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教学计划应当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安排,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及有效的教学资源支持等方面的特点。我们选取了几份优秀的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编制教学计划有所启发和帮助。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一
学习本文抓住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来描写动物的方法。
二、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听写词语。
【目标展示】。
1、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抓住动物的形态、动作、习性来描写动物的方法。
【新知研习】。
一、精读课文,体会文章语言特点。
1、学生读课文,分析思考语言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
明确:(学生概述,教师点拔)。
这篇科学小品在写作上最明显的特点是: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写得生动活泼,风趣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a:这是一篇说明文,它最大的特点是从观察入手,运用准确的语言,进行科学的说明。
(1)对确定的、准确的语言,“金龟子的折扇,跟天牛长长的须角、锹甲的铁锹般的上颚一样,都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只是外形各不相同而已”。
“等来等去,它们就是不肯作空中舞蹈表演。因为它们无法高飞。最多也就是一只雄虫飞近它的对象,打开它的折扇,轻轻地晃动,像是在问:‘能接受我的爱吗?’它在炫耀它的美貌,尤其它的折扇更是它的魅力所在。可惜的是雌虫一动不动,似乎对它的献媚无动于衷。雌虫还没有从失去自由所造成的抑郁中解脱出来。”
b:作者对松树金龟子的人格化还表现在对其描述中渗透着深深的人文关怀,全文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昆虫的赞美之情。
“别去打扰它吧!”充满对松树金龟子的爱心;
“它是暑天暮色的点缀,是夏至那天镶在天幕上的漂亮首饰”用诗的语言来赞美金龟子的美丽。
c:语言的准确性与说明事物的准确性融为一体。
说明文语言的基本特点是准确、简明。为了科学地说明金龟子的生态,作者准确地选用了动词。
“大多数金龟子嘴里啃着松针,后爪钩着树枝,露出很满足的样子。有的甚至咬着松针在那里打瞌睡。直到黄昏再次降临,它们才重新在空中飞舞。”用词的准确,也表明了说明事物的准确。
“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至少也跟雄虫一样需要有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慢慢地老死”等,加点的词语起着修饰、限制作用,如果把它们删去,就会影响说明的准确性。
4、教师小结:
这篇科学小品文注入了作者的灵魂,融知识、趣味、美感与思想于一体,法布尔不仅是杰出的昆虫学家,还是位出色的文学家。
二、快速阅读全文,明确说明方法,理解其作用。(教师可以提示解题的格式。)。
1、小组交流,分析文中语句。
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等,主要采用了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所谓作比较,就是用人们熟悉的同类事物或相关的事物作比较的方法来进行说明,突出事物的特征,使读者易于理解。例如:
“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它在夏至露面,跟首批出世的知了同时。”把金龟子和知了作比,说明金龟子的生活习性。
举例子:举例子是说明文常见的一种说明方法,通过举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例如:
“其他为数不多的鞘翅目昆虫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例如屎克螂,也是靠腹部的伸缩来摩擦鞘翅后翼,发出声音的。”
其他还有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试试看你能否找出一、二处来。
他们用腹部末端像犁一样的产卵器挖土。(打比方)。
2、学生交流自己课前预习准备的内容。
【归纳总结】。
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对所要说的事物进行具体的描绘。写得生动活泼,风趣形象,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二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1、师:小朋友们爱猜谜语吗?老师今天带来一个谜语,想猜吗?猜一种树。
“一年四季穿绿衣,风雪再大全不怕。头上青丝如针刺,皮肤厚裂像龟甲。”(谜底:松树)。
2、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两棵松树,比比看这两棵松树有什么不同?(出示松树贴图,一棵为大松树,一棵为小松树,大小对比明显。)。
师:让我们来亲切地叫叫它们的名字。瞧,这一大一小的松树该怎么读?指名读。
3、师:你们把它们的名字叫的这么亲切,它们一定爱和你们交朋友。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八课。板书:8小松树和大松树。生齐读课题。
4、过渡:上节课x老师带小朋友们读过这篇课文了,你能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到他们的家吗?(画大山的图),瞧,这是大山爷爷,谁来把小松树和大松树送回家呢?指名上台来摆两棵松树的位置。
1、小朋友们真棒,都能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到家,那你们是从课文哪里知道的呢?(第一自然段)(学生回答后要评价:你真会读书啊!)。
师:让我们一起捧起书本,读一读第一自然段吧。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谁长在什么地方?个儿长得怎么样?
