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需要勇于创新和突破,不拘泥于传统的写作方式,敢于尝试新的表达形式。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分享给大家,相信大家会有所收获。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一
说起端午节,我的话匣子就关不住了。因为去年的端午节,我就亲自尝试了一回包粽子的喜悦。别急,你听我慢慢说吧!
去年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爸爸告诉我,端午节是要吃粽子的,这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一听到吃的东西,我的兴趣就上来了。爸爸话锋一转,说:“可是,今天可不能吃白食。你也要亲自动手。”
听完爸爸的说教,我就忙乎开了。不就包粽子吗?这还能难倒我,爸爸也不想想,他女儿可是一顶一的聪明。开始包粽子了,我既兴奋又紧张。听别人说,粽子包的好坏可以检测出一个人的细心程度。哎,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杰作。虽然表面上我信心满满,可心里还是在打鼓,毕竟我从来没有*呀!
粽子包好后,接着就是放进蒸炉里蒸了。我赶紧把我包的粽子和外婆、爸爸妈妈的粽子混在一起,没过多长时间,粽子就可以食用了。我们每个人手拿一个粽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我慢慢地解开粽叶,一小口一小口地吃进去,发现里面全是剁碎的猪肉,害得我白高兴一场。我仔细地盯着大家,外公吃到的是猪肉粽,外婆吃到的是猪肉粽,爸爸吃到的也是猪肉粽,只有妈妈吃到了硬币。这可把外公、外婆,爸爸都给震得大吃一惊。我告诉了他们*,是我把硬币放进粽子里去的。
他们听完我放硬币的原因,都乐得哈哈大笑。这次劳动体验,让我感受到了快乐,让我吃上了满口喷香的粽子,真值。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止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方便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怎么这世界上就没有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总是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高兴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可以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学会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一般的甜。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二
上次的端午节,我就是和奶奶一起包的粽子,今天就让你看一看!
我们先去菜市场问了那个卖粽子东西的人,这个粽叶要多少钱,老板说:“给你便宜,一袋五块钱。”奶奶看了看说:“这个都是不太好的,你看有的还破了一个洞。”奶奶摇摇头走了,走一半,奶奶突然想起来,家里还有一些粽叶,只要买些肉和糯米就行了。奶奶到了买肉的地方,精挑细选,看见这块肉就不错,就和老板要了这块,老板对奶奶说:“8块钱。”奶奶给了就回家了,在回家的路上我总感觉是不是忘买了什么东西。
到了家以后,奶奶数了数东西,发现没有买糯米,奶奶懊恼极了,我随手把冰箱打开,准备拿水喝。“咦!这不是一盒糯米吗?”奶奶赶紧拿出来浸泡。
开始包了,我先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片粽叶,这里折,那里转弯,可是我不会折。然后我眼睛一亮说:“奶奶我们分工,你弄粽叶,我来加东西,然后您再来把粽叶包住。”说完了,奶奶点了点头,开工了,奶奶的第一步完成了,我来舀了一勺,舀到上面放了一块肉,然后给了奶奶,可是米放多了,粽子都捆不起来了。奶奶给我做了一个示范,我学着奶奶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放,终于粽子都包完了。
