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心得是作者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感悟,也是对书籍价值的评价和总结。阅读以下读书心得,你会发现每个人的观点和体验都是独特的,而这正是读书心得的魅力所在。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一
这个暑假,我看了很多书,包括《好小子——童年故事》,《导盲犬迪克》,《窗边的小豆豆》等。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本书是黑柳彻子在日本写的《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讲述了小豆豆上小学时的真实故事。小豆豆一年级的时候因为调皮被原学校退学,后来来到了巴学园。在校长的关怀和引导下,普通人眼中的“陌生”小豆豆逐渐成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感觉小兜头很活泼开朗。对一切都有极大的好奇心。能在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得到这么多幸福。比如她不怕脏,在粪坑里找她心爱的钱包。她的故事很有趣,快乐其实很简单。她能从生活中的小事中体会到那么多乐趣,很多人向往,但往往很多人不能。
现在我们技术发达了,有电视,有手机。但是我们不能从中体验到快乐。比如现在的中小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一直在吃饭睡觉。这不仅会伤害我们的健康,还会导致我们的成绩迅速下降,受到父母的批评,让我们不开心。真正的快乐是:比如,一场认真学习后的酣畅淋漓的足球比赛;或者饿了吃顿好饭。能让我们开心。幸福其实很简单。追求的物质越少,越容易快乐。俗话说,“知足常乐”。
“吃了就喝了,受不了小街上的人的打扰,回去也不改变自己的乐趣。”就像颜回穷日子一样,他能快乐的生活学习是因为他容易满足,他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快乐。
幸福其实很简单。我们应该像小豆豆一样从生活中体验乐趣。我好像从这本书里看到了她阳光的童年。当然,我也想体验一下巴学园的生活,也希望能有一个像小豆豆一样美好的童年。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二
这是一本曾经风靡全球的书,这是一本历久弥新的书!
这本书讲的是一所小学和在那里上学的一个女孩子的真实故事,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
这是我第二次来阅读《窗边的小豆豆》了,已经记不得第一次读完时是什么感受了,我想能让我来读第二遍的书,至少于我而言,是一本好书!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很平常,但是平常并不等于平凡,朴实并不一定无华,能在一片贫瘠的土地里结出累累硕果的人你能不对他肃然起敬么?小林宗作就是一个这样的人,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实践家。我想如果巴学园现在依然存在的话,其名气绝不亚于牛津剑桥之辈!
读着一篇篇的故事,有时会为可爱小豆豆乐的要死,有时候为校长的良苦用心而赞叹不已!有感于小林先生的两句话:“不要把孩子束缚在老师的计划中,要让他们到大自然中。孩子们的梦想要比老师的计划大得多”
巴学园的孩子们上课可以从自感兴趣的学科开始,这样做的好处是“随着小学生们年级的升高,老师就能逐渐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以及他感兴趣的方式。对问题的思考方法等。由此,老师能够清楚的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对于老师而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是最有效的上课方法。”
真正的教育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出于对孩子的真切热爱,当真正把孩子当成是人的时候,教育才会产生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蹲下来看学生或许会看到不一样的天空!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三
《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介绍,在巴学园里老师每天一到校就把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写在黑板上,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先学习的内容,假如在上午就把所有的内容都学完了,孩子们就可以在下午的时间里去散步,去九品佛看庙会。曾经也有孩子天真地问我:“李老师,我们能不能也把所有的知识都写在黑板上,只要学完了就可以自由地选择想干的事。”
以前没看书,觉得孩子们是空想,现在看来,孩子们的话有很多道理。我常在想,每节课我们都做着准备,准备教材,准备问题,准备答案,上课了孩子们跟着老师循规蹈矩,或许知识是学到了,技能是掌握了。再问问孩子,他们会说我学会了几篇文章,我会写了几个生字,但要是问他们这么多的知识你们想学的有多少,可能答案会让我们失望。前些天,我听一同事说一堂公开课,老师尽情地讲着,春天到了,柳树伸展出嫩绿的叶子,迎春花开了。这时,有个孩子问老师迎春花是什么颜色的?当老师把自己问题转问其他同学时,全班竟然面面相觑,谁都不知道答案。也许我们让孩子选择喜欢的进行学习,并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找寻语文阅读的源泉,远比关在教室填充知识要好得多。
文档为doc格式。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四
这本书是在小学老师的推荐下看的,当时很是喜欢。这本书写的是作者黒柳彻子,也就是文中的“小豆豆”小时候的亲身经历:“小豆豆”因淘气被原来的小学退学后,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宗作先生的爱护和引导下,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够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作者在成长过程中闹出过许多的笑话。这些常人觉得应该做的很好,但是却被她“搞砸了”的事情,在黒柳彻子充满自嘲和调侃的笔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欢声笑语,令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她纯真,善良,乐观的天性。她始终坚信着“我一定会有一项适合我的才能”而不断挑战下去。
仔细的回想,其实自己也曾像书中的“小豆豆”一样,有过天真烂漫的童年,有过不堪回首的往事,有过让人捧腹大笑的古怪言行。
仔细的回想,自己是否也曾第一次到车站而激动?自己是否也曾对自己的饭盒里各式各样的美味而自豪?自己是否也曾有过许多无厘头的梦想?自己是否也对自己名字的由来而思考?自己是否也曾因为喜欢一个人而每天帮他削铅笔,即使自己没有笔用?自己是否也曾因为成绩单不好看而担忧?答案是:是!
