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是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学习质量而编写的重要工具。借鉴他人的中班教案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编写自己的教案。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一
1、在操作活动中探索各种纸在水中的变化,初步感知纸的特性。
2、操作观察后,学习用简单的符号记录结果,并乐于用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3、体验实验活动的乐趣。
人手一份餐巾纸小人、糖纸小人、笔、记录表、5张集体记录表格。
一、用纸人以故事表演的形式引起幼儿兴趣。
1、出示餐巾纸做的小人和糖纸做的小人。
师:你们认识他们吗?
幼:是我们在活动区中做的餐巾纸小人和糖纸小人。
2、老师讲故事引出主题。
师:两位小人儿碰到了一个难题,请你们来帮帮他们,我们来听一听是什么难题!
教师讲述故事:一天,餐巾纸小人和糖纸小人一起来到游乐场玩,他们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荡秋千玩得浑身是汗。糖纸人说:“今天我玩得太热了,我们去游泳吧!”餐巾纸人说:“不行,不行,你不能去。”糖纸人说:“为什么,我就是要去。”餐巾纸人说:“不行,不行我们不能到水里去。”它们两人吵了起来,谁也说服不了谁。
3、幼儿讨论。
师:你们来说一说,他们能不能去游泳呢?为什么?
幼1:不能去游泳,到了水里会湿掉的。
幼2:能够去游泳,因为它们有手和脚。
幼3:餐巾纸人不能去游泳,它到了水中会烂掉的。糖纸人可以去游泳,它到了水里不会烂的。
师:有的小朋友说可以去,有的小朋友说不可以去,那怎么办呢?
幼:我们请小人儿去试一试吧。
(评析:从故事引出本次活动主题,用一个问题引起幼儿的讨论,以让幼儿帮助纸人为活动主线,激发幼儿操作活动的激情,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餐巾纸人和糖纸人在水中的变化,并和同伴合作记录结果。
1、老师讲解操作的要求。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泳池和小人,你们可以每人选择一个地方试一试,看看两个小人能不能在水中游泳,用你的方法把结果记录下来。在一个游泳池中试的小朋友记在一块记录板上,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吗?可以问老师或小朋友。
2、幼儿操作、记录结果。
3、将展示板拿到上面来,讲述探索结果。
师:请你们说一说你在几号游泳池中试的,它们能不能到水中游泳?
幼甲:我在1号游泳池中试的,我认为餐巾纸人不能游泳,因为它到水中一会儿就烂掉了。糖纸人能够去游泳,因为它不会烂掉。
幼乙:我在3号游泳池中试的,餐巾纸人放到水中慢慢沉下去了,烂掉了,糖纸人不会沉下去,也不会烂掉。
师:你们用什么符号来记的呢?
幼甲:我的餐巾纸人也会烂掉,不能去游泳。我用来表示。糖纸人能够去游泳用表示。
幼乙:我用表示可以去游泳,用表示不能去。
(评析:此环节教师明确提出操作的要求,放手让幼儿试一试,让幼儿在自主的操作活动中感受到两种纸在水中的不同现象,并发挥幼儿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将操作结果记录下来,充分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4、用动作学一学纸人们在水中变化。
(1)师:餐巾纸人在水中不能游泳,会烂掉,能不能用我们的身体动作来学一学它在水中的样子呢。
幼1:可以用身体扭。
幼2:用双手扭。
(2)师:那么糖纸人呢?
幼儿用动作学糖纸人游泳。
5、师:我们把结果告诉他们吧。
幼:餐巾纸人你不能到水中游泳,你到了水中会烂掉的,糖纸人你可以去游泳,因为你不会烂掉。
(评析:满足了幼儿好动的欲望,充分调动幼儿的身体感受餐巾纸人在水中烂掉的感觉,和糖纸人在水中游泳的感觉,营造了一种轻松活泼的气氛,做到了动静交替。采用拟人的手法,把结果告诉纸人,既满足了幼儿的兴趣,又起到了前后呼应的效果。)
三、探索其他纸在水中的变化。
1、认识其他的纸。
幼1:我认识宣纸,可以画水墨画。
幼2:我认识皱纹纸、和白纸。
幼3:我认识牛皮纸。
2、看一看盒子中的纸你们认识吗?
