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常常是作者经过反复修改和打磨后才得以呈现的完美之作。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和学习,我们收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一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同学们:
大家好!
金风送爽,银桂飘香。在这个美好的季节,我们的校园里,又多了一群群年轻的身影。首先,我代表全院师生,欢迎今年的新同学们!欢迎你们来到我们的学校,加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在这里,希望你们能度过生命中最美好的四年。在这四年之后,回首往事,希望你们能无怨无悔,笑着对自己说:“我没有荒废我的青春,我更没有虚度我的生命。”
我相信,每个大学生都会有这样的感悟:第一年最繁忙,因为功课排得很满,第四年最紧张,因为忙着考研或者找工作。第二年最丰富,最好玩。第三年,开始迷茫,思考未来的出路。我想跟每个在校的学生说:不要过分着急自己未来的出路,出路不是急出来的,也不是盲目设计出来的。路,是自己一点一点走出来的。珍惜你这四年的时光,因为离开学校之后,你不会再有这样大段的时间,去学习,去思考一些看起来很没意义但是其实很有意义的命题。
我还记得,我大学入学的时候,老师讲的两句话,让我受益终生,我愿意在此时此刻,与大家分享。
第一句话是:大学大学,在于学,不在于大。校园的大小,和你的收获没有必然的关系。只要你一心向学,一样可以学出一个广阔的天空。
第二句话是《桃花源记》里的一句: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当你茫然的时候,当你困扰的时候,请想起这句话: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有时候,只要你再往前走,再走几十步,你就可以看到光。如果你放弃了,你只能永远呆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但只要你一直在走,等待你的,一定是一个光明的前途。
祝福你们!谢谢!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二
1、照您说的,这位饱学之士本应在他的书本中也学到这一点的。
2、自远古起,饱学之士或者是哲学家一直在思考着什么是物质以及什么构成了物质。
3、我认为饱学之士,不一定就聪明。而能言善道者,也不一定就很有智慧。
4、某饱学的学者以其深奥的.思想著称。
5、在人类知识的某个分支内成为饱学是一回事,而如爱默生所说,“活在公众以及杰出思想之中”则是另一回事。
6、这些人的知识虽然有缺陷,有不足之处,可是知其不知的真诚救了他们,因此他们也算得上是饱学之士了。
7、他只是懂些东西,有点令人莫测高深,若不仔细观察他的言谈举止,你很难看得出他是不是饱学之士。
8、老师们都是饱学的,教书认真。
9、韩佳:大牛,这“嘉兴三石”指的是嘉兴三位饱学之士。
10、笨蛋往往摆出一副知识分子的架势,真正饱学之士会把这种功夫让给别人去做。
11、林散之是一位饱学诗人,也是一位重情、淡泊、耿直、幽默、自信、悲悯的书法家。
12、作为诸侯王的刘安,受这时代风气的召唤,以饱学之才华著书立言,企图建立他为汉廷构筑的理想国。
13、而在这些杰出的美国立宪者中,人数所占比例巨大的法律饱学之士又起到绝对中流砥柱的作用,也就是本文所说的那些“美国开国法律人”。
14、起义的领导者不是饱学之士。
15、十年前,年青志大的饱学之士或许还认为分析选票样式产生的后果和比较选举机的优劣不值得学界的青睐,美国的总统选举中碟式选票和甚遭争议的结局,则改变了人们的观念。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三
亲爱的雅:
萍雅,我们曾经有太多的风风雨雨,我被你讨厌过,骂过“野猪大哥”(现在听起来还蛮亲切感的)被你打得我想逃跑的机会都没有,我也曾经痛过。
雅,就让鸟儿捎去祝福吧!就让风儿从你身边呼啸而过,(会着凉的,加件衣服哦)唱响里面的词,20天,我会遵守约定,我们会见面的。
祝你在那:学业有成,事事如意,平平安安!
写信人:
时间: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四
萍雅:
在那边“混”得好吗?不用想也知道“混”得不错了。三小的学生嘛,能丢人吗?说真的,你本来是班上的“搞笑宝典”,现在我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班上的情况。“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真的,你走后真的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被你殴打的解放了,跟你的“死党”流泪了。其实班上里的每一个人都会想起你,包括男同学,虽然没有在信上写出来,但他们也只是碍于男女面子。还记得那次英语课吧,你把老师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那真是值得留恋,我的同桌还在一旁唱着《你快回来》,想必他心里也一定很想你。你们同桌的时候是一对“同桌冤家”,现在却“冤家宜解不宜结”,真是“皆大欢喜”啊!
