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工作计划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小编整理了一些新颖独特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创新思路。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一
教学设计。
一、描一描,写一写。
1、指导学生辨析:“己”“已”的区别,学生自由说说记忆的办法。
2、指导学生描红,抄写。
二、组字小魔术。
1、举例:娃----女+。
2、学生回答练习。
3、比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表达,实践训练。
教学设计:
一、口语表达训练。
1、同学们,秋天来了,你们最想告诉爸爸妈妈的是什么呢?你会怎么说呢?
2、四人小组交流。(可以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进行)。
3、抽表现较好的同学在班内表演。其他同学评一评。为什么要这样评价?
4、教师指导学生妥贴、流畅、用普通话表达。
二、实践训练:布置教室。
1、学生展示准备好的关于秋天景物的图画。(尽量要求是学生自己画的)。
2、学生评议图画,挑选最好的。
3、讨论:怎样用这些图画布置教室更漂亮?
4、班内推选代表布置教室。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背诵训练。
教学设计:
一、朗读课文两篇短文。
1、个人自由有感情朗读。
2、同桌间相互听读。
3、小组内边讨论边练读。(运用课堂学过的方法通过重读重点词句,掌握句子缓急来进行练习)。
4、小组推选代表在班内进行朗读表演。(开成朗诵会的形式)。
5、师生共同评议朗读情况,总结朗读技巧。
二、指导学生进行背诵。
1、教给学生背诵课文的方法:分段进行背诵;抓住关键词句联系进行背诵。
2、学生背诵比赛、练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观察后说话、写话。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
二、学生自主表达。
1、那里的秋天什么最美?
2、那里的秋天美在哪里?
3、你能用上第一单元学过的词句来形容你看到的景物吗?
三、事例赏析,教给学生观察方法。
1、例文解析。
2、观察景物的方法:要抓住景物的形状、颜色、味道等方面观察。
四、小练笔。
1、用几句话写写你观察到的景物,尽量写出景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
2、对先完成的同学进行修改,全班讲评。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二
教学目标:
1、练习写字,比较字形相近的字,并能口头组词;
2、学习灵活运用词语,并能给词语分类;
3、练习补充句子;
4、阅读练习,使学生养成勤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5、收集图片并介绍,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描一描,写一写。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找”字,练习书空。(注意“找”字后写“点”。)。
3、观察“找”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学生练习写“找”字。
二、比一比,再组词。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渴”和“喝”,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抽学生口头组词。
4、学生分小组自己学习“乌”和“鸟”、“外”和“处”。
5、学生在全班交流。
三、选词填空。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比较“怎么”和“什么”的意思。
3、出示句子,填空,再读一读句子。观察每个句子的后面都用的是什么标点符号?再读一读句子。
第二课时。
一、照样子,说一说。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读例句,说说谁在干什么?
3、指导完成补充句子,再读一读句子。
4、分小组将自己补充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
二、读一读,做一做,说一说。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3、学生自己读短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4、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正音。
5、全班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6、做一做:自己试着做一个太阳钟,并向同学们介绍是怎么做的。
第三课时。
一、将下列词语分分组。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读读有哪些词语,想想它们指的是什么?
3、它们哪些词语是一类的?找出来填在括号里。再读一读。
二、找一张你喜欢的图片,想同学们介绍一下图片的内容。
1、看图,听听冬冬和丁丁的介绍。
2、拿出自己准备的图片,向同桌的同学介绍图片的内容,你为什么这它?
3、抽生全班交流。
4、送给大家一把金钥匙:收集图片不但有趣,还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呢!
三、老师总结,完成作业。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三
1、读一读第一行词,想想这些词有什么特点?(都有一个"树"字)。
2、读一读第二行词,这些词和句子有什么特点?(都有"幸福"这个词。)。
3、我们学的许多字都可以组成词,几个词一起可以组成句子。
1、读书上的句子。
2、出示句子:老师爱我,同学爱我,我也爱-------。
(1)说出横线上应填的内容。
(2)老师和同学怎么爱我,我又是怎么爱老师和同学的?
3、仿照前两组句子,说说后两组句子可以填什么内容。(学生自由发挥,体现课堂的开放性。)。
1、读词语。
2、树林是谁的家?(小鸟)把它们连起来,读一读。
3、照样子,完成后面的练习。
4、全班交流。(答案可以多选。比如学校可以是我们的家,也可以是小学生的家。)。
1、出示"家",指名读。
2、你能用"家"组什么词?组得越多越好。
3、出示蜗牛图,把学生组的词尽可能写在蜗牛上。
1、认识词语:爸爸、妈妈、我、爷爷、奶奶、哥哥、妹妹等。
2、连线。
3、小组互相说,家里都有谁?每个人长什么样?
