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可以使教师的教学更加规范和有条理,提高教学效果。在范文中,教师充分考虑到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合适的教学活动和游戏。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一
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旧挂历纸或旧包装纸裁成的1cm宽、40cm长的纸条5—6条。工具:剪刀、胶水。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用两根纸条编织蜗牛,掌握了编辫子和转折编织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四根纸条来编织跳鹿,请同学们一起边看图解边学习。
板书:纸编彩蝶。
二、教学步骤:
什么是编织技术?编织是以经纬交叉的排列方法,利用线状或条状材料进行制作的一种手工技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广告纸来编织一些小动物。
1、示范授知,指导方法。
(1)观看图解制作进程。
(2)学生观看后,说说你看慢了哪一步骤。还有哪一步没懂?
(3)重点指导: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不懂的地方再讲解一遍。
2、组织训练,动手实践。
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编织得既快又好!看哪一组同学编织得既快又好!
注意事项:
1、纸条与纸条之间应编紧;
2、经纬交叉编织时应注意纸条的前后顺序;
3、跳鹿的全身各部分应比例协调;
4、最后调整时,注意修剪跳鹿的前后腿一样长,嘴部修剪要美观。创意与想象在跳鹿编织过程中,是否还可以编织出鹿的其它姿态?例如回头鹿、跪坐的鹿、相斗的鹿等。
三、作品展示,评议创新作品展示。
待多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请同学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给大家展示!实践与探索在编跳鹿时,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纸?对鹿的形象逼真度有何影响?我动手,我成功!我快乐!课外延伸我们还可以用纸编出其它可爱的小动物吗?我们不妨课后试一试。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二
1通过活动感受用纸编织的快乐。
2学习两条纸交叉轮回折叠编出扭扭虫的身体。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扭扭虫范例彩色纸条硬纸板固体胶水彩笔剪刀。
1、引题激趣。
(1)出示扭扭虫范例: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扭扭虫)。
(2)扭扭虫是用什么做的呀?(身体是纸条编成的头是硬纸板做成的)。
2、讲解制作方法:
(1)我们先来做扭扭虫的身体:
先将彩色纸裁成等宽的纸条(裁长的一边,最多选两种不同颜色的纸)大概三至五条就够了,把同样的颜色逐条粘接好,使纸条变长。然后将两种颜色的纸的顶端粘在一起,成90度角的形状,然后正反折至纸的末端,拉长后扭扭虫的身体就编好了。
(2)现在我们做扭扭虫的头:
在硬纸板上画个圆,然后剪下来,在圆上画出扭扭虫可爱的五官。
(3)将头和身体连接起来一条完整的扭扭虫就做好了。
3、幼儿制作,教师指导。
(1)重点指导扭扭虫身体的编法(两条纸交叉轮回折编)。
(2)巡回指导,对能力弱的幼儿适当给予帮助。
4、展示交流。
(1)互相欣赏。
(2)大胆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三
设计意图:
春节假期回来,幼儿对教师讲了许多春节在家的趣事,尤其是对中国结有很大的兴趣,为了使幼儿对线的用途更了解,故设计此活动。
活动目标:
1、了解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喜爱民族文化,萌发民族自豪感。
2、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独特魅力,增强民族情和自豪感。
3、充分发挥幼儿的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各色中国结,编织材料。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中国结。
1、这是什么?为什么叫中国结?
2、为什么中国结是红色的?你看过什么图案的中国结?每个图案代表什么意思?
3、着重欣赏中国结中的门神、碧鞋(避邪)、鱼(年年有余)、圆福环(福)、如意结;
4、你觉得中国结美吗?为什么?