幼:有牛皮纸、白纸和皱纹纸。
3、看一看记录纸,和小朋友讨论一下,有没有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来。
幼1:有钟的一格就是记时间,是很长时间,还是很短的时间。
幼2:有水的一格记纸在水中的样子。
评析:让幼儿在讨论的过程中知道记录纸表示的意思,既起到了生生互动的作用,又使幼儿从中学到了学习的方法。
4、幼儿操作记录。
5、讲述操作的结果。
师:请你们来讲一讲你的结果,发生变化的是什么纸,没有变化的是什么纸。
幼1:皱纹纸放入水中变化了,变的烂掉了,颜色变淡了,水中有颜色了。牛皮纸放了很长时间没有烂掉。
幼2:我的牛皮纸放下去很长时间没有变,我用手揉了以后,一条一条颜色变深了。
幼3:我放的时间很长,我的白纸也烂掉了,
6、教师小结:这些纸放到水会变化,因为纸会吸水。皱纹纸最容易吸水,白纸差一点,牛皮纸不容易吸水。
(评析:第二次探索使探索目的层层递进,同材料的纸放入水中,幼儿带着好奇静静地看着,观察着、记录着。这种幼儿主动参与发现法,强化了幼儿细致的观察习惯,也培养了幼儿的初步比较能力。)
四、讨论:洗烂了的废纸有什么用?不烂的废纸又有什么用?
1、出示花瓶,引导幼儿观看,烂了的废纸,可以用胶水和颜料,调和成五颜六色的纸浆,涂在果奶瓶上装饰成美丽的花瓶。不烂的废纸可制作剪贴画,制作服装道具。
2、在生活中你知道不会烂的纸可以做什么?请你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资料,把答案写在“你问我答”栏目上。
(评析:将幼儿的经验迁移到生活中,使问题来源于生活,又能服务于生活。)
活动延伸:
1、捣纸浆,装饰花瓶。制作服装道具、剪贴画。
2、继续实验:在园内外收集毛边纸,铜版纸,蜡光纸,纸杯、纸盒等,进而探索用多种方法使纸遇水不烂。
活动评析:
蒙台梭利50年前已揭示:“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强烈”。对幼儿而言,动作就是思维,因此科学探索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幼儿亲自动手,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本次活动,教师借助孩子们活动中的问题,从调协幼儿多种感官协同活动入手,对孩子的问题作了积极应答。提供适宜的探索材料,以“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观念为支撑,营造了平等、赏识、支持的宽松环境,给孩子充分实践的机会。满足了孩子的兴趣需要,使孩子获得了一次成功的体验。
在活动的过程中,孩子情绪愉悦,学习主动,交流大胆,教师面向全体,引导得法。让每个孩子在猜猜、议议、找找、比比、试试、讲讲、记记的过程中,人人享有尝试的机会,人人享有探索的自由。孩子们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运用原有经验,尝试解释新问题,建构新经验。同时孩子在与老师、同伴讨论交流,自己对纸的变化的认识中,得到了老师积极回应,老师对孩子表达的肯定、猜想的认同、行为的激励,不知不觉中促进了幼儿语言交往能力提高,培植了儿童的自信,点燃了发散思维的火种。同时,在延伸活动中用废纸浆装饰花瓶的活动,孩子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到废物再利用、废物巧用,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增强。
儿童是自主成长的主体,教师是一个支持者。从本次活动中,我感悟到,从孩子的现实需要出发,尊重孩子的意愿,灵活组织教育活动,向孩子学习,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二
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和谐教材《有用的五官》这一课题,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保护五官的知识了解不够,有正确阅读、写字姿势的幼儿并不多,有的幼儿喜欢挖鼻孔,咬铅笔头。根据本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我设想通过集体的实验操作,结合幼儿日常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活动中整理和提升自己的经验,并寻找保护五官的`方法。
1、在体验中明白五官的作用及功能;。
2、讨论、了解保护五官的方法;。
3、萌发探索自身奥秘的兴趣。
重点:在体验中明白五官的作用及功能。
难点:讨论、了解保护五官的方法。
1、各色图形等;糖水、盐水、白开水;各种有气味的物品,气球,泡泡水,小食品等;纸杯电话、mp3等分别放在五张桌子上。
2、口罩、眼罩、耳罩。
3、演示课件。
1、操作探索,引发对五官作用的思考。
和小朋友们交流你是怎么玩的?是身体的什么器官帮助你的?
