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编制的一份详细计划,它是教学的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发现教学工作计划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表现紧密相关。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一
态度:在了解家乡物产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丰富的物产与我们富饶的大地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是我们勤劳的父老乡亲劳动的结果,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党的富民政策好。尊重劳动,热爱和珍惜劳动果实。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思想。
能力: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综合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乡的名胜,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知道家乡的土特产,知道家乡的主要矿藏。
1.准备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品。
2.多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如传统农业的照片、现代农业的照片,农林牧渔、矿产资源的照片,作为学习的资源。
大自然给我们的家乡留下了美丽的画卷,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秀丽山水令人留恋往返。我们今天大家一起来欣赏重庆这一幅山水画。
1、同学们,你去过重庆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画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教师出示ppt课件。
(三峡夔门、武隆芙蓉洞、江津四面山瀑布、奉节天坑地缝、万盛石林、重庆北温泉、万州青龙瀑布、万州西游洞)。
(1)欣赏完图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桌交流。
(2)学生选一处自己熟悉的(或者去过的)景点给同学们说说。
3、家乡的山水真美,让我们陶醉。
(1)自由朗诵课本上的诗歌。
(2)自己写一首赞美家乡山水的`诗歌。
我们的家乡不仅山水秀美,还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过渡)。
1、同学们看书第九页的内容,书上介绍了那些名胜古迹。
2、同桌之间互相讲讲你知道的与古迹相关的故事。
3、除了课本上的古迹,你还知道什么古迹,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如:丰都鬼城、云阳张飞庙、万州西山钟楼。
我们家乡不但山水秀美,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物产特别丰富。(过渡)。
1、农副产品丰富。
结合实际说说有哪些农副产品。有带来产品的同学上台给大家简单介绍其种植情况:包括环境、气候条件等。
重庆因特殊的地理关系,农副产品丰富,土特产品更是远近闻名。
(2)请你选一种土特产品,写个广告词。
2、矿藏资源种类很多。
家乡的矿藏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资源有40多种,越占世界已知矿种的27%,已经探明的矿藏有25种,天然气、铝土矿、盐矿、锶矿、石灰石等优势明显。
说一说,你了解到的重庆的矿藏情况。
a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垫江区天然气非常有名。
b城口、酉阳、秀山等地锰矿储藏量居全国第二。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二
1、了解诸暨的一些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地方特产,由此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初步培养幼儿收集资料的能力。
1、教师准备一本诸暨风景挂历和一些诸暨风景明信片。
2、请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收集一些关于诸暨的风景图片、名信片、浏览照片以及一些诸暨特产(包装盒亦可)。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道,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吗?(诸暨)对了,诸暨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说说她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幼儿发言。
二、请幼儿结合自己带来的物品,向大家介绍诸暨的风景胜地与名胜古迹。(为主要环节,鼓励幼儿踊跃发言,教师可及时插入提问与一些解释。)。
三、教师根据挂历与名信片向幼儿介绍诸暨的主要景区:西施殿、浣江、五泄、斗岩;介绍主要特产:枫桥香榧、山下湖珍珠、大唐袜业、店口五金等。
2、欣赏电视散文《浣江风》。
各位家长:
下周起本班将进行“我生活的.地方”主题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诸暨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及地方特产,使幼儿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更好地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请家长帮助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关于诸暨的挂历、风景图片、名信片、照片以及一些诸暨土特产或包装盒(不必特意购买、可收集一些家中或单位中原有的物品),带到幼儿园。在平时也多跟孩子说说有关诸暨的一些风土人情、传说故事,以使本次主题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谢谢配合!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三