二、提供小铜钱、红丝线等材料,教师引导幼儿学编简单的中国结。
三、把自己编织的中国结送给同伴成中、小班的弟弟妹妹,并说说其中含的祝愿。
延伸活动:
陈列各色中国结及其他民间工艺品实物或资料。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四
1、学会用彩色纸条按规律编织图案的一般方法,并掌握纸编彩图。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及相应的审美能力。
旧挂历纸或旧包装纸裁成的1cm宽、40cm长的纸条5—6条。工具:剪刀、胶水。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用两根纸条编织蜗牛,掌握了编辫子和转折编织的方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用四根纸条来编织跳鹿,请同学们一起边看图解边学习。
板书:纸编彩蝶。
二、教学步骤:
什么是编织技术?编织是以经纬交叉的排列方法,利用线状或条状材料进行制作的一种手工技术。我们可以利用一些广告纸来编织一些小动物。
1、示范授知,指导方法。
(1)观看图解制作进程。
(2)学生观看后,说说你看慢了哪一步骤。还有哪一步没懂?
(3)重点指导:根据学生情况,把学生不懂的地方再讲解一遍。
2、组织训练,动手实践。
比一比、赛一赛看哪一组同学编织得既快又好!看哪一组同学编织得既快又好!
注意事项:
1、纸条与纸条之间应编紧;
2、经纬交叉编织时应注意纸条的前后顺序;
3、跳鹿的全身各部分应比例协调;
4、最后调整时,注意修剪跳鹿的前后腿一样长,嘴部修剪要美观。创意与想象在跳鹿编织过程中,是否还可以编织出鹿的其它姿态?例如回头鹿、跪坐的鹿、相斗的'鹿等。
三、作品展示,评议创新作品展示。
待多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请同学将自己的得意之作给大家展示!实践与探索在编跳鹿时,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代替纸?对鹿的形象逼真度有何影响?我动手,我成功!我快乐!课外延伸我们还可以用纸编出其它可爱的小动物吗?我们不妨课后试一试。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五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绕8字花,并尝试美丽的菊花。
2、在编织活动中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铅丝、皱纸、各色丝带、双面胶等。
三、重难点:
掌握8字绕的技能。
四、活动过程:
1、上次我们去上海大学参观了菊花展,你们觉得菊花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幼儿交流各自的意见。
2、教师小结:菊花颜色多,形状比一样,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们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幼儿尝试制作菊花。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看看说说、幼儿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3、幼儿交流。
请个别幼儿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重点。
关键点:毛线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绕“8”字花。
(3)幼儿再次动手制作。
作品展示活动讲评。
1、作品展示交流,谁做的菊花漂亮?为什么?
照片: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六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绕8字花,并尝试美丽的菊花。
2、在编织活动中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铅丝、皱纸、各色丝带、双面胶等。
三、重难点:
掌握8字绕的技能。
四、活动过程:
1、上次我们去上海大学参观了菊花展,你们觉得菊花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幼儿交流各自的意见。
3、教师小结:菊花颜色多,形状比一样,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们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二、幼儿尝试制作菊花。
1、教师出示各种材料请幼儿看看说说、幼儿尝试制作,教师指导。
2、幼儿交流。
请个别幼儿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重点。
关键点:毛线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绕“8”字花。
(3)幼儿再次动手制作。
五、作品展示活动讲评。
1、作品展示交流,谁做的菊花漂亮?为什么?