好了,不多说了,如果你看到这封信,一定会用闽南语说到:“真是麻烦”。好了,那就再见吧。
写信人:
时间: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五
可爱的萍雅:
在那边,还习惯吗?听到你转学的消息,我真是又气又烦.你怎么舍得丢下这群相处了5年的老朋友?为什么要转学了?看到你这么小的个子,还真怕你被人家欺负。
说实在的,看到你给了林一张生活照,我是又气又嫉妒。我们在一起也那么久了,你连一张纸也没给我,但是对于别人却是那么大方,一出手,就是一张照片。然道你是怕我看到你的照片后,然后会说你“丑”。如果允许的话,我再也不会用恶语攻击你了,可能再也没有这一个机会了。小苹果,但请你相信我,我会永远记得小苹果的。
苹果,就此写到这里了,88,放心,我一定会想你的。
写信人:
时间: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六
可爱的小雅:
你好!
没有想到,短短的两个月没见,就要“各奔东西”了啊,既然,你已经慎重地选择要“跳槽”去农村“开发”自己的未来,我们也拉不住你了,但我相信这个集体会永远在你的心中占着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算一算,你这个学期做作业的次数不能说少,但你只要有做,就一定做的最好,这正式我欣赏你的地方,做作业就是要要求质量不求数量,你做得太棒了!
小雅,你说过,10天以后你会回来看我们,只想看看你长高了没有,长胖了没有,不过,即使你高了、胖了,你依然是我们心中那个淘气的、可爱的许萍雅!
写信人:
时间: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七
在放假的时候,对不起,我却没有再看你们一眼,因为,我觉得,即使是这一眼,我都会,更加怀念。虽然我没有看你们一眼,但在散伙的时候,你们却都深情地看着我们这些留下来的,甚至开玩笑的说:告诉那些以后坐在我们座位上的人,虽然我们走了,但我们的心还在那,他们就别想搞破坏!
正如人与人的相见像流星,虽然会显出令人羡慕的光芒,但注定只是擦肩而过。
虽然你们离开了,但我希望你们还能记得我,保存我的一点点记忆。
嗯,一点点就行。
此致
敬礼!
写信人:xxx。
20xx年xx月xx日。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八
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苏联文学的创始人高尔基,于1922年发表自传体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转眼间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他笔下的那个年代的大学所具有的色调在今天早已荡去。不管怎样大学在整个近代社会中的影响不仅重大深远而且时代特征鲜明。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已转变为有教学、科研、生产、商贸等多元化的社会机构。在那里大学生们享受着许多便利和自由。全方位、多功能、开放型的“小社会”让大学成为一代代中学生梦寐以求的地方。与此同时开放化,多元化,自由化客观上给高校学生的安全以及文明纪律状况造成很多不利因素。
大学群体是一个典型的消费群体,一所大学里的学生通常都在万人以上,而且生活集中,在不同地方的相对消费水平基本上处于中等以上。这就使得大学成为拉动社会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所以高校周边通环境通常是十分繁杂的,外界治安环境复杂、校园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尽管大学生大部分都已进入成年,但是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从而起到维护高校安全和稳定的积极作用,任是十分必要的。
女大学生遭遇性侵害,男女校外住宿引发安全事故,在中国的任意一所大学里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到震撼。我想作为一名大学生自觉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防范意识既是一种责任又是义务,对自己负责的责任,对自己的父母和师长以及给与我们厚望的社会应尽的义务。
