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一种回忆与思考的结合,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类似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筛选出的精彩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共同交流和学习。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一
26岁的崔亚飞一参加工作就进入学生工作队伍,在安顺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当起了专职辅导员,7年的辅导员生涯,崔亚飞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师,更是人生路上共同进步的益友。
崔亚飞工作照“期末了,大家加把劲完成好目标任务,考好试过好年,学习不靠突击,持之以恒才是胜利,不要熬夜多穿衣服不要感冒了……”崔亚飞说,辅导员管得大也要管得小、管得宽更要管得细,送走一届届毕业生,保存一个个电话号码,在他看来,这份工作琐碎而辛苦,却又非常幸福。邓书芳是崔亚飞的一名学生,因为来自农村,入学时内向胆小,不善言辞。为了帮助她培养自信心,崔亚飞以为同学们服务为桥梁进行交谈,鼓励她担任班级资助委员,并引导她多参加各类活动。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领学生赴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知不觉,邓书芳资助委员一干就是四年,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赢得同学们的广泛认可,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在组织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以选调生身份选派到新疆担任基层干部,服务边疆。硕士毕业,崔亚飞选择担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兼任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科副科长、五月阳光社指导教师等职务,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更多的学生成为三观正、动力足、行动强、发展好的新时代大学生。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队参加校园足球赛,“走近学生心灵,紧贴学生心理即时状态,要善于捕捉敏感信息,做到心在高处引领、身在低处着眼。”这是崔亚飞一贯坚持的工作思路,他认为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跟他们交心,无论学生表现是否优秀,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从20__年寒假开始,崔亚飞就组织全院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每人完成一次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开展学习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志愿公益等各种活动的同时,顺应学生“喜动”特征、尊重学生“自为”愿望,帮助他们向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发展。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领学生赴特校开展专业实践活动,20__年他指导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团队获得贵州省“创青春”创业大赛三等奖,20__年他所带的班级获得贵州省高校先进班集体,20__年他指导的学生学术作品获得贵州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竞赛二等奖,他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四项并顺利结项......崔亚飞深知,辅导员要育人先要育己。所以,他坚持参加培训、自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工作能力,除了教育工作外,与学生谈心也成为了他学习的一部分,近年来,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贵州好人”、安顺学院“三下乡”先进工作者、寒假脱盲再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领学生赴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如今,崔亚飞已送走1000余位毕业生,许多曾经在职业规划和就业上有困难的许同学,在经过他的指导后,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崔亚飞的身份也从老师变成了密友,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王家应、敖利坚、简讯、王盛羽、罗茹、王雪丽等至今仍与他保持联系,无话不谈。上课铃声响起,翻开“职业规划”的书本,崔亚飞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二
铭初心立德树人,洒青春不负韶华。育人路上,赵颖虹潜心钻研,探索出“思想教育加深度、学风建设强力度、服务育人添温度、社团活动增亮度、科技创新提高度”的“五度”工作思路,所带班级100%荣获先进班集体,就业率、应征入伍率、学分优良率均居全校前列,培养出一批优秀学子。