2、教师提议,我们把我们做好的彩色花装在花瓶里,大家一起来欣赏。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七
1、能根据已有经验设计简单规律的编织图案。
2、能根据自己的设计意图有目的地编织图案,并巩固看图编织的技能。
3、通过设计和编织体验成功的喜悦。
初步掌握纸编的基本方法、9×9格的空白设计图、各种颜色的长方形色纸(裁好直线)和各色纸条、水彩笔。
一、导入课题。
二、讲述过程。
启发幼儿寻找图案设计的规律。(间隔、对称等)。
三、幼儿操作,教师随机辅导。
1、鼓励幼儿创新,帮助有困难的幼儿共同设计图案。
2、提醒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设计图来编织,同时注意把每一根纸条推紧。
四、评价。
让幼儿自由讲述自己喜爱的编织图案,体验成功的喜悦。
一、作为区角活动给予孩子更大的创作空间。
二、尝试用不同材料进行编织。
三、拓展幼儿的视野,探索更多的关于民间工艺的知识。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八
一颗星,又一颗星……闪闪的,亮亮的,高悬在天幕之上。
星们清澈而纯净的眼睛静静地与那个女孩儿对视着。
那个女孩儿站在乡村的校园里。校园空荡荡的,静悄悄的。那个背着书包的女孩儿也静静地倚在教室的门上,与天空的星星对视着。
那些遥远而神秘、明亮而纯净的星星啊,你们跟女孩儿说了些怎样的天语呢?我只知道那个女孩儿因家里没有钟表担心迟到而早早起床,我已经忘记那个女孩儿是怎样鼓足勇气穿过深深的夜色走到校园里了。穿过时光的隧道,我只能依稀望见那个女孩儿倚在教室门口仰望星空时的坦然、宁静与憧憬的神情。我还能隐约听到那个女孩儿眺望星空时与星星对话的心语……将近30年过去了,那个女孩儿曾经在心里对星星说了些什么,我已经听不真切了。但当时那个女孩儿倚在教室门口眺望星空,跟星星静静对话,放飞纯净而美丽的遐想与憧憬的情景,却定格成了我记忆中永难忘却的温馨画面。
很多年过去了,当年由一排排瓦房组成的学校已换成了外观美丽大方的楼房,当年听鸡啼唤女孩儿起床的祖母也已过世多年,而当年那个曾与星星对话的女孩儿也已经人到中年了。
在时光的河里,她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到城市里读书。她在城市里读大学,然后毕业、工作、成家……在生命的历程里,她有过奋斗,也有过忧郁;有过快乐,也有过伤感;有过幸福,也有过痛苦;有过进取,也有过彷徨;然而,在她的心灵深处,却始终保留着那一幕年幼时仰望星空的记忆。
在时光的河里,生命何其短暂!似乎是转眼之间,一个人就走完了自己的生命之旅。在这短暂的生命旅程中,尘世的诱惑、纷扰与重压,仿佛一张巨大的蜘蛛网,以凡俗的心灵为捕捉的目标。一不留神,一颗心就会陷落在这张网里苦苦挣扎。
在尘网中挣扎的心灵啊,谁是拯救你的上帝?
明净的星空高悬,无语。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
2、能力:尝试制作和别人不一样的作品。
3、情感:体验手工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相框的相关知识及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如何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新颖、美观、实用的小相框。
三、课时。
2课时。
四、教学准备:
教师:多种废旧材料、手工材料、范作、课件等。
学生:多种废旧材料、相框实物、图片、绘画工具剪贴工具等。
第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生活照片。
出示课题——自制小相框。
同学们,你们家里一定有一些废旧材料,其实它们都有潜在的利用价值等你去挖掘与创造。根据你今天带来的材料我们来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让我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给大家的照片做个富有个性的相框吧!它会给你带来愉悦和自信。
(二)引导探索,了解新知。
1、请学生看多媒体ppt照片,对照片上的小相框的用途、外形、色彩和图案进行分析。
2、给小组分任务研究:
(1)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制作自己的小相框?
(2)什么样的相框造型与色彩能更好地烘托你的.照片?
(3)怎样将相框的背板固定在相框上?
(三)学生练习。
请同学用手中的笔和纸设计一下自己下节课要做的相框草稿,注意制作相框材料和颜色的运用搭配。
第二课时。
(一)探索研究。
1、思维训练:
参考收集到的资料,研究如何更好地为相框设立支架。根据材料进行尝试。
2、解决问题:
(1)你在制作时都会遇到哪些问题?
(2)你在制作过程中用哪些手法,需要哪些工具,应该注意什么?
