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更好地把握学习和工作的重点,从而提高效率和质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一
——选自《乐府诗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孃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孃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二
或许,在回忆里,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就是“我不重要”,的确,作为一名普通士兵,比起胜利,我不重要;作为一个单薄的个体,比起浑厚的团体,我不重要;作为一位奉献的女性,比起整个家庭,我不重要;地球上将近有70亿人口,我只是70亿分之一,我不重要。可是在这70亿人口中,没有任何一个人,与我完全相符,在这个世界上,仅有这么一个我,我很重要。
毕淑敏说的没有错,我,是由无视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我,是在几百几千万年前元谋人的后裔,人类的精神之火,也将由我传递。人类的精神之火,是连绵不断的锁链,作为其中精致的一环,要是否认了自我,也等于推卸了一项万年而来,神圣而庄重的承诺,所以,我很重要。
我们的出生,是一次万分偶然的机遇,我就是在一万分的可能性中,那个难以遇到的偶然几率。也许,我不够完美,也许,我不够好,也许,我惹人厌烦,也许,我使人崩溃。但,上帝是公平的,他让我出生了,我就是一个奇迹。就算,我再不好,再惹人厌烦,在这庞大的世界中,谁能找到第二个我。
然而,对于我们父母而言,我们是永远无法复制的孤本。无论父母有多少子女,我们,永远是最独特的那个。对待这个独一无二的我,他们的爱,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我生病时,他们为我祈祷;在我努力时,他们为我加油;在我开心时,他们比我更欢乐;在我哭泣时,他们比我更难过。他们的爱,是独特的,无法将给予我的这份爱,再给予给他人,在父母眼中,我很重要。
我们需要的,仅仅是,昂起头,挺起胸,大声的对着人们喊:“我,很,重,要!”仅此而已,让全世界的人,都明白,我很重要。
也许,我很平凡;也许,我很普通;也许,我没有能让人记住的事业;也许,我不会在人类史册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但我作为一个生命来到世界走一道,就不能否定,我不会在自我的历史上,留下永垂不朽的名字,没有人能够替代我。要为自我奋斗,珍惜短暂的几十年,让自我的生命绽放出自我的光彩,我们还要对着心灵许诺,要让自我重要的是这世界走一道。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三
花木兰,像一朵盛开在冰山上的雪莲,纯洁而朴实;像一株生命力旺盛的向日葵,勇敢而坚强,她就是一位孝与智,真善美的化身。她本可以挣脱命运的不公,去完成自己所幻想的宿命,但是,她没有,她没有半途而废,没有选择离开,而是毅然决然地替父从军。战场上,她不是一女子,她是一位战士,她必须和男人一样,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奋勇杀敌;她必须忍住思念之情,不能流半滴眼泪;她必须装成男子样,不可以露出马角……这,对于一个年轻少女来说,实在是太难,太难……花木兰的初衷是什么?一个字——孝。
花木兰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孝的真谛,演译了巾国英雄的传奇一生,她勇敢孝顺的品质值得每个人学习。岁月流逝,花木兰在沙场上度过了刻骨铭心的十年,我由衷地佩服她这个善良、勇敢、孝顺的女性。孝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如今的社会,孝心之人越来越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动不动就恶言相告,事知道一味地要求父母完成自己的心愿,根本不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实再不应该这样,而是要向花木兰学习,一心为父母着想,尊敬长辈,做个有孝心之人。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四
花木兰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著名的女性人物,她以男儿身份代替父亲进入军营,曾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艰辛。近年来,以花木兰为题材的作品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知名作家郑渊洁所写的《花木兰》。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感动,对花木兰的故事产生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体会。
