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提高教学反思和改进能力。下面是一些值得注意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希望对大家在编写过程中有所启发。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一
活动目标:
1、学习一篇关于《西游记》故事的儿歌,有节奏地朗读。
2、通过观察图夹文的儿歌形式,每一句儿歌结尾与下句句首的形象一致。利用图文以及表情、动作等策略记忆儿歌内容。
3、用不同的表情、动作体现其对儿歌中正、反两面人物的不同情感。
活动准备:实物展示仪一台或儿歌文字,西游记角色图片各2张。幼儿用书人手一套。
活动过程:
1、教师通过语言的形式,引出主题,激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喜欢听孙悟空的故事吗?你知道孙悟空打妖怪的故事吗?下面,我给你们念一首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教师朗读儿歌,让幼儿初步理解儿歌的内容。
(1)出示幼儿用书,放在实物展示仪上放大,教师边念儿歌边指放出来的图文。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找出儿歌中的规律。
教师:你们仔细看看图文画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幼儿说出“句首尾人物相同”的规律。
教师:再跟老师念一念,你又发现了什么?幼儿在跟念时,教师加重每两句末尾一字的发音,引导幼儿发现咚、空等字押韵的规律。
3、启发幼儿借助实物展示仪放出来的图夹文儿歌的表现形式,尝试有表情地记忆和朗读儿歌。启发幼儿想一想,认一认,图片旁的汉字读什么?引导幼儿看图文念儿歌。
4、引导幼儿有节奏朗读儿歌,从中体验活动中的快乐情绪。
教师可引导幼儿逐步提高念儿歌的速度,增加儿歌的趣味性和难度。
在活动中,可根据儿歌中的角色制作手偶,在学儿歌环节,可采用活动表演手偶的方式,让幼儿感知儿歌内容。
因为这个儿歌念起来很有节奏,所以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圆舞板、铃鼓等打击乐器,让幼儿一边有节奏地敲击乐器,一边愉快地念儿歌。
活动反思:
这节活动课利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动画进行教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孩子的思维,使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这个语言活动中,我尝试通过多媒体,放映《西游记》,激发小朋友的兴趣,运用提供的有关画面,展开合理想象,进行念儿歌。在活动中,我将念的机会更多的留给幼儿,我只是引导者,如:“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谈们各自那了什么武器?”“那么,谁是大徒弟呢?”等等,充分尊重每位幼儿,欣赏他们具有个性的想象讲述。在活动中,我感到小朋友的语言表达还不够清楚完整,他们有想象,但不知如何很好的表达。我想这与平常老师的引导有关,因此,在以后的活动中,我将加以注意,帮助他们丰富语言表达的经验。
中班语言活动:好朋友。
设计意图:随着主题活动“我喜欢”的主题开始,在最近我们班的小朋友的交往不是很广泛,只仅限于个别要好的小朋友进行来往,因此预设这次活动,通过好朋友这首歌,让幼儿了解歌曲的内容,感受愉快的旋律节奏。并且知道好朋友要互相帮助,激发幼儿与同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情感。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图片,了解歌曲内容,愿意有感情的学唱歌曲2、激发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观察重点:熟悉歌曲节奏,体验愉快的情绪活动流程:导入——欣赏讨论——欣赏歌曲——尝试表现活动准备:1、日常活动中,幼儿有互相帮助做好事的经验2、幻灯片、歌曲录音活动过程:一、导入1、今天你和好朋友在一起做了什么游戏?2、你喜欢你的好朋友吗?为什么?二、欣赏讨论1、你觉得他们是好朋友吗?2、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们是好朋友?3、他们在干什么?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你帮我来梳梳头,我帮你来梳梳头。4、你和好朋友会怎样互相帮忙?指导:幼儿自由讨论,请幼儿和他好朋友分别说说在一起是怎样互相帮助的。5、让我们一起听听歌曲的好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助的6、教师有表情的演唱歌曲。7、你听到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互相帮忙的。8、请幼儿跟着音乐一边做动作一边轻声跟唱歌曲。三.尝试表现老师把这件事编成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好吗?1、请你们找个好朋友边做动作边有表情的演唱。
2、幼儿之间再换一个好朋友一起有表情的演唱。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二
一.活动目标:1.学习肩上投物,能高抬手臂,将手中物体用力掷向目标。2.能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打“妖怪”。二.活动准备:1.音乐《猴哥》2.自制孙悟空头饰、金箍棒3.制作妖怪的画板六面三.活动过程:1.听音乐《猴哥》,带领幼儿做热身操。幼儿在教室的带领下,幼儿手持“金箍棒”,活动上下肢、腰部等。2.练习肩上投掷师:“咦,孙悟空最大的本领是打妖怪,你知道他用什么武器打妖怪吗?”(金箍棒),“对了,我们一起来打一打!”(练习用金箍棒打妖怪的动作)师:“不过,今天老猴王我要考考你们,如果没有金箍棒,你准备用什么武器打妖怪?”(边说边收起幼儿手中的金箍棒放在一边)师:“猴王我有一个办法,瞧我的,我拔下一根毫毛,我变变变,看看是什么?”(喔,我变出了许多的大石头!)师:“现在,武器有了,小猴子们你们准备怎么用它打妖怪呢?”一起学一学小猴子的动作,先请一个幼儿示范,再请三个小猴子示范,集体练习3.游戏:打妖怪出示各类妖怪画板,带领幼儿用刚学到的本领打妖怪。4.结束活动师:小猴子们胜利完成了打妖怪的任务,真厉害,现在跟着猴王我一起回花果山去庆祝吧!(整队出发)在音乐《白龙马》的歌声中带领幼儿做整理动作,活动结束。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三
