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常羡慕那些能写出优秀作文的同学,他们的思维清晰,表达流畅,值得我们学习。优秀作文是一种通过文字表达思想、感情、体验等,具备良好组织结构、合理论证和生动形象的写作作品。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一
走下公交车,我们就看见了博物馆的外墙。博物馆外边是一条并不宽阔的“小马路”,路上铺着方形的小石块,两边的树全用齐腰高的石头围了起来,远看像一只只盆景,路灯全是宫灯,整条马路显得干净整洁。
走进博物馆大门,看到博物馆的建筑和我们的住房不一样,粉墙黛瓦,屋面和墙体用深灰色石材做成,与白墙相配,漂亮极了!
参观博物馆要安检,我带了一个易拉罐饮料,谁知是不能带进去的,所以我一下子把它喝完了,差点撑破了肚子。
进去以后,我们先去参观杨明义的“百桥图”。他画的桥全是水墨画。我们看到了苏州的许许多多的桥梁,有大桥、小桥,平桥、拱桥,木桥、石桥。我还看到了我们甪直老家旁边的东美桥和太平桥,画得像极了。苏州是水之乡、桥之都。“小桥流水,人家枕河”是人们印象苏州时用得最多的词,杨明义无论走到世界哪个地方,始终都在家乡的桥头上进行创作,所以才有“百桥图”。
我们还参观了明清文人书斋雅物展、古代瓷器馆、古代服饰馆等,最后又参观了“忠王府”。
转眼一个多小时过去了,虽然有一点累,但我学到了很多知识。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二
今天,我们来到了民族博物馆。博物馆的外形像一个大火锅,上面还有许多v形的装饰。
上完电梯,来到三楼,身就看见了家园展厅。展厅中间,有一个立体的地图。地图还有许多的民族图片,图片上,还有着民族介绍。有壮族,汉族……走进展厅里的门,里面有几间少数民族住的房子。听老师说:“一楼是用来养动物的,二楼用来住人,当要喂饲料时,人们就把饲料从洞里扔下来,给动物吃。”又走过一扇门,里面是一些民族服装。黑色的`衣服,红色的衣服……真是应有尽有,衣服上还有许多漂亮的装饰。
下了楼,来到民族博物馆后面,那里有几座民族建筑,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我上了一座建筑的楼,地板被踩得“啪啪”响。从远处看,有一些房子的屋顶像一个三角形,边边还弯了起来,像一个牛角。
这就是民族博物馆,希望你能来这里看看。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三
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我们宿迁晚报小记者要到来安小学农耕博物馆参观了,我们心里非常激动,一路上,我们难抑心中的喜悦,对即将看到的博物馆充满期待。
啊,终于到了,进入学校大门,扑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的大道,大道两旁栽着郁郁葱葱的树木,两侧的墙上挂着许多标语牌,记录了很多新创作的诗歌。刘老师热情地给我们当起了向导,我们首先来到室外体验区。我看到了几个圆圆的大家伙,刘老师说,这是石碾子,拴在牛的后面,是用来碾压粮食的,如果真的是这样,那该多麻烦呀!
