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不仅仅是堆砌华丽辞藻,更应该注重思想内涵和情感表达。优秀作文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展现一个人的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呢?这是每个学生都面临的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用词精准、语法准确,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欣赏。这些范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表达了丰富多样的思想和观点。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一
1、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语是:心远。诗中景物描写突出了宁静闲适的特点。
2、诗歌写了诗人内心的宁静超脱,是因为“心远地自偏”。
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置身于世外,洁身自好,保持高洁情操的思想感情。
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中“车马”是达官显贵的代名词。
5、“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尔”指代“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君“指代诗人自己。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请从炼字角度说说这两句的妙处。
“见”字用得好,它精妙地表达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时山的形象无意中映入眼帘,很好地表现了诗人闲适、恬静的心情。
“悠然”形象地写出了诗人远离世俗后心灵的自得、闲适、恬淡。
7、“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出了日近黄昏,飞鸟入林的景象,联系上下文,赏析这两句。
不仅指傍晚时分的平和景色,还寄托了诗人的寓意,表达诗人想摆脱官场的羁绊,重新回到大自然的人生理想。(或返朴归真的理想)。
8、“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此”指的是什么?
“真意”指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此”指作者的闲适的田园生活。
9、“欲辨已忘言”一句作者说自己“忘言”,是真的忘记怎么说了吗?
不是,因为作者从自然景物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得到了隐居生活的乐趣,就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了。
10、品析“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深层含义。
作者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现自己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11、本诗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道理,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官场厌恶之情。
二、《次北固山下》。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情感?
表现了思念故乡的情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的大意。
在残夜未尽将尽之时,一轮红日正从海上升起,旧年未尽之时,春天的气息已经来到江上。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角度作简要赏析。
例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说明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
例2:“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富有生机情趣。
例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4、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上异乡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
5、“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
6、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阔”“悬”二字用得好:“阔”表现出“潮平”春潮涌动,江面与岸齐平,视野也因之开阔;“悬”字高高挂着的样子。二字传神地表现出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
7、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水面似乎与岸平了;和煦的春风鼓动着白帆,行进在风平浪静的江面上。
8、诗人对旅途的感觉是顺利的,还是不顺利的?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表现出来?
顺利。“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9、诗人的家书从哪里寄向哪里?是从哪个方面寄?
从固山往洛阳寄,向北方寄。
10、诗中表明时序的交替,蕴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中描写长江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这首写景抒情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的地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三、《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本诗是韩愈写给中唐诗人张籍的。诗中的“皇都”指的是长安。
2、诗的前两句写景,作者抓住早春小雨和春草初萌两个典型特征,写出早春景色和初见春色的欣喜,生动传神。
3、风雨是春天的使者,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本诗中与该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4、“草色遥看近却无”描写早春,给人以美感,把该句呈现的画面描绘出来。
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走近细看时,小草似乎又悄悄躲起来,让人看不清什么颜色。
5、“最是一年春好处”一句诗让人格言“一年之计在于春”。
6、诗人为什么说初春的景色“绝胜烟柳满皇都”?
因为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是早春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家更新的欣欣生气之景,而烟柳已是“满”城皆是,不稀罕了。到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7、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写出对早春的认识,请你把这一认识运用到所有事物就会得出一个普遍性的道理。
一切美好事物,的时节,就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的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8、“草色遥看近却无”写出了早春草色的什么特点?
写出了早春草色极淡、极少、似有似无的特点。
9、结合诗的内容,谈谈“最”“绝”二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将象征大地春回的淡淡草色与晚春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对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爱。
10、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早春景色的喜爱赞美之情。
四、《雁门太守行》。
1、“黑云压城城欲摧”中的“黑云”指来势凶猛的敌军。全句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在诗中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甲光”与“黑云”相对,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3、全诗按时间顺序,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战争南面,后四句写夜间战斗的情景。
4、请你对“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作简要赏析。
这两句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招贤才的典故,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5、这首诗描写边塞的战斗场面,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的不同特点,选用黑、金、红、紫等色调浓艳的词,极力渲染浓重悲壮的意境;也用压、摧、凝等动词烘托了战争紧张激烈的气氛。
6、在诗中,描写了兵临城下战争形势危急的句子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从听觉视觉两方面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的诗句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
7、李贺在诗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
8、从本诗中产生的成语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其意思是:形容敌人的气焰嚣张和局势的危急。
9、诗句“半卷红旗临易水”给人以悲壮的情绪,这主要是“易水”一词的意象引起的。请你说说“易水”作为“悲壮”意象的典故。
战国时,燕国壮士荆轲在刺秦前,在易水河边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遂成为悲壮之意象。
10、历代诗评家认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压”字和“开”字用得极佳。请你分别赏析。
“压”字形象地写出了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敌我双方力量悬殊,守城将士处境艰难。“开”字是“依次排开”之意,形象地展示出战士们饱满的情绪,现出战阵井然有序地次第排开。与“摧”相对,更反衬出边防将士维护国家统一的无畏精神。
五、《天净沙秋思》。
1、“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本曲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
2、试简要分析其表现手法上的突出特点。
(1)“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2)全诗仅28个字,生动表现出一个长期漂泊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它出色的运用景物烘托的写法,将主人公置于特定的氛围中。
3、全曲中暗指题中“秋”的三个最直接的景象是:枯藤、老树、西风。与“夕阳”相呼应的是:昏。与“天涯”相呼应的是:古道。最能触发游子思乡之情的景物是:人家,体现“思”字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4、“古道西风瘦马”中的“瘦”字,好在哪里?