练习句式:_____长在______,个儿长得________。(电脑出示)。
2、长在大山顶上的这棵小松树从高处向下放眼看去,会看到些什么呢?(教师出示图片引导。)。
3、小松树站的这么高,看到的东西可真多呀!这天,小松树看到了山下的大松树,它会对大松树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4、谁来说说,小松树说了什么?(指名说)请你再来读读小松树的话,想想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松树?(骄傲得意自满)。
5、假如你就是这棵小松树,你会怎么去说这几句话呢?谁来试一试?
(1)“喂、朋友,”
小朋友,小松树在山上,离山下的大松树很远,他会怎么喊山下的大松树呢?
(你能再喊得响一些、长一些吗?还可以再远一点。大松树可听不见呀!
这声音一定飘到大松树的耳朵里了。)。
我们一起来试试。
(2)你看我长得多高哇!
b、你能骄傲的读读这句话吗?
c、指名读评价(才这么高,还可以再高点。真高啊!还加上动作读了呢!)。
一起来骄傲的读读。
(3)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再远点好吗?多远啊!远的看不见了)。
电脑出示:小松树能看到很远很远的地方。
这座山真的很很呀。
西瓜真是很很呀。
长江真是很很呀。
天空真的是很很呀。
(很高很大,你说了大山的两个特点,又高又大,要是我只说大山的高,该怎么填呢?)。
谁再来读读这句话?(真有点瞧不起别人了,要是加上了表情就更好了)。
c(真不把大松树放在眼里,真是一个比一个得意)。
6、小朋友,你能加上动作表情读好这句话吗??自己试着读好这两句话。
(1)指名读评价真不把大松树放在眼里。
(2)谁也来和他比一比,把你眼中的小松树读出来。
(这棵小松树真是非常骄傲连脚尖都踮起来了小胸脯挺得直直的,真像在比高矮呢?真是一棵活灵活现的小松树)。
(3)我们一起站起来学学小松树的样子来读读。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三
二、教学难点。
品味文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介绍作者。(参见注解)。
2、解决文中生字词。
锹甲上颚献媚无动于衷抑郁咫尺。
【目标展示】。
1、了解松树金龟子的生态习性。
2、品味文艺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的特点。
【新知研习】。
一、导入。
同学们,法国著名昆虫学家、作家法布尔被达尔文誉为“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记》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ppt展示金龟子的图片,说说你了解的关于金龟子的信息,它的生活习性或者特点有哪些?学生回答。师:想必绝大数同学还不够了解它,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法布尔的笔触,一起来认识奇妙的松树金龟子、领略大自然的奇情妙趣吧。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
这是一篇实物说明文,也是一篇介绍动物生态的科学小品文。读课文,明确课文结构。
全文共21段,可分为三大块。
第一部分:介绍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
第二部分:介绍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从松树金龟子与农作物的关系,呼吁人们“别去打扰它”,渗透了作者对金龟子的人文关怀。
四、细读课文,把握文章具体内容。
(1)你认为法布尔笔下的松树金龟子漂亮吗?(或者说它的外形有何特征?)。
明确:法布尔以“仪表堂堂”一词概括出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先写其颜色:“身披黑色或棕色外套”;再写其光泽:“外套闪着金属的光泽,还点缀着一些白色斑点”,与“金龟子”的“金”相吻合;再写雄虫流苏:“两根短短的触角末端长有流苏”。这真是一种很漂亮的小动物。
(2)松树金龟子的流苏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用途?
明确;松树金龟子的流苏是其“高度灵敏的感觉器官”,雄虫的一对折扇是“发育成熟可以求偶的标志”。
(3)松树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
a:在昆虫的日历里,金龟子是最准时的。
b:雄虫对雌虫的求爱充满激情:大献殷勤;金龟子的求爱专心致志,成双成对、一动不动、视而不见;飞舞是金龟子的求爱方式:舞姿、舞蹈表演。
c:松树金龟子很有音乐天赋:雄雌虫都会唱歌。
明确:金龟子发音部位在腹部末端,腹部一伸一缩,跟后翼摩擦产生了声音。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歌。
明确:金龟子的发音原理和发音特点与众不同,它是受到“别人”“冒犯”之后才发出叫声来的。
(6)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还要介绍其他昆虫唱歌的种种情况?
