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是对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是对思想的再次深化和升华。优秀作文是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出色的文学作品,它具有深刻的思想、精巧的结构和优美的语言。优秀作文能够打动人心,引发读者共鸣,并通过文字传递出作者的见解和情感。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一
4月29日,妈妈下班回家告诉我:五一期间,我的远方阿姨和表哥要来我家,我高兴极了,表哥比我大二岁,每次来都教我很多知识,我盼望着他的到来。
4月30日,阿姨和表哥来到我家,哇,一年不见表哥,比我高出两个头。
5月1日,天气晴朗,我们决定去上海东方明珠塔。我们是乘地铁的,在等地铁到来时,表哥问:“地铁是怎么运行的。”我不加思索地回答:“平移。”表哥说:“错。”我不解地望着表哥,表哥笑了笑说:“地铁马上要进站了,留心观察哦。”一会儿,地铁就进站了,我发现地铁的车子是平移运动的,但地铁的轮子却是旋转运动的。我把答案告诉了表哥,表哥笑了笑,对我点点头。到了地铁出口处,要通过一个安全门,就是几根粗粗的杠子做成的。本来推不动它,但是,刷卡后,它就开始旋转,不是自己旋转,是我们一推它,就旋转,我们就可以出去了。
出了地铁站,一眼就看到了东方明珠塔,一眼望去,人山人海。我们来到买票处,窗口写着:第一球:100元/人、第二个球+陈列馆:135元/人、三球联票:150元/人,制度:1.4米以下儿童对折,70岁以上老人凭证6折。我和表哥一致要求三球联票,我向妈妈要了525元,去买票,表哥问:“你怎么算出来的。”我得意地说:“我不满1.4米,半票,150×3+150÷2=525元。”表哥说:“不要太骄傲哦!”我拿着票,飞快地进入塔内,很快,我们乘着平移电梯来到了位于350米处是太空舱,360度的主要观光层在不同高度欣赏都市美景,我还通过望远镜看到了高楼林立、大道纵横、车水马龙的都市风景,真是美不胜收。接着又参观了263米的东方明珠的旋转餐厅,美丽极了。
日常生活中,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二
这次,我终于来到我梦寐以求的东方明珠了,我十分兴奋。
东方明珠的内部结构是圆环的,我们先从入口进去,哇里面真的是太大了,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我们跟随工作人员乘电梯到2楼,大上海美丽的夜景尽在眼前,里面还有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更加近距离的接触这迷人的夜景。2楼中间的地方还有摆放了许多东方明珠的小模型,非常精致。我还当起了小摄影师,帮我的姐姐们照了很多漂亮的照片。
接着,我偶们在塔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乘坐电梯到了东方明珠3楼,我刚进去的时候以为台风来了,外面的游客都裙舞飞扬。后来姐姐告诉我是因为楼层太高,所以受到的风力比较大。我跟姐姐们也到外面去了,因为外面的地板是透明的玻璃,姐姐告诉我,这里离地面有263米。我踩着透明的玻璃,既害怕又兴奋。我站在3楼的看的景色更美,感觉离我更近,国贸大厦,黄浦江一览无余。
美丽的东方明珠塔,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唯一遗憾的就是我们去的时间太晚了,只能游览3层。下次我一定还会再去的。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三
有许多好玩的景点,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就东方明珠塔了。
走出地铁口就看见东方明珠塔像一个巨人一般矗立在我的眼前。走进大门,就来到了宽敞的大厅,在大厅的确央有四部高速电梯正等待客人们乘上它。我们乘上电梯,电梯以每秒5-10米的速度上升,这时我感觉我的`体重增加到了140斤。