文中的“小豆豆”生活在让亿万读者羡慕无比的巴学园当中,那样的.学习生活和氛围是所有人所向往的,而我们,对那种生活是可望而不可求的。所以,就让我们珍惜现在的学习环境,争取在这样的环境在将生活过的和“小豆豆”的生活一样精彩,像黒柳彻子的人生一样辉煌!
在这本书中,我找到了自己童年最珍贵,最美好的回忆,更收获了无数的快乐和感动让我有一种“没有比她更了解孩子了的!!!”的感觉。
就像此书封面上写的那样:“每个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自己阳光灿烂的童年!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五
寒假里,我把已不知读过多少遍的《窗边的小豆豆》又读了一遍。
小豆豆是一个非常淘气的孩子。听写时,不停地翻动桌盖。弄的人眼花缭乱;上课让宣传艺人演奏,和燕子说话;画画画到桌子上,怎么擦也擦不掉……小豆豆因为淘气被学校退学,来到了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从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小豆豆跟在泰明的后面,用手抬泰明的脚。用头顶泰明的屁股。泰明也用尽了全力,一点儿一点儿地,终于爬到了梯凳的顶部。”
放暑假了,小豆豆和泰明约好,请泰明上她的树。(在巴学园,除残疾孩子,都有自己的树)泰明得过小儿麻痹,连走路都困难,怎么可能爬树呢?可是小豆豆不放弃,她从工具房里找到了梯凳。泰明从前面爬,小豆豆从后面顶着,他们艰难的爬。终于爬上去了,树上的风景好美呀!可是泰明第一次看,也是她最后一看。
“这时,小豆豆脑袋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如果爸爸妈妈非常生气,把洛基扔掉,或者从此不管洛基了,那可怎么办?小豆豆觉得,那才最伤心,最可怕的事情。所以,小豆豆紧紧地挨着洛基蹲着,一边用手按住耳朵,一边大声说:‘不怪洛基!不怪洛基!’”
小豆豆和牧羊犬洛基玩“狼游戏”,比一比谁更像狼。可一不小心,洛基咬到了小豆豆的耳朵。小豆豆怕爸爸妈妈从此不管洛基了,就大喊着:“不怪洛基!一点也不疼。”
我们要学习小豆豆的关爱他人、为别人着想的精神。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六
每个人都看过许许多多的书,我也不例外。我看的书就像海洋里的珍珠一样多。今天,我就拿出一颗最美的珍珠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这颗珍珠就是《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非常好看,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小豆豆,她非常的可爱、活泼、聪明。她凭自己的努力征得了校长、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小豆豆的行为、表现令我又高兴、又无语、又感动。我喜欢她,喜欢她的自信、喜欢她的活泼和无忧无虑。
她令我高兴是因为她的可爱。她可以在野炊时表现出色,可以和校长一起谈话很久,还可以抒发自己的感情,我真为她感到高兴。
她令我哭笑不得:是因为有一次放学回家,在路上她看见了一堆沙子,便毫不犹豫的跳了上去,可没想到,那是一堆水泥,她被陷在里面,出不来了,吓得她大喊救命,可大人们都觉得她在开玩笑,就没有人去管她。直到小豆豆的妈妈等着急后,出去找,才把小豆豆从那一堆水泥里给拖出来,这可真让人哭笑不得呀!
