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是对读书过程中的思考和感悟进行记录和分享的一种方式。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几篇优秀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内涵和写作技巧。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一
寒假初,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名为《科学家的故事》的书,我立即打开阅读,收获许多以前我不知道的东西。
书中蕴含了很多的科学家获发明家的故事,并详细介绍了他们的成长过程、发明感受和成功经验,让我们加深对每位伟大的科学家的理解和认识,从而激发我们小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并重视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其中就有一个故事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就是炸药大王——诺贝尔。听到诺贝尔,我们不由自主的会想到“诺贝尔奖”,而“诺贝尔奖”就是诺贝尔创立的。诺贝尔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个狭小的屋子里。诺贝尔的父亲在诺贝尔童年时代,就一直对孩子们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使得诺贝尔也对实验产生了浓烈的兴趣。长大后,诺贝尔父子有渴望发明威力更大的炸药,便和彼得堡大学的两位教授开始了实验之旅。然而,就在1864年9月3日,实验间发生了意外爆炸,而面对失去聘任了痛苦,实验设备的受损以及所用资金的缺乏,诺贝尔全然没有退缩,终于又重新获得了社会的信任。
诺贝尔的故事传诵一时,全世界每家每户皆知晓,而也有许多能人奇人去争夺那宝贵而又伟大的诺贝尔奖,但是我看中的,不是诺贝尔一生共获得了255项专利权,也不是闻名世界的诺贝尔奖,而是诺贝尔遇到困难、遇到挫折但又不轻易放弃的精神,没有钱,没有设备,更没有亲人对他的支持和社会对他的认可,但诺贝尔却坚持了下来,最终,创造了奇迹!
这本书所讲的科学家远远没有讲完,还有许多科学家是我们要学习的榜样,这是一些多么伟大、多么令人敬仰的科学家们呀!人类的发展离不开他们,而我们作为下一辈,更要对祖国、对世界、对全人类做出贡献,让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永远有着我们的影子。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二
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犹如穿过古今中外,划过历史的长河,可谓群星璀璨:蔡伦造纸,张衡发明地动仪,“让土地永葆青春”的`侯光炯,揭开雷电之谜的富兰克林,实现飞翔梦想的莱特兄弟……在我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印象最深的的还是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
爱迪生经常站在窗前,看着被黑暗笼罩的城市,对自我说,要是能让人们都用上电灯,夜晚像白天一样明亮该多好啊!
爱迪生下定决心发明电灯,让电灯走入寻常百姓家。爱迪生说干就干,广泛查找资料,借鉴前人的宝贵经验。他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哪一种材料做灯丝才能延长灯泡的寿命呢?为此,他用极大的毅力和耐心,试验了1600多种材料。一次次的失败,使得投资老板抽走了资金;社会上的人一时间议论纷纷,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能否实现电灯的突破?……爱迪生还要顶着巨大的压力工作。
当然,在困难面前爱迪生没有退缩,在他发明的字典里没有退缩这个词。
今日我们都明白,电灯问世了。可是每一项发明的背后有多少辛苦,仅有爱迪生自我明白,爱迪生把毕生的精力,都贡献给了为大众服务的发明。
爱迪生的精神、他的毅力和耐心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让我们记住他的话吧:成功的秘诀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三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那些闻名于世界的科学家,不惧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为科学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伟大的创举。
其中,我最喜欢的科学家还要数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牛顿。说起牛顿,大家应该最熟悉不过了的吧?他做过许许多的实验,可很多时候都失败了,可他从来没有因为实验失败而放弃对科学事业的研究。他总是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反而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实验工作中。一次,他正坐在地上靠着苹果树思考时,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就因为这个现象给他带来了启发,最后通过他的努力完成了他的科学实验,研究出了地球引力。
文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就是牛顿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的精神。
记得有一次,老师给我们出了一道难度有点高的应用题。我冥思苦想了多少遍,可就是想不出来。正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突然我我想起了牛顿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站起来的精神。于是我再好好理解了下题目的意思,然后再仔细的想了又想,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想出来了,而且还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我真是开心极了!