3、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不要跟着陌生人走)。
4、能够分角色表演。
1、响板一个,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
2、儿歌《孙悟空打妖怪》磁带,唐僧师徒及妖怪(双面)头饰、面具、卡片。
1、教师故作神秘状让小朋友猜猜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然后放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声音先小后大)。
3、与幼儿互动,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卡片,并说出他们各自有什么特征(如孙悟空有金箍棒、猪八戒非常贪吃……)。
(1)请幼儿自行表演角色动作,放录音机让幼儿听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带上围裙,有节奏地念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同时按儿歌顺序一一出示头饰。
(3)听后请幼儿说说这首儿歌念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教师加上身体语言完整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跟着老师念。
(2)、重新找小朋友将游戏重复12遍,加深幼儿印象。
小结:在《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的音乐中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四
1、学习肩上投物,能高抬手臂,将手中物体用力掷向目标。
2、能够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打“妖怪”。
1、音乐《猴哥》。
3、制作妖怪的画板六面。
1、听音乐《猴哥》,带领幼儿做热身操。幼儿在教室的带领下,幼儿手持“金箍棒”,活动上下肢、腰部等。
3、游戏:打妖怪出示各类妖怪画板,带领幼儿用刚学到的本领打妖怪。
4、结束活动师:小猴子们胜利完成了打妖怪的任务,真厉害,现在跟着猴王我一起回花果山去庆祝吧!(整队出发)在音乐《白龙马》的歌声中带领幼儿做整理动作,活动结束。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五
1、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对复制现象感兴趣。
2、 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复制、发展扩散性思维。
3、 对“克隆”技术感兴趣,有热爱科学的态度。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5、能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体会与同伴交流、讨论的乐趣。
1、各种相同物品。
2、拷贝纸、复写纸、剪刀、果冻盒、橡皮泥、印章、印泥、。
3、幻灯片:动物的克隆、复制技术等。
一、变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二、看一看、分一分,认识复制现象。
1、幼儿观察物品并进行分类练习。
2、提问:“你是怎样整理的?丰富“一模一样”
3、这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三、试一试、做一做,尝试复制平面物体。
1、 帮孙悟空做卡片,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复制。
2、提问:“你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告诉幼儿,刚才小朋友操作的过程叫“复制”。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1、平时,你看到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这些复制的办法?
2、观看录象,感知复制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3、为什么要使用复制?引导幼儿说说运用复制的好处。
五、继续探索复制的多种方法。
1、 帮孙悟空制作商品:卡通画、做蛋糕、做饼干。
2、 交流自己的复制过程,互相欣赏。
六、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克隆技术。
1、 观看幻灯,激发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 简单了解复制或克隆的利与弊
七、给孙悟空送货。
本次活动只是让幼儿初步了解人民币,通过超市购物的游戏来认识人民币,幼儿兴趣颇高,求知欲强烈。但活动前对幼儿原有知识经验估计得过高,导致幼儿在第一次购物中遇到很大的困难,在认识人民币的过程中感到吃力。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要深入了解幼儿的原有知识经验,除了备教材,还要备孩子,这样才能使活动有条不紊的进行。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六
活动目标:
1、了解复制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对复制现象感兴趣。
2、尝试使用不同的方法复制、发展扩散性思维。
3、对“克隆”技术感兴趣,有热爱科学的态度。
活动准备:
1、各种相同物品。
2、拷贝纸、复写纸、剪刀、果冻盒、橡皮泥、印章、印泥、。
3、幻灯片:动物的克隆、复制技术等。
活动过程:
一、变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二、看一看、分一分,认识复制现象。
1、幼儿观察物品并进行分类练习。
2、提问:“你是怎样整理的?丰富“一模一样”
3、这些一模一样的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三、试一试、做一做,尝试复制平面物体。
1、帮孙悟空做卡片,根据意愿自由选择材料尝试复制。
2、提问:“你做了什么,是怎么做的?”幼儿讲述。
3、教师小结:告诉幼儿,刚才小朋友操作的过程叫“复制”。
四、了解复制技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1、平时,你看到哪些地方也要用到这些复制的办法?