最后一步,开始煮粽子,半小时过去了,房间里飘满了粽香。我拆了一个粽子,感叹道:“尝到自己劳动的成果,可真幸福啊!”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三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四
端午节的由来就是屈原的故事,在端午节里我们要以赛龙舟、包粽子等活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我们也在端午节前夕包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粽子,来纪念屈原。今天我就跟你们说说我们江海小记者在学校食堂是怎么学包粽子的。
我和小伙伴们先摆好包粽子要用的红枣、糯米和粽叶等。我准备先包一个枣粽,因为我最喜欢吃的就是枣粽。我拿起一片粽叶一裹,粽子的其中一个角出现了,就像一个小斗一样,我开始先放糯米,放到一半的时候,我顺手拿起一颗枣,放入糯米里,再放糯米盖住枣。就差最后一步了,我把粽叶盖下去,把糯米裹在里面,我没发现有一个漏洞,就把粽子用绳子给绑起来,我把我包的粽子举起来给江奶奶看,突然糯米从那个漏洞里一粒一粒地漏出来,意味着第一个粽子失败了。
我吸取上次的经验,先检查有没有漏洞再做下一步,用粽叶把糯米全部包住了,再用绳子紧紧地捆住粽子,样子虽然不太好看,但一个完整的粽子终于成功了。我又接着包了红豆粽子,也成功了。小记者们和几位奶奶一起包着粽子,包的样子都不太一样,有的'是一个角特别长特别尖,有的角没有那么明显,我们很快包了一堆粽子。
最后我们把粽子煮熟了,我拨开一个枣粽尝了起来,又香又好吃。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五
今年端午,我莫名的想起了小时候的端午节,每年端午奶奶都会提早的做好五彩线,她的眼睛不好,做线的时候我总是兴奋又好奇的在帮忙。
期待能早点带上,等端午早上醒来基本都是因为带五彩线醒的,在家的习俗是五彩线一定要在太阳出升前带好,还要到大河里去洗脸,寓意身体健康。爸爸则很早的去割艾草擦在房檐下,端午的小物件很多奶奶在世的时候还会穿凤尾,缝娃娃、吃鸡蛋(一定要是初一的)、包粽子。
转眼奶奶去世很久了,这些习俗渐渐的被忙碌,因为麻烦统统的省略了。但想起来还是很温暖,甚至那最痛苦的睡的正香要你去大河洗脸,赶在太阳出来之前,都是珍贵的。还有就是要在端午的第一个雷雨天剪掉五彩线仍到水里。那是每到这个时候教室了都会异常的躁动,大家都在相互的帮忙剪掉五彩线。那时的记忆那场雨过后一定都会有彩虹。
不记得有多少年不过端午节了,在外漂了几年更没情趣过什么端午,但今年回家了,今天看到路边卖五彩线,无端的勾起了很多回忆。买了几条,五彩线是辟邪的,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回家真好,这个端午和家人一起过。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六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以下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记叙。
作文。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七
桃儿红,杏儿黄,五月初五是端阳,粽子香,包五粮,剥个粽子裹上糖,幸福生活万年长!唱着欢快的童谣,当当当,锣鼓响,我们全家总动员,今天下午比赛包粽子。
昨天我们就说好了今天下午要包粽子,等今天下午我们回到家时,奶奶早就泡好了糯米、花生、红豆、熊猫豆、大枣,还准备好了粽子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等着我们来一起包了。我洗干净我的小手,搬了个小板凳,稳稳当当地坐在了盆边。清了清嗓子,我大声宣布:“第二届家庭包粽子大赛正式开始!”包粽子我可不是第一次了,去年包粽子的事情,至今还历历在目,当时我可得了家庭包粽子大赛一等奖(虽然只包了两个,因为质量高,以一顶百)。
“卷叶、装米、封口、捆线”,我在心里暗暗念叨着,像模像样地拿起一片粽子叶,随手一卷,就往里装米了。“咦!怎么下面漏了?”唉!原来粽叶没卷好,成了开口笑了。唉!大意失荆州啊!遥想关公当年败走麦城,该是多么地后悔啊!嘻嘻,笛子可是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暗暗得意一把)。
我把第一个失败品重新开封,这次可不敢大意了,我认真地卷好叶子,装上米粮,然后把剩余的粽子叶封住口,用线把这个粽子捆了个严严实实,生怕有一粒米溜出来!每一个步骤都做得准确无误,就这样,我的第一个完美粽子大功告成了!