在265米高的第二个小球停住了。这个小球队有两层可供观光,我们先来到上层,这里有天一条悬空观光廊,它的四面八方都用有机玻璃做成,可以360度欣赏。如果把有机玻璃擦干净了,然后站在上面,会感觉自己像乔峰一样飞了起来,浮在265米高的空中。我们登塔时下在好夕阳西下,登到塔上时大概已经六点半多了。往下望,可以看见万家灯火通明,就像站在高处府视灯的海洋。汽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在只有甲壳虫那么大的房屋之间蜿蜒盘旋。对面金贸大厦与东方明珠争锋相对。我走了一圈又一圈,妈妈却连脚都不敢踏上去。接下来我们来到下层,这层有许多观光望远镜,通过它们,可以清楚地看见黄浦江对岸的好些建筑细节,海关钟楼上的分针和时针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
完了,我们乘着高速电梯回到了地面,哈,有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不过,再次回想上面情景,还真有点依依不舍。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四
暑假时,爸爸带着我们去上海旅游。我们到杭州南站乘坐动车组向上海南站前进着,动车组又快又平稳,坐在上面舒服极了。一个多小时就到了上海南站。我们又换乘地铁到了浦西,来到了黄浦江边。宽阔的黄浦江上,一艘艘漂亮的游船在江面上来回行驶着。高耸入云的东方明珠塔已经呈现在了我的眼前,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到东方明珠塔去。不一会儿,我们就坐着轮渡到了浦东。我一边走,一边看,各式各样的高楼大厦矗立在那里。很快,我们就走到了东方明珠塔的面前,它的三个圆球很有特色。我们买了票就走到了东方明珠塔的门口,一眼就看见了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一进入东方明珠塔,我们看到了很多人在排队,简直就是人山人海。我们排了两个多小时,才坐上了电梯,到达了高度为348米的最上面的一个球——太空舱。在那里,我们看见了许许多多珍贵的陈列品,是许多国家赠送给中国的纪念品。往下望去一个个人就像一只只小蚂蚁在地上爬来爬去。黄浦江上的游船就像玩具船一样,变得那么小。我们又坐着电梯到了第二个球。我们走到了悬空走廊上,往下一望,我害怕地逃了回来。后来,我看见有许多人都站在悬空走廊的玻璃上,我也勇敢地坐了上去,心想:这块玻璃应该很厚吧,要不然怎么能承受那么多人的重量呢!转了一圈,我还看到了许多望远镜,望远镜可以望得很远很远。通过望远镜我还望见了世博园区的中国馆。参观完第二个球,我们又乘坐电梯到了最下面一个球。我们还玩了最刺激的单轨滑车呢!坐在滑车上,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好像要把我们甩出去一样,真是惊险啊!
东方明珠塔是每位去上海游玩的人必定要去的地方,真是名不虚传呀!
我去过许多地方游玩,比如:果实丰富的花果山、迷人的青岛、有趣的狼巷迷谷、美丽的日照……这些地方都十分好玩,都让我流连忘返。但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东方明珠塔。
今年的8月13日,我和爸爸妈妈来到了上海,14日我们便去游玩了东方明珠塔。我们先到了售票处买票,我们买了可以上到顶层的票。
我们很快就来到了东方明珠塔脚下。东方明珠塔高耸入云,高达467。9米,亚洲第一,是世界第三高塔,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我刚进入里面,就被震住了,里面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排队进去的人可多了,队伍都成了一条长龙,里面还有很多外国人呢。我在里面左看看右瞧瞧,什么都觉得新奇、有趣。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就到了第二个球,我往边上跑去,一往下看,真高呀!整座城市我都快尽收眼底了。我还用观光望远镜,看了一会儿远处的景象。
第三个球是太空舱,它有350米高,我们进到里面后,第一件事就是套上鞋套,不弄脏这儿的地板。我从上面往下看,本来高高的楼房变得像小孩子玩的积木那么大,汽车也变得像蚂蚁那样慢慢地爬行,人就更不用说了,几乎看不见。在这儿,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外星人,它虽然不是真的,但也活灵活现,十分可爱!我还装成了宇航员,照了几张照片呢!