4、展示。
1、丁丁向我们介绍了他的家,谁愿意介绍一下自己的家?
2、出示小黑板。(题目)。
3、同桌互相说一说。
4、指名到前面说给大家听。
1、谈话导入。
3、指导朗读,采取各种形式读。
4、小结:你们喜欢丁丁吗?喜欢他什么?你想为小鸟做点什么?
1、老师带读词语。
2、说一说自己的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
3、认识自己的爸爸妈妈的职业。
4、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普通的劳动者,要为他们感到骄傲。
1、指导看图:丁丁的家里都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丁丁有话想和大家说,我们一起来听听。(老师范读)。
3、回家把丁丁说的话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请他们和你一起读书,好吗?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神话故事的内容,通过读懂课文,体会其中人物的不同品质,并明白其中的道理。
2.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3.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
教学重点:懂得真诚这一品质对人对社会的重要性。
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
教学难点:能通过具体的事情来赞美别人或感激劝告他人。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有关真诚的课文,真诚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我们生活的周围处处都能发生着真诚或不真诚的事情。今天,我们在来学习一篇神话故事,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故事虽然浅显易懂,但包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
3.检查生字词。
三、细读课文,明白道理。
2.小组整理答案。进行集体交流。
3.集体交流:
分别对九色鹿和落水者进行评价,并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来说明。
4.写一写:这骗课文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测测自己的真诚度。
1.招待客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承认错误时真诚敷衍虚假。
赞美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感谢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劝告别人时真诚敷衍虚假。
2.怀着真诚的态度来填写。
3.思考:真诚对于生活的影响。
4.讨论并交流。
5.辩论:做什么事情都应该真诚吗?
谈出自己的观点,有根据,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6.教师总结发言。
第二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人和事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赞美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地感激他们,有哪些人,我们要真诚的劝告他们?请回忆一下,选择自己想写的一个方面构思。
二、写作指导:
如果选择的是要真诚地赞美一个人。
1.要想一想你要赞美他的哪一个或哪几个方面。
2.选择怎样的事例去赞美他?
3.这件事情如何写具体、写感人呢?
4.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写法,力求体现简洁明了,采用别具心裁的开头和结尾形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5.注意起一个合适的题目。
起题目的方法多种多样:点明中心式以事件为题。
以一件特殊的事物为题含蓄式等等。
三、构思自己的作文,小组讨论交流。
四、开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
五、修改作文,誊抄作文。
从本文的教学重点出发,从内容到思想,渗透优秀的品质教育。领悟做人的道理。
六、作业设计。
1.继续完成本次的大作文。
2.完成《九色鹿》的部分练习题。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五
(1)引导学生完整、有条理的进行口语交际。
组成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结合“初显身手”的活动选择材料写作。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展开课外实践活动。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写作的题目,并能运用平时积累的词句,敢于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二、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过程。
1.是谁把火把带给了人类?你还知道哪些有关火的故事?
(1)普洛米休斯――神话传说中的“火”的起源。
(2)燧人氏钻木取火――现实生活中火的真正产生过程。
2.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与“火”有关的知识。
二.出示交流主题。
说说家里用的灯,见过的灯,想象的灯。
三.分小组交流。
1.结合课前查资料收集的图片和资料进行分组。
(1)我家里的灯。
(2)见过的灯。
(3)灯的变化。
2.小组内交流、汇报。
3.小组派代表上台展示汇报。
四.创新发明。
1.分小组说说准备发明什么灯。它的外形怎样?有什么功能?
2.想象发明的灯,把它画下来,配一段文字说明。
3.小组派代表拿图片上台投影汇报,介绍。
4.评议。
五.举办图片、资料展览。
1.收集图片、资料。
2.归类编排。
3.为展览起一个响亮的名字。
4.办展览。
六.课堂总结。
1.指名谈谈收获。
2.小节。
(1)动手方面。
(2)发言方面。
(3)创新方面。
(4)兴趣方面。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投影佳作,欣赏。
1.投影佳作,齐读。
2.评评好在什么地方。
二.投影病文,指导修改。
1.投影病文,自由朗读。
2.谈谈病文的不足之处及如何修改。
3.逐一进行修改。
4.自由读读改后的作品。
5.前后对比、评价。
三.完成“笔下生花”部分。
1.投影。
2.指名读。
3.根据选择的题目分小组展开讨论交流。
4.将交流的结果进行汇报,老师指导。
四.活动过程。
1.学生写作,老师巡视指导。
2.针对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或全班点评指导。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六
3、阅读练习,使学生了解生物常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精神。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课时。
学生了解一些现在比古代更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或事例。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前”字,练习书空。(注意“前”字的笔顺笔画。)。
3、观察“前”在田字格里的位置,描一描。
4、学生练习写“前”字。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出示有口字旁的字,学生先读。观察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意思和什么有关系?