奶奶和妈妈看我包得这么好,一人给我在脑门上盖了一个大红章,我不禁有些飘飘然了!接下来我就像上满了发条的机器一样,高速运转起来,不一会儿,第五个粽子已经诞生了!妈妈和奶奶当然不肯落后,她们就像加满了油的粽子机一样,一个接一个生产着,看得我目瞪口呆。等我再去准备包第六个的时候,锅里已经没有多少米了。我大喊起来:“不许再包了,这些米都是我的!要是再包,我就把你们包的都给拆了!”奶奶和妈妈都哈哈大笑着走开了,留下我一点点捞着那些可怜的米,包了最后一个超级迷你型粽子。
今年的家庭包粽子大赛真是既激烈,又精彩,当然啦,冠军还是我……。
又是一年端午,又是一年粽叶飘香,华夏大地处处弥漫着温馨,炎黄子孙陶醉在粽叶淡雅的香味中,陶醉在屈原的不朽精神中.真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龙舟的鼓声,有岸的地方就有楚歌四起。
两千三百年前,一个清瘦老人仰望苍天,他在忧虑他那民生多坚的的国家,当传来国都郢城被攻陷的消息后,他徘徊在汨罗江边,他愤怒,他哀伤,最后,他吟诵着“世人皆醉我独醒”,带着满腔的悲愤抱石沉入了江中,百姓们怕江中的鱼儿吃他们敬爱的屈原的尸体,所以用粽叶包了稻米,撒到江中,让鱼儿吃,这样就不会伤害他们敬爱的屈原了。可以这样说,没有一种食物能像粽子一样寓意丰富,粽子的形状棱角分明,象征着屈原的人格棱角分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粽子的里面包一颗红枣,象征着屈原的赤胆忠心……总之,粽子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无比敬重。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折出一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塞上一大块肥肥大猪肉,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了,心想:简单的包粽子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奶奶替我“解了围”——把一些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交给奶奶。过了几分钟,飘来一阵粽香。
解开扎藤,剥开粽子叶,甜粽子里藏着红红的粽肉,咸粽子里白白的粽肉都升腾着蒸汽,散发着一种特有的蒸棕香。两粽子用盘子放在一起,活塞两颗亮晶晶的红白宝石,糯米在灯光下晶莹透亮散发着撩人扑鼻的浓郁糯米香。
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唱着童谣,端午节又来到了我的身边。
五月初二,我来到了邻居大妈家中,看见大妈正在包粽子,一片片粽叶、糯米经过大妈的巧手包扎成了一个个小巧可爱的粽子。我好奇地说:“大妈,我也想学包粽子。”大妈笑着说:“包粽子是细致活儿,手劲活儿,你看得容易做得难的。”“我会用心来学的。”“那好,你先仔细看看我是怎样包的?再自己试着包吧。”大妈爽快地答应了。
只见大妈拿起两三片粽叶交叉一小边叠好,双手从粽叶的外边卷起,一个圆锥形的粽叶筒子做好了。她就把准备好的糯米红豆一勺一勺往里装,待快装满时,又拿来一根筷子使劲一下一下插紧粽叶筒子里的糯米,果然那糯米下降了一点,她又加了一点糯米,又压紧。接着她迅速把筒子上面的粽叶对着包起,尖角突出,还用手压压,使得尖角处不流出糯米。最后她把包扎好的粽子用绳子使劲绑好,有时还用牙齿咬着绳子一端绑着。她说:“如果绳子没有绑紧粽子,待煮时,粽子就会爆破流出糯米饭来,那就没有包好粽子了。所以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
我看了一会儿就学着包起粽子来,我拿好三片粽叶叠好,往外一卷,嘿,真成了一个圆锥形,一只手握着这个圆锥形,一只手把糯米装进来,待满了时,我也学着用筷子插紧,再加些糯米。我再慢慢地把两边的粽叶头对折包起,咦,怎么不成角了?打开再包还是不成角,形状异常难看。只能求救大妈了,“说了吧,看得容易做得难。”大妈接过我手中的粽子,重新包扎,这时我仔细看到她包起时,两边粽叶边对折包,手边压平压成角来。我恍然大悟似乎明白了。
我又重新包起粽子来,在粽叶对折包起时,用心压平压成角,可不管我怎么用心,粽叶似乎总不听我的使唤,美丽的尖角总不在我的手上出现。几经努力,最后总算包好两个形状丑丑的粽子来,也算是安慰我了。
望着这两个丑丑的粽子,我真正明白了,有些事真是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八
