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常常能够通过生动的描写和丰富的细节使人物形象鲜明,情节生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一
一天,我的书包带断了。中午,我去修书包。
我好不容易在人民电影院门口找到了皮革制品的摊子,摆摊子的是位老爷爷,开头他给我的印象并不好,他个子矮,背驼,鼻腔还不断发出“哧哧”的鼻塞音。
我走近摊子,正埋头为顾客补皮鞋的老爷爷抬起他那黑黝黝的脸,微笑着拿出一张小凳子对我说:“坐,站着累呀。”说着又低下头去补鞋子。
我坐下来,打量起摊子,这摊子并不大,摆着一些陈旧的补鞋的工具,一些线团,碎布和几双要补的皮鞋。
“小朋友,你要补什么?”一个略带沙哑的声音转移了我的视线。
我回过神来忙说:“我要补书包带。”
说着,我把书包递了过去,老爷爷接过书包看了看,找出一块碎布,接在带断处,然后放到一个旧机器下面,用手摇着一个木头把子,摇了一会儿转了一个方向,就这样补了一圈又一圈,终于把断处接好了。
老爷爷剪断了线头,又看了一看,发现书包底下有一处脱线了,就准备给我缝上去。
这时候,我想起了现在社会上有少数个体摊贩敲诈顾客钱财的事,我忙说:“哦,不,不用了。”
老爷爷奇怪地问:“为什么?”
我只好红着脸说:“我……我的钱不够了。”(当时我的钱的确不够)。
老爷爷和蔼地说:“钱差点不要紧,脱线不缝上,书本一装进去一挤,书包会坏得更快的。”不容我再说什么,他们就用自己那双结满了硬茧的手把书包翻过来,从旁边的碎皮堆里找出一个新线团,用镊子挑出线头,然后打开缝纫皮革机的一块小盖板,钳出机器里的一个线圈,原来线已经用完了。他把新线圈换进去,安好盖板,开始认真地补了起来。补好后,他又仔细地端详了一番才满意地递给了我。
这时候,我的疑虑、误解全消了,感激地说:“老爷爷,明天我拿钱来给你。”
他说:“不用了,你读好书就行了。”
第二天,因为学习紧张,我没空去找他。等我有了空闲再去时,那位老爷爷已不见了,一个阿姨告诉我,他几天没来了。
我想,这时候,老爷爷也许又在什么地方干起他那为别人补鞋补书包的平凡工作了。同那些在金钱面前斤斤计较,得寸进尺的少数个体户摊贩相比,那位老爷爷所作所为是多么高尚啊!他那矮小的身材、黝黑的面庞和那双结满硬茧的双手至今仍深深印在我的脑海。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二
偶尔看到三毛的散文集《背影》里的一篇文章《鞋子的故事》,感觉很是亲切,便想起了我的鞋子与我。
我喜欢白球鞋是从上小学时开始的。雪雪白的球鞋,常常洗,晒干后便是闪眼的白亮,衬上白袜子,真是非常清洁美丽的,走路的时候低头一看,便觉得那白色在阳光下直晃眼,晃得人晕晕的,晃得整个世界都变得白花花的了。那走路的姿势、步伐也优雅、轻盈起来了,自觉人格和灵魂都高尚纯洁了些似的。小时候我的鞋子基本是这一种,上学的路也仍是那一条。小小的世界里,除了家庭、学校外,任何都没有接触。社会的纷繁复杂、人生的变化无常、欢乐和痛苦、相聚与别离,都是小说里看来的。我的生活,就像那双球鞋似的——一片雪白。
白色的鞋子我固然喜欢,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它容易被污染,藏不住一点瑕疵,要保持它的洁净并非易事。
白驹过隙间,我已是一名高二的学生了,生活和想法都不再像从前那样简单,但我仍爱穿白球鞋。与从前不同的是,没有人再像我那样喜欢白球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惊讶和不解的眼神——为什么我到现在还在穿着这样过时的鞋子?那不足十元的价格,那朴素的式样,怎么会吸引我对它的情有独钟?我的回答只是淡淡一笑:“我喜欢”。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三
小男孩皮皮有一双新球鞋,浅黄色的鞋面,上面各画着一只可爱的蓝猫,配上一对洁白的鞋带,真是可爱极了。皮皮可喜欢这双漂亮的球鞋了,整天穿着它上学、游戏、跑步,晚上还要仔细把鞋子擦干净,放在鞋柜里摆整齐才会睡觉。
这天晚上,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突然从鞋柜里传来一阵争吵声。“你看我,多美啊!如果不是因为我漂亮,小主人会选择你吗?”鞋子神气十足地说。“谁说的?是因为我一身洁白,小主人才会选择你的,没有我,你以为你能得到小主人的青睐吗?”鞋带毫不示弱。
原来是鞋子和鞋带为了小主人更喜欢谁而发生了争吵。
“哼!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没有我,要你那臭鞋带有什么用?”鞋子又说,“要不是我轻快合脚,小主人跑步能得第一吗?”