学风建设强力度。赵颖虹所带的两届学生都是中途接手,接手前,这些班级挂科率普遍偏高,有的甚至全校倒数,很多教师友情提醒她:这届学生不好管哦!但她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她将工作搬进宿舍、搬进课堂、搬进操场、搬进学生家里,建立起“辅导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家长-党员班干”五方监督管理体系,通过组织开展“学霸小课堂”“相约早餐计划”“每日学习打卡”等活动,为学生提供“私人定制”般的指导和服务。
在她的努力下,所带班级和学生发生巨大改变,15个班级全部荣获校院先进班集体,其中2个班级荣获校“十佳班级”,就业率、学分优良率、学生获奖率位居学校前列。
社团活动增亮度。她立足学生生活,结合社会潮流,创新活动载体,策划了灯影秀、校园三句半等文艺活动数十场,指导学生组建了学校第一支学生摇滚乐队,并亲自主持学校三届“十佳班级”答辩活动。她以学生专业社团为抓手,八年来,相继指导学生成立三个学习类社团,这些社团在学生专业技能训练、思想理论学习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科技创新提高度。为鼓励学生们了解和参与科技创新,赵颖虹采用科创“四步走”思路,即“大一认知学习,参与团队;大二立项申报,锻炼提升;大三项目设计,选择参赛;大四项目综合,结题完善”。在她的积极影响下,参加各类培训和竞赛的学生突破两百人次,百余名学生在挑战杯、国际遗传工程机器设计大赛等国内外比赛中斩获佳绩,一名学生领导的团队被评为“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并赴人民大会堂接受颁奖。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三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的一支骨干力量。中宣部、教育部近日评选出10名2021年“最美高校辅导员”,并联合发布其先进事迹。
张家玮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学习更好结合,在工作中他把“大道理”转化为“小故事”,把有意义的思想变成有意思的文化创意产品,从形式上设计“微视频”拍摄、翻转课堂、实地调研等引发思考、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他牢牢抓住了新媒体这块阵地,有效开展思想引领及舆情引导,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14年来,他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学生互动交流,坚持为学生答疑解惑;14年来,他撰写发布各类网文700余篇、260余万字,浏览量400多万,使学生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疫情发生以来,通过网络“主播式”共讲成长故事等多种形式,张家玮把“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讲给学生;利用“云班会”“云党日”,张家玮用事实讲述着“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所在,让青年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在张家玮的带领下,学院辅导员们既“备课”又“讲课”,既“自学”又“教学”,把疫情防控作为思政教学教材。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四
一个人带动一群人,让一个人的初心成为一群人的初心。这就是赵颖虹心目中辅导员工作最有价值、最有魅力的地方。
由于喜欢给学生煲“心灵鸡汤”,赵颖虹被大家称为“正能量的赵姐”。她在每一次班会、每一次谈心谈话、每一次实践活动中总爱给学生传播正能量。如果问及她的愿望,她希望每位学生都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希望他们能对社会、国家、民族有所贡献。
刚工作时,为了抓好学风建设,赵颖虹常苦口婆心地向学生们解释“学业”和“就业”的关系,如“你不好好学习就找不到好的工作”等。结果,挂科的仍然挂科,迷茫的依旧迷茫。之后,她转变思路,紧扣思想引领这条主线,用邓稼先、黄大年、南仁东等优秀知识分子的感人事迹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鼓励学生们苦练本领,在“关爱他人,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中树立与时代、民族同心同向的理想信念。当课堂中学生们的眼里泛起泪花、心里奔腾着热血,“好好学习”这样的大道理便无需多说,良好的学风逐渐养成。
有一位学生沉迷网络。在多次走访宿舍和谈心谈话后,赵颖虹发现他实际上对bim(建筑信息模型)很感兴趣。于是,便帮其联系专业教师,鼓励他以赛促学。最终,这位学生用一年半的时间获四项全国大奖,并获“全国建筑类优秀大学生”荣誉称号。更可贵的是在临近毕业之前,该学生还创建了省内首个bim专业社团,主动教授学弟、学妹专业技能。如今,该社团已为学校培养出百余名bim人才,他们在工程报国的路上绽放青春。
从思路不清,到慢慢摸索出“五度”工作法。从能力有限,到获第七届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从经验不足,到获第十一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每段成长的背后,都是汗水和泪水的交织。
为了参赛,还在哺乳期的赵颖虹抱着是未满周岁的宝宝一起学习;为了传达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她放弃了休息时间,一个多月内共宣讲22场。为了帮助一位超重学生实现当兵的愿望,她坚持陪着学生一起锻炼。她常和学生说:“我希望你们做到的,首先我自己先做到。”
工作以来,赵颖虹始终坚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逐步形成了“思想教育加深度,学风建设强力度,服务育人添温度,社团活动增亮度,科技创新提高度”的“五度”工作思路。无论是“一封家书”活动,还是新生“三礼教育”;无论是“每日正能量”制度,还是党建“五个一工程”,她用实际行动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她带的两届学生均是中途接手,班级平均成绩普遍偏低。很多教师说:“这届学生不好管哦。”但她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她将工作搬进宿舍、搬进课堂、搬进操场。最终,班级获校、院先进集体、校十佳班级。