2、体验比较,没有五官的帮助会怎样?
戴上口罩,眼罩,耳罩,操作刚才的材料。感觉怎么样?为什么会这样?
3、讨论眼、耳、口、鼻、舌的功能。
师小结:五官能帮助我们感知周围的环境,没有了五官,人们将生活在无光无色、无味五声的世界。
4、保护五官的方法:
五官这样重要,我们该怎样保护?
(1)幼儿自由讨论。
(3)看幻灯,这样做对吗?
幼儿举手中的表情牌表示图上的事情是否正确。
5、延伸结束:
刘爷爷的小猫打翻了醋瓶子,现在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大家快用五官的本领,找到这只顽皮的猫吧!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三
2、要让幼儿明白刨开皮后的`香蕉,要及时吃掉,不能放太久。
3、让幼儿能够感受到与老师,同伴一起做实验的快乐。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5、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重点:香蕉剥皮后要及时吃掉,放太久吃了对身体不好。
难点:让幼儿知道一些科学现象。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后香蕉皮与空气接触,香蕉就变黑了。
1、二根新鲜香蕉,一个已经剥开了很久的香蕉。
2、实验准备:两根香蕉,两个纸盘子和蛋糕的塑料刀。
一、先把香蕉放到一个看不见的袋子里,让小朋友猜一猜,老师今天为小朋友带了什么来,让小朋友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老师可以为小朋友提醒带的东西是什么样子,让小朋友自由的想,猜。
二、小朋友猜出来了之后,老师拿出香蕉放到事先准备好的纸盘子里进行实验。
三、实验观察。
2、拿出一根新鲜的香蕉,把他放到纸盘子里,一根分成几分,待四个小时过后让小朋友再观察。
3、在这过程中可以和小朋友做一些有关与香蕉的游戏,如:将香蕉朝下放,香蕉像什么?香焦朝上放,又像什么,香蕉竖着放,再像什么?等等游戏。
4、等四个小时过后,让小朋友再观察这根香蕉颜色的变化,变成了黑色。
5、再刨开第二根新鲜的香蕉。把它放在纸盘子里,也分成几分,让幼儿观察颜色与第一根香蕉颜色是否一样。
6、总结得出,香蕉皮是保护香蕉的,剥开香蕉皮,空气就会和香蕉接触,于是香蕉就变黑了。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四
春天来了,幼儿园里的柳树慢慢发芽,一个个粉色的桃花也渐渐的开了花。每次到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围着那株桃树议论个不停。有的问老师:"这是什么花?"有的问:"它怎么这么造就开花了,别的花怎么还没开?""春天还有什么花?"……因此结合季节和幼儿的好奇,我们开展了这一教学活动。
1、认识各式各样春天的花,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和花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2、能够通过观察图片,了解春天常见花的特征(颜色、花瓣形状、气味等),通过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花的用途。
3、在茶艺展示中,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茶艺文化。
1、导入活动教师:上周小朋友已经同丁丁老师一起了解关于春天的知识,并且宝贝与家长一起完成了《我认识的花朵》亲子调查表,现在丁丁老师要与小朋友一起分享。(关于春天的英语律动)
2、展示ppt,分享亲子调查表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亲子调查表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常见花的特征用途)
(3)教师总结
3、展示ppt,幼儿观察常见花,加深幼儿的对花特征以及用途的了解。
教师提问:
(1)花的名称
(2)花的形状(花朵是由一片一片的小花瓣组成)
(3)花的用途(幼儿自由回答)
(4)教师总结花的特征以及用途
4、花朵拼图游戏教师:今天早上小花朵悄悄的告诉丁丁老师,它们的小伙伴都找不到自己的家了,希望我们kb班的小朋友来帮忙。(规则:看编号找身体的一部分,拼完后要及时收整)
5、茶艺展示,幼儿同家人品茶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都知道花能泡茶,现在李老师就要给小朋友们展示一下我们传统的茶艺文化。
(1)茶艺展示
(2)品茶(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结束活动)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五
1、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2、促进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的发展。
3、通过游戏的形式,进一步了解各种器官的功能。
百宝箱一个,铃鼓、大鼓、小鼓等其他乐器,苹果、酱油、醋、牛奶、橙子、巧克力以及酸甜苦辣调味料,矿泉水瓶、皮球、杯子。
——教师和幼儿玩《小手拍一拍》的游戏,边念儿歌边用手指相应的五官。
1、听一听。
(1)教师依次敲打乐器,并告诉幼儿乐器的名称,让幼儿先将声音和乐器对上号。教师躲在黑板后敲击某一个乐器,请幼儿猜猜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
(2)教师给一个幼儿戴上眼罩,请其中一名同学说话,请戴眼罩的幼儿猜猜是谁在说话?