小学生作文大全。
三月有枇杷,五月有西瓜、香瓜,到了六月份,我最喜爱的荔枝成熟了。暗红色的荔枝一大串一大串的挂在绿叶丛中,样子圆圆的,果皮上面有一个个小小的疙瘩,摸起来很粗糙,远看就像一个个红色的小灯笼。剥开薄薄的皮,便看到晶莹剔透的果肉,像一颗颗雪白雪白的珍珠,咬一口,甜甜的,一直甜到心头,吃了一个还想吃一个。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四
我的家乡在神木,神木是一个资源大县,陕西有百分之七十多的煤都来自神府,可自开采以来矿产资源的数量一直都在快速下降。
某科研报告显示未来中国会有多达25种矿产会出现不同程度地短缺,而其中11种为国民经济支柱性矿产。过去的十五年间,中国矿产资源消费都在保持两位数增长。
我们人类只有这一个家,为了保护我们美丽的家园,为了能让我们继续生存下去,为了不让我们“家”的资源枯竭,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尽量避免过度开发矿产这不可再生资源,想要让珍贵的资源再生,让生态达到良性循环,我们可能要等上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才能使生态平衡和良性循环,更何况矿产资源大多都是不可再生的。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五
我的家乡-平昌,是一座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四季分明的小城市。
平昌是一座山城。山腰有著名革命家刘伯坚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四周鲜花蔟拥,绿树成荫,沿着纪念馆的石梯拾级而上,就是县城的最高峰-佛头山了。山上苍松翠柏,亭台楼阁,寺庙幽静,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只要你清晨到来,晨练的音乐声,拜佛的诵经声,朗朗的读书声,小鸟的婉转歌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原本寂静的大山,凭添了勃勃生机。从山上往下看,除幢幢高楼大厦外,两条明亮如镜的的河流,格外引人注目,河水清澈见底,碧绿碧绿的,偶尔,一两叶小船在河面上悠然自得。远远望去,小河犹如两条绿色的带子,环绕在群山中。水环绕着山,山倒映在水中,山水交融,把家乡装点得更加美丽神奇。
我的家乡,物产丰富,素有“酒乡”的美称,著名的“江口醇”“小角楼”酒。香飘神州,四海闻名。由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家乡除盛产丰富的谷物和各式蔬菜外,还是一个巨大的水果园,四、五月有樱桃、草莓,六、七月的蜜桃、李子,到了十月,那真可谓瓜果飘香了,有梨、苹果、桔子、柚子、葡萄、让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六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景观,亲近家乡的山山水水,为自己美丽的家乡感到自豪。
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1、组织学生课外参观家乡的景观,欣赏家乡美景,亲近家乡山水,并把它画下来或拍下来。
2、组织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美景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等。
3、教学生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1、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2、教师以多媒体课件或其他方式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大连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
(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
(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
3、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参考教科书第43页中的情境对话并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1、学生把收集到的家乡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学生自由欣赏,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
3、意见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有关资料向大家推荐介绍本组选定的景物。
4、每组指派一个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本组选定的景点。
5、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或投票,评选家乡“最佳四景”。
6、学生从“最佳四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为它设计导游词。
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有趣的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拍摄、所介绍的那样,真的很美丽。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七
我的家乡焦作,北靠太行,南临黄河,风景秀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太行山下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四大怀药”享誉全国,铁棍山药、闹汤驴肉、海蟾宫松花蛋、武陟油茶等特产名吃,堪称保健、美食的佳品。
