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写演讲稿,小学生能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方便大家写好小学生演讲稿,才特地整理了一些经典范文供参考。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一
早上好!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关于这个古老的节日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屈原先生的故事了。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目睹自己的祖国被侵占,心如刀割,但他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无奈之下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写下绝笔《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他。人们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
是怎样的精神促使这位伟大诗人纵身跃入滔滔江水呢?是那颗忧国忧民、热爱故土的心。
今天的我们重拾起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不也是热爱祖国的表现吗?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二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你们好!
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再比如造纸,我国造纸工业化生产的结果是传统手工业的流失,许多高质量的宣纸要到日本或韩国才能买到,他们不但继承了我们的传统造纸技术,还有新的发展。就拿端午节来说,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
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文化的缺失必然导致精神断层甚至扭曲,而精神文明的再次断层又将带来什么?有句话说的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而现时的洋节兴盛与传统节日衰弱间的反差,更凸显了这个问题的迫切性。
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三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6月2日是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你们对这个节日有多少了解呢?
端午节是爱国节,因为爱国诗人屈原在公园前278年的五月初五,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江而死。屈原沉江后,古人将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万舟齐发,并以呐喊旗鼓吓退蛟龙,以此表示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之情。
端午节是防疫节。端午节前后是春夏交替传染病的高发时节,古人在端午节前后插艾叶,悬菖蒲,用以驱蚊蝇,净化空气。成年人还要饮雄黄酒和菖蒲酒驱蛇虫,小孩子要佩戴藏有朱砂和雄黄的香囊预防疾病。
端午节是体育节,因为人们在这一天要在水上赛龙舟。龙舟竞赛已经逐渐演变成了一项国际体育赛事,也起到了友谊纽带的作用。
端午节还是美食节,以为我们要吃可口的美食——粽子。人们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花色品种繁多的粽子,可以让你一饱口福。
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是浸润着中华民族智慧的文化遗产,体现着一种民族精神,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新时代的少先队员要肩负起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成为中华民族的栋梁之才做好准备。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最喜欢的就是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了。很快就到端午节了,我和你们分享一下我们家乡的端午节。
到那天早上,大家都把菖蒲,艾草插在大门上,据说可以除邪避凶。
端午节能尝到好吃的粽子。粽子的种类繁多,有豆粽,有红糖粽,有枣粽,有肉粽……真让我双眼发光!我忍不住冲上,拿起一个粽子,使劲一咬,“哇!好美味啊!”我不禁大口大口地吃起来。
在端午节还能观看刺激的赛龙舟。每到那天,江边就响起了洪亮的大鼓声、欢呼声、呐喊声,响成一片。选手们身穿彩衣,紧握船浆,喊着整齐的口号,奋力地摆动船浆,向终点驶去。一只只龙舟象一条条巨龙在江河上翻滚、飞驰。人们在河岸边不停地喊着加油助威。
说到端午节,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传说楚国诗人屈原因为国家被占领了而投江自尽。人们怕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就纷纷划着小船来到江面上打捞,还把粽子投下江去,希望鱼只吃粽子不伤害屈原的尸身。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你喜欢吗?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五
大家早上好!你们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什么传统节日嘛?(端午节)对,是端午节。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船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便把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据说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原的身体了。后来,为了防止饭团被蛟龙吃掉,人们便提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的办法,这便是粽子的原型。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
和屈原不同,我们身处的时代是盛世的中国。国家富强,民众和谐。在这一个富足自信的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学会爱国,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
最后用一句屈原的话送给所有的同学玉可碎而不改其白,竹可黄而不毁其节。,希望我们珍惜今天的生活,彼此勉励,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做一个奋发图强,能为祖国建设贡献心智的人。最后,预祝大家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谢谢!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六
大家好!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x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七
大家早上好!