接着我们来到展厅的前面,老师指着许多磨盘给我们介绍,这是一条由磨盘铺成的路,扶着石磙墙,踩着磨盘路,走进展厅,我真正体会到了农耕社会人们生活的艰辛。
博物馆有三个展厅,分别是农耕器具展示厅、衣食住行展示厅和教育发展展示厅。在这里我看到许多农用工具,有木犁、木耙、铁锹,这些农具看起来都很笨重,用这些工具干活,不知要花多大力气,以前农民太辛苦了。
进入第二展厅,有一把刀吸引了我,刀很大,很显眼。老师说:“这是铡刀,有两部分组成,一块中间挖槽的长方形木料,一把带有短柄的生铁刀。这是做什么用的呢?原来是人们用来切断草茎的、切碎饲料的,这和现在的碎草机比起来,那可差远了。我还看到了很多图片,照片上不知是什么地方,仔细听老师一介绍,原来是我们家乡——泗阳,我很惊讶,那低矮的房屋是泗阳吗?那泥泞的道路是泗阳吗?和我们现在的家乡相比,真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第三展厅的东西我最喜欢,我看到了很多旧课本、旧文具、旧课桌,最特殊的就是学生书包了,有的是竹子做成的书包,有的是用黄黄的布做成一个有盖的书包,有的是用五颜六色的花布拼在一起的书包,还有皮书包,种类真不少,姚老师说她小的时候也用这种书包。我看也挺漂亮的。
正当我看得出神时,老师叫我们集合了,我依依不舍走出展厅,我的父母、爷爷奶奶生活在那个时代,一定吃了很多苦,今天我们拥有的太多了,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报答父母。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四
基地分会组织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博新馆于20xx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贵文化遗产和当代建筑成就于一体,是一座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北京国宝荟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极具文化和艺术欣赏价值的历史文物。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历代宫廷古瓷,还欣赏了名家翰墨;从温润玉器中体会古人对平安生活的向往,从古朴的青铜器遥想燕赵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厅,陈列了《古都北京历史文化与城建》、《古都北京艺术精品展》、《京剧文化展》、《京都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谓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集中展示。
我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每一层的展览。从战国时代一直到民国解放时期的历史文物一一陈列在橱窗中,货币、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专用物品。清朝盛世时期的街市微缩景观图全部用木头雕刻,做工精细,工程繁杂,陈列了皇帝身穿的龙袍,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与辛劳。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当考究,笔筒、带勾、凤钗、金簪、金錾花饰件、纹镯等全部是纯金做的.,显示了皇室生活的奢华,这些是当时的百姓望尘莫及的啊!
四层是艺术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这里一览无遗了,彩瓷、青花、黄釉等种类繁多。五层的民俗文化展最贴近百姓生活,当我们进入这个展厅时,感觉像回到了老北京,亲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这里立刻感觉到了做个北京人的自豪与骄傲。老北京的结婚习俗、过年习俗、包括生子的习俗让我们这些生长在70后的人感到新鲜。结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亲仪仗队、抬婚轿、抬聘礼、洞房花烛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复又热闹非凡,新娘要穿凤冠霞披,女孩子一辈子的大事就在这热闹非凡的氛围中完成了。过年是中国的大节日,过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这个节了,从腊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财神、买年画、贴对联、祭灶神,充满了年味,大人孩子各个精神饱满,迎接春节。老北京的街头满是热闹的景象,街头卖艺人踩高跷、舞扇、杂耍,一片太平盛世,体现了老百姓对平安生活的向往。
非常感谢工会组织的这次活动,令我们大长见识,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们的爱国主义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馆浓缩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精华,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五
今天,我参观了中国民族工商业博物馆。博物馆是由茂新面粉厂改建而来的,是荣氏兄弟创办的中国民族工商业最早的企业之一。
我先参观了大厅的纺纱机,足有几十米长。接着往后走便是麦仓区。麦仓区有好多古老的机械设备:如抛荞机,贮面机等等。
接着我们参观了二、三、四楼,其主要的展览设备就是解放前从英国进口的`成套面粉生产设备,工作人员向我们讲解了这套设备的一个生产流程。
接下来,我们去后面一幢楼参观了当时面粉厂的办公区,主要是以一些蜡像为主的展览,有荣德生祖孙三代,还有英国人亨特等一些当时面粉厂的重要人物的蜡像。
通过这次参观,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历史,同时也对中华民族又多了一份新的认识,不仅对荣氏兄弟有了敬意,而且对荣氏兄弟的伟大创举也感到惊叹,更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历史使命感。所以,我们以后不管在学习还是工作中,都要继承前辈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要发扬光大老一辈的优良传统,为民族工商业的辉煌再贡献我们新一代的力量!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六
今天下午,我们去航海博物馆参观。大家一起学习了最早的船、橹的形成、以及船的发展。更有4d电影和郑和下西洋令我着迷。我最喜欢4d电影和郑和下西洋,虽然我也最害怕看4d电影。特别是那个马蜂窝掉下来的时候。哈哈!现在回想起来不知那个小海盗有没有被针刺得全身疼痛呢!希望大家都能去航海博物馆看《海盗》这部4d电影。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七
今天我和何澄宇来到了低碳博物馆。因为何澄宇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所以我成了小导游。
我说:“这里我来过很多次,都没感到玩厌,你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何澄宇回答。“我最喜欢这里的球幕影院。这是杭州唯一一家球幕影院。整个影院引进了最先进的设备,人们在这里是躺着看电影的。是不是很神奇呀?”