游览完后,我们坐电梯下到了第二个球的另一边,那儿有观光层,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景象。我在上面走来走去,可好玩呢!可是爸爸妈妈不敢上来,说是有恐高症。
我们还在一楼参观了上海老建筑,里面有许多仿制品:古老的楼房、咖啡厅、汽车、战争时代的枪炮……个个都惟妙惟肖,仿佛下一秒钟就会活过来。
出了东方明珠塔,我不禁感慨:东方明珠塔真不愧是祖国的骄傲啊!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五
东方明珠高约468米,亚洲第一高,世界第三高。从远处望着它,像一只普通的白塔,没什么特别的;可从近处望着它,四只大而粗的“腿”蹬着地,尖尖的“嘴巴”顶着天,都快碰着白云了。塔上华灯高照,美丽极了。塔下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入夜后,远望东方明珠,则是华灯齐放,色彩缤纷;而在塔上俯瞰都市夜景,更是一派灯火辉煌。
东方明珠以其大小不一、错落有致的11个球体,从蓝蓝的天空串联到如茵的草地,与相邻的国际会议中心那对巨大的球体遥相呼应,描绘出一幅“大珠小珠落玉盘”的如梦画卷。
坐电梯来到267米高度的旋转餐厅,这可是亚洲最高的旋转餐厅。旋转餐厅营业面积为15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350位来宾用餐。它以得天独厚的景观优势、不同凡响的饮食文化、宾至如归的温馨服务,傲立于上海之巅。
东方明珠真是位于世界东方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六
十月一日去“华东3市”(上海苏中杭州)旅游`.到了上海市区的第一眼就觉得自己很渺小!在上海的楼林中.在上海亿万人群中.在东方明珠塔的塔下都觉得自己只是一个小点!到了上海,我们先去了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电塔-上海的东方明珠!站在塔下看,东方明珠就像一个耸立的柱子。不知道当时的人们是怎样把这个柱子建成的?上当塔顶三球上看上海:上海,没有很多的树!没有山!没有草原!更没有山丘!...但他有的是楼房!上海市高楼大厦的世界!是房树的乐园!是楼房的海洋!在塔上看到黄浦江,想一条蜿蜒的巨龙要飞出去似的..晌午吃过饭,大家一起去了南京路。南京路应该是上海最有名的路啦!``那条街上大大小小的商店上百个。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我是不太喜欢逛街...觉得浪费时间``不该我还是跟着人群在南京路上走了一遍..不知不觉到了晚上`我们去了码头坐船!`看了上海的夜景.觉得夜里的上海是灯的乐园`一个个高楼大厦我到看不见了...看到的指导一个个飞舞的灯!离开了上海`去下一个目的地杭州西湖.`还是留恋中国的明珠上海!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七
(搜索课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第一范文)地址)。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方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丽的形象,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课件。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检查认读。
一座广播电视塔一个美丽的名字一个巨人。
黄浦江脚踩大地塔上五光十色。
2.出示生字,检查认读。
明浦塔踩地颗方了。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把生字宝宝送回家,好吗?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
二.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段。
a(什么地方)有(什么)。
b(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根据句式,结合第一句内容进行填空。
2.创设情境,理解内容。
1)奶奶想到上海广播电视塔去看看,你能告诉我它在什么地方吗?(通过交流了解到东方明珠在上海的黄埔江边。)。
2)奶奶去过黄浦江边,可是那儿的建筑物大家都称它是东方明珠。(使学生明确东方明珠是上海广播电视塔的名字。)。
3)读第二句,既然它的名字是这样美丽,我们可得好好地夸一夸它。指导朗读,注意学生朗读时情感是否充分。
3.把第一自然段的两句话连起来读一读。教师小结:通过阅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我们了解了东方明珠在什么地方,并且知道了它的美丽的名字。
(二)学习第二段。
1.学生自读第二自然段,数数一共有几句?