写出了马瘦,实际上是暗喻人消瘦,表达了游子孤寂凄凉的心情。
(1)句描写了温馨恬静的画面。(2)句描写了悲凉肃杀的场面。两者不矛盾,将哀景与乐景入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反衬出天涯游子的思乡愁绪。
6、本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
例1: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愁苦之情。
例2:运用了静景与动景相映衬的手法,如处于动态中的“流水”与处于动态中的“小桥”“人家”相映,这种安适、幽静的环境,使沦落异乡的“断肠人”更添悲愁。
7、本诗抒情的基调是:凄凉愁苦。从表现手法上看,本诗采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8、诗中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的句子是: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萧瑟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愁苦的情绪。
六、《春望》。
1、运用拟人手法渲染忧国忧民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表现诗人忧国思家的句子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诗人通过刻画自己的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该诗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句子是: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5、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
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对这两句诗作简要分析。
用对偶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与家人难通音信。此时一封家信极其珍贵,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恋家人的美好感情。
7、诗人为什么会“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作者通过自己百无聊赖,不断搔头,以至短发变得越来越稀,几乎无法梳理插簪的情形,含蓄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
8、描绘“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画面,并提示其含义。
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插簪。含义:表达了作者忧国思家的情怀。
9、“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城池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景象。实际上写的是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现状,深藏着诗人无限感慨。
10、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感伤国事,看到美丽的花都禁不住落泪,伤心离别,听到婉转的鸟鸣都害怕。运用互文、拟人、对偶的修辞手法,以乐景写哀情,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伤,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11、本诗首联作者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这两个字体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思想感情。
1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被人称道,说说好在哪里?
诗人移情于景,将花鸟拟人化,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其实是诗人的内心感情的写照,形象动人。
13、试谈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反映了国家**不安,战火经年不息,人民妻离子散,音书不通的社会现实。
14、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饱含哪两层意思?
一方面是看到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山河破碎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于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望,即“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的“溅”和“惊”可谓用语传神,请体会它们的妙处。
见到可娱之物,听到可娱之音,不是高兴,而是“溅泪”“惊心”。“溅”“惊”从程度上突出了感时伤怀之情,久别思家之苦。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残垣断壁;虽然山河依旧,可是杂草遍地,林木苍苍。
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仿佛目睹国家的残破;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忧国伤时的情怀。
17、请再写出古诗词中忧国思乡的名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本诗结构:前四句从视觉角度写高原上疾风暴雪的情景,突出气候之奇。中间六句写酷寒中的军营生活。接着四句写军中的情境和差别宴会的场面。最后四句写雪地送别。
2、写边地风光的名句是: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以春景喻冬雪,堪称“妙手回春”神来之笔的句子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4、红白相映,从视觉角度写天气奇寒的句子是: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5、运用夸张、对偶、拟人描写沙漠,突出边地奇寒和行路难及作者的豪放情怀,惆怅之情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6、通过写将士的苦寒生活,侧面烘托雪大寒冷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7、运用互文,侧面描写雪天奇寒的句子是: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赏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形象,联想新奇,萧条肃杀的冬天成了生气盎然的春天,既表现了诗人的开阔胸襟和内心的温暖与喜悦,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
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上只留下一串马蹄印迹。这两句情景交融,蕴含深挚的依依惜别之情。“空留”二字将诗人的种.种情态俱在其中,使送别的惆怅之情表现得更为深切,达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1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
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手法上:用对偶、夸张的修辞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担忧之情。
11、本诗的主旨是:这首诗描写了唐代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夸张。勾勒出瑰奇壮丽,气势磅礴的边塞雪景,为送别创设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衬托友人长途跋涉是无比艰辛,表达对友人的担忧之情。
13、本诗的主要内容是送别,为什么“咏雪”?二者有着怎样的联系?
全诗以雪景衬托别情,诗人描绘边塞八月冰天雪地、愁云满天,苦寒难耐的景象,更能衬托出诗人送别朋友的无限惆怅之情。
1.线索法。
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明确课文的内在逻辑关系,把结构层次作为记忆线索,形成记忆网络。如《醉翁亭记》第三段的线索为: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狼》的线索为:遇狼——惧狼——御狼——杀狼——评论。利用这条线索,同学们就能正确而快捷地背诵。
2.串连法。
(1)层次串连法:对于篇幅较长的课文与段落,可将其分成几个部分,一部分一部分地背、记,最后依次把各部分串连起来。如背诵《春》这篇课文:可先背熟春草图;再背熟春花图;接着把春风图背熟;再背熟春雨图;最后背熟迎春图。然后再把这几幅图画串连起来,一气呵成。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第三、第四段,亦可抓住其内容层次:先历数艰难情状;次说艰难能造就人的原因;最后作结。然后再把三个层次串连成诵。
我将……母亲是……只是……但是,正是……报答……尽忠……使……这是……一定……愿……。根据关联词语,串连成诵。
3.支点法。
即把课文中或段落中的重点词、句作为记忆支点,利用这些支点检索贮存脑中的文字,毫无差错地背出有关的文段。如背《岳阳楼记》:先抓住警句,作为记忆支点,理清文脉,有助于快速记诵。本文的警句是“先天下”二句,有此抱负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背《陋室铭》:把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为全文支点,再从三个层次理解记诵:(1)开头以类比方式点题——“陋室德馨”;(2)隐居生活:a.环境:苔痕……草色……;b.交往:谈笑……往来……;c.生活情趣:……调……阅……,无……无……;(3)类比作结:何陋之有?可见,支点法与层次串连法结合,会收到更好的记忆效果。
独立作业,不懂便问。
上完课后,老师往往留作业,这些作业大多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延伸、迁移,有利于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记忆,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动脑,积极完成。在这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现在有很多的参考书,有现成的答案,写作业前不要去看,须知别人嚼过的馍不香,照抄别人的东西必定使自己失去锻炼的机会,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照样不会,如确需验证一下自己的答案正确与否,可待作完后翻看、修改。
如作业中遇到问题,就要及时的讨论、发问。“学问”一词事实上就包含学与问的两个方面。陶行知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光学不问,只做到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问又学,才是完整的学问。连两千年前的孔子都注重问。他曾“问礼于老聃”,“学琴于师襄”,还曾求教于一个七岁的小孩子。当然,好问,不是瞎问、乱问,要问得有意义,有价值,问到点子上。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就生活在汉语的语境中,这一点和别的科目有很大的不同,真正不懂的内容较少,大多难于理解的是文章背后的东西,因此,我们应注意:
首先,要先问己,再问人,陈景润说:“不要一遇不懂的东西,马上去问别人,自己不动脑子,专门依赖别人。而是要先自己认真的思考一下,这样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其中某些困难,对经过很大努力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再虚心请教别人,这样往往会得到更大的帮助和锻炼。”
其次,问要有目的、有中心。要抓住核心问题,容易有收获。
第三,追根寻源,一问到底。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二
你知道未来的鞋子是什么样的吗?不知道的话就请听我慢慢地给你们讲解。
未来的鞋子是这样的:如果你在跑步,只要按下一个黄色按钮,就可以让你的速度比摩托车还快;就算你再走路,也可以比电瓶车还快。
未来的鞋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穿,那是因为它可以调节温度。春天你可以按绿色按钮;夏天你可以按红色按钮;秋天你可以按金色按钮;冬天你可以按白色按钮,这样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温度啦!