我们买了11点的球幕电影票,时间还很充裕,所以先去参观二楼和三楼。那里有汽车、轮船、火车动车、自行车等模拟驾驶体验,每个体验项目都可以测出排碳量。经比较,自行车的排碳量是最低的,提倡“低碳出行”要多走路和骑自行车,原来是这个道理呀!2楼还有个西溪湿地的坐船体验,叫“全球变暖”,特别有意思。在这里我们看到碳排放量超标,环境污染严重,会造成地球变暖、生物链发生变化、风暴、地震等自然灾害增多、人类生存环境恶劣……何澄宇看看这里,又看看那里,眼睛应接不暇,时间像流水似的,不一会儿就到了10:50。
我说:“何澄宇,我们该去看电影了。”何澄宇兴奋地叫起来:“太好了!”重头戏到了。不过,今天的电影实在太不给力,播的是幼儿园小朋友看看的。我和何澄宇躺在那儿,看得都快睡着了。
虽然电影不好看,但是我和何澄宇在低碳博物馆玩得仍然很开心,收获得很多。
文档为doc格式。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八
星期六,妈妈带我去上海自然博物馆。
瞧,那边有一位北京猿人的模型,十分逼真。他的旁边是胚胎在子宫里生长的每一个过程。真神奇!
参观完了一楼,我又迫不及待地跑上二楼。看,那些栩栩如生的动物模型:有蛇、鳄鱼、乌龟和孔雀……真是千姿百态呀!
当要离开的.时候,我心里依依不舍。虽然时间很短暂,但是我了解到了许多我不知道的知识。以后,我一定要去参观更多的博物馆。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九
清晨,爸爸告诉我,要带我去博物馆参观,我高兴地从床上跳起来,草草吃了点饭,急急忙忙和爸爸上路了。一路上,我像只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地向爸爸问东问西,想象着博物馆可能是个什么样子的地方。
首先,看到的是蝴蝶展,各种各样的蝴蝶,有几千多种,好漂亮啊!
然后,向里面走去,看到了民国时期的人们生活的样子,还有古代人民使用的器具、装饰品,有玉器,有青铜,有铁器,还有许多我不认识的东西。对了,有一点我必须要说,如果有朋友想要去看看,我一定要提醒大家,在参观抗日战争展览的时候,有个被砍断的一只胳膊,可是把我吓着了,你们要当心啊!
接着,我们又去了二楼,二楼有许多家具。爸爸说那些家具都好精致,现在的家具都不会像以前的那样,完全不依靠钉子,螺丝做成,让我仔细看看。我可不相信,盯着一个家具转过来转过去仔细地找着钉子。还真没有发现!
我和爸爸又看了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馆藏京剧文物展、书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项展览。到烟台博物馆去参观,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因此,我建议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到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
今天,学校组织参观博物馆,我的心情又激动又兴奋。
终于到了广场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六个金色的大字“博兴文化中心”看着那雄伟的大楼,我好想马上进去看看。这不,正轮到我们了。
一进门,我看到了一尊叫“天禄”的大石兽,“它”雄伟而镇静的蹲在那里,导游告诉我们:“它是1973年在幸福的洪福园出土的”。然后导游把我们带到石尊室里,哇。这里的石尊真多啊。多的让人眼花缭乱。这里的石尊真精致啊。精致的让人忍不住想抱回家中去。瞧,那尊观世音雕像是多么的形象啊。还有童子造像碑,多漂亮呀。
看完了世尊,我们又去了二楼,二楼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泡在酒中的动物,有蟋蟀。兔子。有鸟。蛇。还有幼鼠……它们有的睁着惊恐的眼睛。有的睁着哀求的眼睛。有的睁着惊喜的眼睛……,千奇百态,真奇妙。
最后我们才恋恋不舍得离开了。今天的实践让我认识了中国的古文化知识。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一
今天上午。我和同学们一起来到博物馆。大家满怀希望,准时到达预定地点。
我们一起走进去,“哇!这里的文物都好美丽啊!”我惊叹的说。我们一起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整个“鲁迅先生物展厅”,我们不由自主的和讲解员互动,静静地聆听讲解员说的那些事儿。
在听讲解员说的时候,我们不约而同笑了。鲁迅写给许广平的信,称许广平是“小刺猬”,称自己是“小白象”。我们牢牢的记住了这些温暖的细节,这比在课本里的反复啃读要深刻得多。鲁迅先生在上个世纪30年代曾热衷于书票,讲解员的精彩讲解然后,就一起来制作“小小书票吧!”