2.学习第一句。
(1)指读句子。出示“巨人”一词,看看老师,说一说,老师像不像一个巨人?说明理由。(明确巨人应该是非常高大的人)。
(2)东方明珠像一个巨人吗?怎么体会到的?(找到词语: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感受到东方明珠的雄伟。)。
(3)出示课件,感受东方明珠脚踩大地,头顶蓝天的雄伟风姿。简介东方明珠:它是亚洲第一高塔,高度居世界第三,高达468米,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米,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设计者将十一个大小不一、高低错落的球体通过三根直径九米的擎天立柱串联起来,充满了“大珠小珠落玉盘”的诗情画意。东方明珠塔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广播电视发射为一体,已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性的建筑和旅游热点之一。
(4)指导朗读,怎样读才能让别人感受到东方明珠的确像一个巨人?示范读。
3.学习第二句。
(2(出示课件,展示夜晚东方明珠的景象。)让我们一起走近夜晚的东方明珠,感受它的五光十色的美丽。)。
(3)朗读这一句,读出你对它的夸赞。
4.再读课文,深化感受。
(1)看了文章的介绍,老师也很想到上海去看一看东方明珠,可是由于时间紧张,我只打算在那呆半天,你们说我是白天去,还是夜晚去?说说理由。
(2)这样吧,你们读读对白天及夜晚景象的介绍,谁读得美,我就听谁的意见。
(3)听了你们的朗读,我觉的东方明珠白天有白天的姿态,夜晚有夜晚的风采,你们的意见我都采纳,干脆,我在那多呆一段时间,把白天和夜晚的美景都细细欣赏。让我们共同欣赏美景吧。看课件,共同朗读第二段。
(三)学习第三段。
东方明珠是如此的迷人,难怪到过那儿的人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它。齐读最后一段。(注意对“真是”的指导)。
三、总结全文。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八
星期六早上,虽然天空依然下着蒙蒙细雨,我们一家还是兴奋地向着美丽而令人向往的塔出发了。
当我们乘坐高铁,再转地铁后,惊奇地发现天空已经不再“哭泣”,但还阴沉着脸。我们买了门票,就兴致勃勃地直奔高耸入云的塔跑去了。首先来到了大厅,大厅里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们排了好久的队才到了电梯前。这电梯酷似于一粒大大的“子弹头”,“子弹头”的两端都是灰色的,其他都是透明的,看来可以欣赏美景了!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挤进了电梯,我激动极了,好像千万只小兔在心里“怦怦”地乱跳。(原创投稿)。
一会儿工夫,我们就到了第一个球里。第一个球是娱乐球,里面的娱乐项目应有尽有,有游戏机、有室内过山车、还有5d电影等等。我和爸爸妈妈体验了几个游戏,这里的游戏无论是哪一个,都让我们十分好奇和刺激。
第二个球是观光球,它有263米高呢!矣,怎么什么也看不见,我定睛一看,原来窗外一片白茫茫的大雾。我们失望地在球内走着,突然一声“快来看呀!”我们连忙跑过去,原来白茫茫的雾气不时会变得稀薄,同时会有景物若隐若现,大家都好奇地跑到窗边一瞧,真的耶!更让我们新奇的是:下面马路上行人变成了小黑点了,汽车变成甲壳虫了,花伞成了小小花朵了,高楼大厦变成一个个迷你模型了……渐渐地,渐渐地,雾散了,被我们踩在脚下的“高楼”五颜六色的,形状各异,让我看得眼花缭乱,让人大开眼界!
塔真是名不虚传啊,真让我大开眼界!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九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
1.出示课题:6 。
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二.简介。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 。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三.初读课文。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四.学习本课的生字。
黄浦江边 有 这 脚踩大地 巨人 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像颗明珠。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
(3)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
(1)“她”指的是谁?(上海广播电视塔)。
(2)第二句话又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叫什么名字?