明确:说明“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精神。
(7)松树金龟子的死亡与繁衍有何特点?
明确:死亡:慢慢老死。繁衍:产卵到土中,就不再管它,由其自己繁殖、生长。
【归纳总结】。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
【巩固拓展】。
将你观察过的小昆虫的发现表述出来。
【预习指导】。
1。体会生动形象的说明,做批注。
2。分析说明方法及作用。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
【教学反思】。
文通中学七年级语文教案(强)no。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四
这篇课文是法布尔《昆虫记》中的片段,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我设计时主要想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结合课文内容,能体会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形象性。
2、结合语句感受作者善于观察、实事求是的精神并学习这种精神。
3、能用准确、生动的语言介绍一种动物的外形和动态画面。
在45分钟的课堂结束后,我反思了整堂课。觉得基本完成了任务,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体现在:
1、应留点时间给学生质疑。
“学贵有疑”环节只有老师设疑,没能鼓励学生设置疑问,然后大家共同探讨。虽然老师设置的疑问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如果有疑问还是应该给时间他们交流一下,也许还能生成更精彩的内容出来。
2、推荐课外短文时应引导学生品味其准确而生动的语言。
在给学生推荐课外的《昆虫记》时应再一次感受法布尔的写作特色,他善于观察,能用准确而生动的词描绘出他所看到的事物。这样在老师给学生们推荐这本书时就更有说服力了。
3、点评学生时教师语言应力求多变。
师:你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什么?
生14:我从法布尔身上学到了: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
生15:要实事求是地对待身边的事物。
生16:我从这节课中学会了:使用修辞手法可以使文字更生动。本文就使用了大量的拟人修辞手法。
生17:科学地观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生18:要关注细节。
师:同学们刚才说得真好。老师也很高兴你们学到了这些。
当时对学生的评价太笼统,没能做一个归纳,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提升一下。因为有的学生获得的是能力上的提升,有的学生是从写作方法上获得了提升,有的学生是从意识的角度得到了提升。教师在总结的时候应从这些方面鼓励大家的收获。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五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松树金龟子》结构内容的总结,进一步掌握学习动物说明文的方法。
(2)通过探究式活动,提升同学们关爱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动物的特点来介绍说明动物,忌写成记叙文。
(2)在探究式活动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以免脱离了活动的主体和中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布置预习。
(1)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松树金龟子的习性特点。
(2)通过观察和翻阅资料,了解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习性,并试着说明介绍它。
(二)图片激趣,导入新课。
(三)回顾已知,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略)。
生活习性(略)。
死亡与繁衍。
作者呼吁:“别去打扰它”
(师生共同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上一课的《松鼠》的结构,进一步掌握学习动物说明文应抓住所写动物的特点来介绍。)。
课堂练习:口头介绍你所喜爱的小动物。
注意:抓住特点(如:外形特点和习性特点)来介绍说明。
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鼓励学生参预的积极性。看谁说的最形象,表达最好。
(四)探究活动。
辩论主题:松树金龟子对其所生存的环境利大还是弊大。
教师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两组,一方为正方,另一方为反方。在辩论过程中,教师注意适当引导,以免学生陷入重复的论证中,把握控制时间。
总结:适度、准确的评价双方的辩论,从辨题内容中引导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然后请学生就此话题,说说怎样维护自己家乡的生态平衡和保护家乡环境。
(五)作业设计:
写一篇关于维护家乡环境及生态平衡的倡议。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六
(1)通过对《松树金龟子》结构内容的总结,进一步掌握学习动物说明文的方法。
(2)通过探究式活动,提升同学们关爱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的意识。
(1)抓住动物的特点来介绍说明动物,忌写成记叙文。
(2)在探究式活动中,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以免脱离了活动的主体和中心。
一课时。
(1)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松树金龟子的习性特点。
(2)通过观察和翻阅资料,了解你所喜欢的动物的习性,并试着说明介绍它。
(板书设计):
外形特征(略)。
生活习性(略)。
死亡与繁衍。
作者呼吁:“别去打扰它”
(师生共同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和上一课的《松鼠》的结构,进一步掌握学习动物说明文应抓住所写动物的特点来介绍。)。
