喜欢在家乡过春节。
春节是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来临之际,不论是在外求学的学子,还是在外工作的男男女女,都会不辞辛苦地往家里赶。与家人团圆,欢度春节。这就表现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性。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十
腊八这天,照例是要吃腊八粥的,腊八那天,奶奶很早就起来熬腊八粥,清晨起床,头晚上泡好的米跟豆都鼓鼓涨涨的,好似蕴蓄了足够的力量,精神焕发起来。大锅里,米豆翻腾,蒸汽氤氲,不一会儿,就闻到了各种干粮煮熟的香味,混着灶膛的烟火味儿在厨房中萦绕,飞窜,追逐,盘旋。揭开锅,一颗颗色香味俱全的豆子,粘粘乎乎的缠绵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似的,相互依偎着。挖起一勺送入口中,绵软香甜,一粒粒豆子在我嘴里融化,滑入我的胃里,顿时,身心的每一个毛孔都舒展开了,说不出的惬意舒畅。
腊八,大概就是豆香米香的味道。
过了腊八就是年,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贴满了红红的对联,在暖阳的映衬下泛着柔和而绚丽的光芒。每年贴对联的任务是我的爸爸共同完成的。打浆糊,整理对联,刷浆,上墙,一系列的步骤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仿佛举行一场盛大的仪式。
下午,就开始包饺子了。过年的饺子也叫大钱饺子,洗好的硬币一个一个包裹在白花花的饺子里,孩子们瞪大了眼睛,使劲盯着有钱的饺子,希望能记住它们的样子。煮饺子了,一个个白胖胖的饺子飞入锅中,在煮沸的锅中嬉戏追逐,在雾气里旋转浮沉,孩子们盯着大锅里的饺子,看哪个饺子沉到水底,狠狠地记住它地样子。饺子出锅了我即刻抓起一个送入嘴中,鲜美的汤汁在嘴中迸发出来,滋润着我的.每一条血管。
夜幕降临,鞭炮声声,红红的鞭炮在清冷的空中炸开,点点殷红散落在年三十的夜空里,满地的碎屑,给整个院子铺上了一层红毯。
八点,春晚开始了!伴着熟悉而欢腾的旋律,餐桌上的年夜饭争奇斗艳,各种花样儿目不暇接,全家举杯同祝,期望来年能好运相伴。半夜守岁,再次升腾起的鞭炮声划破了刚刚平静下来的夜空,发纸、上香、上供,一系列程序化的仪式重复一遍,入睡。
凌晨四五点就要出去拜年了,一句过年好囊括了多少难以言表的祝福和期冀。吃包钱饺子,这是孩子们最期待的节目,随着叮叮铛铛的钱币碰击声,孩子们的笑声此起彼伏,没吃到饺子的鼓着腮帮子摸着圆滚滚的肚皮咬咬牙往嘴里再塞上一个,吃到了的则乜斜一下,拍案欢呼。
正月十五,元宵节到了,从早饭开始就吃的是元宵,灌满汤汁的元宵在嘴里碎裂来来,那种汤汁溢满口腔、胸腔的感觉令孩子越发兴奋起来。元宵预示着一家人团团圆圆。晚上璀璨的烟花在空中朵朵绽放,像无数颗梦幻的流星,又像一串串晶莹的珍珠,一条条流动瀑布,暗淡的夜空也变得星光灿烂。
也许,对我们来说,春节只是一种热闹的感觉;对长辈来说,春节,是一种庄重的仪式;但是,把这种感觉和仪式绵延下去,它们也就成了文化。
我喜欢老家的春节,喜欢它的味道,它的热闹,它的喜庆。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十一
春节到了,小朋友们对父母说着一些吉祥话儿,爸妈就拿出压岁钱,让小孩子们高高兴兴。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够吉祥如意,招财进宝。
每当要过春节时,我们家乡每家每户都会忙着做馒头。在我的记忆里,那几天奶奶会特别忙,她不仅要做我们自己家的馒头,邻居们也会凑到我家一起做,那天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大家一起边忙边谈谈笑笑,热闹极了。大人们包的包,烧锅的烧锅,运馒头的运馒头,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可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大馒头出炉时一个个脸上乐开了花。每一笼出炉时我们一群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就咬,吃得十分过瘾。我们每年都要做可能是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到来。我还听爷爷奶奶说,馒头做得好代表这户人家第二年一定会交好运的`,所以每户人家很在乎。
春节到来时,我们家家户户都会放烟花,鞭炮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到处充满着烟花的味道,十分好闻。我们小孩子玩得是最开心的了,小型的各种各样的烟花我们随时随地都能放,玩得尽兴极了。
人们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着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烟花……大人小孩们载歌载舞,忘情地玩个痛快!
去老家过春节范文(12篇)篇十二
今年的春节我是在山东乡下老家过的,老家的春节可比城市过春节有趣多了!
你有听说过吗?早上八点钟了,家家户户都拿一个果盘,盘里倒上糖块,把果盘放在门口,这个时候就不再串门了。只要再来走亲戚的,就在门口拿几块糖,说上几句祝福的话就可以走啦。我很疑惑地问姥姥“问什么要拿糖呢?”姥姥告诉我:“传说这一盘糖块在晚上十点钟之前被拿完了,那么在这一年里,你家就要发大财啦!”我一听,可来了劲儿,一直守在门口,看到底有没有人拿糖,呵!好多人都在抢呢!我偷偷地想:快发财啦!
老家过年真有劲,下次我还来老家过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