(3)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那个词也能看出来 ?(美丽)。
(4)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比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的名字。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塔是什么样子的。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塔比成什么?(巨人) (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塔哪儿像一个巨人呢?(头顶蓝天 脚踩大地)。
4.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会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5.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
师述: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她真高大呀,多么像一个巨人呀!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7.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8.尝试背诵。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出示多媒体的夜景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练习说话)。
10.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谁来把书上描写塔夜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11.齐读,指名读。
12.看图,塔上的灯光有那些颜色? 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13.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出感情,教师可灵活指导)。
14.讨论:夜晚,你觉得塔怎样呢? 。
师述:灯光五光十色 ,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板书:美丽。
15.听老师朗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仿读。
16.我们小朋友想把美丽的的塔永远留在心中吗?
17.齐背。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五.指名三人分自然段朗读全文。
六.指导书写。
1. 认读生字:头、地、明、是。
2. 指名读、齐读。
3. 分析字形。
头: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是: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地: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注意右边也字的笔顺。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月。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七.课外作业 。
背诵全文 。
板书。
高大 像巨人。
6. 。
美丽 五光十色。
设计意图:
一、 利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感官,很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
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塔的认识不够。有了塔的多媒体,小朋友就能很快的把握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多媒体,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
二、 利用多种朗读方式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而且在每次读书之前老师都精心设置了一个导入 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 ,或借助画面、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 。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三、 注重识字、写字。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
在上海,我去过很多美丽的地方,我不得不谈谈东方明珠。
去年国庆节,我们一家人去参观东方明珠。东方明珠高263米。
它由三个大球和许多巨大的混凝土柱组成。站在明珠塔下仰望,它只是。
就像准备发射的火箭。
当我走进大厅时,门口有一支演奏着优美音乐的军乐队,像长队一样从旁边走过。
参观完团队,我们进入了高速电梯,一位漂亮的导游姐姐在那里不停地讲解。
关于东方明珠。出了电梯,我们来到了被玻璃包围的.大球。
墙,扶着栏杆往外看,地上的高楼变成了积木,路上的汽车像蚂蚁。
黄浦江上的船只很小,变成了点缀夜空的星星。
站在东方明珠塔上,心里高兴得忍不住大喊:“东方明珠真是。
漂亮!"。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上海广播电视塔。体会到科学在发展的喜悦。
教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你们去过什么地方旅游?看到了哪些美丽的景物,今天老师带大家认识一些新的景物。
二、初读课文,有概括的认识。
1.学生自读:读通课文,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可查看课文下生字表里的注音,力求把它读准。
2.看看课文中,上海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3.注意保持正确的读书姿势。读书声音要响亮。
4.检查自读情况。
三、生字教学。
1.这篇课文中有不少生字,同学们通过自读学习,是不是都已经认识了吗?老师都把它们写在这块黑板上了。一行是拼音,一行是生字。哪个小朋友上来,用线把生字和它正确的连接起来。
2.再请几个小朋友来读一读,其他同学认真听着他(她)连得对不对,读得准不准?
3.让学生凭借拼音反复练读几遍。
四、小结。
表扬正确书写的学生。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读了第6课,读准字音,读通了课文。这些生字,小朋友还记得吗?(开火车读)接下来,老师再来检查同学们的课文读得怎么样了,不过,这次我想让每位同学都当“小老师”,同桌的两位同学互查,听听他(她)是不是把课文读准,读通了,当他(她)有读错或读得不理想的地方,请你帮助他(她)纠正、改过。
二、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学习第一节。
示范读第一小节,小朋友,你们看到上海黄浦江边的美吗?你看到了什么景物?(一座广播电视塔)因为她美又壮观,所以人们帮她起了一个什么名字?(东方明珠)。
2、学习第二节。
这么美丽的“东方明珠”它的样子怎么样?你能说出来吗?