大家好。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名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从这些传统节日中我们依稀可以看见古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
今天是6月14。再过九天,就是五月初五端午节。所以我今天在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端午节的随想。
端午节让我想起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有心报国,却无力回天。悲愤之下,他投汩罗江而去。这一天是农历五月初五。后来,每到这一天,人们就在江河上赛龙舟,怀念屈原。
也许,这古老的传说已经无法让21世纪的现代人感动。记得有一篇报道让中国人震惊了!据《人民日报》报道,辽宁大学民俗研究中心主任、民俗学教授乌丙安给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送一份急件,说据可靠消息,亚洲某国准备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端午节为本国的文化遗产,目前已将其列入“国家遗产”名录,很快将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如果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同学们,你们不觉得这是天大的笑话吗?如果有人告诉你,几年后中国人想要划龙舟、吃粽子、过端午节,需要向别的国本文来自文秘之音,你一定会说:“开什么国际玩笑!”中国人过了几千年的端午节成了人家的“文化遗产”,这还了得?一场“保卫端午节”的论战在民间悄悄发起。有人说:“我们要以实际行动来坚决捍卫这一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遗产!”有人说:“我对端午节一直情有独钟,每年这天都要吃棕子看赛龙舟。如果端午节真被别国抢去了,我会觉得特别别扭。”后来经过查证,韩国申报的是他们本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祭”,并不是想抢我们的传统节日。不过,韩国的申报,可以说给我们提了一个醒:一个国家对本土文化态度的转变有多么可贵。因此,这也是一种激励,激励我们去保卫祖宗的“遗产”,去体悟它们的弥足珍贵。
同学们,端午之争让我们对传统历史文化资源有了一种忧患意识,并且引发了一些相应的行动。怎样才能让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我们的生活,永远保持新鲜的活力呢?要有文化内在的驱动力。内在的驱动力从哪里来?教化。提高国民教育,加强个人的修行。整体的国民教育得到提升,国民就会对本民族的文化资源有一种广泛的认同。个人的修身齐家到一定层次,民族文化的种子就会在心灵生根发芽。能在个人的心灵生根发芽的文化资源,就会鲜活而永恒。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华夏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过一次传统节日,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一次加强和洗礼。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的每一个传统佳节吧!
感谢大家耐心的倾听,请接受我对各位的端午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谢谢。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八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午节、午日、夏节、午日、五一节、艾节等。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会举行一些重要的活动,比如在门上插艾草、吃粽子、戴香包和赛龙舟。今年的x是农历五月初五,我们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那么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据说两千多年前,楚国的医生屈原关心人民的疾苦,深受人民的爱戴。他投河自尽后,楚国人民纷纷赶到汨罗江边吊唁他。人们在河上来回划船打捞他的尸体,于是就有了赛龙舟的习俗。吃粽子的习俗是人们把用楝树叶和彩色丝绸包裹的饭团扔进河里,以表达对屈原的纪念。因此,每年农历五月初五被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挂艾叶,戴香包,赛龙舟,举行诗歌会纪念屈原,庆祝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多的外来文化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曾经热闹的节日逐渐被人们遗忘。我们似乎不再关心几千年的传统文化,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西方节日,如圣诞节和愚人节。当我们还沉浸在西方节日的欢声笑语中时,20xx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端午节作为其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国家遗产名录。
听到这些我们是什么样的.心情?这不仅仅是一个传统节日的得失,更是一些庆祝活动的缺失。更重要的是,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保留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然而现在,这个我们度过了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却成了其他国家的民族遗产。我们是多么的尴尬和无助。
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彩,文化内涵丰富,保留着我们祖先独特的文化记忆。我们应该对祖先创造的历史文化遗产心怀感激和敬畏。
同学们,我们是中华民族的栋梁,中华文明需要一起传承和发扬。希望大家不要忽视自己的传统节日,让中华文明在中国的土地上铸就辉煌!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到此结束。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九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祭端午——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本周星期四就是农历五月初五,也就是我国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在端午节的活动中,自古以来就有赛龙舟,用五彩丝缠粽子、缠手足腕,包米粽,插艾叶,饮雄黄酒,挂香包等习俗,以上这些都告诉我们最早端午节是防疫祛病、避瘟驱邪、祈求健康长寿的一个节日,它寄寓了人们平安和顺的美好心愿。
后来,人们又加入了纪念地方性名人的内容,例如长江中游湖南、湖北楚地纪念屈原,长江下游江浙吴地纪念伍子胥或纪念孝女曹蛾。
总之,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从春秋战国至今,端午节已在中国民间传承了两千多年。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这些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它们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正是这些节日民俗和传统文化时刻感召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我们是炎黄子孙。也正是这些传统文化让我们中华民族以卓尔不群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然而,现实生活中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冷落,反而在我们的邻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发扬光大。2005年韩国的"江陵端午祭"申遗成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他们申请的端午祭与中国的传统端午节形式不同。但是韩国的申遗成功,无疑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促使国人认识到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系列的国家行动也随之展开,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当然保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仅要靠国家政府的重视和行动,更要靠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特别是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的积极参与。所以在端午佳节到来之际,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些国学经典,多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学好汉语,写好汉字,从点滴做起,积累知识,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就一定会让古老的华夏文明焕发新的风采!