第二段:感受。
《花木兰》中,花木兰的卓越勇气和坚韧的意志展示了女性的强大内心和无限魅力。她不屑于传统女性的生活方式,而是跨越了性别的束缚,勇敢地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的能力。在面临很多困难的时候,她没有丝毫退缩,相反,她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并承受了多少人所不能承受的责任和压力。
第三段:启示。
读完这本书,我深受启发。花木兰的故事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些梦想是否与众不同。我们应该相信自己的能力,以及所拥有的东西,去坚定地追求我们的目标。也许我们的道路上会有很多阻碍和困难,但是如果我们精神上足够强大,就一定会克服这些困难,最终获得成功。
第四段:反思。
读完这本书,我也深思自己是否具备像花木兰一样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梦想并追求自己的热爱。我也思考了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临到的困难,并且反思自己是否曾经因为困难就选择了放弃,没有再去寻找解决的办法。通过书中角色的经验,我也愈发深刻地感受到:我们要学会坚持,也要付出努力,才能够追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
第五段:总结。
《花木兰》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教会了我很多关于生命和勇气的道理,启示了我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坚定自己的信念的勇气。有了这些启示,我也更有信心和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并坚持不懈地走好人生每一个阶段,直至追求到最终的成功。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五
曾经的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他能抗起千斤大鼎、他能以一人之力敌千军万马,无可否认,他,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可他终究未能逃过悲剧的命运,故事,在一场“鸿门宴”中悄然拉开了帷幕。
项羽本是一个英雄,这是古之定论。但项羽又不是一般的英雄。且不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的勇敢,垓下之围以一当百的豪气,自刎乌江笑迎死神的从容,单说他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就令人心曳神摇,感佩万分。项羽闻听刘邦欲王关中,勃然大怒,着即发兵击之,这是他的率直而非霸道。二人虽有怀王之约,但刘邦侥幸入关破秦,未建大功而欲私自称王,毫无愧疚之心,实非正人君子所为。刘邦前来道歉,项羽不仅予以原谅,而且当即说出了告密者,这是他的磊落而非卤莽。过能改之,善莫大焉,焉能斤斤计较之?只有以诚相见,才能尽弃前嫌,和好如初。大敌当前,岂容内讧?樊哙私闯军帐,恶言相向,项羽不仅不计较,反而酒肉款待,这是他的大度而非愚钝。樊哙为救其主,敢做敢当,可见其忠;生吃彘肩,可见其勇。忠勇皆备,堪称好汉。项羽壮之,可谓好汉惜好汉。刘邦不辞而别,实属无礼,项羽不仅不在意,还网开一面,助其逃脱,这是他的仁义而非不智。刘邦毕竟是义军主将,劳苦而功高,如若杀之,实属不仁不义,与秦始皇的暴虐又有什么两样?勇敢,豪放,从容,率直,磊落,大度,仁义,这就是历史上项羽,一个集世间伟大人格于一身的人杰。这些伟大人格如日月经天,光华四射,令人眩目,使人心仪。这是他为人的大人格,作为一个英雄的大人格。也正因如此,他才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英雄,一个具有帝王气质、君子风范的英雄。
项羽的人性美还在于它的本真和纯朴。项羽是一个大人格的英雄,但仍然是一凡夫俗子,具有人之常情。兵败垓下,退守乌江,走投无路之际,一句“无颜见江东父老”,让我们窥见了他心底最真实的一面,这里有他的自责,有他的反省,更有他对江东父老的深深歉疚。他宁死不肯回江东,源于他的自尊,也是他心地善良的诠释。他爱江山更爱美人,而且爱的轰轰烈烈,荡气回肠。他是一个硬汉子,但也有软弱无助孤寂难奈的时候,也需要女人纤纤细手的抚慰,也需要爱情的滋润。一幕“霸王别姬”,把一个男人爱的情怀爱的无奈展露无遗,让人心碎。他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大火三月而不灭,虽然有些过分,但我们可以理解。秦的暴政,已经天怒人怨,彻底埋葬这个罪恶的政权,是人心所向。熊熊燃烧的大火,无宁是他心中的怒火,他在宣泄对暴秦的愤怒。分封诸侯,他不做王侯,不做皇帝,做了个徒有虚名的“西楚霸王”。别人都忙着抢地盘,而他却衣锦还乡,陶醉在乡亲们赞美的旋涡里。他在乎的不是实惠,而是名声,如同小孩做游戏,要的就是名分。他敢爱敢恨,心地透亮,活的本真而洒脱。这是项羽的小人格,一个平凡人所具有的善良纯朴的本性。项羽,一个洋溢着人性美的英雄形象!