课堂练习:口头介绍你所喜爱的小动物。
注意:抓住特点(如:外形特点和习性特点)来介绍说明。
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鼓励学生参预的积极性。看谁说的最形象,表达最好。
辩论主题:松树金龟子对其所生存的环境利大还是弊大。
教师把班级的学生分成两组,一方为正方,另一方为反方。在辩论过程中,教师注意适当引导,以免学生陷入重复的论证中,把握控制时间。
总结:适度、准确的评价双方的辩论,从辨题内容中引导到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
然后请学生就此话题,说说怎样维护自己家乡的生态平衡和保护家乡环境。
写一篇关于维护家乡环境及生态平衡的倡议。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七
教材分析: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衍,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课文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写得生动活泼,风趣形象。
学情分析:法布尔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深受文艺复兴时代作家的影响,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昆虫世界》是法布尔穷毕生之力,混迹与严森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的结晶。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本文也不例外,因此,我觉得要重视朗读这篇课文。
教学目标: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感悟在说明中兼用文艺的笔调,揣摩语言的准确和形象。
3、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教学过程:一、(演示多媒体。)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法布尔(1823―1915),法国昆虫学家、作家。达尔文赞扬他是“难以效法的观察家”,他以毕生精力写出的《昆虫世界》十卷本被认为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本文选自《昆虫世界》。
二、自主学习。
本文科学地介绍了松树金龟子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和繁。
衍等方面的情况,渗透着作者对昆虫的人文关怀。下面自学课文,注意以下问题:
1.认真读课文,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轮读,选用你最喜欢的方式阅读全文,注意朗读的节奏和重音。
2.画出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画出你认为好的词、句、段。
[4]。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八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新课。
二、自主学习。
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下列生字。
锹 炫耀 无动于衷 打扰 鞘翅。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动于衷 抑郁 仪表堂堂。
三、探究交流。
1、2 (略)可让学生把一些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问一问。
(1)语言的准确性。
(2)语言的生动性。
(三)梳理。
(四)探究性作业 :
补充说明:
附:板书设计 。
发现 语言 。
松 外形 。
龟 发音。
子 死亡。
繁殖。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九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松树金龟子的特点。
2.学习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3.关注自然,细心观察,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描写自然生物。
4.小组调查探究昆虫界的有关知识,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金龟子,激发学生热爱、保护野生动物的热情。
2.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细致的描写。
设计思路。
说明文给人以知识,学习本文要了解金龟子的有关知识,并且学习作者的观察技巧和善于思考的习惯。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检查预习。
1.教师导人。
(演示多媒体。)让学生说一说他所见到的图像中的金龟子的形象,进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2.作者介绍。
(1)让学生进行介绍。
(2)明确:法布尔(1823~~1915):穷毕生之力,混迹于严森山野,数十年如一日,放大镜和笔记本不离手,观察研究昆虫,著成200万字的《昆虫世界》。书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世界中各种各样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天敌、蜕变、繁殖……尤其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他的笔调朴实、清新、并不时语露机锋,提出对生命价值的深度思考,具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曾获得“昆虫诗人”的美誉,雨果也称赞他为“昆虫世界的荷马”!
3.掌握字词。
炫耀 献媚 抑郁 鞘翅 。
咫尺 魅力 衷心 亵玩。
二、自主学习。
(一)小组交流。
法布尔告诉我们哪些他对松树金龟子的发现?
(二)思考讨论。
3.松树金龟子的婚恋、发音、繁衍怎样?(用自己的话概括)。
4.作者结尾发出什么呼吁?你赞同吗?请说出理由。(用50-100字回答)。
5.第8段中有两个疑问句,读后你怎样回答?有根据吗?