3、学习第三节。
广播电视塔这么好看,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看。齐读最后一节课文。
4、电视塔建得这样美,说明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发挥,进行思想教育。
5、练习用“真是”来说一句话。
6、指导读文和背诵。
三、小结。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东方明珠》这篇课文,课文写得很生动,大家也学得很认真。我们认识了上海广播电视塔,这么美的建筑物,我们小朋友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能当上一名设计师,把祖国建设得更美好!
教学后记:学生能用“真是”说一句话。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二
今天,爷爷奶奶和我,还有张阿姨一起去看中国最高建筑物〝东方明珠〞。
〝东方明珠〞分三个球,有468米高。其中第一珠最大,我们排队上电梯到二珠去观风景。我看排队的人那么多,电梯要运多少次才运得完呢?但是,电梯很大,人装得特别多,一会儿就运上二珠一批。
那电梯升得很快,我刚一进去,电梯就不知不觉地上升。一会儿,电梯门开了,我被愣住了:我连一点儿感觉都没有,就到了二珠。上二珠后,我们来到一个看起来惊险的'地方〝悬空观光台〞。那里的地是透明的,低头就能看到脚下的事物,很多人看起来都很害怕。而我,什么也不怕。一脚踏上去,观看着上海美丽的风景。
最后,我们乘坐电梯回到一珠,看了一个叫〝上海陈列馆〞的展馆。这个展馆主要写从清朝至现在上海的变化。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三
早就听说过东方明珠塔是中国最高的塔,今天能亲眼目睹一番,心情甭提有多高兴!
晚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观赏东方明珠塔。明珠塔矗立在外滩对岸――浦东新区。我们穿过南京路,来到了外滩,这儿人山人海,热闹极了!老远,我就望见了那个闻名遐迩的明珠塔,果然是名不虚传,壮观无比,美丽极了。明珠塔是有三只“脚”支撑着。塔身上共有四个大小不同的圆球,最下面的最大,球体身上还有彩色的霓虹灯在闪耀。第一个球和第二个之间有着一竖像窗子一样的格子,格子底部嵌着彩灯,彩灯一亮,正好照在格子顶部,发出美丽的色彩,使明珠塔又增添了几分色彩。第三个球和第一个比明显小了许多。同样,第二个球和第三个球之间也有像窗户似的格子,也照耀着绚丽的灯光,只不过是少了、小了许多。第四个球不仔细看几乎看不见,这又给明珠塔添上一点神奇的色彩。还有塔前的黄浦江衬托着,更显得美丽。
绚丽的色彩,婀娜的造型。这就是举世闻名的东方明珠塔。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四
8号我和爸爸妈妈以及爸爸的同事们一起游玩了。里面可好玩了,从第一个大圆球里,我看到了黄浦江上有好多船,开得好慢,一点也不象我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么快,爸爸说那是因为要限速,所以不能开快,我还看到了一艘灰色军舰,好威风,跟我家里的军舰纸模一样。玻璃墙外的景色太美了,一座座形状各异的高楼大厦,一条条蜿蜒的马路,马路上的汽车小得跟我的玩具车似的,爸爸还给我买了个望远镜,我兴奋极了,不停得朝外面看着。
乘上电梯,我们来到了空中走廊,妈妈好胆小,紧紧拉着我的手,本来我还没觉得什么,被她这么拽着,我也特紧张,根本不敢站在玻璃走廊上,后来同行的大妈妈拉着我走了上去,她胆子真大,说笑着向脚下看去,我也斗胆向下看了看,好高呀,万一掉下去怎么办,我小心迈了两步就逃了下来。
在空中走廊旁的休息室里,妈妈拿出了巧克力和糖让我分给同行的大妈妈和大伯们,我有点搞不清状况,可能我对他们还不太熟悉的缘故,有2颗巧克力发错了,一颗给了一位韩国的大妈妈,她非常高兴,让她的儿子拿个小笛子给我,但是妈妈说不能拿别人的东西,我就还给了她,不过她还是非常高兴,一直说着我听不懂的话;另外一颗巧克力我送给了一个导游姐姐,姐姐好开心,也送了一个糖给我,看着大家都兴奋地看着我的现场表演。
在底楼的博物馆里,我看到了好多旧上海的人文景物,最早的大巴、戏院、大炮船等各式百姓生活和文物,一处早期消防就火的场景最让我敢兴趣,我看了好几次。
不过最让我开心的事,出了博物馆,妈妈给我买了冰激凌,那可是我进馆之前就看中的,为此在整个游博物馆的时候,我都不断的提醒妈妈买冰激凌的事,她可得说话算数呀。
晚上我们在旁的粥天粥地吃了晚餐,结束了这么有意义的一天,我可真开心呀。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五
一年级的小朋友由于生活经验缺少,对东方明珠塔的认识不够。有了东方明珠塔的多媒体,小朋友就能很快的把握东方明珠塔的整体形状,对文章的内容就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尤其是文中对“五光十色”这个词语的理解,借助了多媒体,学生一下子就能和五颜六色区别开来。