3、设计思路:。
(1)生活中的材料各不相同,根据材料的不同形状进行设计。
(2)根据小相框不同的摆放位置、用途进行设计。
(3)造型新颖,注意外形、色彩、图案要跟照片相配合。
4、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在演示过程中注意强调使用工具的安全。)。
5、欣赏分析学生作品(教材中及课件中的优秀作品)。
分析哪些材料可以做小相框,都可以用哪些方式进行装饰。
(二)学生练习。
1、比赛内容:两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小相框来装点生活。
2、要求:
(1)大胆创新,合理巧妙地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设计制作。
(2)造型美观,色彩搭配和谐。
(3)注意工具材料使用的安全。
3、特设奖项有:最炫创意奖、最赞美工奖、最佳默契奖、最高人气奖。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相框制作的学习,了解相框相关知识,及设计的基本内涵,了解了物以致用的基本设计理念,学习用容易找到的材料设计新颖、漂亮的小相框。激发学生学习手工制作的兴趣,培养观察分析、创新思维及动手能力。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十
一、活动目标:
1、学习绕8字花,并尝试美丽的菊花。
2、在编织活动中体验制作成功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铅丝、皱纸、各色丝带、双面胶等
三、重难点:掌握8字绕的技能
四、活动过程:
、上次我们去上海大学参观了菊花展,你们觉得菊花漂亮吗?漂亮在哪里?
2、幼儿交流各自的意见
、教师小结:菊花颜色多,形状比一样,所以看上去很美很漂亮。
4、那今天你们想不想做彩色的菊花?
3、、幼儿交流
请个别幼儿演示:“你是怎样做的?”
(2)教师结合示意图讲解操作重点。
关键点:毛线在大拇指和食指上绕“8”字花。
三 、作品展示 活动讲评
照片: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十一
1、了解与感受钩织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对生活和社会的影响与意义,认识常见的钩织材料,了解它们的特性。
2、认识常用的编织工具:钩针和毛线。
3、掌握钩针的握法。
各种钩针编织物件;钩针一枚;毛线一团
(一)钩针的起源
(二)钩针编织物的欣赏。
1.请学生说一说你在生活中看见过哪些钩针的编织物?
视频播放编织物的图片,欣赏漂亮的,有创意的手工小物件
2.学生说说观看后的想法
(三)认识钩针和线
2、教师示范钩针的握法以及用法
学生模仿教师的手法,体验钩针的运针方法
3、教师示范毛线的拿法,学生模仿体验毛线的拿法。
(四)课堂小结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十二
为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和编织技能,结合中一班孩子的手工能力而设计该课程。
1、认识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2、通过编织活动发展幼儿手眼协调能力和编织技能。
3、感受手工制作活动过程中的乐趣,培养孩子的审美情趣。
重点:学习小毛虫身体的编法。
难点:将黄绿纸条相互进行编织。
范例、作业纸、剪刀
课程引入:手指变变变(一根手指头变成毛毛虫)
(一)、出示小毛虫启发引导幼儿观察小毛虫的外形特点。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只小毛虫,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这只小毛虫长得什么样?
幼:小毛虫很漂亮,有头有身体。(头是圆形的,身体是长的)
师:仔细观察一下,小毛虫的身体有几种颜色?是怎样做成的?
幼:两种(黄色绿色)。小毛虫的身体是纸折成的。(讲解:小毛虫的身体是由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编织而成的,就是将两条纸条相互缠绕在一起)
(二)、引导幼儿观察范例中小毛虫身体的编织方法。
师:两种颜色的纸条是怎么缠在一起的?