最后,提前祝老师们、同学们端午节快乐!谢谢大家!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十
同学们:
我们迎来了一个神圣的节日,那就是伟大的祖_亲__周岁的生日。秋高气爽的十月变得火热,灿烂金黄的十月变得火红,于是十月,我们便多了一份期望在心中,多了一份祝福可传送:牢记使命,努力学习。
1949年10月1日,_广场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历史,开始展开完全崭新的一页。10月13日,团中央根据党的指示,发布了在全国建立中国少年儿童队的决议。1953年6月,团代会一致通过把“中国少年儿童队”改名为“中国少年先锋队”。1949年10月13日这一天,就成了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日。今天我们西亭小学的少先队员们相聚在一起来庆祝这个节日,让我们牢牢记住10月13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建队日。
59年的光辉历程,在星星火炬的指引下,涌现出来的少年英雄、优秀队员、十佳少年如群星闪闪的灿烂星空:刘文学、何运刚、草原英雄小姐妹、赖宁……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深深印入了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今天,当世界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当祖国面临着更多的竞争和挑战,你们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你们就是新世纪的雏鹰。接过先辈手中的火炬,努力拼搏、奋发图强,这是你们的责任!要知道,今天,你们磨练羽翼;明天,你们就将搏击长空!趁着火红的青春,时刻准备着,让少先队的光荣历史因为你们而谱写得更加辉煌!
每个少先队员都应该知道,为了这两个日子,我们伟大的民族经历了无数的坎坷与磨难,在漫长的岁月中走过了一条光辉的道路。我们少先队也从劳动童子团到共产主义儿童团、抗日儿童团,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少年儿童队、少年先锋队,千千万万的队员们都是始终如一地为革命“准备着”!
“准备着”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行动。队员们,愿你们胸前的红领巾更红更艳,愿你们的雄心壮志更高更远。
队鼓声声,敲出我们的_;队旗列列,展示我们的风采。在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__周年之际,让我们满怀豪情,向她的生日致以最诚挚的问候!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十一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你们好!
如火的石榴点缀着初夏的阳光,淡雾弥漫成朦胧的温暖。顺着时光的小路走向前去,我们触到了五月的尾音——端午节。
古老的节日传载了千年,前人将端午递送到我们的手中。它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面貌,被历史冲淡的哀伤凝固成坚定的曲调。
提及端午,浮现在我们脑海的,是这样一个伫立在浩荡江岸的背影。他沉默地望了一眼身后的山川,缓合上双眼,像沧凉的人世告别,写尽了离骚的屈原,以这样绝望的方式给自己的一生画上了一个冷艳的句号。
伴随着屈原投江的悲壮,端午节来到了华夏儿女的生活。后人为端午节的凄凉渐渐注入了愉快的气息,仿佛想为屈原抹去生命中的哀愁心酸,祭奠着,惜怜着屈原短暂的生命。然而,他的身躯落入汨罗江,化做一股至明至澈的水,他的灵魂,带着对祖国的赤诚、对百姓的责任,在中华国土上空熠熠生辉。
爱国、责任、忠诚、坚贞——中华民族优秀品质的精神,因端午节的代代传承,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
今天,端午的气息正围绕在我们的身边,屈原的灵魂在明朗的天空中停伫,向我们宣读着的誓言,抬起头,望向天,对着他坚定地眼神,让我们也大声呼喊:屈原你的品格让我们敬佩,我们的人生,是你指明了方向。
爱国、责任,我们并不陌生。
地震,所有的中国人民的在行动,慷慨捐献自己的心血,向灾区的人民寄去温馨的牵挂,满目疮痍的土地,因为我们的心手相连而风貌重现。
奥运,从曲折的火炬传递到精美绝伦的开幕表演,从国家领导到人民群众的全员参与,积极配合,为奥运空前绝后的精彩,铺垫了一条夺目的阶梯。
这是爱国、是责任,是每个中国人都应具备的精神。
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凝结在一起,引领着中国走向强大。而责任,则让我们的生命焕发光彩。责任存在于生活的点滴,不仅有对同学、朋友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对于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对老师、父母殷切希望的答复。
会考即将来临,绚烂的未来正等待我们触及,二十几天的艰辛,汗水将会换来成功的喜悦。在端午节灿烂的阳光下,伸出双手,展开双臂,深呼吸,向天空呼喊出自己的信心:不抛弃,不放弃!凭借对父母老师和自己的责任,迈出梦想的第一步。
端午,是属于我们的节日,让千古传承的信念,在我们的花样年华中永不淡却。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十二
早上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如题目是《端午节,我们的传统节日》。
同学们,你们能列举出我国的传统节日吗?