三、探究学习。
法布尔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发现?你能否从课文中找到一些依据?法布尔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发现,是他走出实验室的结果,是他走进田野,深入昆虫生活,进行长期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的结果。
文中有“我抓住机会跟踪它们,观察它们”“要想观察清楚它们”等语句,文中还写用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声的方法研究金龟子发音原理,等等,都是佐证。
四、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五总结写作特色。
一、从观察入手,进行科学的说明。
——法布尔是“昆虫观察家”
二、生动形象的语言。
——《昆虫记》是“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
六、课外探究。
假如你是农村技术员,一果园中出现大量金龟子,严重危害果树,请你制定防治方案及实施细节。
七、阅读延伸。
吃哈密瓜的时候,我对孩子提起童年时代如何抓金龟子的事。
第二天,往往会发现一些昨日做了记号的金龟子飞回来,停在果皮上。“我童年的时候就很疑惑,金龟子是如何在遥远广大的田园辨味,穿过树林而飞回的呢?”我对孩子说。
孩子眼睛一亮,说:“爸爸,我们为什么不在阳台上放一些果皮,来吸引金龟子呢?” “这怎么可能,这里是城市,我们的阳台又在十五楼,金龟子住在林间,怎么可能飞来呢?”我说。“试试看嘛!试试看嘛!”孩子央求着。
好!我们就把正在吃的哈密瓜连皮留下来,放在十五楼阳台的花盆树下。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时候,发现有四只金龟子正忘情地吮吸着哈密瓜的果皮,两只是黄金色,两只是绿金色。
我想到,在一些微小的众生之中,其实也隐藏着更广大、更深刻、更细腻的心,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
我们把那四只金龟子作了记号,带到别处去放飞,但是金龟子再也没有飞回来。我们好几次把果皮放在阳台,总有各式各样的金龟子从四面八方飞来,可是那画了彩色笔记号的金龟子再也未曾回来过。
孩子非常失望。
七、布置作业。
《同步导学》中的“学后巩固强化”部分。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来发出声音的昆虫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内产卵的蟋蟀妈妈,受到突然的惊吓会发出悲鸣;被抓获的天牛会竭力鸣叫。危险过去了,它们就不再大叫。
也有的昆虫为了自娱、求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昆虫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做声。
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唱。
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探讨了哪两个问题?按教学设计文章顺序回答。
2.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为什么?
3.文中哪些昆虫会为欢乐而歌唱?
4.作者探讨问题的过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参考答案:
1.金龟子为什么而歌唱?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
2.前一问题解决了,金龟子是用歌声来表达痛苦的。后一问题没有解决,因为不同的昆虫会为不同的原因而叫。
3.略。
4.科学的求实精神。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一
金龟子是我国农林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其幼虫俗称蛴螬,是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那么关于松树金龟子阅读理解附答案是怎样呢?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松树金龟子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阅读。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不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2.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4分)。
3.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4分)。
4.第三段中前三句,内容上是递进的。可是第二句里说的“一模一样”和第三句里说的“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意思,并没有体现递进关系。对这一点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5.作者为什么能把金龟子发声的原理说得通俗易懂?(4分)。
6.通过课文的介绍,你了解了金龟子哪些特性?(4分)。
3.类比的方法。
4.虽然看起来无递进关系,但是后面的意思是在一个假设“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的前提下产生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递进。
5.因为作者通过类比的方法发现金龟子发音系统和人们用橡皮在玻璃上擦发出的声音类似。
6.外形特征及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殖等方面的特性。
金龟子(俗称:油炸豆,瞎了碰)是金龟子科昆虫的总称,全世界有超过26,000种。可以在除了南极洲以外的大陆发现。不同的种类生活于不同的环境,如沙漠、农地、森林和草地等。
在每年的春末夏初,牧草易遭到金龟子的危害,主要是金龟子咬食牧草的幼苗、嫩茎叶片。发生严重时,会使牧草幼苗全被吃光,形成断垄缺苗。