(3)教师模仿动物的声音,请幼儿闭上眼睛听一听,猜猜是哪种动物发出的声音?
2、闻一闻。
教师准备:酒、醋、苹果、酱油、饼干等食物。
——请幼儿上来戴上眼罩,教师把调料放到幼儿的鼻子前让他们闻一闻,幼儿闻到就要说出来,在座的幼儿来帮助他验证,说对了给予奖励。
3、摸一摸。
教师准备百宝箱,把一些玩具、积木、乒乓球、海绵等放入纸箱,请幼儿上来把手放进去摸一摸并说出来。然后取出验证,说对了给予奖励。
4、尝一尝。
教师准备:橙汁、盐水、可乐等各一杯。
(1)请幼儿戴眼罩,并尝一尝,说出是什么。
——请幼儿说说最喜欢哪个感官游戏,为什么?
——请幼儿说说哪种游戏最难猜,为什么?
——请幼儿说说对于游戏的材料和玩法有什么改进意见。
1、可以将本次集体活动变成分组活动。
2、由于活动材料较多,最好发动家长幼儿一起帮忙收集。
盲人摸象的游戏:教师可以和幼儿玩盲人摸象的游戏,教师戴上眼罩,来摸一个幼儿,教师要尽快说出该幼儿的名字。说对的话,换该幼儿戴眼罩,游戏继续。
区角活动
益智区:把摸一摸、听一听的游戏材料放入区域,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
环境创设
张贴家长和幼儿玩感官游戏的相片。
家园同步
请家长参照幼儿用书第10—11页,和幼儿一起进行感官游戏,同时,鼓励家长发明更多有趣的感官游戏,将材料和玩法带回幼儿园分享。
随机教育
1、引导幼儿欣赏一些优美的音乐,感受它们的美。
2、引导幼儿听一些经典的童话故事配音,感受声音的魅力。
相关链接
家长可以上网了解更多亲子游戏,支持幼儿从玩中学,玩中成长。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六
1.了解小蜜蜂和蚕宝宝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和用途,认识它们对人类的贡献。
2.进一步锻炼幼儿的观察、理解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观察兴趣和热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1.课件-照片:蜜蜂;蚕;蚕出茧。
幼儿园课件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猜谜的形式引出课题。
一生勤劳忙,专去百花乡,回来献一物,香甜胜过糖。(蜜蜂)
一个姑娘真可爱,专把树叶当饭菜。辛勤吐丝献终身,织成丝绸做穿戴。(蚕)
二、展开
1.了解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
(1)你在那里见过小蜜蜂和蚕宝宝?它们长的什么样子?
(2)出示蜜蜂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蜜蜂的头上长着什么?
身旁有什么,身体下面有什么?
腹部末端有一根什么,有什么有途?
(3)出示蚕的图片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蚕的头部有什么?
身体什么颜色?身上有什么?(许多节),
身下有什么?
小结蜜蜂和蚕的外形特征,知道它们都是昆虫。
2.了解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引导幼儿讨论:
(1)蜜蜂和蚕每天都在忙什么?蜜蜂采花粉干什么?
(采花粉、酿蜜)
(2)出示蚕茧图片
蚕怎样吐丝?成茧后蚕跑到哪里去了?
(成熟的蚕能吐丝)
3.小结蜜蜂和蚕的生活习性。
4.提问:你喜欢蜜蜂和蚕吗?为什么?