2、观看录象,感知复制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3、为什么要使用复制?引导幼儿说说运用复制的好处。
五、继续探索复制的多种方法。
1、帮孙悟空制作商品:卡通画、做蛋糕、做饼干。
2、交流自己的'复制过程,互相欣赏。
六、了解生活中的生物克隆技术。
1、观看幻灯,激发对克隆技术的兴趣。
2、简单了解复制或克隆的利与弊。
活动反思:
让孩子操作,在操作体验中,感受到复制的神奇。在这之后,再认识不同的复制方法,知道利用科学技术复制的神奇。这样,孩子们从最贴近自己的操作的认识,向未知的拓展,更循序渐进。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七
从本次活动我发现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感受幼儿的心理,和简单的一两样道具就能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乐,学得很开心。当然活动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自己在语言组织方面有些欠缺,显得比较的啰嗦。相信在我今后的不断磨练中,我的课堂教学能有所提高。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八
2)孙悟空在天上看见小明,想考一考小明是不是有礼貌。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题目是——《孙悟空考小明》。
3)小朋友,如果你是孙悟空,你会怎么考小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启发思维)。
4)那么,孙悟空又是怎样考小明的呢?请小朋友认真看图,大胆练说。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九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38课,齐读课题。
孙悟空要考小明啥呢?自由读第一节。读后答是不是有礼貌。
板书:有礼貌。
2、小明有没有通过测验?从哪里看出来?(最后来一节)请把最后来一节读一遍。打开课件出示最后来一句,齐读:小明,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那样,孙悟空是怎么样考小明的呢?请同学自由读2-4节。读后交流。孙悟空变成()来考小明。
3、你从哪里看出小明是个有礼貌的小孩?
指名说,学生说到哪里就先学哪一节(学后小结)。
(1)向老师问好。打开课件图。小明见了老师——。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十
1、教师故作神秘状让小朋友猜猜老师请来了几位好朋友,他们都是谁呢?然后放音乐《一个师傅三个徒弟》。(声音先小后大)。
3、与幼儿互动,根据幼儿的回答一一出示唐僧、猪八戒、沙和尚等卡片,并说出他们各自有什么特征(如孙悟空有金箍棒、猪八戒非常贪吃……)。
三、欣赏儿歌。
(1)、请幼儿自行表演角色动作,放录音机让幼儿听儿歌《孙悟空打妖怪》。
(2)、带上围裙,有节奏地念儿歌《孙悟空打妖怪》,同时按儿歌顺序一一出示头饰。
(3)、听后请幼儿说说这首儿歌念起来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四、教念儿歌。
教师加上身体语言完整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跟着老师念。
五、角色表演。
(2)、重新找小朋友将游戏重复1―2遍,加深幼儿印象。
六、结束部分:
小结:在《一个师傅三个徒弟》的音乐中让幼儿做自己喜欢的动作走出活动室。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十一
老师好。
你能向老师问好吗?试一试。指名说。你能配上动作说一说吗?指1-3名学生后,请大家一起向老师问好。小明对老师那样有礼貌,请大家把第二节读一读。
小结语:在生活中,当你遇到老师或者其他熟悉的人,轻轻的一声“你好”,就温暖了他们的心。
小明把小妹妹扶起来,小妹如何说?板书:感谢。
小明怎么样做?如何说?请你配上动作读一读。板书:不用谢。小明和小妹妹多有礼貌呀,请同桌分角色读第三节。
同学们会用“感谢”和“不用谢”了吗?现如今老师也要考考大家了。如捡东西,奖红花等。
小结语:一句简单的“感谢”和“不用谢”,用处可许多啊,我们不仅在课堂上会用,平时在生活中也要会用。
(3)招待老爷爷。打开课件图。老爷爷来到小明家,小明赶紧说:“老爷爷请坐,老爷爷请喝茶。”板书:请坐、请喝茶。请你把小明的话读一读。你的“请”字读得特别好。小朋友跟着读一读。你真棒,把小明的动作都配上去了。小朋友,学着他的模样读一读。你瞧,老爷爷来了——(学生演示)多有礼貌的小明,这是奖给你的大红花。老爷爷,你出的标题特别好,这是给你的奖赏。老爷爷要走了,小明——板书:再见。你家里来了客人,你是如何做的?打开课件句子,说话练习。
小结语:同学们也像小明那样,热情招待客人,真是有礼貌的好小孩!
4、小结谈话:孙悟空变成老师,小妹妹,老爷爷来考小明,小明用文明的行为,礼貌的语言,交了一份中意的答卷。我们把2-4节连起来读一遍,把小明的有礼貌用朗读表现出来。
5、假如你是孙悟空,看了小明的表现会想些啥?是呀,孙悟空也特别中意,一个跟头翻到天上,飘下一封信。信上说——打开课件出示句子,齐读:小明,你真是一个有礼貌的好小孩。
谁能把这句话读一读?指导朗读。
悟空分桃教案范文(12篇)篇十二
1、(多媒体出示图一):(动画效果)孙悟空变成小明的老师来考小明。
2、谁来说一说刚才看到的图?请几位学生说图意。
(孙悟空摇身一变,变成小明的老师,小明看见老师说:“老师好!”老师说:“小明好!”)。
3、、总结学法:刚才几位同学都是先说什么?接着说什么?最后说什么?
(先说孙悟空变成什么,再说小明怎么做,最后说孙悟空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