端午节,我国的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日,相传古代诗人屈原在这天投江自杀,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这天当作节日,有吃粽子、赛龙舟等风俗。
奶奶要包粽子,我想学,就仔细地观察。只见奶奶把买回的绿绿新鲜的粽叶,一片一片地洗刷干净,滤在一个筐子里。盆子里有浸泡好的糯米。我问奶奶:“您准备包什么味的粽子?”奶奶说:“我要包三种口味的粽子:一种是蛋黄肉粽,还有豆子红枣粽,再包一些碱水粽子。”我说:“我想学包粽子。”奶奶笑着说:“包粽子要掌握方法,不然包不紧,会散掉的。你先在旁边看看。”奶奶先包蛋黄肉粽,只见她拿了两片粽叶,轻轻一卷,成了一个漏斗状,下面尖,上面大,把拌好肉块的糯米装进去,中间还放进一个咸蛋黄,再用筷子向下戳几下,将上面的叶子盖住下面,一手抓紧,一手用绳子绑扎紧,很快就包好了一个。一会儿蛋黄肉粽就包了一提,这些肉粽子是用红线绑的。
接着奶奶又拿出黄线,开始包豆子红枣粽子。这种粽子里,奶奶配了不少料,其中有红豆、绿豆、花生米、红枣等。最后的一小盆糯米是浅浅的黄色,啥配料也没加进去。奶奶说放了碱,米就会变黄,这就是碱水粽子。我看着奶奶包粽子,好像并不难,就说:“我来包个碱水粽子吧!”说着,便拿起两片粽叶,轻轻一卷,成了漏斗状,往里面装好米,盖好叶子,可怎么也扎不紧,急得满头大汗。最后,在奶奶手把手的帮助下,总算包好个粽子。虽然绑紧了,但粽子的形状却很难看。但我很开心,因为自己终于知道粽子是怎样包出来的了。红线绑着蛋黄肉粽,黄线绑着豆子红枣粽,白线绑着碱水粽子。奶奶用大高压锅,把粽子煮熟了。
端午节,我家窗上插着淡淡清香的艾草,桌上放着粽子、包子、茶叶蛋和各种美味佳肴,现在的生活真幸福啊!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九
包粽子的材料有:粽叶、糯米、因为我们要包红枣馅,所以还有红枣、绳子。
粽子要先拿两张粽叶,一叠,一折就变成了漏斗形,上面宽宽的,下面却和上面恰恰相反,窄窄的又细细的,真漂亮!再是装糯米了,我以为是最简单的,可妈妈说装糯米要保证三点:一:要平,平是好看。哼,要好看干嘛?能吃就行了,二:要满,三:要多,这两点就是馅多,香!
然后放馅料,把他们用绳子绑起来,变成一个可爱的小粽子,太好了,我离包粽子只剩一步之遥啦!好激动啊!我把一个大枣放进去,因为米我放得太多,大枣一下去,有些米都撒了,幸好下面有个盆,要不今天晚上我要跪搓衣板了。
最后一步:用绳子把粽子绑起来,绳子怎么系呢?我随便系了一个死扣。妈妈说这样行不通,妈妈手把手教给我,耶,我终于会了,我和妈妈一起包,最后包了好多好多粽子放在锅里蒸。我好开心,费尽了千辛万苦,才包出了一锅粽子。
蒸好了,有很浓的枣香,咬一口哇,粽子又香又甜,吃着甜甜的粽子,心里乐开了花。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
今天,奶奶家也包起了粽子。我就跟奶奶学包粽子。奶奶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椎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奶奶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紧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奶奶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奶奶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的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戳穿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奶奶说:“摇动筷子时要轻一些,把粽叶包紧些。你看……”奶奶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然后是捆绳。只见奶奶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随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最后一道工序就是煮粽子了。把绑好的粽子逐一放到锅里,然后放入冷水满过粽子1厘米左右,点火……水开15分钟后把锅里上下粽子换位置,再以慢火煮上1小时即可。