一年级的课文简单浅显,课上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这样一读就懂,而且在每次读书之前老师都精心设置了一个导入过程,或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或借助画面、音像等手段把学生带入情境。此外,课上用了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声分读,小组赛读,指名读,愿意的学生站起来读......这样学生兴趣盎然。在课中读的次数多了,背诵也就水到渠成。这样学生积累了语言材料,增长了见识,加强了对书面语言的感受程度,这和《新标准》的要求是相吻合的。使学生达到了“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语言的优美”和“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时中,要求学生用已有的拼音能力自读课文,处理好了识与读的关系。以读为本,随读书活动的展开使生字的音、形、义逐步深化。课上分两次学完九个生字,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又给配上了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写字热情。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巩固复习汉语拼音,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二课时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东方明珠塔的雄伟壮丽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巨大变化。
小朋友,你们知道吗?有了广播电视塔,我们就可以看到更多的电视节目了。在上海,也有一座广播电视塔,她的名字叫“东方明珠”。
1.出示课题:6东方明珠
2.指名认读,齐读。
3.有谁去参观过东方明珠电视塔?你看到些什么?请你介绍一下。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就是东方明珠塔。
1.出示多媒体画面:东方明珠
2.教师简介这就是美丽的上海广播电视塔,也叫“东方明珠”。她在上海的黄浦江边,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高塔,从上到下共有11个圆球,就像11个绚丽多彩的明珠。晚上,各种颜色的灯都亮了,真是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假如前面小朋友讲到,老师可以不重复。)
3.下面我们来读课文,看看这美丽的广播电视塔是怎样的。
1.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目视双行,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听课文录音。
(3)老师领读。
黄浦江边有东方明珠这脚踩大地巨人五光十色非常好看像颗明珠
(1)学生自由拼读
(2)指名读
(3)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了、广、方、东、电。
指名读、齐读
2.自学课后的书写笔顺。
3.指导书写。
(1)分析结构,记忆字型。
(2)照笔顺在书上描红。
(3)学生在三线田字本上写字。(放古筝音乐)
1.认读生字卡片
2.口头扩词。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说说有几句话。
2.指名读第一句话。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出示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什么)在(什么地方)。
学生练习说话
3.指名读第二句话。
(1)“她”指的是谁?(上海广播电视塔)
(2)第二句话又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叫什么名字?(东方明珠)
(3)这个名字好听吗?从这句中那个词也能看出来?(美丽)
(4)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4.齐读第一自然段。
5.男女生比赛读。
6.尝试背诵。
7.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的名字。
1.指导自读课文,想想“东方明珠”塔是什么样子的。
(1)“这座塔”指的是什么塔?