读过这本书后,我要向每一位科学家致敬,正是因为他们对科学实验的刻苦专研,才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四
在二十一世纪里,科学将会成为人类的生命。你不懂科学,就无法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如果你有了科学的种子,精心培育,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颗种子就会不断生根、发芽、结果…………而诺贝尔奖,只是给人们的一个奖励而已,激发人们更加热爱科学,去发现大自然中的科学,在许多国家已经有好多科学家得了诺贝尔奖,当他们走向诺贝尔奖的领奖台时,他们都代表了自己拥有科学巨大创造的财富。
在这个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科学家的故事》,在这本书里,讲了好多和科学家有关的故事,在实验中,他们即使失败了几百次,几千次,可是经过他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还是成功了,在这些故事里最吸引我的两位科学家就是爱迪生和哥白尼,他们热爱科学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1847年,爱迪生降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米兰市的一个商人家庭里。很小的时候,爱迪生就显露出了极强的好奇心,只要看到不明白的事情,他就抓住大人的衣角儿问个不停,非要问出个子丑寅卯来。
一天,他指着正在下蛋的母鸡,好奇地问妈妈,说:“妈妈:“母鸡把蛋坐在屁股底下干嘛呀”妈妈说:“哦,它呀,正在下蛋孵小鸡呢!”下午,爱迪生就不见了,家里人急得四处寻找他,终于大家在鸡窝里找到了爱迪生,原来他正蹲着鸡窝里,学着母鸡下蛋呢,屁股下还放了好多的鸡蛋,家人看见来了哭笑不得吗,只好把爱迪生拉起来,又是给他洗脸,又是给他换衣服、洗衣服。还有一次,还有一次,他看见鸟儿在天空中自由飞翔,就想:既然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呢?于是,他找来一种药粉给小伙伴吃,为了让小伙伴飞上天空去。结果,小伙伴差点儿丧命,爱迪生也被父亲狠揍了一顿。
他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即使她的儿子被学校撵回来,她的儿子爱迪生喜欢物理、化学特别感兴趣,就给他买了和这些有关的书目,爱迪生照着书本,独自做起实验来。可以说,这就是爱迪生搞科学发明的启蒙教育,其实,他的每一项发明都和他的好奇心有关,有了好奇心他就会努力的去做试验,直到成功了为止,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还有一位科学家,他的精神也值得我去学习,他是一位很棒的科学家,他就是——哥白尼,哥白尼于1473年2月19日出生在波兰西部维斯杜拉河畔托伦城的一个商人家庭。家里兄妹四个,哥白尼是最小的。在他10岁时,父亲去世了,舅父卢卡斯承担起了抚育他的重任。
1491年至1495年,哥白尼进入克拉科夫大学学习。克拉科夫是当时波兰的首都,也是东欧最大的贸易和文化中心,有许多国家的留学生在这里学习。
读了这些伟大科学家的故事,让我深深的感受到科学的强大和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热爱,我要热爱科学,我热爱了科学,那大家呢,赶紧吧,让我们一起去热爱科学吧。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五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再伟大的人,有时也会犯错。及时纠正错误并将其丢弃是很重要的。只有摒弃错误,我们才能在一天之内走上成功之路。
据说爱因斯坦来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第一天,管理员问他需要什么器皿,他回答说:“我想一张桌子或柜台,一把椅子,一些纸和笔就可以了。啊,是的,还有一个大废纸篓。”经理奇怪地问:“为什么要大?”爱因斯坦回答说:“这样我就可以把我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世界一直是这样的。每一个平凡或伟大的人都会犯错。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人,才能通过不断抛弃错误,看到一条向上的道路。
俗话说“人非圣贤,不能犯错误。”我们是一样的!
当我们选择在学习时间看电视和玩电脑时,我们犯了一个错误。但只要下次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们还是好学生。我们又犯了一个错误,借口生病没有出去上课。但只要我们不回避做练习,就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当我们在小考中遇到一道难题,选择抄的时候,又犯了一个错误。但是只要我们停止这种方法,用心去思考这个问题,我们还是无辜的..