记得第一次来学校报道的时候,我是一个人来报道的,带了八千块钱,全都放在背包里,本来是要用银行卡汇过去的,可是需要几十块的手续费,这与通知单上所写的不符,惹恼了我那厉害的父亲,“就半天的路程,几十块我扔了也不白送给银行”。当时我带了不少行李,一个人很累,身上还有那个沉沉的背包,中途堵了俩小时的车,车上挤满的是来校报道的父母和学生,他们上上下下,透透气,买点东西,其中还有后来同班同宿舍的兄弟,当时我憋得要命,坐在过道的小凳子上,看不见外边的天,但我硬是呆了俩小时没下去,我这一辈子恐怕都忘不了。为什么呢?我不好意思,我怕背着个大包上下让人看了笑话,我知道把背包放在车上应该是安全的,可是走时像父母保证过,我要对自己的财产安全负责,包不离身是我对家人,对信任应尽的义务。
关于大学生纪律方面的争议一直很大,究竟是自律还是他律有人这样发表评说:“自律是内因,讲究自我约束,但是这是建立在行为人高度的自觉的基础上的,纪律是外因,讲究制度约束,目前,道德方面主要靠自律,其他一般靠纪律。”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却是任重而道远。当代大学生是肩负着这一历史使命的生力军。大学生文明行为的如何养成在当今的时代中已成为一个社会问题。
“莲出淤泥而不染”完全是由于自身的约束力使其不改变高贵的情操。反之,如果完全依赖于他律,当他律这个外界环境一旦消失,自己将失去约束,就会为所欲为,无恶不作,可见起决定作用的始终应该是自律!马克思说过:“道德形成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文明行为的养成是一个以自律为主、他律为辅的形成过程。可是在这个物欲纵流的大环境下,当代大学生的自律让人担忧,例如校外的旅馆似乎要与校内宿舍一争高下,男女学生同居被看成私人道德问题,没有多少规章真正的去约束。如果有一天他律彻底消失,我想人类道德应该只是一个简单的循环。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九
梦想的翅膀我的大学生活已经结束了,大学给了我知识,给了我成长,大学生活有欢笑,有酸甜苦辣,让我难以忘记,就因为这样,才会让我那么怀念,剩下的只有怀念,剩下的只有回忆。也留下了太多的遗憾,留下了太多的美好。
我怀念我的同学,室友,如今,不知道他们过的怎么样,毕业以后都各奔东西,都在为自己的事业食堂去努力的打拼,我怀念学院的一切,怀念学院的道路,宏伟的教学楼,足球场,图书馆。
看到这些风景,不用手机拍下来留念,真的觉得挺可惜的,可是,那时候并没有这样想。有时候一个人出去走走,有时候也和同学一块出去走走,然后一边散步一边畅所欲言,我们都说出对未来充满憧憬,充满希望,充满期待。
那时候非常自信,现在认为,那时候可能太自负了,没有深刻理解知行合一的真正内涵,现在知道了,有梦想还要付出行动,还要去努力,更要有自信,更要去坚持。
想到那么多的回忆,我无法停止的思绪,这些记忆永远都那么美丽,那么动人。想回到过去,也不能回到过去。
我还记得早晨急忙的和同学一块去吃饭,然后去上课,我还记得每次考试之前宿舍的读书声突然多了起来,我还记得,每次去图书馆看书,图书馆看书好安静,可以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我还记得,刚上大学第一节课时,有教授在给我们授课,心里很自豪。
我还记得,晚上和同学一块去足球场跑步的场景,如今,我不知道他过的怎么样,他是乐观的,积极地,总能给身边的人带来微笑,希望以后有时间可以和他一块去足球场跑步。我还记得,那年冬天下雪了,整个校园像是装扮成了白雪公主。
我们在雪地里开心的和同学打起了雪仗。我还记得……有太多的回忆,有太多难忘的瞬间,我只想把大学所有的事情都一一记下来,可是,我很怪我自己,没有把大学所有开心的事情记下来。
只是在学校时候,不知道大学生活是那么美好,没有好好去珍惜,现在毕业了,步入社会了,才知道大学生活是那么美好,有时候觉得大学生活就是一个梦,像是在做梦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美好,那么美丽。
大学时代的我对未来充满期待和憧憬,充满自信。现在的我还是对未来充满期待,还是自信。现在更加珍惜时间,珍惜眼前的一切,现在慢慢变的成熟,稳重,慢慢学会了生活。也经常提醒自己要用心生活,乐观,微笑的面对生活。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十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走进宿舍楼的时候会买一包连老爸都舍不得抽的烟。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成为自己情侣吃穿的保姆,回家的时候却不能给妈妈买一条最便宜的珍珠项链。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父母的手机只有电话和短信的功能,它的价值不足大家一个月的生活费,然而它最大的意义是在你需要的时候它会告诉你爸父母妈在惦记着你。