采访中,赵颖虹介绍自己的学生时,脸庞上爬满了骄傲的神情。“我所带的学生中,有选择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优秀毕业生,有放弃直接保研机会去西部深山支教的学生,有主动创建专业社团教授学弟、学妹专业技能的学生。去年,有四名学生应征入伍,入伍率位居全校辅导员前列”。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五
6个月,180多个日日夜夜,靳敏全力以赴。她每天按时汇总学生信息、排查学生健康情况、及时捕捉学生的思想变化,即便隔着屏幕,她也始终对学生情况了如指掌。
有段时间,虽然学生不到校,但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依旧忙碌。通过网络“主播式”讲故事,张家玮把“最美逆行者”的感人事迹讲给学生;利用“云班会”“云党日”,张家玮用事实讲述着“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所在。
在张家玮的带领下,学院辅导员们既“备课”又“讲课”,既“自学”又“教学”,把疫情防控作为思政教学教材。
为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沈阳工业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李青山点对点帮助学生对接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学院279名毕业生,我们尽量做到让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就业选择。”李青山说。
李青山还发起了“辽宁辅导员百家优质企业促就业活动”,组织带领30余所高校的91名辅导员向大学生推荐100余家“信得过”的用人单位,为毕业生提供上千个就业岗位,并提供24小时在线就业服务。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六
崔亚飞工作照“期末了,大家加把劲完成好目标任务,考好试过好年,学习不靠突击,持之以恒才是胜利,不要熬夜多穿衣服不要感冒了……”崔亚飞说,辅导员管得大也要管得小、管得宽更要管得细,送走一届届毕业生,保存一个个电话号码,在他看来,这份工作琐碎而辛苦,却又非常幸福。
邓书芳是崔亚飞的一名学生,因为来自农村,入学时内向胆小,不善言辞。为了帮助她培养自信心,崔亚飞以为同学们服务为桥梁进行交谈,鼓励她担任班级资助委员,并引导她多参加各类活动。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领学生赴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知不觉,邓书芳资助委员一干就是四年,由于工作认真负责,赢得同学们的广泛认可,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并在组织培养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以选调生身份选派到新疆担任基层干部,服务边疆。
硕士毕业,崔亚飞选择担任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兼任班主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团总支书记、学生科副科长、五月阳光社指导教师等职务,是为了引导学生树立和坚定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更多的学生成为三观正、动力足、行动强、发展好的新时代大学生。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队参加校园足球赛,“走近学生心灵,紧贴学生心理即时状态,要善于捕捉敏感信息,做到心在高处引领、身在低处着眼。”这是崔亚飞一贯坚持的工作思路,他认为对待学生就要像对待自己的弟弟、妹妹一样跟他们交心,无论学生表现是否优秀,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感化他们,引导他们。
从2013年寒假开始,崔亚飞就组织全院学生特别是大一新生每人完成一次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开展学习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应用、志愿公益等各种活动的同时,顺应学生“喜动”特征、尊重学生“自为”愿望,帮助他们向高素质综合性人才发展。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领学生赴特校开展专业实践活动,2016年他指导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团队获得贵州省“创青春”创业大赛三等奖,2017年他所带的班级获得贵州省高校先进班集体,2019年他指导的学生学术作品获得贵州大学生“挑战杯”学术竞赛二等奖,他指导学生团队获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项目四项并顺利结项......
崔亚飞深知,辅导员要育人先要育己。所以,他坚持参加培训、自主学习,不断强化自身素质,提升工作能力,除了教育工作外,与学生谈心也成为了他学习的一部分,近年来,他本人也先后被评为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贵州好人”、安顺学院“三下乡”先进工作者、寒假脱盲再教育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优秀辅导员、学风建设先进个人等。
安院辅导员崔亚飞带领学生赴农村开展“三下乡”活动,如今,崔亚飞已送走1000余位毕业生,许多曾经在职业规划和就业上有困难的许同学,在经过他的指导后,都顺利进入工作岗位。崔亚飞的身份也从老师变成了密友,已经毕业多年的学生王家应、敖利坚、简讯、王盛羽、罗茹、王雪丽等至今仍与他保持联系,无话不谈。