曾子曰:“吾居三省,居己身:求他人是否不忠?交朋友不相信?学不会吗?”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每天反思自己,及时发现和摒弃错误,总有一天会看到一条向上的道路。
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身心还不成熟,世界观还没有定位的人,需要及时发现和改正错误,摒弃错误,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六
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受益匪浅深有感触。
这本书主要讲了100个科学家是多么勤奋,惜时如金;多么勇敢,知难而进;多么好学,孜孜不倦;多么坚定,捍卫真理成为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等一下杀我的头”—阿基米德和妙手神医—华佗。阿基米德是古希腊学者,曾发现了杠杆定律和阿基米德定律,确定许多物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设计了多种机械和建筑物。可惜的是在古罗马军队进犯叙拉古王国时被罗马士兵杀死,死前还对罗马士兵说:“等一下杀我的头,给我一会儿工夫,让我把这条几何定律证明完毕。可不能给后人留下一道还没有求解出来的难题啊!他这种忘我的精神,勤奋专心的钻研真的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华佗是汉末医学家,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名科,尤其擅长外科。他创用麻沸散给患者麻醉后施行手术,让患者减轻痛苦。他还编创了五禽操,强调锻炼身体。后因不服从曹操的征召被杀。华佗医术高明,心系百姓,热心助人,更可贵的是刚正不阿,不畏权势。这两篇故事告诉我做人要坚持不懈,遇到困难不退缩,要热心助人。
这本书真的很值得大家去看看,它会让你了解每一位科学家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让你明白要想成为科学家,应当具备什么样的品格修养。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七
寒假里,我读了《科学家故事》这本书,了解了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阿基米德的生平故事,他真是个了不起的人!
阿基米德是伟大的古希腊哲学家、百科式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力学家,静态力学和流体静力学的奠基人,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与高斯、牛顿并列为世界三大数学家。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这就是著名的杠杆原理。
这位传奇老人直到去世都在埋头于作几何图形,只可惜他还没有解完就被闯入的罗马士兵杀害了,享年75岁!罗马军队的统帅将杀死阿基米德的士兵当作杀人犯予以处决,并为阿基米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纵观阿基米德的一生,真是传奇的一生,简直就是理论天才与实践天才的完美结合体,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传奇人物,犹如浩瀚星空里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仰望,心怀敬意!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八
今天,我在电脑上观看到了许许多多关科学家的故事,那些科学家的人生道路是那么的坎坷不平。后来我才知道,就是那些生活中的挫折,才使他们一点点明白生活中的道理,并让他们一步一步地走下去。走向成功的道路,并最终成为著名的科学家,让世人瞩目。而《科学家的故事》这个纪录片就是把科学家的一生给如实地记录了下来。
在众多的科学家的故事之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最深刻的还是钱学森的故事了。以为我从他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他的那份永远不变的爱过心和爱国之情。
钱学森是我国杰出科学家。他早年留学美国,以优异的成绩获取了博士学位,成为了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的专家。他在研究火箭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美国麻省理工大学聘请为终生教授。在美国,他金钱、地位、名誉、他都拥有了。是许许多多的人都对他羡慕不已。