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精耕细作,深耕细耙,机械杀虫;合理施肥,使用腐熟的有机肥;适时浇水,土壤含水处于饱和状态时,影响卵孵化和低龄幼虫成活;清除杂草,随犁田捡拾幼虫。化学防治:播种前采用药剂处理土壤和药剂拌种;成虫期可以用高效复配杀虫剂喷施消灭成虫,也可用树条浸农药诱杀;生长期可用辛拌磷或辛硫磷颗粒剂拌细土后撒施在草地上,结合锄地埋入土中,药剂越接近根部效果越好。
金龟子是为害苹果树的一类重要害虫,其种类多,有的吃花和嫩芽,有的食叶,有的为害果实,其幼虫蛴螬为害根部。成虫发生季节常成群迁入果园,群体为害,严重时可将花蕾、花及叶片啃食一光。取食花蕾及花的金龟子主要有苹毛金龟子、黑绒金龟子、褐绒金龟子、小青花金龟子、毛黄褐金龟子等,这几种金龟子都在土壤中越冬。出土期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4月中旬为出土盛期,发生危害盛期为苹果显蕾期至花期,集中为害花蕾、花和嫩芽,给果树的开花坐果和树体的生长造成很大威胁,特别是山坡地、河滩地及沿公路两旁的果树受害最重。金龟子主要是傍晚和夜间为害,有假死性,体壳坚硬,不易防治,怎样才能提高其防治效果呢?可采用以下几条防治措施。
1、药剂处理。
4月中旬于金龟子出土盛期用50%久效磷或50%磷胺等有机磷农药200倍液喷洒树盘土壤,能杀死大量出土成虫,这是一条关键的防治措施。
2、树上喷药。
苹果显蕾期用20%灭扫利或2.5%功夫20xx倍液或20%快灵1000倍液于傍晚喷施树体和树盘土壤,防效在90%以上。
3、人工捕杀。
利用金龟子的假死性,傍晚先在树盘下铺一块塑料布,再摇动树枝,然后迅速将震落在塑料布上的金龟子收集,扑杀或喂鸡,成本低,效果好。
4、杨树把诱杀。
用长约60厘米的带叶枝条,从一端捆成约10厘米直径的小把,在50%辛硫磷或90%的敌百虫100倍液中浸泡2-3小时,挂在1.5米长的木棍上,于傍晚分散安插在果园周围及果树行间,利用金龟子喜欢吃杨树叶子的特性来诱杀,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5、合理施肥。
不施未腐熟的农家肥料,以防金龟子产卵或对未腐熟的肥料用1605等有机磷农药处理、灭卵、灭蛹、杀虫。
6、灯光诱杀。
铜绿金龟子等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在有条件的果园,可在园内安装一个黑光灯或60瓦灯泡,在灯下放置一个水盆或水缸,使诱来的金龟子掉落在永中扑杀。
7、趋化诱杀。
可在果园内设置糖醋液(红糖5份、醋20份、水80份)诱杀盆,进行诱杀,下雨时要遮盖,以免雨水落入盆中影响诱杀效果。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二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在田字格中书写。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一篇非常有趣的故事。
1、板书课题。
2、读准“松”的平舌音、翘舌音。
3、齐读课题。
4、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放多媒体动画,听故事。
2、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再读课文,标上小节号,画出生字词。
生按要求自学课文,师巡视指导。
4、检查自学效果。
5、正音。
听:是后鼻音。
呢:读轻声。
惭:读平舌音。
伯伯:第二个伯读轻声。
(1)自读,同座位互相读,互相纠正。
(2)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把生字词带入课文中再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碰到长句子多读几遍。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评议。
(5)以下几个词作重点指导:
“地方”、“孩子”、“爷爷”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读轻声。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再次指名朗读课文。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1)刚开始学课文时,你们提的问题已经弄懂了哪些?
(2)剩余的问题,我们下节课继续学习课文,弄懂它们。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字音,巩固字音。
2、教学新偏旁。
孩:“孩子”所以就是子字旁,与“子”有什么区别?
3、自学课后的生字笔顺表,并试着描红。
4、反馈检查:“孩”、“比”的笔顺。
你们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呢?还有什么值得注意地方呢?师作重点指导:
低;不能忘记最后一笔点。
孩:子字旁要分三笔写成,第三笔是提。
5、指导写字。
6、怎样把这些生字写美观呢?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呢?
7、师在学生说的同时,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答:中间的“人”要写得舒展一点,能包住下面的部分。
孩、低、听、伯:都要写得左窄右宽。
多:第二个“夕”横撇要写长些。
8、生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不同的语气。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人要谦虚谨慎,不可盲目骄傲自满的道理。
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1自然段。
这两棵一大一小的松树长在哪里呢?
齐读第1自然段。
2、细读第2自然段。
(1)自读第2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看不起大松树呢?
(3)生一边找出相应的词语,师一边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词语。
(4)你能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吗?
(5)自己练读,指名读,评议。
(6)有感情朗读小松树的话。
(7)这时大松树没有回答,它会想些什么呢?