她令我感动:是因为她可以为了朋友不惜一切代价。有一天,泰明死了,小豆豆那颗永远都浮在上面的心也在这一刻沉重的落了下来,她哭了,哭得很伤心。看都这里,我的眼睛也湿润了,小豆豆,你太令我感动了。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也都想看这本书吧!哈哈,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饥饿的人看到了面包;书是我们飞向蓝天的翅膀;书是通向未来的桥梁。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中无限畅游吧!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七
假期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开始时是很随意地看一看,但越看越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我的心被小林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深地震撼了,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
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好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最可贵的是他在聆听小豆豆的谈话中始终面带微笑,并对小豆豆话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时不时还发出几声感慨!即便是小豆豆的说话内容、说话顺序、说话方式,都有点零乱,他还是那样耐心地听着。多么富有灵性的教育方法。所以作为老师来读读这本书,能帮助老师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我们会发现小林校长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作为老师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不能统一化,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学会“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愉快地生活。
巴学园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小林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如何尊重自己,爱自己呢?那就是通过实现别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自己赢得信心和自尊,那么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来了。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书中描写了高桥同学是一位身患残疾的学生,校长不但没有歧视他,而且在运动会上安排的比赛项目都便于高桥同学取得第一名,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他那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害羞心理,此外校长还采取了一些尽可能的措施,比如让孩子们不穿游泳衣一起跳入游泳池,其目的也全是为了使高桥同学呀,泰明同学呀,以及其他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们能消除自卑感和“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由于校长的这一番苦心,那些生理缺陷的孩子事实上都没有了自卑感。
人们曾信奉过这样一句话——失败是成功之母。事实上,这句话并非十分有效。试想,有多少人失败之后颓丧、消沉下去,能有几人在屡败之后站起来呢?成人这样,那些活泼好动、缺乏耐心与恒心的10岁左右的小学生又会如何呢?请看看那些小心发言、生怕说错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否定后悻悻地坐在那儿、不知所措的愁容;再看看那些说话响亮、侃侃而谈的孩子和那些被老师肯定后近乎于“得意”的笑脸吧。难道我们还看不出来吗?我们的学生身体是那么健全,头脑是那么聪明,作为老师的我们是否真正的向小林校长那样为学生考虑,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竟然把校长当做好朋友。然而我们的学生是否真正的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好朋友呢?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每一个学生都有长处和闪光点,有的也许教师也无法比拟。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体,固然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尽管如此,教师也要保持用欣赏者的眼光看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爱护和肯定,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欣赏,也许教师对他的欣赏正是他勤奋学习和创新的目标和动力。给每个孩子信任的目光、鼓励的话语吧,也许你的一个眼神、一段话语就是一个孩子即将成功的基石。
书中的小豆豆,身上有好多孩子的优点,但同事也有不省缺点,大家对小豆豆的抱怨和担心的声音,已经参赛过小生的家长或老师们,传到小林校长的耳朵,每当小林校长看到小豆豆,就会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如果一个大人仔细听这句话,就会发现,“真是”这个词中,含有非常深的意义,遗憾的是,小豆豆明白这一层意思,是在经过了几十年之后。不这当时的小豆豆虽然还不能理解小林校长话中具正的含义,便在她的心中,也怀有了“我是一个好孩子的自信。”每当小豆豆要做一件什么事的时候,她都会想到这句话,正是这句宝贵的话,决定了小豆豆的一生。
从小林校长身的教育理念上使我感受到,学生在学习中未免做出一些令人发笑、幼稚无知的事情,教师绝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审视一个孩子的所为,而应积极地鼓励他,正确地引导他,从而使其进步。也许你给他的欣赏、嘉奖正是他前进的信心和勇气。我班有一个小男孩,脾气倔,字写得不太好,硬硬的、大大的。有一次,看见他正写字,我不禁弯下腰和气地对他说:“看你写得多认真,字也很有个性,如果用笔再轻些,字写得再小些,那字可就更漂亮了。”他听完没说什么,但那以后,我却经常看到他埋头苦练的身影。后来,他的字果真有了很大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人的热情,对人的信任,形象点说,是爱抚、温存的翅膀赖以飞翔的空气。”这句话对教师而言,无疑可作为职业的信条之一。面对缺少社会锤炼而略显稚嫩、心灵纯洁的学生,给以适度的热情和信任,能使“爱抚、温存的翅膀”飞得更高!