未来的鞋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穿一种款式的鞋子穿腻了,只要按一下黑色按钮,鞋子就可以变成了另外的款式。
你会问“:鞋子小了总要换吧?”当然不用换,你只要按一下紫色按钮,鞋子就可以变成合适的大小。
未来的鞋子还有许多的功能,光以上几点,就可以使你心动了吧!(文。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三
未来的鞋是一种让人行走如飞的鞋。想到很远的地方去,不用花钱坐车,只要穿上这种鞋,比坐车快很多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或者是远在国外,如果家里有急事,穿上这种鞋比坐飞机还要先回到家里。
昨天,小丽就穿着一双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她家离学校很远,每天到校要走一个多小时。以前,我们每天上早操的时候,她才没精打采的走进学校。而在昨天,就连我们每天到校最早的小龙都没小丽来的早。我们都很惊奇的问小丽:“迟到大王,你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啊?”小丽兴奋的回答说:“嘿!我今天穿的这鞋是一种科技人员最近发明的鞋,我从家到校用了3分钟。”“啊!太好了。以后我们农村离学校远的同学们不再迟到了。”这都是科技员叔叔阿姨们的成果。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四
“大家好,我是宝马电视台的主持人,下面请看30世纪最帅气,最靓丽的小马登场,掌声欢迎!好,小马上场,让我为大家做一下简单介绍吧,这匹马长2米,高1.5米,属于水陆两栖动物,可为您看家,并且以垃圾为食,是您居家的得力助手哦,快拨打热线1234567抢购吧!”
看着电视上的主持人,又看看那匹马,又想了一下,应该买匹这样的马了,因为我每次去卖马的商店都选不到中意的。哦,忘了告诉你,我是一个亿万富翁,现在的交通工具不是车,不是飞机,而是各种各样的马。经常旅行的人应买会飞的天马,警察应买抓小偷的奔马,普通老百姓家家都有看门马······而刚刚那匹是集齐各种功能为一身的靓马,肯定最适合我!哎呀,忘了只有十匹这样的马,我赶紧拨打热线,得到了最后一匹。不一会儿,一匹靓马飞到了家门口。
哎,累了一天,也该睡一觉了。突然,门口传来“哎呦哎呦”的叫声。怎么了?我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偷被我的靓马给踢了。嘿嘿,看你还敢不敢再偷东西了。
哈哈,有匹马真好啊,好多费用都省了,想旅游就旅游,想游泳就游泳,想环保就环保。有了马,真是什么都不用操心了。
怎么样,我的靓马不错吧?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五
古代的衣服和现代的衣服不一样,那未来的衣服会是什么样的呢?然我们去看看吧!
我打开衣橱的门,里面只有几件衣服,“这是为什么呢?”我问。原来,制衣师设计了一种“贴心衣”,为什么叫“贴心衣”呢?以为它们能根据人们的心愿随心所欲的换,像一个个贴心小秘书一样。人们热了,它就变成背心,人们冷了,它就变成长袖。如果穿脏了,按一下自动清洗按钮,不用水也能把衣服洗干净,可神了,怪不得衣柜里只有几件衣服,因为这种衣服可以满足人们的所有需求。“贴心衣”大大减少了存放空间,给人们带来便捷。
我到了商场买了一件长袖的“贴心衣”,走出商场,走在太阳底下,不一会就出了汗,突然,““贴心衣”变成了短袖,又过了一会儿,开始刮风了,“贴心衣”又变成了毛衣。晚上,要睡觉了,“贴心衣”变成了睡衣,大神奇了!
第二天早上,我恋恋不舍地脱下“贴心衣”,收进包里,坐上时空飞车,回到了地球。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六
一、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以文中人物小卡西的情感变化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鸟,它们以其特殊的植树本领,高超的植树水平,严谨的植树态度以及执着的植树情感征服了小卡西,更征服了大自然。
二、教学目标:
1.正确地认读八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一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让学生了解自然界有一种会植树的鸟,通过植树鸟的举动,感受动物的可爱,体会保护自然界生态平衡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
三、课前准备:
搜集会植树的鸟的相关资料。
搜集一些其他有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资料:送奶鸟、灭火鸟、吃铁鸟。
四、课时建议: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鸟的种类很多,而且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你知道哪种鸟,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介绍一种鸟“会植树的鸟”,想认识这种鸟吗?那就赶快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步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采用、拼拼音、查字典、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2)小组内读课文。
(3)指名分节读课文,纠正不正确的读音,读得不流利的语句反复练习。
读了课文,你对植树鸟有什么看法?你喜欢它吗?学生自由发言。
三、再读感悟。
(1)学生再次自由读文。
你喜欢会植树的鸟吗?为什么呢?