专业的版画工具呈现在眼前的时候,我的脸上露出了喜悦,我们的小小的内心是说不出的滋味,有高兴,有紧张,但更多的是期待。接着,是每个人盼望已久的体验环节“制作版画。”
只见我们撸起袖子,目不转睛的听取讲解员的讲解员的示范之后,一个个的摩拳擦掌,准备一显身手了。有的同学说:“当时手心里面全是汗,就怕一不小心弄坏了画。”
然后,大家拿着自己做好的作品,集体合影留念,兴高采烈的回家了。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二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安吉自然博物馆。一路开车过去,道路两旁长满了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让人看了心旷神怡。路灯两边挂满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70岁的生日,全国上下都为她庆生呢!经过一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来到自然博物馆,让我眼前一亮,它真的好大!爸爸告诉我:它是亚洲单体建筑最大的自然博物馆。它由地质馆、生态馆、贝林馆、恐龙馆、自然艺术馆、海洋馆、4d电影馆等10个场馆组成。
我最喜欢的是恐龙馆。一进恐龙馆,正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巨大的仿真恐龙。它一直在摇头摆尾地吼叫,神态超级逼真。小朋友们看到了,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站在一边高兴地又蹦又跳。我和爸爸妈妈一边走一边看,各种各样的恐龙化石陈列在两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我们仿佛进入了恐龙时代。跟随着人群,我们来到了二楼参观。眼前的一幕让我心惊胆战,一只巨大的霸王龙出现在我们面前。只见它张开血盆大口,摆着它粗壮的尾巴,不停地朝我们吼叫,仿佛在警告我们:不要进入它的领地。
离开恐龙馆后,我们陆续参观了其他5个场馆。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中一天过去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自然博物馆。这次出游,我看到了很多,知道了很多,也学到了很多。我不禁感叹道:我们生活着的地球真是一个神奇的星球啊!迎着落日的余晖,我们踏上了回家的路程。
参观自然博物馆,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出行!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三
今天,是大年初一,爸爸妈妈带我。
来到了博物馆,迎面就是一幅巨大的图,我仔细看了看,原来是一幅描述乡村风景的图,只见上面一个渔夫站在船头,拉着渔网,仿佛很高兴今天能有这么多的鱼打捞上来。又见一个妇人坐在自家家门口手里拿着针,正做着针线活,脸上还不时有着笑意,仿佛想到了儿女。(.)我来到了指示牌前,看了看,于是准备往下一楼去参观(这只是二楼)。
来到了一楼,只见玻璃陈列窗里摆着一件件动物标本:只见那只狼,张着它锋利的爪子,眼神异常的凶狠,仿佛正要去扑食猎物一般;那只金钱豹,正在跳跃、奔跑着,身上的毛都往后倾斜,仿佛一个活物,正在奔跑。最有趣的就是“馒头蟹”了,身体圆溜溜的,身前的两只大钳子并不锋利,跟身体结合起来,就像一个馒头,怪不得称它为“馒头蟹”呢!