书中小林校长,看到小豆豆在便池里找钱包时,不但没批评还像好朋友似的嘱咐她,“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一般来说,大人们要是看到了小豆豆在做的事,会说“干什么蠢事呢”或者“太危险了,快停下”。或者也会有态度截我不同的大人说“我来帮你吧”。但是,小林校长只说了一句话“弄完以后,要把这些全都放回去。”正是校长这种信任,才使小豆豆完完整整的不仅把小山放回原处,还把小山渗到地面的脏水也都放回了便池。虽没找到钱包但也挺满足意的,因为她自己干了这么多的活。实际上在小豆豆的满足中还有一点是因为校长对她做的事没有生气,很信任,把她当做了一位很有人格的人来尊重。正是这种尊重和信任,小豆豆在“巴学园”的生活充满了快乐。
“信任是一种有生命的感觉,信任也是一种高尚的情感,信任更是一种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美]戴维?威斯格特)每个人都渴望被别人信任,前提是你自己必须信任别人。信任身边的人是交际的最起码要求,是一切可能性前提,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要管理好整个班集体,让学生感受到被信任,那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当学生跟我说“老师,这一期的黑板报让我来负责好了,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相信我吗?”,我点头,并给予最起码的微笑表示我对他的信任。尽管我对他的能力很了解,并且也知道有比他能力更强的学生在,但我这么做能激励他,锻炼他这方面的能力。当学生不止一次违规违纪时,低着头很可怜地跟我说“老师,我下次再也不敢了,没有下一次,我保证!”难道我能说我不相信你,你太让我失望了吗?我只有相信他,期望这是最后一次。
从小林校长和小豆豆的妈妈二人身上使我想到了作为一位老师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比如应该怎样耐心教育自己的学生,如何对待学习困难的学生,怎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怎样评价自己的学生等问题,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从爱护学生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同时重要的是我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孩子同样需要大人的尊重和理解。
在这本书中,小林校长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我们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我们知道:学生喜欢自己的老师,才会愿意接受她的教育。正如古人所说:“亲其师信其道”,做为老师,又何必板着面孔,让学生一见就生畏惧呢?做老师,童真一点又如何,像个孩子一样,与他们同欢乐,共悲伤,同他们一道感受成长的快乐,一同对事物充满好奇、充满热情,一同在追索中前进!善于和他们交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忧伤,时刻不要忘记自己也曾经是个孩子。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八
在这本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小豆豆的老师给大家讲人类的起源时,告诉同学们人类最初的时候是有尾巴的,后来才慢慢退化的,所以我们现在还有尾骨,当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老师看到了身有残疾的高桥君,她不经意地说了一句,高桥君,你有尾巴吗?这对于一般的孩子来说,谁都理解为是一句玩笑,但对于高桥这样的孩子来说,却有可能会在他的心中产生巨大的阴影。校长找到了老师,在无人的厨房里批评了老师。文中这样写道:也许小豆豆不能理解为什么校长要批评老师,但校长的话却永远留在了小豆豆的脑海中,永远也不能忘怀。
是啊,我们天天在用自己的言语和孩子们进行沟通,但有时我们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动作,一句随意的话刺伤学生柔嫩的心灵。在我们班中,陈xx是我们班基础较差的同学,上课总是走神,不喜欢发言,每次发言,总是答非所问,有时急了我也想告诉他答案是什么,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我告诉自己做老师就是要有很大的耐心的,老师的言行还将影响着学生,于是,我会耐心的引导他找到问题的答案.陈xx也能在这个时候很用心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管效果如何,我来个“狠狠的表扬”。他在我们班基础差.我不允许其他孩子因此嘲笑他。谁都没有因此而歧视他。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这个孩子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很强,于是我有意让他多读书,在课上我经常叫起他,为他的感悟力叫好。现在,心细的同学应该能发现,陈xx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时候,他上课也可以很认真的再听课。
做一个关注学生心灵的老师,就是要低下身去,和孩子们心连着心,情牵着情。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九
最近读了一本十分有意思的书,是一本儿童读物《窗边的小豆豆》,从一个小孩的视角重新看待童年教育。虽说这是本儿童文学作品,但作为成年人的我仍然看到一丝别样的意味。