鞋带发怒了:“你就别吹了!没有我,就你那臭鞋子小主人才不会穿你!”
“你别小看我,没有你鞋带,我鞋子照样能得到小主人的欢心!”
“臭美吧你!没有我,我看你怎么得意!”
它们俩谁也不让谁,一直争吵到凌晨才罢休。
清晨,皮皮出门上学又穿上了新鞋。可是今天的鞋子真奇怪,没走几步,鞋带就散了,这鞋带一散,整个鞋子就掉下来了。原来,昨晚鞋子和鞋带吵完架后,就决定不再相互理睬、相互合作了。正巧,皮皮学校有一场跑步比赛,而一向跑步得第一的皮皮,却因为跑步时鞋带散了,鞋子飞了出去,最后竟得了倒数第一,还摔了一大跤。皮皮怒气冲天,一回到家,就生气地把鞋子连鞋带一起抛出门外。
“砰——”鞋子和鞋带被摔进了垃圾箱,身上满是又脏又臭的垃圾,这时它们才知道自己错了,要学会正视别人的长处和优点,要学会和别人快乐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和本领,也不至于被淘汰、抛弃了。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四
今天,奶奶买了两双拖鞋,一双是再普通不过的红色棉拖鞋,另一双是十分俏皮而又可爱的小熊拖鞋。红色棉拖鞋除了全身穿着红袄外,再无别的装饰,而小熊鞋两只耳朵支楞在那儿,好像要聆听家里每一个角落的声音,两只透明发亮的眼睛好像要看遍家里每一个角落。它的鞋底很厚,上面盖了一层漂亮花布。
我毫不犹豫地穿上小熊鞋,去向父母炫耀,可不过一会儿,我就把它们脱了下来。原因是两颗“眼珠”杠着脚背,十分难受,鞋底又笨又重,尽管盖了一层布,凉气还是不断的由脚底板渗入。
我换上了红色棉鞋。“哇!好舒服啊”,我不由赞叹道。这鞋十分柔软,而且穿一会儿,就很温暖了。
这时,我有事出去一下,两双鞋开始了“窃窃私语”。
小熊鞋:“主人真是没眼光,竟然不穿我!我那么漂亮,那么可爱,主人真是有眼不识金镶玉!主人竟然会穿你那个乡巴佬,真是不懂主人到底在想什么!”
红棉鞋默默地听着小熊鞋发的牢骚,一句话也不说。
“你怎么不说话啊,乡巴佬?"小熊白了它一眼,道“我和你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主人怎么会看上你!”
红棉鞋终于开口了,它语重心长的说:“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这是人类经常说的,但对于我们,内在舒服才是真正的舒服。主人不喜欢你是有原因的,其实主人很喜欢你,但是她的脚不是这样认为,只要穿着舒服,它们就会喜欢你了。与其把外面弄的花里胡哨的,不如向里面多添一些棉花!”
小熊鞋听了,红着脸钻进沙发下,不让主人找到。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五
每个人都要穿鞋子,因为鞋子可以保护,装饰我们的脚,所以,鞋子非常重要。
那天,我的鞋子被一根坚硬的钉子刺了一个小洞,我回家给妈妈看了一下,还好有鞋子的保护,不然,脚可要别刺穿一个小洞了。只不过,这双鞋不可以穿了,妈妈又给我买了一双回力鞋,虽然不怎么好看,但是价值却非常大哦!
有一次,我约了几个小朋友出去跑步比赛,"一,二,三,开始!"我飞快的向终点跑去,就像一阵风,后面你也知道是我赢了。原来我穿了运动鞋,其他人穿的鞋不适脚。有的穿拖鞋,有的穿凉鞋。只有我的鞋帮我的大忙。所以我获得了第一名,这都是运动鞋的功劳。
鞋子的故事可真多呀!