在文中画出来读一读,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2)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学生的兴趣点可能在以下几方面:
(引导孩子着重体会第5、7自然段)。
动词:啄、刨、挖、飞、衔、放、盖,体会植树鸟使用浑身解数一丝不苟的植树的过程。
体会植树鸟丑陋的外形是他们不可或缺的植树工具,从而启发他们领悟“一切事物并非美丽就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
第9自然段爸爸的话:使学生感受到植树鸟执着的精神和他们虽短暂却充实的生命意义。
指导朗读。
四、扩展延伸,升华情感:
你想对会植树的鸟说些什么呢?
五、课外实践:
实践活动:(两个活动任选其一即可)。
1.调查本地鸟类或野生动物有哪些特征,对环境保护有哪些好处。
2.搜集一些其他有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资料,积累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交流自己搜集的特殊本领的鸟的相关资料。
二、识字教学:
调动学生动脑识字,逐步掌握识字方法。
如找形近字方法:“约——均——匀”“盖——盘”“爪——瓜”“季——李”“翻——播”“带——草”
三、在田字格中书写生字。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七
一、选择题(4分×6=24分)。
1.点a所在象限为()。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2.点b()在()上。
a、在x轴的正半轴上b、在x轴的负半轴上。
c、在y轴的正半轴上d、在y轴的负半轴上。
3.点c在x轴上方,y轴左侧,距离x轴2个单位长度,距离y轴3个单位长度,则点c的坐标为()。
a、()b、()c、()d、()。
4.若点p(x,y)的坐标满足=0,则点p的位置是()。
a、在x轴上b、在y轴上c、是坐标原点d、在x轴上或在y轴上。
5.某同学的座位号为(),那么该同学的所座位置是()。
a、第2排第4列b、第4排第2列c、第2列第4排d、不好确定。
6.线段ab两端点坐标分别为a(),b(),现将它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a1b1,则a1、b1的坐标分别为()。
a、a1(),b1()b、a1(),b1(0,5)。
c、a1()b1(-8,1)d、a1()b1()。
二、填空题(1分×50=50分)。
7.分别写出数轴上点的'坐标:
a()b()c()d()e()。
8.在数轴上分别画出坐标如下的点:
9.点在第象限,点在第象限。
点在第象限,点在第象限。
点在第象限,点在第象限。
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原点o的坐标是(),x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
是坐标为0;y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特点是坐标为0。
11.如图,写出表示下列各点的有序数对:
a(,);b(,);c(,);d(,);。
e(,);f(,);g(,);。
h(,);i(,)。
12.根据点所在位置,用“+”“-”或“0”填表:
点的位置横坐标符号纵坐标符号。
在第一象限++。
在第二象限。
在第三象限。
在第四象限。
在x轴的正半轴上。
在x轴的负半轴上。
在y轴的正半轴上。
在y轴的负半轴上。
原点。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坐标(,);将点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可得到对应点(,);将点向上平移3单位长度可得对应点(,);将点向下平移3单位长度可得对应点(,)。.
三、解下列各题(8分+8分+10分共26分)。
15.如图,写出其中标有字母的各点的坐标,并指出它们的横坐标和纵坐标:
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
(2,1)(6,1)(6,3)(7,3)(4,6)(1,3)(2,3)。
17.如图,将三角形abc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对应的三角形a1b1c1,并写出点a1、b1、c1的坐标。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八
未来的鞋是一种让人行走如飞的鞋。想到很远的地方去,不用花钱坐车,只要穿上这种鞋,比坐车快很多就能到达想去的地方。或者是远在国外,如果家里有急事,穿上这种鞋比坐飞机还要先回到家里。
昨天,小丽就穿着一双让人行走如飞的鞋。她家离学校很远,每天到校要走一个多小时。以前,我们每天上早操的时候,她才没精打采的走进学校。而在昨天,就连我们每天到校最早的小龙都没小丽来的早。我们都很惊奇的问小丽:“迟到大王,你今天怎么来的这么早啊?”小丽兴奋的回答说:“嘿!我今天穿的这鞋是一种科技人员最近发明的鞋,我从家到校用了3分钟。”“啊!太好了。以后我们农村离学校远的同学们不再迟到了。”这都是科技员叔叔阿姨们的成果。
你知道未来的鞋子是什么样的吗?不知道的话就请听我慢慢地给你们讲解。
未来的鞋子是这样的:如果你在跑步,只要按下一个黄色按钮,就可以让你的速度比摩托车还快;就算你再走路,也可以比电瓶车还快。
未来的鞋子一年四季都可以穿,那是因为它可以调节温度。春天你可以按绿色按钮;夏天你可以按红色按钮;秋天你可以按金色按钮;冬天你可以按白色按钮,这样你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温度啦!
未来的鞋子是这样的:如果你穿一种款式的鞋子穿腻了,只要按一下黑色按钮,鞋子就可以变成了另外的款式。
你会问“:鞋子小了总要换吧?”当然不用换,你只要按一下紫色按钮,鞋子就可以变成合适的大小。
未来的鞋子还有许多的功能,光以上几点,就可以使你心动了吧!(文。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九
我热爱桥。桥,像彩虹一样美丽;桥,可使天堑变通途;桥,把希望送给苦难的人们;桥,把友谊传遍世界。桥的延伸,预示着和平,更让每一个人看到希望、幸福的未来!人们踏上这一座座美妙的桥,信心更坚定了,步伐更稳健了,向美好的未来走去……我要把全中国、全世界的人们用幸福的桥梁连在一起!正因为这样,我要设计出功能齐全、各式各样的适应未来社会的桥。
这未来的桥,名字是关卡桥,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桥身的中间有隧道,隧道总长约300米,隧道的另一头有三个出口??从桥面通过、进入桥中的游乐场、进入水上乐园,隧道口设有关卡,由关卡桥柱上有带按钮的题库出题,过桥的人必须答对了关卡桥出的智能题,才能过桥或进入桥中的游乐场和水上乐园,如果答错了就不能进去。例如:我一按“进水上乐园”的按钮,屏幕上就跳出一道题是“40×25=?”我不假思索地回答:“1000!”,进入水上乐园的大门就敞开了,旁边还供有苹果、香蕉、西瓜……等水果呢!在水上乐园可以像在大海上一样自由自在地游泳、划船……多浪漫、多快乐呀!