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精选范文:学习如何包粽子。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一
马上就是端午节了,我十分开心,因为奶奶快到端午就会给我们包粽子,今年我也要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准备开始包粽子咯,只见奶奶把一盆盆泡好的材料在餐桌上一字摆好,有的盆子里泡着糯米,有的盆子里放着腌制好的五花肉,还有蜜枣和咸蛋黄。原来包粽子提前要做那么多准备啊!我迫不及待的洗好手坐在餐桌旁,仔细的看着奶奶是怎么包的,生怕落下一个步骤。只见奶奶左手拿着粽叶,右手捏住粽叶尖熟练地吧粽叶折成了一个上边不封口的倒三角形。接着奶奶放了一小把泡好的糯米铺在锥三角的最底部,中间放上自己喜欢的馅料。再用糯米把三角填满,最后将粽叶盖上去,上下一翻一卷用棉线一绑,一个好吃好看的粽子便诞生了。
“原来包粽子那么简单,对我来说小菜一碟!”我兴奋的说。拿出粽叶我立刻按照奶奶的手法包了起来,看似简单的卷粽叶操作起来还真不简单,我翻来翻去弄了好多次才勉强折成差不多能装米的样子,馅料装进去了吧又怎么也盖不严,不是这里漏就是哪里漏,手忙脚乱的才包了个“四不像”,我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为什么看起来那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却如此复杂,我抬起头不好意思看着奶奶,奶奶和蔼的对我说:“没有关系的,熟能生巧,奶奶第一次包粽子还没你包的好看呢,来,你跟着奶奶咱们一步步的来”,我按照奶奶的指导,一步步的仔细看仔细学,最终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而且一个比一个好,一个比一个漂亮。我数了数,这一个多小时我竟然包了9个粽子呢。
包完粽子,我们家的大厨————妈妈便把粽子拿到锅里去煮,我眼巴巴的坐在厨房门口等着,妈妈说要煮上两个小时才能足够软糯,这个等待的时间可真漫长啊,满脑子想的都是美味可口的粽子,坐在客厅边看电视边等,不知何时,厨房里传来了一阵清香,原来粽子煮好了,妈妈正在剥粽子叶,我慌忙叫妈妈捞起一个我做了记号的粽子,剥好塞进嘴里,哇!糯米夹杂着芦苇叶的清香,可真香啊。只是我比例没有控制好,糯米放的太少了,馅料太多。嗯,我一定要总结经验,下次争取包的更好。
第一次包粽子,我懂得了不能骄傲自大,要真正的去实践,才能学习真本领。还有就是遇到事情一定不能气馁,要好好学习,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成功。这次的粽子比以往的都好吃,我想可能这就是亲自劳动的味道吧。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二
五月五过端午,家家户户来包粽子。我要写的传统文化是包粽子,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我真想看看粽子是怎样做出来的——包出来的。
每当五月五日过端午节的时候,很多很多人都会来包粽子,因为五月五日是端午节,上次那时候,人民会举行包粽子大赛和吃粽子大赛,包粽子的人必须手非常光滑,包粽子必须要快不然就得不到冠亚军了,吃粽子的人不能慢慢的吃必需得吃得很快,搅得很快,大口大口的吃,才能得到冠亚军。开始比赛包粽子了大家不停地包着粽子,都想拿冠亚军,他们的手不停地抱着粽子,连手已经累的不行了还继续包粽子,看来他们真的都很想拿冠军,都想着:我不能输给别人,只要自己加油加油再加油,就能得到冠军了。吃粽子的也大口大口地吃着香甜的粽子,最后好像有一个在1分零几秒吃掉了两个大粽子的人,他得了冠军。人民都向他学习,想他教人民包粽子,那个人也毫无保留的把怎么样得冠军的方法告诉了这些人。
我和妈妈先去超市里买粽叶,我们买的粽叶是绿色的,而且很大,我们把粽叶带回家,然后开始包粽子了,我和妈妈把糯米放进粽叶里鸡肉香菇还有鹌鹑蛋都放到糯米里,然后用粽叶把糯米包起来,再拿点绳子捆住,把它放到水开了的锅里,煮很久,就行了,香喷喷的粽子气味飘到了妈妈那里,妈妈说:“啊真香呀,我估计粽子已经煮好了,我们快去拿粽子吧。”“好的,我们得快点吃完粽子,趁粽子还没有凉赶快把它吃完。”我高兴地说。我们把香喷喷的`粽子拿出来,“啊,真香呀,快点吃吧。”我说。我们拿来筷子就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吃完了,就睡觉了。