但是,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即决定回国工作。他说:“我是中国人,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我的祖国。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出再见的全部力量。”
可钱学森在临走之前接到了美国移民局不让他回国的通知。海关在检查他的行李时,硬把教科书和笔记本说成是重要机密,还说钱学森是间谍。
为了不让钱学森回到祖国去,美国限制他的行动,检查他的信件,监听他的电话。但是钱学森不断提出要求“我要离开美国,回到祖国去”。就这样,他坚持斗争了5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因为他如愿以偿地回到了祖国。
看到这里,我十分的感动。钱学森在美国拥有了那么多的东西,但是他却要坚持回到祖国;面对着美国对他的迫害,他没有屈服,而是一心要回到祖国去。除了感动,我心里面还有一种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因为他热爱祖国超过了热爱一切,所以,我以后一定要想钱学森学习,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九
这周五,我们班主任让我们搜集科学家的故事,我很快就完成了。我又读了我抄写的科学家故事后,有感而发。就写下了这篇读后感。
这些故事都是描写牛顿的糗事。第一个故事是牛顿与一个姑娘约会,但牛顿与那姑。
娘都准时的赴约后,牛顿的脑子又开了小差,在他的脑子里只有无穷的二项式定理了。他抓起姑娘的手,错把他当成了烟斗放进点火器,痛的姑娘大叫,就离开了他。
第二个故事是牛顿煮鸡蛋,但由于他脑子又开了小差,结果煮完鸡蛋后发现住的是自己的怀表。
第三个故事讲的是牛顿请了一个朋友来吃饭,但他先回屋去研究了一个问题,朋友见他不出来就把所有的饭菜都给吃了,牛顿出来后,以为自己吃过饭了,于是他就回屋研究他的问题去了。
这个故事可以当做一个搞笑的故事,但它给我留下的思考却并不是搞笑那么简单的,这说明了科学家们对科学的痴迷甚至都对平常的小事都会犯傻,甚至把一切都会用于思考。以至于这些故事都会让我们发笑。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由于他们的这种精神,我们的科学才会有巨大的发展。
因此,我们在发笑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在各方面都要集中精力,这样才会有巨大的成就。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
听人们说,爱迪生是伟大的科学家。今天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读了《外国科学家的故事》里的《爱迪生》这篇文章。爱迪生确实是伟大的科学家。他一生发明了1000多种东西,获得了很多国家高级学本机构颁发的奖章,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爱迪生刻苦钻研,永不满足,不怕失败。经过无数次试验,发明了电影、留声机、电灯等等,这些发明使我们人类的社会迅速走向了现代文明。
爱迪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并不是容易的,而是困难重重的。有一次,爱迪生爱迪生在火车上做实验,火车开动的时候猛地一震,把一瓶白磷震翻了,磷一遇到空气马上燃烧了起来。许多人赶来才把火扑灭。车长那时侯气的火冒三丈,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一打不要紧,竟把他耳朵打聋了。又一次做实验,他小心了一点,硫酸烧毁了他的衣服。还有一次,硝酸差点弄瞎了他的眼睛。但是爱迪生并没有被危险吓倒,仍然进行他的实验,终于取得了惊人的成功。
我多么渴望能像爱迪生那样,到知识的海洋中去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的奥秘,为人类做贡献!然而,同爱迪生相比,我感到羞愧万分。平时我连做数学题都做不好,做不认真,不刻苦一遍做不出就不想动脑筋做第二遍。有时还乱发脾气,到很晚在写。
《爱迪生》这篇文章让我体会到:要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困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行动。
俗话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崖苦作舟。”在平常的许多小事,不都包含着深刻的道理吗?今后我一定要学习爱迪生那种顽强的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奋斗!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好书,名字叫《科学家的故事》。书中那些妙趣横生的故事和科学家们的伟大精神深深吸引着我,使我对这本书爱不释手。