幼:一点黄一点绿一点黄一点绿的缠在一起。
(三)、教师示范,重点将纸条的编织方式进行解说。
1、将两条纸条成十字型排列,要一边长一边短。
2、将一条纸条以对折的方式折回。(要注意,有颜色的一面在上面)
3、再将另一条纸条以同样的方式折回。
4、如此重复至将两条纸条折完。形成小毛虫的身体。
为加深幼儿的理解,教师重复示范。
(四)、完成小毛虫。
小毛虫的身体完成了,接下来,我们要用剪刀将小毛虫的头剪下来,跟刚才完成的身体粘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小毛虫。(提醒幼儿,在剪的过程中注意到小毛虫的触角,要沿着黑色线条,用拿纸的手打着转来剪)
(五)、幼儿动手制作。
老师的小毛虫完成了,可是只有一只太孤单了,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将你们的小毛虫也制作出来,来跟我的小毛虫做好朋友。
教学中,我的语言能很好的吸引幼儿注意,示范过程,幼儿也能很专心的跟着我的思路走,可以说得出来第一步如何做,第二步如何做,知道毛毛虫身体是将两种颜色的纸条相互交叉的折叠。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多数幼儿不能做到将纸条沿着一个方向折叠,而是一下向前折一下向后折,这样就导致两条纸条拉不出毛毛虫身体的形状,而形成一个方形小包的样子。另外,课程中需要使用剪刀,我发现我班的幼儿对剪刀的使用还是有一定的基础的,基本上都能完成,在剪小毛虫头部的触角时,我也提醒了幼儿,不需要剪得特别细致,可以适当的留些白边,这样也便于幼儿剪出完整的毛虫头。
本节课教学难点没有很好的`完成,原因大概有两点:一是幼儿的手工基础薄弱,特别是在折纸方面;二是我在讲解过程中没有强调折纸的方向性,导致一些幼儿制作过程中的困难。通过对这节活动课的反思,我意识到,在幼儿手工活动课程中,应当更多的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幼儿手工活动的薄弱环节强化训练,在完成认知、情意的训练时,也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训练。对活动过程中的难点要反复解说并多做示范,让幼儿掌握难点操作技能。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十三
1、能顺着底盘按同一方向依次缠绕毛线,编织动物相框。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3、感受编织的乐趣和编织在生活中的应用。
1、不同款式的相框若干个;
2、各种颜色的毛线;
3、示范编织作品;
4、视频相框图片;
5、作品展示所用画架;
6、轻音乐。
一、看视频ppt,观察不同款式的相框,并提问:
二、介绍材料。
“今天为孩子准备了什么材料?用这些材料怎样编相框呢?
三、幼儿自己用底板和毛线探索编相框。
1、请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编相框的。把编好的和没有编的进行对比,发现编相框的方法。
2、出示编相框缠绕毛线的步骤图示,请幼儿说说方法。
3、观察示范编织动物相框,提出要求:
首先按顺序间隔8~10格一对一依次往下编,kt板的颜色要配好,其次编到第一个开始的地方就编完了,编完后把2根线头在反面打结固定好后,再把小动物照片贴好。
四、放音乐,选择不同材料的底板和毛线动手自主编织。需要帮助的小朋友,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编织。
五、作品贴在墙上装饰教室,互相欣赏作品。
六、幼儿互评。
1、通过观察实物及调动以往经验使幼儿对要创作的作品有感性的认识,既丰富了有关知识又使幼儿能有的放矢地去制作。
2、让幼儿自己去观察和思考相框编织的技巧,想象自己想编织的相框,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学习性,留给幼儿充分的发挥空间。
3、整个活动过程轻松愉快,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编织技巧,充分地感受了艺术创作的乐趣和应用,很有成就感。
编织大班教案(热门14篇)篇十四
1、学习用纸条编织,发展精细动作。
2、体验编织的乐趣,增进动手能力。
1、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准备编织艺术的视频一段。
2、编织好的“五彩鱼”一条。
3、各种颜色的卡纸条,剪好的用来编织的小鱼形状的卡纸。
编织艺术的鉴赏会
――播放编织艺术的视频,请幼儿欣赏中华文化中的编织艺术。
――与幼儿谈论与编织相关的经验。
――出示一条“五彩鱼”(用编织的方法装饰的鱼,激发幼儿用编织的方法装饰小鱼的兴趣。
尝试编织“五彩鱼”
――出示剪好的可用来编织的小鱼形状卡片和不同颜色的条形卡纸。
――示范最简单的编织方法:按照隔一条编一条的规律编织。
――请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卡纸,学习用编织的方法装饰小鱼。
――指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编织,可以是隔一条编一条或者是隔两条编一条。
――鼓励幼儿用不同编织方法编织装饰小鱼。
将编织好的“五彩鱼”展示在活动室,请幼儿欣赏交流。
――让幼儿找出与老师编织方法不同的作品,并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作品。
区域活动、美工区活动
准备纸皮、各种颜色和材质的线,让幼儿自己创编编织的方法来编织装饰纸皮等物品,继续体验编织的乐趣。
请幼儿回家做爸爸妈妈的老师,一起练习编织,按照隔一条编一条的规律用纸条编织一张席子。