鞋,你我都不陌生。我们每天都穿着它。走来走去,现在,让我来说说鞋的那些事儿。
还有穿不到或者以后才有可能穿上的鞋的感觉。比如:我非常羡慕能穿上带轮子鞋子的人。因为他们不必穿笨重的旱*鞋就可以划来划去的玩。要是我能穿上这样的鞋,我会很兴奋的。
鞋还给我们一些回忆:有一次。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六
“咦?我的洞洞鞋呢?”被伙伴们用水枪夹击,仓惶“逃”上船的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鞋子不翼而飞了。忽然,一个个大问号闯进我的脑袋,难道它罢工隐退啦?还是跟我捉迷藏?还是……不能再干等了,救“鞋”要紧!
“哈,洞洞鞋,你终究是我的手下败将,不管你跑到天涯海角,还是浩瀚的宇宙,我都会把你抓回来继续陪伴我。我看你还是老实些……”听了我苦口婆心的教育,鞋子在风中微微地点了点头。我如获至宝,将它牢牢地穿在脚上,再也不舍得离开它了。
从此,每当我看着这双洞洞鞋,都会想起这段有惊无险的有趣故事。因为它,我越发喜欢洞洞鞋了,我会一直珍藏着它!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七
两个星期前买了一双鞋,和闺蜜一起买的,说是好姐妹的见*。
鞋子是米白*的,非常漂亮。一起穿着走到每个人的面前我们都要秀一下。
刚买的当天下午就下雨了。朋友说:“下雨了你的新鞋没关系吧?”我挑了挑眉:“没关系,这可是我们友谊的见*,坚韧着呢!”确实,鞋走的很踏实,很稳。
第二天朋友拿着鞋子给我看。“你看,鞋底磨掉了不少。我看这双鞋穿不了多久。”还真是有点磨,不过应该没关系吧!我笑笑,说:“鞋底磨损也是正常的啦,没关系,看不出来的。”朋友也笑了笑,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第三天,我与好朋友吵了一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隔得远远的。回到家,我抱怨鞋子的不好。弟弟听烦了,应了句:不喜欢就不要穿。
对啊,不喜欢干嘛还穿着?脱了呗!于是,我脱下鞋子,赤脚上了楼。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八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妈妈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
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这18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啥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5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献之。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九
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故事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为中心的正邪两赋有情人的人性美和悲剧美。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默契、爱情让所有人都想真心的祝福他们。然而,贾母的一个错误的决定,却乱点鸳鸯,拆散了贾宝玉和林黛玉,阴差阳错之下却好心办了坏事,无意间让林黛玉吐血身亡,让宝玉连他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而贾宝玉知道林黛玉死了之后,便出家了,让贾府走向了灭亡。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十
历史之于人们既是真实存在的过去,又充满着神秘和未知。史学家们执着于记录真实的过去,而影视编剧们一方面在享受着史学家的成果,另一方面又在大胆探索着(改变着)历史的未知(面貌)。那么你知道哪些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呢?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历史上的教子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孟子。
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
学习。
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
勤奋。
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欧阳修的母亲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她家穷志不穷,靠自己辛勤劳动,一心养儿长大。欧阳修五六岁了,他母亲就教他。