出示丝织品,王浆、蜂蜜等,了解蜜蜂和蚕对人类的贡献,教育幼儿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三、延伸
请幼儿在图书中寻找、了解有关蜜蜂和蚕的小知识。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七
1、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弯,并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这些弯。
2、在故事交流、游戏中,感知各种各样的弯。
1、各种布条、毛线。
2、多媒体课件。
1、谈话活动:上午,新老师让小朋友寻找了生活中的弯弯朋友,现在,请你们跟大家介绍一下,说说找到了哪些弯弯朋友。(幼儿自由发言)
2、老师也找到了一些弯弯的朋友,我们一起看大屏幕。
1、(演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弯弯乐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弯弯朋友,找找看,你找到了哪些弯?这些弯是怎样的?你觉得哪个弯最有趣(鼓励幼儿用语言、动作表现自己找到的各种弯)。
2、欣赏故事
让我们跟小动物们一起去弯弯乐园里看一看、听一听、找一找弯弯乐园里究竟有些什么弯。
(1)、教师边讲述故事边演示课件。
提问:弯弯乐园里究竟有几个弯?你能叫出它的名字吗?
(2)、根据幼儿的回答逐一演示小动物走的路线,并引导幼儿用小手绕一饶,走一走这些弯。
1、引导幼儿设计各种各样的弯。
出示布条,引导幼儿用布条设计各种弯。你可以设计自己看到的,也可以设计故事中的,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弯。
2、走一走自己设计的弯,跟好朋友说说你设计的弯是怎样的。
3、展示部分幼儿设计的弯,并讲一讲设计的弯是怎样的,你最喜欢那些弯,为什么?
4、把小朋友们设计的弯路连在一起就变成了弯弯乐园。
5、请小朋友们在弯弯乐园中游玩。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八
幼儿在小班认识过母鸡,知道母鸡会生蛋孵小鸡,但还有哪些动物会生蛋呢?幼儿吃过鸡蛋、鸭蛋和鹌鹑蛋,有的小朋友也亲手摸过蛋,但蛋的中间是什么样的呢?各种蛋有什么不同?蛋里面有什么?孩子心里充满了疑问和好奇。本活动通过多媒体、实物、故事,让幼儿知道许多动物都会生蛋。通过动手操作,摸一摸、推一推、敲开看一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获得知识,满足幼儿求知的欲望和好奇心,并且在活动后仍有浓厚的兴趣继续探索。
1、通过观察几种蛋,知道除了鸡、鸭、鹅会生蛋外,蛇、乌龟等动物也会生蛋。了解蛋有颜色、大小、轻重各不同。
2、认识蛋的外形特征及组成。学习词语:滚动、蛋清、蛋黄、蛋壳。
3、知道蛋很有营养,小朋友要爱吃。
高 能说出5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有深厚的观察兴趣,能准确地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中 能说出3种以上会生蛋的动物,对观察有兴趣,基本能说出蛋的形状、大小、颜色和轻重。
低 能说出3 种会生蛋的动物,能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观察,会跟着大家说出蛋的形状、大小。
1、知道除了鸡、鸭、鹅会生蛋外,还有许多动物也会生蛋。
2、了解蛋颜色、大小轻重各不同。认识蛋的外形特征及组成。
如何敲破蛋壳。
1、多媒体课件。
2、鸡蛋30个、鹌鹑蛋30个、鸭蛋、鹅蛋、鸽蛋各1个、碗30个。
3、母鸡头饰一个,小鸡头饰30个。
一、游戏“鸡妈妈找小鸡”(师扮母鸡、幼扮小鸡)
今天我带鸡宝宝到草地上做游戏,可淘气的宝宝们不知哪里去了,我得快快找一找。“小鸡、小鸡你们哪去了,快回来呀!咕咕哒、咕咕哒”。“叽叽叽、叽叽叽,妈妈我们在这里”。歌曲《老母鸡》,然后提问:“鸡妈妈有什么本领?”(幼:生蛋孵小鸡)宝宝们想不想知道母鸡是怎样孵小鸡的?小鸡又是怎样从蛋壳里出来的?多媒体课件“世界多美呀”。
二、哪些家禽会生蛋
1、鸡妈妈生的蛋叫什么?(鸡蛋)除了鸡妈妈会生蛋,还有哪些家禽妈妈会生蛋?