天上飞瀑云台山、北方三峡青天河、峰林峡、青龙峡、月山寺等,以其奇、峻、险、秀的自然风光闻名全国。“神农尝百草”的神农山,每年清明节都要举行华夏文明始祖神农公祭活动,成为联系海内外华夏子孙的纽带。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八
1.让学生知道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景观,亲近家乡的山山水水,为自己美丽的家乡感到自豪。2.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课外参观家乡的景观,欣赏家乡美景,亲近家乡山水,并把它画下来或拍下来。2.组织学生搜集自己家乡美景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等。3.教学生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
1.教师: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到几位同学的家乡去参观。
2.教师以多媒体课件或其他方式呈现教科书第42页中的草原、高原、大连广场、乡村风光的图片,还可以增加一些表现不同自然环境特点的风光照片或者录像片。
(1)学生欣赏,了解不同地方的自然环境。
(2)教师引导,设问: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相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城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请大家描绘一下自己的家乡。
3.介绍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特点。
学生参考教科书第43页中的情境对话并联系家乡实际,想想自己家乡自然环境的特点。
.教师小结: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那么熟悉,那么亲切。现在请同学们想想家乡最美的地方在哪里。
1.学生把收集到的家乡的照片、图片及文字资料展示在黑板和教室周围的墙上。
2.学生自由欣赏,在心中选定自己认为最美的景物。
3.意见相同的学生组成一组,讨论如何充分利用有关资料向大家推荐介绍本组选定的景物。
4.每组指派一个代表上台向全班同学推荐本组选定的景点。
5.全班同学举手表决或投票,评选家乡“最佳四景”。
6.学生从“最佳四景”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处景物,为它设计导游词。
7.教师小结:通过刚才这些有趣的活动,大家已经了解了家乡的美景。确实,家乡就像你们所画、所拍摄、所介绍的那样,真的很美丽。生长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感情。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九
教材分析:
和资源,关心家乡的发展变化,并能为家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初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单元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初步树立建设家乡的远大志向。
2、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3、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和资源。
课时建议:8—11课时
1、美丽的家乡
总第14课时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总第15课时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十
1、知道自己的家乡是南京,通过寻找和讨论发现和感受家乡的美丽。
2、了解和熟悉南京的风景名胜和特产,并愿意用语言进行表示。
3、热爱家乡,为自己是南京人而自豪。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家长孩子共同收集的南京风景与土特产图片、音乐《莫愁》、视频《南京话喝馄吨》、金陵节拍录象、旅游帽、导游旗人手一份,师幼共同自制优秀南京小导游牌若干、南京小吃若干。
一、开始部分:欣赏音乐,引入主题。
欣赏《南京话喝馄吨》歌曲,引导孩子知道南京话是南京人独有的本领,是我们的家乡话,并让孩子学习说说自己会讲的南京话。
教师:我们的家住在南京,有的小朋友还是在南京出生的呢,那么南京就是我们的家乡,南京话就是我们的家乡话,南京人不仅会说普通话,还会说南京家乡话。那我们知道南京除了有别的地方没有的南京话之外,还有哪些风景名胜美如画的地方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游览一下吧。
二、主要过程:通过游览、介绍、讨论了解南京的风土文化。
1、通过游览旅游的方式让孩子了解南京五处的风景名胜。(紫金山、中山陵、梅花山、夫子庙、莫愁湖)
2、请小组内互相介绍自己收集的除游览内容外的有关南京的风景名胜等相关文化。
3、通过自由讲述引导孩子了解南京的社会文化与土特产。
4、南京的宝贝这么多,这么美?想不想再去看一看?引导孩子观看视频《金陵节拍》片段。
5、我们都是南京人,南京是我们的家乡,南京有很多的宝贝。你最喜欢南京的什么呢?我们作为南京人很骄傲自己的家乡这么美,这么美的家乡是谁建设的呢?鼓励孩子现在好好学习,长大了建设我们美丽的家乡。
三、结束部分:在《莫愁》歌声中学当导游给客人老师介绍美丽的南京。
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怎样使孩子在轻松、自然又感兴趣的前提下,激发他们去收集、了解、关注有关南京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呢?进一步激发孩子爱家乡的自豪感。通过本次活动,不仅让幼儿对南京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更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十一