项羽本来应该创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泽被后世,名垂青史。但他生不逢时!他的优秀品质,没有帮助他成就大业,反而成了他的致命弱点,被他的对手利用,以致功败垂成,遗恨千古。鸿门宴上,除掉刘邦还不容易?一个手势,一个眼神而已,但项羽愣是没这样做,他相信了刘邦的花言巧语。在卑鄙奸诈的小人面前,高尚者鲜有不失败的。这并不值得奇怪,因为这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如同一个职业拳击手面对一个不守规则的市井无赖,二者的道德水准差距太大,根本无法对决。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历代的皇帝老儿,无不心狠手辣,奸诈多端,刘邦原本不就是一个乡里无赖么?我们往往把项羽的悲剧看成其性格的悲剧,这是对英雄的蔑视和侮辱。项羽的失败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而是源于社会的黑暗无序、百姓的愚昧无知、道德的粗糙低劣。他的大人格过于美好了,以致不能被那个时代所接受。他的诞生,实是时代的错误!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是统治者的欺世盗名,是庸俗小人的势利偏见。项羽虽然失败了,但他仍然是一个英雄,一个光彩夺目的英雄。刘邦虽然胜利了,但他仍然是一个小人,一个十足的小人!
鸿门宴的结局,最终决定了楚汉之争的结果,四面楚歌时,项羽迷惘了,最终,他选择了自刎,一命呜呼,一代天骄自此陨落!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六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下面对《木兰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民歌,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b.木兰毅然决定替父从军的缘由是:既体贴父老无力从军的困难,又考虑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
c.这首诗在叙事上详略得当,它对木兰从军的缘由、征前准备、恋别、辞官和还家都写得很详细。
d.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下列对木兰形象的评价正确的一项是()a.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b.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战争政策的否定。
c.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人民要求男女平等的愿望,而且反映出他们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
d.木兰替父从军,不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而且表现了古代人民对男尊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抗议。
3.翻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____________________。
4.哪些诗句体现了木兰可爱又可敬?____________________。
1.c。
2.a。
3.将军和壮士历经千百场战斗,在战场上厮杀了许多年,有的牺牲了,有的胜利归来。
4.阿爷无大儿从此替爷征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可汗问所欲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七
花木兰,一个伟大的女子,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女将。她的事迹在历史上广为传颂,也被多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等作品。每次看到花木兰的故事,我总会被她坚韧、勇敢的精神所折服。并在此基础上感悟到许多的道理,使我受益匪浅。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读后感和心得体会。
首先,花木兰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无论男女,在面对问题时,如何选择正确的做法至关重要。在花木兰的故事中,她替父从军,化身男子,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艰辛。但她没有放弃,也没有退缩。相反,她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战胜了困难,并达到了自己的目标。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在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拥有正确的心态,不怕困难,不怕失败,勇敢前行。
其次,花木兰故事中的父爱也让我感受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之深。在花木兰的故事中,花木兰的父亲身体有恙,无法去从军。花木兰为了替父报仇,不惜化身为男子从军,这令人感动。而后,父亲也因为女儿的勇敢而深感泪满,这种亲情无疑给了我们更多的启示。在我们的成长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是很重要的,让我们深切感受到父母的爱和关怀,也激励我们更勇敢地去面对生活的挑战。