这本书有许多有趣的故事,其中牛顿的故事最让我印象深刻。有一次,牛顿宴请客人。饭菜准备好后,客人还没有来,牛顿就到工作室去了。客人来了,左等右等不见牛顿出来。于是,大家把饭吃完了,又悄悄离去。牛顿突然想起请客之事,马上出去,一看饭菜已经吃完,自言自语:“我还以为忘记请客了,原来我已陪客人吃过了。”说完,他又回去继续工作,却没想到自己还没吃饭呢!从这个故事中,我可以看到,牛顿对科学的执着,以至于忘记自己的日常生活。
我们都知道,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工程师。课文上讲他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北京到张家口),是第一条完全由中国的工程技术人员修筑的铁路。其实,詹天佑在此前还修建铁路。他在参加修建津榆铁路(天津到山海关)时,工程进展到湙河,需要建一座铁桥。当时铁路修建权在外国人手中,所以得由他们来设计方案。可是,英国、日本、和德国的工程师尝试了都失败了,最后只好让詹天佑来设计。詹天佑研究了湙河河床的地质情况,经过仔细的测量和调查,终于固定了桥基,完成了铁桥的全部工程!詹天佑展现了他的卓越才能。
这两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科学家——丁肇中。丁肇中在瑞典领取诺贝尔奖前,曾仔细地翻阅过有关资料,在众多的获奖者答词中,竟没有一份是用中文写成的,于是他决定用中文书写他的答词。虽然遭到许多方面的非议,但丁肇中坚定不移。最后,他用中文写成的答词终于载入了诺贝尔奖史册。
读完了这本《科学家的故事》,我发现,这些科学家都有着坚强的毅力和为国争光的精神,尽心尽力,为科学献身!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二
在生活中,我们读过无数的书,其中让我深受启发的就要数《科学家故事100个》了,它让我i认识了许多科学巨人。
如多才多艺的科学家沈括,当上〝科学巨星〞的戴维,〝蒸汽大王〞瓦特……他们有的被名声,权势蒙蔽了双眼,有的为了科学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谦虚谨慎……但是他们都有着同一个特点---坚持不懈。
其中,我最佩服居里夫人,她是科学家中唯一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也是镭的母亲。
她生活异常艰苦,住的是阁楼,冬冷夏热。每顿吃饭只吃一丁点,每天通常只睡几个小时。后来她生了个女儿,可忙到没有时间带孩子,只好把她带进工作室喂养,1903年居里夫人和丈夫荣获诺贝尔奖,可是居里在1906年被马车撞*了,居里夫人在悲痛中继续着两个人的工作,在1910年又获得了诺贝尔奖。她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多么令人感动,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好学习,长大后为科学做贡献吧!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三
最近,我正在读《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这本书写了张衡、沈括、蔡伦、牛顿、法布尔等科学家的故事。读完几篇故事后,我觉得他们都很伟大。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沈括这一篇。沈括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这本书。沈括小时候就有刨根问底的好习惯,并且非常喜欢思考一些别人想不到的问题。
有一天,“沈括正在家门口背白居易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突然,他看见山下的桃花已经被微风吹落了,而山上的桃花才刚刚开放。沈括想,同样是桃花,为什么这里就开的晚呢?思考一会儿,他顿时恍然大悟,他拍拍自己的脑门大声说:“我知道了,原来是因为山上的地势高,所以温度低,花开的就晚了。”
沈括还常常跟着爸爸走南闯北,去了不少地方,途中,他多学、多问、多听,还进行了很多实践。而且把很多旅途中的知识记录到了《梦溪笔谈》这本书里。
通过沈括的故事,我知道了:要刻苦钻研,多学多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四
今天,我阅读了《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讲了很多很多有名的科学家的故事,外国科学家有:诺贝尔、伽利略、爱迪生、牛顿、门捷列夫和爱因斯坦等等。中国科学家有:蔡伦、张衡、沈括、钱学森和鲁班等等。
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外国科学家诺贝尔的故事。
诺贝尔是一个瑞典人,他从小身弱多病,父亲很喜欢化学,常常给小诺贝尔讲一些科学家的故事,鼓励他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一天,小诺贝尔看到爸爸在研究炸药,问出了心里的疑惑:“爸爸,炸药那么危险,您为什么要研究它的?”