2、播放鹅、鸭、鸽子的图片和蛋一一对应,并说出谁生的是什么蛋。
三、比较蛋的颜色、大小、轻重。
“请小鸡仔细看一看,这些蛋是不是一样的?有什么不同?”
1、蛋的大小不同。
2、蛋的颜色不同。
3、蛋的轻重不同。
4、教师小结。
四、幼儿动手摸一摸、滚一滚,感知蛋的形状和特点。
1、“摸一摸蛋壳是怎样的”(光滑)“蛋是什么形状的?”“两头是不是一样的?”(一头大一头小)。
2、“用手轻轻推一推,蛋会怎么样?”(滚动)。
3、教师小结。
五、由表及里,进一步引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1、“蛋的外面是什么?”(蛋壳)“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看到里面?”(敲敲蛋壳)。
2、“请宝宝们看‘妈妈’是怎样敲蛋的,然后大家也像‘妈妈’一样敲蛋,把蛋打在碗里,观察黄的叫什么?蛋黄周围粘糊糊、透明的东西叫什么!”(认识蛋清和蛋黄)。
3、小结:蛋的颜色不同,蛋黄的大小也不同;蛋很有营养,大家要爱吃;不同的蛋可以孵出不同的“宝宝”,多有趣呀。
六、教师讲述故事:谁丢的蛋
提问:“鸡妈妈拾到的蛋是谁生的?除了鸡、鸭、鹅和鹌鹑会生蛋外,还有谁会生蛋?”(蛇、乌龟)“还有很多小动物也会生蛋的,你们以后知道了,告诉大家好不好?”
附故事:谁丢的蛋
有一天,鸡妈妈在草地上拾到一个蛋,她想:是哪一个粗心的妈妈生了蛋忘了拿回家,让我去找找吧!鸡妈妈走呀走,见到驼鸟妈妈就问:“驼鸟妈妈,这个蛋是你丢的吗?”驼鸟妈妈看了看说:“谢谢你,这个蛋不是我丢的,我生的蛋挺大挺的。”鸡妈妈又走呀走,看见鹌鹑妈妈又问:“鹌鹑妈妈,这个蛋是你丢的吗?”鹌鹑妈妈看了看说:“谢谢你,这个蛋不是我丢的,我生的蛋是花花的壳。”站在一旁的乌龟妈妈说:“让我看看这个蛋是不是我生的。”鸡妈妈睁圆眼睛奇怪地问:“什么,你们乌龟也会生蛋?”乌龟妈妈说:“你可别小看我们,乌龟也是会生蛋的,可是这个蛋不是我生的。”这到底是谁生的蛋呢?鸡妈妈想:过几天我就孵小鸡了,把这个蛋放在一起孵吧。鸡妈妈孵呀孵,孵了20多天,一个个鸡蛋裂开了,钻出一条长长的、细细的小虫。鸡妈妈和鸡宝宝吓得逃走了!(小朋友,这是什么呀?对啦,这是一条小蛇,小蛇游呀游,游去找妈妈了)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九
1.认识五官,说出五官的名称,初步了解五官的重要作用。
2.知道要爱护五官,了解一些简单的保护方法。
1.人手一面小镜子。
2.四组实验材料,丝巾、酱油、香油、醋每组一份。
3.四张图片、有关五官卫生的若干张图片。
一、了解故事了解五官的名称、作用。
1.教师讲述故事《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眼睛、鼻子、耳朵和嘴巴是脸上的五官,它们都觉得自己很重要,有一天,它们又争了起来,眼睛说:“没有我,小主人什么也看不见,我最重要。”鼻子说:“没有我就闻不到气味,我才最重要”。耳朵和嘴巴一起说:“我们更重要,没有了我们,听不到,说不了。”小主人说:“别吵了,你们都很重要,离了谁都不行。”
2.结合故事内容提问:故事中的五官都是谁呢?他们有什么作用?引导幼儿说出五官的不同作用。
二、通过实验进一步感受五官的重要性。
1.照镜子找五官:
幼儿人手一面镜子,玩照镜子的游戏:你的脸上有什么?他们在哪里?