态度:在了解家乡物产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丰富的物产与我们富饶的大地有着直接的关系,更是我们勤劳的父老乡亲劳动的结果,同时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党的富民政策好。尊重劳动,热爱和珍惜劳动果实。初步培养学生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思想。
培养学生分析。比较事物的能力,综合认识事物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作学习的能力。
知识:了解家乡的名胜,了解家乡的过去和现在,知道家乡的'土特产,知道家乡的主要矿藏。
1.准备一些家乡的土特产品
2.多准备一些图片资料,如传统农业的照片、现代农业的照片,农林牧渔、矿产资源的照片,作为学习的资源。
大自然给我们的家乡留下了美丽的画卷,自然风光美不胜收,秀丽山水令人留恋往返。我们今天大家一起来欣赏重庆这一幅山水画。
1、同学们,你去过重庆的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物画面?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2、教师出示ppt课件。
(三峡夔门、武隆芙蓉洞、江津四面山瀑布、奉节天坑地缝、万盛石林、重庆北温泉、万州青龙瀑布、万州西游洞)
(1)欣赏完图片,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与同桌交流。
(2)学生选一处自己熟悉的(或者去过的)景点给同学们说说。
3、家乡的山水真美,让我们陶醉。
(1)自由朗诵课本上的诗歌。
(2)自己写一首赞美家乡山水的诗歌。
我们的家乡不仅山水秀美,还有许多享誉中外的名胜古迹,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过渡)
1、同学们看书第九页的内容,书上介绍了那些名胜古迹。
2、同桌之间互相讲讲你知道的与古迹相关的故事。
3、除了课本上的古迹,你还知道什么古迹,给全班同学讲一讲。如:丰都鬼城、云阳张飞庙、万州西山钟楼。
我们家乡不但山水秀美,名胜古迹享誉中外,物产特别丰富。(过渡)
1、农副产品丰富
结合实际说说有哪些农副产品。有带来产品的同学上台给大家简单介绍其种植情况:包括环境、气候条件等。
重庆因特殊的地理关系,农副产品丰富,土特产品更是远近闻名。
(2)请你选一种土特产品,写个广告词。
2、矿藏资源种类很多
家乡的矿藏资源丰富,初步探明的矿藏资源有40多种,越占世界已知矿种的27%,已经探明的矿藏有25种,天然气、铝土矿、盐矿、锶矿、石灰石等优势明显。
(1)说一说,你了解到的重庆的矿藏情况。
a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垫江区天然气非常有名。
b城口、酉阳、秀山等地锰矿储藏量居全国第二。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十二
1.了解诸暨的一些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地方特产,由此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初步培养幼儿收集资料的能力。
1.教师准备一本诸暨风景挂历和一些诸暨风景明信片。
2.请幼儿在家长帮助下收集一些关于诸暨的风景图片、名信片、浏览照片以及一些诸暨特产(包装盒亦可)。
一、谈话,引出主题。
师:“大家知道,我们居住的城市叫什么名字吗?(诸暨)对了,诸暨是我们的家乡,是我们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讨论一下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说说她有哪些美丽的地方。”
幼儿发言。
二、请幼儿结合自己带来的物品,向大家介绍诸暨的风景胜地与名胜古迹。(为主要环节,鼓励幼儿踊跃发言,教师可及时插入提问与一些解释。)
三、教师根据挂历与名信片向幼儿介绍诸暨的主要景区:西施殿、浣江、五泄、斗岩;介绍主要特产:枫桥香榧、山下湖珍珠、大唐袜业、店口五金等。
1.在班级中展示家乡特产
2.欣赏电视散文《浣江风》。
各位家长:
下周起本班将进行“我生活的地方”主题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诸暨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及地方特产,使幼儿增进对家乡的了解,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为更好地开展本次主题教育活动,请家长帮助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关于诸暨的挂历、风景图片、名信片、照片以及一些诸暨土特产或包装盒(不必特意购买、可收集一些家中或单位中原有的物品),带到幼儿园。在平时也多跟孩子说说有关诸暨的一些风土人情、传说故事,以使本次主题教育取得更好效果。
谢谢配合!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十三
1、幼儿用泥沙石、自然物、积木、废旧物堆积、黏结、接插、螺旋立体造型,发展幼儿想象力、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泥沙石的性质、作用,它们的联系,体验玩的乐趣,产生对自然物的喜爱,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家的敬佩之情。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1、录像:家乡的泥沙石景点。
2、教师制作的泥沙石盆景两个。
3、室外走廊有各种泥、各种石、沙盆、树枝、假花。
4、勺、水桶、铲子等操作工具、幼儿卫生服。
5、古典音乐、照相机。
一、欣赏录象《美丽的景点》
1、欣赏录象。
小朋友,这些天我们看到有的艺术家用泥沙石在我们家乡和祖国造了许多美丽的景点。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石林、建筑、假山、牛郎织女雕塑、大桥、泥作等)
幼儿欣赏,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关注幼儿描述)
这些景点是用什么做的?(幼儿观察各种泥沙石)
欣赏作品家乡石路
欣赏作品公园假山
2、欣赏教师的泥沙石作品盆景。
老师也很佩服这些艺术家,也学着他们造了许多美丽的景点,请小朋友看一看。(教师泥塑的娃娃、花瓶;用泥沙石做的小桥流水人家)
欣赏教师作品,自由讨论。
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点?