4、学生分小组自己学习第二组字,自己找规律,填空。
5、学生在全班交流。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读例句,说说谁怎么样?
3、指导完成补充句子,再读一读句子。
4、分小组将自己补充的句子读给同学听听。
1、指导学生读题,弄清要求。
2、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
3、学生自己读短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
4、同桌互相读读课文,正音。
5、全班齐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6、选择你喜欢的段落读一读,展示。
1、复习课文,读一读;
2、分小组表演;
3、在全班表演,学生评价。
1、读一读书上的例句,说说讲了什么?
3、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4、在全班交流,学生评价。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领会构字、构词、写句的要诀。
2.自读互议,学会讨论。
3.自读自查,学会读短文、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重点难点:
仿例学句,学会讨论。
教学课时: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练习例子描红。
2.照样子组字组词。
3.选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描一描,写一写。
1.教师强调“必”字笔划笔顺:一笔点,二笔卧钩,三笔点,四笔撇,五笔点。卧钩要写得弯一点才好看。
2.教师巡视,学生书写,随时给予指导。
二、比一比,看谁写得多。
1.出示文中偏旁,你能举几个带有这个偏旁的字吗?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具体的字。
3.小结:这些字都与食物有关,这个偏旁在这些字里当形旁,形旁表义。
4.大家试着写写带有“纟”、“提手旁”的字。
三、组字组词。
1.在黑板上板书“狮、懒、淋”
2.齐读后找找它们的特点。狮--师+反犬旁=狮(狮子)。
3.自由找几个这样的字来练习。
四、选词造句。
1.出示生词卡片:本领、劝告、依赖、刻苦、真正、勇敢、欢快。
2.读议词意。
本领:本事。真正:不假。
劝告:劝说。勇敢:坚强、不软弱。
依赖:依靠。欢快:欢乐、欢喜。刻苦:认真、努力。
3.选其中一两个词造句。
4.自由造句后评价。
五、练习。
1.写出带有竖心旁、草字头、木字旁、足字旁的字,至少写四个。
2.用以下词语造句:
本领依赖必须勇敢。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读反义词。
2.学会讨论。
3.仿句写句。
教学过程:
一、读反义词。
1.板书反义词。
饱--饿勤--懒快--慢粗--细。
2.自由读后填空。
饱()勤()快()粗()。
3、拓展延伸。
忙()高()长()温暖()。
高兴()粗心()。
二、说说你在家做过哪些事。
1.出示12页词条。
2.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本12页词条。
3.请你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你做过哪些事。(提醒学生先想再说,说的话要完整,说话时注意发音清晰,态度大方)。
4.小组里派代表发言。
5.师生共同评议。
6.试着把你说的写下来。
三、仿句写句。
1.出示例句。
不要送伞来,妈妈,我喜欢在小雨中走回家。
2.读、议。这一句讲的是不要送伞,要自己冒雨走回家。
3.仿例写句。不要________,______来,我_____________。
4.读句,评价谁的句子造得好,谁最懂得自立。
四、作业设计:
1.写反义词。
矮()生气()忙碌()懒()粗()坏()。
2.仿照12页例句写句子。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自读短文《小猴吉吉》。
2.学习部首查字法。
教学过程:
一、自读短文《小猴吉吉》。
1.学生边看插图边听故事。
2.自读短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字可用看上下文猜字的方法认读。
3.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4.故事大会:准备讲故事比赛。
5.讲故事比赛。
6.讲完后,请学生评一评讲得怎么样?