《窗边的小豆豆》大体上说的是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里亲切、随和的教学方式使这里的孩子们度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
读完这本书给我的是一种心灵上的洗礼,感受到了孩子的纯真,有了不一样的感悟。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洗礼,还体会到因材施教的道理。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不应因外界原因而改变原本的爱好。上帝给每个人一项天赋,有的人很早就找到并活的很成功,有的人一生都没找到因此很失落。童年是一个人天赋最能得到发现的时期,童年教育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童年不应该压迫孩子的天性,放手让孩子大胆尝试,大胆去做,向自己喜欢的东西多去发展。
现在中国的教育更多的忽略了孩子自己的天性,偏向应试,打压了孩子的积极性,破坏了孩子的想象力。长此下去固然是培养了一堆高学历的人才,但不能出真正的人才。小豆豆小时候的经历十分有说明力,因为淘气退学而被校长一句“你真是一个好孩子呀!”改变。教育更多的是引导而不应是强迫规定,不仅仅是学校的教育,在社会家庭的教育中也是如此,多引导孩子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读书就是如此,很多孩子不喜欢读书,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原因之一在于家长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意愿给孩子书看,虽然很多书很好,但孩子是看不下去的,先按孩子的喜好来,喜好看什么就看什么,逐渐引导接触一些有丰富内涵的书籍,养成喜欢看书的习惯。
书中校长和小豆豆刚见面的场景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林校长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多小时,不打断,一直听。这是给孩子尊重,孩子最能直接明了的就是感到别人给予的尊重,一个愿意听自己说的人才会有最起码的好感。不仅仅是在孩子身上,在普通人身上一样适用。给予他人最起码的尊重是为人礼貌的一部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讲教育,很多做人的小细节小道理贯穿其中。小时候看的时候当故事看,现在换了一种视角去看这本书完全是另一种感受。相信当再过几年来看这本书时就会是另一种感受了。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十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是日本销量最大的经典书籍,累计销量938万册。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个真实故事,因为小豆豆(作者)在课堂上打开并关闭了桌子的盖子,有数百次!还有一次,她站在窗前迎接宣传艺术家,所以她因为淘气而辍学,来到了一个非常神秘的巴基斯坦学院。巴基斯坦学院的大门是由矮树制成的,树上长满了绿叶。用小豆豆来说,它是从地上长出来的校门。巴基斯坦学院有一个不同的教室,它们是废弃的电车车厢。
巴学园有一个不同的校长。当他第一次见到小豆豆时,校长微笑着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在此期间,校长只是微笑着问了几句后来和原来是这样,没有任何不耐烦和无聊。之后,校长先生站起来,用温暖的大手摸了摸小豆豆的头,说:好吧,从今天起,你就是这所学校的学生。不管是以前还是以后,都没有大人这么认真地听小豆豆说话。
读到这里,我认为校长先生是一个非常关心孩子的成年人。在我的生活中,如果我告诉我的父母4个小时,他们会不耐烦,或者这些都是胡说八道。不像校长先生那样,认真听巴学园的快乐童年影响了小豆豆的生活,这本书不仅影响了小豆豆,也影响了我。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十一
童年的旧事已被我遗忘,但《窗边的小豆豆》让我找到了五彩缤纷的童年,找到了难忘的过去。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女作家黑柳胜子的作品。文章中提到的巴学园是一所专门针对所谓“特殊学生”的学校。
小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坏学生,在普通人的眼里,小豆豆因为调皮捣蛋,才上了一年级,就被学校开除了。于是妈妈带着小豆豆去了另一所学校,没有告诉小豆豆她被退学了,因为妈妈害怕这件事打击了小豆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从此,巴学园的美好生活开始了。
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慷慨善良的妈妈,直到她20岁时,妈妈才提起她小时候因为太调皮被学校开除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这对小豆来说是太大的打击她的生活会过得很不舒服,无法从挫折中恢复过来,这对小豆豆未来的成长是不好的。
巴学园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充满爱和想象的地方。小豆豆在这里学会了爱,学会了生活和成长,学会了在生命中得到一种别离的感悟。
于是,小豆豆开始懂得关爱他人,也从一个调皮的小女孩,变成了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学习有了显著的提高,最后,成为了一名世界著名的主持人。