(2)课文中把这座塔比成什么?(巨人)(板书:巨人)
(3)什么样的人才叫巨人?(非常高大的人)
2.出示第二自然段。
3.东方明珠塔哪儿像一个巨人呢?(头顶蓝天脚踩大地)
4.头顶蓝天,脚踩大地会是怎样的呢?谁来描述一下。
5.出示多媒体画面让学生感受。
师述:这个人站在天和地之间,她真高大呀,多么像一个巨人呀!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这座塔真是太高大了,谁来把这一句读一读。
7.读后评议。再指名读,齐读。
8.尝试背诵。
过渡:小朋友,到了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再来看这座塔,他又是什么样子呢?
9.出示多媒体东方明珠的夜景图。看了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指名练习说话)
10.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样描写的,谁来把书上描写东方明珠塔夜景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夜晚,塔上的灯都亮了,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11.齐读,指名读。
12.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那些颜色?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
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亮光,书上用了一个什么词?(五光十色)
13.齐读第二小节。(注意读出感情,教师可灵活指导)
14.讨论:夜晚,你觉得东方明珠塔怎样呢?
师述:灯光五光十色,非常好看。
“好看”还可以换成什么词?(美丽)板书:美丽
15.听老师朗读这句话,学生边听边想象。学生仿读。
16.我们小朋友想把美丽的的东方明珠塔永远留在心中吗?
17.齐背。
教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站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
1.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2.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1.认读生字:头、地、明、是。
2.指名读、齐读
3.分析字形
头: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是:照笔顺提示说笔顺。
地:左右结构,左边是提土旁,注意右边也字的笔顺。
明:左右结构,左边是日字旁,右边是个月。
4.指导书写。
5.在书上描红。
6.在田字格里书写。
背诵全文
高大像巨人
6.东方明珠
美丽五光十色
东方明珠初中(实用16篇)篇十六
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学了《东方明珠》一文。当时,我对她充满了向往,今天,我终于来到了她脚下。
在东方明珠下,我仰望着她。她和课文里说的一样,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像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塔座还有江泽民爷爷亲笔提写的“东方明珠”四个大字。
东方明珠共有三个球,越往上越小。我们先来到了第一个球,这个球高百米左右,是一个大型的游乐场,可以看5d电影、玩过山车,夹娃娃等,室内过山车和5d电影,有点儿刺激。
紧接着,我们来到第二个球,有200多米高。我们先到259米高的眺望台。向远处看,可以看到许多密密麻麻的楼、车辆。壮丽的母亲河——黄浦江在东方明珠脚下,贯穿南北大地。远处最显眼的是三大高楼:经贸大厦、上海中心大厦和上海金融贸易中心,上海金融贸易中心,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军刀刺入大地。从正面看,又像一个开瓶器。导游介绍说,日本人在上海准备盖军刀楼的时候,上面的空处设计为圆形,就像日本国旗中的红圆点,上海人强烈反对后,日本才改成梯形。盖了这座军刀楼以后,我国人很不服气,立刻盖了一座更高、更现代、更环保的楼——上海中心大厦,比军刀楼高整整140米,意思是“压死你”个小日本。
令人恐怖的是259米高的玻璃眺望台。站在玻璃上,一栋栋房子、一棵棵树尽在脚下。大家都很害怕,生怕玻璃突然碎了。妈妈小心翼翼地走着,而我则兴奋得又蹦又跳。其实,这是很安全的,因为脚下是新型钢化玻璃,汽车压过都没事的。我睡在玻璃上,妈妈给我拍了一张照片,我就像在空中飘飘欲仙一样。
令人胆战心惊的一幕终于结束了。我们来到了一层,这儿有个历史展览馆,里面详细展览了上海从古至今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状况。通过近代的欧式建筑资料,我了解了上海近代的百年屈辱,更心疼包容共进的上海人民。
东方明珠,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啊!
上一页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