3、细读第3自然段。
(1)小松树的这番话被风伯伯听见了,师范读第3自然段。
(2)通过风伯伯的话,你知道了什么?
(3)风伯伯对小松树怎样?你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4)有感情练读风伯伯的话。
(5)齐读第3自然段。
4、细读第4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4自然段)。
(2)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3)这时他会想些什么呢?
(4)请你代表小松树,再向大松树说句话好吗?
5、现在,小松树不再看不起别人,变成了一个又谦虚又懂礼貌的孩子了。
(1)分角色朗读、表演。
(2)指名分角色朗读课文,评议。
(3)发头饰,自由组合表演。
(4)指名上来表演。
(5)评选最佳演员。
板书设计。
谦懂。
虚礼。
貌看不起。
风伯伯。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三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松树金龟子有音乐天赋,连雌虫也一样能唱歌。雄虫是不是靠唱歌来召唤、引诱异性呢?是不是雌虫也用歌声来呼应雄虫的歌声呢?在通常的情况下,双双快乐地生活在松树枝头,它们是不可能一唱一和、夫妻对唱的。可惜的是,我既没有听到它们在树上一唱一和,也没有听到它们在铁丝网里对唱。我无法作证。
你把食指浸湿,按在玻璃板上来回摩擦,发出的声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差不多。如果用橡皮在玻璃上擦,那发出的音跟金龟子叫的音就一模一样了。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那就跟金龟子的歌唱没有区别了。金龟子身上的能自由伸缩的软软的腹部就是橡皮,又薄又硬的鞘翅后翼就是玻璃。可见金龟子的发音原理非常简单。
2.第一段中作者提出了什么猜想?作者对这个猜想没有作出结论,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态度?(4分)。
3.作者是如何探索松树金龟子的发声原理的?(4分)。
4.第三段中前三句,内容上是递进的。可是第二句里说的“一模一样”和第三句里说的“没有区别”是同一个意思,并没有体现递进关系。对这一点你是如何理解的?(4分)。
5.作者为什么能把金龟子发声的原理说得通俗易懂?(4分)。
6.通过课文的介绍,你了解了金龟子哪些特性?(4分)。
3.类比的方法。
4.虽然看起来无递进关系,但是后面的意思是在一个假设“如果掌握一定的节奏”的前提下产生的,这实际上就是一种递进。
5.因为作者通过类比的方法发现金龟子发音系统和人们用橡皮在玻璃上擦发出的声音类似。
6.外形特征及金龟子的生活习性、婚恋、发音、死亡与繁殖等方面的特性。
松树金龟子教学设计(实用14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一、通过歌曲的演唱和聆听乐曲感受蒙古族民歌和乐曲的特点,进一步体验和感受音乐,从而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启发学生想象,结合歌乐曲编创简单动作,能边唱边表演,边听边表演。
教学内容:
一、聆听《挤奶舞》。
二、表演《小松树》。
教学重难点:
一、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表演。
二、听辨出音高。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二、学唱《小松树》。
1、通过听录音的范唱和教师的范唱、让学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风格、旋律、节奏。
2、轻声有感情地随着音乐读歌词。
3、听着教师的琴声,轻声地填词,教师注意发现问题,纠正演唱中的错误。
4、能正确地演唱时,可合着录音伴奏。
5、听范唱,分小组自编动作表演。
6、鼓励学生发挥各自的想像力,编创自己独特的动作表演。
7、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聆听并表演《挤奶舞》。
乐品尝美味的食品吧!”
1、生边品尝奶茶边欣赏《挤奶舞》音乐听老师简介。
“这个奶茶呀是蒙古人民招待客人的必备饮料,是用砖茶熬成紫红色后在加如鲜奶做成的,营养丰富,既解渴用开胃还可提神呢!”
2、表演《挤奶舞》。
“哎,蒙古小骑兵去哪了?哦,原来他看到小朋友这么喜欢吃这些食品他正拿着桶给我们去挤奶了,我们一起去帮帮他吧!(拿着桶转一圈,到挤奶场)。
你觉得挤奶该注意什么?”
(1)单膝跪。
(2)卷袖。
(3)创编挤奶动作。
师生一起表演“挤奶舞”
四、了解蒙古人民喜爱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