真希望我们有一个“巴学园”!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十二
她是日本着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还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她有一部脍炙人口的儿童小说在世界范围广为流传。不错,她就是黑柳彻子——众人口中的“小豆豆”,这部小说就是《窗边的小豆豆》。
《窗边的小豆豆》为何会被全世界人民喜爱,原因就是它很真实,书中描述的事情都是彻子亲身经历的事情。里面写了小豆豆从一年级被退学后,去巴学园上学的故事,例如:海的味道、山的味道、电车教室、一生的心愿……通过这些事情讲述小豆豆是如何从一个一般人眼里奇怪的女孩成长为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女生。在巴学园中,一切都与其他学校截然不同:教室是电车教室,在电车教室里没有固定的座位,也没有固定的科目,想上什么课就上什么课,只要把任务完成就行了,在上午任务完成后,下午可以出校散步。在巴学园里,男生、女生与身体上有障碍的学生都一样,没有任何区别,没有歧视,没有嘲笑。在巴学园里,大家像朋友一样,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大家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人特别害怕老师的。这一切都因为一位令人敬佩的伟大的校长——小林宗作,一位能听小豆豆讲四个小时话的小林校长。
可是,这所有的一切都发生在战争之前。日本人侵略者,它侵略了我们国家。在1941年底,日本人又袭击美国珍珠港,发动了太平洋战争,给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日本人民也陷入无尽苦难。最后日本投降。
小豆豆一次去医院,慰问受伤战士,用自己的天真无邪、善良、乐观打动了一位位战士,触动了战士们的心:孩子是多么可怜,太平洋战争的爆发有使多少孩子受到伤害?在家乡,自己的孩子又是否平安、快乐?每一位战士都已预见到了,等待孩子们的,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命运。
小豆豆的爸爸是一位有名的小提琴手。很多人都去从军了,从此再也没回来。小豆豆一家也快没吃的了,要山的味道与海的味道如今已比登天还难。爸爸听说去军需厂演奏军歌可拿回食物,可是爸爸如此喜爱的小提琴怎么可以去演奏军歌?!
更恐怖的事在不久后发生了,巴学园起火了,被美国b—29飞机的燃烧弹击中了,整个学校毁于一旦,小林校长的一生梦想就这样没了,孩子们的笑声被恐怖的轰炸声所取代。
即使小林先生热爱教育,永不放弃,巴学园不久后也许会恢复昔日的模样,不过这一切只是在我们的想象中,巴学园,什么都没了,它毁于战争。
南京大屠杀,太平洋战争,让许许多多的人失去生命,用鲜血来救赎人类的残暴。现在世界上还有国家在打仗,停止!看看有多少人在经受苦难?想想孩子们期待的目光!
“巴学园”不需要战争,让战争远离世界,我们渴望和平!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十三
假期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我开始时是很随意地看一看,但越看越被这本书吸引住了,我的心被小林校长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深地震撼了,让我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观念。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代表作。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这本书不仅带给全世界几千万读者无数的笑声和感动,而且为现代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成为20世纪全球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好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最可贵的是他在聆听小豆豆的谈话中始终面带微笑,并对小豆豆话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时不时还发出几声感慨!即便是小豆豆的说话内容、说话顺序、说话方式,都有点零乱,他还是那样耐心地听着。多么富有灵性的教育方法。所以作为老师来读读这本书,能帮助老师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我们会发现小林校长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作为老师也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不能统一化,而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视他们的个性和兴趣,学会“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耐心细致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他们愉快地生活。
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
巴学园最妙之处是教导学生尊重别人,尊重自己。也就是现在我们所提倡的“爱人,爱己”小林校长真正地实现了这一点。