2025年,全世界的汽车越来越多,几乎每个人都有一辆,小孩子也有自己的专用车,想去哪里都很方便。但新的问题又来了,世界上的有越来越少,油价飞涨,从现在的3。5元一升变为50元一升,有车的人也不敢用车了。
大学的时候我是学桥梁设计的,毕业后,我一直在努力设计新型桥梁,几年后,我终于设计出一种太阳能环保桥。
首先,这种桥的材料很环保,它是用废旧物质加上新型材料合成的,非常坚固,所以根本不用桥墩,也不用拉索拉住。
其次,它除了给人和车经过,还有一个特别的功能,就是装有太阳能转化器,他分为三个部分,一个是接收器,一个是转化器,另一个是储存器。接受器是用来接收太阳能的,转化器把接收来的太阳能转化为汽车和轮船需要的m气,然后把m气储存到储存器里,在储存器旁边还有一个小型探照器,如果你要加m气的话,探照器可探照到,你的车的气盖就会自动打开,然后探照器就通知储存器,储存器就可以将m气输送到你车上的气缸里。
轮船一样,也可以将m气输送到轮船的汽缸里。
这种桥不但叫太阳能环保桥,还叫多功能桥,又名叫逸轩大桥,有了它,人类再也不用担心燃料问题了。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
十年后,聪明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实用的多功能鞋,这种鞋子不但实用,而且轻巧、好看。
多功能鞋的两边,各有一个小翅膀。别看它小,到时候可派得上大用场哩!翅膀上面,每边都有一个小蝴蝶结,蝴蝶结的中间有许多五颜六色的线条。
把多功能鞋的翅膀往上扳,使翅膀的最前边向中,对它说出你想去的地方,它便可以带你去;如果夏天到了,你只要按一下左脚上面的那个蝴蝶结,一秒钟后你就会感觉到全身凉爽极了。冬天,你如果冷,只需按一下右脚上面的蝴蝶结,就不会冷了。
一天,我起床太晚了,眼看就要迟到了,我赶紧穿上了多功能鞋,把翅膀往上扳,然后对它说:“快带我去学校!”多功能鞋马上带着我来到了学校。我看了一下时间,居然还不到十秒钟,真快呀!怎么样,你现在知道多功能鞋的神奇了吧!
希望以后多功能鞋能成为大家信赖的品牌!也希望今后有更多的发明让老百姓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一
只有付出努力,我们才能成为心中想成为的那种人。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未来的我。
作文。
希望对你有帮助。
未来的我是一个设计师,能设计出非常时尚的服装,设计出最温馨的房子。我的家会有粉色带小熊图案的壁纸,手工艺品的家具,屋顶会有天窗,午休醒来就会看到蓝蓝的天空上飘浮着朵朵白云,像一只只小绵羊,小鸟在那里自由自在地飞翔;如果是晚上,就能看到深蓝色的天空,还有无数亮晶晶的“小眼睛”,那世界是多美妙啊!
未来的我会有个最好的朋友,我去哪里都会带着它,在山林里、在小溪边、在花园里,用它奏出美妙的声音,那就是小提琴,有了它,世界上才会有另一种声音;有了它,能让我更加快乐;有了它,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妙!
这就是心中未来的我,我会朝着目标努力,我相信一定会实现我的梦想!
2040年,我在中国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一大片绿洲,绿洲里巍然崛起一座科技城——城。那时候我已经是一名农科院的一名转基因博士,在a城专门从事绿色水果的研究工作。
早上,机器人助手准时叫醒了我。我吃完机器人保姆给我的营养早餐后便来到车库门口,我掏出智能手机拨了几个数字,车库的大门就自动打开了,我的汽车——“6号闪电汽车”慢慢地停在我身前,机器人驾驶员礼貌地打开车门,用愉快地对我说:“欢迎您,主人!”