这次的端午节实在是太美好了,吃到了我和妈妈亲手做的鸡肉粽子。我们做的粽子实在是太美味了,想起来都流口水,真好吃的粽子呀,希望下一次再做一次这样好吃的粽子。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三
前几天,爷爷在说,我和姐姐都喜欢吃肉粽,难得寒假,就给我们吃,本来我家都是大家三十那天的,但我俩很想早点吃到肉粽,爷爷和奶奶就早几天先包几个粽子给我俩个小馋猫解解馋。今天,奶奶准备了的材料,爷爷则负责。我和姐姐就跟着爷爷学。
爷爷取出三片芦苇叶,把它们交叠放好,然后把芦苇叶头和尾向相反的`方向弯折,变成个漏斗形状。就是这个小小的技巧我和姐姐可学了大半天。好不容易我做好了一个,学着爷爷的样子,我把糯米和肉块放进苇叶里,用勺子压一压。紧接着把较长芦苇叶顺势翻折,折成一个三角形。最后用棉线把粽子系住,总算大功告成,可一下子,一个角上的米又漏出来了,我都泄气了。看看爷爷已经包了很多,而且个个精致,而我包的不像三角形,倒像个梯形。真是佩服爷爷,爷爷反而淡淡一笑说:“这也是熟能生巧嘛!”我和姐姐就只能在旁边给爷爷打副手,我给爷爷夹肉块,姐姐拿芦苇叶。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凉水锅里,用慢火慢慢煮。闻着锅里飘出的苇叶清香,我和姐姐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晚上,爸爸妈妈下班后,我们一家吃了一顾美味的肉粽。虽然我还没学会,等大年三十,我还要跟爷爷学。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四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一起“”,这是我们第一次。我还不太熟悉,我们去菜市场买了江米、蜜枣、竹叶。回家妈妈把竹叶用水泡上、江米放到锅里加上水,让水没过米的高度开火煮上。竹叶泡了一小会也用火煮了一下,水开了就关火了。过了30分钟我们把煮米的火也关了。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了,我们先把热腾腾的竹叶在冷水里过了一下,我拿起竹叶在一头折了个三角形,然后用勺子挖了半勺米放进去、接着放上蜜枣、最后又用半勺米盖到了上面、用竹叶把江米包的严严实实,不漏一丝痕迹。最后妈妈用细线又缠得紧紧的`。等一个个包好以后,我们把它们放进了锅里煮上1个小时后,一股清香飘入我的鼻子,我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用筷子拿出一个,剥开粽叶,我美滋滋的咬了一小口,真是又烫又黏又甜。
我们在家里吃的津津有味,虽然它做的不是很理想。但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我非常喜欢吃!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五
出处aoue.om。
妈妈在街上买了的材料,为了让妈妈不再像上次一样累得气喘吁吁,我抢过妈妈手中的袋子,帮妈妈提。因为我知道,妈妈的白发都是因我而生。
开始了!家人用手拉起一团咖啡色的米,然后把它做成三角形,再来就拉起一片大大的、绿绿的叶子,把它清洗干净,把做好的粽子包在叶子里,用线捆起来。
出处aoue.om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六
星期六的上午,我们一家人一起。奶奶先把粽叶煮得香喷喷的,接着把粽叶洗干净。妈妈把蜜枣、红枣、猪肉馅拿出来。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就开始了。
我看见妈妈和奶奶包的粽子很好看:尖尖的角、胖胖的身体,像一个个可爱的娃娃。我也拿起粽叶迫不及待地包了起来,可是这米粒似乎跟我作对似的,经常要逃出来。奶奶看见了说:“你的米粒放太多了!”哦,原来是这样!“米不要放太多,右手慢慢地把粽叶卷过去……”在奶奶的指导下,我一连试了好几次,才千辛万苦地把第一个粽子包好了。
初中包粽子(精选17篇)篇十七
今天是端午节。
因为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所以外婆教我:先把泡好的糯米和热水煮好的粽叶准备好,再把糯米和香菇、猪肉、酱油等一起炒熟备用,接着我就拿起粽叶,手忙脚乱的包起来,但是我技术太差,包了这里漏了那里,包了那里漏了这里,结果,我用了十张粽叶才包完了一个“超级大”的粽子。外婆问我还要不要包,我说:“算了吧,我可不想继续丢人现眼。”
看来也是一门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