如何尊重自己,爱自己呢?那就是通过实现别人对孩子的尊重,让他自己赢得信心和自尊,那么自重也就在心中建立起来了。对身体上有缺陷的孩子要给予特别爱护,这种爱护不是溺爱,而是适当地用一些方法帮他跨越一些自己因为身体缺陷而无法完成的任务。书中描写了高桥同学是一位身患残疾的学生,校长不但没有歧视他,而且在运动会上安排的比赛项目都便于高桥同学取得第一名,目的就是为了消除他那因身体残废而产生的害羞心理,此外校长还采取了一些尽可能的措施,比如让孩子们不穿游泳衣一起跳入游泳池,其目的也全是为了使高桥同学呀,泰明同学呀,以及其他身体上有残疾的孩子们能消除自卑感和“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由于校长的这一番苦心,那些生理缺陷的孩子事实上都没有了自卑感。
人们曾信奉过这样一句话。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十四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在原学校,表现出很奇怪、很淘气。上课时不专心听讲;常做一些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上课时要么坐在椅子上,那么就是把书桌的盖子开了关,关了开;站在窗户旁边时,就会东张西望,使同学们都会受干扰。老师忍无可忍,只能让他退学。
后来,来到一个巴学园的学校,校长小林先生非常和蔼可亲。校长先生的.教学方法非常独特。校长先生第一次和小豆豆见面,就让小豆豆把想说的全都说出来,无论说什么都行。但小豆豆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是乱七八糟的。但是校长先生却足足听了四个小时,都没有觉得厌烦。从而小豆豆感到从没有一个大人这么认真的听自己说了这么多话。
如果校长先生和以前的老师那样对待小豆豆的话,那么他在同学们眼中一定还是怪怪的小豆豆,如果没有先生不停地对他说:你真是个好孩子。这样激励着他,支持着他,绝对不可能变成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感到小林先生的确用心良苦,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为小豆豆感到自豪和庆幸。小林先生语重心长的教育,也许能让不文明的学生改过自新,不感到自卑,因为鼓励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窗边的小豆豆读书心得(通用15篇)篇十五
最近,认真阅读了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黑柳彻子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该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读完这本书,深刻认识到以下几点:
一、爱是倾听心声
到巴学园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校长把妈妈打发走之后,把椅子拉到小豆豆面前,面对小豆豆坐下来,说:“好了,你跟老师说说话吧,说什么都行,把想说的话,全部说给老师听。”然后小豆豆就把陈谷子烂麻的事情都搬了出来,甚至把“擤鼻涕、钻篱笆”的事都说了出来,当小豆豆因绞尽脑汁仍找不到有什么可说的而伤心时,校长摸着她的头说:“好了,从现在起,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了。”
声,会很难理解、走进他们纯真、稚嫩的童心世界。倾听孩子的心声,也是一种爱。
二、爱是平等对待
巴学园的的小林宗作校长,为了让身体有障碍的孩子消除自卑,没有说“大家都一样的”、“无论什么样的身体,都是美丽的”,也没有说“请这些同学不要自卑”、“大家要互相尊重”等,而是组织大家“裸游”,让这些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消除了“自己比不上别人”的“劣等意识”;为了让身体矮小的高桥“树立自信”,校长专门设计了一些适合身材矮小者参加的运动项目,结果是运动会所有项目的第一名都是高桥。
意教育方法和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发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影响身边所要教育的人。
三、爱是自然教育
自然的教育,就要让教育回到自然中。孩子的成长,教育的发展,都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如果把孩子封闭起来,孩子就不可能健康地成长、自然地成长。在小林校长的观念中:每天的散步是教育,在礼堂里吃“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也是教育;让孩子在晚上看“新来的电车”是教育,露营、走夜路试胆量也是教育;运动会是教育,茶话会是教育,学种庄稼也是教育;野炊是教育,到医院慰问受伤的军人是教育,参加同学的葬礼也是教育;音乐课上让孩子们跟着音乐自由的在地板上用粉笔涂鸦也是教育。之,要让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要让孩子在阳光下、空气中、社会上成长,这是自然的成长、健康的成长。
4个小时话的小豆豆则成了电视主持人和社会活动家。
四、爱是用心关注
五、爱是理解宽容
子的心理去看待孩子的行为,而以一种宽容的心去解决问题。最后被老师退学的事她也没有告诉豆豆,而是告诉豆豆“有个新学校很不错,我们去看看”。她是怕孩子留下自卑的情结。我非常欣赏小豆豆的妈妈身上所具有的那种高尚的宽容与理解,这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真是一位好妈妈,真值得我们做妈妈的老师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