上课铃声响起,翻开“职业规划”的书本,崔亚飞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七
把汗水汇聚,去浇灌五彩的花朵。是老师,为年轻的水手护航。
为切实引领青年开拓创新、奋发有为,中宣部、教育部首次从历届在岗的“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在读的“大学生年度人物”中,评选出10名“最美高校辅导员”和10名“最美大学生”。
他们接力奔跑,不断超越,谱写出青春岁月中的壮丽乐章。
用心灵陪伴心灵。
29年,足以让青丝暗生华发。袁利的青春,在为一届又一届学生的奉献和陪伴中,悄然逝去。来自重庆大学的她从事专职辅导员工作29年,先后担任了105个班级的辅导员,累计教育引导学生2700多名。
“每天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每天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袁利说。
“吐爸爸”——这是学生们对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吐尔逊麦麦提·艾麦提江特殊的称呼。
“吐爸爸”是学院年龄最大的辅导员,也是从事辅导员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师。他对全系的学生情况如数家珍:谁是什么性格,学习成绩如何,谁有什么特长,谁的家庭情况怎样,谁最近心情不好……对于他来说,这并非难事,因为“我爱辅导员这个工作,我爱我的孩子们”。
中南大学辅导员张金学32年前选择了这份职业,“这不仅神圣,更是回报祖国的一种方式”。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八
师者仁心,唯爱与责任蕴芬芳。无论是深夜的医院守护,还是办公室的促膝长谈、还是活动现场的悉心指导、还是操场上的陪伴欢呼,有学生的地方就会有赵颖虹的身影。她告诉学生,“只要你需要,我随叫随到”。
以心易心,用情于细微。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处,平时工作中,赵颖虹用心记录学生的特点,为他们编制“个性摘要”,找准每一名学生的成长“频道”。
她邀请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担任辅导员助理,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她聘请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助教,引导学生通过心理学知识调节情绪;她鼓励网瘾学生参加建模大赛,帮助学生捧回五项国家大奖。
学生小陈是一名成功保研本校的学生,大四那年,在听完学校西部支教事迹宣讲后,小陈心中燃起支教的火苗,赵颖虹细腻地发现了小陈的心思,多次找其谈话,帮其分析“小我”和“大我”,鼓励小陈去往国家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梦想。之后小陈毅然放弃直接保研资格,选择去往四川省乐至县回澜镇支教一年。2019年,小陈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
以责立身,用力于行动。赵颖虹始终认为,爱不是口号,而是行动表达。为了帮助一名超重学生实现当兵愿望,她陪着学生一起锻炼;为了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状况,她坚持暑期家庭走访;为了缓解躁狂症学生紧张情绪,她24小时不间断守护。
毕业生小程曾患重度抑郁症,一到下雨天,心情就会低落。为了陪伴这名学生,赵颖虹养成了看天气预报的习惯,每逢下雨,她的爱心语音或短信就会准时发至学生手机。而如今,这名抑郁症学生不仅走出心理困境,而且还成长为单位骨干力量。去年,香港疫情严重后,小程主动申请参与香港方舱医院建设,并荣获香港“两院”防疫项目参建荣誉奖章。
八年的时光,赵颖虹全身心投入学生、服务学生、温暖学生,用行动的脚步丈量着她和学生相处的青春长度。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九
作为一名“85后”,武汉大学辅导员徐冶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和学生一样,每一个新鲜事物,她都想看看是什么;大家都关注的话题,她总想找找是为什么。她将各种思考和启发汇聚起来,产生出灵感、演变成思路、具体成做法,学生工作不断创新,成为既有营养又有滋味的“精神大餐”。
在同济大学辅导员李睿看来,青春是多彩的。
北京师范大学辅导员任雅才,是同事眼中精力无限的全能超人,也是学生信赖的知心人和引路人。
在新生报到当晚,她指导学生撰写《写给四年后的自己》,鼓励学生在成长的新起点深入思考;她与学生约定每学期写“悄悄话”,帮助他们解决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阶段性问题;她利用暑期带学生到贫困山区支教,“夜间虽然被蚊虫咬得伤痕累累,却依然兴致勃勃地探讨如何更好地提升授课质量”。
“学生颁给我的‘最佳大伙伴奖’是辅导员最珍视的荣誉。”任雅才说,“青年人的青春路上,有我同行!”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十
人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在专职辅导员一线岗位连续工作8年,共陪伴900余名学生走过宝贵的青春岁月。她积极探索建立困难学生帮扶体系,以“智志双扶”的理念,精准剖析每个困难学生的致困根源,对症下药,先后帮助7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会“唠嗑”,爱“串门”,爱管“闲事”——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他所在的学院,农村学生比例大,困难生问题突出。通过家访,他为80多个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帮助30多个学生成功“脱困”。