读书。
识字,教他。
做人。
的道理。没钱买纸笔,就用芦杆代替,把沙铺在地上当纸,一笔一画教欧阳修写字。
一年大一年的欧阳修逐渐懂事了。他很体谅母亲,一边读书,一边尽力分担家务。欧阳修尽管已经懂事了,但他不明白母亲怎么有那么大的决心和力量来抚养自己。
一次,欧阳修问起了这件事。母亲深情地说:"你父亲死后,我能守寡抚孤,是因为我了解你父亲的品德高尚。我爱他,也爱你,我决心把你培养成像你父亲那样的人。为了你,再大的苦我也能吃。"之后,她对欧阳修又讲起了自己的身世和欧阳修父亲的为人。"我嫁到欧阳家的时候,你奶奶已经去世了。可是,我从你父亲对你奶奶的纪念中,知道他是个很孝敬长辈的好人。你父亲在家尊敬长辈,在外当官的时候,对公事严肃认真,从不马虎。他白天办公,晚上还要看公文和案件材料,往往熬到深更半夜。对于死刑的材料,总是反复调查、核实。他常说,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后来由于劳累过度,积劳成疾,他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对我说:'我不能看孩子长大了,希望你今后把我的话告诉孩子:人不要贪财图利,生活上不要过分追求,要孝敬长辈,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这是你父亲的遗言,望你好好勉励自己。"欧阳修听到这里,抽泣着对母亲表示:"我一定继承父亲的遗志,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后来,欧阳修做了官,任参知政事。庆历三年,他因积极支持范仲淹、维持新法被贬职。欧阳修的母亲说:"为正义被贬职,不能说不光彩。我们家过惯了贫寒的生活,你思想上只要没有负担,精神不衰,我就高兴。"。
孟母不仅重视客观环境对少年孟子的影响,而且十分注重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启发教育孟子。“买肉啖子”的故事,讲的就是孟母如何以自己的言行对孟子施以诚实不欺的品德教育的故事。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猪。孟子见了很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听了,笑了笑,随口说到:“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邻居不是为了孩子杀的猪,我却欺骗了他。这不是在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来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
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岳飞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
1120xx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临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
"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姚太夫人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决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铭记在心。
岳飞解开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请母亲下针。
姚太夫人问:"孩子,针刺是很痛的,你怕吗?"。
岳飞说:"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涂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母亲的鼓舞激励着岳飞。岳飞投军后,很快因作战勇敢升秉义郎。这时宋都开封被金军围困,岳飞随副元帅宗泽前去救援,多次打败金军,受到宗泽的赏识,称赞他"智勇才艺,古良将不能过",后来成为著名的抗金英雄,为历代人民所敬仰.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十一
宫廷乐师李延年精通音律,能作曲,能填词,也能编舞,是天生的艺术家。某天,汉武帝摆宴的时候,李延年侍宴,在席中一边自弹自做的一首新歌:“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这首作曲的首度演出很成功,武帝叹息道:“世间哪有你所唱的那种佳人?”李延年打蛇随棒上,趁势说:“陛下,歌中唱的,就是延年的小妹。”武帝心中一动,立命召李氏入宫,一看,果然是沉鱼落雁、妙丽善舞。武帝遂纳李氏为妃,号为李夫人。于是,春从春游夜专夜,从此君王不早朝。不久李夫人怀孕,生下一个男婴封为昌邑王。