二、学习部首查字法。
1.我们已经认识了字典,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用部首查字。
2.了解部首查字法的主要环节:找部首--数笔画--翻页码--找到字。
3.示范怎么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4.出示几个字,让学生自己按照这样的步骤练习查字典。
5.带领学生一起背诵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按照目录、页码找;除去部首数笔画,勤查多练效果好)。
三、作业设计:
随机找10个字,练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出页码,标上拼音。
板书设计:
部首查字法口诀:部首偏旁掌握好,
按照目录、页码找;
除去部首数笔画,
勤查多练效果好。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八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认识“天、地、人”
2.互动活动二:同学们反应真快,如果我把这个游戏变成“相反词语对对碰”,你们会吗?比如我说左,你对――右。
3.(教师板书“天”和“地”)引言:我们生活在天和地之间,我们是――人。(板书“人”)。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因为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两个游戏的设计都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进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欣赏童谣,认识“你、我、他”
1.播放童谣视频。(你是妈妈,他是爸爸,我是乖巧的小娃娃。妈妈对我说:“孩子,孩子,你是妈妈的好娃娃。”爸爸对我说:“娃娃,娃娃,妈妈对你说的啥?”我对爸爸说:“爸爸,爸爸,妈妈说我是她的好娃娃。”你和我,我和他,你我他是一家,什么都不怕。)将视频定格在最后一句话。
3.互动活动。教师面向全体同学,用手势分别指自己、一名同学和另外一名同学,引导学生交流:“我”是谁,“你”是谁,“他”是谁。然后,学生小组内进行交流表达。
4.教师板书“你我他”,学生认读。
设计意图:童谣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观察体验中体会“你、我、他”的基本意思,然后进行互动交流,在实际的情境中再一次感受三个人称代词的不同含义。
三、利用字卡,认读生字。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板书的6个会认字,学生充分认读。
2.同桌合作:拿出生字卡片,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同桌读错了,学生可以当小老师教同桌读字。
3.开火车轮读字卡,有错及时纠正。注意“人”是翘舌音;“天”是前鼻音。
4.自主识字: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记住呢?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字,一边观察字卡,一边说一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5.学生举字卡到黑板前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天:(1)联想识字。独体字,“大”字多一横就是“天”,“夫”字不出头也是“天”。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天”字像正面站着的“人”形,用方框突出了人的头,引申为头顶以上的天空。
(3)组词识字:天上、每天、天真。
地:(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土”,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地”。
(3)组词识字。大地、地面、土地。
他:(1)熟字加偏旁识字。左右结构,“也”字左边加个“亻”。
(2)“加一加”的方法识字。左边是“亻”,右边是“也”,合起来就是“他”。
(3)组词识字。他们、他人、他乡。
(4)形近字比较识字。“地”和“他”的右边都是“也”,字的左边不同,“他”与人有关,所以是“亻”,“地”与土有关,所以是“”。
人:(1)数笔画识字。独体字,第一笔是撇,第二笔是捺。
(2)字理识字。象形字,出示图片,古时候“人”字像一个人的侧视形象,头、臂、身、腿、足齐全,突出了人直立行走和有手的特点。
(3)猜字谜识字。“天下一绝”或者“春节放假三天”。
(4)组词识字。大人、人民、人们。
我:(1)联想识字。独体字,“找”字头上多一“撇”。
(2)组词识字。我们、我的、我家。
这一课我给孩子们创建了有意思的ppt,使孩子们学习汉字的兴趣满满,由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想让学生获得浓厚的识字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以后的识字活动中,这一节的识字体验尤为重要。然而,刚入校园,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学习注意力维持时间尚短,学习兴趣容易被激发,也容易消散。因此,识字教学必须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多种活动进行,如,在看图中识字,在表演中识字等,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
但是还是由于对每一个孩子还不够熟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孩子们的差异性,只做到了一视同仁,没有做到因材施教。没有给学生准备充分的游戏来熟悉课堂。课堂语言不够充满童趣,在课堂上孩子们的纪律只能维持三十分钟,会有学生容易走神。