第三,花木兰的历程也告诉我们,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从他人的角度出发,认识对方的想法和行动,是把握胜利的关键。就如花木兰化身男子入伍时,学习武艺与行军打仗,深知敌方的战术。因此,每当他们的用兵策略和战术情况出现契合时,花木兰总能及时做出反应,发挥自己的优势。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学会从对手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增强自己的洞察力和观察力,才能够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第四,花木兰的故事告诉我们,宽容和解是成就非凡的关键。在花木兰的故事中,假戏真做的皇上只想封她做高官厚禄,绝非要踢她出军队,而家里退伍了的田庄文却一生为全家晚节不保。花木兰关键时候不仅对田庄文宽容,而且将真相告诉了皇上。这种宽容和解,让花木兰拥有了极高的威信和声望。宽容和解能真正把握人们的心,减小摩擦,为自己赢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学会宽容和谅解,把包容和和平作为生活的宝贵财富。
最后,花木兰经历的是一次个人韶华的历练,必须突围出自己的天地,而在这个过程中,大概也是许多人在挣扎的过程。通过花木兰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收获成功。在我们自己的成长中,我们也要时刻记得这句话。有时候我们会面临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努力,就一定有所收获。
总之,花木兰的故事充满了力量和智慧,每一位读者都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心灵的滋养和启示,就像每一次我都会不由自主地被它感动和激励着。它告诉我们要敢于面对困难挑战,要珍惜亲情和友情,宽容和解,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花木兰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坚持追求,努力拼搏,才能有所成就。让我们好好学习花木兰的精神,执着努力,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八
一身将军袍,驰骋沙场,替父从军,孝可泣。花木兰,是一个魏宋之普通女子。木兰之父昔为一军,故少则以木兰为男来养。余时间,木兰又好观父之旧书。时以柔然族扰,孝文帝制户出一男子上场。以父老太大矣,家之弟少,故决替父从军。其父以为一介女流之辈,岂比之上男子?然而非也,其杀无数,英勇善战,全然看不出是女子也。
木兰之精神岂是我等能堪比也?今人皆不能去尽孝,惭兮惭兮,古人云“百善孝为先”何今人都做不到?非也!今者庶几其子能陪在其左右!何其孤之!
今之小儿,以小鸡毛蒜皮之事皆得与父母争得天翻地覆,其子之生兮!何苦?
汝可知,其有何其悲也!君忘其谓君恩?
黄香之事君知否?忘耶?兮,君不愧乎?吾能知也,汝难到不知乎?非也!花木兰能为也,何不能?我等皆人也,何有如此之大差别也?嗟乎!嗟乎!
今又得新兮,勿蹈其失也!此为君自好兮!愿君知我之一片丹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嗟乎,愿天下之亲皆得福!亦幸木兰之孝神,能博者传。愿天下不与父母团聚之子能与父母团聚!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九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
运城市搏力作文 王文慧。
通知去打仗的军贴昨日已经贴好,木兰也已经去村口看过了,父亲的名字赫然写在军贴上。木兰心头不由得一颤。父亲的身体根本不如以前了,也无法应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木兰的手心急得直冒汗,她无人可以倾诉。这个家里,除父母外,木兰最大,她深知,自己有必要担起这个责任。终于,木兰鼓起了勇气,迈进房门,告诉爹娘自己的意愿。
出征日在即,爹娘也不好说什么,只好看着木兰骑马远去,心中也不免有一丝悲凉。
木兰随军队,马不停蹄地奔赴前线,在这路上,木兰没有喊累,反而骑马冲到了队伍首端,雄姿英发。
面对敌人,木兰不免有些胆怯,她在心里自我勉励:一个男儿,怎会因上战场而胆怯?木兰背负重任,向前冲去。马蹄“笃笃”在响,血已染红了半个战场。木兰看到这般景,不由得愣了愣神。木兰眼中充满了恐惧。“啪!”木兰倒在了地上。敌人的兵器打中了木兰的腰部。盔甲很沉,压得木兰很难站起,但想起爹娘那盼望的神情,她还是坚强地站了起来,骑上马,用尽全身力气奋勇杀敌。战后,立下了大功。
木兰盼望能回家见爹娘,经可汗允许后,木兰也如愿以偿。亲人以泪相迎,杀猪宰羊地为木兰提供一顿最好的团圆饭。
02。
运城市搏力作文 史登铭。
一天,木兰帮妈妈买菜,看见了皇榜上的一则公告,可汗要大规模地征兵。木兰看见上面有父亲的名字,手里的菜立刻掉到地上。
到家后她进到自己的房子里,用手帕擦掉满脸热泪,心里暗暗地想:“爸爸的身体不好,腿又骨折了,我又没有大哥,算了,为了爸爸,我要代替他去出征。”
花木兰当天晚上就准备出发,她把爸爸的战袍穿上,骑着爸爸当年那叱咤风云的战马,当夜便出发了。
爸爸听到外面的声音,便起来拿着油灯去看看,他发现库房的战甲被拿走了,战马也不见了。他急忙叫醒木兰的妈妈,陪他一起找小偷。他们发现木兰的房间门没关,便进去,他惊讶地发现在木兰的化妆台上有一封信,他便拿来看,看完之后,他对着遥远的地方喊:“木兰,快回来啊!呜呜!”