汽车很快把我带到智能办公室,机器人助手走过来,温柔地提醒我今天要做的事。我来到电脑旁坐下,用眼盯住屏幕看里了2秒,电脑立刻让我看了一些国内大事。
到了下午,我来到恒温绿色大棚,只见一个个蘑菇对我笑、水稻笑弯了腰……。
瞧,未来的我多么令人佩服呀!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二
20xx年的衣服与我们现在的衣服完全不一样,下面是我对未来衣服的幻想和想象。
衣服上有许多按钮,如果你按绿色的按钮,你身上会立刻出现长裙,穿上它比穿短袖还要凉爽;如果你按白色的按钮,你身上会立刻出现一件羽绒服,这种羽绒服发一个普通的羽绒服要保暖,在北极都不会感到冷。有人会问为什么,我来告诉你,因为衣服里有一台电脑可以感受冷暖,在一秒内为你穿上合适的衣服。衣服里的电脑还可以根据你的心情做出搭配。
你如果想到天上逛逛时,可以按蓝色的按钮,这时衣服里的电脑收到指令,你的衣服会立刻长出翅膀,带你到天上玩一玩,让你当一次小鸟。如果你衣服脏了,就按黄色的按钮,这时衣服会在1秒至的时间内冲洗干净,像新的一样。如果小朋友无意间把衣服弄破,就按红色的按钮,衣服会在十秒之内补好。
这就是我对未来衣服的幻想。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三
要想让学生写出有品位、有个性、有思想的。
作文。
必须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格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这对七年级学生而言更加重要。下面是本站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作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人类是如何诞生的?这应该说是一个困扰众多生物学家的未解之谜,众多生物学家在大胆的假设后提出了很多的假设,其中起着主导作用的还是:化学起源论,神创论,外来生物论,自然发生论这四大论派。
首先,大家最熟悉的应该属于神创论了。神创论主要是西方和东方,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是神创造的,是由亚当和夏娃延续下来,东方学者则认定人类是由女娲捏的泥人,或者撒的泥点变的,这两点现已被证实不具参考性,是不可能的。其次,外来生物论近来也被人们广泛关注,从复活岛上一个个神秘的巨型石像,火星上去年拍摄的照片中神秘的“女人”,以及虽已被证实却在当时轰动全球的火星上的人脸表明,人类对外来生物论有着很多的支持,况且根据科学家对已有星系的计算仅仅可能出现的生命的星系就有几十万个,这也大大为外来生物论提供了极大的论证。
再一步,自然发生论也早就被人们所假设,这主要是由于腐烂的东西里经常会生出小虫子而被人所怀疑,于是,当时的学者便提出了这一自然发生论的假设,但不久,“腐肉生蛆”的著名实验便打破了这一观念。最后,最具真实性的还是要算化学起源论,这一点不可否认。化学起源论主要是说原始地球火山爆发,形成原始大气,原始大气中的物质随着尘降落至地面形成小分子物质如:氨基酸,葡萄糖等等。这些小分子物质又随着原始河流流入原始海洋,在原始海洋中互相聚集形成如蛋白质一类的大分子物质,这些大分子物质又进行组合形成了原始生命,这些原始生命可进行生殖,代谢等一系列活动,接着,又经过数亿年后,最终形成了原始单细胞生物并演化至今。
当然,对于人类起源的假设数不胜数,相信聪明的你一定会有自己的观点,并不懈努力地寻求吧。
从古到今,人类已经经历过几千个世纪,进化到人类现在这个智慧。可摆在眼前的谜团——人类到底从何而来,却至今没有定论。
远古人类凭着自己的想象,用神话来解释人类的起源,其中《女娲造人》讲的就是这个:有一天,女娲在人间游玩,世间什么都有,就是缺少一种蓬勃生机。于是,女娲按照自己的模样,用黄泥捏成了一个人。接着,她又继续工作,为了造更多的人,她将绳子投入泥浆中,一拉,溅出的一个泥点就是一个人,后来,世界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足迹。
神话传说往往是不真实的,因而,又产生了最具有权威性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的。最早的古猿生活在前800万年至前700万年,它是我们的祖先,开始向不同的方向进化。到了前420万年至前100万年时,又有了南方古猿。这时的猿类已经发展到能直立行走了。接着,又进化成为能人,生活时间是前200万年至前175万年,这时,它们的脑容量增加,能够制造工具。慢慢地,到前200万年至前20万年时,又发展成为直立人,比能人更先进,已能与现代人一样直立行走。最后,又进化成为智人,它们的脑容量与现代人一般大小,更像人类。目前,达尔文的进化论在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但仍不能得到绝对肯定。
从古猿到南方古猿这段时间,其中有近400万年找不到化石,这又怎么解释呢?所以,又引进了一种新说——海猿说。这段时间,因为各种环境因素,从而形成海水蔓延,淹没了陆地,地球上几乎找不到陆地,但是人类要生存,就必须适应环境,所以猿类必须下海生活,造成这几百万年间都找不到化石。又经过多年蜕变,海水下沉,陆地又露了出来,于是,猿们又在陆地上繁衍。
目前,这几种说法都还得不到肯定,以现在的科学还无法解释这一切,还希望同学们努力学习,将来去解开这个谜团。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最早的祖先是谁吗?是你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然后无限循环下去吗?不,就让我来给大家一代一代地讲诉吧!
早在公元前800万年 ̄公元前700万年,有一种动物叫“古猿”,也就是人类和类人猿共同的祖先。“南方古猿”就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这种“南方古猿”早在公元前420万年 ̄100万年,这种“南方古猿”大脑容量小,以足直立,步履蹒跚,喜欢攀援。“能人”是从“南方古猿”进化而来的,“能人”生活在公元前200万年 ̄175万年,“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已经初步具有语言能力。从“能人”进化而来的就是“直立人”在公元前200万年 ̄20万年。他们开始懂得用火,奔跑,还能制作石器,开始吃熟食。“智人”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早在早期公元前20万年 ̄5万年,晚期在公元前5万年 ̄1万年,“智人”已经能够制作精巧的石器作品,还能用兽杖制衣,还发明了葬仪。
在这个美丽,群星璀璨的星球上,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挖掘,去探索的沉睡亿年的“珍品”。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索这个可爱的地球的奥妙吧!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8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诵课文。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引趣揭题。
同学们,仔细回忆一下,在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中,你都见过或听说过那些鸟类朋友呢?
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种有特殊本领的鸟——会植树的鸟。
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解决生字。
三、请同学们再细细地读读课文,你喜欢植树鸟吗?为什么?
把你的想法先在小组内说一说。
班内交流汇报。
抓住第5和第7自然段描写植树鸟支书是的一系列动词,体会植树鸟的可爱。
第二课时。
一、整体回顾。
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种会植树的鸟,他们植树时那认真的态度和执着的精神感动了小卡西,也感动了同学们,带着这种感动让我们再读课文。
二、升华情感。
结合自己的体会,发自内心的对植树鸟说几句话吧!