在下一步的教学过程中,我要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性格特点,尽量做到因材施教,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授课。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来教导学生,进一步强调学生的课堂纪律,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备课时尽量准备几个小游戏,在学生分神的时候用小游戏来引起学生的注意。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九
1。通过交流摘录笔记,体会方法的不同。
2。学习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春水的美丽。
3。通过开卷有益的学习,体会文中人物的感情。
一、摘录笔记。
1、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一下谁的摘录笔记写得好。
2、读一读课文中摘录笔记的内容,体会《春潮》和《三月桃花水》用了不同动词描写春水的写法。
3、引导学生摘录课文中类似的句子。
二、读一读。
1。出示古诗《兰溪棹歌》,交流查找到的戴叔伦的资料,师可以适当补充。
2。用自己的方法朗读古诗,交流质疑,理解诗中难懂的词句。
3。找出诗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说怎样朗读。
4。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5。出示古诗《桃花溪》,交流查找到的张旭的资料,师可以适当补充。
6。用刚才的方法学习古诗,小组内交流质疑,理解诗中难懂的词句。
7。配乐朗读。(课件出示相应的图片)。
8。你还收集了哪些描写春水的诗句?还可以交流学生收集来的一些描写春天的诗。
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春天。
三、开卷有益。
(一)学习《泼水节》。
1。自己朗读课文,同桌间互相正音。
2。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泼水节”写了哪些内容?在书中划下相应的句段。
3。谈一谈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
可以是书中描写泼水节情景的部分,也可以是关于泼水节美丽的传说,还可以说一说1961年周总理参加泼水节时的情景。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句段说一说。
4。相机指导朗读。小组内互读,指名读等形式。
例如:怎样才能读出泼水节那种热闹的场面和欢乐的气氛?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中所描写的内容。
5。你认为文中哪些句子写的最美?再读,感受文章句段。
(二)学习《抢春水》。
1。自读课文,说一说抢春水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
2。从哪些句子中能够感受到“抢春水”的快乐?再读课文,划下来。
3。相机指导朗读。想一想,怎样朗读才能和课文中的小伙伴一样感受到同样的欢乐?
4。注意指出文中“我们”抢到春水时说的话。
四、金钥匙。
1。先说一说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自己又掌握了哪些上课听讲或理解课文的方法。
2。全班交流。
3。读一读书中小朋友的方法,谈一谈上课时还需要注意什么?
笔下生花(本课建议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指导)。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观察事物以及充分写出内心感受的方法。
2。通过自己动笔描写“春水”,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歌曲《春雨沙沙》。
2。朗读诗歌《春雨》。
说一说歌曲和诗歌都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
春水滋润着大地,催生了万物。充满了生机的春天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欢迎我们投入她热情的怀抱,今天我们就来用我们自己的.笔来描绘春水。
二、出示本次题目和要求。
1。春天的小河(小雨……)。
2。想象:我是春天的小雨点。
要求:可以借鉴本单元的主题课文的描写方法,语句通顺的描写自己眼中的春水,要求将自己观察到的感受充分写出来,将写得有声有色。
三、指导。
1。说一说春天的小雨给你带来一种什么感受?也可以说一说春水带给你一种什么感受?可以结合课文中的词句来谈一谈。
2。你打算从哪些方面来描写?
3。出示书中提示的描写方法。
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有声有色”?(例如引导学生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来描写,也可以鼓励学生模仿书中的一些词句来写一写。)。
4。课件出示一些有关春雨的录像或图片资料,帮助学生直观的感受。
5。说一说自己的感受,看到这样的画面使你想到了什么?
6。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要写的内容。
7。全班交流。
四、出示。
听一听,说一说他是怎样写的,自己要学习哪些方面。
提示学生注意要写得有声有色。
第二课时(讲评)。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十
天有多高,地有多远。
而人能用神舟飞船去太空,高铁南北相连.
小至遂道打通缩短了距离,以前老家到宁海走山路爬枫槎岭,人走黄胖,而此刻,开车二十分钟。
用手指头数数,天翻地覆大变样。
家门口,小汽车进进出出,十几万小车是代步车。