木兰听见喊声,抛洒着热泪,骑着战马,奔驰向远方。晚上她就在黄河边住下,听不见爸爸妈妈呼唤她的声音,只能听见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
木兰早上又开始启程,到了晚上,她投宿在黑山头,听不见爸爸妈妈呼唤她的声音,只能听见,远处的.乌鸦嘎嘎的叫声。
03。
运城市搏力作文 席艺轩。
北魏时期,有一个叫花木兰的女孩,她性格爽朗,性情善良,她的“野”是京城里出了名的,因此花木兰到了18岁也没人敢娶。她的家人也非常着急,她自己却玩得好不自在,每天不是出去领着一帮小孩子疯跑,就是在花园中嬉戏,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突然有一天,城门口围满了人,木兰好奇地挤进去,发现那是征兵的文告,心里顿时悲伤起来,落寞地走出人群。
傍晚,她看见父亲在祠堂里偷偷练武,却因年纪过大身体不稳倒下,木兰急忙跑过去将父亲扶起,请求父亲同意她出征,她的父亲严厉地拒绝了她,并警告她不许再来这里,木兰失落地回了房。
当晚,雨下个不停,雷声,隆隆作响,时不时划过几道闪电,照亮木兰的房间,房间里没有木兰的身影,她偷偷去了祠堂,偷走了父亲的盔甲和佩剑,剪掉了自己的长发,连夜离开了花府,代替父亲从军。
木兰跟随着军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着她的毅力和耐力,成了队伍中不可缺少的大将。五年后,她终于带领军队打败了匈奴,杀死了单于。
木兰带领军队凯旋而归,一大群人浩浩荡荡地走进皇都。大殿上,天子问她想要什么赏赐,木兰委婉地拒绝了天子,告诉他自己只想回家照顾爹娘,天子准许了,派人护送木兰回到家乡,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热切的问候对方,他们从此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一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
2.在横线上填上课文原句。
3.写出相应的动词。
4.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选出正确的一项[]。
a.表现了木兰立功受赏、骄傲自豪的心情。
b.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c.表现了木兰不图荣华富贵的朴素心理。
5.选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a.比喻;b.排比;c.拟人;d.对偶;e反问)。
6.在语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__”,它通“________”。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以及对木兰的赞颂。(意思对即可)。
2.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3.(1)扶将。
(2)理。
(3)磨。
(4)开、坐、脱、著、理、帖、
4.b。
5.a、b、d、e。
6.帖,贴。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二
阅读唐朝人韦元甫的《木兰诗》,完成1~4小题。
禾兰抱杆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起颜。老父求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入肤。老父旧赢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为娇子容。亲戚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部,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乐府诗集》卷二十五唐朝人韦元甫《木兰诗》)。
1.解释加点的字。
朔:_____________殊:_____________。
2.请分别写出韦元甫《木兰诗》和课文《木兰诗》中概括木兰从出征到凯旋全过程的诗句。
3.这两首《木兰诗》对木兰的征战生活都写得十分简略,为什么?