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关注制作技巧:堆积、拼搭、黏结方法)
二、幼儿游戏:《美丽的家乡》
1、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想不想也来造一造美丽的家乡呢?
跟你的好朋友商量一起:你们在家乡里造个什么美丽的景点?
用什么材料做?
2、自由分组玩。
用石、木头、积木堆砌用泥黏结造石头亭子;
用桃花、纸板、积木、酒瓶盒造万善宝塔;
用石头插在黄沙上造石林;
用黄沙堆山造恐龙园、铺上鹅卵石路、山中小路;
挖小河;
3、游戏指导:
教师角色:可以共同建筑、帮助幼儿解决困难、提供幼儿材料、引导幼儿建构合作交流、贴进主题等。
主题指导:
(1)你的河里轮船吗?河上有桥吗?
技能指导:
(1)为你的作品用花朵、树枝、彩纸点缀打扮更美。
(2)你能与大家合作用积塑搭个大的花、船、桥、房、树
游戏注意:
(1)注意玩沙的安全。
(2)注意卫生。
三、游戏评价《旅游》。
1、带领幼儿旅游,幼儿当导游,介绍自己作品:“这是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我们是怎么做的?”其他幼儿当游客,可以评价和猜想。
导游介绍:这是我们造的石头山,下面是小河,有轮船;
其他游客猜想:石头山里会有什么奇妙的东西?
2、把幼儿的作品用照相机拍摄。
3、放在电视机里配上古筝音乐给幼儿观看。
树立长大做个真正的艺术家的伟大愿望。
幼儿参观家乡后很喜欢自己的家乡,用的建购材料泥沙石,就是一种小巧、可爱、有趣的自然界的生态物质,有的石头形象富有想象性;活动中幼儿兴趣始终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状态,百玩不厌。废旧物、自然物的运用大大激发幼儿想象、创造。
在活动中幼儿表现美,创造美,把自己与它们溶为一体。小朋友共同造出了《沙漠之家》、《恐龙家园》、《娃娃家》等建构作品,小朋友的接插、堆积、镶嵌等技能发挥。最后把作品录象配上音乐放在电视中看,简直就是美的享受,构织出小朋友心中优美、宁静、环保、有趣、新奇的儿童家乡景色。
幼儿作品可爱亭子
幼儿作品长长的桥
幼儿作品奇妙的山洞
幼儿作品家乡小河
幼儿作品奶奶家房子
幼儿作品沙漠之家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十四
1引导幼儿探索学习,.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引导幼儿了解和熟悉家乡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3.使幼儿知道家乡是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能说出自己家乡的名称。(省、市、区县)
1、谈话引出家乡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你们知道家乡是什么意思么?(家乡是我们自己出生和生活的地方,每个人的家乡都不一样)请幼儿说说自己的家乡是哪里。
2、出示山东地图,引导幼儿在地图上找到自己的家乡,记住家乡的名称。
3、请幼儿以小讲解员的身份介绍一下自己的家乡:(可出示自己准备好的图片)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名胜古迹,它有什么特点,最著名的是什么地方,有什么特产。
4、以“小小广播站”的形式,出示图片,为幼儿介绍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和土特产。
5、结束:组织幼儿讨论对家乡的认识,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立志长大后把家乡建设的更美丽。
美丽的家乡教案(专业15篇)篇十五
我的家乡在登步,它是舟山群岛中的其中一个小岛。登步岛没有什么旅游景点,但是,蓝天白云下,一片片的养殖场,一片片的盐田与黄金瓜基地,交相辉映着,蓝的、白的、绿的、黄的,显得那么美丽。
登步岛的特产很多,有杨梅、土鸡、虾皮等。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登步黄金瓜了,每当黄金瓜成熟的季节,踏上登步岛,只见田野里、田间里到处都吊着、滚着一个个金灿灿,黄澄澄的黄金瓜。那种甜甜的清香,弥漫着整个小岛,让人忍不住想尝尝这美味的瓜果。
我爱我的家乡,欢迎大家来我的家乡,品尝美味、可口的黄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