城市的房子,老房子都拆得拆,好象是旧城改造,富了拆迁户,而集居了商业化的小区,购物,娱乐。
我们的祖宗是不是高兴还是在担忧,确实,存在着是否就合理,手机,电脑,无线网。
生活太丰富了,想去哪去哪,想吃啥吃啥,想玩就忘了睡,胡噻海吃。
到如今,交通出行堵,吃出来的满身都是病,人都太享福了,天上飞的,地下爬的,而这也产生了好多催生的食物,基因裂变的种子,你防备不了这个世界偷去了你短短的时光。
人是不是太贪了,高楼林立,房地产开发。
将近十年间,房奴产生,一线二线的你支撑的是几百万几十年的`银行债务。
人不能停止奋斗,还不能保证哪一天人抛个锚,出点个状况。
心那个虚,生活由不得自已。
有一天,看看城市太挤,天也太朦胧,来到老家住几晚。
抬头看天,没工业化产生的气味,仅飘着柴灶的人间烟火味。
而微信朋友圈,冬天的景色是朦胧照,雾那个霾还要请风来吹散,我想,是看天脸色的季节了。
古有草船借剑,今有雾霾有风见天。
观山望天,鸟鸣鸡飞狗跳,原生态。
蓓蓓妹妹说,还是乡下好,空气还不沾霾,大水库还是天然的大水缸,没有污染。
宁海还是个后花园,
没有天哪有地,没有地哪有家,没有家哪有你,没有你哪有我。。。。
感恩天,感恩地,感恩这个大空间;我们但是是宇宙间的一粒小小的尘。
人与万事万物都能和谐相处,能量平衡。
空气;食物,阳光。
还有我们的食物链;尽量别吃众生肉,多吃素。
这天吃了它;明天来讨债。
佛知因,人知果。
天;地,人,有很多微妙的呼应,愿天地吉祥。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十一
麦子金黄金黄的。
树木浓绿浓绿的。
半圆的坟丘躺卧在麦田中。
安静的鼾睡。
再也不会醒来。
半圆的苍穹象半圆的.坟墓一样。
吞噬着所有的消亡和生长。
现在所有活着的人们。
所有生存着的动物和树木。
还有所有人类的房屋、道路和桥梁。
总终都会被它消灭和吞噬。
但是。
大地象一个孕妇一样。
又不停的繁衍。
不停的生长。
生衍出所有新的植物、动物和人类。
在这生命的此消彼长中。
在这季节的循环往复中。
在这生生不息的轮回中。
人类重复着他们的婚丧嫁娶。
喜怒哀乐和衣食住行。
总也诉说不完他们的恩怨和情愁。
总也征服不完自己的梦想和野心。
他们少了动物的从容恬淡。
少了植物的自然简单。
把上天赐予他们的天性和快乐放在一边。
自己树立了很多障碍和规范。
然后游走其间。
却又不厌其烦地喊着难、难、难。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十二
1、落实各项识字训练,引导学生领悟识字规律。
2、听故事,设计营救计划。
3、自读故事。领悟故事内容。
4、学习参与讨论的方法。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落实“描一描、写一写”的练习。
1、观察“象、却”和“垂、步”的笔顺和占格位置。
2、讨论:我们怎样记住它们?哪些地方容易出错?
3、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二、落实“比一比,组词”的练习。
轻()脑()钻()。
经()恼()站()。
三、想一想词语的意思。
1、出示带成语的句子,熟读,同桌互相说一说它们的意思。
2、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听故事《猴子兄弟盖房子》。
1、认真听故事。
2、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再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金钥匙”中介绍的学习方法,教师交待学习目标:运用金钥匙的方法,学习今天的内容。
二、分组讨论,设计营救计划。
1、提要求。要求全组齐心协力救掉到坑里的小兔子,不能有人袖手旁观。
2、讨论。各小组讨论怎样合作救小兔子。
3、表演。全组表演营救的全过程。
4、评价。全班评价合作最好的小组为“最佳营救小组”。
三、联系生活实际自读课文《做灯笼》。
(本篇自读课文内容较容易掌握,重点放在自学生字上。)。
四、小组讨论: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与别人合作?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十三
1、学习“日积月累”。
2、围绕纪念日开展实践活动。
3、学习“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
4、学习“金钥匙”,完成习作。
学习“开卷有益”中的两篇文章。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中心。
多媒体电教。
1、观察书中的例子。
2、总结例子中的特点。
3、思考:为什么摘录中的句子加了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你积累词句的途径是什么?
5、理解词语的意思。
1、实践活动的步骤。
2、具体要求。
3、各项工作指导。
4、撰写纪念日实践活动的体会。
语文天地教案设计(精选14篇)篇十四
教学目的:
1、比较几组基本字和合体字。
2、积累“一、、、不、、、”的词语。
3、学习逗号和句号。
4、积累描写动词的词语。
教学方法:练习法、朗读法。
学法指导:讨论法、练习法。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比一比。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以使他们真正获得声旁表声的“感性认识”,而不是接受教师传受的知识。
二、填一填,选一个词语造句。
组织学生口语练习的游戏,让学生体会重音变化引起所表达的意思的变化,不必让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
三、照样子说一说。
四、学习逗号和句号。
1、让学生体会句号和逗号不一样。
2、说说为什么用逗号或句号?
3、教师讲解。
第二课时。
一、教学自读课文。
1、认生字。
2、使学生知道习惯有好坏之分。
3、朗读。
二、说说你准备改掉自己的哪些坏习惯。
三、改错字。
让学生说说你平时是怎样对待自己的错别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