三、资料交流。
课下同学们搜集了许多有关鸟类的资料,现在让我们分享一下自己的收获吧!
资料交流,教师补充。
四、写作提高。
写爱护鸟类的宣传语。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五
我们上过许许多多不同的课,而令我最难忘的课是那节计算机课。
记得那是在上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几乎都不知道计算机课是干什么的,久而久之,我们就忘了这节课。有一天,老师突然让班长带领我们去计算机教室,我们在下楼的时候,都叽叽喳喳的说话。
一进教室,同学们就异口同声道:“哇,计算机一个挨着一个,好多啊!有耳机,这也太高级了吧!”我们的计算机老师是李彩芹,我们叫她李老师。李老师先让我们各自就坐,然后,她就点了大屏上的一个文字,然后,计算机就只能显示大屏上显示出的东西。之后给我们讲解主键盘区、数字键区、功能键区、状态指示区、控制键区,这五个区域。
老师给我们讲完这个区域以后,又给我们学习了左手手指的位置放哪里,老师给我们讲了左手的哪根手指分别控制哪些键。
老师讲到这里就下课了,我们也没办法,只好回班了,我们上了这节计算机课,我明白了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有什么功能,左手分别操控哪个键。
这就是我最难忘的那节计算机课。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六
单元学习目标:
1.能欣赏文章所描写的优美画面,体会作品的语言风格。
2.能联系作品的文化背景,了解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3.开展一次调查家乡民俗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领略家乡的民俗风情,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4.能多留心、多观察、多思索、多积累,学会从生活中寻找丰富的.写作材料。
5.学会进图书馆检索书目,能制作摘录卡片,养成勤读书、勤摘录的好习惯。
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社戏2课时。
端午日1课时。
本命年的回想1课时。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2课时。
常州“民俗风情”专题活动1课时。
写作:从生活中找“米”3课时。
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图书馆1课时。
单元小结1课时。
教材分析:
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是斑斓多彩的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所选的文章,向我们介绍了过年、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以及农村社戏的民俗风情。读罢这些文章,更可激发我们了解更多的民俗风情的热情,更加热爱我们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
教学设计:
第1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第一块:了解单元内容,明确单元学习目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以及《新课程伴你学语文》。明确任务。
2巡视,指导。浏览目录、课文等。
3问题情境:哪些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哪些内容是你最感兴趣的?请同学们随便谈谈。谈感受(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印象最深刻的内容)。
4布置任务:根据单元内容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
第二块:制定活动方案,组建活动小组。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知道我们常州有哪些风俗习惯吗?给大家讲讲。讨论,交流。
2针对单元主题,商讨单元学习专题,并拟订实施方案,如以访问的形式开展一次了解家乡传统节日习俗的调查活动等。自由交流,确定自己的专题。自由组合专题研究小组。
3巡视指导,给予一定的提示、帮助。制定活动.计划、方案。
教学反思。
第2课时社戏(一)。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思路,领会文章的详略安排。
2.能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留恋之情。
3.能欣赏文中优美的景色描写,体会“人在图画中”的感觉。
课前学习: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鲁迅及其主要作品。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在上一个单元,我们领略了快乐美好的金色童年,请大家讲一讲童年留给自己最美好的回忆。人们回忆往事,总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即使如鲁迅这样的斗士,回忆起童年往事,笔调也是温馨的。让我们一起跟随他去看一出《社戏》。倾听,讲童年趣事。
2布置任务:请仔细阅读课文,看看文中一共回忆了哪些事情,课文中的哪个词能概括平桥村在少年鲁迅心中的地位,为什么?阅读课文,思考。
3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社戏”。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再读课文,结合文章的标题“社戏”,说说按事件的发展进程可将本文分为哪几部分?速读课文,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发表见解。
3问题情境:从课文的描述来看,当夜的社戏其实并不精彩,但为什么作者说“以后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思考,小组讨论。
4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5你在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感觉”吗?请给大家讲一讲。讲述。
教学反思。
第三块:赏析月夜美景。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布置任务:在社戏途中有两处景色描写,请放声朗读。你觉得美吗,为什么?如果你处在这几段文字描绘的情境中,将是怎样的心情,有怎样的感受?诵读,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3课文中的景色描写充满了诗情画意,你有没有过“人在图画中”的经历?描绘给老师和同学听听。小组讨论,交流。
4组织交流、评价。讲述,评价。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第3课时社戏(二)。
学习目标:1.能把握人物的性格,体会作者对平桥村人的深厚感情。
课前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课堂学习:
第一块:平桥村人物谱。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我”之所以喜欢平桥村,除了“社戏”外,更为关键的是还有一群淳朴、友爱的小伙伴。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请给平桥村的村民写一个人物谱,分别用几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人物的身份、性格。思考,.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讨论,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语文活动――辩论赛。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有人说双喜他们偷豆的做法是应该批评的,你认为呢?讨论,交流。
2组织辩论。分组,辩论。
3主持、参与、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第三块:平桥村印象。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问题情境:你喜欢平桥村吗,喜欢平桥村的生活吗,为什么?思考,讨论。
2组织交流、评价。各抒己见。
3问题情境:如果平桥村要发展旅游业,请你给他们写一则导游词,你将怎样写?思考,.写作。