那4年,大家好像很有钱,秋天到了,你会在柜台前挑上半天的化妆品,可妈妈用的最多的化妆品却是年复一年陪伴她左右的洗涤灵。
什么时候,大家忘记了自己儿时做英雄的念头,只学会了在饭店里叫嚷服务员上菜上酒。
什么时候,网络的虚拟变成生活的虚荣,让你和别人聊天时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什么时候,父母不再讲他们过去的苦日子,而从腰带上挤出儿女的灯红酒绿;什么时候,大家学会中午醒来先用脚趾打开桌上的电脑,拨响楼下的饭馆的订餐电话。
父母吃尽千辛万苦送大家来这样一个可读可不读的大学,而大家却替父母享受着他们永远享受不到的幸福。
大学的魔力是让人觉得所有的虚荣都是心安理得。但我依然不知道大学应该在我的生命里赋予什么意义,只记得老爸常说:要想好好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有它的意义。
那4年,大家真的没有钱。尽管你嘴里唱的尽是社会里的花花绿绿、爱我爱你。
那4年,大家真的没有钱。当你有能力赚钱的时候便不再把无知当作个性。
那4年,就让它只是那4年,我希望大家未来会很有钱,让父母过上幸福的日子,去补偿曾经为了向父母要钱而说过的谎言。
大家的大学之路,即承载了大家个人学习的责任,也承载了家长、老师、亲朋好友的期待。如果仅仅以一张大学的门票回报他们,未免过于轻贱。4年大学毕业时的累累硕果,才对得起这张门票,对得起捧月的“众星”,才无愧于这4年最好的青春年华!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十一
花影流年,尘湮陌上,弹指清欢间又是六出飞花、青竹变琼枝,当寒冷开始深入骨髓,这一季时光里,四年的坚守依然会有一片安檐,置放我所有的悲欢,宁静怡然。那一场相遇的纪念,那一刻由心的悸动,任随时间流转,愈发葳蕤。
四年,人生长河中的一瞥,因相遇相伴变得更加充实与念念不忘,让这一生的回忆便有了一个可以寄托的载体;四年,时间累加中不短的长度,因离合悲欢的混合变得更加漫长,让每一次的回忆都铭心刻骨。四年,或许我们会调和出更多的喜悦欢笑、遭受到更多的困难打击,但都已经过去,重要的是四年之后我们还在一起。
年轻,或许谈论爱情仍旧稚嫩得很,又常常与物质利益挂钩,便逊色不少。在一起,不只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对方,性格、爱好、不喜欢的事物、不能违背的原则、不能触及的底线,用心去规避自己的缺点,不影响到对方的身心。在一起,又只是一个结果,但这结果仍旧是双方真诚相对、相濡以沫共同呵护培养出来的果实,倘若过程变质,又怎奢求果实的甜美。
四年前,大学军训完后的半年,没有过多的限制、没有过多的课程,压力较小的'情况下,恋爱像是一阵风吹向了整个班级,在老师、学长学姐“大学毕业季即是分手季”的警告下,陆陆续续成了双结了对,那些警告仿佛就像是过路人说了句无关紧要的话,我俩也便跟了风随了流。
大学,是一个适合谈恋爱却又不适合谈恋爱的地方与时期。没多少事的情况下大都两个人腻在一起,久而久之便有了磨合也有了摩擦,那种情况下,磨合后便更多了喜悦欢笑,摩擦后也有了充足的吵架怄气的时间。那时我俩的吵架在双方的宿舍兄弟姐妹中可谓出了名,再加上一个烟台一个临沂,最后的学校生活里徘徊在了分与不分的边缘,屡次谈崩,屡次分手并又屡次和好。
大学毕业后,印证了当初他们的那句“大学毕业季即是分手季”,这份感情变得更加弥足珍贵。我曾经数次被她问过:“你喜欢我哪些方面?为什么想和我在一起?”这看似简单的问题,真正回答的时候一句话都说不出。四年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磨合与思考,我仍旧回答不上这两个问题,或许“感觉”两个字比任何答案都准确。
四年,从学校到社会,两个人的感情仅仅迈过了第一道坎。工作后,在一起的时间比以前少了许多,争吵少了许多。两个人的脾气似乎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隐形中多了彼此的谦让,我想感情大抵如此。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我们不能左右爱情,那就去适应爱情,经得起平淡流年,对得起彼此真心。好好善待这份感情,幸福才能更长久。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十二
我的大学生活简单地概括,就是四分之三时间的“北区”生活加上四分之一时间的“南区”生活。