也许,你们早已习惯了圣诞节的狂欢,习惯了在“母亲节”送给妈妈小礼物,习惯了在“父亲节”向爸爸表达感激之情。其实,一年365天,还有许多印有“中国”标签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这些传统节日折射着古老的中国文化,象征着丰富的华夏文明,闪耀着龙的传人无穷的智慧。
农历五月初五是今年的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的代表。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端午还被称为端阳、重午、女儿节、龙日等。
民间纪念端午节的风俗很丰富,较普遍的庆祝形式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等等。每一项端午习俗背后都蕴涵着深厚的文化内涵留存着独特的文化记忆。
传统节日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和文化标签。然后,当我们的生活被高科技元素充斥时,人们也多多少少冷落了传统节日,丢失了对文化传统的记忆。
同学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你们想用什么方式纪念这个绵延两千年的传统佳节呢?让我们从今年端午节开始,重新拾起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关注,赋予中国传统文化更多的新元素,用自己的力量,拯救传统节日习俗,发展传统节日习俗,创新传统节日习俗,让中国文化逐渐被世界上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毕竟,“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十三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的主题是《端午节的由来》。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传说可多了,其中,纪念屈原的说法流传得最广。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出生在xx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为人正直,学识渊博,很有才干,在楚国担任了重要职务。因为他主张坚决对抗秦国侵略,而受到打击、排斥,还被楚王赶出了朝廷。屈原悲愤极了,在流放途中写下了许多充满爱国精神的诗篇,最有名的是《离骚》。后来,秦国军队攻占了楚国都城。楚国失地千里,尸横遍野。屈原心如刀割,他不愿意看到国破家亡的惨景,就在农历五月五日这一天,怀抱石块,跳进了汨罗江。当时他62岁。
百姓们爱戴屈原,当听到他自杀的消息后,纷纷划着船奔向江中,去打捞屈原的遗体,但没能找到。他们怕江中的鱼虾会咬食屈原的遗体,又纷纷把江米装迸竹筒,扔到水里,想用江米喂食鱼虾来保护屈原的遗体。从此,每年的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自发地来到江边,悼念屈原,还要划着船冲进汹涌的波涛,象征人们争相打捞屈原遗体,以此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久而久之,我国南方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的习俗。因此,端午节又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
同学们,屈原因为热爱祖国、关心百姓疾苦而受到人们的爱戴。当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粽子、观看赛龙舟时,不要忘记xx多年前那位爱国大诗人——屈原。
让我们怀着敬爱之心和珍爱之情来看待中华这一传统佳节吧!提前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十四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国旗下的讲话的主题是:纪念屈原,过端午节。
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那端午节到底是怎么来的呢?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传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小学生端午节前夕国旗下的演讲稿(精选15篇)篇十五
说起端午节,想起了小时候在家过的端午节来!
在家乡的端午节中,有很多习俗,在离开家乡的这些年里,不经意的深深回忆起来,总觉得有种尘封的感觉!掐指一算,有近20_年没有过个正宗的家乡的端午节了!
在家乡,端午节的前个晚上,各家都要备一盆水,水里面泡上艾叶,然后放在外面,在端午节的早上,全家洗脸的水,都要从这一盆水里面取,人多的家庭可要节省着用了,免得有人没的水洗脸。有小孩子的人家,一大早要早早把小孩子叫起来,到外面的池塘,河里,或者湖边去洗澡,据说这样可以洗去一年的晦气,而且还有避邪的作用。
在吃早饭时,这些鸡蛋、蒜和粽子,都要摆上饭桌了,同时在饭桌上,还要摆一样,那就是酒壶,而酒壶里面的酒,被泡成了雄黄的颜色,喝了这样的雄黄酒,也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人家,还要把喝盛的雄黄酒,擦在小孩子的耳朵上面,所以,吃过饭出去玩耍时,可以看到到处都是耳朵被抹了雄黄的小孩子,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特色吧!如果细看的话,还会发现这些小孩子的身上,都会戴了一个香囊,手、脚、脖子、手指头都会缠了五色线的,这样的香囊里面装的香料同样也是艾叶。五色线,顾名思义,就是用五种颜色的绣花线拈成的,这样的说法是为了避免蛇虫来咬。
在端午节这天早上,各家还要把艾叶插在门的两天,有点象清明节时插柳枝一样,这样的说法也是为了驱病避邪。走在村子里,袅绕的炊烟中,伴着缕缕的艾叶的清香,和着露珠的清新气息,给这样一个早晨增添了浓浓的特有的节日气氛。许多年过去了,每当这天,总是能隔着时空闻到记忆里远远的家乡,在这天早晨漂来的浓浓香味。
今天正值端午节,祝所有的好朋友们节日快乐!祝家乡的父母家人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