其实,李夫人也跟她哥哥一样,都是歌坛、舞林、音乐圈三栖发展的演艺人士,不过,武帝向来不在乎这个。戏子,戏子又怎么啦,卫皇后不也一样是流行歌手出身吗?他宠爱的妃子,除了陈阿娇,别说出身公卿列侯,连良家女子都找不到。一天,武帝去李夫人宫中,忽然觉得头痒,于是用李夫人的玉簪搔头。这件事传到后宫,人人想学李夫人的样子,头上都插了玉簪,一时长安玉价加倍。玉搔头一说,从此而来。
可惜情深不寿,李夫人入宫只短短几年,却不幸染病在身,不久病入膏肓,直至卧床不起。武帝亲自去看她。李夫人一见武帝到来,急忙以被覆面,说:“妾长久卧病,容貌已毁,不可复见陛下,愿以昌邑王及兄弟相托。”汉武帝坚持想看一看,以赏赐黄金及封赠李夫人的兄弟官爵作为交换条件,她仍执意不肯。武帝甜言蜜语说,“你年轻的时候人人都说你美丽,但是和你现在的样子相比,我更爱你备受摧残的容颜……”李夫人只是背着脸,独自啜泣。武帝辛辛苦苦背了一晚上的诗,都没有讨到李夫人的欢心,心里不悦,拂袖而去。
汉武帝离开后,李夫人的姐妹们都埋怨她。李夫人叹气说:“我本出身微贱,皇帝眷恋我,只因平时容貌而已。现在他如果看见我没有平时漂亮,必然心生嫌恶,惟恐弃之不及,怎么会在我死去后照顾我的儿子和兄弟?”几天后李夫人去世。李夫人拒见武帝,非但没有激怒他,反而激起他无限的痛苦,将李夫人用皇后礼安葬,命画师将她生前的形象画下来挂在甘泉宫。武帝思念李夫人之情日夕递增,对她的.儿子钟爱有加,将李延年推引为全国音乐协会主席,又把一事无成尽打败仗的李广利提拔成大将军。
有时,这些艺人阅人太多,反而看透世态炎凉,颇有识人之明。李夫人就是一例。
武帝想念李夫人,可惜既没有录音也没有录影,只能召来一个方士,让他在宫中设坛招魂,好能与李夫人再见一面。这个方士在晚上点灯烛,请武帝在帐帷里观望,摇晃烛影中,隐约的身影翩然而至,纤纤玉手,袅袅腰身,却又徐徐远去。这就是最早的戏剧,只有简单的动作。武帝痴痴的看着那个仿如李夫人的身影,凄然写下:“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来迟。”而汉武帝的诗,则是最早的影评。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十二
公元1038年至1227年间,在中国的西北部,有一个与宋、辽(金)三足鼎立的少数民族王国——大夏封建王朝,史称“西夏”,都城为兴庆府(今为宁夏银川市),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新疆、青海、内蒙古以及陕西的部分地区,其疆域方圆数千里,东尽黄河,西至玉门,南界萧关(今宁夏同心南),北控大漠,幅员辽阔。西夏王朝存在了189年,共有十主,即:元昊、谅祚、秉常、乾顺、仁孝、纯、安全、遵顼、德旺和末主,期间经历了重武尚勇、安民求和、崇文虔佛、国道中落、族灭国亡的曲折过程,最终灭亡于成吉思汗之手。鲜为人知的是,地震帮了成吉思汗的忙,使西夏很悲催。
13世纪初,蒙古部乞颜酋长铁木真(也就是后来的成吉思汗),以杰出的军事才能,击败了西起阿尔泰山东至兴安岭,南起阴山北麓,北至贝加尔湖的漠北草原各游牧部落,于12创建了蒙古汗国,结束了漠北数百年的分裂历史。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蒙古漠北地区无法获得生活亟需的农产品及其他更多的物资,为了满足经济上的需要,代表草原游牧贵族利益的成吉思汗,向四邻地区发动了一系列掠夺战争。最初,成吉思汗的主要目标是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目的是反抗、摆脱金国的统治。但是,作为战略家的成吉思汗,“深沉有大略”、“未敢轻动”,审时度势,没有首先把矛头指向当时尚能击败南宋的金国,而是选择了在辽、北宋及金、南宋两大势力斗争夹缝中求生存的西夏为突破口。
成吉思汗曾6次攻打西夏,从第一次进攻西夏的12算起,到1227年蒙古军第六次出征彻底征服了西夏,前后经历22年,时间延续如此之久,并非蒙古军无力征服西夏,而是在此期间,他征服和统一了境外诸部落,无暇顾及西夏之事,更无全力进攻西夏的可能。另一方面,西夏始终不甘心臣服于蒙古汗国,每当蒙古军出兵攻打时,在力不能支的情况下,则无奈求和归降,一旦势力有所恢复,形势对自己有利和有机可乘时,就“礼意渐疏,消极纳贡”,“阴结外援,蓄异图”。在23年的战争中,西夏毁约反叛多次,因而蒙古也用兵多次,由于西夏的伪降,使情况更加复杂化,形成了一打就降、一撤就叛的局面。加之蒙古军远征欧、亚的广大地区,无法尽早地解决西夏问题,这就是成吉思汗征灭西夏的战争为何用时较长的根本原因。
1205年,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军第一次向夏国发动进攻。这年三月,铁木真借口西夏收纳了蒙古逃人亦刺哈桑昆,率兵攻入河西,破西夏力吉里寨。并纵兵至瓜、沙诸州进行掳掠。四月,蒙古军在退兵时经过落思城,又大掠人口、牲畜而去。昏庸的夏桓宗纯佑对蒙古军的突然进攻束手无策,只得任其蹂躏。待蒙古大军撤退后,纯佑庆幸危机已过,于是下令大赦。修复经过战争被毁坏的城堡,改都城兴庆府为中兴府,表示夏国经过大难之后,必将中兴。同年十一月,纯佑听到蒙古军进攻金国,与金将河东监军完颜天骥相持不下,即领兵也进入金境,行数日一无所获,后得报金兵被蒙古军击败,遂遣兵救援,知力不胜撤兵而还。