4组织交流、评价。自评、小组互评。
教学反思。
课后学习:你是否也有过一次愉快的旅行或难忘的探亲故事?请写下来。
第4课时端午日。
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概括湘西人民端午日的风俗。
2.能欣赏赛龙船场面的精彩描写,掌握虚实相生的写法。
3.能体会赛龙船表现的激励争先、合作、奋发向上的精神。
课前学习:1.通过查阅书籍或网络搜索等方法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边城》。
2.向家中长辈了解家乡过端午节的风俗。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1导入:端午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你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我们这儿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今天我们就要走进湘西茶峒人民的端午日。倾听,讲述。
2请同学来介绍一下作者沈从文的情况。介绍沈从文及其《边城》,其他同学补充。
3布置任务:请阅读课文,说说端午日这天湘西人民举行了哪些活动?和我们这儿的端午习俗有什么异同。阅读,思考。
4组织交流、评价。交流,评价。
教学反思。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教师组织学生活动备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七
4、学习婉转拒绝。
二、单元教学设想:总课时安排11课时。其中阅读8课时(21、23课分别2课时,22课1课时,24课3课时,诵读欣赏1课时),写作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
《天上的街市》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够背诵。
二、教学步骤:
1、课前学习:了解郭沫若的'生平和主要作品。
2、课堂学习:这是一首成熟的现代格律诗,非常适宜反复朗读。第一课时把朗读训练作为基本的教学手段。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齐读、个别读、默读、自由读、听录音、美读),力求读出感情,读出意境来,熟读背诵,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感情。
3、课后学习:学习用毛笔正楷字抄写课文。
《天上的街市》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
1、课前学习:查资料,了解课文写作背景。
2、课堂学习:
(1)。
[4]。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八
1.以松、杉等树为主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
2.下列植被类型中,所生长的植物最耐旱的应该是()。
a.落叶阔叶林b.针叶林。
c.草原d.荒漠。
3.要持续利用好草原,长期发展畜牧业,下列哪项措施是不对的?()。
a.大力兴修草原水利。
b.尽量增加牲畜头数,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草原。
c.在适宜地营造基本草场防护林。
d.改良牧草,推广良种牧草。
4.从前的黄土高原有茫茫的林海和无边的草原,而今成了荒山秃岭,其主要原因是()。
a.地球上的温室效应b.气候变得干燥。
c.地壳变迁d.人类乱砍滥伐,过度开发。
5.以下哪项不是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的作用?()。
a.调节气候b.提供足够的木材。
c.维持碳—氧平衡d.防风固沙。
6.某城市为了治理“脏、乱、差”,把许多树木砍掉,统一规划为草坪,引起许多人的议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树木参差不齐,影响市容b.树木落叶,影响卫生。
c.种草比种树便于管理d.树木的作用不可替代,不能砍。
7.下图是科学工作者对我国北方地区森林、草地和荒漠面积变化的调查结果,这对分析说明我国近年来华北地区多次出现的沙尘暴天气有很大帮助。
(1)请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植被和沙尘暴形成的关系。
(2)请根据生态平衡原理,提出治理沙尘暴的措施。
8.低碳生活,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与人的呼吸一样,会消耗大气中的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气体。
(2)1公顷树林,每天能吸收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依靠植物的________作用。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__平衡。
(3)在日常生活中,你应如何响应“低碳”的生活方式?(举一例即可)________。
答案:1.d2.d3.b4.d5.b。
6.d城市中的'树木在提高空气质量、减小噪音、美化环境、增加降雨量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种草与种树相比,在以上方面所起的作用相对较小,而且种草比种树管理难度大,还要消耗大量城市用水,所以,砍树种草的做法不妥。
7.解析:森林能够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降低风速,稳定流沙。同样,草原生态系统在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等方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调查结果看,森林和草地面积均减少,而荒漠面积增大,这就使土壤蓄水能力降低,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能力下降;由于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可随风而起。
答案:(1)森林和草地面积减少,保持水土和防风固沙的能力下降,植被破坏使土壤裸露和荒漠化,沙尘随风而起。
(2)积极营造防护林,加强养护;保护草原,控制载畜量;退耕还林还草。
8.解析:(1)物质的燃烧需要氧,同时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2)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3)随手关灯、骑自行车等,只要符合题意均可。
答案:(1)氧气(氧、o2)二氧化碳(co2)(2)光合碳—氧(3)随手关灯等(合理即可)。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十九
1.植物开花之前,必先经历(b)。
a.传粉和受精作用b.营养生长到成熟期c.受粉和形成花芽d.生殖生长到受粉后。
2.一朵花中,将来发育成种子和果实的'分别是(b)。
a.胚珠和雌蕊b.胚珠和子房c.受精卵和胚珠d.受精卵和子房。
3.在绿豆荚中有很多枚绿豆粒,发育形成多枚绿豆粒的结构是(b)。
a.许多朵花b.多个胚珠c.多个受精卵d.多枚雄蕊。
4.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位是(c)。
a.花托和花萼b.花瓣和花托c.雌蕊和雄蕊d.花瓣和雄蕊。
叫做受精作用。
七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未来的马(通用20篇)篇二十
套装里有“自动水杯”、“自动碗”、“自动盘子”、“自动筷勺”。看起来和普通餐具没什么不同,但是用起来可比普通餐具方便多了。
“自动水杯”:只要把一滴或两滴水放在水杯里,五秒后,水杯里会出现一满杯水。如果把水果放到杯子里的话,就会出现一满杯果汁。
“自动碗”:只要把碗上面的红色按钮按一下,再告诉它你要吃什么,碗里就会出现什么。这是因为碗上有一个很小的听筒,它会听懂人的话。吃完后,把碗上的黄色按钮按一下,碗就会变干净。再按一下绿色按钮,电源就关了,不然,会浪费电的。
“自动盘子”:你在吃带有剌、骨头和壳的东西时,只要把这些东西吐在盘子上面,当达到一定数量时,盘子上的这些杂物就会自动清除干净。
“自动筷勺”:当你在需要筷子时,只要按一下红色的按钮,它会变成筷子;当你在需要勺子时,只要按一下黄色按钮,它又会变成勺子。
怎么样,我发明的自动餐具套装,是不是很神奇呢?别担心价格很高,只要50元钱就可以买到,真是价廉物美哦!
我的奇思妙想,一定会化为最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