爸爸告诉他,炸药是一个有用的东西,它可以开矿和筑路,许多地方都用到它呢!诺贝尔说:“我以后长大也要向您一样研究炸药!”诺贝尔长大以后,在实验室里研究炸药,有一次,他炸死了5个人还把他的弟弟炸的重伤,爸爸炸的脑震荡。
但是诺贝尔不退缩,级继续研究炸药。他又炸了美国的一辆火车,德国的一个工厂和一辆轮船沉入海底。
最后,在他坚持的情况下,他发明出了更重各样的炸药。在各个领域都可以用到。这样一来,诺贝尔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但是他依然很朴素,甚至一生都没有结婚。在诺贝尔去世的一年中,他说:“我要把我的遗产给一部分创办科研究。办法物理、化学。生物、医学和和平。”
同学们,看完这篇故事,我懂得了一个道理:不论环境在艰苦,我们也要把一件事情干完,不能半途而废,诺贝尔炸死了5个人和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他还是不放弃,我们也要学习他这样的精神。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五
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教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教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教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我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之后阿尔也得到了允许,能够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一样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那里,我感到十分惭愧。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此刻,我感到十分的后悔。
这几件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能够成功。同学们,你们必须要记住哦!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六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里讲了知识是人类文明的色彩,书籍是蕴藏着丰富知识的沃土,读书则是所有人精神成长的源泉。之所以有这么多的名人都和读书是分不开的。
我最喜欢的故事是《诺贝尔》。诺贝尔1833年10月21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母亲是以发现淋巴管而成为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鲁德贝克的后裔。他从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那里学习了工程学的基础,也像父亲一样具有发明的才能。诺贝尔一家于1842年离开斯德哥尔摩同当时正在圣彼得堡的父亲相团聚。他的299种发明专利中有129种发明是关于炸药的,所以诺贝尔被称为“炸药大王”。
听了我的介绍相信你也会喜欢上这本书的。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七
假期时,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不光我爱看,我的爸爸妈妈也喜爱看。
《科学家的故事》讲了许多科学家从小到大的故事和经历。其中有许多我国近代科学家,如:袁隆平、华罗庚等。他们都为我国科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袁隆平是一名水稻杂交专家。他生长于大城市,为什么会选取农业呢?原来那里也有一个故事:小学时,老师领同学们参观一个资本家的园艺场。园艺场里鲜花盛开,袁隆平想:如果长大后能在这样的地方工作该多好。这件事使袁隆平最终选取了农业。
华罗庚是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父亲让华罗庚学算命,可他七算八算,看出了其中的破绽。于是,又专攻数学。他自小爱解难题,有一次他居然发现大学教授苏家驹解错了题。他就写了一篇论文,在上海《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之后,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发现了这个奇才,就把他请到清华大学来,在以后的半个世纪中,华罗庚写了不少著作,成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科学家。
这些科学家小时候虽然买不起书,上不起学,甚至被别人耻笑,但是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下对知识的渴求,而是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拼搏的精神攀登科学高峰,最终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八
今年是20xx年了,记得我最后一次翻开时,正是20xx的2月,我又一次抠响了通往科学的大门,我的心也随之平静下来。
翻开第一页,很普通,是一面目录,上方写了即将为我们讲故事的名人名字,而研究镭的居里夫人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不管是谁,只要有一颗真诚对待的心,我就会坚信,我们也能够为社会作出伟大的贡献!
2023年科学家的故事个读后感大全(19篇)篇十九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科学家的故事》,这里所介绍的科学家可多了,有波意尔、戴维、伏特、侯光炯等等,而我最喜欢的要数爱迪生了。
爱迪生生于1847年2月11日,死于1931年10月18日,享年84岁8个月零7天。他一生凭靠高度的智慧和惊人的勤奋,创造了20xx多种发明,也就是平均15天就有一种。正是这些发明,给当今世界增添了异彩,使我们享受到了它的智慧和福音。
俗话说,梦想是现实之母。每一个成就了伟大事业的人都是一个梦想家。而他们所完成的工作,又是与他们的想像力、能力、毅力,与他们对理想的执著程度和他们所付出的努力密切相关的,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用了毕生的时间寻求机遇,把他的每一个想法付诸实践,他抓住了大部分的机遇。在他身上,直觉和决断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发挥。
爱迪生为了人们能用上价廉物美的好灯泡,废寝忘食地寻找各种灯丝。他算算他用过的耐热材料,一、二、三、四、五……竟足足有1600多种。后来,他发现竹丝灯丝能燃1200多个小时,最后熄灭了。
熄灭了吗?不,爱迪生的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像爱迪生那样无私奉献的人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应该学习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不怕困难的精神。他们虽然经历了上百次的失败,但是他们仍然从失败中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因为,天才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换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