天庆十三年(1206年)正月二十日,长久以来图谋篡位的镇夷郡王安全与纯佑的生母罗太后合谋,发动宫廷政变,废黜了纯佑,安全自立为帝,改元应天元年。三月,纯佑暴卒于宫中,死因不明,终年30岁。
为扫除征讨西夏障碍,使西夏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进攻西夏之前,成吉思汗已将西夏邻邦盟友——乃蛮部、蔑乞儿部、乌梁海部各个击破。同时在此次征讨西夏时成吉思汗还特别注重研究攻城中的心理战法。在万事俱备、志在必得的情况下,128月,成吉思汗再次进兵西夏,攻克兀剌海城,兀剌海城就是今天的乌拉特中旗新忽热古城,这是成吉思汗从漠北南下、6次征伐西夏时第一个攻克的城池。新忽热古城北依阴山、南控河套平原,是重要的交通枢纽,更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次征讨,蒙古兵在西夏境内掳掠数月,最后因作战线过长导致粮草不济而退兵。
123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再攻西夏。在贺兰山中段的克夷门遭到西夏军重创,蒙古军伤亡惨重。相持两个月以后,蒙古大军还是包围了中兴府。西夏国主亲自上城督战,守城将士拼死防御。两个月后,蒙军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趁天降大雨、河水暴涨之机,引水淹城。中兴府被围困达一月之久,城中居民淹死者无数。后来,城墙坍塌,决堤的河水四溢,蒙古军队也受到洪水的淹溺,在万般无奈之时,借夏主纳女求和之机,顺水推舟,同意退兵议和。
1212月与1224年9月,成吉思汗又分别两次调集兵力征伐西夏,西夏两位圜主遵顼、德旺虽调兵遣将拼死抵抗,皆因军事实力过于悬殊而屡战屡败,以请降遣人质作为条件,换取蒙古军退兵。此间,西夏军队广大将士誓死保卫自己的疆土,打过不少胜仗,给蒙军以沉重打击,一度极大地鼓舞了西夏军民的斗志。但是,就蒙夏之间整个战局而言,还是以西夏王国尽失西域的河、瓜、甘、肃、凉诸州而告终。
公元1226年2月,成吉思汗又借口西夏迟迟不纳人质,以65岁高龄统兵十万第六次攻打西夏。虽然西夏的各处守将忠心竭力,守城御敌,但最终抵挡不住蒙占铁骑,被—一攻破。同年11月,成吉思汗大军直扑中兴府的北方重镇灵州城。守城的将领是西夏名将嵬名令公,他在灵州城西黄河沿岸层层设防。然而天助成吉思汗,干里黄河,朔风成冰,蒙古铁骑冲过黄河杀将前来。嵬名令公率军迎战,西夏将士倒下一批,又冲上一批,以死相拼。终于阻住了蒙古军如潮的攻势,蒙古军开始拨马往回逃了。成吉思汗见了逃兵,不禁大怒,挥刀砍死几个逃兵,重整旗鼓,再次猛攻,这才歼灭了西夏守军。这场战争非常惨烈,是蒙古军队东征西讨所遇到的最顽强的抵抗。因而激怒了成吉思汗,他发誓要荡平西夏,于是就挥师包围了中兴府,同时派军队把外地的西夏守军各个击破。并于12月命令蒙古军队攻克盐州(西魏置,治所于五原,即今陕西定边,后入西夏,蒙古废之),派兵四处烧杀抢掠,西夏民众“免者百无一二,白骨蔽野”。
1227年1月,成吉思汗留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中兴府,自己带领大部分军队渡黄河进攻积石州,以彻底卡断夏军后路。夏军日夜在都城坚守、抵抗。多次打退蒙军的进攻。5月,成吉思汗回师隆德,因天气炎热,在六盘山避暑休整,派人前往中兴府谕降。
最新历史上鞋的故事优选(优秀13篇)篇十三
白居易和元稹自贞元中(公元802年左右)结识,因为这一年他们同登科第,一起被分配到秘书省当校书郎(“同年同拜校书郎,触处潜行烂漫狂”),成了同事。然后他们两人就“一见钟情”、“一眼万年”,由此开始了至死不渝的“恋情”。
他们当校书郎时,好的简直像是“连体婴”一样,形影不离,流连于花前月下,有诗为证:“花下鞍马游,雪中杯酒欢”、“月夜与花时,少逢杯酒乐”,而且竟然是“春风日高睡,秋月夜深看”,这个,这个,读出“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的味道了没?而一旦白居易被调到长安城郊当县尉时,元稹就痛苦地写诗道:“昔作芸香侣,三载不暂离。逮兹忽相失,旦夕梦魂思。崔嵬骊山顶,宫树遥参差。只得两相望,不得长相随……官家事拘束,安得携手期。愿为云与雨,会合天之垂。”
类似的亲密之句不胜枚举,如元稹诗《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中有:“夜久春恨多,风清暗香薄。是夕远思君,思君瘦如削”等句,白居易见到这诗后,也情意绵绵地回道:“昨夜云四散,千里同月色。晓来梦见君,应是君相忆。梦中握君手,问君意何如……”还有这首,《待漏入阁书事,奉赠元九学士阁老》中,竟然写道:“诗仙归洞里,酒病滞人间。好去鸳鸾侣,冲天便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