我的母校座落于祖国东北一个美丽的省会城市,是全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因为院系多,楼舍分布占据了诸多街和路,大概因了范围极广的缘故,也有“马路大学”的俗称流传。南区新校舍建起之后,所有这些老校舍就自然地被冠名北区加以区分。那时北区是十二人一间宿舍,拥挤但却温暖,一位同寝室姐妹在毕业留言册上一语中的地总结了大学宿舍生活“一个房间,一群人,假以时日,便滋生出家的感觉,生活便是如此奇特,而我因此感谢它”。对于我这样一个一直渴望拥有一个自己的小屋的女孩来说,上大学实现了我的这个梦想,一张床、一个书架、一套被褥、一个行李箱,这就形成了小小的一方天地,构成了我的小小世界。现在回想起来,北区、八舍、文科楼,这些字眼依旧那样亲切,这些字眼留给我的画面依旧那样清晰。是的,大学的前三年中,我就在八舍的某个房间里生活,就在文科楼的许多间教室里学习。从八舍到文科楼走路只需两三分钟,途中有一家小小的烧烤店,是学生经常光顾的地方。至今忘不了夏夜里,或与同学或与男友在这家烧烤店享受一盘肉串、一杯啤酒的惬意。作学生时是节俭的,但偶尔也会因为得了奖学金、赚了家教费而奢侈一回。那儿的肉串肉块特小,鲜一嫩可口,价钱又低,完全不象现在吃的肉串,肉块大而难嚼。遗憾的是,毕业以后就再也没吃到那种特色的肉串了。
在大四那年,我们系有幸作为第一批动迁院系迁到南区。那是一片崭新的天地,且不说四人一间的环境,宏伟的教学楼、气派的图书馆、漂亮的校园、真正的公寓化学生宿舍,让我们在大学的最后一年里更加享受到了大学时代的惬意。吃过晚饭,一栋宿舍楼里远远飘来“我的爱****裸”,循着歌声边走边聊,走了一段才发现竞然走错了宿舍楼,不禁暗自发笑。
校车每天固定时间往返于南区、北区,让我们这些大四的学生除了上课、应试、准备毕业论文,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去回忆北区,去感受现代都市的喧闹;而南区是处于尚待开发的新区中先成长起来的一个“事物”,除了校园对面的一个可以买到日用品的小商场、一个小邮政所、偶尔可遇的水果车,比之北区,有一种桃源的宁静,看到的只是刚刚拔地而起的一栋栋高楼或正在“成长”中的建筑、更多的学生宿舍楼、体育馆。
毕业三个月后再回北区,八舍和附近的七舍已经完全变了主人和气氛,找不回我们就读时的感觉,居住的是在职的、电大的学生。毕业七八年后,因公出差,再回南区,却发现南区也早已不是我们在时的南区,所有的文科院系全都搬入,校园的“大”令我自豪,不比原来的北区逊色,校园内自助银行、投币电话、磁卡电话、公共汽车、邮局,一切现代的服务场所和设施随处可见,而每座宿舍楼门前那排排的自行车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比之当年的北区更繁华、更喧闹。
我的大学从北区开始,在南区结束,北区、南区各有各的风格,共同构成了我色彩斑斓、丰富多姿的大学生活,成为我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没上学的我(模板13篇)篇十三
偌大的校园,时尚的服装,匆匆的身影,有一种象牙塔的自由感觉,原本也在脑海中浮现过千万次这样的画面。大学生活是美好的,自由自在,不受约束,做你想做的事,想你所想的事。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可是也总有那样的一些时候,当你处在安静的寝室,一下子身边没有了欢笑声,没有了打闹声,没有人可以说话,在阳台看着道路上那么多人结伴三三两两的回家的回家,出去玩的出去玩,感觉分外的落寞,心里一阵空荡荡的感觉。这时候总会想很多,想念以前的朋友,想念以前的学习生活,想念好多好多以前不知道去珍惜的事。
有句话说的很对,人总是在失去一样东西后才会感到这样东西的可贵。是啊,在拥有时不知道如何去珍惜,在失去后才明白这样东西对自己的重要。
时髦的着装曾是多少女孩所想要的,寒窗苦读了二十载只是为了来这大学享受几年的轻松自由生活,想想还是挺不容易的吧,然而莫名的原因又觉得自己很可笑,想想自己在高中的努力全在一次高考中决定了我的现在,我感到不公平,可是那又怎样,过去的还是过去了,好像也没什么提一提的必要,当初进了这个大学前是焦虑不安,伤心难过的。到了大学后,也许是时间真的可以治疗我们的伤痛吧,渐渐地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对这个结果也在慢慢地淡出我的生活了。
大学的生活和高中的确是两个样,在这里最重要的或许是适应吧。其实每个大学生都清楚,只是都不愿正视这个问题罢了。即使是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也不一定是一颗快乐满足的心,外表的讲究不等于心里的明白,比起面对清醒的有目标的生活,仿佛我们都更宁愿混混沌沌的过日子,就好比是一艘船,有动力,却不知驶向何方,行行停停,终究最后也不知道会驶向何方,在它的的心中就没有彼岸存在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