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来,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13年来,他撰写发布各类网文700余篇,浏览量300多万,让学生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22年坚守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对2700多名学生全心投入。通过“危机信息三级联动报告制”“班级考核量化制”“贫困学生登记制”等制度,她努力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多名有厌学自杀、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回归课堂。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十一
云南大学辅导员朱丹在专职辅导员一线岗位连续工作8年,共陪伴900余名学生走过宝贵的青春岁月。她积极探索建立困难学生帮扶体系,以“智志双扶”的理念,精准剖析每个困难学生的致困根源,对症下药,先后帮助70余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
会“唠嗑”,爱“串门”,爱管“闲事”——沈阳工业大学辅导员李青山深得学生们的喜爱。他所在的学院,农村学生比例大,困难生问题突出。通过家访,他为80多个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帮助30多个学生成功“脱困”。
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来,天津师范大学辅导员张家玮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学生互动交流,为学生答疑解惑。13年来,他撰写发布各类网文700余篇,浏览量300多万,让学生在互动中受教育,在参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22年坚守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对2700多名学生全心投入。通过“危机信息三级联动报告制”“班级考核量化制”“贫困学生登记制”等制度,她努力做到不遗漏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学生。在她的帮助下,多名有厌学自杀、网络成瘾倾向的学生回归课堂。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十二
9月,数千名上海交通大学新生上了独特的一堂课——观看校园原创话剧《钱学森》。这部话剧的制作人,就是上海交大辅导员汪雨申。
留校至今,始终在人文学院担任一线辅导员的汪雨申心中有一个梦想,就是让校园成为美丽的文化源泉。如一日,他将文化育人的理念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让梦想之花开遍整个校园。
怎样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做好辅导员工作?,浙江大学专职辅导员王玉芬成为浙大国际联合学院的第一批工作者,这是她反复调研、不断探索的问题。
搭建起适合于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思政工作体系,王玉芬倡导文化体验,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每一个人的心灵,在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壤中铸魂育人。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十三
以青年力量,追逐远大梦想,绽放奋斗光芒,这是青春最美的模样。
江城武汉,英雄之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来自武汉理工大学的辅导员靳敏,执着守护着自己的学生。在受感染学生最无助时,她挺身而出,协调各方资源,撑起生命之舟;她动员312名研究生投身战“疫”,发挥专业特色、扎根所在地区,开展专业抗疫;在就业攻坚战中,她想尽千方百计,在简历制作、面试培训、心理疏导和社会适应性教育等各环节为毕业生全力护航。
在武汉封城的76天,华中农业大学辅导员祝鑫指导团队用76幅“武汉大学生抗疫图志”凝聚正能量,获数万次转发;深入调查上万名大学生的综合表现,形成疫情防控期间大学生群体画像调查报告,为广大辅导员提供信息支持;创造性利用网络动员组织160余名专业教师,开展“云谈心”和“一对一就业辅导”,全力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和成长发展。
面对疫情大考,燕山大学辅导员王银思交出了甘于奉献、开拓创新的答卷。597个文档、62万人次、410万条信息,讲述着她和学生的抗疫故事。疫情期间,线上平台的迅速发展激发了王银思的灵感。她主持成立“机思广益”党建思政工作室,创新发起校际党支部“云共建”活动,为疫情期间跨区域开展支部共建提供了新思路。
“教育的本质就是爱”,这是许多高校辅导员不变的信念。
最美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心得及感想范文(14篇)篇十四
人的幸福和欢乐在于奋斗,而最有价值的是为理想而奋斗。
云南大學辅导员朱丹在专职辅导员壹线岗位连续工作8年,共陪伴900余名學生走过宝贵的青春岁月。她积極探索建立困难學生帮扶体系,以“智志双扶”的理念,精准剖析每个困难學生的致困根源,对症下药,先后帮助70余名困难學生完成學业。
会“唠嗑”,爱“串門”,爱管“闲事”——沈阳工业大學辅导员李青山深得學生们的喜爱。他所在的學院,农村學生比例大,困难生问题突出。通过家访,他为80多个困难家庭送去温暖,帮助30多个學生成功“脱困”。
从人人网到qq空间,从新浪微博到微信公众号,來,天津师范大學辅导员张家玮深耕网络思政“新阵地”,与學生互動交流,为學生答疑解惑。13年來,他撰写發布各类网文700余篇,浏览量300多万,让學生在互動中受教育,在參与体验中坚定理想信念。
22年坚守壹线专职辅导员岗位,西南政法大學辅导员简敏对2700多名學生全心投入。通过“危机信息三级联動报告制”“班级考核量化制”“贫困學生登记制”等制度,她努力做到不遗漏任何壹个需要帮助的學生。在她的帮助下,多名有厌學自杀、网络成瘾倾向的學生回归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