4.请想像“门前旧军部”“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时的心理活动。
1.朔:北方。殊:不同。
2.韦元甫的《木兰诗》: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课文中《木兰诗》: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因为这两首诗的重点不在写战争过程,所以略写。
4.想像合理即可。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三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8分)。
旦辞爷娘去()惟闻女叹息()百千强()安能()。
【小题2】翻译。(每题4分,共8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小题3】之处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小题4】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什么内容,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4分)。
答案。
【小题1】早上只有余怎么。
【小题2】奔赴边关,千万里行军打仗,置身于繁忙的`军务中。(风尘征战间,)时光飞逝,已是跨越了重重险阻,渡过了千山万水。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
【小题3】顶针;互文,对偶;夸张。
【小题4】夜里北方的寒气伴随着打更声传来,寒冷的月光映照在士兵的盔甲上。此两句描绘了木兰在北方从军时艰苦的生活环境。
【小题5】这首诗描绘了木兰代父从军和辞官还乡的不寻常经历,歌颂了她深明大义、勇敢坚强、不贪图功名利禄、热爱田园生活的优秀品质。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四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段意。
2.在横线上填上课文原句。
3.写出相应的动词。
4.这两段文字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选出正确的`一项[]。
a.表现了木兰立功受赏、骄傲自豪的心情。
b.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c.表现了木兰不图荣华富贵的朴素心理。
5.选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修辞方法(a.比喻;b.排比;c.拟人;d.对偶;e反问)。
6.在语段中有一个通假字是“______”,它通“________”。
解答: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以及对木兰的赞颂。(意思对即可)。
2.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3.(1)扶将。
(2)理。
(3)磨。
(4)开、坐、脱、著、理、帖、
4.b。
5.a、b、d、e。
6.帖,贴。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五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自然段的段意。
2、填出相应的动词。
(1)描写爷娘: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描写阿姊: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描写小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木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由选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5、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6、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惶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参考答案: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及木兰的赞颂。
2、(1)扶将;(2)理;(3)磨;(4)开、坐、脱、著、理、帖。
3、写出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朴朔迷离。形容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识别。
5、动词的连用,写出木兰归家的喜悦和对故物有亲切之感。
6、不仅写出了伙伴的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意思对即可)。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六
阅读《木兰诗》文段,完成小题。(15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4分)。
(1)赏赐百千强()(2)著我旧时裳()。
(3)双兔傍地走()(4)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小题3】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小题4】由文段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2分)。
【小题5】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1)有余(2)通“着”,穿(3)跑(4)怎么或者哪里。
【小题1】(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口和山脉。(2)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小题1】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小题1】扑朔迷离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小题1】略。
解析【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提取全家人高兴迎接木兰回家的语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对文章的理解来提取全家人高兴迎接木兰回家的语句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以及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来分析人们喜爱木兰的原因即可。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七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选自《木兰诗》)。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木兰当户织()。
(2)旦辞爷娘去()。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1)对着;(2)早晨。
2.(1)到东市买了好马,到西市买了马鞍和鞍垫,到南市买了嚼子和缰绳,到北市买了一条长鞭。
(2)将士们经历了上百次的战斗,有不少人都牺牲了,木兰征战多年,胜利归来。
3.勤劳勇敢,坚强质朴,不贪功名,热爱家乡等;穆桂英等。
(意思对即可)。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八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4、略。
5、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
木兰辞阅读心得大全(19篇)篇十九
3.不图功名利禄。
4.对十年征战一笔带过。因为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木兰的爱国精神和对自由劳动生活的向往,而不是突出她的英勇善战,因此这样安排,更好地突出了诗的主题。(意对即可)。
拓展阅读:《木兰诗》故事。
《木兰诗》是一首长篇叙事诗歌,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杰出的成就。它的产生年代及作者不详,一般认为,它产生于北魏,创作于民间。
《木兰诗》讲述了一个叫木兰的女孩,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回朝后不愿作官,但求回家团聚的故事。诗中热情赞扬了这位奇女子勤劳善良的品质,保家卫国的热情,英勇战斗的精神,以及端庄从容的.风姿。它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普遍的尚武风气,更主要的是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它对木兰的讴歌,也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它“事奇诗奇”(沈德潜语),富有浪漫色彩,风格也比较刚健古朴,基本上保持了民歌特色。
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方面,《木兰诗》很有特点,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诗中用拟问作答来刻画心理活动,细致深刻;用铺张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而运用精练的口语,不仅道出一个女子口吻,也增强了叙事的气氛,更显民歌的本色。唐代大诗人杜甫《草堂》诗抒写迁居草堂的欢欣情景,明显汲取了《木兰诗》描述全家欢迎木兰归来的表现手法。至于元稹《估客乐》“出门求火伴,入户辞父兄”,以及白居易《戏题木兰花》“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可以看出《木兰诗》在中唐已经脍炙人口。
木兰的故事深入人心,广为传颂。据《太平寰宇记》载,黄州黄冈县(今湖北黄冈)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据地方志所载,在今安徽亳县、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都曾立庙奉祀木兰。直到今天,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