2.游戏:听口令指五官。
教师即兴说出五官的名称,幼儿用手指点,比如说“眼睛,”幼儿用手指自己的眼睛。
3.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五官的作用。
第一组:尝试评住呼吸,试试有什么感觉?
第二组:利用丝巾遮住眼睛,玩指五官的游戏。
第三组:提供酱油、香油、醋、幼儿闻一闻并说出是什么。
第四组:用手捂住耳朵,听辨声音在哪里。
4.师幼共同小结:原来五官都有重要的作用,可以让我们听、说、看、闻、我们离不开它们。
三、知道保护五官的方法。
1.教师出示图片,请幼儿观察并辨别其行为的对错:用手掏鼻孔,炎热的太阳下带上墨镜、拿着硬物戳耳朵、脏手揉眼睛。
2.幼儿想想说说:眼睛、耳朵,都很重要,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3.师幼共同小结:不用脏手揉眼睛,不挖鼻孔,不掏耳朵,不把脏东西放在嘴巴里,不把小东西放在口、鼻、耳中,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孩子。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十
今天我们的脸蛋洗的好干净啊!看一下我们的脸上有什么呀!
(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
2、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3、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能准确的把五官表现在图纸上。
纸板彩笔香水图画书。
导入:小朋友,这本图画书漂亮吗?(漂亮)想看吗?(想)那我们用什么看啊?(眼睛)拿香水在空中喷一下问:这是什么味道呀?(香喷喷的)用什么闻到的呀?(鼻子)看我们的五官在我们的生活中多么重要呀,今天我们就和老师一起认识它们,好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把我们生活中这么重要的五官画在纸板上。
1让幼儿伸手摸一摸眉毛把感觉和它的形状说出弯弯的`长长的。
2接下来用手摸眼睛圆圆的(并提示用眼卫生习惯,而且睫毛也起到保护作用)。
3鼻子长长的还有两个鼻孔。(它们可勤劳了,一天到晚都不休息)。
4嘴巴触摸张嘴做表情。
5耳朵左右两个像我们的数字几呀?
总结:通过感知觉让孩子画出来。调动孩子的兴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获得两种不同效果,使我认识到教师工作中引导和互动尤为重要,并且要充分调动起来孩子的感知觉能力。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十一
5.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镜子?(凹面镜、凸面镜等)。
二、探索发现生活中的镜子。
1.教师:我们小朋友真能干,说出了那么多的镜子,那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东西也可以当作镜子?(讨论)。
2.请小朋友到活动室里去找一找。(音乐)。
3.提问:刚才你们发现了什么也可以当作镜子的?(幼儿介绍)。
4.除了我们找到的还有没有?(举例:眼睛)。
三、游戏:照镜子。
1.教师:请小朋友和我玩照镜子的游戏,你们做我的镜子(教师做动作,幼儿跟做)。
2.随音乐做照镜子的游戏。
更多幼儿园中班教案内容点此链接!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十二
1.自制五官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以游戏的形式如玩藏摸摸的游戏让幼儿喜欢学习。
1.让幼儿能够真正会说五官的正确发音。
2.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对五官的记忆和发音。
3.大胆说出自己对五官的理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1.重点:学习五官,及其正确的发音。
2.难点:知道五官的作用。
1.自制五官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2.幼儿用书。
3.教学挂图。
4.幼儿自己准备的小镜子。
开始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把自己的小镜子拿出来对着自己照照看看看见了什么。
基本环节:
1.幼儿看完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如:老师也拿着镜子说,咦!我也看见了!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幼儿回答,教师教幼儿鼻子的汉语正确发音。以此类推教幼儿认识五官的正确发音。)。
2.和幼儿一起玩藏摸摸的游戏。如先把教师的眼睛蒙上,摸摸某个小朋友的五官,摸到什么就用汉语说出正确的发音。之后请个别小朋友玩此游戏。
3教师拿出自制五官请幼儿玩贴五官游戏。
4.读教学挂图上的五官一至两遍。
结束环节:看幼儿用书,让幼儿自己认识认读五官。
延伸环节:请幼儿回家后用汉语说说自己的五官给爸爸妈妈听。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插入些律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聚集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维语水平,更好的幼儿进行沟通。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知道五官的变形会产生各种表情。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观察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大镜子一面。
2、各种表情图片;画有大圆圈的作业纸若干,剪好的五官若干。
3、课前学会表演《表情歌》。
活动过程:。
1、幼儿照镜子作出各种表情,并观察:当作出各种表情时五官发生了什么变化。
2、欣赏各种表情图片,讨论:他们都是什么表情?什么时候会出现这种表情?