走着走着,玻璃窗里又出现了清代、明代的瓷器,一个个瓷器异常的精美,这让我对古人的工艺不由得钦佩起来。
因为越王勾践的子孙们又带着人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所以才有了现在的瑞安……。
今天让我受益匪浅,幸好我听了爸爸妈妈的话,出来溜达溜达,不然也就不会见识到这么多事物了。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四
今天秋游,学校组织同学们一起坐校车去博物馆参观。
到了博物馆,首先看到的是有一面墙那么大的木版画,画上有两只仙鹤和太阳,有些女人在拿枪捕鱼,男人们在骑马。看了这幅画,就有一种进入古代的感觉。
我们上了二楼进了一间屋子,屋子里的展品是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在展示柜中,有许多磨尖了的石头做的器具、环形石器和许多小石头中有小洞做的项链。可以看出,那时的人们就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我们又走进了另一间屋子,这间屋子跟以前大有不同。时间由石器时代转到了古代。那里有军印和人死了留下的衣服。能看出以前的齐齐哈尔就是一个军事重地。因为有兵器、枪、军用毯子和抽烟用的烟壶。记得还有一部电视剧《闯关东》里也说了齐齐哈尔是一个军事重地。在当时还相当的有名呢!看看古人穿的衣服,衣不遮体,又冷又不舒服。可现在我们不仅要穿得暖和,而且还要漂亮好看。以前的古人只要肚子里有东西就行,可现在我们不仅要好吃,口感好、不能咸着也不能淡了。古人住的又小又冷的帐篷。
现在住又宽又大的楼房,又暖和,又美观。并且现在有事可以打个电话,很方便,在以前是要骑马和信鸽的。并且我们有面向世界的互联网和电脑。
看看现在的我们,就像是泡在蜜罐里的小蜜蜂,就像是花房里的小花朵,个个幸福得在冒泡。我们是最幸福的一代,所以我们也是能担起社会发展的一代。等我们长大了,中国将无比富强,我们将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五
说是参观,老实说,连走马观花都谈不上,虽然带了两只眼睛,却总嫌不够用,恨不得再长两只眼睛才好——那么多学生,在那么大的地方到处看希奇,稍不注意看丢了两个学生,可不是闹着玩的事情呢。所以,我只有两只眼睛,那两只眼睛就忙得不亦乐乎,只能偶尔瞟一眼恰好落入眼帘的一点东西,呵呵,够幸运的了呢。
当那么多的各种各样的鼎从我眼前一晃而过的时候,我就突然想起了我第一次教一篇有关“鼎”的文章的事来。
那时候,我自己也不知道鼎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有什么作用——书上的介绍当然看过一些,只是真的没有一点感性的认识,没见过。于是,上课的时候也只能按照书上说的照本宣科了。虽然知识并不会教错,但自己也觉得教得很是无味得很。
后来,曾经亲眼看过了许多的鼎,并且了解了它的演变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做“钟鸣鼎食”,也终于知道了“一言九鼎”到底有多重了。于是,当我再次教那篇课文的时候,自己都感觉兴致盎然,教得是有滋有味呢。效果当然是相当的不错的了。
今天,眼看着那么多好东西却没法静下来欣赏,真是很遗憾。以后有时间一定自己再去一趟,从从容的容细细观赏,静静品味,那多惬意啊!
参观航海博物馆(优秀16篇)篇十六
上海博物馆分四层,第一层有青铜馆和雕塑馆;第二层有陶瓷馆和陶瓷专室;第三层有绘画馆、印章馆和书法馆;第四层有少数民族工艺馆、古代玉器馆、明清家具馆、历代货币馆和丝绸之路中亚古币专室。
我们首先去了中国古代玉器馆。玉器馆里300多件精美的玉器,每一件都是稀世珍品。有的朴实,有的神秘,有的独特,有的华美……忽然,一个笔筒吸引了我的眼光。这个笔筒由白玉镂空雕刻而成,晶莹剔透;笔筒壁上刻着花鸟虫鱼,精妙绝伦,美伦美奂。周围的欣赏者一个个睁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不停地点头称好,尤其是外国游客,无不为之赞叹。
我最感兴趣的是明清家具馆。百余件家具,展现着明的简约优雅,清的繁缛华贵。馆里另有复原的书房、厅堂,与明墓出土的家具模型呼应,再现了古时的家居场景。在家具馆里,我看到了古代皇上坐的龙椅,皇上睡得床,皇上批阅奏章的地方,和皇宫里的厅堂。
今天,我玩的真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