3、幼儿自己动手粘贴五官。
4、鼓励幼儿积极说出自己所贴出的表情以及什么时候会出现此表情。
5、随音乐表演《表情歌》,并作出相应的表情。
这次的活动实施得比较成功,对于有关表情的回答,孩子们都是根据自己的亲身体会而答的,如:妈妈给我买了新衣服、玩具,我最高兴;不给我买好东西的时候会生气;妈妈揪我耳朵我、打我屁股时我就哭了;我不会画画、不会穿衣服、我发愁------在动手粘贴时,孩子们都积极动手参与,充分发挥了想象力、创造力,创造出了各种表情图。从他们的作品可以看出,他们都掌握了五官的位置与名称,虽然有的幼儿动手能力较差,贴得耳朵与脸分了家,但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制作,就是一个不小的进步。孩子们幼稚的作品也令家长们忍俊不止。
三、形形色色的五官。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爱护动物的意识。
2、初步了解几种常见的`典型的动物的五官的特点。
活动准备:。
1、人的面孔及五官的卡片;残缺五官的动物图片及相应五官。
2、四张五官具有典型特点的动物图片(猫、猫头鹰;大象、猪;兔子、公鸡;河马、鸟);各种动物的五官卡片。
3、课前请家长带。
幼儿参观动物园,了解不同动物五官的特点。
活动过程:。
1、通过在面孔上添五官,复习人的五官的位置与名称。
2、观看动物五官卡片,讨论:这些是什么动物的五官?
3、出示各种动物图片,了解其五官的特殊性。
4、动手操作:为动物粘贴五官。
在这次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孩子们由于知识面及经验的原因,在猜各种动物五官时有点盲目,但却表现很积极。特别是当看到猫的眼睛时,说是“娃娃的眼睛”老师本想将这个问题留下来就提示说:“这是一种小动物的眼睛”结果直到讲完是猫的眼睛,还有孩子回答是“小动物的眼睛”。但也有个别幼儿猜出了大象和猪的鼻子,鸟的嘴巴以及河马的大嘴巴。经过反思,觉得要是先认识了各种动物,后再与各五官进行配对,效果会更好。
在整个活动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努力改变旧观念,试图在激发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启发孩子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学着试着自己解决问题这方面多下工夫,为每个孩子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所发展,有所提高。
2023年五官幼儿中班科学教案范文(14篇)篇十四
1.自制五官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3.以游戏的形式如玩藏摸摸的游戏让幼儿喜欢学习。
2.通过游戏促进幼儿对五官的记忆和发音。
3.大胆说出自己对五官的理解。
4.培养幼儿健康活泼的性格。
1.重点:学习五官,及其正确的发音。
2.难点:知道五官的作用。
1.自制五官的图片(如眼睛、鼻子、嘴巴等)。
2.幼儿用书。
3.教学挂图。
4.幼儿自己准备的小镜子.
开始环节:教师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把自己的小镜子拿出来对着自己照照看看看见了什么。
基本环节:
1.幼儿看完后回答老师的问题(如:老师也拿着镜子说,咦!我也看见了!指着自己的鼻子说这是?幼儿回答,教师教幼儿鼻子的汉语正确发音。以此类推教幼儿认识五官的正确发音。)。
2.和幼儿一起玩藏摸摸的游戏。如先把教师的眼睛蒙上,摸摸某个小朋友的五官,摸到什么就用汉语说出正确的发音。之后请个别小朋友玩此游戏.
3.教师拿出自制五官请幼儿玩贴五官游戏。
4.读教学挂图上的`五官一至两遍。
结束环节:看幼儿用书,让幼儿自己认识认读五官。
延伸环节:请幼儿回家后用汉语说说自己的五官给爸爸妈妈听。
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多插入些律动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通过律动聚集幼儿的注意力。教师还应加强自身的维语水平,更好的幼儿进行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